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2 15:15:06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总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陈志君

 课题的提出

 一、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产生的背景

 1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海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决定了对人力资本外语能力的长期需求;上海有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外语能力已成为市民素质的基本表征,学习外语已经成为社会热点。

 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内涵是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当世界向我们走来时,我们要从容地应对挑战与机遇,走向世界,与国际化进程接轨,实现多元文化的认同与融合,让世界走进课堂,让我们走向世界;多向互动、开放融合是英语教学的理念。而拓展型教学正顺应了这一潮流与理念!

 2 2 、儿童发展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根据“最近发展区”( 现有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间的差异)理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从“学习最佳期限”角度看,教学也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我们的孩子天性好动,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与渴求,他们不满足于只学习教材提供的知识,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了解外界!拓展型教学便很好地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广阔世界的平台与机遇!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二期课改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与尝试英语拓展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虽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未曾解决的问题。

 第一,多数教师把拓展内容只停留在语言技能上,以为这是拓展的全部,而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及德育渗透考虑较少。

 第二,各教师只顾一味开拓拓展内容,但对利用何种途径进行拓展和如何有效提高拓展效率与质量研究甚少。

 第三,还有些教师只研究本年级拓展教学,在纵向层面上对整个小学阶段拓展教学考虑较少,导致拓展缺乏规划和计划,一旦当班级授课教师发生变化时,系统的拓展就无法进行!

 我们的课题研究就将着力解决以上种种弊端。

 三、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研究的理论

 1)杜威的“活动教育”思想

 当代的列车驶入二十世纪以后,杜威在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指导下,针对传统教育的积弊,构建了活动教育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改造、做中学。杜威所提倡的活动教育思想是指:反对传统学校以成人、书本、教师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自发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自身活动为教育过程中心的教育理论。

 2)“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其重视人的自我实现、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亲身经历而著名,成为目前西方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人本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对开展英语拓展型教学具有启示作用:教学要确立发展学生潜能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建立感情型的师生关系。

 3)课程整合的理论 知识本身都是相关的,都是以事物整体的形式呈现于人的,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才人为地把事物分学科割裂开来进行描述,把知识分割为各个学科、各种领域。因此,学科间的联系本来就是很紧密的。学科整合,其实是还知识以本来面目,让知识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

 四、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研究的内涵及意义

 在学生层面上,通过“拓展”这一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沉浸在浓浓的英语学习氛围之中。既较好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要求与内容,又拓展视野吸收适量课外知识。并鼓励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教师层面上,通过课题研究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能真正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让学生愉快学习、体验成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还能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学校层面上,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拓展型教学之路,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操作性强的课程实践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在全区范围内的竞争力。改进我校的校本课程结构,完善丰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研究内容

 1.开展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的价值研究 我们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使学生在拓展型教学中学得轻松愉快又有收获,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尤其是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研究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的开展途径与实施内容 1)研究语言学习向技能方面拓展,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为后续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2)挖掘教材中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素材,并进行拓展,提高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研究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收集语言与文化相关的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国家语言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以确保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4)研究语言与环境相结合进行拓展,努力创设多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

 3、研究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摸索出合适的应对方法、基本原则。

 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搜集等操作,了解、预见、归纳出进行拓展型教学可能碰到的困难与阻碍,如:“如何把握拓展的度、量和有效性?”,通过分析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修改方案——再实践等环节,积极寻找有效对策,尽量少走弯路,也可在其他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时提供可借鉴的好模式、好经验、好方法!

 研究方法

 1、材料搜集法 通过参考资料、文献与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等资料。

 2、问卷调查法 课题来源于教学,研究成果更将为教学服务,因此认真倾听广大来自教学一线教师的心声十分重要!正所谓“没有了解便没有发言权”,本着“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我们深入一线教师中,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掌握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开展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让该课题的研究更客观、更准确、也更有价值!

