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6-30 18:15:06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2021 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 年和“ 十三五” 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外部形势的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打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汛抗洪三场硬仗,交出了应对大战大考的优异答卷。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4817 亿元、可比价增长 4.6%,增幅居 GDP 超万亿元城市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37.7 亿元、增长 3.7%,税占比 8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0.6%、对全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近六成;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2%,城镇登记失业率 1.71%。

 这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赢了抗击疫情的人

 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因时因势定策略、优举措、抓落实。迅速切断疫情传播。第一时间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创新“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疫情发生后,全市 56 万余名党员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 5 万多名医卫人员夜以继日、奋战一线,用 27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45 天实现 93 例本土病例治愈“清零”,实现了“病患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坚持“防的是病毒不是人”,热情接纳返程入境武汉旅游团队和困境人员,展现博爱之都风采。闻令而动驰援武汉、湖北保卫战。派出包括 515 名医护人员在内的 560 多人奔赴武汉、黄石抗疫一线,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目标。首推为援鄂人员办实事,彰显城市气度。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捐赠抗疫物资,分享抗疫经验。广受海内外关注的短片《南京抗疫现场》予以真实记录。扎实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全国首批第一入境点城市,建立健全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服务机制,累计安全入境航班 432 架次、中外旅客 6.98 万人,实现境外输入病例零扩散。根据疫情变化,坚持“人、物、环境”共防,率先推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等措施,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连续 303 天保持低风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制定实施公共卫生“20 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监测预警等体系建设,建成市公卫中心应急病区、开建功能扩容项目,完成 60 家发热门诊规范建设,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每日 15 万人份。

 (二)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稳中有进。打好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组合拳”,以“防得住”保障“放得开”,以“两手抓”夺取“双胜利”。实施“防疫+”保障复工复产。在全省最早启动制造业复工复产“备案制”,最早出台生活性服务业复工指引,在全国率先发放消费券,最早开放室外景区。开通外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采取外来务工人员“点对点”转运、建立驻企服务员制度等举措,全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真金白银稳企业保就业。出台“惠企十条”“六保 40 条”等政策举措,新增减税(缓税)降费 630 多亿元,惠及企业和个人 140 万户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 28 万户,净增规上工业企业超过 500 家。发放稳岗补贴 13.7 亿元,开发见习岗位 11 万个,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数 40 多万。危中抢机推出“四新”行动。实施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行动计划,370 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过 2400 亿元。举办“夜之金陵”等促消费活动,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夫子庙成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出台稳订单拓市场“12 条”,新增外贸主体近 600 家。实际利用内资 3387 亿元、外资 45 亿美元,中汽创智、鲲鹏整机及关键部件等重大项目落户。深入推进产业强链补链。聚焦八个重点产业实施“链长制”,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等营业收入增长 40%以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增长 20%以上,建成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基本实现 5G 网络全覆盖,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灾备中心落地实施。

 (三)持续发力创新名城建设,创新竞争力大幅提升。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我市跃升至 2020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 21 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第 4 位。科创森林积厚成势。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113 家、总数超 400 家,新增孵化和引进企业 3538 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 1800 家、总数突破65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万家、增长50.2%,新增独角兽企业 3 家、瞪羚企业 179 家。第二届南京创新周达成合作成果 346 项,总投资超千亿元。平台体系加快构建。推进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形成高新园区“1+15”管理体系。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等重大成果,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集聚新研机构 45 家。启动共建中科院麒麟科技城,紫东科创大走廊展开布局。新增城市硅巷 40 万平方米。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完善“创业南京”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 853 名。推进“生根出访”“百校对接”,启动大学创新港、“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建设。9600 多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308 亿元,增长29.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81.93 件,居全国第三。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加快释放。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提升开放能级,不断激活发展潜能。双向开放打开新空间。制定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都市圈建设扩容提速,宁扬城际、G312 产业创新走廊启动实施,宁淮特别合作区建设扎实推进。走出去稳中有进,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增长 14.8%,中欧班列发

