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林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2 18:05:06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XX 县林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林业产业主要包括林木种植业、经济林培育业、花卉培育业、木竹采运业、木竹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木浆造纸业、林产化学加工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绿色产业和惠民产业,除具一般产业的共同属性外,还有自身的四大特性,即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三大效益的统一性,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它不仅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包括木材、竹材、人造板、木浆、林化产品、木本粮油、食用菌、花卉、药材、森林旅游服务等在内的大量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底部基础,提供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林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建立产供销贸工林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实现林业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良性可持续循环。它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产业链条为载体;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它具有资源依托性、生态环保性、经济性和公益性、产业关联性等特征。如何才能稳定高效地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和精神产品,稳定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多种经济产品,实现林业产业组织的合理化,促进林业由传统林业走向现代林业,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 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林业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XX 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XX 县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林业基本概况 XX 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幅员面积 2977 平方公里,辖 25 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 5 个,231 个村,总人口 73.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1.4 万人,占总人口的 84.6%。201X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 84.09 亿元,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925 元。

 XX 现有林业用地 260.6 万亩,有林地面积 238.9 万亩(其中竹林面积 123.5 万亩),活立木蓄积 74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54.6%。林竹产业历来是 XX 县的优势产业,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XX 林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先进县、全国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四川省林业经济十强县、四川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县、全省竹林基地建设重点县等。2009 年 2 月,我县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四川省首批 10 个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11 月,又被确定为四川省 25 个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之一。201X 年 12 月,被省政府正式认定为首批“四川省现代林业产业强县”。

 (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看,全县林业产业初步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势头,林业产业建设体系基本形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具体而言,从林产业的三个产业范畴体现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第一产业发展迅速。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 260.6 万亩,其中有林地 238.9 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 74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 54.6%。XX 县立足于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因子等优势条件和潜力,结合广大老百姓具有传统的

 栽竹习惯和丰富的造竹经验特点,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实施竹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坚持“北竹南果中用材”的产业布局,突出建设“四基地”,着力打造“四产业”,实现“四目标”。即四基地:竹基地、木质原料林基地、特色经果林基地、林下种养殖基地。四产业:即以竹浆造纸、楠竹制品加工、竹笋加工为主的竹产业、木材加工业、生态旅游业、林下种养殖业。四目标:即努力把 XX 建设成为全国特色竹乡、全省生态大县和现代林业产业强县、真正实现“竹幽 XX、林秀永宁”。目前已形成了以绵竹、毛竹、合江方竹为主要品种的优质竹林基地 123.5 万亩;以杉木、柳杉为主要品种的短周期木质工业原料林基地 95 万亩;以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特色经果林基地 10 万亩。其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县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达到 228 多万亩。XX 县年产木材 20 万立方米,楠竹 400 万根,杂竹 60 万吨,鲜竹笋 10 万吨,其它林副产品近千吨。

 2.第二产业基础薄弱,水平不高。近几年来,虽然 XX 县林竹产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格局初具规模,但基础薄弱,水平不高。目前,全县现有竹类经营加工企业 195 家,基本形成了以竹笋、竹家具、竹工艺品、竹地板、竹浆造纸为主的 5 大类 200 多种产品,年产竹胶板 5 万立方米,竹笋 5 万吨,竹浆 3 万吨。XX 县特有品种水尾大竹笋、苦竹笋、罗汉竹笋、绵竹笋已形成 XX 的特色品牌,在省内外已是声名远扬。野植珍食品公司、画稿溪竹笋食品厂等笋类加工企业,利用 XX 县优质鲜笋作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包装技术,生产苦笋、水笋、罗汉笋等罐头食品,在市场上占领先机,产品远销沿海和东南亚,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 78 家,主要生产木制家具、木工板、指接板、家具枋等产品,年产家具枋 3.5万立方米,细木工板 2.5 万立方米,家具 12 万件(套)。全县木竹类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大部分属于初级加工企业,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各类产

