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五篇】(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3-08-17 20:40:02   来源:工作计划    点击:   
字号:

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1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应用型”主要指人才培养单位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毕业生重点是而向生产一线,对应用知识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五篇】

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应用型”主要指人才培养单位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毕业生重点是而向生产一线,对应用知识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具休培养目标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应用型课程休系建设,应用型课程休系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休系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而,应用型课程休系建设应以知识的应用为重点。

其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突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要从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片而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次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课程休系建设方而应与行业、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设置课程休系,根据行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上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把以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牛的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设计能力、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保证学生既有一定的知识水_平,又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三步走:基本原理的课内讲授,校内实验、训练及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习三位一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选择上应突出学牛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牛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或分组操作)、启发引导、模拟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休,特别是要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和产品作为载休的教学方法,提卨教学效果,强化学牛能力培养。

     2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休系建设应强调课程休系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休优化,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及第二课堂通盘考虑,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培养人的全而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提高学牛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模块,培养方案要课堂、课外统筹兼顾,更好地发挥学牛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真正实现以学牛学习为主休,在保障基础的前提下压缩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时数;
将实验、实践教学单独组成一个模块,分解到各年级,强化实践,使学牛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抓起,以应用型课程休系建设为核心和落脚点,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牛长远的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休系建设应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而向基层、而向牛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充分调研行业发展情况、行业岗位及岗位成长目标的基础上,对岗位工作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岗位能力需求,进而理顺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的关联,最后形成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休系。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3.1物流专业初次就业岗位及成长岗位定位物流专业就业行业及岗位主要包括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仓储业务为主)、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及其他企业及岗位。

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中:

初级岗位:物流市场开发、仓库管理、车辆调度、物流信息处理、客户关系管理、行政管理等;

成长岗位(2〜3年):市场部主管、仓储主管(经理)、运输主管、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等。

制造企业中:

物流部门初级岗位:物流计划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物资采购、运力采购、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部主管、仓库主管、物流外协业务主管、供应链主管等。

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中:

初级岗位:仓储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信息员、客户管理员、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中心仓库主管、运输主管、配送部主管、供应链主管等。其他企业岗位有货代业务员、货代公司操作员、快递业务员、快递公司仓储员、客服人员、信息处理员等。

3.2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分析通过对典型物流企业、物流岗位的调研,可以得出下列物流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业务开发的工作过程:寻找、筛选目标客户一客户及业务评估一递交物流方案书一客户确认一会同运作部门进行实施确认一签定物流服务合同一资源准备(计划履行合同)。

运力采购的工作过程:明确需求一分析需求和供应市场一编制采购计划一询价和报价分析一认证确定供应商一谈判一签订合同一关系维护一评价采购工作。

仓储的工作过程:接收入库(出库)指令一货物接运前的准备一货物接运一审核订单与进货单一货物或商品检验一接运信息的处理一储位的规划管理一货物或商品上架储存一储存环境条件的管理控制一盘点一盘点结果的处理一系统确认。

分拣的工作过程:接受订单一商品订单资料分析一确定拣货作业方式一制作拣货作业单据一安排拣货作业路径一拣货作业人员安排货物拣取一分货一系统确认。

配送的工作过程:领取装车单与配送单据一点验单据一按单清点货物一装车作业一按路线进行配送一配送异常信息反馈一领取并审理验收单据一返回验收单据。

运输的工作过程:接收指令一调度车辆一提货一在途跟踪一收货安排一费用审核。

合同维护与修改的工作过程:新客户合同登记一合同归档一按月对登记文件进行查询,看是否有需要续签合同一通知客户续签一如果客户提出新的需求,对需求进行处理一完成续签或终止合同工作。

关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报关资料及报关指令一根据运作的具体产品情况配合海关完成产品的清关流程一反馈清关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海关临时要求一协调海关处理相关问题。

商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客户业务信息一录入订单一根据业务需要牛成不同合同一根据合同拟制打印相关单据一传递相关单据到关务部和物流配送部并发出相应操作指令一搜集运作中的相关信息并反馈客户一协调客户及公司处理异常问题一配合财务完成与客户的对帐工作一跟催账款的回收。

客户服务的工作过程:①接受客户需求订单一录入信息系统一订单实施的组织和监督一对配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处理一协调客户关系,进行投诉处理一对问题处理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②客户服务指令确认(仓储、运输、配送、综合)一录入信息系统一分单一应收费用审核一回单确认一电iS回访。