 3、行动研究法 源于我们经验不足,本课题将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进行。我们与一线教师进行研究与探讨,搜集拓展型教学中有用、操作性强、效果较好的各种方法与途径,也交流拓展型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困难,获得一线教师的支持与帮助。

 4、案例分析法 在实际教学中,及时记录各种对本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教学案例;多与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交流,获得他们对拓展型教学的一些看法与意见,并阶段性地做好相关教学评价与反馈工作。

 5、经验反思法 我们允许自己失败,在实践中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总结,不断修正,期望能获得成功。

 研究过程

 1、2004.2—2004.4

 前期理论准备 研究拓展型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通过教学期刊、参考文献、网络等各种途径进行国内外研究

 现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

 2、2004.5,申请课题 3、2005.1,课题立项 课题被市教委教研室确立为“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4、2005.2,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负责人:陈志君 课题组成员:张园勤、任硕 课题研究组顾问:

 唐晓晴(区科研室课题负责人)

 张敏、鲁勤(区小学英语教研员)

 张洪飞(学校校长)

 徐忠杰(学校党支部书记)

 顾兰娣(学校副校长兼科研室主任)

 倪军(学校副校长兼课程室主任)

 并运用上师大教学资源和区进修学院英语教研室的帮助,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完善和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

 5、2005.3-2007.3 组织实施阶段 1)2005.3-2006. 2 课题组各成员按分工收集资料、案例、做问卷调查;依靠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着重研究拓展型教学的内容、方法、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应对方法等。

 2)2006.2,中期阶段性资料、信息汇总,制定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3)2006.2-2006.3 编写《牛津英语》“文化背景”、“环保教育”、“礼仪教育”、“两纲教育”拓展资料、语言技能拓展校本教材等讲义。

 4)2006.3-2007.2 各年级试用拓展教材。

 5)2007.2-2007.3 根据各年级试用意见修改拓展教材。

 6、2007.3-2007.7 总结整理阶段:搜集、整理研究资料;筛选、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归纳出小学拓展型教学的基本模式,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7、2007.7-2007.8 修改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组顾问针对报告初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与具体的修改建议,如“详细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反映的问题,并用数字或统计图表进行直观展示,用理性思维、让数字说话!”。课题组综合各专家意见,仔细斟酌报告各部分内容并进行了大量修改,几易其稿,力争使研究报告更客观、缜密、更具说服力!

 8、2007.9

 课题报告定稿

  研究报告

 [ [ 摘要 ] 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包含了许多与生活、文化等相关的因素。教材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罗列出来,只有在教学中教师加以拓展。然而,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忽视了语言教学中其它的相关因素。二是盲目拓展,信息的大量

 输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找出一条小学英语拓展教学的新路,能帮助教师适当而正确地增加学生语言的输入量,让学生最终能自如地将所学语言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交际所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 关键词] ] 拓展型教学

 可行性

 途径

 内容

 原则 21 世纪是个国际化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开始超越时空的限制,无论是个人、国家、民族还是一种文化,在这个逐渐缩小的“地球村”中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备沟通的能力、交流的水平、理解与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实践的勇气,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挑战。美国工商联合会在其 2000 年工作报告中对于理想的人才规格作了高度的概括:1、具有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能力;2、拥有多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的意识;3、高水平的学术技能;4、进行有效交流与团队工作的能力。目前,以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为新世纪人才特征的新一轮中小学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正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着落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它源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是一门兼具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交流信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使得我们教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英语拓展型教学”就是近年来在英语教学园地中崭露头角的一朵“小花”!所谓“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是指教师利用现有英语教材,从班级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水平出发,并考虑教材各册之间的知识联系,从语言技能、文化背景、德育教育多方面入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挖、整合、拓展和补充,并通过课内外等多途径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一种教学法。这朵“小花”虽未完全成熟开放,但有着广阔的成长前景,需要我们细细的研究与精心的呵护!

 一、

 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的可行性

 为配合此课题研究,我们向 8 所小学的英语教师发出 120 份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及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见附 附 1 1),收回 101 份,有效问卷(按要求回答完所有题目)为 81 份。(调查问卷原始材料见资料 1 1)

 当被问及“你认为小学英语是否有必要进行拓展性教学?”时,受访者的回答如下:

 十分有必要 有必要 没有必要 无所谓 人数 5 65

 8 6 百分比 6.17% 80.25% 9.88% 7.41% 6.17%的受访者表示“十分有必要”, 80.25%表示“有必要”,两者相加占了受访总人数的绝大多数。

 在回答“你在教学中是否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过拓展?”时,情况如下:

 经常进行拓展 偶尔进行拓展 从未进行过拓展

 人数 52 29

 2 百分比

 64.2% 35.8%

 2.47% 有 64.2%的老师都表示“经常进行拓展”,只有 2.47%的人表示“从未进行过拓展”,可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大多数英语教师中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行为。那究竟为什么要进行拓展型教学呢? 1 1 、拓展型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

 由于智力、家庭、环境、学生自身努力等各种因素,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十分显著!在我校,冯锦源同学在三年级时就参加了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五年级刘诗佳同学通过层层选拔,成为 4 名被邀请参加 2007 年 7 月的“上海国际儿童艺术节”之“国际儿童论坛”的小学生之一。这些学生显然不会满足现有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而拓展型教学正是为这些中上等、优秀学生提供学习更多知识的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通过适当的拓展为今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 2 、拓展型教学是教师对教材有机整合、灵活运用、有效驾驭的产物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教材,使得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不少英语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其结果是:教师被扼杀了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实际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学习活动的空间。

 参与上述调查的教师普遍对现行教材比较满意,罗列的优点分别是:贴近生活,注重语言交际功能;活动内容多样、方面广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且图文并茂;配备课件,层层递进,结构明显;编排较合理,知识全面。但同时也对使用教材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各模块缺少连贯性,知识点较杂较散,回家复习难度大 ;各部分内容从量、难易程度来看都不均衡;低段教材字体太小,无低段特点,磁带无节奏感,缺少配套的单词卡片与图片;教材中词汇偏少,提供的文化背景知识太少……这就势必会导致教师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自行做出适合自己教学的相应的改编或变动。

 而教材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新的观念,那就是: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教师应从学生和学校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材,从中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才能教得活、教得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英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取和处理信息。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学科融合也体现了英语课程的拓展性和开放性,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感悟和体验英语,而且能够激活思维,开启心智、大胆想象,敢于批判,发挥创新精神,这样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使他们发出灿烂的光芒。

 3 3 、拓展型教学是跨文化交际的呼唤与需求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一般人的关注。在中国,英语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 ),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而以上这些信息都是学生单纯从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知识方面无法获取的,教师势必要对隐藏在教材内容之下的文化信息进行挖掘、拓展和补充,才能满足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与实践。“拓展型教学”便恰恰能很好地补充文化信息,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服务!

 二、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 1 1 、从拓展的途径来看,可分为课堂拓展和课外拓展 1) 课堂拓展

 《上海市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教材又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在课堂中进行拓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和二次开发。教师不能只是教材的使用者,而更应是教材的建设者。为了弥补教材的缺陷,加强联系,增加复现;为了学生能明确各单元的学习内容,方便学生回家能进行有效地复习;为了家长能有的放矢地督促孩子学好英语;为了教师能更好地明确各单元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前后的知识联系,我们都应对教材进行适度整合与拓展,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牛津英语》小学版教材每一单元篇幅不是很长,尤其是低年级教材内容较少,我们可根据每一单元主题,再从班级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拓展相关的词汇、对话、短文、儿歌与歌曲等,使普通的教材内容发挥出别样的光芒!在下文的“语言拓展”部分就将详细介绍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教师在对拓展材料的来源上有一误解,认为一定是在课外寻找到的才算是一种拓展。其实不然,拓展材料的来源有多方面。一是活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教师如若一味千辛万苦寻找课外材料,势必也会给自己带来较重的工作负担,所以充分利用教材是一种巧妙的拓展方式。如当学生完成书本内容的阅读后,学习并没有结束,老师可建议学生把阅读材料中有用的、或自己喜欢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摘抄在“英语采蜜本”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并模仿造句,真正学会运用。二是巧用教材现成的资料,自己编写或改写,也可变换练习方式或侧重点,将同一材料发挥出不同的作用。第三,才是利用其他教材与材料给学生进行拓展。到高年级后,还可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的课外儿童读物。这些读物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技能,还因为渗透了诸如关心他人、鼓励朋友、自我牺牲及责任心等美德,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了许多同儿童分享书本内容的方式!

