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建筑评价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6-07 20:05:03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 低碳建筑是建筑行业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危急时刻,必须对低碳建筑做出综合评价。构建低碳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过程,文章试图围绕评价体系构建的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范围等几个要点展开研究,最终给出对策建议。

Abstract: Low carbon architecture is on inevitabl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specially in a crisis of global warming, we must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ow carbon architecture. Building a low-carbon architecture evaluation system is a highly complex system proces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udy the low-carbon architecture evaluation system around the evaluation purpose, evaluation index,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scope etc. Finally, this article giv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 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建议

Key words: low-carbon architecture;evaluation tool;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30-02

0 引言

全球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根据世界各国科学家开发的气候模型估算,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升高1.8℃~4℃,海平面将升高18cm~59cm。鉴于这些问题,人类开始对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进行反思,提出了“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理念的诞生,要求人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此,低碳经济这一新政策应运而生,而发展低碳建筑则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步骤。

1 低碳建筑概念的界定

所谓低碳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国内外学者都是以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为出发点,在其已有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对低碳建筑的探索。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弄清楚低碳建筑与其他几类新型建筑间的区别与联系。

生态建筑(arcology),是生态学(ecol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二者的结合,这是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莱里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著名新理念。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生态学理论融入到建筑领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科学设计将生态学与建筑学完美结合,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生态平衡。

可持续建筑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物。可持续发展观的首次提出,源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建筑势必要抓住可持续发展观的精髓,延续其着眼于长远、注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实现建筑与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绿色建筑的兴起,是对可持续建筑提出的更具体要求。根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目的旨在建筑的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通过各种技术措施达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等标准,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低碳建筑与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相比,是即紧密联系又稍有区别的。整体上来看,它们具有统一的目标,通过构建建筑与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低碳建筑相对其他几种新型建筑又有着更具体、更细化的目标要求:增强碳汇、降低碳排放。

2 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问题

构建低碳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建筑评价,就是通过综合采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统计与决策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将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进而客观、合理地评价建筑的低碳性能。目前,低碳建筑的评价研究多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生态模型、碳排放计算等理论系统,而这些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评价对象的局限性。针对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简便易操作、通用性广泛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工具。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某一特定建筑类型展开探索研究,这是远远达不到实际工程的要求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通用的计算模型或评价工具来实现更大范围的适用。

第二,评价方法的片面性。低碳建筑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增强碳汇、降低碳排放两个层面上,因此针对低碳建筑评价我们应从碳汇、碳排放两个层面综合考虑。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片面的,诸如:张智慧、蔡莜霜等人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中仅考虑了碳排放这一层面,而忽略了碳汇这一层面。碳汇、碳排放犹如建筑的优缺点,我们要在避短的同时做到扬长,方能有效响应中国“更强”的口号。

第三,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性。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既可以作为已建成工程的评价依据,又可以作为新建工程的设计规范。也就是说,它应既是“评价工具”又是“设计工具”。然而目前的研究并未考虑到这点,只是简单的对已有建筑做出评价。

3 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建议

3.1 明确评价目的 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简便易操作、通用性广泛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工具。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需要材料工程师、技术工程师、环境工程师和建筑师等不同层级专家的共同参与。这种涉及多层级群体合作的动态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以一个准确的评价结果来达成共识。因此,我们在构建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生态环境、城市交通规划、邻里建筑特征、人为生活习惯等诸多因子的影响。

那么,如何判定各因子对建筑低碳性能的影响,并计算各因子的影响大小,是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难点之一。目前国内针对低碳建筑评价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是通过采用专家打分制来评判各因子的影响,诸如:卢燕以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低碳建筑评价指标,并依据专家分析给出各指标的得分点,最终得出评定结果,这种过分依赖人为打分的评价体系势必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此外,也有极为少数学者试图通过设计碳排放计算公式来定量化的分析各因子的影响,诸如:张智慧对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清单分析,基于过程的清单分析设计模型,计算出建筑碳排放。与前者相比,后者注重定量化分析,降低了主观成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但忽略了碳汇这一层面的因子分析。

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另一难点在于,缺乏低碳建筑评价标准,无法实现评价结果的可比性。研究评定结果必须具备可靠性、可比性,评定结果可靠才能体现研究意义所在,评定结果可比才能指出事物发展中的问题所在。

因此,低碳建筑评价的研究重点就在于以下几点:

①建立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各阶段的影响因子,构建一个完整、有机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碳汇、碳排放双层面出发,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计算模型。

③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去实现评价结果的横向或纵向比较。

3.2 建立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综合反映了建筑的低碳性能,另一方面详细描述了各影响因子间的相互隶属关系。为建立一个完整、有机的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必须对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作出系统分析,并且从碳汇、碳排放双层面出发综合考虑。

首先,碳汇层面。

①注重建筑绿化系统的加强,通过植物种类选择,实现建筑在有限面积内的最大绿化。②严格考察气候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建筑物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③设计建筑物拆除方案,实现建筑材料的高效回收再利用。

其次,碳排放层面。

①加固建筑围护结构,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②严格规范建材的选用,鼓励使用当地建材和节能环保建材。③完善施工组织和管理,以降低施工机械设备、辅助建材的碳排放。④调整用能模式,实现冷热能源的高效利用、水电资源的大力节约,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⑤尽可能地提供可调整的建筑,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的建立是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不仅要选出影响建筑低碳性能的主要因子,而且还要通过研究实现各因子的定量化操作。

3.3 设计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研究应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确定指标权重。参考专家意见,依据各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出各指标权重值。

②测定评判结果。研究计算各指标对建筑低碳性能的影响值,其中碳汇层面的指标影响值应为正值,表示吸收碳量,对建筑低碳性能呈现有利影响;相反碳排放层面的指标影响值应为负值,表示排放碳量,对建筑低碳性能呈现不利影响。整理汇总各指标影响值,依据公式“评判结果=碳量总吸收值+碳量总排放值”,测定出建筑的评判结果。

③划分评判等级。将评判结果,依值划分五等级(低碳性能差、低碳性能较差、低碳性能一般、低碳性能较好、低碳性能好),并依次给出各等级的对策意见。

3.4 扩大评价范围 低碳建筑评价体系最终目标是要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因此我们必须实现评价体系的广泛使用性、简便操作性。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参量,来扩大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

4 结论

为有效遏制我国建筑日益剧增的高碳化倾向,我们必须加快对低碳建筑的评价研究。规范低碳建筑的标准,不仅要对已有建筑的低碳性能做出合理评价,而且也要有效辅助新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设计,一方面需要环境工程师和建筑师等各层级专家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智慧.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J].节能经济,2010(2).

[2]蔡莜霜.基于LCA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3]卢燕.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实践探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曹馨匀.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增刊.

[5]姚德利.生态城市理念下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

[6]沈满洪.低碳建筑研究综述与展望[J].建筑节能,2012(12).

[7]孙雪.低碳建筑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1.

[8]郑俊巍.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