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专业“院所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2-03-21 09:59:1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建立学院、研究所、地震监测站合作是防震减灾类专业的基本办学模式与发展趋势。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形成了“围绕一条主线、建立一个机制、搭建一个平台、构筑一个体系”的“院所台”办学思路;建立了适合“院所台”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机制和载体;实现了地球物理学专业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专业 院所台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赵晓燕(1961- ),女,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地球物理学、地壳形变测量、重力学与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刘佳琦(1982- ),女,防灾科技学院教务处,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河北 三河 065201)康小林(1975- ),男,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和科技司综合处处长。(北京 100036)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教育部“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持。(项目编号:205020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8-0086-03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等特点,是世界上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汶川的8.0级地震再次说明我国地震灾害的严重性。近年来随着地震台站“十五”网络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我国地震监测预测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先进技术需要有一流的掌握现代技术的监测队伍,地震预报人才培养和地震监测站点建设可谓支持地震监测力量的“软件、硬件”,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高水平的监测队伍的建立是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的发展的重要保障。

防灾科技学院是全国唯一以防震减灾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普通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作为学院主干专业,则以培养地震监测预测专业人才为目标。学院升本以来,地球物理学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培养模式到“院所台”培养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专业特点相符合的“院所台合作”的新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院所台合作”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根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地球物理学专业在深入研究与逐步实践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院所台合作”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即围绕一条主线——以教学为主线,院所台合作协调推进;建立一个体制——一个“产教结合,院所合一”的办学体制;搭建一个平台——一个真正实现高素质地震监测预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坚实的合作平台,将受教育置于其上,传授知识,培养和训练能力;构建一个教学体系——一个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通过研究,我们将该合作方式进一步扩展到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教材编写及教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等多重领域,形成了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协同作战的良好合作机制。

二、建立适合“院所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平台

构建“院所台合作”的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手段、师资培养、实训环节、技术革新与开发等。专业设置是前提,教学内容是关键,师资培养是基础,实践环节是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体系,形成“院所台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国地震局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地球物理学专业充分利用地震部门各大研究所、地震台站的人才、技术、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紧密结合地震行业技术改革和创新的同时,利用最优化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合力,共同服务于高素质复合型地震监测预测专业人才的成长。

三、坚持“院所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保证地球物理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专业设置的“市场性”、教学内容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工作岗位的“技术性”,根据“基础明确,专业模块化,技能达标化、突出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改革思路,在多次对本专业进行论证、调研的同时成立“地球物理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由来自国内知名的地震研究所专家、地震台站技术人员、教育学者和专家担任。通过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够准确判断地震监测预测行业宏观发展情况,充分了解地震部门一线需求情况,掌握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要素,从而准确确定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岗位群、专业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及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本专业的结构与方向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材编写、院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工作。同时这些专家学者还作为我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教学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推荐就业岗位、辅导考研等。此外,我们先后与全国15个一线地震台站建立了院台合作关系,每学年服务学生近50人,满足了本专业学生认识实习、毕业顶岗带薪实习和就业的需要。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素质要求和岗位技能要求,我们把各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进行分解,确定若干个子能力及学生应掌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按照课程的形式、性质、功能划分,合理设置各门课程,精心选择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科学拟订各类各门课程的学时比例。形成具有地球物理学专业特色的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基础课与专业课对口衔接、必修课与选修课功能配套的理论教学体系。紧紧围绕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技术和岗位资格标准,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建立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地震监测实践模拟训练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时利用率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到符合岗位要求的够用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最后要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技能考核、答辩等形式,避免一张考卷定高低的传统考核办法,真正实现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院所台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通过“院所台合作”,培养了专兼职教师队伍

在实施“院所台合作”的教育机制中,本专业培养了一支由专家学者、院内教授、地震台工程师、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和研究所、地震台站的合作,本专业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派出专业教师参与地震台科技创新、技术培训等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关地震监测一线部门挂职锻炼,一方面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技术、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提高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此外,立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聘请地震台站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训课教师。