3.3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分工,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差别主要休现在岗位工作内容上。物流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主要休现在以下几个方而: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的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休能力要求如下: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3.4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案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充分调研物流工作岗位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为基础设计物流专业课程休系,得出如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专业课程休系方案设计。

工作岗位属于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物流部fJ、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

工作任务包括物流市场营销、项目客户开发、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商品养护管理、公路运输组织、运输调度、运输业务管理、运输流程优化、运输场站规划与布置、电子商务运作、物流信息处理、国际、国内货物运输及进出口业务报关、物流项目方案设计、物流业务流程优化。

职业能力涵盖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输管理实务》;
物流管理;
实践教学

物流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尤其是运输业。为了满足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且由于运输又是物流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各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开设了运输管理课程,且地位举足轻重。

一、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业的发展是从早期的以简单的产品配送为主要活动到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服务供应链为主要目标,以运输为主要方式来实现物质实体的空间位移并提供其他相关服务。

(一)运输与物流的概念。传统的运输主要指企业借助某种运输工具改变货物的空间状态及时间状态,其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生产、生活物资的流通。而现代运输则指的是由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路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形成的服务面广、功能强大的现代运输系统,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除提供传统运输服务外,还包括了由于运输活动的开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而物流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将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从生产地输送到消费地的整体流动过程,对整个商品流动的过程制订严格的计划并按之实施与控制,同时密切关注成本与效率。

(二)运输与物流的内在联系。现代物流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运输手段为基础,既要满足客户对商品流动的需求,又要追求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而运输服务又是物流活动及相关服务的主体,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千丝万缕的。一方面,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尤其是发展迅速的现代运输系统,更是承物流活动的主体,其运作成本占到整个物流成本的70-80%,可见它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运输又与物流中的其他活动密不可分。如:装卸、包装、仓储等。因此,人们对运输提出更高要求,运输自然要逐步融入社会的物流体系,与之共同发展。

二、运输管理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定位

早在2009年物流就被国务院列为了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并出台了我国第一个《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对物流业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物流业是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复合服务产业。而运输服务又是该产业中的最重要的单项服务。鉴于运输服务的重要性及其与物流业的密切关系,绝大多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都开设了《运输管理实务》这门课程,且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掌握物流企业中的运输作业部门的各个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课程学习的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对整个运输系统及运输市场上的各种运输方式有所了解,还要具备能够独立胜任运输作业部门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能积极有效处理从制订运输计划、发出调度指令、组织运输作业、设计业务流程、处理货运事故与纠纷、安全货运生产、控制运输成本支出、评价运输服务绩效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运输管理实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从了解运输市场上的运输方式着手,主要包括四种基础性运输方式(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水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及两种综合性运输方式(集装箱货物运输、多式联运)。无论是基础性运输还是综合性运输,同一运输方式的知识呈现在遵循时间顺序的基础上呈现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难度递进关系,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业务活动(包括发送、到达、运输三种活动)是平行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业务活动过程上还是从知识特点上都具有相似性。

目前《运输管理实务》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累积并传授知识,并没有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整合,所以学生即使学习了,他所掌握的也只是一些凌乱的知识点不仅没有在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也无法在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的学习中形成质疑、探究的能力,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进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打破传统的按照运输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真实企业调研、专家研讨以及毕业生回校座谈等方式按工作过程导向划分为不同的运输岗位,分析运输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并转化成一系列适宜的、难度、复杂度、深度都是逐渐递增的学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任务驱动法的思想制定课堂教学内容,由此改变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其次为学生搭建从起点(学习基础)到终点(学习目标)的梯子,以工作过程引导课堂教学,创造性地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技能指导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岗位职责,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探究的能力,拥有良好职业道德,为将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早已明确了高职高专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指导思想,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不断进步、行业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摆在高学生面前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怎样利用比较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既能够完成规定的理论课程学习,又可以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熟悉就业环境,适应社会需要,为毕业上岗后及时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目前人才需求情况分析数据来看,我国物流行业对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大且十分迫切。但从企业过去的经验来看,学校培养推荐的高职毕业生普遍技能较差,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不能适应企业实际操作。因此,对于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如何在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已经迫在眉睫。就《运输管理实务》这门课而言,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是了解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岗位技能,对运输企业的基本流程、组织分工以及各岗位的主要职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运输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及课程教学的总结,对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展开思考,将课内实训与课程实训相结合、线上实训与线下实训相结合、单项技能实训与软件综合实训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模块开展《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

