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节目有效传播研究要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01 09:46:5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 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公众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大众传播学研究分为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五大领域。气象信息要有效传播就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用大众传播学探析天气预报节目信息传播,提升天气预报节目影响力。

关键词 大众传播学;天气预报节目;有效传播;要素

中图分类号 P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20-02

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气象事业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天气预报节目以其传播资源优势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载体[1]。气象部门作为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主体,须及时跟进电视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调整思路,利用多媒体优势互补,提升天气预报节目传播效果。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也就是传者、信息、媒介、受者、效果,形成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下面从这5个方面研究天气预报节目的有效传播。

1 天气预报节目的“控制研究”

“控制研究”是针对五大要素中“who”也就是传播主体的研究,控制主要是指施控和受控,施控是指传播主体对信息主体的影响和操控,受控是指外界的影响。

天气预报节目发布的信息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预报准确率、针对性服务,预报更新及时性都非常重要。我国气象部门是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的主体单位,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规定“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发布气象预报”。

《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基本原则是统一发布、鼓励传播。传播机构只要注明气象预报的来源,确保预报的准确和及时更新。现在天气预报信息向社会发布及时,发布渠道很多,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特别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传达重要天气信息,所以天气预报节目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不过天气预报节目播报的专业信息是气象部门的独家资源,气象部门是气象信息的生产者也是天气预报节目制作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是天气预报节目的优势[2]。

2 天气预报节目的“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针对五大要素中“say what”也就是传播信息的研究。对传播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类,目的是为了描述传播内容的固有倾向,说明信息特征等。

天气预报节目的核心内容就是指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节目内容的研究可以提升节目质量。天气预报节目的形式一般由“片头+主持出镜+站点预报+片尾”组成。

片头、片尾的包装要有天气元素,体现节目科学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随着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拓展,節目的名字也不一定为传统的“天气预报”,而是多种多样,如“旅游天气”“农业天气”“气象资讯”“气象科普”等。片尾则署名制作单位和制作日期[3]。

主持出镜部分是指主持人根据天气图、天气资料分析,播报天气实况、未来天气预测。重要天气时以气象专家访谈形式做天气分析专题,汛期采访水利专家,介绍了水位上涨情况,拍摄些河道水情视频资料,主持人也可实景出境播报汛情、台风动态、防台要点等。重要农事时,随农业气象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拍摄春耕春种、病虫害防治等气象为农服务专题节目,为农民观众朋友提供及时的专项服务。节假日着重介绍交通气象、旅游景区天气、出行天气指导。主持出镜部分最重要的是出境的演播室设计、背景天气云图和数据信息、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和声音,描述的天气预报内容要具体化、信息指导要人性化。

站点预报板块播出未来天气要素,主要是天气现象图标、温度、生活指数等,强调的是准确和及时。为了弥补事业费的不足,这个版块也是一个广告播出窗口,节目广告宣传不仅仅是商业产品的宣传,基于天气预报节目的科学性、权威性,可以和一些单位合作进行和气象相关的知识、政策、法规、科普等公益宣传。安徽省宣城市气象局和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合作为公众提供空气污染指数、地质灾害指数、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同时指数站点窗口为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开播部门法律、法规以及公益性知识宣传。宣城气象局和旅游局合作开发旅游景点站点预报,播报景区天气时,同时配以景区宣传画面。和乡镇府合作开设乡镇站点预报,窗口画面为乡镇特色农业、特色农副产品以及新农村建设宣传。2016年宣城市气象局和卫计委合作,宣传爱国卫生活动及卫生防疫知识。天气预报是人们必看的一个信息资源,现在各地的天气预报节目不断探索,扩展节目播出的内容,成为综合气象科技服务类节目[4]。

3 天气预报节目的“媒介分析”

“媒介分析”主要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研究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关注媒介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媒介分析”是针对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in which channel”的研究分析。

