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发布时间:2022-06-14 17:30:09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目

 录

 编制说明 ................................................. 4

 一、

 编制依据 ........................................... 5

 二、工程概况 ............................................. 6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 8

 四、施工准备 ............................................. 9

 1.

  现场准备 .......................................... 9

 2.

  技术准备 .......................................... 9

 3.

  劳动力准备 ....................................... 10

 4.

  材料准备 ......................................... 11

 5.

  机械设备准备 ..................................... 12

 五、施工部署 ............................................ 12

 1.

  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 12

 2.

 各部门职责 ...................................... 13

 3.

 总体部署原则 .................................... 15

 4.

 施工协调管理:

 .................................. 16

 5.

  协调方式 ......................................... 17

 6.

 施工垃圾处理:

 .................................. 18

 7.

 施工临时用电计划 ................................ 18

 六、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 ................................ 20

 1.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 20

 2.

 技术工人需用计划( 见表 6-1) ....................... 21

 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见表 6-3、表 6-4) ......... 22

 4.

 节约计划(降低成本措施) ............................ 23

 5.

 技术节约措施 ...................................... 24

 七、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 25

 1.

 总施工工艺流程 .................................... 25

 2.

 机房内吊顶板施工方法 .............................. 26

 3.

 墙面彩钢板施工工艺 ................................ 26

 4.

 玻璃隔墙安装施工工艺 .............................. 27

 5.

 抗静电活动地板铺设施工工艺 ........................ 28

 6.

 玻化砖铺设施工工艺 ................................ 29

 7.

 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 30

 8.

 空调工程安装施工工艺 .............................. 41

 9.

 机房集中监控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程序及要求: ........... 43

 10.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 44

 11.

 机房监控工程:

 .................................... 49

 12.

 KVM 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 51

 13.

 消防报警系统工艺流程 .............................. 52

 八、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 54

 1.

 质量方针 .......................................... 54

 2.

 质量目标 .......................................... 55

 3.

 工期目标 .......................................... 55

 4.

 现场管理目标: ..................................... 55

 5.

 创优计划 .......................................... 55

 九、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56

 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 57

 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 58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58

 4.

 施工技术文件、资料、信息管理 ...................... 60

 5.

 成品保护措施 ...................................... 61

 十、工程技术资料标准化管理措施 .......................... 62

 1.

 技术往来文件的管理措施 ............................ 62

 2.

 图纸资料 .......................................... 63

 3.

 表报监理记录 ...................................... 63

 4.

 工地会议 .......................................... 63

 5.

 竣工资料 .......................................... 65

 十一、文明安全施工措施 .................................. 66

 1.

 安全施工措施 ...................................... 66

 2.

 临时用电措施 ...................................... 67

 3.

 机械管理措施 ...................................... 68

 4.

 消防保卫措施 ...................................... 69

 5.

 现场管理措施 ...................................... 70

 6.

 料具管理措施 ...................................... 70

 十二、环保与环卫管理 .................................... 71

 1.

 控制室内污染物氡甲醛、氨、苯和 TVOC 含量的措施 .... 71

 2.

 环境污染保护整治措施 .............................. 71

 十三、工程竣工验收与交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 72

 1.

 工程的竣工与交工 .................................. 72

 2.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依据。

 .......................... 74

 3.

 竣工验收程序。

 .................................... 75

 4.

 竣工决算。

 ........................................ 77

 十四、工期保证措施 ...................................... 78

 十五、施工进度计划表

 编制说明

 《XXX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施工图纸参考现行国内规范标准和当地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及地方规范标准,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

 工程施工经验,针对本装修项目的施工重点和难点,本着保质量、保工期的最终要求,经我们多次研究讨论和比较,最终提出了我们的理解和建议以及如我方中标后将如何组织施工的总体设计,宗旨是为建设单位更好地服务。

 我公司将在施工中进一步深化完善各单项方案,报建设单位审批后形成正式的《XXX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现机房工程“优质快速、安全低耗、绿色环保”的施工目标。

 目前,我公司已按《XXX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做好了相应的技术、物资材料、机具、人员准备,随时可开赴施工现场展开施工。

 一、

 编制依据

 1.

