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征文【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14:00:16   来源:征文    点击:   
字号:

民族团结征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草原歌曲产生之初时代特征草原文学是“在内容上反映草原游牧生活、抒发草原游牧民族思想感情、表现北方骑马民族的性格特点,在形式上适应畜牧业生产,便于游牧民族人民理解、接受、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征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团结征文【五篇】

民族团结征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草原歌曲 产生之初 时代特征

草原文学是“在内容上反映草原游牧生活、抒发草原游牧民族思想感情、表现北方骑马民族的性格特点,在形式上适应畜牧业生产,便于游牧民族人民理解、接受、传播、继承和发展的特点”。而笔者认为,“草原文学”的这一概念,不能简单套用于草原歌曲。本文所指的草原歌曲是:唱词以“草原”为中心的各种具有草原“符号”的特性名词为标志的,曲调具有蒙古族音乐的典型旋律特征,以描绘草原景象,歌唱草原人民生活的一种歌曲形式。它在某些方面延续和发展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和表现形态,在创作、表演、传播、传承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产生初期即表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时代特征。

一、社会转型决定了草原歌曲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征

1.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以及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建立。长期以来的社会发展使我国成为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民族共御外敌,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共同任务,各民族间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旧社会制度下的王公贵族退出历史舞台。1946年4月1日为宣传革命思想,在张家口组建了内蒙古文艺工作团,团员包括从延安派来的周戈、张凡夫、陈清漳、刘佩欣等文艺工作者和内蒙古地区的孟和佈彦、孟和、宝音和希格、那苏图等。

可见,当时内蒙古文工团便是由本地区音乐家和内地音乐家,蒙古族音乐家和汉族音乐家共同组成的。“文工团的宣传任务就是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指导思想的,当时创作的第一首歌曲《蒙汉人民团结战斗歌》就是以《讲话》为指导思想创作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蒙汉民族团结一致,建设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产生的歌曲艺术,明显体现这种蒙汉民族团结的政治诉求和时代特征。”

2.内蒙古文工团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团体,必须响应党的号召,必须充分体现新的时代面貌,有利于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以及蒙汉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建设。过去的民间音乐显然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文化需求。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专业团体——内蒙古文工团活跃于内蒙古各地,深入广大农村和牧区,宣传形式以蒙汉结合的歌舞演出为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了大量革命歌曲(见表)。这些歌曲在宣传新中国政治思想和革命意识的同时,体现出草原歌曲的鲜明时代特征。

3. 新的草原歌曲艺术形态与蒙古族固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了易于被蒙古族人民群众接受的文化形式。1948年9月15日开幕的“那达慕”大会上,呼纳盟歌舞团演出了蒙古剧《牧民吉墨彦》、《敖哈木西热勒》、《血案》及蒙古舞、鄂伦春舞、鄂温克舞和歌曲《内蒙古需要平等和平》等。甘珠尔草原“那达慕”大会的形成据传系1781年即清乾隆四十一年,在呼伦贝尔建庙落成典礼上约定每年农历八月一日至十五日为集会时间,各地商户在此交易买卖。

“那达慕”大会的传统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自1948年的“那达慕”大会开始,呼纳盟文工团介入,并在“那达慕”上开始演出新型歌剧、舞蹈和歌曲等,使蒙古族与汉族交融的这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与“那达慕”这一蒙古族固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结合,具有了时代的新印记。

4.早期草原歌曲的产生是出于当时政治宣传的需要。草原歌曲的诞生是社会主义新文艺路线在内蒙古地区的具体体现。根据笔者统计,1948~1949年,《内蒙古日报》刊登了不少歌曲新作。

从歌曲曲名看,产生初期的草原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政治倾向,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而服务。1948年,纳文慕仁盟(后撤销建制,并入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召开工、农、牧、猎代表大会,代表们送给“文工团”绣着“穷哥们的文工团” 的锦旗。可见,当时的内蒙古文工团新形式歌舞音乐深受各民族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喜爱,应和了民众建设新社会的愿望和要求。

