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终结论”问题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3-23 11:20:23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从19世纪末以来,现代、后现代艺术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并对我们的心灵进行拷问。传统的和谐、高贵、理性已经远去,随之而来的是抽象、夸张、荒诞。一切都变了,仿佛并不存在真正的艺术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再次引起我们的思考。什么是“艺术终结论”?“艺术终结论”在后人那里又有什么发展?它在现代性社会有什么样的预言呈现?

关键词:黑格尔;阿瑟·丹托;现代性中预言呈现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6-0047-03

从19世纪末直至现代,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呈现给我们不同于往日的面貌,一方面,古典的高贵、静穆、和谐、庄重转而被抽象、夸张、变形、狂放所代替。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端庄、静穆的贵妇人《蒙娜丽莎》,却出现了另一幅面孔——杜尚的《蒙娜丽莎》。1917年,他在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上,用铅笔画上山羊胡子,并且在下面写上“L·H·O·O·Q”(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这位现代主义的先驱发出了对传统古典主义的反叛与挑战。

另一方面,传统的理性、批判、真实、人性进而被异化、荒诞、孤寂、颓废所淹没,现代的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让我们质疑现代的文学是否为真正的文学。

一切都变了,仿佛并不存在真正的艺术了。最具挑战性的则是实物作为艺术品进入艺术的殿堂,在1917年,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男用小便池起名为《喷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引起艺术界的巨大轰动,艺术仿佛真的已经走向了终结!

柳翠嫦在《“艺术终结论”——现状与思考》中指出国内对“艺术终结论”的研究主要围绕“什么是艺术的终结”“艺术会不会终结”及“艺术终结后走向哪里”三方面讨论。这为我们理解“艺术终结论”提供了清晰的脉络与方向。以此为借鉴,本文主要以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缘起展开探究,并论及在以阿瑟·丹托为代表的后人那里“艺术终结论”的发展,并兼及讨论“艺术会不会走向终结”“艺术最终会走向何方”等问题。

一、什么是艺术终结论

(一)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人們一般认为,最早提出”艺术终结论“的是黑格尔。

根据有些学者的考证,“这一观念是1828年即黑格尔最后一次在柏林大学讲授美学课的前一年提出来的,后来被其学生霍托编入《美学讲演录》。”黑格尔根据他的美学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指出艺术最终会走到终点,被哲学所代替。

在《美学》(黑格尔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授课的讲义)中,我们能更清楚的看到他的论证。“不管这种情形究竟是怎样,艺术却已实在不再能达到过去时代和过去民族在艺术中寻找的而且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寻到的那种精神需要的满足,至少是宗教和艺术联系得最密切的那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希腊艺术的辉煌时代以及中世纪晚期的黄金时代都已一去不复返了。”“从这一切方面看,就它的最高的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地位,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

从文本层面来说,在这里我们并没有明确看到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但我们却能从他的论述中看到他对于他那时代艺术的一种失落感,艺术已不复再能承载人类精神的需要,艺术的辉煌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艺术对于他那时代只是“过去的事了”,只能是使人遥想的往昔美好回忆,只存留于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可以说黑格尔的论述中存在着“艺术终结论”的最原始的“基因”。

刘悦笛在《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中分析到:“在黑格尔那里,将艺术逼向了‘终结之途’的是两种东西:一个是思想体系方面的‘内在背谬’,这是其所‘思’的;另一个则是他所处时代的整体艺术和文化状况,这是其所‘感’的。这便构成了双重的张力:一面是‘时代与艺术’的张力(市民社会对艺术不利),一面是‘艺术与观念’的张力(艺术向观念转化),黑格尔则试图将这两者融会在一起。”在这种观点中,明确向我们阐明了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自觉得向观念的转变,这也就是黑格尔所指的艺术最终会被哲学所取代;二是社会时代发展对于艺术的冲击与重塑,这则更多体现于现代性社会中艺术的纷繁呈现。从艺术与哲学的关系的阐释来看,我们必须重新回到黑格尔的《美学》。

黑格尔的美学观点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艺术没有别的使命,它的使命只在于把内容充实的东西恰如其分地表现为如在目前的感性形象。因此,艺术哲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凭思考去理解这种充实的内容和它美的表现方式究竟是什么。”黑格尔所追求的艺术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由此构成他论述艺术发展理论支撑。他把各种特殊的艺术类型或表现方式看做是“美的理念”在不同阶段获得的发展,包括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