 XXX 工程设计图纸。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79 号)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5.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第 29 号令)

 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 50194-93)

 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9-96)

 8.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

 1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1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 1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13.

  国家及有关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标准和条例 14.

  我公司贯彻 ISO9001:2000 标准制定的《质量手册》、《作业

 指导书》及质量体系的 20 个相关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 XXX 工程。

 2. 工程地点: 3. 工程概况:总装修面积约为 700 平方米,机房为大楼五层机房分为主机房区、网络机房区、辅助机房区和管理区 4 部分,1 是主机房区为整个机房的中心部分,约占 200 平方米左右,包括小型机机房、和服务器机房两部分功能。2 是网络机房区,约占 100 平方米左右,包括网络机房、总配线间和通讯机房三部分功能,通讯机房供电信业务服务商放置设备,为数据通信系统和其它子系统的分割界面。3 是辅助机房区含空调间、钢瓶间、UPS 配电间、维修等功能。4 是管理区含管理值班室、开发室、监控展示室和前厅功能。

 4. 工程内容及范围:本机房装饰工程的顶棚、地面、墙面、门窗、电气、照明及灯具、空调新风系统、场地环境及设备集中监控、综合布线、环境监控及门禁系统 等范围内的所有内容。具体内容如

 下: 4.1

  顶棚工程:机房采用中荷合资浦飞尔条形铝合金微孔吊顶板。

 4.2

  地面工程:机房区采用德国“美露”抗静电活动地板,管理区、走廊、电梯厅为玻化砖满铺。

 4.3

  墙面工程:采用彩钢板安装。

 4.4

  门窗工程:机房内所有外窗进行密封处理,在机房送风保护区内加一层铯钾防火玻璃,机房内安装防火玻璃门。

 4.5

  电气工程:室内照明线路敷设及开关灯具插座;动力线路敷设及 UPS 插座等的安装;地线线路的敷设及安装。

 4.6

  机房区专用空调机和新风系统的制作及安装。

 4.7

  综合布线系统的敷设及安装。

 4.8

  门禁系统、机房环境与场地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线路敷设及设备安装。

 4.9

  接地与防雷系统的安装施工。

 4.10

 KVM 系统安装和施工。

 4.11

 消防报警工程和安装 5.

 监理单位:

 6.

 工程施工环境:由于该项目现场施工单位较多,因此要认真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树立公司一贯的良好形象,与其他单位搞好协作。

 7.

 工程特点:该工程室内装饰设计新颖,采用了多种新型环保

 的装饰材料,设计简洁现代、美观大方,又不失传统特色。

 8.

 工期要求:按招标文件要求,在 55 日历天内保质完成。

 9.

 工程质量目标:我公司承诺该工程一次验收通过并达到国家现行计算机机房规范要求的优良标准。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面积较集中,

  工期进度要求紧凑有序,且各相关工程同时展开,所以要求施工现场平面有一个合理的布局,而且要有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进行封闭式

 施工。

 2.

 为了缩短各种材料、工具的转运,组织现场平面及立体交叉流水作业,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现场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分片区包干管理。

 3.

 现场主要出入口处张贴出入制度、现场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与条款。

 4.

 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

 5.

 现场设置门卫,施工人员佩带胸卡,便于查验。

 6.

 现场分区安排按下列功能进行布置 6.1

  材料堆放:包括大宗材料、贵重材料、五金杂件、材、易燃材料等分库房堆放; 6.2

  施工设备、成品及半成品堆放;

 6.3

  现场办公室; 6.4

  各专业施工队加工区。

  四、施工准备

 1.

  现场准备

 1.1

  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为保证施工现场的管理有序有力,拟在现场设立施工

 现场管理办公室,分设材料库房,进行封闭管理,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凭证进出。

 1.2

  区域独立封闭进行施工,对有关设施、设备进行成品保护,入口设置门卫,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所有非施工人员进场要得到项目部的许可,并有专人带领。

 1.3

  制定施工机具需用动态计划,按施工平面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退场。

 1.4

  建立与周边环境的联系渠道,确保施工正常运转。

 1.5

  施工队伍进场后,统一安排食宿住行,做到整齐统一,绝对消除脏、乱、散、游现象。

 2.

