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10:20:18   来源:工作计划    点击:   
字号: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范文第1篇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2在当今新的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五篇】,供大家参考。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五篇】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人员;
转型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2

在当今新的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由传统型逐渐转变成多元化综合性财务工作方式,这样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要求有所提高,为了更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现状分析

财务部门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人员又是财务管理的主体。我们一般所说的财务人员包括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等,他们担负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记录、发表、收集等工作,是事业单位财物的直接管理者和操作者。

在经济新形势快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发展情况如何?根据本人调查的五十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出如下分析:在调查的财务人员中,毕业于财会类专业的有23人,仅占46%。在岗财务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1人,占2%;
本科学历的有20人,占40%;
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有29人,占到了58%。在岗人员中,持有财务从业证的人员仅有38人,未持有上岗证人员大有所在。从专业职称来看,据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有4名,占8%。从财务人员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的财务人员有18人,占36%。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事业单位重业务人员,轻行政人员,所以在招聘中很难招到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专业性财务人员,他们的整体学历和专业性水平不高,还有很多人是半路出家,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性学习。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协调,年龄大的偏多,由于年龄大精力有限,工作起来死搬硬套,很难接受新事物,更不用说创新上进了。再加上事业单位一般都是“铁饭碗”,财务人员也就不用过多的考虑利润核算,每天进行老一套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思路,虽然有一些具有高职称、能力强的财务人员,但受事业单位的限制没有得到正式的编制,得不到单位的重用,久而久之会使他们失去了工作的信心。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态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能随遇而安,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转型。

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的重要性

传统的财务人员更重视财务技能,他们在财务工作中往往是死板硬套、墨守成完成财务工作。这样是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通过转型,转变成对财务知识、素质、能力等全方面于一身的综合型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转型,不仅能在严格遵循各项财务制度、法律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而且通过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和预算管理,为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更好的与新时期的发展相适应。由此看来,财务人员转型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人员转型可以转变传统观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只是掌握传统的财务技能,进行简单的财务统计核算。要通过财务人员转型加大对财务控管,增加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工作。使其从原先传统的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为事业单位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由此可见,财务人员转型可以转变传统的观念。

(二)财务人员转型可以强化财务基础。财务人员通过转型,运用科学的财务工作方式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预算、决策、分析和控管。同时,通过他们转型后良好的协调能力和优秀的财务技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通畅,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财务人员转型可以顺应发展趋势。随着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财务工作也进入了网络时代,这样对财务人员有了新的要求。财务人员由原先传统、单一向创新、综合转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人员通过财务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增强了与各部门的协作,优化了工作环境。财务人员转型可以顺应发展新趋势。

三、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逐步被重视起来,加强财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完善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重视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各项工作都走向了正轨。但从新的形势来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低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需要一套过硬的整体素质,才能达到转型的目的,而我们从目前可以看出,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本来就少,高职称、高学历的财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有些刚从财务专业毕业的高校生从事此项工作,但他们只掌握书本上理论性的知识,缺乏实际操作中的经验。财务入行不严格,甚至出现没有从业证便上岗,没有通过专业性的学习,对工作处理起来就不规范。总的来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人才少、基础差、缺乏创新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的质量。

(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

每个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财务制度,而这些制度都是出于形式制定出来的,只是摆放的空架子,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没有制度来约束,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无章可循,做工作时会很随意的做出判断,会影响财务人员水平的提高。没有制度来规范,财务人员进行日常财务活动会导致财务工作混乱无序,财务人员转型也就无从谈起。

(三)事业单位财务环境不完善

事业单位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环境。从财务用人方面来看,男、女用人比例失调,女性财务人员居多,女性除了工作的负担,还会有家庭的锁事,加大了对工作的压力。还有些财务人员,身兼数职,不能专心从事财务工作,影响工作的效率。从财务日常管理来看,财务人员工作繁忙,要求准确性高,领导期望值高,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会产生厌倦的心态。财务工作保密性强,与同事沟通少,缺乏交流,得不到理解。一些全额的事业单位是“铁饭碗”,不需要竞争,时间久了就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

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转型的对策

(一)提高人员素质,确保人员转型质量

加强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制度的学习,认真学习《新会计法》、《新预算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通过学习对财务法规有全面的认识,工作起来也会运用自如;
做好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财务知识随着新形势不断变化,通过学习保证财务人员知识的更新,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选拔财务人员一定要用专业性强、学历高的人才,对财务人员上岗实施考核制度,鼓励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职称水平,真正的实现财务人员的价值。