1.针对单个项目技能知识点,设计专门课内单项技能实训。主要以课程训练项目也就是与课业任务驱动课程教学内容同步进行,结合当前项目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技能,既加强了课程教学中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初步训练,同时进通过简单的技能操作培养学生未来岗位上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2.结合专业技能竞赛,借助竞赛软件平台,开展课程综合实训。在经历几次指导学生参加物流沙盘模拟经营竞赛的过程中,我发现该竞赛软件对《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该实训软件是将参与实践学习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物流运输企业的实际运营的模拟实战演练,学生在综合运用物流营销、财务管理、仓储、战略布局规划及运用运输管理相关知识进行运输企业日常业务处理的同时,将运输企业管理的理念也融入在验式的互动软件中,让学生在竞争与对抗中体验企业管理的实质。在该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日常运输业务的处理,广泛的运用到了《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中包含的各项核心知识项目,如:什么是合理化运输,如何避免不合理运输同时做到合理化运输。

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
校内实训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189

1 物流实训方案的基础依据

本方案的提出是基于学校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基础之上的,新计划着重实践教学,明确了本专业就业企业的岗位设置,然后针对每个不同岗位所体现的核心技能要求,最后确定达到这些技能用以支撑的课程,使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国内大中型企业内部的物流岗位,第四学期为满足有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的学员,开设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以保证学生的后续发展需求。在第一个学期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后,从第二学期开始每个学期以一个岗位为主,学生专门学习该岗位的相关理论与实训,期末按照新的评价体系进行评定成绩。

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物流入门》;
第二学期开设《仓储作业实务》针对岗位与技能仓管员:仓储信息化、仓储作业、物流采购、物流设施与设备;
第三学期开设配运作业实务,针对岗位与技能业务员:运输作业、配送作业、货运、客户服务、单证员:信息技术、从采购供应到运输配送各项业务中的单证(纸质与电子)、第四学期开设国家物流员取证问答针对岗位与技能:物流员/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2 新的实训方案设计

结合我校新建的物流实训基地,从运输模拟实训、仓储配送实训、物流信息技术实训以及室外叉车的操作实训等软件、硬件设备中,提炼出切实可行的实训方案,包括实训项目,实训目标,学生操作步骤,考核要求等项目。

(1)实训训方案设计总体纲要。根据课程设置方案各学期的教学内容,提炼出各个教学模块的实训内容,包括:仓储实训项目、配送实训项目、运输实训项目、流通加工实训项目、不同运输方式下的物流单证实训项目以及室外的叉车操作项目等。其中仓储项目中包括传统出入库的操作、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操作、堆码苫垫操作、商品保养和养护、常规的质量检验操作、常用仓库装卸搬运设备操作等;
运输实训项目包括:托运受理、运力调度(分单)、始发站取派调度、始发站取派操作/自提自送、集货调度、发运出场/口岸提送、运输途中控制、目的站到货处理/提货调度、目的站货物到达、目的站取派调度等项。

(2)二级实训项目设计。依据总体纲要当中的一级项目,设计出了二级实训操作内容以及对应的课时数。以物流信息技术项目为例:1)条码认知(4课时:条码基础知识、条码符号的编码方法。2)商品条码(4课时):EAN条形码。3)条码的识读(8课时):识读设备的认知、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的应用。4)条码符号的位置(8课时):商品条码的位置、物流标签的位。5)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和流程(4课时):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条码应用系统运作流程。6)条码应用案例(6课时):、条码技术在零售业中的应用、条码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条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7)条码应用练习(2课时):条码打印和。8)RFID实训(14课时):、RFID基础认知、RFID应答器认知、RFID阅读器认知、RFID应用系统及基础设备认知、RFID在仓储系统中的应用、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条码与RFID标识技术的对比。

(3)细化到各个项目的内容设计。每一个实训项目中包括本次实训的任务、实训目的及训练要点、实训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实训内容及步骤。下面就以运输实训中的托运受理为例说明:

实训一 托运受理。

实训任务:1)让学生以托运受理人员(或客户服务人员)的身份,接受客户的询价和办理托运;
2)在系统中进行订单的录入、修改、生成作业计划等操作;
3)根据需要对订单进行查询和跟踪;
4)提交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及训练要点。1)熟悉货物托运受理的流程;
2)熟悉运输订单的内容,进行订单的录入、修改、并生成作业计划等操作;
3)对运单进行查询和跟踪。

实训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第三方物流软件平台运输管理系统。

实训内容及步骤:

1)让学生以托运受理人员(或客户服务人员)的身份登录运输管理系统,在订单管理系统中,将运输订单中的始发站、到达站、发货人、收货人等信息填写完整,可以对运单进行修改、确认无误以后,提交生成作业计划;
2)对订单进行查询和跟踪;
3)提交实训操作报告。

3 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1)针对本校的课程设置计划和实训项目的开发,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包括两个部分,就是某个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知和实训手册。(2)针对以往实训教学中人数多,课堂不好控制,而且在有效时间内,学生轮流操作效率不高情况,我们采取了分组教学的办法。物流实训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一是流程操作需要配合人数较少,比如出库入库操作,动作物流软件与物流设备结合,一次最佳搭配是三个人,即:信息员、仓管员、操作员。(3)考核与评价。新方案的实施,一改以往以卷面考核的评价方式。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课堂记载评价,每个老师每个小组每节课都实时的填写实训项目考核表,就贴在实训室内的活动板上,每个学生的操作从实学到熟练整个过程都有记载,都给一个相应的分数,这样更加促进学生操作的积极性。

那么,经过此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重要的是给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比如模拟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不再是以课堂为主进行设计,教师在课前设计中更加有了贴合实践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建丽,贾春雷,江锦祥.物流成本控制[M].人民交通出版社.

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仓储配送模块:该系统适合主要是针对货物进出口中转的仓储企业,分为8个大操作部门来进行实际模拟,设置17个岗位。

1、入库管理中心(设置入库计划员、入库理货员、单证员)

2、出库管理中心(设置出库计划员、出库理货员、单证员)

3、库内加工处理中心(设置加工计划员)

4、仓库盘点及异常处理中心(设置盘点计划员、盘点员)

5、配送中心(设置车辆调度员、司机)

6、保税、监管货物管理中心(设置报关员)

7、计费、合同管理中心(设置费项管理员、计费员、合同管理员、会计员)

8、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级、各部门经理)

通过软件的权限管理让我们担任不同的角色,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步、全部的数据操作,最终达到对整个仓储企业的业务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管理。

(二)运输管理模块:该系统适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业务管理,主要是针对货柜车的运输,零担也有一部分。分为7个大操作部门来进行实际模拟,设置14个岗位。

1、业务操作管理中心(设置集装箱业务员、零担业务员)

2、调度中心(设置运力管理员、线路管理员、派车员)

3、车辆跟踪管理(设置车辆跟踪员)

4、车辆管理中心(设置车辆管理员、司机)

5、运价管理中心(设置价格及合同管理员)

6、计费中心(设置收费员、成本计算员、会计员)

7、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级、各部门经理)

通过软件的权限管理担任不同的角色,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步、全部的数据操作,最终达到对整个运输企业的业务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管理。

(三)国际货代与报关模块:国际货代物流管理分为6个大操作部门,设置7个岗位。

1、业务单证管理中心(设置单证员)

2、订舱及派车中心(设置订舱员)

3、报关中心(设置报关员)

4、运价管理中心(设置价格管理员)

5、计费中心(设置计费员、会计员)

6、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级、各部门经理)

通过软件的权限管理担任不同的角色,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步、全部的数据操作,最终达到对整个运输企业的业务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管理。

(四)集装箱码头管理模块:集装箱码头管理分为8个大操作部门来进行实际模拟,设置21个岗位。

1、服务台(设置提箱单证员、收箱单证员、单证跟踪员)

2、闸口(设置进闸管理员、出闸管理员)

3、堆场计划中心(设置堆场计划员、堆场管理员)

4、船舶计划中心(设置船舶进口计划员、船舶进口单证员、船舶出口计划员、船舶出口单证员)

5、中控(设置现场作业监控员、作业调度员)

6、edi中心(设置edi管理员)

7、商务中心(设置服务台收费员、计费员、会计员、价格管理员、业务员)

物流运输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流产业;
发展;
人才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对于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被誉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生产制造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属服务业,与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不仅仅是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活动,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当中也都存在着大量的物流活动。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更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随着物流服务的展开,我国物流人力资源,尤其是物流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稀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物流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物流大规模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人才需求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1年12月的首届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出现40余家企业以高薪争相聘请“现代物流主管人才”的场面。2002年9月以来,在国内各大城市的人才招聘会上,物流专业人才都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动辄开出30万年薪的高价公开招聘物流经理,物流策划师等物流行业的高级人才也被打出“10万年薪起价”的招牌。据权威机构调查,目前国内拥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物流专业管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不足百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为20-30万人。