  技术准备

 2.1

  熟悉工程施工图纸,深入了解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充分体会设计总体风格、意图、特点及细部做法的推敲。

 2.2

  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对设计中的疑难点及时与设计方、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并将协商结果向监理公司汇报。尽量细致

 深入地配合设计方深化细部设计,将建设单位意图及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细部的深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把所有设计方面的问题凭借公司的自身实力解决在开工之前,为施工如期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2.3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现行规范及制定的作业指导书编制各分项具体细化的施工文字方案并进行交底,使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从各方面保证施工处于有效受控状态。

 2.4

  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和《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积极推广新技术,引进国外的先进施工经验,充分利用已有的先进技术,提高该工程的科技含量。控制氡、甲醛、苯、氨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含量,达到绿色机房工程的目的。

 2.5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监理的工作,共同做好该工程的各项工作。

 2.6

  全面履行本工程的合同,保证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指标。

 3.

  劳动力准备

 3.1

  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

 项目付经理:

 施工队长:

 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材料管理:

 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

  计划管理:

  3.2

  做好劳动力的培训及技术咨询工作,对所有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管理教育,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3

  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各分项施工人员的进出场,优化组合施工人员,避免施工现场出现人员闲置、窝工或少工、断工现象,使整个施工有序有节交叉进行,现场施工人员平均在 30 人左右,高峰期约 35 人。

 4.

  材料准备

 4.1

  由于本工程的材料已确定品牌规格和型号,因此供应部提前派人到市场进行选材,对材料进行考察摸底,再统一汇总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选样确认。然后再对主要材料提前进行预定准备。

 4.2

  项目部编制“材料计划”,供应部按计划将材料提前采购进场,加工订货要与厂家签订经济技术合同,按照质量标准,供货时间等条款严格要求,提前对供应厂家进行考察。各项主要材料应从公司“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工程所有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复试报告等资料,进场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需全部达到质量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5.

  机械设备准备

 5.1

  进场施工之前,特派机电专职人员对公司库房所存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所有机具在进场时完好能用。

 五、施工部署

 1.

  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施,公司决定抽调精干力量组成

  “XXX 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 6 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施工和各项工作的管理实施,各职能管理人员由具有高水平管理技能和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特殊工种一律先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图如图

 监理公司 建设单位代表 其他专业施工单位 施工总协调员 项目经理 公司总部 技术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采购部 作业班组 核算部 安全员 质检部 漆工班组 泥工班组 焊工班组 木工班组 电工班组 空调班组 其他专业班组

  图 5-1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图 2.

 各部门职责

 2.1

  项目经理 2.1.1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执行国家规范规程,按程序办事,

  向总公司负责。

 2.1.2

  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经济效益负领导责任,对

 履行合同条款负主要责任。

 2.1.3

  对工程的施工管理各方面进行部署、指导及监督落实。

 2.1.4

  协调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资金,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

 2.1.5

  决策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外界有关部 门的关系,保障施工正常进行。

 2.2

  项目副经理 2.2.1

  协助项目经理搞好全面协调管理工作,向项目经理负责。

 2.2.2

  抓好现场各种方案的落实。

 2.2.3

  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各种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进 度计划的完成。

 2.2.4

  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人员的管 理。

 2.2.5

  督促各种材料及时进场,并做好检验、实验和成品保护措施。

 2.3

  项目技术负责人

 2.3.1

  实施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规范规 程。

 2.3.2

  组织审查施工图纸和制定各种施工方案,并检查项目部的落 实情况。

 2.3.3

  检查项目部各项技术交底是否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先进性 可操作性。

 2.3.4

  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2.3.5

  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落实施工管理的各 项措施。

 2.3.6

  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等方面负主要责任,向项目经理负责。

 2.3.7

  及时和建设单位、监理、设计保持联系,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2.4

  质检部 2.4.1

  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预控和监控,组织质量检查和不定期的 抽查。

 2.4.2

  负责组织材料的检验,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2.4.3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2.5

  供应部 负责市场调查,材料采购供应,施工机具和设备的租赁等 工作,对材料质量负直接责任。

 2.6

  安全员 2.6.1

  组织研究制定各种管理措施。对施工安全负主要责任,向 项目经理部负责。

 2.6.2

  审查项目部制定的有关防火、防电、防噪声和降尘方案, 对已确定的方案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2.6.3

  审查项目部的各种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可行。

 2.6.4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检查各种安全制度落实情况。

 2.6.5

  严格落实“有关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标准和条例” ,检查 施工过程的落实情况。

 2.6.6

  预算部. .负责合同管理、工程预算、劳务配置、成本核算及 竣工结算。

 3.

