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题报告【五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8-09 15:35:12   来源:调查报告    点击:   
字号: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性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指挥棒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性教师评价影响着本次课程改革。发展性课程评价(包括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顺利实施和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开题报告【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项目开题报告【五篇】

项目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性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指挥棒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性教师评价影响着本次课程改革。发展性课程评价(包括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顺利实施和真正落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亮点之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上,课堂教学评价无疑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重中之重,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最重要的热点之一。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新课程的实施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体系全方位的更新和整体连动,其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重要的切入点。这也是我们课题组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课题研究方向最终定位为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原因。

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重构课堂教学评价,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具体化,从而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把课堂教学引上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的正确轨道,是当前发展性教师评价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发展性教师评价最重要热点之一。

可以说,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社会转型的呼唤,是素质教育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需要。它的社会价值在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民主化、科学化。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在国外,以美英两国教师评价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最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反思传统教师评价弊端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新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整合起来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新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弊端百出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探索和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英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并为教师后继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为目的,强调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体教学活动之中,实行多元评价,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

英美两国日臻完善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给我们的新课程发展性教师评价改革以很大启示:

1、以发展为核心,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积极性。

2、科学利用学生的学业成绩。

3、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融合。

4、教师评价标准、方法和主体多元化,适应教师个性差异。

在国内,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虽然起步较晚,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到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进而又扩展到对教师、课程、学校甚至区域性的教育评价,对于调节、改善、提高教育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发挥了积极的意义。但就教师评价来讲,一直是困扰着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难题,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说,教师评价已落后于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的真正主体是教师。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师评价实施和操作沿用传统的惩罚性、权威方式,有严重的管理主义倾向。

新课程开始实施以后,全国各实验区陆续开始了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工作。开展较好的有北京、上海、广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我省的大连市中山区、锦州市凌河区、鞍山市二路小学、沈阳市128中学也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途径

1、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内容

我们课题组拟采用的研究思路是:采用教师自我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同事评价的策略,进行发展性评价。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采用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进行研究。

2、研究的出发点和途径

采用初期调查,整理教师原有教学材料,搜集全国各实验区在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方面的资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教学反思、课堂听课、评价访谈、教师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法,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

四、研究工作安排和进度

1、研究工作的安排

课题组组成与分工见下表:

姓 名年龄职 称专 业工作单位职务课题分工

47小 高教育管理中心小学校 长主持人

47小高教育管理中心小学副校长实验督导

41小高教育管理中心小学副校长实验教师

36小高教育管理中心小学科研室主任 实验管理

38小高教育管理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实验教师

38小高小学教育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实验教师

40小高小学教育王驿小学副校长实验教师

35小高小学教育王驿小学教 师实验教师

42小高教育管理六王小学副校长实验教师

32小高政教专业六王小学教导主任实验教师

37小高中文专业区教师学校教科研员实验教师

34小高中文专业新城堡小学教导主任实验教师

顾问组由新城子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校长、教科研室和小学教研室主任组成;专家组由区教师学校教科研室、小学教研室有关专家组成。

2、研究进度与预期成果

序号研究阶段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

1准备阶段

03.9—04.1实验方案

评价方案实验方案

评价方案田凯师

陈 鑫

2实验阶段

04.3—05.8 论 文

评估报告实验教师

3总结阶段

05.9—11实验报告等

申报材料实验报告

工作报告田凯师

陈 鑫

3、子课题设置

(1)管理人员评价:由中心小学实验人员承担。

(2)教师自我评价:由六王小学实验人员承担。

(3)同事评价:由王驿小学、新城堡小学承担。

项目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

200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其重要举措之一是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今后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而只有“项目申请报告”一个环节,报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同年,为了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并予以施行。

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应报政府核准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200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了《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和《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提出了一般要求和详细解释。

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是政府行政的强制约束,是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活动中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其目的和作用非常明确,就是要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提供核准的依据,避免或消除因项目建设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从而获得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

二、项目申请报告评估的要点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项目核准机关在受理核准申请后,如有必要,应在4个工作日内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接受委托的咨询机构应在项目核准机关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

