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作物栽培学学科及其课程教学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22-03-23 11:44:1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 分析了我国新时期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对策,以及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学科;课程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2-11614-03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rops Cultivation Science and Its Curriculum Teaching

XU Ke, GUO Baowei, WEI Haiyan et al

(Agriculture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crops cultivation science in new period wa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for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rops cultivation science; Course; Curriculum teaching; Strategies

作物栽培科技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2]。同时,作为我国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经历了多次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教学与研究体系,并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3-5]。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巨大转变,作物生产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传统的作物栽培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此必须系统分析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为我国作物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新时期我国作物栽培科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1.1 我国作物栽培科学面临的问题

1.1.1 内部因素。

(1)作物栽培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学科,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新技术研究周期长、投入较高和风险大,新技术成果的形成周期长、产出数量少。

(2)作物栽培学较常采用一些比较模糊的概念和术语,如最佳密度、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等等,缺乏较系统的定量化,限制了学科的科学发展。

(3)作物栽培具有较严格的区域性,限制了栽培技术新理论的创立。由于中国各地的生态条件、生产条件等差异较大,技术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规律性理论的问题研究必须进行较大区域的大协作才可逐渐形成。同时,不同地区应用作物栽培新理论时,还需要进行技术的本土化探索,严重影响了技术的适用性。

(4)研究内容较缺乏显著的创新性和系统性,限制了栽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栽培研究方法多采用孤立的单科试验、单项试验或简单的对比试验,忽略了系统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原则,限制了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6-7]。研究中较多存在重产量、轻质量、重投入、轻效益、重作物生产、轻可持续发展,重产中轻产前、产后,未能形成区域布局、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

(5)物化成果严重缺乏,影响学科的发展活力。作物栽培成果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一般来说具有社会服务性质,公益性强。栽培技术不像种子、肥料和农药等,受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一般较难进行资金转让,导致科研单位得不到积累性资金收入,可持续发展活力受到严重限制。

1.1.2 外部因素。

(1)学术研究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科的健康稳定发展。不可否认,作物栽培科学未能得到与其在农业发展中所处重要地位相等的重视,致使作物栽培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低,转行或跳槽现象严重;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撤销了栽培专业研究队伍,或所做工作与作物栽培学科相差甚远。导致作物栽培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无法顺利和稳定地进行研究和应用,先进或超前的栽培技术贮备严重不足。

(2)科研课题立项数量少,经费少且不连续,制约了栽培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快速形成,这是目前制约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各级部门面向作物栽培学科设立的课题数量少,资助强度小,致使一些科研人员长期得不到课题资助而被迫“转行”;同时,也造成了科研仪器设备落后,基础设施简陋,研究手段与其他学科相差甚大,难以胜任新形势下重大课题研究的需要,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转化。

(3)作物栽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低,严重制约了栽培技术新成果的形成。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利益调节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对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的缺乏等,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新成果在较大区域内转化为形成现实生产力;同时也反过来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以及产出的数量和速度。

1.2 促进我国作物栽培科学发展的对策

1.2.1 遵循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与先进技术融合,开拓学科发展新领域。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渗透,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传统作物栽培学研究内容和技术手段等已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中国作物栽培目标已改变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统一[1]。围绕这一新目标进行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可以涉及细胞膜的结构、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组学、信号传导和分子机理等[4]。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集成以及新仪器、新设备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利于深入开展新型作物栽培新技术及其理论研究,并创建原创性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促进作物栽培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从而提升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创立形成[8]。

1.2.2 作物栽培研究多目标全方位发展,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与范围,增强学科生命力。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等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作物栽培学研究领域必须在重视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在统筹改提升品质、资源高效利用、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多重目标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作物高产、优质研究,创新集成作物可持续高产高效技术、环境友好型新技术和物化新产品,切实提高作物产品安全质量与农田生态健康质量。

1.2.3 稳定并组建高水平科研队伍,培养创新型科研骨干。从我国粮食生产与科技需要看,栽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严重缺乏,骨干人才断层严重。应根据中国不同生态农区粮食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目标地稳住栽培专业科研队伍,培养思想素质高、理论基础好、勇于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和数量足的优秀中青年科学队伍,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建立长期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作物栽培科研工作快速发展创造优越的人才贮备和厚实的人才基础。

1.2.4 强化对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投入和项目的连续性资助。作物栽培科学研究公益性强、直接进行商业化开发困难,且投入周期长、风险大,有关企业等社会资金的资助严重不足。实践证明,作物栽培研究与技术进步对作物品质、产量、效益提高的作用空间仍然较大,作物栽培学在未来农业生产上存在较大的发展与应用空间[9]。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栽培科学特点,客观和全面评价其科研与应用价值,加大栽培研究项目的资助数量和比例,确保连续不间断[10]。作物栽培专业科研人员也应开拓视野,拓宽科研课题申报渠道,增强学科的综合实力。