 总体部署原则

 3.1

  以确保质量工期为原则,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 各专业穿插施工带来的影响以及难以预测的因素,因此, 在施工安排中要立足一切向前赶,采取装修“空间占满” 做法:在施工的平面和立面流向上,同时展开施工,尽可能 利用施工空间,时间上统一协调,合理安排加班以保证工 程如期完成。

 3.2

  为了成品的保护,施工顺序安排总是从上往下施工; 3.2.1

  为了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区内采用流水施工。; 3.2.2

  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先做顶棚再墙面最后做地 面; 3.2.3

  具体到施工部位上,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顺序,按照先 顶棚,后门窗、墙面,最后进行地面施工的程序进行;在 各个专业工种(如木工、电工、焊工、泥工等)的穿插施

 工中,各工长积级协调,要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4.

 施工协调管理:

  我公司有资质和能力承担本工程的全部施工项目内容,但

 考虑到此工程工期短、任务重、设计新颖,新材料、新技 术运用较多的因素,施工协调成为本工程优质按期完成的 关键,为了本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搞好与各方面的协调关系。

 4.1

 与设计之间的工作协调。

 4.1.1

 我方在与设计的沟通上,能透彻、有创意地理解设计方、建 设单位意图及要求,能就此提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实施方 案。

 4.1.2

 主持施工图审查,协助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方协商提出建议, 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物资选型。

 4.1.3

 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驻场监理的要求及时处理外,还 应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设计错误,并会同建设单位、设计方 按照施工图纸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中途质 量验收、竣工验收等。

 4.1.4

 根据建设单位指令,设计方参加设备、材料等的选型、选材

 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工作。

 4.1.5

 协调在施工中需要与设计方协商解决的问题,协助解决不可 预测因素引起的其他变化。

 4.2

 与监理工程师间协调

 4.2.1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 《施工组织总设计》进行质量管理。在各专业施工队“自检” 和公司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对出 现的问题,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4.2.3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专业施工 队予以监控,确保产品达到优良。坚决杜绝现场施工不服从 监理安排的不正常现象发生,使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得到全面 执行。

 4.2.4

 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 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相应资料,对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 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确保工程所 用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2.5

 施工中,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 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当出现与监理工程师 意见不一的情况下,遵循“先执行,后磋商”的原则,在现 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的权威性。

 5.

  协调方式

 5.1

 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控制节点,组织召开协调工作会议,检 查本节点实施的情况,制订、修正、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 要求。

 5.2

 由项目经理负责主持施工生产协调会,一般情况下,以周为 单位进行协调。

 5.3

 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工程节点、工程质 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计量状况、工程技术资料、原 材料及电器具等的检查,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奖优罚劣。

 5.4

  各部门以周为单位,提出工程简报,向建设单位和各有关 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展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 方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 题。根据工程进展,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协调会, 协助建设 单位协调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工程进度。

 6.

 施工垃圾处理:

 现场垃圾采用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的方法。

 7.

 施工临时用电计划

 7.1

  施工临时用电实施依据主要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并结合《施工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50194-93)和《民用建筑 电气设计规范》(SDJ8-97)实施。

 7.2

  施工临时用电组织实施计划(见图 5-2)

  图 5-2 施工临时用电组织实施计划 7.3

  施工临时用电系统 7.3.1

  用电器特征:动力负荷以二类手持式及移动式小型电动工具 为主,照明主要以白炽灯泡作为施工现场临时照明光源。

 7.3.2

  施工临时用电配电原则采用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二级配电。

  配电系统为 TN-S 制,专用 PE 保护接地线。动力配电采用 一机一闸,并加配自动脱扣漏电保护开关。照明采用专用回 路供电。

 7.4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7.4.1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线段采用双重聚氯乙烯绝缘型(BVV)铜 芯线穿 PVC 管保护管架空敷设。对地高度不小于 2.5m。

 7.4.2

  总配电箱外壳及零线应重复接地(与现有的接地干线网可靠 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 10mΩ。

 7.4.3

  配电箱底边距地 1.5m。周边不得堆放足以妨碍操作、维修 的杂物。

 7.4.4

  进出箱体的电气线路必须设在箱体的下底面。

 7.4.5

  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电线采用 YZ-1000W 橡皮套软电

 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图见附图二。

 8.