随着气象事业和传媒现代化的发展,网络和电视已经成为天气预报节目重要播放平台。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都有着其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整合与互动是趋势。网络拥有全球性、兼容性、互动性、丰富性和容易检索性等优点,具有方便、快捷、海量储存等优势,缺陷则是其缺乏宽带资源、权威感较差。电视的优势则是其受众广泛、真实感强、具有权威性、受众收视习惯易养成,适合不同年龄段群体。但电视传播属于单向传播,缺乏与观众的互动性,电视画面存在稍纵即逝的特点,不易保存,无法细看、细听。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的时间、时长受各地电视台制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地气象部门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天气预报节目上传网络平台,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气象部门提供观众发表意见、参与讨论、提出建议的平台,实现与观众的沟通与互动,通过观众的反馈不断提升节目的质量。专门为网络平台打造天气预报品牌节目,创制出新的节目形态,不会让受众审美疲劳,突破传统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出、定点收看的局限。比如“安徽气象”微信平台周一至周五17:00播出的“下班天气报”,气象之星播报的“气象微微笑”节目就是非常轻松活泼的网络天气预报节目。

天气预报节目要巩固现有的电视传播,争取在各个电视频道尽可能多时段播出。利用大型商场、住宅小区等地电子显示屏以及公交电视多点播出。大力开发适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全媒体传播[5]。

4 天气预报节目的“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是针对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to whom”的研究分析。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观察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分析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的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

电视的发明实现了无形传播。共时分享的受众增多,大大扩展了传播的影响面。随着互联网发展,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也是参与者。天气预报节目主要受众就是电视观众和网民。从2015年宣城市本地频道全部栏目收视情况调查结果来看,《宣城天气预报》收视率第2位,《宣城旅游气象》排在第4位,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很高。而网络传播使受众群体更广、获取气象资讯更加方便。但是网络媒体借助计算机、智能手机,操作复杂程度高于电视机,老年群体或文化层次较低的受众喜欢通过电视获取信息。电视受众选择还受媒介信号覆盖和个人接收条件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群体是全国的电视观众,这就要求节目尽可能详细描述全国各地的天气,为全国电视受众生活出行提供参考。各地方天气预报节目受众收视习惯受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影响,比如沿海地区人民就特别关注台风的走向和防范信息。从事生产、经营、销售的受众就喜欢关注对生产和销售影响的天气信息,如冷饮、空调等销售业绩就和天气关联很大,根据预报计划生产销售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躲避风险。对于农民朋友、农村和农业生产研究工作者这些受众来说,就是要立足于气象服务农业生产,安排一些气象科普知识、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和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总之,天气预报节目要以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天气预报方面的信息需要为己任,提高受众防灾减灾知识水平,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据调查,受众对节目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对天气预报本身准确率的满意程度,因此提高预报准确率是重中之重。

5 天气预报节目的“效果分析”

“效果分析”是针对五大要素中“with what effect ”也就是传播效果的研究。效果分析主要分析传播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到达受众后所引起的受者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发展带来的效果。

天气预报节目传播的信息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国计民生,节目受众广、影响力大。受众获得节目传播的天气预报,根据天气的变化加减衣物,决定是否携带雨具、是否晾衣晒被,安排出行、生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让受众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减少外出,避免损失。受众通过节目获取气象科学知识,提升对气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另外,节目收视率高,是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产品知名度的首选。天气预报信息的广泛传播可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6 结语

公众气象服务“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天气预报节目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媒体发布、公众气象预报服务和气象科普宣传等职责。需要不断创新改版,利用“及时、准确、科学、权威”的传播理念,使气象信息有效传播,为防灾减灾服务。

7 參考文献

[1]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 万康玲,李雨谦,刘立成.提高电视气象节目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J].媒体时代,2011(9):47-50.

[3] 矫梅燕.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浙江气象,2009(4):3-6.

[4] 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5] 张莉萍,张正营,范永玲.论气象传媒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载体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