教育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3 09:20:25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范文小编整理了各类毕业论文文章,可以顶部搜索栏中找到您需要的文章,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范文文库

篇一: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要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要求。基础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要“深入国际理解教育,建立价值信念”;
“加强基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真实经验”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培养育人精英”。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虽然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关注和实践探索最初更多地聚焦于高等教育,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基础教育国际化也在快速推进。特别是2005年以来,有关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完善,涉及的内容更加明确,为基础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提出了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从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旨在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规定,引导当地中小学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化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何谓教育国际化

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日益凸显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文化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变化而变化的。孔夫子时代的教育满足于“述而不作”;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提出“班级授课”法,培养专门人才;
19 世纪德国学者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
20世纪初美国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观念的变化都是立足于本国地域上时代、社会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正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和社会大潮之中。经济的全球化,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交融。而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更是把中国推向了风口浪尖,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去参与更多的国际事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要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要求。这不仅要求高等教育在教师、科研、学术等方面必须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发挥各国高校间合作的职能,与之紧密联系的基础教育也一样担负着重要责任。

三、基础教育的应对

1.深入国际理解教育,建立价值信念

国际化不仅仅是建设好一个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而且要让人们有能力在全球生活,能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成为有挑战能力的世界公民。这就要求首先把国际理解教育深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

在世界大家庭中生活的人有着许多共性和共识,面临着诸如环境、能源、民族等共同问题,这是国界所无法划清的,也并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可以单独解决的。要与一个国家打交道,就须先了解该国的政治、文化、历史;
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否则就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误会。因此编写中小学阶段的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研究等国际理解教育的读本在上海、北京等易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已经开始。中国未来的政府公务员、教师、工程师,企业家等需要具备的融入主流经济的素质、国际文化知识和国际社会公共价值理念等,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长远规划,逐步培养。

2.加强基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真实经验

现阶段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虽未达到普及的水平,但不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一些二类三类城市,一批有一定办学实力、国际交流意识到位的中学已经积极开展探索,并呈现出持续不断和愈加深入的

态势。很多学校都经历了从“走走看看,开开眼界”到有目的、有意识的向海外学习的时期。教师的出访都带有了解海外教育体制、课程、教法的任务,回来之后也有义务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对于学生出访,学校也有礼仪、民俗方面的培训,回来之后也有写感受、案例的任务。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很多学校从单纯的“看世界”过渡到也向海外传播经验,从单纯的向海外学习过渡到反观民族文化,树立爱国情怀。国际合作与交流既拓宽了视野,也强化了民族文化的内涵;
从表面上的你来我往,扩展到深层次的课程的整合融合;
从屈指可数的国际访问项目到形成校与校,城市与城市之间广泛和稳定的国际教育网络交流平台,交流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提升。这种合作与交流的质量还需断提升,范围也要从一些校史悠久、实力强大的名校向普通学校扩展,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3.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培养育人精英

聘用国际优秀人才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引进外籍教师进入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课堂,这种引进速度和规模正在不断加大。同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搞合作研究,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建设境外教师培训基地,加大选派重点课程教师和骨干教师出境培训的力度。知识是无限的,但每位教师的知识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地域内的。因此,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相互促进提高。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派出大批教师到国外访问、进修、讲学,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水平。如学习和吸取了大量学科前沿知识,了解和接触了当代最新的实验设备,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从外国学校学到许多新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也提高了外语水平。但教师的受训面还需进一步扩大,需要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资助政策,需要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教育国际化的实现和教师国际意识的提升、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密切相关。

四、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1.国际交流是否越多越好

国际交流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当中,必须要有有效的载体,要有落脚点,学校拓展的课程,开设的专题都应该与之相互整合。国际交流的过程也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研究和设计。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顺畅,学生出国的机会越来越多,但不是说交流越多越好,也不是交流后学生马上就能得到提升。有的学生在国外看到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回来以后对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环境不满意,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另外国际交流需要一定的资金,不论是相关机构资助还是学生自行出资,对于没有机会出去交流的学生也需做好思想工作,减小学生的思想波动。总之,如果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准备,对于思想上还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国际交流越多,反而适得其反。

2.国际化不能变成“某国化”

教育的国际化不等于教育的一体化、统一化、趋同化,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教育国际化首先是用一种国际视野的理念,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民风的认同、理解、包容和接纳。教育国际化并不是要将国内孩子的思维方式纳入国外轨道,而是要培养他们自己的想法,同时了解还有其他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存在。正是那些特色鲜明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构成了多样的世界。

五、小结

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它在促进全面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新技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会对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当地传统文化形成一种侵蚀和影响,并容易在意识形态、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带来问题。因此我们应把基础教育国际化看作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机遇,只有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应对才能从挑战中获胜。

当中国的教育拿来了西方有用的东西,而且使之本土化、民族化,并最终成为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输出国时,当文化交流真正变成双向时,才算真正达到了教育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赵峰,徐星.从理念开始[J].上海教育,2010,(06A):18-20.