  施工消防安全布置:

  明确标示清楚各消防栓位置,在装饰施工进场前,消防栓能

 正常使用,在施工现场设置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两个一 组,每组间距不大于 20m。

 9.

  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9.1

 由于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短,时间紧,夜间施工必不可少。

 采用两班倒制度,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和有效空间,以保证工 程质量及工程工期。

 9.2

 夜间施工时,尽量避免噪声较大的作业工序,噪声大的作业 工序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免造成噪声扰民,妨碍他人休 息。

 9.3

 在夜间施工时要加强照明光亮,以避免因光线和亮度不够而 影响施工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安全质量事故。

 9.4

 夜间施工要加强防火防盗措施,保证工程如期保质完成。

 10.

  施工图完善

 一旦确定本工程由我公司施工,我方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

 马上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会同设计部对施工图作出进一步的 完善,并交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认可。

 六、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

 1.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1

  深化设计、技术准备、材料定货、现场施工、总工期控制在 55 天以内。

 1.2

  在确保质量和合理施工顺序的前提下组织流水作业施工。

 1.3

  制订工期控制计划,按项目经理部确定的工期进度安排月、 周施工计划,每天进行自检,每周作一次工期分析,确保施工进度。

 1.4

  实行工期承包制,各工种要按下达的施工任务单承包工期,对提前工期的给予奖励,对拖延工期的给予处罚,公司根据施工现场要求,随时另调所需的技术工人,保证现场用工。

 1.5

  公司付总经理每周在工地召开一次工地例会,参与、协助、监督项目经理部的工作,重点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如有问题,限期解决,确保工期的按时和提前完成。

 2.

  技术工人需用计划 ( 见表 6 6- - 1)

 技术工人计划表 单位:人

  表6-1 时间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技术工人情况工种 0—10 11-20 21—30 31-55 木工 5 15 15 12 暖通 0 5 5 3 漆工 0 5 5 3 焊工 3 4 4 2 弱电工 3 5 5 3

 消防 4 4 5 3 电工 5 5 5 5 壮工 5 5 5 5 注:本计划表是以每班8h 工作制为基础的。

 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 见表 6 6- -3 3 、表 6 6- - 4)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有效期限 制造年份 产地 一、测量工具 1 水平仪

