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4-01 12:19:49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zoޛ)j馞Dς?>XOqS <    M9=>>?>>> mNV!ST	ς4箻ۮ>[tӟi5^5ry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30例。其中, 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齡43~73岁, 平均年龄(57.62±5.14)岁;病变位置:胸下段7例, 胸中段15例, 胸上段 8例。观察组男16例, 女14例;年龄42~71岁, 平均年龄(58.02±5.72)岁;病变位置:胸下段9例, 胸中段11例, 胸上段 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术前经胃镜活检及上消化道钡餐等检查确诊, 且病变长度<7 cm;对本次研究保有知情同意权。

1. 2. 2 排除标准 颈部患有可疑转移淋巴结、声嘶或存在其他脏器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合并穿孔、大出血等急诊手术指征;存在胸科手术及麻醉的禁忌证等[8]。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选择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患者行全身麻醉及双腔气管插管, 体位选择左侧卧位, 于其右胸前外侧第4或第5肋间入路处进行皮下组织与各层胸壁肌肉剥离, 配合撑开器应用来撑开胸腔, 显露出患者胸腔情况, 包括胸腔内粘连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后将食管剥离完成病灶组织切除。接着以结扎、奇静脉切断、上、下纵隔、食管旁及隆突下淋巴结清理顺序进行操作, 最后关闭胸腔。并将体位调整为仰卧位, 在患者腹部正中位置作切口, 游离胃, 并完成胃左动脉旁、贲门旁淋巴结清理, 后制备管状胃。最后对患者左颈作一切口, 将管状胃经胸腔食管床处拉至颈部, 吻合后闭合切口, 手术结束。

1. 3. 2 观察组 选择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患者行全身麻醉及双腔气管插管。然后于患者上腹正中处作小切口进入腹腔内部, 将胃分离后对胃左动脉及腹腔干旁淋巴结进行清理, 在贲门处将食管切断, 用闭合器自胃小弯侧起将胃以管状胃形式进行制作, 以最高处作入路处进行缝合牵引, 操作完成后关闭腹腔。接着将体位调整为左侧卧位, 选择患者右腋中线第 7 肋间作观察孔, 操作孔位置分别于其腋前线第4肋间和腋后线第 8 肋间各做1个;经观察孔处进镜来对患者胸腔粘连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探查。然后将患者食管床上的纵隔胸膜切开, 将奇静脉弓离断, 对其后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进行清理。将荷包经一操作孔送入进行缝线, 并于食管合适位置完成缝合打结, 最后进行食管离断和病灶组织切除。利用牵引线将管状胃牵入患者胸腔, 利用吻合器将食管胃侧维持吻合, 然后闭合, 将管状胃残端进行切除, 并用丝线缝合。最后将管状胃悬吊于患者胸腔顶部及食管床纵隔胸膜处并进行缝合固定。常规置入引流管后将创口闭合, 手术结束。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检测术前及术后机体创伤应激反应指标(静脉血WBC、FT3、FT4、CRP、皮质醇)以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肺不张、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等。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 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術前、术后两组患者的WBC、FT3、FT4、CRP、皮质醇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低于对照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食管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一种, 患者临床多以食物反流、咽下疼痛及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状作为主要表现[9]。现今临床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虽此类病症仍未明确发病机制, 但有研究指出患者发病原因多是受其饮食习惯、真菌毒素感染及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病因复杂。故如何有效根治患者病症, 控制其体内癌症因子扩散, 是现今临床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之一。

历年来, 临床针对食管癌患者多是倡导应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虽有一定疗效, 但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性会影响其术后恢复, 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严重者还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 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低于对照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WBC、FT3、FT4、CRP、皮质醇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此类手术方案对患者机体影响不大。其中,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是反映患者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有效指标, 对促进其预后改善能起到显著的辅助效果, 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患者手术中, 能清晰探查其术区和放大局部视野, 提高患者食管及周围组织结构暴露的清晰程度和术者操作的精准度, 对减少患者机体出血和防止喉返神经和胸导管等结构损伤有积极影响[12, 13]。此外, 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后, 其机体应激反应与传统手术造成的创伤刺激相差甚小, 表明手术操作对患者机体无明显影响, 临床可着力推广。

综上所述, 采取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 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提高其免疫功能, 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稳定,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施雄文. 比较电视胸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胸手术应用于食管癌治疗的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31):185-187.

[2] 刘鸿运, 白舒. 胸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4):77.

[3] 王洁, 朱学芳, 肖计文, 等. 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CO2人工气胸对患者PaCO2和PETCO2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吉林医学, 2019, 40(5):1006-1008.

[4] 黄修明, 陈献珊, 陈锋夏. 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5):104-107.

[5] 刘勇世, 王娟, 马海浪, 等.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贵州医药, 2019, 43(1):82-84.

[6] 王玉璇, 李强, 尚志杰, 等.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程度比较.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21(1):28-30, 35.

[7] 郑勇, 姚元波, 蔡彦力, 等.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22):2436.

[8] 戴志坚, 陆相吉. 观察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80):37.

[9] 许冰.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17, 38(9):75-76.

[10] 刘国华. 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对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6):2965-2966.

[11] 李标, 林伟民, 李富, 等. 胸腔镜辅助与传统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8):818-822.

[12] 于雷. 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 36(3):345-346.

[13] 熊秀娥, 徐鹏, 庞一雄, 等. 不同根治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程度比较. 河北医药, 2017, 39(23):3554-3556.

[收稿日期: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