 品档次低,不具备规模生产,多数企业年产值均在 100 万元以内,年产值在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仅 20 个。

 为进一步提高竹产业效益,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更快地发展,县委、县政府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引进了永丰浆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驻 XX,总投资 15 亿元的江门 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已于201X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料场地平整硬化、环厂公路、办公楼、生活区等附属设施建设。建成后年产 20 万吨漂白竹浆,年创利税 4 亿元,将有效发挥竹产业龙头企业的巨大辐射和带动作用,拉动 XX 地方经济发展,壮大竹产业实力。原计划 201X 年建成投产,但受市场波动影响,制浆造纸业不景气,推迟到 201X 年建成投产。

 3.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XX 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云贵高原北端,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长江上游与赤水河中上游之间。历来为边陲重镇、商旅孔道、革命老区、巴蜀名城,素有“川南门户”的誉称。XX 县是川、滇、黔三省的接壤地区,同时又处于“茅台”、“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等国酒的中心,是四川南下出海过境的重要通道、门户、窗口和交通节点,有着突出的地理区位优势。境内有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丹山省级风景名胜保护区。但由于生态旅游产业起步晚,投入严重不足,仅为林业第三产业发展阶段。201X 年,水尾镇引进泸州优尚山猫、优尚视点传媒等公司签订了画稿溪整体旅游开发协议,201X 年已经在番山村何家沟开发建设“溪谷休闲运动度假区”乡村旅游项目。完善旅游产业相关配套建设,解决了游客在吃、喝、玩、乐、游、购、娱等方面问题,把何家沟建设成为一个集观光农业、户外拓展训练、“农家乐”溪谷休闲运动度假区。

 市场及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全县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 3 个特色竹产品集贸市场,聚集了一些来自省内外林产品经销商,使我县的特色产品远销沿海及东南亚地区,已基本形成了由外贸企业、加工企业、营销大户、自产自销户组成的林产品营销网络,但组织化程度不高、信息不灵、反应不快,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物流体系也不发达。

 (三)林业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贡献 201X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84.09 亿元,林业总产值 16.14 亿元,占全县 GDP 的 29.8%,林业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201X 年,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总收入 69780 万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纯收入 1150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29.4%,在人均纯收入中,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 745.2 元,占总收入的 64.8%;从第二产业获得的收入 291 元,占总收入的 25.3%;从第三产业获得的收入 113.8 元,占总收入的 9.9%。从以上的数据统计来看,林业第一产业是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主要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培育、竹木采伐、传统林产品采集等渠道带动农民增收。林产加工业发展也是带动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林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参与林产加工的农民群众也越来越多,达到 2 万余人,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

 总之,目前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虽然较快,产值虽然已经达到 31 亿元,但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延伸链条短,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亟须加强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集中体现为品牌效应差,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产品竞争力弱。以木材为例,年产木材近 10 万立方米,但仍以出售原木、半成品为

 主,加工业滞后,管理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浪费严重。

 (二)林业集约化程度低,品种单一,产品链条短。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高。

 (三)相关的机制还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府部门的指导、服务和扶持还不够到位。发展林业产业的进入、退出机制不活。

 (四)资金短缺、投融资难。特别是竹产业、木本粮油产业、旅游业资金缺乏。

 (五)林产业发展缺少必要的产业分工和功能细分定位,精深加工园区建设严重滞后。龙头企业的发展还不够强劲,影响和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发挥。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林业产业发展 XX 县现有林区公路近 1000 公里,但是,林区公路路况差、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远远不能满足林业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的需要。我县林竹资源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有的林竹资源富集区甚至不通公路,资源不能转化为资本。以竹料杆为例,每增加 100 米的人工运距运费增加 100 元/吨,人工运距超过 300 米就是送人也没有人砍了。林区公路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的最大瓶颈。

