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相关基础研究的理论综述

发布时间:2022-04-07 10:40:5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内容提要:鉴于目前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我国同主体功能区划相关的各类区划研究理论,按照时间的沿革,从传统的综合经济协作区划研究,以中心城市与周边经济联系为特征的区域划分研究,以开发管制为特征的区域划分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综述,以达到梳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发展脉络的目的。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划研究;区域划分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024-06

主体功能区划不同于以往的各类经济区划和专项规划,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国土空间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探索。国内目前专门针对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持续研究和积累。但是,对我国以往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形成进一步深入研究主体功能区划的扎实基础,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筛选和梳理。

1.传统的综合经济(协作)区划研究(1949~1990年)

1.1 国家宏观层面的经济区划调整

1.1.1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经济区域完全按人为划分,体现为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统一,各地区缺乏经济的密切联系。从划分经济区域的目的上来看,是出于对地方的集中控制,以服从计划的需要或国防战备的需要,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从经济区域的内涵来看,这一阶段的经济区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而是国家计划执行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管理在大国条件下的最为方便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地带,为谋求沿海和内地的平衡发展,进一步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区;1958年全国划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等七个经济协作区;1961年华中和华南两区合并,成为六大协作区。文革时期六大协作区相继撤销。在这一阶段,对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起重大影响作用的是对三线地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国家对于三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基建投资大幅度向西倾斜,从而实现我国生产力布局向西的一次战略大转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又依据大军区,将全国划分为西南、西北、中原、华北、华东、东北、华南、闽赣、山东、新疆十大片。1978年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提出基本建成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和东北六个大区经济体系的任务。总体来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设置了专门的经济区组织,但是经济区划合理布局生产力与地区经济联合的目标基本没有落实,并且由于过分强调形成“各自为战”的地方经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区经济的封闭性。

1.1.2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区划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已经认识到在我们这样差异很大的国家,要齐头并进是不可能的,只能有步骤、有阶段地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在发展战略上实行倾斜的梯度发展战略。国家在“六五”计划中提出沿海与内地的划分方法,在“七五”计划中又明确提出了对当代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最有影响力的且沿用至今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提法,并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在投资、财税、金融、外贸上给予了很大的资金和政策倾斜,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域。两种经济区划,无论是沿海与内地,还是东中西三大地带,受到特殊优惠政策倾斜的始终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地区的飞速发展,成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先锋和样板,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埋下了伏笔。

1.2 经济区划学术研究的理论流派

1.2.1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经济区的理论研究较少,当时受前苏联经济区划的影响较深,而排斥西方区划理论中合理的部分。孙敬之先生的《论经济区划》是这个时期经济区的理论探索的代表作,对经济区划的意义、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把全国划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西北区、西藏区、新疆区、内蒙区十大经济区。该方案是较早的、较为系统和具体的经济区划方案,对我国经济区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2.2 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5年,陈栋生从横向经济联合的角度,把我国分为东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南方经济区四大区,新疆、西藏两个民族自治区作为两个特殊的大区对待。除东北区保持相对稳定外,许多省区界限被打破,传统的华北、西北经济区主要被黄河流域经济区取代,华东、华中、东南、西南四大区则分别纳入长江流域和南方经济区的范围内,这种尝试表现出规划者一种大联合、大开发的开拓精神。在具体划分中,强调了经济的内在联系在经济区组织中的作用,还注重综合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结合,以大城市为主要依托的经济中心的作用、基础设施通道网的建设和海陆开放口岸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杨树珍等人编著了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全国经济区划的专著《我国经济区划研究》,对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全国经济区的划分、各大区及各省区的经济区划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我国经济区划研究做出了贡献。其中对经济区的划分考虑到多重因素,包括我国地区差异大,人口、民族多及当时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国情特点,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吸引范围的确定,沿海港口城市、内陆边贸中心在地区经济协作中的作用等,最后将全国分为十大经济区。