 2) 课外拓展

 语言是一门交际的工具,必须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达到“熟能生巧”,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远远不够,课堂也不可能是语言学习的唯一场所。为了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更大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听、说、读、写的机会,我们不仅努力做到课堂教学“活动化”,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应充分利用“课外”这一广阔的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从而增大语言输入量,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喜悦!

 a. 硬件环境建设 (资料 2 2 )

 即为学生设计布置英语教学静态环境,让学生耳闻目染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浓浓氛围中。

 在我校,校门口的“小镜子”用双语告诉大家应学会的文明礼仪。

 “英语百事通”中“ 热点新闻”用双语告诉大家最新鲜的热点新闻,为学生打开世界咨讯大门;“

 奥运倒计时”时刻提醒大家奥运脚步的临近;“

 天气小灵通”体贴告知当天天气状况,给师生生活带来便利,为大家送上一份关心和温馨;“ I 历史上的今天”让师生了解昨天、珍惜今天、展望明天,既增长了知识,又给紧张生活带来一点趣味!

 每一层楼道走廊布置着警言格句,如:“

  a , ’s a 有志者事竟成”;“

 .知识是心灵的粮食”; “I ,

 I .我思故我在”等。

 再看看各大教室里也处处可见老师和学生的精心布置,门上的“

 .”、黑板上的“

 ,

  .”及英语角、玻璃窗上、墙上都星星点点贴着许多英语单词和图片,这些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隐性的帮助。

 b. 软件活动的开展 课外活动是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计划、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内容、结构方式上都区别于课堂教学,在组织方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学生自主性,内容上不受课程计划和标准的限制,不以学科为单位。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校实践活动中的主干部分,那么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就是它不可缺少的两翼!“儿童中心论”的代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就曾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主张“在做中学”,强调教育目的与过程一致性,认为教育目的在过程之中!

 校园广播、电视台、优秀英语学习网站推荐等都是比较好的进行课外英语拓展的好途径,利用这些渠道可以开展许多有趣的英语活动,如播放英语广播、歌曲、英语动画节目等。还可指导学生学习利用好《英语小读者》、《双语周报》等英语刊物,开展读报读刊活动并尝试自己编辑英语小报。总之我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沉浸在英语环境之中,语言输入多了,久而久之输出便也多了。下面我将重点介绍我校几项比较有特色的英语活动:

  “我来教外语” (资料 3 3 )

 “我来教外语”是我校学生口语展示的一个独特活动,全校所有师生都可以报名担任主持,把他最想教给大家的外语在全校师生的面前教授,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句话,我们的宗旨是想为更多热爱外语的人搭建舞台,让他们在“我来教外语”中展示自己,如语文老师金莺就曾报名和她的一

 位美国学生一起主持了一次活动。语言也由以前的英语“一统天下”改成了各国语言“百花争鸣”。如:五年级的张翔瀛用日语教了大家“元旦快乐”;双语组多才多艺的几位老师在母亲节里分别用法语、韩语、日语、德语、俄语教大家如何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还会有许多勇敢、自信、热情的附小少年主动请缨登上“我来教外语”的大舞台!

  午间口腔操 (资料 4 4 )

 早操、眼保健操、室内操……你有听说过“午间口腔操”吗?这可是我校发明的一个新名词哟!

 顾名思义,“口腔操”就是让你的嘴巴尽可能地动起来,把舌头练得更加灵活,练习工具就是一段段英语口语材料!在我校,学校将全体同学按年级分成 3 个小组,每周安排三个中午由相关老师在广播中将本周的练习材料教给各年级组,以后的每天午会课前 10 分钟再由各班英语老师组织学生自行练习、朗读,这时就是大家动脑、动口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精心安排各组别的练习内容,从最开始时的几句话,到一个小对话,再到一篇小短文,最后是难度最大的绕口令!相信经过在我校的五年“午间口腔操”训练,同学们说英语时会更加流利、自信!

  “E 海英贝”英语俱乐部 (资料 5 5 )

 “E 海英贝——英语俱乐部”选址于美丽校园东北面的一个可爱的凉亭中,在俱乐部里都是一些英语发烧友,他们对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满足,渴望学会更多的英语,于是“E 海英贝——英语俱乐部” 便应运而生了!每天中午,都会为一个年级设立活动专场,在这里学生是绝对的主角!大家自己设计话题、操练口语、组织游戏、交流体会;老师们也轮流来到“俱乐部”为大家义务辅导、解答难题,还定期为大家开设讲座。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高涨的热情把外籍老师都吸引到了志愿者队伍中呢!