 (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XX 县的木竹经营加工企业虽然较多,但大多数属于初加工企业,林产品精深加工薄弱,新兴产业、替代产业开发滞后,经济效益不佳。“大资源,小产业”的矛盾依然突出。县委、县政府组织包装了年产 10 万吨竹笋深加工、100 万平方米竹地板生产、2 万立方米木材深加工等林产加工项目,因没有外资投入而无法开工建设。江

 门 20 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由于受市场影响,业主不愿意建成投产,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竹片的收购价格从年初的 520 元/吨下降到 460 元/吨,严重挫伤了竹农的生产管理积极性。

 (三)资金投入不足 按现在的竹基地建设投入预算,农户新造 1 亩竹林仅种苗费就需 150 元,肥料费需要50元,劳务投入需要280元,共需480元,而财政资金每亩补助标准是60-260元,仅占造林投入的 12-51%,这样的投入无疑不足,无法有效调动起农民的造竹积极性。从林区生产便道(机耕道)的投入来看,每公里投资需要 15 万余元,而财政资金每公里补助标准是 6 万元,仅依靠基层财政投资和农民自筹困难很大,如果硬化路面,资金缺口更大,而且每年建设里程只有 30-50 公里,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导致林区生产便道(机耕道)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林业产业基地的规模发展、快速推进、经营质量、民间投资和效益发挥。

 (四)林业企业融资困难,阻碍林业发展 我县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后,涌现出了一大批投身林业经济建设的业主和企业,给我县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林业企业融资难,也阻碍了林业发展。虽然,国家出台了企业相关的融资政策,但是林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又兼顾着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因此,林业企业还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融资期限短、利率高等诸多问题。

 (五)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不够,影响其发展壮大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推动林业产业建设的主力军,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主要途

 径。但是,由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成立和组建的,各级政府都是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原则,因此,财政资金投入少。另外,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都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林地入股等形式建立,金融信贷的机制也没有形成。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我县现有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均存在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四、XX 县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转变提升林业产业化在 XX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要破除传统的林业经营观念, 遵循现代林业思想和理论, 从实际出发, 推进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林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单一木材生产利用向多资源利用转变; 单一经济效益向以生态环境效益为主的多效益发挥转变; 产业分离向产业间有机联系转变。XX 县幅员面积 446.5 万亩,其中林业用地 260.6 万亩,占 58.4%,随着退耕还林、木本粮油基地的建设,林业用地的比例将达到 60%以上,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林业不仅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社会责任;还承担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县委、县府要把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纳入我县国民经济重点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地编制好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布局等,科学引导全县展林业产业,同时要注重与生态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相衔接,构建出全县科学合理的现代林业产业化体系。建立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对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

 (二)立足优势,科学规划,面对市场,明确林业产业化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精深加工为重点,科学技术为支撑,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县域经济为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优势林业产业基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重点突出竹产业基地建设,把我县建设成为区域优势明显、综合效益高、示范带动强的林业产业强县。

 2.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业产业,要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用市场化手段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大、农民增收显著的优势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开拓市场,畅通林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坚持合理布局原则,必须按照全县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把林业产业基地布局到最适区域,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基地集中,促进优势区壮大规模、提升效益;三是坚持科技兴林原则,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引进、集成和推广,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构建产业技术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四是坚持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原则,坚持集约经营,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突出精深加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五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强化引导和服务,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搞“一刀切”。

 3.发展思路

 4.发展目标 以竹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打造川南竹产业经济带;积极推进林木良种繁育、林区道路、灌溉设施、森林防火、林业科技推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产品质量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优势林产加工业,延长产品链条、培育名牌产品。坚持“北竹南果中用材”的产业布局,突出建设竹基地、木质原料林基地、特色经果林基地、林下种养殖基地“四基地”,着力打造竹浆造纸、楠竹制品加工、竹笋加工为主的竹产业、木材加工业、生态旅游业、林下种养殖业“四产业”, 努力实现把 XX 建设成为全国特色竹乡、全省生态大县和现代林业产业强县、真正实现“竹幽 XX、林秀永宁”的“四目标”。