可见,对企业报送的项目申请报告进行核准是政府行为,对于重大、复杂的项目,政府核准部门要委托咨询方进行评估论证并提出评估报告。咨询机构在项目的评估过程中,既有为政府咨询把关的作用,也有代政府核准、审查的作用。评估项目申请报告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申请报告内容的完整性

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中,对企业报送的项目申请报告的内容和深度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其通用性强,涵盖的范围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咨询机构在对项目申请报告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对项目申请报告的完整性进行检验,应基本满足“通用文本”提出的一般性要求,对于简化的内容,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例如: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征地、移民、拆迁和社会影响问题,几乎对于各个行业的项目都存在,项目申请报告不应简化,项目在资源占用、利用、能耗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方面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适当简化。咨询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应切忌项目申请报告“克隆”可研报告,或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充斥在项目申请报告的相关内容中。同时,还应对申请报告相关内容分析的充分性进行评估,例如:一条公路或铁路项目在申请报告中既要分析项目建设与路网规划的关系,也要分析与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根据国家发改委“暂行办法”的要求,与项目申请报告同时附送的土地预审、环保批复等文件是否齐全,咨询机构也要进行验证。

2.突出体现投资体制改革的精神

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核准。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和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因此,咨询机构在对项目申请报告进行评估时,应将重点放在项目的外部性、公共性方面,不应再对属于企业自主决策的市场前景、工艺技术方案、投资和经济效益等内部性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评估论证,避免过多地干预企业的自主决策权。评估应解决项目在宏观层面的问题,应对项目与规划的关系,行业准入条件,对环境、社会的影响,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进行重点分析论证,突出体现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的精神,切实解决政府关心的、涉及项目对社会和公共利益影响程度的问题。对项目在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关心越多,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体现就会越少,评估重心偏离的就会越多,政府关心的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就难以凸现出来。例如: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其规模大、投资高,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的问题多,社会属性明显,评估过程中应重点论证项目与总体规划及各相关行业规划的关系,着重解决好项目对社会影响问题;
电力、煤炭、油气田和矿业开采等项目涉及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评估应站在政府的角度,遵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对资源开发的合理性进行重点论证,避免出现垄断;
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城市公用设施项目耗能高、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并容易产生经济安全问题,评估应关注环保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并就其节能措施和经济安全运行问题进行论证。

3.摆脱可研报告评估的惯性思维

新的投资体制下,对可研报告的评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企业投资、不使用政府资金的可研报告评估,评估是受企业之托,为企业决策项目提供咨询服务。另一种是使用政府资金的可研报告评估,这种情况是投资体制改革前常见的,一般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委托评估,咨询机构主要是为政府投资决策把关,同时也是为业主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本文提到的对可研报告的评估仍然指后一种情况。

对于使用政府资金的可研报告评估项目,咨询机构评估的目的是为政府和业主把关,评估的对象主要是可研报告,站在咨询服务的角度对项目提出意见,里面包含了专家、各方代表以及咨询机构本身的综合意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既涉及项目在微观层面又涉及宏观层面,但更加重视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聘请的专家主要是专业性较强、涉及项目具体方案、投资的技术人员,同时也邀请环保、国土、规划、水电、消防等部门的代表参加,但总体上评估论证的过程是以专家为主。评估过程往往采取发现问题就要提出来、就要讨论的惯性思维和做法。

而项目申请报告的评估是为核准部门把关,评估的对象包括项目申请报告,也包括项目申报单位或企业,咨询机构所站的角度是政府核准部门一方,性质类似于代核准部门审查。因此,评估项目申请报告时要摆脱评估可研报告过程中的惯性思维,坚持项目所涉及的必要性、市场分析预测、技术方案可行与否、经济上是否合理等属于项目内部问题由企业自主决策,避免过多地深入到项目的具体问题中去,确保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自主决策地位。评估要解决政府关心的宏观层面的、涉及项目外部的、公共性的问题。应该说,在规划、环评、土地、社会和宏观经济方面,项目申请报告的评估较政府投资项目的可研报告更详细、更深入、更加明确。评估项目申请报告时,评估会的专家组成也应以涉及项目外部性、公共性方面的技术、管理人员为主,以社会、技术、经济方面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专家为主,不必要聘请涉及项目具体技术方案的专家,尽可能多地邀请各个相关部门的代表参加。