 台 1

 中国 2 水平尺

  个 2

 中国 3 线坠

  个 2

  中国 4 角尺

  个 2

  中国 5 钢板尺

 1m 个 1

  中国 6 压力表 Y-150

 只 1

 中国 7 网络测试仪

  套 1

  美国 8 尘埃粒子计数器 Y09-A 套 1

 05-2

  中国 9 噪声仪 ND-10 套 1

 05-2

  中国 10 照度仪 2F-2 套 1

 05-2

  中国 11 热球式电风速计 QDF-2 套 1

 05-2

  中国 12 工程检测尺 JZC-2 型

 套

 1

 05-9

 中国 13

  二、加工工具 1 云石机

  台 2

  1999 中国 2 电焊机

  台 3

  1999 中国 3 电锤

  把 2

  2000 德国 4 冲击钻

  把 2

  2000 德国 5 手电钻

  把 10

  2002 中国 6 拉铆枪

  把 5

  2002 中国 7 木工多用刨

  台 1

  1999 中国 8 手电锯

  台 1

  1998 日本

 9 气泵

  台 1

  1998 中国 10 气钉枪

  把 5

  2001 中国 11 射钉枪

  把 3

  2001 中国 12 金属切割机

  台 2

  1998 中国 13 水钻

  把 1

  1999 中国 14 吸尘器

  台 1

  2001 中国 15 吸板器

  个 2

  2002 中国 16 铝切锯

  台 2

  1999 日本 17 修边机

  台 2

  1999 中国 18 挤胶器

  个 3

  2001 中国 19 手砂轮

  把 2

  1998 中国 20 大电钻

  把 2

  1999 中国 21 钢锯

  把 5

  2002 中国 22 手电刨

  台 1

  1999 日本 23

  24

  三、电器主要工具 1 兆欧表 ZC25-3 只 1 05-2

  中国 2 兆欧表 ZC11D-5 只 1

  05-2

 中国 3 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

 只 1

  05-2

  中国 4 万用表

  块 1

  05-2

  中国 5 临时配电箱

  个 3

  中国 6 碘钨灯

  套 10

  中国 7

 4.

  节约计划( ( 降低成本措施) )

 4.1

  施工进度管理采用网络计划,对工期及各项资源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4.2

  据设计要求及工程特点,编制经优化的各项工程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地按施工进度调配劳动力,避免出现窝工现象。

 4.3

  运用均衡流水施工工艺划分流水段,采取“平面流水,立体交叉”法,科学组织,确保各阶段计划的落实。参照施工预算提供的材料设备数量,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设备进场时间,减少对资金的占用,同时降低保管费用。

 4.4

  严把加工订货、材料计划关: 根据预算部门的材料分析,由技术部门编制单位工程周材料采购计划,加工定货由专人负责,编制具体详细的加工图,实行多级把关,确保材料数量、规格、型号正确。

 4.5

  严把材料采购关采购的材料都通过货比三家,在确保质量、手续齐全的前提下,采用最低价,真正做到优质优价。

 4.6

  严把进场材料管理关。进场材料由专人负责管理,收发料手续齐全,严格执行限额领料,贯彻节约奖励,浪费罚款的原则。

 4.7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保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

 4.8

  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工序,解决交叉施工作业矛盾,对成品和半成品做好保护。

 5.

  技术节约措施

 5.1

  墙面粉刷和楼地面水泥找平时,应控制好标高(轴线)防止超厚。

 5.2

  对进场的材料加强验收,把好材料关。

 5.3

  需要搭设脚手架时,使用钢管扣件组合架子和脚手架。

 5.4

  加强工具管理,加快周转速度,为减低成本创造条件。

 5.5

  设计需要变更时,应提前办理洽商手续方可施工。

 5.6

  控制计划进料,材料进场应量为点数限额领料,逐项结算。

 5.7

  班组实行分部、分项承包,执行限额领料,节约有奖,超耗

 有罚的办法。

 5.8

  合理安排,结合施工进度计划缩短工期,减少为工、机械、材料等费用的支出。

 5.9

  加强现场管理、合理组织材料、构件进场,按施工平面图规划堆放,减少二次搬运和损耗。

 七、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1. 总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技术、物资、人员准备

  现场清洁,开工放线

  临时布置

  天花龙骨安装灯具管线

  吊顶施工

  兴铁库板、铝塑板、玻璃隔墙

 成品保护

  抗静电地板

 灯具安装施工

 竣工清理、验收、移交

 图7-1施工工艺流程图 2. 机房内吊顶板施工方法

 2.1

  弹吊顶标高线及龙骨吊杆、灯具位置线。

 2.2

  固定龙骨吊杆、灯具吊杆及照明线管。

 2.3

  固定吊顶龙骨,安装上海“浦飞尔”条形铝合金吊顶板。

 a)