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以及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紧俏,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

(二)我国物流人才的供给

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即院校培养和社会培训。有资料显示,2005年有45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160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有57所院校招收物流工程硕士,近千所中专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目前已全面铺开;
上岗资格培训人数日益增多。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然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当前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都较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二、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1999年现代物流业在河北省起步以来,交通系统、商业储运系统、邮政系统、铁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对物流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路运输行业和商贸系统企业表现得格外突出。就交通行业而言,新注册的物流企业达到17家,新增加物流中心、配送中心6个,营业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石家庄市还建起了河北省内首家陆路港。再如商储系统,中储河北分公司有货运站2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7万平方米,并有专用铁路路线,具有大批量中转和多批次、小批量配送的先天优势。加上“交通在线”和“中储物流在线”的融合,更加速了交通物流与商储物流的发展。此外河北省物流业具备较强的对外辐射能力,是第三产业中的优势行业,河北省的物流企业每年为省外提供了大量的物流服务。

河北省连结东北、华北和西北,环绕京津两大消费市场,省内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场和货运枢纽等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国有铁路和公路主干线为骨干辐射分布,兼有地方铁路、水运、管道和航空运输方式,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在全国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五位,铁路密度和货物周转量居全国之首,拥有各种生产性泊位69个,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2.88亿吨,石油、天然气管道延展长度超过2000公里。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和批发零售等各个行业快速增长,物流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2005年,全省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70亿元,完成货运总量9.15亿吨,货物周转量4939.6亿吨,物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河北经济的增长点,2005年省政府决定重点培育五大物流枢纽城市(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十大物流园区,建设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逐步形成“立足内需、融合京津、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蓬勃发展的物流企业培育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主体,需要大量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

三、环渤海地区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一)环渤海地区物流人才的总体需求情况

1.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从工作内容上看,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
二是物流企业人才;
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
四是物流研究人才。

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工程人才,包括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有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这些人员必须对物流行业很熟悉,并且掌握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中。

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

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的需求,主要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人才。

2.从岗位层次上看,可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四个层次。

3.另外外语能力有要求,主要是英语,计算机要有一定的操作和应用的能力,毕业生最好拥有物流专业资格认证书。性别方面,绝大部分岗位没有性别限制,但很多岗位大都要求是男性。

(二)环渤海地区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辽宁、河北、山东省,经济腹地涵盖了华北、东北、西北、中原等地区,成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物流业竞争力与其他两个地区相比,仍然很弱。尽管天津、大连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物流港,但产品出口远不及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产品出口份额占全国的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由于受传统工业的影响,物流业的发展也侧重于铁路公路运输、仓储、采购。调查显示,环渤海地区招聘的物流岗位也以采购运输仓储类居多,这类岗位对物流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看中,强调工作经验。对于中高层部门经理则还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

(三)不同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1.运输业。与运输有关的岗位,包括运输经理、配送主管、物流配货员等,涵盖了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运输方面的知识,对运输、配送方面知识要深刻掌握。由于一些综合性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通常要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手段,因此有的岗位要求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多种交通工具的使用知识。在进行物流方案设计及任务执行时,只有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设计出切实可行、安全快速、经济有效的运输方案,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2.仓储业。与仓储有关的职位包括仓库主管、库存管理员、仓储主管等。这些职位要求仓储人员熟练掌握仓储管理知识,能够履行收发、保管货物的职能。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仓储管理将涉及到库存控制、自动化控制、包装、加工、检验、维修等作业。一些职位要求仓储管理人员有诸如电子仓库管理的经验或能够操作MRP、VMI等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

3.国际物流业。与国际物流有关的岗位包括国际物流筹划部经理、国际货运经理、报关员、单证员等。所有这些岗位都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熟练的英语交流能力。

(四)不同物流岗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这里所说的物流业人才,是指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学位)或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物流业从业人员,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四类。

1.高级物流人才:高级物流人才位于企业的高层,负责企业整体目标的制订。在物流企业中,出色的高级经理和总监属高级物流人才。

2.中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主要负责企业具体事宜的计划与指挥,一般的经理和主管属于中级物流人才,例如:物流部经理、营运主管等。

3.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操作人员:初级物流人才属于执行层,他们负责具体事宜的操作,偏重于体力劳动。调查显示,这类岗位占就业岗位的44%,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熟练运用办公软件等。与对高级和中级物流人才的要求相比,对工作经验的时间长短和层次高低的要求都较低。只要拥有扎实的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便可获得招聘单位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