5.草原歌曲的产生,应和了新的欣赏群体的需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新的社会制度的形成,并不能完全改变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在聚居区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与民俗活动。草原歌曲想要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就必须选择一种能为民众接受的形式,与蒙古族传统民间歌曲的结合是最直接、最自然、最易于为聚居区的民众接受的方式。另外,自治区成立之后,蒙汉民族混居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尤其随着城镇的大量出现以及发展,新的城市音乐文化开始形成,而针对这些新的市民群体,蒙汉元素交融的草原歌曲无疑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感,能够被蒙汉两个民族接受,从而出现这一跨区域的共享体裁。

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草原歌曲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时代特征

民族团结征文范文第2篇

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特征

1 社团形成的自发性与成员组成的多元性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都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群众基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从机构形成与成员来源来看,具有自发性与多元性的特征。社团由学生自发组织,社团负责人自愿承担社团的发起和组建工作,成员自由加入,准人和退出渠道宽泛。成员自愿、自由结合,民主参与,不受民族、种族、、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等多方面正式组织界限的影响与限制,可以跨班级、跨专业、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只要赞同并遵守社团的章程和相关规定,便可自由加入。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社团,凭兴趣自主选择参与社团活动,使得这些社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就德宏师专少数民族社团而言,作为一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专科学校,德宏师专现有99个全日制班级,14个学生社团,有傣族学生联谊会与景颇族联谊会两个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社团由学生自发组成,至今已有近11年的历史。傣族联谊会现有会员198人,其中傣族123人,景颇族4人,阿昌族3人,其他民族68人。景颇族联谊会现有会员174人,其中景颇族129人,汉族30人,傣族3人,傈僳族1人,德昂族1人,其他民族10人。具有典型的社团形成的自发性与成员组成的多元性。

2 核心人物的权威性与成员心理的相容性

学生社团骨干或领袖成员,属于校园中最为活跃的前卫人物,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作为所在社团的灵魂与核心,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核心人物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他们的权威性往往来源于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或某方面的特长。在调查与访谈中,我们发现德宏师专傣族联谊会和景颇族联谊会近三届核心人物(会长或副会长)都具有出众的才艺特长,较好的同学关系和社会关系,在本民族中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并且极大相似之处是这些学生的家长,在所在傣族或景颇族村寨都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社团里,核心人物起着指挥、协调和榜样作用,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群体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作为非正式群体,民族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员间常有比较相近的观点、一致的情感和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共鸣和高度的心理相容。相互之间反应积极,情感融洽,较少有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具有较为一致的群体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成员由于在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成员问容易达成心理的一致性与相容性。尤其在举办一些重大社团活动或本社团成员需要帮助时,成员之间通常会呈现空前的团结,真正做到相互支持,共同配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3 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民族文化的主导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指出:“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少数民族学生共同的志向、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各尽所能、团结协作,造就了丰富、生动的社团活动内容。

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进行特色活动,如用图片展览展示民族地区的优美景色和特色建筑、举办民族歌舞比赛、举行重大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通过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促进民族团结。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和标志,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也正由于各民族具有独特优势的文化资源,才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众多活动中,民族文化活动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与主导作用。

4 经费来源的多层面性与社会关系的本土性

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经费一般以自筹为主、学校拨款为辅,部分来源于社团成员所交纳的会费、或来自于社会赞助。许多社团走出校园,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得到企业单位的经费支持。以2008年1月至12月为例,德宏师专傣族学生联谊会与景颇族学生联谊会经费开支分别为10150元,12100元,而学校拨款仅为每个社团每年1500元,两个社团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社会企业、政府、民族团体及个人支持与赞助,部分来源于社团有偿的演出或宣传活动。

从经费来源及所联系的社会部门来看,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社团主要成员多为本地主体民族,社会关系多在本地。社会关系的本土化一方面有利于在本地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又有较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5 社团的发展性与群体的不稳定性