 到 2020 年,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产业投入机制和基层林业服务体系;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 290 万亩(其中:竹林基地 140 万亩,木质原料林基地 110 万亩,木本油料基地 40 万亩);通过新建和技改扩能,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林产加工龙头企业 5 个,全县竹浆纸、竹纤维、竹地板、竹笋、竹家具及工艺品分别达到20 万吨、5 万吨、100 万平方米、10 万吨、60 万套(件)以上;细木工板 3.5 万立方米,木制家具 60 万件(套),使全县 70%以上基地产品能实现县域内加工转化;林业总产值达到 80 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纯收入突破 5000 元,逐步把林业资源大县发展成为林业产业强县。

 5.发展内容

 (1)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规划到 2020 年,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 290 万亩。其中新建竹林基地 20 万亩,改造竹林基地 20 万亩,推进精品竹旅游线路建设,竹林面积达到 140 万亩;新建工业原料林 10 万,改造 6 万亩,用材林面积达到 110 万亩;建设木本油料林基地 40万亩,其中核桃基地 10 万亩,油茶基地 30 万亩。

 (2)延伸林产加工业产品链 一是竹制品产品链。规划到 2020 年,培育龙头企业 3 个,新增加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 2 家,重点抓好江门 20 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同时抓好竹地板厂、竹型材及重竹地板厂和竹笋精深加工厂建设。实现全县竹浆纸、竹纤维、竹地板、竹笋、竹家具及工艺品分别达到 20 万吨、5 万吨、100 万平方米、10 万吨、60 万套(件)以上。

 二是木制品产品链。培育 2 个木制品龙头企业。整合现有木材加工企业,重点提升金山木业木工板加工技术,技改扩能,实现产值翻一翻;逐步淘汰小型木材加工企业,改变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工艺,有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重点培育 3 万立方米木材精加工生产项目建设。规划到 2020 年,建成年生产能力 3万立方米木材精加工产品企业 1 家,主要生产木地板、实木门等家居产品。

 三是森林食品产品链。培育竹笋深加工龙头企业 3 个。围绕特色、优势森林食品产业,切实抓好鲜笋加工,加大采后处理、分级包装、储藏保鲜、精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森林食品流通市场、网络体系和行业协会建设,完成对野植珍食品厂、水尾竹笋厂竹笋加工企业扩建升级,重点抓好年产 10 万吨竹笋深加工生产线的建设。规划到 2020 年,建成年产 10 万吨竹笋加工厂 1 家,总投资 5 亿元,年

 产值达 20 亿元。

 四是木本油料产品链。到 2020 年,建成核桃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一个,项目总投资 4 亿元,投产后实现总产值 8 亿元;建成食用茶油的油茶综合加工龙头企业一个,项目总投资 6 亿元,建成投产总产值 10 亿元。

 五是竹旅游产品链。围绕生态旅游,积极开发具有自然特色的竹雕、竹编、竹枝竹节竹根造型等生态旅游纪念品、竹藤草编工艺品和名特优土特产品。

 (3)生态旅游业 建设生态文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现代林业产业重要内容。我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围绕省、市旅游发展规划,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骨干,以野生动物及名木古树观赏等特色休闲旅游为重点,着力抓好生态旅游业。“十三五”期间,继续抓好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玉皇观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观光生态旅游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具有自然特色的生态旅游纪念品、竹藤草编工艺品和名特优土特产品。到 2020 年,力争每年全县生态旅游人数达到 80 万人次,直接旅游年收入突破 30000 万元。

 (4)林下经济产业 在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强化管护经营,形成以林下种植为主,养殖为辅,种养结合,稳步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到 2020 年发展林下养殖基地 3 万亩、种植基地 5 万亩,建立专业合作社 15 个,实现产值 12 亿元。助农增收 1350 元。