  英语节 (资料 6 6 ,配光碟 1 1 )

 我校每年 11 月-12 月都会举办 “英语节”(现已升级为“外语节”),现已成为我校开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活动最多、参与面最广、影响最大的英语特色活动。在此期间,各年级都会自主开展符合本年级学生特点的英语比赛,如一年级“才艺大比拼”、二年级字母书写大赛、三年级“耳力对对碰”听力大赛、四年级单词游戏赛、五年级英语故事比赛和传统的“附小少年唱外文歌曲大赛”等。

 c.进行双语教学试验 (资料 7 7 )

 这也是进一步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中小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进行拓展型教学的途径之一!双语教学是对英语教学的重要延伸,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双语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拓展,具有增效功能;双语教学的扎实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与成绩。1999 年市教委教研室研制的《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中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行动策略。2001 年 11 月制订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实施意见(试行)》,将“开展双语教学试验,构建英语教学环境”确定为上海市中小学加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我校于 2002 年~2004 年,在一年级部分班级中开展双语教学试验,主要在直观性强、操作性强的音乐、美术、体育和自然学科教学中先行试点;为配合本课题研究,学校于 2005 年开始,又在条件成熟的其他非语言学科中推行双语教学。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初步构建了双语教学模式,形成了

 双语骨干教师队伍。张园勤老师 2005 年 12 月参加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双语教学评选活动获得二等奖;彭玲花老师也在当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双语教师”;学校于 2006 年通过了上海市“双语教学实验学校”的验收。

 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创设了浓郁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英语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功能,让学生发展交际技能、学习技能和思维技能,学生的听说英语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d.家庭参与 (资料 8 8 、 9, 配光碟 2 2 )

 “家庭”是一个进行英语拓展非常重要但也极易被忽略的重要场所,创建“学习型家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参与到了英语学习的大军中。“E 家乐” 家庭英语挑战赛就是我校在家庭英语拓展学习方面进行的一个有益尝试。该活动如今已成了我校的品牌活动,《松江报》等媒体都相继报道了此项活动。我们通常会将比赛安排在圣诞夜,这通常是许多家庭外出庆祝的日子,但不少家庭都放弃了原有的计划,全家一起来观看我们的比赛,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圣诞之夜!参赛家庭用英语自我介绍、回答问题、做英语游戏、展示才艺、许圣诞心愿……真是全家一起学英语其乐融融!挑战赛不仅激发了更多同学学习英语的热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感受英语的魅力,更加促进了家庭和睦及学习型家庭的创立!正如一位观摩家长所说的:“挑战赛让我们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中,想不被这节日的气氛感染都难!” 以上各种活动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都享受到了英语拓展知识,且是通过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活泼多样的形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了课外拓展!

 2 2 、 从拓展的内容来看,可分为语言拓展、技能拓展、文化背景拓展和情意教育拓展

 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目标结构为:

 •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 •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我们的拓展内容就是根据以上目标结构来归纳整理。

 1) 语言拓展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所以我们进行拓展型教学的第一步可从拓展语言开始,这也是最方便操作的一部分!教师还可将这些拓展内容整理成册,编辑校本教材,形成学校特色,为今后开展教学提供便利!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展各册语言内容时,我们应把握前后各教材间的联系,避免出现重复拓展或无序拓展。我们既可按照主题横向拓展,将全新知识介绍给学生;也可纵向研究,了解一些比较难的后续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将它们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拓展,提前做适当的介绍,帮助学生分解难点,让知识的过渡更加顺利。

 我校英语教研组在实施此课题研究时便尝试将《牛津英语》小学阶段教材中“语言拓展”部分汇编成册,作为今后我们在英语课上进行语言拓展的依据和参照 (资料 10)