由于学生社团自发形成的特性,所以不管是组织形式、社会成员,还是活动主题等都不可避免表现为结构松散。因为除了民族情感及归属感等因素外,少数民族学生社团体现了“组织形式上社团与其成员之间的维系仅凭兴趣爱好,出入自由流动性大”的特点。学生社团的组织和成员并不是一直处于稳定与平衡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适应、不断重新组合与发展的过程。社团的机构、活动方式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社团内部人员也常有更换频繁的现象。但从整体看,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社团一般以一种民族成员为主体,一种民族文化为主导,加上同一民族太多的同质性,使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较其他社团更具稳定性。对德宏师专傣族学生联谊会和景颇族联谊会调查结果表明:三年来,社团成员尤其少数民族成员除毕业、退学离开社团的学生外,无一人主动离开社团。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功能

1 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教育促进功能

(1)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化的促进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认为,社会化是人们获得人格、学习社会和群体方式的社会互动过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刚入学的少数民族新

生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的不同,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少数民族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通过了解汉族学生的生活习惯、民间习俗,有利于对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心理适应,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社会实践经验,缩短适应期。另一方面,“学生社团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学生社团可以满足学生被他人承认的需要,学生社团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需要。”同时“社团社会化的运作,必然形成社团小企业、小社会的现象,使青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熟悉社会的运作方式,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基础作用;
社团活动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社团活动的思想性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引领作用;
社团活动成效的渗透性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参加社团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运用知识,检验真理,提高层次,转化与创新的实践。”旧在访谈中,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明确表示在适应大学新生活、处理人际关系、寻求心理支持、适应大学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解决暂时困难时,社团给予了他们很多支持与帮助。

(2)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一种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共同的志向、兴趣和爱好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各尽所能、团结协作,造就了生动的集体主义课堂。通过不断处理个人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集体荣誉感的激发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进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集体的观念。

少数民族学生社团通过一系列富有民族特色与教育意义的社团活动,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以及社会礼仪。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自由民主的交往平台,自主的社团管理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与约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准入与准出途径宽泛,不同民族的学生凭兴趣就能加入其中,各民族学生有机融合在一起,社团实质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紧密团结,体现了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有效的民族团结促进功能。

(3)心理慰藉与心理凝聚功能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我发展和情感需要自发组成的群体,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志趣、利益和价值取向,在积极参与社团管理和广泛参加社团活动中,成员紧密地与社团的发展和前途联系在一起,对社团产生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大学生中产生强烈的凝聚作用,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少数民族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少边穷县农村或生活条件艰苦的山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部分群众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各民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语言、风俗、道德、宗教等文化的差异,使身处异乡的具有相同民族文化心理背景的同一民族或同一地域的民族学生容易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多数同一民族学生一开始是以”同族”或“乡友”作为人际交往的第一选择,加上社团的大部分成员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习惯习俗和语言,让他们产生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供了表达自己心情的平台,因此可以缓解不良情绪,达到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相互心理慰籍和心理凝聚的作用。尤其在开展节日庆典之际,社团成员说着民族语言、穿着民族盛装、紧紧地聚集在核心人物周围,体现了强大的心理凝聚功能。

(4)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弘扬传承功能

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追求,体现民族的精神特质与心理特征,构成该民族最稳定的民族要素,成为民族的典型标志。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弘扬传承,仅靠课堂相关课程教学与平时耳闻目染很难达到目的,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充分发挥了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德宏师专傣族学生联谊会、景颇族学生联谊会通过组织民族传统活动(傣族泼水节、中央晚会,景颇族目脑纵歌节等),民族文娱活动(傣歌傣舞比赛,成立景颇族乐队,学习民族语言及歌舞等),同时邀请有关傣学专家、景颇学学者召开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讲座,使民族学生及社团成员更好地了解傣族、景颇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

(5)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民族学生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功能

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文化的丰富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让民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传统是优秀的,脱离了本民族文化就不能保持自己身份,从而塑造完整的民族观念和民族品格。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社团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就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培养了他们自律自控的能力,逐步形成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事业心、紧迫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团活动促进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通过社团文化建设和实践锻炼,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成才价值观、生活价值观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促进青年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自觉提高个人素质。

2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教育抑制功能

民族团结征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民族观;
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60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又不断与时俱进。胡锦涛在2005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结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从12 个方面概括了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成果, 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 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