1992年杨吾扬等借鉴前苏联经济区划从动力阶段、运输阶段发展到中心城市阶段的演变规律,根据我国复杂的国情,采取多原则的划分方法:一些地区(主要是西部)根据能源来划定;一些地区可以采用运输来划定;而沿海省市大多则可采用中心城市原则来处理。在具体分析中,三者可以互相参照。据此,全国划定十大经济区,即东北、京津、晋陕、山东、上海、中南、四川、东南、西南、大西区。该方案的创新在于利用不同的区划原则,从动态的角度进行经济区划工作,这在经济区发育程度不一的我国非常可取。经济区划的原则可以有多个,但应该相互补充,前后统一,该方案由于三个原则的不一致造成了区划结果有一些矛盾

胡序威(1994年)的区划方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划研究的重要代表。作者在有利于理顺地域间的正常经济联系、促进省区间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进行跨省区市的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整治工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经济核心地带的辐射作用、加强对跨省区的经济合作组织或企业集团进行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等5项原则下,将全国组合成六大经济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东中、西南、华南区。该方案采取了多头参加、有主有从、交叉组合的方式组建经济区,各经济区具有不同身份参加的成员,这种划分主要照顾到省区间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在现行行政体制下有较强的可行性;作者还对大经济区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提出具体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方案的实践意义

我国经济区划方案的个人研究成果还有很多,如刘再兴、周起业的六分法,邬羽光、胡序威、李文彦的七分法,陆大道、李善同、侯永志的八分法等等。由于个人力量有限,对经济区的许多问题未获得共识,无法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其预见性受到一定限制,科学性也有待提高。

1.3 全国性专业区划的制定实施

1.3.1综合自然资源区划。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以竺可桢为主任委员,涂长望、黄秉维为副主任委员,委员有地理、地质、气象、土壤、动物、植物等学科领域的专家,以及国家计委、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地质部代表。自然区划研究目的在于提供国家规划生产力合理分布的科学根据,它是科学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1项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工作之一。1958年,在各个部门地理区划工作基础上,编制了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它以光、热、水分、土壤和植被的地域差异为依据,以气候、土壤、植被的地理相关性为基础,根据气候在土壤与植被的反映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并寻求相应的区划方法。该区划方案将全国分为三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并拟进一步划分自然州和自然县,堪称我国自然区划史上规模空前宏大、等级单位最完备和内容量丰富的方案。这个方案为农业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其区划原则、等级单位系统的设置以及省以上单位的分区标志、划界指标等都充分表达了为农业服务的宗旨

1.3.2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为了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开放、分类指导农业生产的需要,于1979年组织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汇集各单位建国后有关农业资源和区划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根据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和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即东北农林区,包括兴安岭林区、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长白山地林农区、辽宁平原丘陵农林区4个二级区;内蒙及长城沿线牧农林区,包括内蒙古北部牧区、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长城沿线农牧林区3个二级区;黄淮海农业区,包括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黄淮平原农业区、山东丘陵农林区4个二级区;黄土高原农林牧区,包括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汾渭谷地农业区、晋陕甘黄土丘陵沟谷牧林农区、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4个二级区;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包括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畜水产区、豫鄂皖低山平原农林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产区、江南丘陵山地农林区、浙闽丘陵山地林农区、南岭丘陵山地林农区6个二级区;华南农林热作区,包括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粤西桂南农林区、滇南农林区、琼雷及南海诸岛农林区、台湾农林区5个二级区;西南农林区,包括秦岭大巴山林农区、四川盆地农林区、川鄂湘黔边境山地林农牧区、黔桂高原山地林农牧区、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5个二级区;甘新农牧林区,包括蒙宁甘农牧区、北疆农牧林区、南疆农牧区3个二级区;青藏高原牧农林区,包括藏南农牧区、川藏林农牧区、青甘牧农区、青藏高寒牧区4个二级区;此外,海洋水产区,包括浅海滩涂养殖渔业区和海洋捕捞渔业区。该区划对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发挥了重大作用,分区方案直到目前仍常常为决策者和研究者引用

2.以中心城市与其周边经济联系为特征的区域划分研究(1990~2000年)