 (5)重点支撑体系建设

 。林木良种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础。良种工程是实现 XX 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最关键性因素,尤其决定着 XX 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成败与建设质量的高低,是全县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支撑工程。按照种苗生产区域化、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的要求,到 2020 年,建设以优质乡土速生树种为主的林木种苗苗圃、竹基地良种选育、木本油料良种繁殖基地和种质资源保存基地 4000 亩。其中:以杉木、柳杉、檫木、香椿为主的优质用材林苗木基地 2000 亩,优质丰产竹苗基地 1000 亩,香樟、桢楠、银杏、红豆杉等珍贵树种苗木基地 1000 亩。同时,积极开展竹类、核桃、油茶等良种认定审定申报工作,完善种苗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设备,强化种苗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我县种苗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信息网络,使全县造林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实用技术到位率达到 100%,产品优质率达到 70%以上。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各林区资源和发展重点情况,加大林业产业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有关要求,加快林区道路、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拟规划到 2020 年新建设林区公路 400 公里,蓄水池 100 个。沟渠 5000米,基本建成交通发达、设施完备、覆盖整个林业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体系。

 。依托省级农、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泸州市林科所、泸州市林业局科技推广站等相关单位,建立省、州、市、乡四级林业产业技术支撑和推广体系和区、乡(镇)和村级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平台。大力发展核桃、竹等种、养殖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民营组织,制订详细的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包括育苗技术、造林整地、栽培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评价标准等。

 采用网络、电视、宣传册、集中培训以及开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建立区内新型农民培训平台,普及和推广林业产业建设相关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通过加强农户,尤

 其是龙头企业、专业大户、育苗大户、技术能手等实用技术人员的培训,培训一大批技术带头人,加强各技术环节的质量监督,层层落实技术责任制,保证各项建设工程的实施质量。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扶持发展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专业服务组织,形成林业科技机构与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专业性队伍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相结合的新型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四是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切实加强森林火灾扑救体系、森林消防队伍体系、森林防火监测体系建设,大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设施、设备建设,重点抓好产业基地林区防火通道 500 公里、野外林火视频监测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县乡两级森林防火监测、指挥、调度系统;积极推进森林防火科学化进程,逐步实现防、扑火指挥科学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继续对重点火险区实施综合治理,加快实施火源管理与生物防火、可燃物计划烧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工程。全县森林火灾年损失率力争控制在 0.1‰以内。

 五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将有害生物预防纳入产业基地建设内容,进一步加强监测体系和预防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生物和无公害防治,强化预防性控制措施,促进森林健康。着力抓好我县森防站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设备、防治应急设备、检疫执法设备、检疫除害设备,逐步建立健全我县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外来有害生物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治应急机制,使有害生物年成灾率控制在 4.5‰以内,病虫害专业防治率达到 100%,基本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六是林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搞好林业工作站的站房、办

 公设备、交通工具、人员培训等。搞好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合组织。

 七是其他保障体系建设。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和林地保护利用体系建设。

 (三)扎实推进,着力解决产业化发展瓶颈问题 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XX 县林业基础设施很差,交通不便,原材料、林产品运输困难;绝大部分地区靠天吃饭,抗灾综合能力差,尤其是竹林基地,由于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大部份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距公路一公里之外的,由于受劳动力成本限制,几乎没有采伐销售,只能让其在山上自生自灭,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林区公路、林区生产便道、集材道、排灌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企业或业主投一点、能人赞助一点、农户集资一点的办法,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基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强化林业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各级政府的林业行政机构建设。首先发挥林业主管部门作用,落实其在全县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与维护及发展建设中的责任;引导林业产业良性发展,为其提供必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信息的支撑;开展行业管理及负责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充分发挥镇乡林业工作站在政策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科技服务等职能和作用,健全林业推广和服务体系,积极与当地农户保持联系,将新的政策和信息带入林户中去。