 车量增长 13.9%。载体功能实现新提升。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1+9”政策全面落地,生物医药集中监管、数字金融等创新举措取得突破,14 项改革经验和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南京经开区、江宁经开区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 型)封关运营,软件谷入选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重点改革取得新进展。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100条”,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成为全国标杆,“拿地即开工”“一业一证”、不动产登记等改革走在前列。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出台促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实施方案。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 12 家,总数达 126 家。完成15 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大数据集团。

 (五)高标准完善城市功能,城乡面貌进一步提升。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落实美丽古都建设实施意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功能布局更趋优化。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通过国家林草局审核。深化紫东地区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南京魅力滨江 2035》,加快江北新主城、南部新城等建设,区域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六合区、高淳区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交通能级持续增强。305 个城建交通项目完成投资 803 亿元。禄口机场 T1 航站楼改扩建、溧高高速等建成投运。宁芜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工可即将获批,铁路南京北站配套工程开工。江心洲长江大桥(五桥)、上坝夹江大桥(浦仪公路西段)建成通车,绕城公路环线形成闭合。城市品质不断彰显。以“留改拆”推进城市更新,完成 7 个片区环境整治和 68 个老旧小区、200 条

 背街小巷整治。打通光华路东延等 15 条“断头路”、改造小微堵点 24 处,新建城市绿道 215 公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4182 个小区完成撤桶并点,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2600 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划定 5.03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重超过 80%,建设成效获省政府表扬激励。超额完成粮食总产 18.9 亿斤、生猪存栏 44 万头等省定目标。新改建农村公厕 652 座、农路 456 公里,建成美丽宜居乡村 475 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六)突出抓重点强机制,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推进标本兼治。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大气、水环境质量均列全省第一。PM2.5 平均浓度全省最低,环境空气优良率 83.1%,超过年度目标 6.3 个百分点。完成 31 项水环境治理、50 公里污水管网新改建等工程,国省考断面和省控入江支流水质均达Ⅲ类以上。主城区、江宁区、江北新区应急水源完成主体工程。治土成效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肯定。150 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面完成,沿江新增造林 7200 亩、修复湿地 3000多亩,完成矿山生态修复 170 万平方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两湖三河”流域 1041 艘持证渔船、2059 名渔民完成退捕转产。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全口径债务规模、债务率实现“双下降”,非法集资高发势头得到遏制,本地法人 P2P 机构完成线上全面清退。出台预付式消费等规范管理意见,开展专项治理。落实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要求,建立稳地价、

 稳房价、稳预期长效机制。新开工保障房 622 万平方米、竣工 208 万平方米。精准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聚焦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助力陕西商洛、青海西宁、西藏墨竹工卡等对口帮扶支援地区 12 个贫困县全面实现脱贫摘帽、近 11.2 万人稳定脱贫。

 (七)着力加强社会建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经人大代表票决的 10 件实事全面完成。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有效化解。教育现代化水平连续五年全省第一,新改扩建幼儿园 59 所、开办义务教育学校26 所,新增学位 5 万余个,3 所普通高中外扩工程开工建设,为教师办好十件实事。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新五区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稳步将 10.7 万名协议征转用地人员纳入社保。低保标准提高至每月 945 元。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17 个,新建护理型床位 3163 张。有效破解不具备征收条件的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难题,完成 406幢在册危房治理任务。镇街文化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增国家等级博物馆 8 座。成功举办 2020 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 22 届市运动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落实“一年小灶”任务,持续抓好国务院专项督导和省巡查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深入开展危化品、高层楼宇消防、电动车“飞线充电”等集中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74.6%、73.6%。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洪全面胜利。面对梅雨期超长、

 降雨量超多的汛期洪涝,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科学应对,120多万人次参与巡查抢险,未出现重大险情、灾情,守护了河湖安澜、百姓安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启动实施。深化“网格+”社会治理,推进“网格+警格”融合联动,社会治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不断完善,社区减负增效、街居体制改革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创新成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序开展。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事务、港澳、侨务、参事、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老龄、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健全政府系统执行、协调和督查体系,完善“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持之以恒纠“四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抓好民法典宣传贯彻,以法治手段规范政府经济活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依法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完成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任务。带头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在民生支出增长 8.3%的同时,部门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压减 20%。