 配合监控和其它有关施工,在顶板上开洞安装备。

 3. 墙面彩钢 板施工工艺

 机房墙(柱)面采用彩钢板做为装饰面层。

 3.1

  工艺流程:弹墙板安装位置 安装主龙骨 安装彩钢板 3.2

  安装顶地龙骨。

 3.3

  安装彩钢板,调整垂直度及缝隙间距。

 3.4

  安装彩钢板,板缝扣条。

 4. 玻璃隔墙安装施工工艺

 为体现机房场地高科技的含量和保证机房场地的通透性;主房内的隔断墙均采用12厚钢化玻璃隔墙;同时考虑到防火分区的需要;走廊玻璃隔断采用12厚单片铯钾防火玻璃。

 4.1

  施工准备:玻璃隔墙所用之玻璃品种和厚度按设计要求选用。

 4.2

  操作工艺 4.2.1

  施工时,先按图纸尺寸在墙上弹出垂线,并在地面及顶棚上弹出隔墙的位置线。

 4.2.2

  根据已弹出的位置线,按照设计规定的做法;焊接型钢骨架。

 4.2.3

  做玻璃隔墙框架时,要将上下边框用角钢做V型支撑;牢固固定在顶板和地板上;不得晃动。

 4.3

  主控项目规定的做法;焊接型钢骨架 4.3.1

  玻璃隔墙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玻璃板接缝要均匀。

 4.3.2

  玻璃板隔墙的安装必须牢固。玻璃板隔墙胶垫的安装应正确。

 4.4

  一般项目 4.4.1

  玻璃隔墙表面应色泽一致、平整洁净、清晰美观。

 4.4.2

  玻璃隔墙接缝应横平竖直,玻璃应无裂痕、缺损和划痕。

 4.4.3

  玻璃板隔墙嵌缝及玻璃砖隔墙勾缝应密实平整、均匀顺直、深浅一致。

 4.4.4

  玻璃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7.5.10 的规定。

 4.5

  不锈钢饰面防火玻璃隔断 4.5.1

  按施工平面图在地面上放出隔墙位置线,并用线锤将地面位置线返到顶上。

 4.5.2

  按施工平面图和现场实际尺寸,裁切钢质水平型材料与垂直形材料。

 4.5.3

  按施工图要求将型材用电焊机焊接成框架并固定。要求型材的垂直度、水平度和框架对角线,型材不平度和型材接缝间隙均要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4.5.4

  刷防锈漆两遍,晾干。

 4.5.6

  精确测量玻璃尺寸,安装钢化玻璃,铯钾玻璃。

 4.5.7

  打玻璃胶。

 4.5.8

  打胶要均匀,牢固可靠 5. 抗静电活动地板铺设施工工艺

 主机房、小型机、网络机房、配电区采用美露活动地板。

 5.1

  施工工序:基层清理---弹支架定位线---测水平---固定支架底座---安装水平连杆---找平调平---铺设活动地板---地板清洁---踢脚板安装 5.2

  施工工艺:

 5.2.1

  基层清理:厚基层地面或楼面要符合设计要求,且面层应平整,无明显凸凹不平,杂物、灰尘、清扫干净,做防尘处理。

 5.2.2

  弹水平线:按设计要求,在基层上弹出支架定位方格十字线,测量底座水平标高,将底座就位。同时在墙四周测好支架水

 平线,并弹出墨线 5.2.3

  线槽安装配合:各定位线弹好后检查底座位置是否与线槽相冲突,遇到时可采取避让或搭接的方法进行处理。

 5.2.4

  安装支架:将底座摆平在支座点上,核对中心线后,安装钢支架,按支柱架顶面标高,拉纵横水平通线调整支柱活动杆顶面标高线,用水平尺校准支架托板。

 5.2.5

  安装水平连杆:支架调平后,将底板水平连杆放在两支座之间,在用平头螺钉与支座顶面固定。

 5.2.6

  安装地板:在组装好的横条框架上,放活动地板面板,并调整板块的缝隙,因活动地板或多或少存在着尺寸误差,应将尺寸准确的地板块放在室内中间的主要部位,而将尺寸误差较大的地板放在次要的墙边部位或设置在桌子柜子下面。

 5.2.7

  在机房地面粘贴30㎜厚聚苯乙烯板做保温层。

 6. 玻化砖铺设施工工艺

 钢瓶间为原有水泥地面,管理区、走廊、电梯厅铺“冠军”牌玻化砖满铺。

 6.1

  准备工作:在使用前对地砖进行挑选,如有裂缝、掉角、扭曲变形等不合格应予以是刎除。常用的工具如铁抹子、卷尺、水平尺、棉线、橡皮锤等应准备好放于施工部位。

 6.2

  操作工艺:

 6.2.1

  基层处理:基层上的灰尘、油漆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在层如发现有空鼓,应将其敲下重新粉刷;如基层是光面,应先对基层凿毛。对于楼、地面的基层表面应提前一天浇水。