 加强林业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林业科技体制创新,广泛吸引各类人才投

 身林业产业开发,鼓励林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创办龙头企业和林业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允许和支持科研单位、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林业产业开发,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加强林业产业开发的科技支撑和自主创新,增加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

 积极组建分别以乡镇、村为单位的两级各类林业协会,比如核桃协会、竹笋协会等,推广良种使用和进行栽培、管理技术服务,最后形成完善的产前配套服务、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着眼培育林产业开发示范点,促进了各类林产业由点上突破向面上拓展。

 3.大力加强资金投入 林业既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性很强的事业,也是直接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产业。目前 XX 县林业产业发展趋势很好,搞好林业产业建设,必须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林业产业的投入。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客观要求尽快建成公益林建设以政府生态补偿为主,商品林建设以商业投入为主的林业投入体制。针对 XX县实际情况应尽快解决:一是把公益林建设、管理和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形成长效稳定的投资渠道,不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二是积极争取立项,申请国家和省级预算内产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补助拨款及其它财政的支持;三是完善林业专项贷款管理办法,适当延长商品林建设的贷款期限和贴息期限,允许用商品活立木贷款抵押担保,促进两大体系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大力吸引社会民间资本,通过人股、联合经营等形式吸引社会民间资本投向林业产业发展,同时激发农户的积极性,通过农户的投劳、投工进行投资。

 4.大力加强林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引进新工艺和新设备,主要推广和应用名优特林产品如 XX 核桃、水尾方竹笋、中药材等加工技术,同时推广与应用木材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的集成技术,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加强林业标准化建设,促进林业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和质量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引进培育大中型林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木竹及其林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品链条,综合利用,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地建设,实行订单生产,免除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

 (四)广开门路,大力倡导各种发展模式 林业产业化发展,发展的模式相当重要,发展模式问题解决得好,产业发展中的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问题就好解决,要把产业发展中的几个环节捆绑联系起来,形成产业体系的完整化、产业关联的高度化、产业组织的科学化、产业布局的区域化、产业的开放化、产业的高效能化,林业产业化发展才能见规模、见成效,真正实现林业产业一体化、产业化经营。其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有:

 1.合作经济组织+林农 合作经济组织+林农就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建立一系列跨社区、跨村、跨乡镇的农村合作经济织。这些合作组织主要通过系列服务或支柱产业为纽带连接农户, 形成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利益共同体。合作经济组织+ 林农的模式是在分散经营主体独立经营的基础上, 能够利用某种较为合适的联结方式组成联合体, 以联合体为龙头带动各经营主体的一体化经营。这种模式优点包括投资低、收益高、适用性广。

 2.企业+林户 企业+林户模式是基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以加工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 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关系与广大农户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 形成龙头联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体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外连国际国内市场, 内连农户生产经营,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其主要优点是由公司强化林业资源产出并使其增值, 然后开拓市场, 组织销售, 林户只负责生产。它适合在市场风险大, 技术水平高, 分工细, 专业化程度高以及资金密集的生产领域发展。

 3.专业批发市场+林农 专业批发市场+林农模式通过发展林产品市场, 带动区域化生产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专业批发市场首先要做好林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包括提供市场信息、提供优良树种和林业生产资料、做好生产技术服务,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及时提供质量合格、品种齐全、数量足够的林产品。通过市场引导所在地林户以及市场辐射作用所能覆盖地区的林户从事林产品生产经营。这种形式的特点是: 林户投资小,市场辐射面广, 组织松散联合。经济发展水平低, 林户较为贫困的地区可选用该形式。

 4.专业技术协会+林农 组织林业专业技术协会, 对林户提供科技信息、生产资料, 管理技术直到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 引导林户稳步进入市场。该形式的特点是: 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信息广, 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适用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林产品生产。