4.评估报告的组成和结论

正因为项目申请报告评估与可研报告评估在目的、角度和范围上不同,相应地,项目申请报告的评估意见也应具备明显的特点,做为咨询过程的重要成果性文件,其主要组成部分应包括项目所涉及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资源、节能、土地利用、拆迁安置、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效果分析,还应阐述项目核准前所需报件的办理情况和主要意见,项目申请报告评估报告的结论性意见应体现项目是否具备合理性和“可批性”。而非可研报告评估意见中的建设必要性、可行性方面的结论。

三、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

相关行业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分析

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可以直接相比较的其他行业的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主要有《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这都是针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也都是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另外,《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针对的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其格式也可以借鉴。

对比分析以上三个规程,可以看出报告编制规程的一般结构是:“总则”、“综合说明”、各主体章节内容、“附录”、“附加说明”和“条文说明”六大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总则:主要介绍制定本规程的依据、规程适用范围、报告编制的原则要求、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以及设计报告的内容在规程中的编排位置。

(2)综合说明:主要是全部设计报告的纲要和主要结论,要求能够反映整个工程的设计概况,与设计报告下面的其他各部分内容基本上对应,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各主体章节内容:报告的主体内容,从基础条件分析―确定工程任务―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设计―概预算到效益评价,各主要构件都是独立成章。

在规程的各章节中,主要是提出本工作阶段需要介绍、说明的内容,例如各种基础数据、基本情况、结构尺寸、相关指标参数、计算条件和方法、主要措施、主要结果等。对于如何确定上述内容,不做规定。

(4)附录:主要是提供定制的各种表格,如工程特性表。

(5)附加说明:主要说明规程的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6)条文说明:是对“附录”以前的各项内容的各条款所做的逐条说明。主要涉及概念范畴和注意事项(如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相比,设计阶段新出现的一些情况如何处理;
特殊基础条件或者不同工程类型下特别需要的计算、说明要求)。对于如何确定上述内容,不做规定。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现状

自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以来,项目设计报告(2005年以前为规划设计报告)一直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的规定编制。根据《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和设计说明j部分组成。从这些年各地项目设计工作的实践来看,现设计报告编制规定不能满足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设计报告编制内容不全。随着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以前没有列为重点,或者没有成为重点的内容越来越重要;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拓展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比如,现设计报告编制规定中缺乏景观工程设计的有关内容;
生态保护和村庄整治的内容阐述的不够详细。

第二,内容不统一,格式不规范。由于《规范》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要求不十分详尽和明确,导致报告编写的内容不够统一,格式也不够规范,造成不同设计单位编写的报告内容和格式都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范》的指导性。

第三,重点不突出。《规范》将设计报告分为三部分,但是具体内容要求不十分明确,以致在实际编写报告过程中一般性的内容,如整理区概况、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评价、管理措施等大量重复,而真正需要重点说明的工程布置和设计内容,反而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和阐述。

第四,缺乏工程技术特点。从《规范》的要求来看,报告的内容缺少针对性,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特性阐述不详。工程设计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延续和深化,而不是可行性研究的重复;
工程设计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要求,重点解决诸如工程布局中的工程定位和标准问题、工程具体形式、结构、尺寸和材料等问题,突出工程设计技术特点。

第五,规划设计图件不规范。现规范对规划设计图纸编制只规定了原则性要求,具体的上图要素和制图格式没有明确的界定。各地上报的规划设计图件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项目现状图与规划图图面不清晰,图例不全或图例与图面内容不一致,建设内容标注不详细;
建筑物设计图纸不完整,图式、图样不规范,主要尺寸、材料标注不全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大纲建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反映土地开发整理规程指导的一般性。规程本身就赋予了规程在技术和管理指导方面的一般性和普适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所指导的不仅仅是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还包括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程指导的一般性就要求报告内容的全面性,必须为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的土地利用、工程和管理措施留有弹性、接口。

(2)反映土地开发整理的发展趋势。以往的土地开发整理主要是以农用地整理为主,随着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整理越来越显得重要。一些有一定超前理念和具备一定条件的工程项目,如景观生态工程,已经成为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建设内容。

