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百家讲坛观后感【五篇】(全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12:45:06   来源:观后感    点击:   
字号: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第1篇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很有智慧,就连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老子的人生智慧便是弱者生存,钢亡而弱存。老子提倡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百家讲坛观后感【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百家讲坛观后感【五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第1篇

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很有智慧,就连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

老子的人生智慧便是弱者生存,钢亡而弱存。老子提倡做人要柔一点,弱一点,低调一点,遇事要懂得以柔克刚。这让我想起了张三丰的太极拳,据说当时张三丰正在树林中练功,看到一只蛇和一只乌龟正在恶斗,便静静的站在一旁仔细的观察起来。蛇的动作迅速而凌厉,乌龟的动作缓慢而精准,神奇的化解了蛇的进攻,最后居然一口咬住蛇头,赢得了这场恶斗,伫立在一旁观看的张三丰被这出奇制胜,以柔克刚的招式给震撼了,之后由此悟出了“太极”的概念,以柔克刚,独步天下,傲视群雄。这和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太极拳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老子思想的精华,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老子曾问他的弟子们,天下最弱的是什么?弟子们答,是水。老子又问,那天下最战无不胜的是什么?弟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此时,老子悠然答曰,水能灭火,水滴石穿,则天下至柔即为天下至钢,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

我不禁愕然,这高深莫测的语言中包含着人世间最真挚的道理,旋即,我恍然大悟。有时候,退让并不是懦弱,这恰恰是一种人生智慧。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百家讲坛 社会注意力 吸引

一、社会需求

百家讲坛节目是以电视传播的形式出现的,而对于这种传播模式而言,观众手中的遥控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果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睛和耳朵的话,观众手中的遥控机就会毫不留情地把你换掉,尽管你的内容很精彩。那么该如何抓住观众的眼球呢?就是要跟社会的需求、社会的注意力保持一定的接触,如果没有这种接触的话,即使你有百般的武艺,也找不到追捧者,这也就正印证了恩格斯在一百多年所说的“再好的一个主义,再好的一个主张,如果你不跟老百姓的实际需要相接触的话,你也是一个沙漠中的布道者”,所能造成就是资源的虚置。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一面中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方面大众却感受不到这种精神财富所能带来的精神享受(抱怨文字晦涩难懂,不易理解等);
一面是许多大学的教授老师们数十年沉浸在“故纸堆”中苦心做学问,出了成果却碍于出版经费而苦恼,一方面又是大众关于传统文化信息接收渠道窄的抱怨。刨根究底,就是文化供给方与文化需求方没达成有效的衔接的困惑。百家讲坛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个需求市场,把节目的策划重点落在学术研究的最终成果应该服务于大众上。的确,百家讲坛的受欢迎程度很大地佐证了其市场定位的准确性。

察觉到市场需求,能否持续性高质量地进行内容输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人们对历史文学类题材的关注度是比较强的,原因就在于历史文学类题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正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了文化市场上历史类文学类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但是戏说成风,久而久之,对历史的误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的社会认知,因而人们渴望对历史的正确解读,古人言,“灭其国,先灭其史”。对民族、对历史不负责任的精神文化产品,我们不能小视。对于尚未有专业知识储备的那些青少年而言,历史的误传小则影响他们的历史观、人生观,大则会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百家讲坛虽说将历史事件故事化,但是仍坚持内容学术化的特点,这既保证了所传输的知识的严谨性,又保证了所传输的知识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我们能明确的感受到每个专家所引用的史料,都是确凿的。

二、心理学的角度

清楚了社会的需求之后,该如何吸引社会注意力呢?从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中,我们能感受到有两个因素很重要,那就是规模和特色。