 同时,我们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民营经济活力有待提升,重大

 科创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与先进城市仍有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新城新区需要做大做强,南北两端还需提升实力。生态建设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碳减排压力还比较大。民生领域还有短板,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布局不够均衡,垃圾分类推进中还存在收集亭房落地难、习惯养成难、末端设施滞后等问题。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仍面临一些风险隐患。少数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服务能力、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行政不作为、慢作为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警醒,认真予以解决。

 各位代表,2020 年,是“十三五”收官年。五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强”的基础更加坚实,城市首位度、竞争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3%,人均 GDP 超过 2.4 万美元。形成 1 个 5000 亿和 4 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从 2.95%提升至 3.38%,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 4.1 倍。江北新区直管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从 10.3%提高至 14.1%,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承载力不断增强。

 ——“富”的内涵更加丰厚,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8.1%。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开办幼儿园 271 所、中小学106 所、普通高中 8 所,新增医疗床位 1.6 万张,市公卫中

 心、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市中医院新院区、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建成投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实现市级统筹。新建保障性住房 1514 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受益群众达 50 多万户。

 ——“美”的底色更加靓丽,城乡面貌和功能品质显著提高。长江二桥至三桥 35 公里范围内生产岸线基本退出,PM2.5 平均浓度累计下降 45.6%,全市域基本消除劣 V 类水体,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 21.5%,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 840 平方公里,“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快成形,新建成地铁通车里程 153 公里、运营总里程 378 公里。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 1337 个。

 ——“高”的标识更加鲜明,文化软实力和城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养、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显著提升,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三年测评总成绩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三。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基本建成,获世界文学之都、国际和平城市称号,博爱之都品牌持续放大。城市网格化治理走在前列,法治南京、平安南京建设成效显著,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是全市人民一起干、一起拼,艰苦奋

 斗出来的。回首“十三五”特别是极不平凡的 2020 年,我们不会忘记,新老南京人用坚守和奉献铸就了城市荣光,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广大干部群众辛苦不言苦,一仗接着一仗打,每一场战役都不简单;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物管人员等许多平凡英雄,默默保障着城市的日常,每一份付出都很宝贵。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勠力、共克时艰,凸显了同向同行的担当;驻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危急之处显身手,展示了无往不胜的力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心系南京发展和安危,无私伸出抗疫援手,传递了命运与共的情谊。在此,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二、关于《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要深刻把握世界形势之变、发展阶段之变、竞争态势之变,充分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含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正确认识多重风险相互叠加和危与机的相互转化,以长远眼光审视南京发展。特别要看到,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为南京

 发挥枢纽门户、科教资源、市场空间等优势,打造区域增长极、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重大契机。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在区域竞争中抢先一步、走在前列,不断开拓“强富美高”建设新境界。

 “十四五”时期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城市愿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强富美高”新南京展现生动现实模样,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实际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锚定二〇三五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的远景目标,未来五年,要聚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聚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古都、探索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打造富于现代化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

 突破 2 万亿元的超大城市。具体目标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实质性成效,建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2 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54.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达 4%左右。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在高质量轨道上稳健增长,发展速度居同类城市前列,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人均 GDP 突破 3万美元,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居民就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9 万元左右,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均等化、多元化走在前列,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市域治理和服务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安全感保持 95%以上,法治建设满意率超过 90%,平安南京、法治南京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突出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坚持“四个面向”,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积极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不可或缺的力量,为迈向现代化提供最

 坚实的支撑。

 (二)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筑参与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坚持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牵引,在供需对接中锻造长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抢占高端,基本建成“米”字形高铁网络和以公铁、空铁、江海联运为重点的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商务中心、数据中心和东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增强对国际国内优质要素的集聚能力,打造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

 (三)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突破之路,推出更多有利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举措,充分发挥江北新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等开放平台引领作用,深化市场开放、创新开放和制度型开放,推动营商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集成优化,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四)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创造广泛享有的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大力提高市民群众收入水平,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下更大的力气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医疗资源优化布局,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建设古今辉映、人文醇厚的美丽古都和青年友好、近悦远来的幸福城市。

 (五)遵循特大城市发展规律,着力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板。坚持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树立全周

 期管理意识,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支撑,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南京特色的特大城市治理新路。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奋斗正当时。我们坚信,全市人民拧成一股绳,脚踏实地加油干,南京一定能够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铺展出现代化大都市“强富美高”的壮丽画卷!

