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活动组织科学性

发布时间:2022-06-20 16:50:08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幼儿体育活动组织的科学性

 幼儿体育活动组织的科学性, , 就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 依据科学、全面的体育目标, , 合理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和适度的运动量, , 按照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的原则, , 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动作发展, , 从而促进其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多年来, , 在体育活动组织的科学性方面, , 我们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适宜、适时、适度地选择体育活动内容

 体育活动是实现幼儿身体锻炼目标的载体, , 活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 , 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以下结合实例说明我们在科学选择活动内容方面的一些做法。

 根据幼 儿现有运动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孩子年龄不同, , 发展的需求也不同, ,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 ,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运动水平的差异。

 小班幼儿身体发育还不够完善, , 动作发展也不稳定、不协调, , 但他们很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 , 喜欢跑来跑去。针对小班幼儿的运动特点, , 在身体基本动作的练习上, , 走和跑是重点, , 尤其是在走和跑的过程中, , 我们特别注意练习幼儿上下肢的协调能力、走和跑的方向、节奏及一个跟着一个走的能力等。我们在选择和编排小班体育活动时, , 涉及此类内容的就比较多, , 如“小动物找家”“麻雀和狐狸”“大皮球”“猫捉老鼠”“赶 小羊”等。

 中大班幼儿身体发育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在各种动作的练习中, , 可以把提高动作的技能技巧、全面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作为重点。在选择活动内容时, , 我们就注重了走、跑、跳跃、钻爬、平衡、投掷等多种动作综合运用的练习活动, , 如“好玩的小椅子”“炸碉堡”“给解放军叔叔送信”等。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如“长凳游戏”, ,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让孩子从多条摞高的凳子上走过并跳下, , 随着凳子的不断摞高, , 有的老师提出质疑: : “这个高度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太高了? ? ”其实这个高度是我们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运动能力、水平和 心理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确定的, ,而且在活动过程中, , 凳子的高度是逐步增加的, , 只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 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通过, ,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根据幼儿体能状况选择适度的活动内容

 1. 幼儿体能不同, , 活动内容要有差异

 在组织体育活动中, , 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因惧怕而退出活动, , 也有的孩子觉得活动“太简单”而失去兴趣。所以, ,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 , 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在运动速度、耐力、运动量等方面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 , 再去设计和投放材料, , 使其有不同的难度, , 让幼儿能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体能的活动方式, , 这样就能保证每个 幼儿在活动中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组织“快乐走走走”活动中, , 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沙包、皮球、平衡台、轮胎、竹梯、高跷、平衡木、塑料积木、拱形塑料小桥等, ,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 , 自主选择铺设道路, , 进行多种走的练习; ; 在“给解放军叔叔送信”活动中, ,我们在充分考虑孩子体能差异的情况下, , 精心设计了穿过窄道、翻越断墙、冲过危桥三道难关。在最后一关冲过危桥时, ,考虑到孩子耐力和协调能力的不同, , 设置了高低不同的两座“危桥”, , 供幼儿自主选择, , 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获得了成功, , 激发并维持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 结合 幼儿体能整体状况选择活动内容

 在每学期的体育测评中, , 我们发现班级之间孩子的体能也不相同, , 如有的班级孩子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较强, , 而有的班级孩子在平衡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结合班级幼儿整体的运动状况, ,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们也有所侧重, , 如为了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 这个班级就会多选择爬轮胎山、走平衡凳等平衡类游戏。在选择体育活动内容时还要考虑到孩子当天的身体状况, , 如上午孩子去参观了小学或进行了较长距离的远足活动, , 那么下午的活动就要安排活动量稍小的内容。如果是传染病多发季节, , 班里生病幼儿较多, ,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也要充分考虑 孩子的体能状况, , 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孩子气喘、咳嗽等。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

 1. 针对认知特点, , 选择游戏活动内容

 幼儿具有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在各项活动中, , 他们常常因为好玩而乐此不疲, , 在体育活动中更是如此, , 但他们还不能意识到体育锻炼中最本质的东西. . 对练习的动作要领和方法也不太关注, , 他们感兴趣的往往是浓浓的运动气氛和充满趣味的情境。根据幼儿的这种心理需求和对运动形式的特殊要求, , 我们在选择体育活动时, , 注重内容的游戏化和情境性, , 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进行动作练习, , 在游戏的乐趣中进行体育 锻炼。

 如小班孩子在玩羊角球时, , 为了锻炼幼儿听指令练习滚、跳、背、拍和抛接等动作, , 我们设计了“赶小羊”的活动, , 赋予羊角球“小羊”的角色, , 让孩子担当小羊倌儿。在饶有趣味的角色扮演中, , 孩子们快乐地玩着, , 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动作练习的目的。孩子和“小羊”玩累了时, , 我们设计了“大灰狼”出现的情境, , 让孩子躲到羊圈, , “静下来, , 不发出声音, , 以免被狼听到”。这既是故事情节的需要, , 也使幼儿得到了及时的休息和调整, , 体现了内容设计上的科学性。

 2. 游戏内容应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认知水平有较大差异, , 在选 择体育活动内容时, , 应优先考虑孩子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