百家讲坛所具有的规模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百家讲坛依靠的是央视这棵大树,其权威性、公信力,覆盖面,采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是其它媒体所不能抗衡的。在中国,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与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公信力具有天然联系。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电视媒体是一个宣传与经营的混合系统。一方面,它依托于各级政府而存在,一级媒体代表一级权威,是各级政府的宣传平台。另一方面,我国没有商业台和公共台之分,由于不同级别的媒体,代表不同层级的行政权威,它们发出的声音,它们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级别的传播平台。自然中央电视台就成为中国大众心目中最权威的媒体,它所传播的内容可信度也最高。而百家讲坛就很幸运地拥有了这个优势。其二在于百家讲坛发展至今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大众媒体的前期预热,图书音像的后期跟进的模式正在形成。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以研究《聊斋》见长,以前写过八九本关于《聊斋》的专著,最多也只印1万册,但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聊斋人物后,一下子被大众所熟悉,不仅新著《马瑞芳讲聊斋》出版后不到一月就再版,还带动了她之前著作的热卖。这几乎是所有上百家讲坛的学者所能经历的。另一个因素就在于百家讲坛自己特色的形成。如何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呢?简而言之,就是难以被别人所替代。如何才能不易被别人所替代?就是要有独特的资源、独特的定位、独特的内容、独特的服务。百家讲坛独特的资源就在于它充分地把握了“学术资源”来抵抗戏说成风的风气,以满足大众渴望历史真相的心理。其力量所系就是权威地公诸史实。通俗、亲民则是其节目一贯的定位。百家讲坛一直致力于的学术研究的最终成果应该服务于大众,其内容立足于学术研究,传播手段靠讲故事,且带有些许的娱乐精神,讲授者演讲风格亲切幽默,语调抑扬顿挫,还常伴有丰富的字体语言,大有新瓶装旧酒,不改其味的架势。悬念牌、名家牌、顺势牌则是百家讲坛红火至今的独特内容。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认为口播类的节目必须要有悬念牵引,因为对于观众而言,有悬念的东西才是最吸引人的,就如观众之所以喜欢看电视剧很大原因在于它扑朔的剧情一样,如果节目一开始讲授者就一板一眼的话,即便内容万般精彩,也吸引不了观众。2005年,接着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势头,百家讲坛就专门邀请学者易中天给观众揭秘汉朝人物,就近说远、就熟说生、借题发挥。随后又做了郑和下西洋以及二战的选题,这些节目都从时事出发,借题发挥,打顺势牌,都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名家牌,就是对专家的选择,既要看中其扎实的学术研究,又要具备公众演讲的能力,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选择的专家,他在他的领域里也许是好的学者,但是在《百家讲坛》这样一个普及性的文化场合,他也要做得好,就要比较冷静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回到殿堂的时候,学术依然研究得很好、很扎实;
走出来的时候,面向大众,会用另一套语言,另一种思路,把自己的学术传达出来。具体的做法,就是结合电视口播节目的特点,少做抽象的理论分析,强调叙述的故事性和悬念性,抽象理论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来一个画龙点睛就行了。百家讲坛独特的服务就在于完成电视视听元素的渗透,将视听元素和学者们的讲解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传统意义上说,讲座类节目由于其内容的限制,并不是很适合电视这种视听媒介传播,而百家讲坛就充分利用画面穿插的剪辑手法,还注意使用现今流行的FLASH图画等来弥补视觉上的缺陷,将知识性、可听性和画面观赏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把文学的甚至评书的结构形式运用于真实的史料编织中,与电视传播的形式十分契合。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第3篇

摸清栏目制约因素,打开一方新天地。据了解,《百家讲坛》的创意最早就是来自科教频道当时的负责人高峰,他有感于大学里的讲座很受欢迎,许多教授讲得非常精彩,并且互动也很热烈,就想把一些讲座搬到电视上来,于是就有了《百家讲坛》这样一个栏目。早期的《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十分庞杂,也正因此,前期的《百家讲坛》始终徘徊于央视末位淘汰的边缘,几经探索、调整,直到2004年推出北京社科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先生《清十二帝疑案》系列,一下子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一举使《百家讲坛》创下了当时科教频道的最高收视率后,《百家讲坛》才搞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节目,不适合做什么样的节目;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人们慢慢开始观看《百家讲坛》时不再换台,就连刚上小学的学生也很喜欢听“老头儿讲故事”;
也是自那时开始,《百家讲坛》逐步摸清了栏目的制约边界,选题不再包罗万象,而是逐渐向历史和人文方面集中,陆续推出易中天品三国系列、王立群读史记系列等脍炙人口的节目,不断地创出收视高峰。

我们打开《百家讲坛》栏目历年的节目播出表可以发现,栏目前期曾有很多重量级的人物登上过栏目的讲坛,不乏大家和名家,但他们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栏目本身是有其局限性的,即使有大家或名家也很难突破这种局限性。通过《百家讲坛》栏目的内容变迁对收视率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电视栏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内在规律性的,符合这种规律就会大受欢迎,反之则门可罗雀。