 5.中介组织+林农 中介组织+林农模式就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在某一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实行跨区域联合经营, 逐步建设以占领国内国际市场为目标, 企业竞争能力强, 经营规模大, 生产要素跨度组合, 生产、加工、销售相联接的一体化企业集团。目前这一类型中出现的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销售协会等。

 (五)协调统筹,注意处理好几个矛盾关系 进行林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诸多矛盾, 诸如: 市场多种需求与产业结构趋同的矛盾、三大效益综合发挥与企业增收的矛盾、巨大的投资需求与投资不足的矛盾、多资源利用与技术落后的矛盾、资源大规模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等。要解决这些矛盾, 促进林业产业化的发展,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两大产品间的关系。不论是商品林还是公益林都能产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商品林在未采伐之前, 也能产出生态环境效益, 因此对各类森林效益的评价都应该是综合的。二是两大市场之间的关系。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性质不同, 必须纳入有形市场、无形市场两大不同市场进行循环, 实现其价值。三是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三大效益的核心是生态环境效益, 林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立足于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经济开发利用各种资源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限, 进行产品的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四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产业化经营的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把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利益与局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那种粗放的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战略,转移到合理保护、集约式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来。

 (六)多措并举,制定有效促进产业化进程措施 1.建立适应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体系 林业产业化是林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转移过渡过程,林业产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而展开的,市场的取向决定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发展林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供应,林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的目标也是为了提高林产品质量而适应市场的需求。市场既是林产品生产的启动器,也是林产品生产的必然归宿,是检验林业产业化经营绩效的最有效有段,离开市场这个导向,林业商品生产和林产品加工业发展就无从谈起。抓市场建设主要抓两条:一是抓市场体系的建设,二是抓流通组织体系的建设。

 2.加快制度创新,培育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没有主体的市场仅仅是形式上的市场,科学的市场体系,必须有市场主体的参与。从生产角度看,市场主体包括林业产品和经营者两部分。林业产品是客观的市场主体,而经营者则是主观上的主体,主观影响着客观。因此,要培育效益林业的市场主体,一应促进经营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使林场、林业企业、林农和购销组织成为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二应推进林业经济制度创新,是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效益林业的又一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不仅能带动和促进林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还能有效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和林业社会化水平。三是推进林农组织形式创新,积极扶持和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使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林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

 3.制定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

 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能够在宏观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防止“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因此科学的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模式,必须有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作保障。同时,政策调控是以市场调控为基础的,必须政策调控和市场需求有机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林业产业化的发展。

 4.突出重点,确定林业产业化主导产业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是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XX 县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县资源优势来确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搞好产品升级,尽快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和促进林区其他产业和林业产业化各产业链的发展。

 5.办好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在实行林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之一。发展龙头企业,第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完善责任制,并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第二要抓好现有骨干企业的建设,集中力量提高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加工增值、向农民提供服务的能力,扩大龙头企业的覆盖范围和辐射范围,使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第三是要处理好龙头企业与林农之间的利益关系。第四是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五是企业本身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规模。

 6.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 发展林业科技,推进林业产业化是我国林业实现规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林业发

 展滞后状况的根本途径。认清科技创新在林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只有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依靠科技来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才能增加林业产业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林业科技工作

 7.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产业化进程 处理好林业产业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建立和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一,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特别是中介服务组织的职业素质,丰富服务的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第二,认真搞好对林农的技术服务,全面开展从林种培育、生产、储运、加工到交售等一系列环节的技术服务。第三,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规范及投入力度。第四,强化林业信息体系建设。

 总之,林业产业化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形成区域联合经济优势和良性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增强林业自我积累、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促进林业的两个根本转变。在符合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地提供三种产品(经济产品、生态产品、精神产品)、三种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只有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 实行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一体化、产业化经营, 最终达到产业体系完整化、产业关联高度化、产业组织科学化、产业布局区域化、产业的开放化和产业的高效能化的目标,真正实现“大资源、大产业”, 实现林业产业一二三产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县林业由传统林业走向现代林业,从资源大县转变为产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