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存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发布时间:2022-06-22 09:05:10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党和国家的安全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的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环境,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本文就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从宏观层面上阐述了相关应对策略:第一,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当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成立一支听党指挥、勇于拼搏、作风优良的队伍;第三,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站位、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第四,营造优良的教育氛围,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

  “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莫过于意识形态工作”。搞好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加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观建设的力度,这是一项战略性、决定性以及铸魂性的工作,关乎党是否能

 全面的领导高校的各项工作,关乎党的教育方针是否能顺利实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所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的认知,在思想安全的基础上确切地了解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加大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力度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指的是教育的主体向学生传达目的性强、计划性明显以及组织性高的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理念,促使大学生能够对意识形态有较高的认知度并且付诸行动。因此而言,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明确意识形态安全观的概念,推动人类自由、全方位的发展,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勇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视为己任。确切地说,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的教育力度,始终拥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培养人才。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主体

 管理主体以及教育主体構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主体。管理主体是指国家、各省市区县等地方的教育管理机构和各高校党委、团委、行政部门及协调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各项工作的管理者。教育主体则是指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的具体发动者、承担者和实施者,主要包括高校党委书记、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心理健康咨询老师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一方面需要管理主体积极履行管理职责,优化管理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教育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人格高尚,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客体

 所有的教育对象,主要有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专科学生以及其他全日制大学生,以及参与成考、自考、在职考试等的大学生群体即为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客体。“青年能够准确反映时代的特征”,“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受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背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他们是祖国和全民族的希望,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大学生的培养,其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目标的实现,不难发现,大学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重点以及出发点。所以,要想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健康的基础上丰富教学的观念以及教学的方式,大大提升教育客体的主动积极性,赋予其创造思维,完成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之间的成功转化。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氛围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生长发展和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人的思想以及行为的发生发展。在一般情况下,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环境由中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构成,中观环境指的是国内和国际的宏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学校,社区,青年组织等,微观环境指的是大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所在学校的班级环境以及与同龄朋友相处的环境。宏观,中观,微观环境相互区分又不断变化,三者相辅相成,发挥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的影响。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面临的难题与原因解析

 (一)教育目的体系有待完善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依然出现工作概念不够清晰、方向不够明了、范围广泛以及价值多元化的问题。高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更多地把目光放在“变大、变强”和“升级”上,在学科建设上以及管理层面上,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观的培养,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

  (二)教育主体行为不规范以及教育方法不够与时俱进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思想意识薄弱、管理工作能力欠缺以及队伍的规范化培训力度不足等等。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全面的认知到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对于整体国家安全观来说的重要意义;责任分工混为一谈;管理体系不够规范;部分高校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尚缺乏辨明有害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部分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内容迟迟得不到更新,教育方式缺乏灵动性。如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索然无味,政治思想缺乏灵性,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没有正确的沟通与交流,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有些授课老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有时不能严格律己以及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时有出现,没有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人文关怀,也没有起到人生指引的作用,“为人师表”的正面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教育客体缺乏规范 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

 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具有自主、能动、多变以及灵活的性质。刺激教育客体的内在活力,协助教育客体建立科学的意识形态安全观是教育主体的职责。大学生不仅活力满满并且个性极其特别,同时非常崇尚以及向往自由,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极其容易被扭曲,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自身的思想理念不清晰,自我管控能力较差以及辨别能力不足所致。大学生还不能全面、客观的了解社会生活,在现实的学习以及工作生活当中,较易受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经验主义的影响,没有足够的重视意识形态安全观的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相悖。有一部分的学生较看重钱财,把思想信念的精神财富抛之脑后,专注于奢侈品,碌碌无为,只顾个人利益,缺乏集体利益意识,需求欲望不断加大,奉献精神不断弱化,功利心较重,合作交流能力低下。

 (四)教育环境越发多变以及教育方式单一化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他们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在社会环境和主体需求的基础上,个人品德得以形成和发展。”当前,中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健全,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网络谣言的出现,極大地阻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点,一是因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在全球化、多级化、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之中,生活在大学校园、街道小区以及青年组织的中观环境之中,生活在国家、班集体以及同龄朋友的微观环境之中,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本身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想信念观的形成;二是因为意识形态安全观的教育环境受到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自身所处的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从整体层面上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不管科学怎样进步,马克思主义仍然保存强而有力的伟大精神,仍然拥有真理以及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21 世纪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人才,赋予马克思主义更强的吸引力、魅力、柔韧性以及适应性,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客观性、

 现实性以及开放性。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的教育力度,确保宣传工作到位,使得大学生免于在纷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当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大德,遵守公德,严杜私德”,大学生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以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时刻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思想信念、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和党紧密连接。

 (二)成立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的教育队伍

 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是高校,高校应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培养勇于担起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上,首要任务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力度,升级教育管理系统,恪守以德服人的准则,全方位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综合归纳意识形态教育资源,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亲身体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以及个性。一方面要主动运用理论教学、理论宣传、动手试验、标准示范、细化教育法以及自我内化法,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升级优化政治理论教学方式,大胆解决遇到的种种难题,摒弃错误的观点,学习教育教学方面上的优点之处,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使其成为大学生忠

 心热爱,终身受用的学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时代大学生来说更加有效。

 (三)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政治站位、提高自我教育意识

 “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自学与智育紧密联系,自强与体育紧密联系,品德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紧密联系。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要重视自我教育展现的作用,激励大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学习。因为新时代大学生大多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一直都受到父母与家人的保护,主体意识以及竞争意识较明确。然而,他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所以,高校的教育体系应以大学生为重,重点强化大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消化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大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成为学会自我处理、自我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全身心地投入到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工作当中,自我内化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不仅如此,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应积极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优秀革命文化融入其中,提高政治文化自信,推动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稳健发展。

 (四)净化 教育的环境,打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

 “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以及最前沿非互联网莫属”,

 互联网信息因其开放、自由以及丰富的原因,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取得以及了解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多,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高校要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管理力度,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仍处于主导地位,引领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首先,高校要完善顶层设计,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步伐,成立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努力引导、占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将互联网的发言权以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次,应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力度,要想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活力,就要巧妙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通过网络图形、文本、声音以及图像等方法直观地表达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主题,使得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更赋活力以及吸引力。最后,要善于运用网络知识来指导监督管理的工作,成立网络全面治理中心,注重学生的主题教育、互动交流、学术沟通等等方面的发展,在国内与国外网络安全准则的基础上,应明确网络的基本守则,杜绝网络不正的思想以及盲目跟风,使校园网络更具客观性以及管控性、科学性,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网络平台。

 四、结束语

 国家是否有前途、民族是否有希望,取决于青年是否有远大抱负、过硬本领以及强烈责任感。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意识形态安全观,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大学生是否掌握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内容,决定了高等教育事业是否能顺利发展。要想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稳健发展,就要在国家安全的基础之下确定教育目标,提高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提升大学生自我管控的能力,打造优良的教育氛围,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唯有做到这些,才能推动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工作的进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