[3]计琳.加强教育国际化是上海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上海教育,2010,(06A):10-13.

定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界定,学者们意见纷呈,如吴定初

认为教育国际化是现代人类跨越教育的时空障碍,在空间范围内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又在时间尺度上描绘明日世界教育图景的一种自然进程。朱军文认为,国际化是用以表征人类由狭义的地域联系走向社会化普遍交往的程度和水平的范畴,是建立在经济和科技走向全球一体化基础上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渗透、相

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趋势,教育国际化是这一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少东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当今教育的整体特征和历史趋势,属于历史的范畴,也是发展的概念。袁利平认为,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出现的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趋势,教育国际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上研究人员均从宏观层面出发,将教育国际化

视为以经济为主的全球密切联系影响下教育发展所必然面临的历史进程和客观发展趋势。

(2)微观定义:教育国际化内容要素说除了对教育国际化宏观层面的考察,不少学者立足

于探索其微观定义,如李炳煌提出,教育国际化应注重: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②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并为本国发展所需要的人;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肖凤翔认为,教育国际化应该包括以下3方面:①培养受教育者适应国际化的能力;
②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促进国际理解;
③促进各国教育制度的开放

性,加强各国教育界合作。王华丽认为,所谓教育国际化是站在国际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发展本国的教育,使本国的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一部分,为其他领域的国际化提

供援助,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国际交流、教育的国际理解和教育的国际合作,以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刘贵华提出,教育国际

化包含以下5个要素:①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培养面向世界,具备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
②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添加国际性内容;
③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
④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⑤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以上研究人员从微观层面考察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和所应包含的要素,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合理性探寻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民族化博弈的产物教育全球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进程,是科学知识无国界本质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虽然教育全球化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消极影响,诸如人才外流、教育市场的旁落、意识形态的冲击等等,不

可否认教育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与优化本国的教育;
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共享;
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国家之间的理解与交融,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教育民族化是指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安排课程内容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要始终体现国家民族传统、渗透民族精神,是民族国家发展教育的内在需求。教育国际化是以教

育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外在客观趋势与教育维护民族国家传统和精神的内在需求的博弈的结果。2.教育国际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现代化是在一定起点基础上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现为对传统教育的不断扬弃和对现代教育的不断超越。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全球化、教育民族化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共同基点和发展方向。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教育现代化引领和规范,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策略和手段,其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现代化。

3.教育国际化并不排斥教育本土化

狭义的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沟通与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并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教育本土化的合理性根据在于它是基于对教育民族性的认同和深厚民族情感追求的、历史的、具体的教育理性。教育国际化作为客

观发展趋势,并不排斥教育本土化,相反教育国际化可以促成本土教育特色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措施开展对话,反观自身加以改进,在教育开放过程中走向世界。

4.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渐成潮流20世纪末,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国际化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新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在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开放

的教育市场,谋求教育新发展的同时,从长远看,人类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可能是多元的,但终极目标与普遍价值则应当是统一的,这是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前提。尽管国内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争论此起彼伏,但在大环境影响下,如何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平等对话和沟通交流,如何应对基础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教育界不可规避的重大课题。

三、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1.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和特征虽然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关注和实践探索最初更多地

聚焦于高等教育,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国际化,重视外语教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教育服务贸易纵向拓展,推动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2005年以来有关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为基础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管理要求并规范其运行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从地区教育实际出发,引导当地中小学探索国际化形式,形成了合作办学模式、扩展国际业务模式、项目合作与交流模式、境外教育消费模式、专业研修模式等基本模式。研究中不少学者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是呈现出不少问题, 主要集中于以下3类:(1)形式和数量较多,但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政府在国际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仍需中小学师生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走出来”,不断“引

进来”;
(3)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中小学师生对国际化理念的认识水平均有待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远非是几门国际课程的引进、频繁参与国际交流与互访这些形式与表象,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从中小学就·4·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立足本土行动的世界公民,这是民族国家教育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内化、提升,主动参与世界竞争的历史进程;
(4)基础教育

