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知识点①今年你最关心这10个问题+②特别国债,特别哪里?+③“六稳”“六保”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2022-07-02 16:00:07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目

 录 ①速听!今年你最关心的这 10 个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回答了

 ②特别国债,特别在哪里? ③“六稳”“六保”的辩证关系 两会知识点①速听!今年你最关心的这 10 个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回答了

 5 月 22 日 9 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并请予审议。

 今年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说?

 问题 1:如何看待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说: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问题 2:为什么今年不设 GDP 增速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问题 3:国家怎么帮企业渡过难关?

 政府工作报告说: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 5000 亿元。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 2.5 万亿元。

  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 3 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 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 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问题 4:我的就业,如何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说: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 874 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 3500 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 200 万人。

  问题 5:怎么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政府工作报告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化兜底保障。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问题 6:粮食安全,怎么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说: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 8000 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问题 7:今后如何防控传染病?

  政府工作报告说: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问题 8:居民医保,财政给补助多少?

  政府工作报告说: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 30 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

  问题 9:养老金能否按时发放?

  政府工作报告说: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国近 3 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问题 10:城镇居民的居住和出行,会有啥新变化?

 政府工作报告说: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3.9 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 5G 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文字 两会知识点② 特别国债,特别在哪里?

 5 月 22 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 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 1 万亿元,同时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被业内视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也是疫情期间的特殊举措。今年 3 月 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指出要发行特别国债。4 月 17 日,政治局会议再度重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不同于一般国债,特别国债是服务于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需要而发行的国债。特别国债纳入中央财政国债余额管理,在发行时调整国债余额,但其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而不列入财政赤字。特别国债不用经历民间融资这一步骤,其收入与支出同时进行。

 据有关业内人士介绍,在特别国债发行流程上,首先需要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发特别国债,调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然后财政部根据议案决定发行特别国债,并按特定投向使用。

  与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相比,特别国债的使用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可起到放大财政政策效果、对症下药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稳定经济主体预期。日本、韩国、智利、阿根廷等国家都曾有特别国债发行的案例,主要用于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金融危机或主权信用危机的对冲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分别为 1998 年 8 月发行期限为 30 年的 2700 亿元特别国债,定向用于解决中、农、工、建四大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2007 年,为了增强外汇投资管理能力和收紧信贷市场流动性,财政部发行了 8 期、规模 1.55 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注资成立中投公司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将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报告还提出,将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今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1 万亿元,“当中一部分要用于相关地区补短板强弱项的投资。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的作为,带动社会资本跟进。”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

 别国债的收入,全部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两会知识点③ “六稳”“六保”的辩证关系

 “‘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5 月22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六稳”与“六保”的关系作出阐述。

  2018 年 7 月,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党中央运筹帷幄,要求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新任务。

  “‘六稳’和‘六保’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二者都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是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形势、不同阶段经济发展面对的突出问题作出的安排,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陈启清说。

  “‘六稳’和‘六保’的关系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八个字上。‘六保’是‘六稳’的着力点。当前形势下,要通过‘六保’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从而为实现‘六稳’创造基础和条件。”陈启清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研究员王小广指出:“‘六稳’体现了全面稳经济的思想,‘六保’是通过保六个关键点、基本点来确保总体稳定。‘稳’有弹性,时间也长;‘保’则显出刚性,短期必须确保,是硬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指出:“今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六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六保’,核心就是要稳住经济的基本盘,兜住基本民生的底限。”

 “作为‘六保’本身,内部也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说:“只要保住了市场主体,就能有效地保住居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保住了居民就业,就能够保住基本民生。再加上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这项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重点是从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来保障前面的‘三保’能够更好落实。”

  列在“六稳”和“六保”第一项的都是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稳’和‘保’是统一互补的。”陈启清说。

  “‘稳’是高线,‘保’是底线。”陈启清指出,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六稳”,也才能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比如,通过保居民就业实现稳就业,通过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稳投资,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稳外资、稳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