(二)健全财务制度,提升人员转型速度

财务制度是事业单位活动的前提,更是财务人员顺利转型的保障。建立一套健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包括收支审批制度、资产处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即规范了财务人员的日常基础性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又提高了财务人员的水平;
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随着新形势的变化万千,财务工作也变得更复杂,应及时应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对优化环节进行奖励,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责任心。

(三)营造财务环境,加速人员转型进程

财务人员实现自我调节。单位增加财务人员外出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会使财务人员增加沟通,减轻工作中的压力,在枯燥的工作中寻找乐趣;
事业单位领导多关心财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多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消除工作中的紧张压力,建立良好的财务人员心里素质。同时也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以最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工作中去;
重视财务人员的多项工作措施。对财务人员实施工资激励法,增加财务人员的晋升机会,为财务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勇.财务共享服务下传统财务人员的转型[J].财会月刊,2015(19).

[2]林昕.财务集中管理下财务人员的职能转型[J].经济研究导刊,2015(2).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监督;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124-02

我国事业单位与其他国企、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特殊性。其员工编制与国企、政府部门也不同。近年来,事业单位改制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事业单位有众多特殊性,其财务监督同其他国企、民营企业一样重要。随着我国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活动力度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也成为需要攻克的难题。如何根据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探索积极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模式,降低财务风险,重塑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之风,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利于事业单位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改革开放速度加快,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不能达到科学理财的目标。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利用财务监督工作指引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健康发展方向,及时发现日常财务工作的漏洞,不断充实财务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人员工作,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合理高效,为事业单位发展打下基础。

2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措施

2.1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意识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足够的财务监督意识。尤其对于那些缺乏财务监督制度的事业单位。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首先需要树立财务监督意识,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强化财务监督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组织财经法规学习开始。确保事业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均具有财务监督意识。领导具有财务监督意识后才能切实抓好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具有财务监督意识,才能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单位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的财务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重新学习财经法规,合理规范财务工作。

2.2 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的规范性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制定相关的财务监督政策规定,做好财务内部的监控工作。明确责任范围,做好财产保护工作。根据事业单位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状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财务监督工作。做好监督工作,需要确保监督工作能够落实到事业单位每一个工作角落,落实所有的工作细节。为事业单位监督工作提供可执行的规章制度。人员允许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财务监督小组,组员可以包括财务人员、单位领导等。落实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明确责任范围。确保监督工作能够规范进行,不要涉及个人情感。作为财务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并且认真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要把握好工作中的重点。财务监督管理组成员需要根据相关操作规范与制度进行监督工作,确保工作不出现疏漏。

2.3 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中心,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加强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存在工作人员利用单位缺乏预算管理制度,假借事业单位名义采购办公用品,却将相关物品运回自己的家作为私人物品。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经费预算,并将预算方案报送本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审核后,下发到事业单位各部门。超过预算管理的,需要经过额外的报批程序,合理规划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2.4 有效采取激励措施,确保完成事业单位预算目标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合理的激励措施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利于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与监督工作顺利进行。激励机制需要包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采用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激励管理可以建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运用合理的奖惩办法,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对于完成工作目标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以此激发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奖惩并罚,恩威并施,落实财务监督工作。

2.5 突出财务监督的重点

突出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明确自身的监督责任,抓好财务工作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做好财务监督管理的专项工作。

只有这样才利于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效率。例如国内一款杀毒软件为顾客提供的杀毒模式有三种,快速经典杀毒,全盘杀毒,木马查杀。顾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杀毒方式。杀毒软件推荐的是有针对性的快速经典杀毒。因为它杀毒范围包括病毒经常潜伏的文档位置,为顾客节约不少时间,突出财务监督重点内容也是同样的道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涉及了财务工作等多方面内容。监督人员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到重大违规违法等问题检查上。笔者认为,确保工作人员不会受到物质诱惑,而私设小金库。确保事业单位非税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事业单位没有出现重大财务漏洞。对经济犯罪与严重违法违纪的人,予以严厉惩治,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事,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2014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国企领导人员的经济作风的监督管理力度,揪出多名害群之马。事业单位也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财务监督工作。明确单位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与合规性。在日常财务监督工作中,进行有重点的检查与监督,整治财务工作风气。

2.6 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中存在资产配置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管理制度应该要确保资产管理制度与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职责与责任范围。建立存量资产与财务预算之间的合理联系,从预算的角度结合严谨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资产配置流程的规范问题。确保事业单位领导人可以及时掌握单位内部资产的使用情况与财务资源状况。进而才能进行有效评价考核。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实际财务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确保不出现国有资产浪费、闲置的情况。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与作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自管管理正规化,实现有效的财务监督目标。