在理论课的教学方面,我们从研究所、地震台聘请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做兼职教师,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充实师资队伍力量。近些年,本专业每学期都聘请2~3名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10名以上兼职教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多年来,我们共有近20多专家包括4名院士来院讲学或承担教学任务,形成了培养、引进、流动、集聚的师资优化配置机制。我们还利用北京地区地震专家集中的优势,定期邀请专家院士来院作学术报告,方便师生了解地震科学发展前沿,对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地震局的科学研究、在职培训、社会服务等活动。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学院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与地震局研究所合作进行不同层次地震知识与技术培训。据统计,“九五”“十五”期间,受中国地震局和地方地震局委托举办各类数字化观测技术培训班、中国国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科学知识课程培训、初任公务员培训班28期,培训人员近千人次。在培训过程中,学院专业教师帮助台站解决一些理论上和技术上问题,如编写资料处理与分析程序,进行地震异常理论解释,受到台站同行欢迎。本专业教师也常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有些教师还与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仪器,负责仪器的安装与调试、新技术的推广。

(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备受青睐

地震学是建立在实践观测基础上的学科,我国的地震台站、台网经过九五、十五的技术改造,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地震监测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良好的观测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具有丰富监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是难得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地震台站实习基地是我们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职业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发挥地震台站实习基地的功能与作用,设计出最佳实习、实训项目,使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或设计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地震观测方法与手段,掌握观测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各种手段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获得该地区地质解释,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近几年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紧密依托行业,产学研结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进一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更新教学内容,与研究所及台站工程师联合编写实验(实习)教材,用模拟与实战相结合、模块技术达标、院内外结合等原则来组织实践教学。改变过去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现状,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院内建立的模拟地震台站,学生可通过台站值班形式,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对随时发生的地震波记录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如精确定位、确定震级。通过台站值班不仅掌握了地震监测的核心技术,还能及时发现一些技术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修维等工作,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较大的提高。

毕业设计(实习)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我们充分利用“院所台合作”机制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2008年毕业设计题目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涉及地震台站各学科手段的实时监测资料处理分析、各研究所科研项目数值计算、资料处理分析等多个领域。实习经费由学院、研究所共同承担。通过实习,学生对社会、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的从业要求等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也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通过“院所台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也在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课外活动空间,学院根据地震行业职业特点,把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贯穿于课堂理论教学、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环节,坚持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由于地震行业的艰苦工作性质,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强壮的体魄。为此,结合本专业特点我们每年都进行定向越野比赛和地震应急演练,加强学生野外生存能力。

通过对毕业生抽样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反馈,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非常满意,综合评价很高,认为他们在现场一线“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出色表现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三)取得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

2000年以来,在专业教师4人中,主持申报的地震行业科研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与各研究所合作参与的项目6项,院级教科研项目达到34项。主持国家级课题:“根据应力方向的时空变化研究大震孕育过程”(科研经费40万)、“川滇地区大震前应力方向趋于集中现象研究”(科研经费46万)、“潮汐力谐振共振波(简称HRT波)短临预测强地震时、空、强三要素探索与研究”(科研经费190万)、“基于含水层破裂过程震前地下水位异常识别研究”(科研经费143万)。

教师发表科研论文近50篇,其中,由本专业教师万永革主持的项目“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研究”获得防灾科技学院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教学研究文10多篇。由本专业教师主编教材4本,分别为《数字信号处理的MATLAB实现》(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地震信息分析技术》(地震出版社,2005年7月)、《地震信息观测技术》(地震出版社,2005年7月)、《地震学概论》,现已在防灾科技学院试用,参编地震局地震培训教材(2本)。

(四)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院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防震减灾实训中心是学院重点发展的实训中心之一,实训教学软件近10多套、两个有50台电脑的机房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科学运算、两台配备至强CPU的塔式服务器等设备、地电、地磁、地形变、测震、数字测震资料分析、数字化地震仪器检测等专业试验室。我校还选择了管理模式先进的地震台站,以贡献求合作,以签署院所台合作协议的方式,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目前,已经和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预测所、中国台网中心、北京地球科学观象站等知名的地震研究所、地震台站建立合作关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地球物理学专业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河北省批准的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创新高地的主干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院所台合作”的模式,实实在在,特色鲜明,已显示出了很强的生机与活力,开辟了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形成了以教学为主线,教学、科研、产业协调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普通高校改革的总要求,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面向行业主战场的“院所台合作”之路。今后地球物理学专业将继续在“院所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把该专业建成名牌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1]温景文.高职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构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2]周建松.关于高职教育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3]张思强,倪自银.论“宽口径”培养模式的“经”与“权”[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6(2).

[4]高瑞平.关于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