2.1 全国大分工的区域划分

在全国大分工区域布局模式基础上的经济区划,如七大经济区方案,尽管也是遵循全国大分工的区划模式,但与前一时期却有本质上的差别。第一,注重了区域内部的关联性、协作性,注重发挥各地区优势并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结合起来,更加具备实质意义上的开发性。第二,在经济区划基础上有区域开发的模式作为其延伸,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第三,经济区划突破行政区域界限,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经济区划,但最终又都是以行政区域为依托来进行划分的,体现了为解决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之间的矛盾而进行协调的努力。

七大经济区方案最早在1992年提出,后来在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系统阐述。区划的原则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七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包括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但七大经济区却不是严格的综合经济区,有的区有明显的类型区的特点,如环渤海地区,具有相似的区位条件、发展水平,但是区内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另外,在地域划分上既有重叠又未全覆盖,有些地区未被纳入七大区内,不仅与综合经济区划的原则背离,也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不符。总之,七大经济区指明了地区经济合作的方向,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该区划在类型上的不统一以及界限上的不明确,必然在具体实施中会遇到麻烦。

2.2 都市圈式的经济区划

都市圈式的经济区划是对原有全国大分工区划模式的突破,主要运用了区域经济中“增长极”理论,旨在发挥其辐射效应。虽然顾朝林的“九大城市经济区”和王建的“九大都市圈”还处于设想阶段,但无疑为经济区划注入了新的思维。有关围绕中心城市划分区域或都市圈的区划方法,是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经济区划的潮流和趋势,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会遇到不少问题。

王建(1996年)在对我国经济区域与美国和日本的区域经济结构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认为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所以以大分工的区域布局模式和走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小,只能采取都市圈的布局模式和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我国与日本的人均平原面积接近,却采用美国式的区域模式,长久发展必将造成与农业争地的矛盾,所以应该参考日本的经验。都市圈主要位于大中城市发育、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落后地区暂不包括在内或者长期处在都市圈之外;每个大都市地域内部建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各大都市圈之间相互封闭,减少省际经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即“对内封闭、对外开放”。设想中的九大都市圈是: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在内的京津冀都市圈;包括沈阳、大连在内的沈大都市圈;包括长春、哈尔滨在内的吉黑都市圈;包括济南、青岛在内的济青都市圈;包括武汉、长沙、南昌在内的湘鄂赣都市圈;包括成都、重庆在内的成渝都市圈;包括广州在内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包括南京、扬州、合肥在内的长江中下游都市圈;包括上海、苏锡常、宁杭在内的上海都市圈。该方案突出大中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主张通过组建都市圈来带动区域发展,解决区域问题的思路值得肯定。但是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商榷,首先,九大都市圈所占面积不到全国的l/3,对于处在都市圈以外的省份,应该采取什么发展战略,特别是许多是资源大省,如果不考虑它们,将会对全国的产业布局产生什么影响;其次,都市圈在设想上欲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可是行政区划根深蒂固,如何才能实现如设想中的都市圈内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经济协作性;此外,都市圈的设想主要考虑发达省区,虽然名义上是为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但实际上却又拉大了发达省区与欠发达省区的差距

顾朝林是国内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城市经济区理论和方法的学者(1991年)。他应用图论原理和地理集聚原理,把城市看作一个包括社会、经济、科技、教育联系的体系,三个体系形成一个最基本的区域,不同层次的体系连接起来形成链,也就是由城市体系和通道网构成的空间结构组织。根据这种Rd链法,在全国组织九大城市经济区。其目的是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地带动整个辐射地区,即以沈阳、京津、西安、上海、武汉、重庆、广州、乌鲁木齐、拉萨等中心城市为轴心,带动其周围地区发展,形成九大城市经济区。作者利用数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寻找科学的划分依据,避免传统区划中凭经验划分的不足。但该方法仍然有较大的主观任意性;而且完全基于数学,与现实之中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有所偏离,导致了区划方案的不当之处

3.以开发管制为特征的区域划分研究(2000年至今)