2.7 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养成不断学习财务知识与掌握新财务理念的习惯。具有创新意识的财务人员才能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才能为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系统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事业单位领导可组织学习活动,引导财务人员形成正确的财务工作思维理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只有不断地发展改变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财务监督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对财务人员的自身职业修养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自身职业修养,能够在财务工作中保持一个公平、坚定的心理理念。在面对物质诱惑的时候,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遵循相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相关工作。工作环境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事业单位可以改善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在愉悦的工作氛围中努力工作。鼓励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加大培养人才的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学习意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财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 论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单位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果事业单位缺乏有力的监督工作,会出现财务工作混乱,甚至出现会计核算不实的情况。加强监督工作,利于促进财务管理健康发展,规范财务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避免财务风险,做好单位财产保护工作,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确保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之我见[J].审计与理财,2007(5).

[2]王宏江,陈振飞,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28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01

1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意义

1.1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①专业性:财务精细化管理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职业判断力的要求较高,同时在财务指标核算的过程中还会用到专业的分析辅助系统,这就体现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专业性。②系统化:财务精细化管理涵盖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员工考核等各个环节,要求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进行统筹的管理与规划。③数据化:数据具有客观性,能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应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准确、科学的处理分析。

1.2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能推进其财务改革,财务管理精细化能实现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处理,实现了财务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促进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第二,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财务管理职能、核算、工作作风都发生了质的转变,这就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第三,精细化管理专业性、系统化、数据化的特点能改善传统的财务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实现对各项业务的全面控制,有效优化事业单位各项财务资源配置。

2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现状

2.1 重视程度不足

相较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较大,这种政策上的扶持使得许多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并不重视,认为有着政府财政的支持就可以不用担心财务问题,这种对财务工作重视程度的不足使得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致使出现财务风险和财务问题。

2.2 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不足

虽然我国财政部门要求事业单位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编制财务收支计划,但许多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流于形式,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舞弊贪污现象发生。由于事业单位领导层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够认真负责,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急需提高,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出现财务人员与事业单位领导勾结舞弊的现象。

2.3 会计工作模糊混乱

首先,由于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其在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与任用方面存在问题,岗位门槛过低、人员分配不合理、岗位职责混乱是主要问题;其次,许多会计在财务工作上出现偏差,例如,采用的核算方式不科学、信息化利用不足、财务数据核算出现漏洞、财务指标核算不全面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事业单位许多会计人员共同负责同一个核算项目,这就使得会计工作过于模糊混乱,极大的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致使财务精细化管理推进缓慢。

3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

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是事业单位推进财务改革、做好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应积极转变观念,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做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带头作用,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观念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其次,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应做好财务专业知识储备,相关财务人员要完善自身专业技能,增强自身道德品质,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应采取培训、宣传等方式,让财务人员认识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确保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精细化,以此推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标准,首先,在预算编制前,应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制度,单位的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中来,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确定预算编制定额,这样确定的预算编制定额能反映出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真实情况,确保预算编制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状况以及各个部门的需求;其次,事业单位内部应积极完善监督机制,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测评,这样就能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此来预防财务风险,确保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3 落实财务人员的具体分工

财务人员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执行者,落实财务人员的具体分工至关重要。事业单位应统筹安排各个层级的财务岗位以及人员分配,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责权一致,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各司其职,不同岗位财务工作人员在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既能相互合作,又能相互监督,有效提升了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落实和发展。

4 结 语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其推行财政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阐述了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财务人员的具体分工等有效措施来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旨在为推进事业单位财政改革进程、深化落实财务管理精细化观念、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范文第4篇

我国事业单位与其他国企、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特殊性。其员工编制与国企、政府部门也不同。近年来,事业单位改制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事业单位有众多特殊性,其财务监督同其他国企、民营企业一样重要。随着我国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活动力度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也成为需要攻克的难题。如何根据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探索积极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模式,降低财务风险,重塑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之风,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利于事业单位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改革开放速度加快,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不能达到科学理财的目标。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利用财务监督工作指引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健康发展方向,及时发现日常财务工作的漏洞,不断充实财务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人员工作,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合理高效,为事业单位发展打下基础。

2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措施

2.1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意识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足够的财务监督意识。尤其对于那些缺乏财务监督制度的事业单位。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首先需要树立财务监督意识,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强化财务监督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组织财经法规学习开始。确保事业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均具有财务监督意识。领导具有财务监督意识后才能切实抓好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具有财务监督意识,才能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单位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的财务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重新学习财经法规,合理规范财务工作。