(3)反映土地开发整理的特点。土地开发整理的特点首先反映在土地问题上,重点是强调耕地质量、新增耕地面积、土地结构优化、土地相关指标管理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土地权属问题,主要是所有权属、使用权属、土地他项权属的调整问题,是土地开发整理的核心;
第三,公众参与问题,这是土地开发整理的保障。

(4)反映报告内容组成的逻辑性。报告内容应按照如下逻辑进行安排:综合说明(概略说明整个报告的情况)―项目概况(现场踏勘需要了解的,是项目分析和工程设计的依据)――项目分析(是进行项目基础分析、保障总体方案有效性和群众性的基础)――工程布局和建设内容(按照项目分析中的推荐方案进行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并在布局阶段提出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工程设计(就各类工程进行设计,明确各分项工程量,并进行汇总)――施工组织设计――权属调整方案――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预算投资――效益分析与耕地质量评价――相关附图附表和附件。

(5)简明扼要,避免重复,突出重点。

根据以上原则及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实际情况,现提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大纲建议。

第一章总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的作用,制定本规程的依据;
规程适用范围;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的原则要求;
项目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第二章综合说明。可研批复情况;
综合说明:1)项目所在

地(市)、县(市),2)项目类型,3)项目性质,4)项目建设地点(位置和范围),5)项目区地貌类型,6)项目建设规模,7)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8)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9)项目建设工期,10)项目总投资,11)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特性表。

第三章项目概况。××县(市)简况;
项目区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情况,3)土地利用现状。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基础条件,2)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3)电力基础设施状况,4)农田基础设施现状,5)其他基础设施状况;
居民点建设:1)居民点分布情况,2)居民点用地结构,3)居民点建设强度,4)规划建设情况;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1)土地利用限制因素,2)主要对策;
水土资源分析:1)灌溉水源与可供水量分析,2)需水量预测,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4)节水措施说明;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公众参与:1)设计阶段公众参与情况,2)公众对项目的主要意见及处理情况,3)项目实施公众参与方案。

第五章工程规划。建设目标;
规划标准;
规划设计依据;
工程规划:1)土地利用布局,2)工程布局;
建设内容;
方案比选说明: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结论,2)方案比选。

第六章工程设计。土地平整工程:1)田块布置,2)土地平整分区与方法,3)土方计算;
灌排工程:1)灌溉工程,2)排水工程,3)电力线路,4)建筑物;
道路工程;
农田防护工程:1)农田防护林,2)水土保持工程,3)其他防护工程;
拆迁工程(坟地、废弃宅基地整理);
居民点整理工程;
景观生态工程;
典型田块设计;
工程量分类汇总:1)工程量计算说明,2)分类汇总表。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条件;
施工布置和方法;
质量管理;
施工进度。

第八章土地权属调整。土地权属调整范围;
土地权属现状;
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权属调整程序。

第九章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实施措施:1)组织机构,2)管理制度,3)实施控制措施;
工程管理:1)管理机构,2)管理措施,3)管理经费。

第十章投资预算。编制依据;
费用计算标准;
投资结构;
分年度投资。

项目开题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电项目 开发 建议

风能是一种干净的,储量极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它不会因利用而减少,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不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短缺及节能等问题的日益关注,认为大规模利用风电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国的三北地区、西南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而这些地区又存在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通过利用开发风力发电来改变能源结构和环境是一种能源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根据2006年国家发改委修订的我国风电发展规划目标,2020年将达到3000万KW。在我国除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国家特许权风电项目及5万KW以上的风电项目外,各省核准的49.5MW的风电项目占有很大的比例。以我公司在云南省开发的禄丰县仙人洞风电项目为例就49.5MW的风电项目开发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在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1、49.5MW风电项目开发流程

现场踏勘风电场选址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风资源的测量风资源评估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项目预可研报告预可研报告评审上报省能源局(发改委)立项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可研报告取相关核准支持性文件上报省能源局(发改委)项目核准

1.1 现场踏勘

在风电场选址现场踏勘中,可以从地形地貌、电网连接、地质条件、交通条件、地形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几个方面来考察,踏勘中可采用以下方法判定该场地风资源是否丰富。