 三、2021 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增长 8%;实际利用外资 50 亿美元;全社会研发费用占 GDP 比重 3.4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 26 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定调控目标以内。约束性指标是: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持续下降。

 做好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将毫不松懈做好常态化

 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压实“四方责任”,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防线。坚持“人、物、环境”共防,加强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来宁人员闭环管理,完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和全过程追溯体系,健全监测预警网络。落细落实重点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医疗机构院感预防与控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市、区疾控中心建设短板,加强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进一步提升抵御重大疫情风险的能力,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抢抓战略机遇,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区域发展中奋勇争先,着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

 挖掘有效需求潜力。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更好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更多全球新品和一线品牌来宁首发、设立首店,加快传统商圈经营模式创新和功能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文旅消费集聚区、电商直播产业集群;建设区域性跨境电商交易中心,扩大进口商品消费规模。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升级。提高公共消费支出效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小米华东总部等 393 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2400 亿元以上。实施 272 个“双百工程”项目,工业投资增长 10%左右,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500 家。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抢抓我国加入有关双边、多边、区域协定蕴含的新机遇,用足用好自贸区政策,大力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国际分拨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商事争端解决等领域扩大开放。紧扣主导产业方向,遵循产业发展属性和发展规律,加强统筹规划,提升招商质效,全力招大引强,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200 个。全力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争先进位,加快提升平台功能。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大力发展航空制造、航空物流、保税维修等产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提升境外合作园区功能,完成对外直接投资 9 亿美元。

 聚力推动区域协作。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打造长三角绿色发展增长轴、跨区域合作新样板。推动南京都市圈在规划、产业、交通等方面实现“六个一体化”,做好宁淮特别合作区、G312 产业创新走廊等规划建设,加快宁镇扬一体化和毗邻区域协同发展。

 建设重大枢纽工程。推动南沿江铁路、宁淮铁路建设,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宁芜铁路外绕工程,建成宁句城际,推动宁扬、宁马、宁滁等跨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宁宣黄城际铁路及禄口机场站高铁枢纽预研、机场三期扩建等前期工作,谋划形成新的综合交通枢纽。续建宁宣、宁合和宁马改扩建等高速公路项目,完善干线公路网。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南京港总体规划》获批,推进龙潭

 物流园区等建设,支持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等发展,提升公铁水联运水平。

 (二)持续推进“121”战略,加快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贯彻落实市委“一号文”,着力完善以“九个创新”为显著标志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迈上新高度。

 强化创新策源地功能。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布局,推动紫金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更多原创成果。支持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设立综合交通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临床医学研究、生物医药、未来食品、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等重大平台建设。支持在宁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争创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龙头企业以需求为牵引,组建创新联合体。健全科技企业梯次培育矩阵,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 1.2 万家,独角兽、瞪羚企业总数超过 500 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3000 家以上。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重点培育 40 家左右高水平新研机构,支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工程化研究等平台,大幅提升研发和转化效益。

 整合优化创新资源。立足将科教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支持在宁重点高校建设大学创新港,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以市场化方式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健全“管委会+运营平台”机制,努力建设全国一流园区。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加

 快紫金山科技城、中科院麒麟科技城建设,打造紫东科创大走廊,新增城市硅巷 30 万平方米。筹建国家产品质检中心、计量中心等平台。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开展职务科技成果确权、人才评价等改革。以金融和资本赋能科技创新,拓展股权融资渠道,优化科创基金运作模式,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布局应用场景,强化数据支撑,助推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加快市场化。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推出紫金山英才卡,推动人才安居保障提速。深化开放创新,建设 4 个“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提升“生根出访”等品牌国际影响力,办好南京创新周,大力引聚全球高层次产业人才和青年留学人才。