 6.2.3

  地面砖贴面:按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刷干净地面上,铺一层1:3.5 的水泥砂浆结合层,厚度小于14mm。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地面标高线和平面位置线,按定位线的位置铺贴地砖。用

 1:2 的水泥砂浆打底在地面砖北面,再将地面砖与地面铺贴,并用橡皮锤敲击地砖面,使其与地面压实,并且高度与地面标高线吻合,并随时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

 6.3

  质量要求:同一面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2mm,地面砖之间接缝高差偏差不得大于0.5mm. 6.4

  成品保护:对施工完地面应清理干净,打蜡对其进行保护,不能用利器划伤砖体表面,不得用重物进行撞击,不得用油性色彩在上面涂画。

 6.5

  地砖铺贴质量检查标准(见表7-2) 表7-2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高低偏差 0.5 2mm 靠尺和楔型塞尺 2 行列接缝,直线度 1 钢板短尺和楔型塞尺 7. 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电气装置施工做法参照“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GB50258-96、GB50259-96、GB50168-92)进行

 7.1

  配 管

 7.1.1

  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7.1.2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10%。

 7.1.3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 6 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

 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 4 倍;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6 倍。

 7.1.4

  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

 管长度每超过 30m 无弯曲; ※

 管长度每超过 20m 有一个弯曲; ※

 管长度每超过 15m 有二个弯曲; ※

 管长度每超过 8m 有三个弯曲; 7.1.5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 1.5 ㎜ ,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 1/2。

 7.1.6

  在本 TN- S 系统中,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 (PE 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7.2

  钢管敷设 7.2.1

  采用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

 7.2.2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7.2.3

  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 1/2 ,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 2~3 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

 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 1.5~3 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

 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7.2.4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

 7.2.5

  钢管连接处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

 7.2.6

  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 扣; ※

 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 ※

 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 ※

 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 200mm; 7.2.7

  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

 7.2.8

  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

 7.2.9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 150~500mm。

 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

 敷设方式

 钢管种类 钢 管 直 径(mm) 15~20 25~32 40~50 >65 管卡间最大距离(m) 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 厚壁钢管 1.5 2.0 2.5 3.5 薄壁钢管 1.0 1.5 2.0 — 7.3

  金属软管敷设 7.3.1

  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 2m。

 7.3.2

  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

 7.3.4

  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

 7.3.5

  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 6 倍; ※

 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 1m ,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 ※

 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 ※

 接的金属软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自灯具器具边缘

 起沿软管长度的 1m ; 7.3.6

  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7.4

  配线 7.4.1

  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7.4.2

  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截面为 10mm² 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

 截面为 2.5mm² 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7.4.3

  熔焊连接的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缝及根部未焊合的缺陷,焊缝的外形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规定,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药和焊渣; 7.4.4

  锡焊连接的焊缝应饱满,表面光滑,焊剂应无腐蚀性,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剂; 7.4.5

  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紧固件应拧紧到位,防松装置应齐全; 7.4.6

  套管连接器和压模等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接时压接深度、压口数量和压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 7.4.7

  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 7.4.8

  在配线的分支线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7.4.9

  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

 7.4.10

 塑料绝缘导线和塑料槽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

 7.4.11

 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 (PE 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蓝色绝缘导线。

 7.4.12

 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作好记录。

 7.4.13

 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 (PE 线)连接应可靠,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应作好记录。

 7.5

  管 内 穿 线 7.5.1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 500V。

 7.5.2

  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7.5.3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几种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7.5.4

  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7.5.5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7.5.6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7.5.7

  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 40%。

 7.5.8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7.6

  线 槽 配 线 7.6.1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

 7.6.2

  金属线槽应选用经防腐处理的产品。

 7.6.3

  线槽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7.6.4

  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7.6.5

  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固定; 7.6.6

  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7.6.7

  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 7.6.8

  线槽的出线口应位置正确光滑无毛刺; 7.6.9

  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 2 ,且全长允许偏差为 20mm ,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7.6.10

 线槽内导线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7.6.11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

 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 60%; 7.6.12

 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 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 7.6.13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7.7

  电缆敷设及端头制作 7.7.1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7.7.2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7.7.3

  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7.7.4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7.7.5

  电缆明敷时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