 如结合大班“爬”的动作练习, , 我们选择了“蚕宝宝采桑叶”的活动, , 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索各种各样爬的方法, , 发展

 身体的协调能力。动作练习是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完成的: :蚕宝宝采吃桑叶、蜕皮、长大、吐丝、结茧, , 最后变成蚕蛾。这样的演变过程, , 包含了昆虫一生的形态变化, , 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 , 就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 所以小班就不适合选择这样的内容。

 根据器材特点和场地条件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

 我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器械, , 根据器械的不同特点, ,我们进行了分类, , 并结合其特点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如四轮滑板, , 不仅能练习平衡, , 还能拖拉运物, , 根据其特点, , 我们会选择“运送小伤员”“大家来运货”等游戏。根据轮胎不但可以推滚, , 还可以拖拉、搬运、垒高的特点, , 我们选择了“勇敢的小士兵”的游戏。根据小椅子不同的摆放形式, , 设计了“闯关夺宝”等游戏。

 另外, , 在选择活动时还要考虑对场地的需求。我园结合实际情况划分了 1 11 个活动场地, , 每个场地都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 如涉及奔跑、跳跃、玩大龙球等活动, , 就到开阔的活动场地, , 投掷 类游戏就在有悬挂物的场地进行等。

 结合季节和气候因素选择适时的活动内容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 , 我们还考虑到季节变化和气候特点。除了活动内容与季节、气候相一致, , 还要处理好活动量和季节、气候的关系。一般冬春季选择的活动内容活动量大些, , 如快跑、跳跃、助跑跨跳、钻爬等; ; 而夏季选择的活动内

 容活动量就小一些, , 如走、投掷、平衡等; ; 刮风时不安排跑的活动, , 有雾的天气安排室内体育活动等。

 尊重规律、合理调控, , 科学组织幼儿体育活动

 科学组织体育活动是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做到科学性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儿认 知规律、动作形成规律、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个性发展规律等基础上, , 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 进行合理调控, , 才能科学、有效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遵循认知规律, , 科学组织体育活动

 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 呈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尊重以上规律, , 才谈得上教育的科学性。幼儿由于年龄小, , 缺乏经验, , 所以他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成人略有不同, , 他们一般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认识。我们要避免用成人的观点来要求孩子, , 应让其通过自己的实践, , 去获得知识和经验, , 提高认识。

 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 我们在正规 性体育活动中采取的活动流程一般是: : 问题假设 —— 初步体验 —— 实验性探索 —— 验证性学习 —— 结论评价等几个阶段。

 如在正规性体育活动“好玩的小椅子”中, , 我们没有把小椅子的多种玩法直接告诉幼儿, , 而是提出问题“小椅子可以怎么玩”, , 让孩子经过简短思考后进行初步尝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 把一些富有创意、有趣且具有代表

 性的玩法提炼出来, , 让幼儿进行展示, , 供大家分享学习, , 接下来再让大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尝试, , 这也就是验证性学习。通过多次尝试, , 最后教师和孩子共同得出结论: : 小椅子有多种玩法。

 遵循动作形成规律, , 科学 组织体育活动

 从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看, , 每个动作技能的掌握, ,都要经过粗略掌握→改善提高→巩固与运用自如三个阶段。只有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 进行科学施教, , 才能保证动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根据此项规律, , 在体育活动中新授动作时, , 我们一般会采用整体认识 —— 分解学习 —— 完整串联 —— 熟练巩固这一模式。如侧面钻, , 首先看教师完整示范, , 让幼儿有一个整体认识, , 然后分解动作学习, , 一步步让孩子把每一个环节都练习好, , 再进行完整练习, , 最后达到熟练巩固。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 , 有些动作不适合分解学习, , 如“高跳下”, , 它是一 个连续的过程, , 教师要先重点讲解动作要领, , 之后完整示范, , 最后让幼儿进行完整多次的练习。再比如“走”这个动作, , 根据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 , 让他们学习解放军走, , 效果会更好些。当然, , 孩子的动作从学习到熟练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 , 需要在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中反复练习才能得以巩固和提高。

 另外, , 在讲解动作要领时, , 教师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年龄

 特点, ,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 便于幼儿接受。在示范动作时, ,还要注意科学、规范, , 让幼儿对某一动作形成正确的认识。我们在教研活动中, , 曾多次组织教师对基本动作进行学习和演练, , 通过讲解、示范、分组比赛等形 式, , 让老师们熟知、熟记、熟练每一个动作的基本要求和要领, , 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遵循幼儿生理机能变化规律, , 科学组织体育活动

 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下, , 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其常见的衡量指标有脉搏、血压、肺活量等。

 人体生理机能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上升→稳定→下降, , 呈抛物线状态。只有遵循这一规律, , 运动才是科学、有效的。要遵循这一规律, , 关键因素在于运动量的科学把握。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适当的运动负荷, , 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 而运动量过大, , 对正处于发育期、内脏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的幼儿来说, , 会造成身体的过度 疲劳和伤害。有效地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密度、运动时间, , 是影响运动量大小的三要素, , 是保证适宜运动量的关键。

 依据此项规律, , 在组织正规性体育活动时, , 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流程: : 热身活动 —— 自主探索 —— 游戏活动 —— 放松活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