《百家讲坛》栏目局限性分析。《百家讲坛》栏目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第一,必须要有合适的主讲人;
主讲人不光要有很深的学术功底,还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还要能把握好观众的心理。在电视上,因时间有限,主讲人不可能与现场观众产生互动,更不可能与电视机前的电视观众直接交流,因此主讲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抱着科学和认真求证的态度把讲述内容故事化,每讲自成章节,同时还要环环相扣;
观众喜欢听故事、听细节,这就要求主讲人能很好地把握观众的普遍心理。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纰漏,观众就不会买账。

《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万卫说过,“主讲人是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讲人成就了《百家讲坛》。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优秀的主讲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栏目的发展,通过对2007年前8个月的栏目播出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今最有影响力、播出内容最多的主讲人还是易中天、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刘心武等。重播最多的也是他们的节目。

第二,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登上《百家讲坛》的。《百家讲坛》从过去的内容庞杂――科技、数学、历史、经济、文学等无所不包,到目前的有人惊呼《百家讲坛》变成了“史坛子”,这个过程不是偶然的,一方面在于观众爱听故事,而历史的真实震撼力以及易普及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在操作上更易于把握;
另一方面在于人们所普遍具有的认知渴望,我们知道,《百家讲坛》的许多知名节目都是“顺势”而成的,比如《清十二帝疑案》的推出就是在当时满屏幕都是“清宫电视剧”、“戏说”的基础上,人们普遍想了解历史真实的情况,《百家讲坛》正好满足了人们这样的需求,于是一下子火爆起来。电视很重要的功能还是娱乐,想通过《百家讲坛》这种形式普及深奥的知识,还是很难的。另外,《百家讲坛》还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学者名家之外请相关人士分别讲述了“红旗渠的故事”和“杨子荣”,也是一种突破吧。

综合上述两点,内容上突破很容易,有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百家讲坛》的选题,比如关注了那么多中国皇帝,世界那么大,我们是不是应该抬头看看西方了,西方的发展史,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
科学、技术上的某些有趣故事同样也为人们所广泛关注:艺术的魅力、文学的意境,观众也是想了解的,总之,只要有趣,观众都是可以接受的。最关键的还是主讲人,只要有合适的主讲人,相关内容上的限制也会取得突破。正因为目前主讲人特别稀缺,《百家讲坛》宁缺毋滥,宁可重播也不降低标准,内容上的突破才显得比较困难。可以看出,《百家讲坛》目前遇到了突破上的瓶颈。

把握局限,突破发展。通过上述分析,由于栏目自身的局限性,栏目在这一时期遇到了发展的障碍――非常缺乏能讲述新内容的主讲人,其实这种障碍是发展中的障碍而不是系统性的障碍,栏目总体的制约和局限在于不能没有优秀的主讲人和观众感兴趣的讲述内容,目前能够做到的首先应该是寻求内容上的突破。另外,最关键的还是根据主讲人的几个制约条件来寻找优秀的主讲人,因此,栏目组可以在内容方面广泛征集选题,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筛选,建成选题库,并不断补充内容;
然后根据选题内容通过各种方式选拔、打造一批新的主讲人和学术明星。作为一档在观众心目中已经有相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学术栏目,《百家讲坛》必须突破。

任何栏目都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只有对这些制约因素和局限性清醒认识、认真分析,并以制约因素为条件,不断寻求内容上的突破和形式上的创新,栏目才有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历久弥新。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第4篇

很多人是在知道易中天之后,才知道《百家讲坛》的。其实,《百家讲坛》的创办远早于此。

2001年7月9日,基于办一个“开放式的大学”,把各路专家、学者从教室里搬到电视上来,以弥补许多观众无缘进入大学的遗憾的想法,《百家讲坛》正式创办,当时的口号就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开播伊始,担纲主讲者皆为各学科顶尖学者,比如霍金、杨振宁、李政道、童庆炳、叶嘉莹、莫砺锋等名家都相继到节目做客。专家讲课的内容也比较杂,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常识、饮食起居、养生保健,几乎全都进了“讲坛”。

“其动机很好,不想观众并不买账,原因是听不懂那些过于专业的东西,收视率极低。”《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

为了提高收视率,《百家讲坛》开始在形式上做一些变化,将主讲人由一个变为好几个座谈。“但效果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好在那时央视领导对其收视率要求不高,权当它是一个公益性栏目。”万卫说。