 )。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二年级拓展教材分为“老师对你说”(简要介绍本单元主题与学习内容)、“本领大挑战”(列出本单元要掌握的目标)、“本课新句型”(归纳本单元新句型)、“知识勤复习”(复习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已学知识)、“贝贝学英语” (仿照教材模式,按 “’s , ’s , ’s ” 相应拓展新的词汇、对话、儿歌或歌曲)、“大嘴绕口令”(归纳整理与本单元词汇音、形相近的单词,用有趣的绕口令形式呈现,既复习旧知,也可引出新词汇)、“智力大冲浪”(围绕本单元精心设计有趣的小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小小看世界”(介绍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及早用稚嫩的双眼来发现世界、了解世界)。这样的编排体系与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到了低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自主性较欠缺、学习方法较单一等实际特点,既有对书本知识的解读,又有对拓展内容的归纳与整理,且呈现方式较清晰明了,就像有一位家庭教师在旁边循循善诱、仔细讲解一般,因此学生如若将其作为自学材料,按照上面步骤一一学习也能自行掌握大部分知识,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策略”的拓展,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以《牛津英语》1A

 1

 为例,拓展的语言知识如下:

  内容

 材料

 单

 词

 命

 令

 句

 型 / 对

 话

 歌曲/ / 儿歌

 《牛津 英语》 , , , , , ,*, * 1.

  , . 2.

  . 1.

 . 2.

  ? ’m ,

 .

 自编 拓展 教材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s ?

 ’s a .

 : . 三—五年级的拓展教材则淡化《牛津英语》中的原有内容,而直接强调拓展的新内容,分“语音、词汇、句型、对话、阅读”几部分,部分单元还会增加教师自编的小品剧本。

  根据试验后,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各年级语言拓展材料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际意义,是我校英语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与充分体现!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还会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删减与调整,争取将这一校本教材编写得更完善更科学,并具有更大的推广作用,为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做出贡献!

 2) 技能拓展

 “技能目标”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高分低能”成了教育上的一个流行词汇。课堂教学的技能目标真正意义上的达成应该放眼长远,放眼于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中。有这样眼光的教师,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使课堂“社会化”,使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很重要,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语言拓展”的内容也一样要靠以上四种途径加以灌输与落实!下面我就将通过在本校教师中搜集到的一些案例辅以说明!

 a. “听”力先行

 “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学习者由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范围又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

 (注:为配合本课题研究搜集的案例、论文与教案见 资料 11)

 [ [ 案例 1]

  内容:《牛津英语 2A》 7

 教师:张洁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冬季”以及与冬季有关的一些词汇,如, , 等等。考虑到在1A 中学生已学过了“秋天”,而 2B 又即将要学“夏天”,所以张老师在这儿为学生拓展了“夏天”这一词汇。但并不是简单地出示“夏天”的图片一教了事,而是运用 I … I ()…等已学句型编成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喜欢的季节是什么,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单词完成短文来得到答案,既复习了一些较易混淆的单词,又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与阅读理解能力,难度也适当提高,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更富有挑战性!谜语如下: “I

  . ’s . I

 ,

 . I

  . ,

 I ?” b. 多“读”多练

 会“读”是自己会“说”的前提,尤其是“模仿”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但大多数教师一味强调学生掌握了多少词汇量、多少句型与多少语言点,却不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良好的语言面貌。教师可利用晨会、午休、课间等空余时间多播放音质效果好、由英语为母语的人士朗读的各种音像制品,让学生多模仿这些语言材料并反复操练。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更纯正更地道了。

 此外,还应多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给高年级学生阅读,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与英语表达方式。

 [ [ 案例 2 2] ]

 内容:《牛津英语 2B》 1、2

 教师:任硕 在这两个单元中都将学习一些动物以及它们的叫声,任老师便拓展了一些相关词汇并把它们编在同一首儿歌中,还多用了一些语气助词,使儿歌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A

  ,

  !

 A

  ,

  !

  ?

 ? ! A

 , a

  ! ! A , a

  . , ! , ! !

  ! 教师反思: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他们非常乐意模仿这些有趣的语气助词,如;! ! ! ! 以及各种动物的叫声,如:, , , 等。整首儿歌看似简单,但我要求学生读出各种语气助词的感觉,并夸张表现出动物们的叫声,配以强烈的节奏音乐,学生一下子就对各种动物的叫声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并懂得了这些叫声在中、英文的表达中有着迥然的差异,说英语时就应该采取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c. 能“说”

 会道

 “听”、“读”等大量语言输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语言输出,“说”就是其中重要一环!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在会说教材上的句型后,教师可提高难度,拓展说话素材,让学生能将这些句型组织起来以语段的形式加以反馈。

 [案例 3 3 ]