(1)地形图是反应地形地貌的主要工具,采用1:50000地形图能够较详细的反应地形特征,从地形图上可以判定发生较高平均风速的典型特征。(2)植物因长期被风吹而导致永久变形的程度能反映该地区风力特性的一般特征。特别是树木的高度和形状能够作为记录多年持续的风力强度和主风向的证据,大量事实证明,年平均风速是与树木的变形程度最相关的特性。(3)地表物质会因风吹而移动和沉积,形成干盐湖、沙丘以及其他风成地貌,从而表明附近存在的固定方向的强风。如山上迎风坡岩石,背风坡沙砾堆积,在缺少测风数据的山区,研究风成地貌有助于了解本地的风资源状况。(4)有些地区,由于气候的特殊性,各种疯狂特征不明显,可通过对当地长期居住的村民进行咨询,了解当地的风资源状况。

1.2 风电场选址

建设风场的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利用以有的测风数据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如长期受风吹而变形的植被,地形地貌等。可把该地区初选风电场的场址,并形成书面的选址规划报告。

1.3 与政府签订开发协议

投资开发企业与政府共同组织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后签订开发协议书。

1.4 风资源的测量

委托专业测风安装公司在场址内安装测风塔,安装地点选择场址内有代表性的地方,数量一般1-2座,测风仪器安装在测风塔的10米、30米、50米、70米处进行测风。测风时间为1年以上。

1.5 风资源的评估

根据对现场测风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处理的目的就是将订正后的数据处理成评估风场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包括不同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风速和风能的频率分布、风切变指数等。根据数据处理形成的参数对风电场风资源进行评估,以判断该场址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1.6 编制预可研报告

测风数据收集完整后,在风资源评估报告通过评审后,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本风电场的预可研报告。

1.7 预可研报告的评审

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由投资单位组织专家对预可研报告进行评审,形成书面的评审意见。编制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适当的修改。

1.8 上报省能源局立项

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由投资单位将预可研报告上报省能源局等待省发改委立项批复。

1.9 编制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是在预可研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和规模,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查明风电场地质条件,提出工程地质评价和结论;
选择风电机组型式,提出优化布置方案,计算上网电量;
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
确定工程总体布置,确定工程占地范围及建设征地主要指标,选定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拟定风电场定员编制,提出工程管理方案;
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编制工程投资估算,项目财务评价和社会效果评价。

1.10 取核准相关支持性文件

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收集齐全后,交编制可研报告单位编入可研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一同与项目申请报告上报省能源局(发改委)核准。

2、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1 接入系统是阻碍项目开发的难点之一

风电场项目大多在山区,这些地区往往是电网薄弱地区,电网接入难度很大,且目前风电行业发展迅速,电网构架建设速度迟缓,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电网资源中满足风电场容量将是决定未来风电开发进度的关键性因素。

建议:(1)设专人密切跟踪电网动向,充分取得电网公司支持,目的是多抢占有限的电网资源来满足项目开发的需要;
(2)根据电网现状合理安排项目开发进度,避免因电网接人原因造成投资资金过早投入。

2.2 土地成为影响项目开发的重要因素

伴随国家新的土地政策的不断出台,取得风电所需的土地指标也已经成为影响建设项目核准的重要因素。

建议:(1)在当地政府、国土资源局的支持下及早召开听证会,介绍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做工作取得县、乡、村政府的支持。(2)协调县发改局尽早向市(州)发改委里申报风电项目为重点项目,申请用地指标。(3)派专人与国土资源局一起进行土地调规工作,使调规工作尽快落实。应尽早谋划,不要因为土地问题影响项目核准。

项目开题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专项档案;
管理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16个重大专项之一,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水污染治理重大科技项目。水专项旨在研究重要流域水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突破和开发安全饮用水技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体监测、控制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体系。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是水专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重要科技资源和宝贵资产,必须加强水专项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一、水专项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综合材料。重要文件、领导的重要讲话记录(录音)、会议纪要(记录)、工作简报、工作动态、通知报告、大事记、出版刊物、影像资料等。