《百家讲坛》创办初期是没有收视率指标的。2003年央视开始用收视率作为衡量栏目的指标,实行末位淘汰制,《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不行被淘汰了,眼看就要轮到《百家讲坛》,编导们有些急了,开始研究观众,研究市场。2004年,在第二任制片人聂丛丛的主持下,《百家讲坛》推出了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迎来了较高的收视率。

在这种变化的节点上,《百家讲坛》迎来了它的第三任制片人――万卫。面对着收视率这把高悬的长剑,万卫开始重新定位《百家讲坛》。他觉得当时节目的方向是百科,打造的东西不明确,所以他上任的首要任务是着手打造拳头产品。在研究了过去收视率高的几期节目之后,万卫将栏目的定位从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并将读者划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四十岁左右爱学习的女性。她们一般不太爱看电视娱乐节目,或很少看电视,喜欢看书,但对历史不太了解。第二类是众多的老年知识分子。他们有书,爱看电视连续剧、新闻,以此消磨时光,一辈子渴望学习,但学的知识比较杂,缺乏系统。对中国历史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并不十分清楚。第三类是一些文化不太高,甚至相当低的人。这些人知道很多历史故事,但来源不是书本,而是民间的口头传说,这些传说跟历史真实不一样甚至相反。

在将“大众”放在首位,将“学术通俗化”这个方向下,《百家讲坛》栏目组开始四处物色合适的主讲人。《百家讲坛》一共有四个栏目组,每个组都到大学去找主讲人,他们请校方推荐、通过学生推荐,由双方推荐他们学校的名嘴。然后栏目组跟这些名嘴见面,给他们录像。回来之后他们根据录像研究面对镜头时这些人的表述能力、人格魅力,之后再看他研究的学科有没有目前大众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他们敲定一个试讲的选题,在准备试讲的过程中编导和主讲人不断地沟通和交流。《百家讲坛》很快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2005年4月,被栏目组在凤凰卫视节目中发现的易中天正式登上《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语言风趣幽默,《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路攀升。而随后开播的《品三国》,更是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也创下了《百家讲坛》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度。

2005年7月,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历史老师――纪连海,走上《百家讲坛》,创下了该栏目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率。而他,更是因此也成了全国名人。

2006年国庆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于丹出现在《百家讲坛》。从一个不为很多人知道到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于丹只用了7天时间。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第5篇

海选:三管齐下+毛遂自荐

《百家讲坛》的体制是这样,万卫是制片人,制片人下面有执行主编,执行主编下面是编导,这样分三个层级。栏目人员又分为四个小组,每个组都是有固定的主讲人,谁发现的主讲人谁就做,每个组也要为节目收视率、影响力等各个方面负责任。

即使在栏目内部,编导们也不讳言“海选”这个选拔主讲人的环节。主讲人王立群向记者透露了栏目到各个大学进行“海选”的方法,他称之为“三管齐下”:“第一,在校园网发公告,征求主讲人,全校教职员工都可以去;
第二,请人文院系推荐几个好的老师,进行面谈;
第三,走访大学生,让他们推荐讲述好的老师。”

除了“三管齐下”,还有一些辅助方式。比如小圈子的推荐,“小于丹”蒙曼结缘《百家讲坛》,就是因为她的学长、在坛里讲唐史的孟宪实教授的推荐;
而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透露,毛遂自荐的学者也大有人在,“有的老师就把自己讲课的录像寄过去,和节目组的人套近乎,希望能得到赏识,一夜成名。”

面试:尴尬地对着镜头“胡说”

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段怀清曾经参加过《百家讲坛》的面试。那十分钟的试录,用段怀清的话来说是个“尴尬的过程”,“没有任何限制,就要求你对着镜头讲十分钟。就对着一个摄像机,什么人也没有,就是胡说。”

能否成为《百家讲坛》的主讲,决策权最后还是在制片人万卫手中。万卫曾提出了“三维选人轴”理论:这个选人轴中,Y轴是纵轴,对应这个备选主讲人的文化和学术根基。X轴是横轴,也就是备选主讲人跟大众交流的能力,要口齿清楚、思维缜密,同时最好有幽默感。而Z轴,则是直指人心的,就是这个人要有人格魅力,受观众喜欢。全部符合这三者的学者,才能进入正式的打造明星程序。

包装:“职业演员”的诞生

易中天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你要想在《百家讲坛》讲好,第一个条件就是你甘愿被修理;第二是你能够被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