 内容:《牛津英语 3B》 3

  教师:陈志君 (本课配 光碟 3 3)

 早在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就学习过颜色,已经能熟练说出各种常见颜色的名称,并能用

  ?来进行提问。而在 3B

 3 中,又将学习有关颜色的知识,但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在原有基础上,只增加了, 两种颜色,提问也只是改成了复数形式而已。如:

  ? 那如何让三年级的“颜色教学”比一年级相同主题的教学更提高一个层次呢?我做了一个拓展型教学的尝试,但舍弃了再次拓展其他颜色的词汇,而是调动学生听觉、想象力等各方面感官去感受颜色,让他们用眼、用耳、用心灵去感受和发觉生活中的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案如下:

 (前略)……

 …… .

 A.

  1

 :

  1)

  2)

 3)

  2

  1)

 :

  2)

 :

  3) :

 4)

 :

  3

  ( )?

 ……

  …… 说明: 用耳朵感受颜色,让学生体会音乐也有颜色:让学生听音乐来感受乐曲所传达给你的信息

 是什么颜色。播放了 3 段音乐,基调分别是庄严、圣洁的(“婚礼进行曲”)、、忧伤的(“菊花台”)、宁静的(“心灵瑜伽”)来让学生猜颜色。如在听了“婚礼进行曲”后,有学生说:

 * I

 ’s ,

 a

 . * I

 ’s ,

  .

 用心灵感受颜色,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可以用独特的颜色来表示:出示了几个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如孙悟空、樱桃小丸子、皮卡丘、蝙蝠侠等,每个卡通形象都有固定的、特有的颜色(如皮卡丘是黄色的,蝙蝠侠是黑色的),但利用多媒体将颜色都变成了“灰色”,让学生来猜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因为学生对这些卡通人物都很熟悉,所以很容易就说出它们的颜色。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了解到其实每个人也都是可以用颜色来表示,于是又出现了教师自己的照片,让学生来说说老师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的回答十分出彩:

 *

  ,

  . *

  ,

  . *

 ,

 a

  . 寻找生活中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社会的进步与生活的美好:在用听音乐猜颜色、看人物猜颜色两个基本环节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颜色和相关语句后,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各种颜色的变化。第一方面是手机的变化:以前的手机都是黑黑的、大大的、重重的,但现在的手机都颜色绚丽、造型丰富,通过照片对比让学生得出“ : ——”的结论。第二部分是服装颜色的变化,以前的服装基本是黑色、灰色居多,但同学们都穿了各种颜色的漂亮的服装,让学生用描述自己所穿的颜色各异的服装,通过对比得出“:

 ——”的结论;最后一个变化是松江的变化,以前的松江是暗暗的、脏脏的,但现在的松江新城却十分美丽。学生也可轻易地得出 “: ——”的结论。最后揭示主题:

 ,

 (美好生活,享受每一天)

 教师反思:整堂课看似补充的量很多,面也很广,但细细分析之下,新内容只有最后的主题, 学生完全能够接受消化。最主要的是挖深教学内容,从独特的角度来关注“颜色”,让学生能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想得更多,说得更多。大多数问题都设计为开放型问题,引导学生用发散型思维思考问题,也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而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为主。

 d. “写”情达意

 除了“说”是语言输出的重要一环外,“写”在小学高年级学习阶段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出心中所想,表达心中情意。

 在这方面的拓展与训练我是这样做的:先从最基础的运用正确的格式做起。先将书上的范文去除所有标点,也无任何大写,让学生尝试在给出的短文上进行修改,等这一项过关后,再要求学生正确抄写书上的范文。在写作格式掌握后,提升难度让学生将重点放在语法错误上。针对学生语法错误较多且粗心大意不容易发现自己短文错误的情况,我归纳了一些比较集中的错误编写成一篇短文让学生来找错。如在描写一个小动物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找错任务:

 I

  . ’s

 .

  .

  ,

 (I

 a a . ’s

 a a .

  .

  , )

 . I

 . (

  . I

 .) 学生经常看着这些短文哈哈大笑,殊不知这些错误都是他们平时最容易犯的,而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理解与记忆,能较好地避免同样错误的出现。

 批改完短文后,我最重视的是“评”这一环节,及时将学生作业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反馈。还设立了“小小点评站”,逐一点评优秀短文,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的思路,品味出为什么这是一篇好“作品”,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策略”的拓展!