1.2.5 加强栽培科学技术成果保护和推广应用以及物化技术成果的开发。这是提高栽培科研人员自我存在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我国目前的国情,可否按一定比例从农民技术培训和粮食收购等国家若干政策性资金中提取少量资金,用于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补贴。同时,强化技术成果“物化(商品化)产品”的研究与集成开发,拓展技术的应用普及率。

2 新时期我国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与对策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建立在作物栽培科学发展基础上的,与作物栽培科学的进步息息相关,是为了培育高等农业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其为我国的作物栽培学和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科学技术及农业发展形势的巨大变化,作物栽培学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日益突出,如课程内容陈旧,条块分割严重;缺乏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学研究和教学时间较少,形式单一,过程枯燥,课程吸引力弱;实践内容偏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等[11];同时,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因此,作物栽培学课程的优化设计将对作物栽培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紧盯世界科技的发展,充实完善与改革教学内容

作为传统学科,作物栽培学课程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发生了巨大转变,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授课内容应要与时俱进,彰显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同时,根据地域特点和培养目标,编著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翔实、资料新颖、覆盖全面的适用教材。由于作物栽培学涉及的作物种类较多,需要讲授的内容也较多;不同作物间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共性特点,教学内容易被分割成若干条条块块,不同作物间必要的综合比较严重缺乏。因此,应注重总论与各论内容的衔接,切实强化总论内容的梳理和教学。

2.2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传统作物栽培学教学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和练习,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与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减弱。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演示实验、动画和实物投影等,将传统语言表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和操作性。可使学生快速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12-13]。同时,提倡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互动式以及课堂讨论、当面指导和师生座谈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全面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2.3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的决定性因素,建立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保证。由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主讲,通过主讲教师的传、帮、带,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是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12]。因此,应设立课程主讲教师,同时在职称评定和业务进修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同时,要积极组织教师和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全方位深入的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国际上的新动向、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果,丰富和拓宽教学内涵。强化作物栽培学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职实验人员和辅助人员的地位,优化考核标准,积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鼓励大胆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等。

2.4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加深学生对学科的感情

通过调查表明,受传统思想影响,现在较多学生认为从事农业就意味着远离大都市寓居乡村,生活清苦,前途渺茫,对农学本身缺乏足够的兴趣[14]。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应将枯燥的理论问题趣味化,注重采用现实事例教育与培养学生,增强其爱农学农务农的责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和热情。邀请成功校友、农业专家和企业家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报告,带领学生参观和实习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农场的生产过程,逐渐改变对传统农业的偏见和错误认识。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途径参与作物生产管理过程和科研项目研究,使之能“学有所用”,增强对农业的认知和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15]。

2.5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巩固和加深理论学习,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缩短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仅应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16]。作物栽培学的实践教学除了包括常规的校内实验室教学、科研实习等,还应包括让学生走进农村、现代化大型农场、校外实训基地等进行较长时间的现场观摩或实时实地实践,广泛接触农村、农民和农业,使他们树立“发现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目的去实践,达到培养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的。因此,应构建大实践视野下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一个由验证性实践、设计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7]。同时,还需加大实践课程考核的比例和次数。

2.6 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作物栽培学课程评价体系一般包括教学模块评价、实践教学模块评价及综合评价,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目前一般的评定体系为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7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课成绩及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 30%。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该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应加大对平时成绩及实践过程的考核,弱化以笔试为主的知识考试模式,将考、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价形式的督学促学功能。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可在现场教学后,应是平时成绩的构成主体之一。同时,强化对实践全过程的各环节的评价,最后综合评价。

应该看到,目前作物栽培学科发展所处的危机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暂时的,只有在充分剖析和认识新时期作物栽培学所面临的新问题和发展困境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将传统作物栽培学与现代先进技术有机融合,把作物栽培科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作物栽培学的创新与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3(4):566-569.

[2] 于振文.新世纪作物栽培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J].作物杂志,2003(1):11-12.

[3] 凌启鸿.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不可替代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1-6.

[4] 杨建昌.对作物栽培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54-155.

[5] 董钻,杨秀瑛.作物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8.

[6] 高亮之,金之庆,黄耀,等.作物模拟与栽培优化原理的结合-RCSODS[J].作物杂志,1994(3):4-7.

[7] 郭新宇,郁明谏,王利文.现代作物栽培研究方法概况[J].耕作与栽培,2000(2):23-25.

[8] 霍中洋,张洪程,吴文革,等.新时期中国作物栽培学发展研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6):17959-17961.

[9] 邓建平,葛自强,顾万荣.中国作物栽培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79-183.

[10] 矫江.适应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栽培专业发展[J].科技管理,1996(1):6-7.

[11] 顾万荣,宁海龙,邹德堂,等.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农业教育,2013(4):92-95.

[12] 黄敏,江立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优化对策[J].科技导刊,2013(2):114-115.

[13] 刘艳阳.关于多媒体教学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3(16):145.

[14] 李雁鸣,李存东,崔彦宏,等.《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07(3):31-34.

[15] 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等.新时期优化《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98.

[16] 王笑颖,孙晓诺,刘晓清,等.农学类专业“四个一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2):155-157

[17] 周为民,王玉林.大实践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重构[J].中国科技信息,2012(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