2.2 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的规范性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制定相关的财务监督政策规定,做好财务内部的监控工作。明确责任范围,做好财产保护工作。根据事业单位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状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财务监督工作。做好监督工作,需要确保监督工作能够落实到事业单位每一个工作角落,落实所有的工作细节。为事业单位监督工作提供可执行的规章制度。人员允许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财务监督小组,组员可以包括财务人员、单位领导等。落实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明确责任范围。确保监督工作能够规范进行,不要涉及个人情感。作为财务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并且认真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要把握好工作中的重点。财务监督管理组成员需要根据相关操作规范与制度进行监督工作,确保工作不出现疏漏。

2.3 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中心,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加强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存在工作人员利用单位缺乏预算管理制度,假借事业单位名义采购办公用品,却将相关物品运回自己的家作为私人物品。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经费预算,并将预算方案报送本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审核后,下发到事业单位各部门。超过预算管理的,需要经过额外的报批程序,合理规划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2.4 有效采取激励措施,确保完成事业单位预算目标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合理的激励措施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利于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与监督工作顺利进行。激励机制需要包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采用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激励管理可以建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运用合理的奖惩办法,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对于完成工作目标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以此激发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奖惩并罚,恩威并施,落实财务监督工作。

2.5 突出财务监督的重点

突出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明确自身的监督责任,抓好财务工作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做好财务监督管理的专项工作。

只有这样才利于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效率。例如国内一款杀毒软件为顾客提供的杀毒模式有三种,快速经典杀毒,全盘杀毒,木马查杀。顾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杀毒方式。杀毒软件推荐的是有针对性的快速经典杀毒。因为它杀毒范围包括病毒经常潜伏的文档位置,为顾客节约不少时间,突出财务监督重点内容也是同样的道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涉及了财务工作等多方面内容。监督人员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到重大违规违法等问题检查上。笔者认为,确保工作人员不会受到物质诱惑,而私设小金库。确保事业单位非税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事业单位没有出现重大财务漏洞。对经济犯罪与严重违法违纪的人,予以严厉惩治,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事,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2014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国企领导人员的经济作风的监督管理力度,揪出多名害群之马。事业单位也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财务监督工作。明确单位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与合规性。在日常财务监督工作中,进行有重点的检查与监督,整治财务工作风气。

2.6 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中存在资产配置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管理制度应该要确保资产管理制度与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职责与责任范围。建立存量资产与财务预算之间的合理联系,从预算的角度结合严谨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资产配置流程的规范问题。确保事业单位领导人可以及时掌握单位内部资产的使用情况与财务资源状况。进而才能进行有效评价考核。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实际财务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确保不出现国有资产浪费、闲置的情况。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与作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自管管理正规化,实现有效的财务监督目标。

2.7 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养成不断学习财务知识与掌握新财务理念的习惯。具有创新意识的财务人员才能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才能为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系统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事业单位领导可组织学习活动,引导财务人员形成正确的财务工作思维理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只有不断地发展改变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财务监督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对财务人员的自身职业修养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自身职业修养,能够在财务工作中保持一个公平、坚定的心理理念。在面对物质诱惑的时候,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遵循相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相关工作。工作环境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事业单位可以改善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在愉悦的工作氛围中努力工作。鼓励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加大培养人才的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学习意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财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081-02

所谓事业单位,就是指那些不以盈利为目的单位,其经营资金是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所提供。在事业单位中,如何合理的使用运营资金,做好国家资金的监督管理以及控制资金的使用成了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做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严格化,这样才能够确保计划与任务的高效完成。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

财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有一定的公益性和服务性特点,保障了国家的发展建设,将为人民服务的主体观念凸显出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这也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资金的来源进行不同的类管理。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绝对的监督权以及检查权,因此,事业单位一定要建立完善、严格的内部审核管理制度,严格的检查审核每一项资金的流入与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有效的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监督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收入以及管理预算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有统一的国家管理标准,所以事业单位只需要按照国家管理的规定正确的处理单位效益与社会效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重点与一般的企业有所不同,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来自于国家财政部门拨款,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特色。一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作用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管理项目,所以,其本身的经济性质也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只要是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其在运行上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整个管理模式也就更加的灵活多样。二是我国的事业单位肩负着保证人民物质基础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使命,所以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状态,既有从外部引进的资金,又有面向市场的资金来源,由此可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业务的繁琐。