正确认识、科学阐述民族的内涵,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的概念都是沿用斯大林的“四要素”说,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但斯大林的定义主要是根据当时苏联各民族的情况,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情况。

“这一定义并不完全适用于像我国这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和民族交往历史的国家的民族界定,也不完全适用于像美国那样新兴的移民国家的民族界定。”[1]因此,这个定义在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明确提出了“七要素说”,即“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1]10-11。对民族概念的新阐述,不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把历史渊源、宗教等作为一些民族形成和构成的因素, 进一步揭示了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使民族概念既符合民族共同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又符合民族共同体的特殊发展规律, 这是对民族概念的新认识和新突破。

二、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

对什么是民族问题的回答, 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怎样解决民族问题以及能否解决民族问题。

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民族理论界对民族问题的内涵进行了长期的探讨, 形成了见解不一的多家争鸣格局。在过去相当长时期里,由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也由于对民族问题内涵认识方面的偏颇, 我们党曾提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加之其他因素, 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过程中不能把民族问题正确定位, 使我国民族工作进程曲折和严重失误。

在1992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2]。

根据这个论述, 民族问题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即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亦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这个关于民族问题的定义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一次肯定这一观点。

“民族问题的根本,说到底是发展问题。离开发展,不可能找到正确解决当代民族问题的答案。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民族工作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在以往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曲折和失误, 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现在搞清楚了,就为正确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3]胡锦涛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 突出和集中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 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抓住历史的机遇, 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赶上先进的汉族地区的发展水平。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发展,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揭示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强调民族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

关于民族问题的特性,江泽民重点强调了“三性”。他在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 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2]240 他多次强调:

“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我们的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建设成功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4]。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肯定了“三性”,并进一步指出,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这一论断, 科学地概括了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总之,“民族、宗教无小事”,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解决好民族问题无论是对多民族国家, 还是对由多民族组成的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些新阐述和新概括, 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宝库。

四、概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在2006 年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这是我们党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民族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

1982 年,党章和宪法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明确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后,党和国家的文件、领导人的讲话、学术研究的成果,一般都使用这一提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理论界对这一表述提出了几种补充意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983 年4 月,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 座谈会上, 有人提出了补充“合作”的观点。1985 年10 月,第三届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了加上“竞争”的观点,随后又有人提出“共同繁荣”的内容,认为随着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民族关系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这就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此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的文件中、国家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中,对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除了平等、团结、互助以外又提到“友爱”,而且对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排列和表述顺序也不同[5]。

20 世纪90 年代,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新提法。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和完善阶段。胡锦涛在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的要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 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 是新的理论突破,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内容更加完善、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5]

五、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主张。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主张。这一观点源于“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两个离不开”

是党中央1981 年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来的。1981 年10 月,胡耀邦在接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负责人时进一步概括指出: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 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两个离不开”思想由于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1981 年7月,中央转发的《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指出:“在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非常慎重。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 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
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 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6]

1990 年9 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工作时指出:

“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 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6]江泽民在1992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各民族之间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携手奋斗。

胡锦涛在2004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 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7]。

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党始终认为,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我们党始终注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识到民族和宗教问题中的矛盾, 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即使出现一些乱子,也始终立足于信任、争取和团结最大多数的群众。对于破坏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消弭在萌芽状态, 而对于各民族中的违法犯罪分子, 尤其是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坚决依法予以打击。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因经济利益和文化习俗方面出现的问题,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发出通知和规定, 要求商业和宣传等部门注意民族政策, 严禁有损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行为发生。国务院、国家民委和各级地方民族团结表彰活动对民族团结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六、明确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最早的表述是2003 年3 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接见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委员时的谈话。他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求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8]在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阐述了这个主题的具体含义和这个主题两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商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建设基础。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          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9]

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 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力度,其中否定、攻击、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潮和活动日益猖獗。与此同时, 在我国学术领域内,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有鉴于此,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全面总结党的民族工作经验基础上, 肯定和重申了我们党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三个不容”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坚定立场。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江泽民多次强调,培养民族干部是“一项事关大局的重要工作”,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他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扩大数量;
第二,要提高素质;
第三,要改善结构;
第四,要提高层次。胡锦涛强调要把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好。

此外,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方面,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重要观点。所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总结提升的与时俱进的认识。

总之,新中国成立60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以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逐渐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新中国成立60 年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正确认识是分不开。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

[2] 国家民委政研室。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250.