 (三)坚持补短板锻长板并重,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坚定不移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更完善更有韧性的产业链。确立制造强市鲜明导向,开展“产业质效提升年”活动,增加工业用地和都市产业载体供给。深入实施“链长制”,确保八条重点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20%以上。重点培育 240 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一批“链主”式企业,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 15 家。加快建设 T3 科技、细胞基因等重大公共服务平台,攻关突破 20 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人工智能、新医药与生命健康等产业壮大规模,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 12%。增强汽车、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发展质量,坚

 定不移推进沿江重点企业转型升级。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制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做大做强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 1 个百分点。提升河西金融中心等功能配套,大力发展总部基地和集聚区,支持基金等行业发展,新增总部企业 50 家。实施 185 个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1100 亿元。打造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1.1 万家。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力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 7000 亿元,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试验区。推进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信息安全等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打造 10 个全国有影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企业上云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 400 亿元。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确保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灾备中心上线试运行,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项目落地。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

 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以系统观念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 100 条(2021 版),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推广“一照通办”“证照分离”

 等改革,提升电力接入、重大项目定制化审批等水平。完善企业注销机制,试行“休眠”制度,免除创新创业后顾之忧。健全“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等机制。扩大“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建好“宁企通”、12345“一企来”等平台,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和“秒触发、云兑现”,更好回应解决企业诉求。拓展“我的南京”APP 功能,丰富应用场景,加快政务服务便捷化。

 推动江北新区和自贸片区联动发展。发挥双区叠加优势,加快建立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支持江北新区发展研创经济,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办好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提升剑桥大学南京科创中心等功能。大力引进信创、细胞基因等基地型项目,突破半导体、重大新药等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均增长 30%以上。支持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开展首创性探索,推进 QFLP、QDIE、跨境人民币业务等试点,建设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打造数字金融发展先导区。先行先试“极简审批”,加快法治园区建设。推动自贸区与板块园区联动创新发展。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产业用地收储制度,改革工业用地出让方式。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路径,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上市公司 10 家。探索数据要素交易机制和市场建设。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市属集团综合改革,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纾困惠企政策,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畅通“企业家服务日”等政企沟通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新增市场主体 22.5 万户,累计达 170 万户。

 (五)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坚持“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发展方向,努力建设精明增长的紧凑城市、精致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推动重点功能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多规合一”。坚持“东西南北中”协调并进,以“一核三极”为引领,引导老城合理“留白”、提升品质,增强江北现代化新主城功能,推动紫东地区全面拉开框架,全力打造南部片区制造业高地,支持六合、高淳副城和龙袍等新城发展。

 提升城市通达水平。加强双主城交通联接,续建和燕路、建宁西路等 4 条过江通道,深化锦文路过江通道前期工作。续建 10 条、开工 2 条地铁线路,建成地铁 2 号线西延、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项目,续建红山路—和燕路、机场二通道等快速路项目,实施惠民大道等 6 个重要节点综合改造。加快打通东麒路北延等 22 条跨区域“断头路”,改造小微堵

 点 15 个以上。建成马群综合换乘中心,主城区新建公共停车场 18 处,进一步缓解停车难。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绣花般的功夫绣出品质品味,支持雨花“两桥”、鼓楼和玄武铁北等改造更新和产业升级。实施棚户区改造 200 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 108 个,动态排查整治危房。推进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做好石榴新村、香林寺沟等片区改造提升。开展 200 条背街小巷整治,实施 20个小微公共空间改造等项目。着力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加快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创建 215 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

 推动城市智慧治理。紧扣“一网整合数据、一屏能观全局、一体应急联动”,完善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平台,拓展功能应用。加快“城市之眼”综合感知平台、城市信息化模型(CIM 平台)等建设,深化数字技术在交通、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协同应用。推进新一代政务云等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完善数据、算力、算法、应用、安全等服务体系,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有序推进开放应用。

 (六)着力夯实“三农”基础,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增强农业稳产保供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高效特色农业种业创新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快培育现代种业企业,建设 5 个新品种综合测试基地。运用技术手段对耕地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规范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 5 万亩,水稻种植