首先,他追溯了艺术的最早时期,即艺术的象征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精神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对理念(绝对真理)的认识含糊朦胧,它无法找到所需要的形式,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不吻合,使之只能借助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外形来暗示和象征。在这第一阶段,艺术主要源起于东方,主要的艺术形式是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建筑中的物质材料超过了精神内容,理念(绝对真理)在象征型艺术中得不到充分的显现,这样随着人类精神的进一步发展,艺术的第二个阶段——古典型艺术——来到了。在此阶段,理念和形象之间形成了完美统一,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的雕塑,体现出静穆、和谐的特点。但古典型艺术依然局限于有限的外在感性形式来表达理念,仍然束缚了理念的发展。这就导致最后一个阶段,即浪漫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的代表是绘画、音乐和诗。音乐和诗大多褪去了物质材料的痕迹,变成了语言和音符,更适合于显现理念。浪漫型艺术是精神压倒物质,倾向于主体的内心世界,在更高阶段又回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失调。浪漫型艺术也会最终解体,也会走向终结。接下来,黑格尔的定论就是艺术最终要让位于哲学。这与他思考真理的方法有关,

在黑格尔那里,他从抽象的思辨出发认识世界,形成自上而下的抽象思维,认定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接近真理。艺术能够显示真理,但它毕竟还受到感性形象的限制,不能通过抽象的概念来认识自己,这样它就要让位于哲学。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能看到黑格尔的天才性预见。

“艺术终结”的提出震惊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创造艺术魅力的人,也拷问着文艺研究学界的人,“艺术终结”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我们可以从“艺术与观念”及“时代与艺术”两方面来追寻黑格尔“艺术终结论”在后世的发展演变。对于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我们主要来看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艺术在现实时代处境的问题,我们从不同时代发展来找寻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预言呈现。

(二)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丹托与黑格尔的抽象思辨不同,他的研究是始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指出:“我的第一篇论文,1964年写的《艺术界》,是对我经常谈到的一个展览的分析性回应,这个展览是那年前在斯特布尔画廊举办的,它由安迪?沃霍尔描绘布里洛牌除垢钢丝绒包装箱外形的一系列作品组成。虽然两者很相像,但为什么这些作品是艺术品,布里洛除垢钢丝绒包装箱却不是艺术品,这个问题成为困扰我的一个难题。”在时隔黑格尔约130年后,阿瑟·丹托从现实物品转而成为艺术品的问题思考出发,开启了对“艺术终结论”的再次阐释。他试图解说艺术和阐释、艺术和哲学以及艺术和历史意识的主题

首先,丹托认为存在着与最普通的日用品十分相似的艺术品,这种情况并非是美学差异,而是因为“对艺术品身份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艺术品的历史定位。”艺术与历史阐释有关。他在序言中同样指出:“历史环境渗入艺术实体,于是两个出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物作为艺术品会极为不同,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引起不同的反响。……简言之,历史,由于与阐释密不可分,也就与艺术本身密不可分,这正是因为艺术品本身与界定它们的阐释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可以理解为,艺术是存在于历史中的,一旦适合该艺术存在的历史时代过去,而存在于这时代的艺术史哲学便走向终结。正如刘悦笛在《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中说道:“在这个意义上,艺术超出了‘历史的限度’,从而以一种‘后历史的样式继续存在下去’。”但艺术的存在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对丹托的“历史性”启示。

其次,丹托论及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他试图从历史中两次哲学对艺术的剥夺中寻求一场新的解放。他在序言中提到:“我的文章寻求针对两次行动的一场新的解放。第一批对抗行动阐明了艺术与阐释的关系,……第二批则试图强行从本质上区分哲学与艺术,从而拆散它们的联系,这种联系引出了艺术通过自身的哲学自觉达到其终结和实现的艺术模式。”这是从艺术本体论上将艺术与哲学区分,艺术已经成为自身的哲学,藝术从自身的哲学中达到终结。一方面艺术与历史定位有关,与历史阐释有关,艺术在自身的历史中确定了艺术的身份与地位,并随着时代的流转而被淡化,失去原有的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从艺术与哲学关系来讲,艺术从理念本体论出发,艺术与哲学相区别,切断彼此间联系,艺术通过自身的哲学自觉达到终结。