[3] 李德洙。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J].中国民族,2002,(7):4.

[4] 中共中央统战部。“三个代表”与统一战线[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38-39.

[5] 金炳镐。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下)[DB/OL].中国机构网,2009-03-10.http://www.chinaorg.cn.

[6]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49.

[7] 胡锦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N].人民日报,2004-10-23.

民族团结征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一、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

(一)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关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总结了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巩固。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就此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删这就以宪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及其基本特征。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后,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都明确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二)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

1981年,中共中央在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时,充分肯定了新疆的干部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论断。“两个离不开”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作出的全方位的科学概括,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1998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又指出:“一定要在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就是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两个离不开”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特点的高度概括。这一思想既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既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

(三)劳动人民之间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是与民族的特点和民族的发展程度相联系的,是受时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民族关系是一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以压迫统治、剥削掠夺、歧视侮辱、限制同化等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因而其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6月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也指出:“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论断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状况,符合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大力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06年lO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关系是我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我国现行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必然结果,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的目标和任务。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没有大的民族纠纷”,这是中国民族关系基本特点之一。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民族关系在总体和谐的情况下,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和谐的因素。

(一)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

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仍比较落后,贫困面较大,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拉大趋势。据统计,2003年,全国的贫困发生率是3.1%,民族地区为7.3%,高出全国4.2个百分点。在全国11个省区中还有20个少数民族,约390万贫困人口所在的7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属于特别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其贫困发生率高达23.9%。如果从这些年来民族自治地方人均GDP与全国的差距来看,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更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与之相关联,又进一步派生出上学难、看病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民族关系。

(二)不同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和谐民族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人们对民族差异还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最终引发一些有损于民族团结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众传媒和出版物出现伤害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感情的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对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上述方面的差异,缺乏一种科学的、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使得历史沉淀在民族间感情上的距离和心理隔阂有时还会顽强地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形态,是影响民族团结的深层原因之一。

民族团结征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龙舟竞渡 龙 民俗活动 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对内动员和聚集民族力量、对外展示和竖立民族现象的重要功能。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同源源不断的营养爱河,哺育着代代中华子孙。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领域中的宝贵资源,有这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体特征。

龙舟竞渡能够增强民族认同,进而强化我们的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和全球华人的团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当今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加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袭、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立我们的民族根、铸我们的民族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舟竞渡中的“龙”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龙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象征。龙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载了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寄托和信念追求:包容团结、坚忍不拔、不畏艰险、锐意进取。这是龙的精神,更是深植于我们血液中的民族精神。龙这个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的集体智慧的产物,将鼓舞和鞭策龙的传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新的历史奇迹。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人人的潜意识里头。在海外,华人都把龙作为维系自己民族感情的重要依托,一些重要节日都会舞龙弄狮,时刻不忘自己是龙的成人,中华民族的子孙。

龙舟竞渡作为一项的重要民俗活动,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文化层面上推动民族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竞技中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成为民族认同的象征。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D•史密斯在《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提到了象征的重要作用,“象征在型塑资源集合(包括人),在界定边界和给成员提供目标和方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龙舟竞渡中的“龙”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龙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象征。龙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载了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寄托和信念追求:包容团结、坚忍不拔、不畏艰险、锐意进取。这是龙的精神,更是深植于我们血液中的民族精神。龙这个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的集体智慧的产物,将鼓舞和鞭策龙的传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新的历史奇迹。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人人的潜意识里头。在海外,华人都把龙作为维系自己民族感情的重要依托,一些重要节日都会舞龙弄狮,时刻不忘自己是龙的成人,中华民族的子孙。

龙舟竞渡自身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对文化层次上的民族认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维系民族精神的内在纽带的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中国民族传统竞技具有很大的娱乐性,但在娱乐的基础上更强调一种教化和整合功能。人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能够产生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多的是在来自民族传统竞技所扎根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