国际化在不同地区、学校、合作对象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发展,在经济发达的省市,部分城区中小学如示范性实验性学校,明显占优势,走在前列;
(5)一些国际教育交流

组织、社会中介机构逐渐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对此,政府部门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

2.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理想路径

就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路径讨论中,学者陈如平、苏红等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1)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
(2)承认中小学作为基础教

育国际化的实践主体,鼓励其在国际化办学维度上展开竞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3)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国际教育资源的监管;
(4)师生流动趋势更加明显。吴定初认为,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肯定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其理想境界是通过与他国平等交流与合作,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并扩大其国际影响,造就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灵魂的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理想路径应包含以下4个层面:(1)通过纲要等政策、方针形式确定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地位。如《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将扩大教育开放单列为一章,提出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在《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出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明确要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纲要中探讨上海推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可能途径有:设立若干所中外学生融合的学校,促进中外学生的文化认识和交流理解;
试点高中国际课程,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由外籍教师执教的课程;
开展国际高中合作项目,扩大高中学生国际交流的规模与渠道,拓展高中学生的国际视野等等。(2)明确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国际化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民族情怀,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3)拓宽实现途径,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扩大开放与交流,既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成果,又传播本土教育特色。(4)在承认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国际化主体力量的基础上,对学校开展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如和国际教育交流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的合作,应由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育监管与引导。

篇二:教育改革论文

成绩:

《浅谈教育改革》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授课教师:潘启娇

院系:英语学院

年级:2017级

姓名:赵英彤

学号:110110601

对于才刚刚才参加完高考的我来说,去谈教育改革问题显然有些不够格。可是我也确确实实亲身经历了12年的中国式教育,只是想说说自身的一些浅显的看法罢了 。

好像有很多人对于如今的教育制度持抨击的态度,从我们班口语课上 我一个同学在Chinese Education与Western Education作比较时激动得把自己接受的的教育体制骂得狗血淋头就能看得出来。作为一个自认为被中国教育体制“毒害”了好多年的大一新生,我们的情绪貌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本人还是觉得大家确实有些“崇洋媚外”,我们的体制所说弊端一箩筐,可别人的也不一定就那么perfect。至少我们还是知道自己存在问题的,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点我们也可以从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都在讨论教育改革的问题就能看的出来。教育改革虽是老生常谈,但还是任重而道远。

我本人作为一个教育班的学生,很多时候也在想,将来如若站上讲台,要以一个怎样的姿态来面对我的学生。我幻想着成为一个学生们都喜欢上我的课的老师,我想老子一样“无为而治”,让学生门开开心心地学习,而不是像我的老师那样硬往里灌,不像我们那么痛苦,我想跟他们做朋友,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八卦一下,也可以谈谈他们的暗恋对象,她们的偶像。。。可是在我幻想之后就会给自己浇上一泼冷水,还是觉的严师比较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就在纠结与矛盾中放弃继续思考。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牢骚,下面继续我们的话题。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这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总会让许多人来抱怨呢?首先我们来说说教育的目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变得相同:这样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合格的人;
而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变得不同:这样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其行业中的优秀人才。

这样,就可以简单思考得出“大学生缺乏基本科学常识”“大学生写错别字”“文理分科带来的弊端”的真正症结出在了哪里。所谓“常识”,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知识,所以,这应该是义务教育的责任,而非高中教育或者高等教育。而大学生写错别字,缺乏基本常识等等,只能说明他所接受的义务教育出了问题。

常识可以保护每个学生,不受江湖骗术,邪教,以及保健品广告之类欺骗。比如因果论:任何现象和结论都必然是有原因的。比如实验思想:只有实验证明的,可再现的结论才是可信的。

例如,有很多人相信仙人掌能够吸收电磁辐射,所以推荐在电脑旁边放一棵。我们分析一下,电磁辐射,或者叫做光,并非有害气体,这样的东西应该用什么来吸收呢?大多数物体都能抵挡某些波长的光,但是能够吸收光的东西只有黑洞。注意,我这里使用的所有知识点,都是定性的而非定量的,换句话说,义务教育的认知程度。

高中教育开始,教育的目的变为了让学生变得不同。无可否认,我们的天赋有着很大的差别,自然情况下,偏科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乏有完全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例子,但是很明显遵循学生的天赋是最省力而且高效的做法,即所谓因材施教。

那么显而易见地,从高中教育开始,没有设置必修课程的必要,即使是数学,语文和英语也不例外。例如,如果学生希望将来学习中国历史专业,那么显然高中数学对他来说就是毫无帮助的。而对于一个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高中语文也没有任何意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节约教育资源,提高教育