(三)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预言呈现

从19世纪末以来,艺术各领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人类已走过了现代进入后现代。就文学领域来讲,相继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一批批现代主义流派。我们已不再见到宏大的叙事结构,逼真的生活场景,真善美融于一体的人物化身,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的陌生化、人性的异化扭曲、情节的怪诞奇异。后现代的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等更是情节支离破碎、语言晦涩难懂、场景荒诞离奇,形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完全解构。现代、后现代派文学艺术完全与传统背道而驰。

而在绘画艺术领域也是姿态万千、光怪陆离。20世纪上半叶的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等;20世纪下半叶的波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一方面毅然抛弃了传统写实手法,追求标新立异,极尽抽象、夸张、变形;另一方面,现实物品可以直接作为艺术品进入艺术领域,杜尚的《泉》可谓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完全消除。我们已不再从绘画艺术中见出任何美感。我们从上述文学与绘画艺术领域可以看出艺术在演变更迭中,在本身的发展轨迹中从内部走向了终结。

我们同时也应该重视科技进步、工业消费等对于艺术终结的催化作用。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艺术品已经不是作为唯一经典存在,而是被无限复制,从而失去“韵味”。高科技带来的是虚拟的超真实,人类不再对现实生活有敏感的察觉与洞见,更不会向往追寻经典永恒美的存在,更多的是对欲望满足的追求,更趋向于媚俗。在消费时代下,传统的作家不再只从事于精神情感的抒发,已变为商品生产者,读者也不只为在知识的海洋畅游,不是人购买了书,而是书绑架了人。正如杜鹃在《浅析文艺美学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担当》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似乎为消费和占有而存在,不消费、不占有就意味着人生的虚无。……日常碎片、感性形式等符合当下人生的随意性、休闲性和娱乐性的文学艺术获得大众的认同。”这种种造成人类精神家园和审美情怀的沦落。我们从中惊异于黑格尔在约200年前所预言的“艺术终结论”。

二、艺术会不会走向终结?艺术最终会走向何方

艺术会不会走向终结?我们看到黑格尔认为艺术终结于哲学,被哲学所取代;在丹托那里艺术终结于历史时代与自身的历史哲学。像多数学者认定的,我们应明确一点,艺术的终结并不等于艺术的死亡。

应该说“艺术终结论”也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从艺术与哲学、真理的关系来讲,这是概念层面的艺术;另一方面是艺术的实践、功能问题,这是每个时代所特有的艺术类型、形式。第一方面是我们对于一般的艺术本身来说能不能在历史长河中存在下去的思考。第二方面是对艺术当下面临困境的思考与担忧,是对艺术危机与转型的敏锐洞察力、对艺术将来发展光景的前瞻性。我认为,作为承载人类精神需求的艺术不会终结,它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以某种具有强势性的艺术形式而存在。

童庆炳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指出“人类创造了文学艺术并一时一刻也没有想把它扔掉,没有把它视为奢侈品,就是因为文学艺术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满足了人所不可缺少的原初体验。在这种原初体验中,人作为生命而存在着。”

艺术最终会走向何方?

丹托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后历史的时期,艺术不需要不断的自我革命,后历史的艺术氛围让艺术转向人性的目的,人类将进入更稳定更幸福的艺术时期。

有些中国学者以否定现代艺术的态度回归于中国的传统文学与艺术,认为生态美学可谓是对艺术终结的补充。有些学者则以肯定的态度致力于大众文化等现代文化艺术的研究。总之,艺术总是相关于内容和形式的,我们既不钟爱于只承载内容的空洞说教,也不青睐于抽象的形式,我们需要的是视觉与心灵的交融体验,“形神兼备”、“文质彬彬”的艺术。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文本诗学:当代文学文本理论研究”(10YJA751015)。

参考文献:

[1]柳翠嫦.“艺术终结论”——现状与思考[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11(03).

[2]刘悦笛.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J].哲学研究,2006(02).

[3]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阿瑟·丹托,欧阳英(译).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杜鹃.浅析文艺美学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担当(J).社科纵横,2006(12).

[6]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