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05-28 15:20:0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许多城市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通过分析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劣势及机会威胁,提出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The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n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And it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many cit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in Ji"nan, the paper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SWOT分析;策略

Key words: innovative city;SWOT analysis;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024-03

1 创新型城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提高国家竞争力。济南市以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为指导于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是当前许多城市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创新型城市英文表述有两种:“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是指以创新要素作为驱动的一种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模式,包括信息、知识、人才、经费等创新资源,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机构,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等创新机制以及创新环境[1]。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模型见图1。

2 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SWOT分析

在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中,济南既是半岛城市群的双中心城市之一,又是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同时是跨省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其自身的优劣势。

2.1 优势分析

2.1.1 地理环境优势 济南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偏西,是山东省城市的核心,其影响力可以辐射到省内任意城市。同时,是山东与其他各省连接的中心,与各省市有着便利的交通连接。

2.1.2 经济环境优势 济南是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机构门类齐全,很多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和派出机构都在济南设立区域性总部。

2.1.3 政治环境优势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是全省政治中心,几乎所有的省直机关和大多数中央驻鲁机构都设在济南。

2.1.4 文化环境优势 济南位于孔孟之乡,是山东省教育基地,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和省级科研机构,拥有国家十大软件基地之一的齐鲁软件园。

2.2 劣势分析

2.2.1 物质资源基础薄弱 济南地理位置特殊——南有山区北有黄河,因此在物质资源开发上受到制约。而且济南本身也不具有良好的物质资源基础,其工业生产原料主要依靠外地运输。

2.2.2 产业基础不完善 济南目前的产业主要依赖于6大产业集群: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食品药品和机械装备,其中,冶金钢铁和石化化纤已不符合济南市的发展规划,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难点。

2.2.3 县域经济滞后 全国百强县中,山东省共22个,济南只有章丘市一个,且排名也仅仅为49位。而且济南的贫困县如商河的GDP也远远滞后于其他各县。

2.2.4 经济增幅缓慢 济南市的各项经济指标大都位于省内前列,但增幅却位于省内倒数。

2.3 机遇分析

2.3.1 政策机遇 国务院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中,把济南等列为山东沿海经济开放区。同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过也为济南发展提供了机遇。

2.3.2 区位机遇 济南位于京沪高铁和京沪铁路的要塞,京沪高铁的建成使得济南进一步对接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在山东及全国的地位逐步提升。

2.4 威胁分析

2.4.1 经济环境威胁 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系统不完善,法规制度不健全。

2.4.2 长三角和京津唐威胁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差距显著。在长三角和京津唐的南北夹击下,山东可能成为“经济洼地”。

3 济南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策略

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在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需要社会上每一位成员的努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应该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文化,集聚创新人才,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2]。

3.1 创新政府管理,优化创新环境

3.1.1 转变政府职能 济南市政府应加大创新精神的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科学的创新体制,并且为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把握好方向,也要时刻关注创新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来优化创新环境,从宏观角度为实现创新提供相关服务[3]。①执行事务规范化,同时,加强计划性,保证管理活动都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②一定要制定有效地措施来避免资本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恶性运行,而且可以举办一些公益性的活动,给有心创业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③盡快实现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让政府真正成为有利于人民的服务性政府。

3.1.2 培育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制定出台积极的政策,加快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实际措施,对硬环境的建设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信息网络、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的建设。特别是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要加强科技服务机构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金融、保险、信息等急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重点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结合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整合,搭建具有区域性、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科技服务平台。

3.1.3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①对价格的监管。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一部分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外,大部分价格都已经市场化,但像土地的地租、资本的利率以及电力、能源等这些重要的原材料,仍然由政府控制。政府对价格的监管就是要做到避免垄断、限制不正当竞争,如在市场行为中对价格垄断、价格同盟、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的监管。②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监管。对资源的监管应处于宏观调节和微观管制之间,即使用中观层面的监管。而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监管,应从微观管制逐步过渡到宏观经济调控,用政府的经济调节机制来干预市场,纠正市场的失灵。③对企业及其市场行为的监管。这种监管是政府的外部监管,是法治和道德的外部力量的规范,因此,在监管中政府不能干预企业内部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违背市场的价值规律和竞争原则。④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监管。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政府的工作,不断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严格安全生产的制度,制定实施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措施。

3.2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体,最重要的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方法就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1 健全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保证企业成为创新收益的主体,确保在创新过程中创新人员成为主要的受益者,承认和保护创新主体的各种技术创新产权。

3.2.2 引导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依据需要选择有竞争力的企业与高校联合,以建立一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建立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大学和社会力量为支撑,面向齐鲁软件园等特定技术领域创办专业孵化器。对高新技术企业、工业龙头企业以及其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资格实行动态管理,以实现优胜劣汰。

3.2.3 构建以行业为纽带的产业链,促进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使中小企业能够根据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到营销等所有环节组成战略联盟,并运用信息网络集合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信息,整合加盟企业的各种资源,同时发挥联盟整体研究开发力量,围绕行业或者产业的高端研究课题协同作战,形成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以求减少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4]。

3.3 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本质上是人才的建设,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建设。

3.3.1 加强创新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合重大专项研究领域,抓紧培养紧缺人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制度,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政府主导的技能人才培训[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支持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2 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 采取产业聚才、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才和核心人才带动引才等多种途径,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留学人员来济创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面向海内外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广阔视野的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学术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全市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6];实行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以多种形式的“人才驿站”为载体,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济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鼓励留学人员特别是在海内外获得硕士以上學位并在跨国公司重要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工作两年以上人员来企业工作。

3.3.3 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首先,加大培养创新人才的投入力度,设立相关奖项,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物、优秀创新团队等授予荣誉并给予奖励;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互动合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

3.4 培育创新环境 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灵魂,因此,创新环境的培育非常关键。济南市培育创新环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4.1 加强信息化建设 首先,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加强标准化和信用环境建设,鼓励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提高企业电子交易的水平。另一方面,在企业中推广和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加强事业单位电子政务建设。优化济南市的电子政务外网和专网,促进全市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建立起政府与市民网上互动得良好机制。

3.4.2 推进数字化建设 ①深化“三网融合”,推进通信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网络全覆盖,提升服务功能;②提升城市基础测绘保障和服务能力;③更新和充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数字化地理空间框架。

3.4.3 鼓励社会化创新 动员与鼓励全社会参与创新活动:首先,培育创新文化,营造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环境;其次,加大科普宣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要物尽其用,不仅要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也要同时对外开放,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并开展科技人员学术交流、青少年发明创造等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

[2]济南市人民政府.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Z].2007(1).

[3]鞠磊.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

[4]梁永贤,齐峰,孙吉亭.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对策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3).

[5]李娜.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2013(2).

[6]李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