(二)实施方案编制阶段。项目(课题)实施方案、编制组名单、编制说明等。

(三)实施方案论证阶段。论证申请报告、论证委员会名单、论证材料、工作方案、工作手册、审核报告、专家承诺书、论证意见等。

(四)组织实施阶段。阶段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专项项目(课题)指南,招投标文,评审、评估报告及专家意见,任务合同书及各类协议。实验、测试、观测、调查、考察的各种原始记录,综合材料,数据整理材料,样品、样机、标本等实物。研究工作阶段总结,专项及项目(课题)执行情况、年度报告,专项及项目(课题)调整申请及批复,专项工作报告等。

(五)评估验收阶段。研究报告,研制报告,记述报告,论文专著报告,专利文件,检测鉴定报告,评估报告,专家意见,审计报告,验收全套材料(专家名单、会议记录、验收意见),成果推广应用报告,成果登记表,专项总结报告等。

(六)其他需要归档的重要材料。如报刊材料、获奖证书、会计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等。

二、建立水专项档案工作管理网络

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项目、课题和子课题承担单位应建立档案管理网络,明确水专项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的重视和管理力度。为加强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调动专职档案员积极性,专职档案员应成为水专项课题组成员,负责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大监管力度

水专项课题在立项及实施过程中,水专项主管部门应对课题和子课题承担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宣传、培训、交流工作。加强各级领导重视,增强水专项课题相关人员档案意识,调动各承担单位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专(兼)档案员通过培训、交流,开拓视野,增长业务知识,汲取先进经验,为保证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水专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对课题和子课题承担单位进行不定期巡检,开展监督、检查、指导档案工作。通过上下互动管理机制,有效地保证水专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四、加强档案工作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档案质量

前期指导。水专项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课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档案工作与课题实施工作应同步进行管理。专职档案管理员必须提前介入前期档案管理,制定归档制度、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和归档计划,要求课题及子课题承担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归档,确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水专项课题组应指派兼职档案负责课题的收集、整理工作。

中期检查。在水专项课题实施过程中,专职档案员应积极参与水专项工作中去,了解和掌握水专项课题进展情况,跟踪检查课题实施过程中文件材料形成、收集情况,将“事后收集”变为“事前知晓”和“事中监控”。注重检查和鉴定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通知课题负责人及时修改、补充、完善,确保水专项档案的案卷质量。

参与验收。水专项验收工作包括财务验收、档案验收和课题验收。其中档案验收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关键。水专项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先期进行档案的验收,没有完整、真实、准确、系统的科研档案材料,不予验收。专(兼)职档案员应参加水专项的各项验收工作。通过验收工作,查找档案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积极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审核鉴定。课题结题后,课题负责人要将课题和子课题全部文件材料原件送交档案室。专职档案员根据科技档案的归档要求对课题的文件材料原件进行审核鉴定后,专职档案员协助兼职档案员将文件材料进行认真分类、整理、立卷后,移交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室在接收实体档案的同时,应同步接收电子档案。

文件材料在整理、立卷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归档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若为复印件需加盖公章。二是子课题提供的文件材料需认真收集、整理归档。文件材料需加盖公章归档,如实施方案、技术报告、财务审计等材料。三是在财务验收工作未通过时,课题承担单位会对课题相关内容进行修改、调整,如:课题实施方案、经费预算、财务审计等材料,兼职档案员在归档时应将课题形成的所有修改前、修改后的文件材料归档。四是课题验收时,提供给专家审阅的课题汇编材料可作为资料归档。五是重要文件材料需多套归档,如技术报告、调查报告、提供给专家审核的课题汇编材料等。六是开展数字化扫描工作,做好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七是加强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八是所有归档的文件材料与上报水专项管理部门的文件材料内容要求一致。

五、加强档案保管,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为了保管好水专项档案,根据《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保密规定》,水专项相关部门要制定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保证水专项档案在借阅过程中的保密与安全。凡借阅水专项档案,需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并做好签字登记工作。凡重要的档案资料一般不得提供原件。借阅档案一般只借阅课题汇编材料。

水专项工作是民生工作,水专项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社会价值。项目、课题与子课题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要从管理机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等细节方面进行全方面控制、管理,切实有效地保证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政府决策、为国家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芳美.关于做好云南省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15(1).

[2]谢俊雪,郑书宏,张玉兰等.加强专项档案管理确保归档材料规范准确完整提高档案质量及利用率[J].河北农业科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