的效率,在高中阶段必须提倡学生偏科,并且逐渐确定自己的优势发展方向,即将来的大学专业方向。因为大学专业课程的多样性,仅仅“文”和“理”远远不足以区分所有的大学专业,事实上,应该为每一门大学的专业设置对应的高中课程。

另外,像我们大外这样的大学有许多专业需要传统的高中课程之外的课程,比如小语种或者民族语言专业。这样也可以解决韩寒同学提出的“葡萄牙语说的像母语似的,你仍然是差生”的问题。因为在这个制度下,一个学生在高中只需要学习了葡萄牙语和语文课程,即可学习葡萄牙语专业。这点作为英语专业的我也是深有体会,到了大学才知道听力和口语才是王道,而以前我们完全忽视了这一点。所以对于我们主攻英语的学生来说现有的教育制度确实让我们白白浪费了许多青春。

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大学的学科特色也将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因为学生的志愿填写并不是以学校为主体,而是以专业为主体。

现在我国的教育是提倡(也可以说拘泥于)全面发展的。但我们也知道“贪多嚼不烂”。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科学家,文学家等是偏科的,或者只有一方面的显著特长,但是他们的弱项并不能阻碍他们的强项。即使是现在,偏科而有才华的人仍然有很多,韩寒,蒋方舟,“甲骨文”等等。这样的人除了这几个公众人物之外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广泛存在的。要充分发掘出每个人的特长和潜力,仅仅依靠少数“竞赛”的选拔,媒体的关注,甚至个人的宣传,效率是很低下的。所以必须有一个普适的、制度化的模式来达成这个目标。

希望我的畅想有一天可以实现。

篇三: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摘要】 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规律观念 课程文化

【正文】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
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 拿来主义” 。

第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

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 相反, 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 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共存。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教育问题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 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而不能一刀切。

遵循了发展规律再来考虑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到底是什么?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系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问题。可见,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那从基础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观念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管理结构体系,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观。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固步自封,与时俱进地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

但教育观念的改变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管理者与教师的自身原因阻滞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做法,认为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

各种领导体制中较好的一种,因为它可以原领导体制的很多弊端做到职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率。但管理者的观念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赶潮流,争报试验点,以取得利益的分享,他们看重的是新课改带来的附加利益和上级的重视。因此,在管理中就出现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课改组织实施不得力、总结经验不认真、穿新鞋走老路、管理的错位等多种弊端,结果引发了教师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难怪部分教师说,新课改是“老师出力,领导得利”,结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共同应付。

对于在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而言,自满、守旧心理是导致转变观念困难的根本原因。让他们舍弃轻车熟路的教学方法而进入未知的不确定状态,使他们感到惶恐,再加之平时的斐然成果,这种放弃既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做法使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甚至痛苦,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由此导致了教师新课改的意识淡漠,新课改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造成新课改意识与守护心理的悄然置换。

形式化的培训是导致不能转变观念的直接原因。培训是领会新课改精神、诠释倡导者意图、组织宣传发动的最佳途径。可是,由于参训人员层次单一、培训过程形式化、阶段性培训运作缺失等原因,导致对新课改精神理解的缺位。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认同,没有认同的理论观念就是没有活化的抽象符号,而没有实践意义的抽象符号是不可能转变为指导实践的观念的。

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

重视培训管理,促成教育者对新课改理念的心理认同。首先,参训人员层次要全面。不能只侧重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培训,对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更重要,他们直接关系到对新课改的指挥和保障,关系到新课改理念能否被正确、深刻地阐释和传播。此外,也不能忽视对教辅、后勤人员的培训,他们也是化解社会压力的一支生力军。只有统一认识,才能聚成一个力量核心,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业内环境。其次,镶嵌问题意识,对新课改理念正本清源。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自觉性的指导原则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其实际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和反思,这种剖析和反思立足于现实教育实践;
进而阐释新课改的理念,这种阐释的根基源自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有精湛的理论素养和宽厚的实践基础,能深能浅。为此,培训者要清楚培训是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培训者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收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归位于理论,才能帮助教师处理好上位理论与下位实践的关系,让教师得到他们想要的,使理论不再抽象。如果理论培训仅狭隘地界定其任务导向,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再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要侧重阶段性总结和反馈,介绍经验、纠正重大偏差;
不定期培训要侧重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


《教育改革论文》出自:范文文库
相关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