 以下就是学生学了 3B 3

 3

  后所写的关于季节的小短文以及我通过“小小点评站”给学生的点评。

 1)I

 . ’s

 ,

 I

  .

 ’s

 ,

 I

 . I

  . , !

  .

  .

 . ’s . ’s

 . I

  . I

  .

  ——

  (祝顺利)

 小小点评站:在其他小朋友的眼里,夏天太热了,这个季节毫无吸引力可言。但在祝顺利同学的笔下,夏天是那么可爱。连“热”这个最大的缺点都变成了优势:可以吃冰淇淋,可以去海边玩。

 (’s

 ,

 I

  . ’s

 ,

 I

 .)而且把海边的所见也写得十分有童趣,写到了乌云、雨点,十分富有动感,读者仿佛也闻到了海边清新的海风,仿佛也感受到了雨点打在身上凉凉的、湿湿的感觉。

  . ’s . 是两句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我们在三年级时还未学过这种时态,但在一首描写雨点的歌曲中曾出现过这样的句子:“I

  , I

 ,

 ,

 …”祝顺利同学能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作文中,是一种很聪明的方法。不知是不是会对其他小朋友也有所启发呢? 2)I

 ,

 ’s . I ’t

 , ’s

 I ’t

 , ’s

 . I ’t

 , ’s

 .

  . I

 ,

 ’s

 .

  .

  ,

  ,

  . I

 ,

 I

 .

 ,

  ,

 ,

  .

 I

 a

  a

 .

 , I

 .

 .

 ’

  . I

  ,

 .

  ,

 I

  , .

  . I

  .

  ? ——

  小小点评站:同学喜欢秋天的理由很多且很独特,所以能在众多千篇一律描写秋天的文章中脱颖而出(一般的同学喜欢秋天的理由都是’s )。而且 1—3 段都用“I

 , ……”的句型来开头,层次

 分明,让读者对她喜欢秋天的理由读来一目了然,读上去也朗朗上口。结尾也很不错,有始有终。整篇文章结构合理、词汇丰富。

  e e. . “思”潮澎湃

 在英语“四会”能力之外,教师比较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先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中式英语)。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

 ,或 ,.”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 .”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

 [案例 4 4 ] 内容:《牛津英语 2A》 2

  教师:陈志君 在学完这一单元“

 .

  .”的句型后,我要求学生编一个“有同学到你家来玩,你热情招待他”的小情景剧。学生踊跃表演,比较典型的方式有:

 (!

 .) S1():

 !

 S2():

 . S1:

 . S2: , . S1:

 , . (

  .) S1:

 . (

  .) S1:

  ?

  . S2:

 . S1: ’s

 .

  .

  ,

 . S2:

 . ……

  …… 以上表演中没有什么语法错误,学生运用这些简单的语句也得心应手。剧中的“小主人”们大多像以上描述得那样热情、好客,拿出各种各样的食品给“客人”吃。美食当前“客人”们也都吃得很开心,玩得很尽兴!学生们都自信地认为他们的情景剧能通过我的“验收”!

 但我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在上述的小品中他们其实运用的是自己平时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即有客人来访,主人肯定急忙让客人“坐!坐!坐!别客气”,其后又必会非常热情地招待,并会要客人吃这吃那,如“快吃西瓜,这西瓜很甜的!快吃快吃!”(说完,拿起一块西瓜递给客人),不然就会显得怠慢了客人。其实在西方,如若你去别人家做客,客人首先得带上一份小礼物(这当然又牵涉到下文将要描述的“文化背景拓展”);而主人虽热情,也会拿出食物招待客人,但绝不会在没有征

 求他人的情况下直接把食物塞到客人手里,他们一般会让客人“自便—— .”但是这些思维差异都隐藏在教材和语言知识下,教师如若不有意进行这方面的拓展,学生根本无法获得这些信息!

 另外,像案例 3 既是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其实也是思维的培养。因为它突破了“颜色”教学惯常的做法,而是从各种独特的角度来关注“颜色”,让学生能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想得更多,说得更多。大多数问题都设计为开放型问题,引导学生用发散型思维思考问题,也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因此,为了克服中、英思维的差异,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在英语拓展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