3.1 “十一五”规划前期有关功能区划分及其政策研究

3.1.1 中国工程院“经济区划及其区域政策调整研究”。中国工程院的区域发展类型区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基于不同地区主要特点,综合考虑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等因素,将特定地区划分为不同发展类型的空间单元。改变过去偏重于以产业计划来落实地区分工的思路,加快实现由部门(行业)主导向充分考虑到区域发展内在要求这一空间管理调控机制的转变,即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来科学反映和体现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方向。类型(功能)区划分采用的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即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特征、参与国际劳动分工程度、农牧业水平及地位、社会发展水平、地缘政治及民族特征和自然生态特征。通过逐项分析,综合各省区市特征,考虑到历史因素和可操作性,将全国划分为六种区域类型。(1)高速工业化地区——以参与国际竞争为主线,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山东。(2)老工业基地(“问题区域”)——以结构性调整和增加活力为主线,包括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重庆。(3)潜在经济发展地区——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主线,包括河北、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海南、陕西、四川、湖南。(4)少数民族及极端贫困地区——短期内以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广西、贵州、甘肃、云南、青海。除这四类地区外,还应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5)生态环境保护区——强调控制或限制某些地域和产业发展,一级包括新疆、宁夏、甘肃、西藏、青海、陕西、重庆、内蒙古;二级包括山西、四川、贵州、云南和河北。(6)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以建设我国农牧产品主要输出地为基本目标,包括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南、江西、安徽以及指标特征不够典型的新疆、内蒙古和宁夏。

3.1.2 中科院“全国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发展的支撑条件”、“‘十一五’期间中国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的重点与模式研究”。中科院课题组根据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针对近年来在国土开发和生产力布局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实现各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议划分为三种类型综合功能区,即综合经济区、重点发展的功能区、生态重点建设类型区。第一类是若干省区组成的大区域单元,是确定后两类区域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的前提,在全国全覆盖,可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近西北经济区、新疆区、青藏区,其中内蒙古、河南、江西、湖南被打破行政界限。第二类是今后20年重点发展和开发区域,可分为四种功能区:(1)都市经济区,包括京津、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和成渝都市经济区;(2)人口——产业聚集区,包括哈大齐、长吉、山东半岛、海峡两岸、郑洛汴、关中、长江中游、长株潭、北部湾、天山北麓人口——产业聚集区(带);(3)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包括晋陕蒙甘、川滇黔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青新盆地油气——资源重点开发区;(4)农业综合开发区,包括东北商品粮基地、黄淮海商品粮棉畜基地、黄土高原农业果业基地、长江中游平原商品粮油基地、华南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西部畜牧奶业基地。第三类是需要重点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生态类型区,可细分为六种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类型;荒漠生态系统保育类型;湿地生态系统保育类型;干旱河谷生态系统保育类型;沙漠化防治类型区;水土流失防治类型区。

3.1.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统筹区域发展研究”。国家发改委国土所课题组将海拔高度超过3 000米或降水量低于200毫米作为界限,并做一定调整,确定25个地级行政单元为保护区,涉及7个省区,即内蒙古3个、四川3个、云南3个、西藏5个、甘肃1个、青海6个、新疆4个;将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内区域地形高度1 500~3 000米、第三阶梯地形高度1 000~3 000米或降水量200~400毫米的地区划为控制区,共包括57个地级行政单位,涉及18个省区,即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西、青海各1个,四川、宁夏、西藏各2个,湖北、湖南、贵州、陕西各3个,内蒙古4个,山西5个,新疆6个,云南8个,甘肃9个;将我国第三阶梯海拔1 000米、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内区域海拔1 500米作为控制区和发展区的分界线,发展区包括其他两区之外的区域。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选取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三个社会经济指标,再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地域单元,对其进行修正。保护区与控制区的划分临界值定为:人均工业总产值2 000~3 000元/人、人口密度60~12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18%~25%;控制区与发展区的划分临界值定为:人均工业总产值4 000~5 000元/人、人口密度180~30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25%~35%。最终得出,保护区的空间分布范围较大,其内部又可分为江河源生态保护区、干旱荒漠脆弱生态保护区、林业生态保护区;控制区包括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控制区、半干旱绿洲草原控制区、山地河谷控制区三种类型;发展区可分为都市经济发展区、潜在经济增长区、局部区域经济增长中心三种类型。