 面积稳定在 120 万亩左右。抓好“菜篮子”工程,稳定生猪产能,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 110 亿元。支持国家级农高区、农创园协同发展,加快 41 个市级以上农业园区提档升级。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中心镇村建设,推进全域美丽乡村提质扩面,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10 个,建成美丽宜居乡村 475 个。推动移风易俗,改善乡村治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建成 700 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水阳江干流堤防加固等水利工程,提档升级农路 147 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加快溧水、高淳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活动,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重点支持“一南一北”帮扶地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持续做好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支持陕西商洛、青海西宁提升内生发展能力。

 (七)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展现美丽古都更高颜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系统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

 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深入实施“4+1”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确保 28 条入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推进“百项提升工程”和沿江特色示范工程,高质量打造九大城市客厅。坚决贯彻长江“十年禁渔”部署,实施“拯救江豚行动”,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开展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完成 100 个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治理项目,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巩固“消劣”成果,建设“美丽河湖”。实施 10 个河道和 15 个暗涵整治提升项目,消除建成区污水直排口和污水管网空白区,确保 42 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好重点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加强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施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市污泥处置中心一期等项目,完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提高执法监管能力。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启动建设低碳先锋城市,制定碳排放率先达峰行动方案,开展碳中和研究,持续压减煤炭消耗总量,大力发展新能源,强化能源消费双控管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建立全域全要素全覆盖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体系,启动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与确权登记。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启动公园城市建设,加快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规划建设,全市新增造林、沿江修复湿地各完成 2000 亩以上。办好省第十一届园博会。

 (八)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城市文脉,精心保护文化遗产,持续丰富文化供给,不断彰显南京文化特质。

 坚持以文育人、固本培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深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推出《雨花组歌》等精品力作,精心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活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全国志愿之城。

 注重以文铸城、延续文脉。编制明外郭保护规划,推进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小西湖、评事街、浦口老火车站等保护更新。启动南京市博物馆新馆前期工作,加快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二期、石头城遗址公园等建设,建成城墙博物馆新馆,提档升级一批博物馆。保护、传承和利用长江文化、运河文化,稳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实施非遗活化利用代表性项目。

 推进以文惠民、文旅融合。深化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办好第 30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活动,推进小剧场建设运营,建成南京美术馆新馆、江北图书馆。生态化保护建设栖霞山、老山等景区,创建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总收入达 2500 亿元。推动文化与科技、体育等融合发展,壮大创意、动漫、影视等行业,发展网络文学及延伸产业。建设世界文学之都示范空间,举办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南京

 和平论坛,扩大文化影响力。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提高特大城市治理水平。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有效保障城市安全运行。高标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整治危化品、尾矿库、大型综合体、道路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深化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迭代升级为抓手,健全安全风险预防体系,加快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推进 186 项防汛消险项目建设、16 个积淹水片区改造。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强化疫苗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管理。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完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推动隐性债务降规模、降成本、降风险,规范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和担保。保持打击非法集资高压态势,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稳控化解重点企业资金链风险。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经济等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群众利益。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化街镇集成改革,健全“三社”联动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格局。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信访工作,加快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

 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深化平安南京建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和打击涉黑涉恶、通信网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好国家安全、民族宗教等工作,深化国防动员、双拥共建。

 (十)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加快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更大作为。

 提高收入水平和就业质量。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分配政策,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零成本”专用场地保障,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20 万人次,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数 30 万,援助就业困难人员 1 万名。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保城乡衔接和区域转接机制,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相关工作,探索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办法,推动相关重点群体应保尽保。优化基本医保制度体系,有序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强化孤儿、困境儿童等基本生活保障,推动社会救助向相对贫困家庭延伸,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

 发展公平优质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 12 所,新改扩建

 幼儿园 30 所,增加学位 2.8 万个。继续推进市属高中外扩和区属高中提升工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强化民办技工院校规范管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推进健康南京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布局优化,支持新五区创建三甲医院。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和绩效考核,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布局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家庭养老床位,推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大力发展托幼服务,争创国家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办好南京马拉松等赛事。

 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一城一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新开工保障房 650 万平方米、竣工 260 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4 万套。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按需供给,积极盘活存量房源,筹集市场化租赁住房 8 万套。规范租赁住房市场秩序,完善长租房政策,合理调控租金水平。

 各位代表,按照“群众议、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要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