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集权或分权现象

事业单位在集权或者分权方面严重缺乏相关的经验。对于出现的大小事务习惯于引用传统的高度集中管理办法,逐渐出现了事业单位过分强调集中与统一的现象,逐渐就形成了集权现象。在财务管理方面,过于严谨的集权现象会为事业单位带来许多的麻烦,大大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除此之外,分权现象也是影响发现问题的一大环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下属单位,要求其按月上交财务报表即可,对于账本的理顺工作过于重视,这样只会导致管理层出现所需会计信息难寻的情况,会影响管理者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对于下属单位没有控制能力及驾驭能力,这都是财务管理工作上过分分权的结果,事业单位对于单位的日常活动没有从整个单位的战略发展高度进行合理的安排,这为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行带来了影响,最终出现下属单位各行其事的局面,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约束能力,不能够制定出科学严谨的预算指标;
第二种情况就是大多数事业单位都不能够做出严谨的预算管理方案,随意性很大,容易在企业的资金链条上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

(三)财务监控约束机制存在缺陷

在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是对事后进行集中的财务控制,对于事前预算与事中控制不重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财务监督力度也不到位,由此可见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监控约束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事前预算与事中控制缺乏,计划的进一步实行就很难进行,财务部门更不能有效地控制单位的预算。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一味的迎合单位领导的不正规要求,忽视会计制度规定,将领导的话作为遵循的守则,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失去实际意义,最终财务也出现了混乱。

(四)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

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管理方面呈现落后的状态,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有效的手段,使得单位的资金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出现各种问题。多开户头在企业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在事业单位却是个需要避免的问题,但是事业单位的下属单位有很多人对多开户头的现象并不重视.长此以往,体外循环的现象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的现象暴露了事业单位的许多问题,例如:资金使用过于随意,资金使用率过低以及资金在周转上比较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事业单位出现呆滞账目的主要原因,会为企业带来许多负担更大的资金问题,为整个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影响,也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严格控制预算,提升资金使用率

事业单位目标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称之为基础部分,做好这一部分工作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从而有效减少财务方面的风险,在预算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财务工作的分析与研究,提前制定出可能出现风险的防范方案,大大的降低财务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重视预算控制工作中的工作目标确定、落实与考核等工作,严格的按照各项标准的要求执行。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也是财务预算工作的工作导向,根据这一导向财务管理部门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作内容的分解、考核与落实等。

事业单位想要壮大需要一个能够强化单位凝聚力的核算中心,而事业单位核算中心的组建需要一个稳健的资金媒介作后盾,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单位的资金服务不会出现断条现象。可以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机构,这样的举措可以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融合,对整个单位财务收支与资金流动的控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措施可以使事业单位的一系列活动更加正规,更加符合国家的规定,提升了资金的利用率,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二)提升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需要提升思想意识和学习能力。不仅要在专业技能水平上具有高超的能力,还要和具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的会计人员才能够逐渐掌握新形势之下的新会计制度与准则,逐渐适应当代会计工作的需求,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正规有序的渠道,财务会计人员加强领导、加强思想的整体认识、使会计基础工作更加稳健,使会计管理体系更加的完整:在构建会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一是加强员工的职业学习。在拓宽财务人员会计工作职业技能基础方面,事业单位首先要丰富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其次要增加工作人员的知识面,帮助会计工作人员扎实自身的会计基本功。二是加强财务人员的财会法制观念,树立会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这两方面培养会计人员依法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打下良好的财务工作思想基础。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提升其难度,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所以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技能进行培训,对于工作质量要尽可能的掌握好。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提升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帮助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对于会计人员的种种要求,避免会计人员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会计人员的现代科技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三)健全财务审核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财务审核管理中,制度的加强是进行财务控制与监督的重要环节,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详细的、具体的审核管理制度,对于每个人应该履行的岗位职责要逐一对应,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财务审核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收支能够获得及时的入账核算,得到的凭证真实有效,对于企业的物品或者钱财进行定时或者不定时的清查盘点,大大提升了账本的质量,能够真正的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除上述审核管理制度之外,还要完善其相应的考核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公开纠察,这样才能够实现既核对账面上的内容,又考核了账面之下的深层问题,在源头上杜绝非法行为以及不规范会计行为。

(四)逐渐加强资产管理力度

国家财政部门是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要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对这些资金款项进行科学的运用。一是事业单位要摒弃传统观念,提高对资金的认识,把资金划人资产的范围之内,在业绩考核之中判断该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二是资产管理办法要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用奖罚分明、明确个人责任的方式来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法律的形式明确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使得财务工作的流程有实行的根据。三是对事业单位的债务债权进行加强管理,定期回收检查借款,坚决杜绝贪图私利以及外借公款等行为。最后,监督审查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在源头上对财务工作进行监控,合理利用资产。

(五)培养财务管理部门的内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