3.2 全国性部门功能区划实施进展

3.2.1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是根据海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的要求,按照海洋功能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目的是为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用海保障。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提出并组织开展海洋功能区划这项海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200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并授权国家海洋局发布实施。该区划将我国管辖海域划分了10种主要海洋功能区,即港口航运区、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区、矿产资源利用区、旅游区、海水资源利用区、海洋能利用区、工程用海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并提出每种海洋功能区的开发保护重点和管理要求。同时,还确定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30个重点海域的主要功能(30个重点海域见表1)

3.2.2 国家水土流失防治区划。从1999年开始,水利部着手进行全国的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和大量的科学研究论证,完成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2006年5月8日,水利部正式公布了4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共16个,包括大兴安岭、呼伦贝尔、长白山、滦河、黑河绿洲区、塔里木河绿洲、子午岭、六盘山、三江源、金沙江上游、岷江上游、汉江上游、桐柏山大别山、新安江、湘资沅江上游和东江上游等。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共7个,包括辽宁冶金煤矿区、晋陕蒙接壤煤炭开发区、陕甘宁蒙接壤石油天然气开发区、豫陕晋接壤有色金属开发区、东南沿海开发建设区、新疆石油天然气开发区、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共19个,包括东北黑土地、西辽河及大凌河中上游、永定河、太行山、河龙区间多沙粗沙区、泾河北洛河上游、祖厉河渭河上游、湟水洮河中下游、伊洛河三门峡库区、沂蒙山、嘉陵江上中游、丹江口水源区、三峡库区、金沙江下游、乌江赤水河上中游、湘资沅澧中游、赣江上游、珠江南北盘江、红河中游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向社会公布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三区”的确定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原因和形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带性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防治

3.2.3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其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工农业生产布局、保育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征求意见稿正在完善过程中,这是我国继自然区划、农业区划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方面的重大基础性工作,将在参与政府管理、指导生态保护和规范生态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按照我国的气候、地貌和植被特征等自然条件,该区划将全国分为3个生态大区,即东部季风生态大区、西部干旱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寒生态大区;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类型进一步将全国划分为50个生态地区;再根据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将全国划分为206个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重要性划分为1 465个生态功能区。同时,对全国生态功能区的主导功能进行合并归类,把1 465个生态功能区划归为六大类型,即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和其他类型,并初步确定前五种类型中对于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显著意义的45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区域(见表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6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研究”部分成果。

注 释:

①杨吾扬.中国十大经济区探讨[J].经济地理,1992,(12).

②胡序威.组织大经济区和加强省区间规划协调[J].地理研究,1994,(1).

③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步草案[J].地理学报,1958,(4).

④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M].农业出版社,1981.

⑤王建.跨世纪发展中的利用外资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⑥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⑦马凯.“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⑧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功能区划[Z].2002,9.

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征求意见稿)[Z].2006,2.

参考文献:

[1]我国首次公布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三大重点区域[EB/OL].http://news.ce65.com/2006.05.

[2]马凯.“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张莉.中国经济区研究述评[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5).

[4]杨吾扬.中国十大经济区探讨[J].经济地理,1992,(12).

[5]胡序威.组织大经济区和加强省区间规划协调[J].地理研究,1994,(1).

[6]石玉林.分析国情寻找对策——“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的回顾[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4).

[7]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M].农业出版社,1981.

[8]姚监复.对农业区划历史意义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4).

[9]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功能区划[Z].2002,9.

[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人民出版社,2005.

[11]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征求意见稿)[Z].2006.

[12]赵松桥.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J].地理学报,1983,(1).

[13]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步草案[J].地理学报,1958,(4).

[14]王建.跨世纪发展中的利用外资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15]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袁朱(1960-),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城镇发展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城镇发展。

[收稿日期]2007-03-20

(责任编辑: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