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硬件服务

发布时间:2022-06-15 18:55:07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智慧水务硬件服务

 1 硬件规划 ...................................................................................................................................... 3 1.1 市场调研 .......................................................................................................................... 3 1.2 硬件研发规划................................................................................................................. 14 2 硬件数据对接 ............................................................................................................................ 15 2.1 数据传输方式设计 ......................................................................................................... 16 2.2 雨量计计数上发模式设计 ............................................................................................. 16 2.3 新型翻斗式雨量计的设想及设计方法 ......................................................................... 17 2.4 云中心数据对接设计 ..................................................................................................... 20 2.5 多平台(硬件平台、系统平台)应用 ......................................................................... 27 3 技术服务 .................................................................................................................................... 28 3.1 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 ..................................................................................................... 28 3.1.1 技术服务的目的 ................................................................................................. 28 3.1.2 服务承诺 ............................................................................................................. 28 3.1.3 技术服务的范围和方式 ..................................................................................... 29 2 3.2 阶段服务内容.................................................................................................................. 31 3.2.1 技术服务思想 ..................................................................................................... 31 2 3.2.2 各阶段的支持与服务 .......................................................................................... 32 3.2.3 维修服务承诺 ..................................................................................................... 32 3.2.4 技术支持中心 ..................................................................................................... 33 3.2.5 换件维修库和备件库 ......................................................................................... 33 3.2.6 现场服务 ............................................................................................................. 34 3.2.7 紧急情况处理 ..................................................................................................... 35 4 硬件产品试用报告 .................................................................................................................... 36 4.1 设备选型 ........................................................................................................................ 36 4.2 现场安装实施................................................................................................................. 36 4.3 运行情况跟踪................................................................................................................. 36 4.4 试用报告 ........................................................................................................................ 37

 为智慧水务提供硬件相关服务,包括所有硬件的市场调研及分析报告,并根据所需安装设备的特性、安装规范要求、安装现场环境要求等不同因素进行所有设备实地选点,以确保设备的最良性运行。开发提供所有硬件的技术服务,包括数据传输方式设计、云中心数据接口设计、多平台应用设计以及所有设备的技术支持服务等。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服务体系,包括安装设备的日常数据跟踪、定期的现场巡检、技术支持及技术培训等工作。

 充分做足做好对于设备的前期市场调研、设备的实地选点安装调研、设备的数据协议接口开发、以及设备的后期跟踪、维修、技术支持等工作,确保一切已安装设备的正常、准确、高效的运行。

 基于智慧水务项目的建设实施,为智慧水务提供以下硬件相关服务。

 (1)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及具体项目需求进行硬件研发规划。

 (2)对智慧水务相关各类监测设备的数据接口、协议以及多个平台应用的对接进行设计。

 (3)为智慧水务提供诸如值班、硬件定期巡检、技术支持、培训等相关技术服务。

 (4)对智慧水务各类设备进行试装,监测设备的实用性、稳定性,以及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的运行情况,形成试用报告。

 通过智慧水务项目的带动,在台州形成系列产业化。一是水务感知设备产业化:在充分总结借鉴当代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出一批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水务感知设备。二是孵化各类智慧水务相

 关企业:在台州本地培育一批物联网传感器、软件业、智慧水务其他产品等的生产厂商,吸引外地企业,IT 行业在台州建立生产工厂和经营公司。三是带动台州原有涉水优势产业转型:积极推进台州的管业、水泵业、先进制造业的智慧化升级,促进企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形成信息消费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传媒产业发展。五是社会各界共建平台,参与投资。

 1 1

 硬件规划

 1.1 1

 市场调研

 通过调查研究,做出有关需求分析、市场导向、竞争对手和产品发展方向的市场调研报告,制定和维护产品的目标,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需求分析,获取与产品发展相关的客户意向、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同类产品等信息。

 (2)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确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项目需要,确定产品的关键属性等。

 (3)制定产品的长期目标。

 硬件开发一般分为:原理图设计、电路图设计、PCB 板设计、测试板生产、功能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小批量生产、正式投放市场或正式使用等步骤。

 对市场上几种主流的、技术成熟的感知设备进行详细的调研工作,包括雨量桶、水位计、墒情、环境监测、风力风向、闸自动控制、流

 量流速、海浪波压力检测、水分蒸发、高清视频监控、村级终端等。

 1)雨量桶

 设备的说明:测量范围:0 ~ 4mm/min;测量误差:±3%;分辨率:0.2mm;承水口径:200mm±0.6mm;刃口角度:45°;电源:2 年电池供电;采集传输通信模块:集成雨量桶内。

  安装方式:水平固定底座即可

 选点要求:仪器应保持水平,远离障碍物(树木、建筑物、墙等),防盗防损坏,维护方便。

 2)水位计

 设备说明:机械式水位计,测量范围:0~5m,0~10m,0~20m,0~60m;分辨力:0.5%;精度:0.5%;电源:2 年电池供电;采集传输通信模块:集成水位套管里面。

 安装方式:根据河道情况,需固定河岸或河底

  选点要求:尽量选择水泥浇筑的岸边,防盗防损坏,维护方便。

 3)墒情、环境监测、风力风向

 设备说明:(1)、墒情:测量范围:0 ~100%;测量精度:3%FSD;

  (2)、环境 5 要素:温度、湿度、气压、光照、噪声, 工作环境温度:-10℃-+85℃; 温度范围:-40℃到+85℃;精度:±0.5℃(在 25℃时)

 湿度范围:0-100%;精度:±2RH(相对湿度)(在 25℃时)

  气压范围:10-1100mbar(毫巴);精度:±4mbar

  噪声范围:30-150DB(分贝);精度:±10DB 光照:紫外线等级范围精度:±1 UV INDEX(紫外线指数)

  (3)风力风向:量程:0-30m/s,8 个方向;启动风速:0.4~0.8 m/s

  安装方式:墒情分 5 层埋土里,5 要素简单支架固定,风速风向屋顶等地简单固定。

 选点要求:墒情、5 要素选择一些果园、大面积种植园;风速风向选择一些空旷的类似屋顶等地。

 4)流量流速 设备说明:采用进口的 OTT SLD

 固定式声学多普勒流量计

  安装方式:采用导轨等形式固定于岸边,设备浸入一定高度水深。

 选点要求:OTT SLD 的安装地点应该选择在河道流态相对稳定的区域,理想的安装点所处河道上下游 50~100 米范围内应较顺直,尽量避开河道转弯、岔流出入口、水下植被茂盛或有礁石阻碍的区域。

 5)水闸自动控制

 设备说明:视频监控、远程广播、自动控制

  安装方式:根据原有水闸的启闭形式进行改造。

 选点要求:根据各县市区实际要求。

 6)水质 设备说明:COD、PH(酸碱度)、浊度、溶解氧 COD (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各种传感器:

  安装方式:

  选点要求:取水口、排污口、用水大户、重要河段等。

 7)海浪波压力监测 波压力示意图:

 海浪示意图:

  安装方式:波压力:低潮时在海塘坝外不同高度安装压力传感器;海浪:现场海域可以打一根粗桩或 3 根细桩搭建海上平台即可安装此仪器。

  选点要求:海塘、岛屿及实际需要安装的点。

 8)水分蒸发

  设备:FFZ-01D 型遥测蒸发自动站

  效果图:

 选点要求:最好选择水文站附近的空地,便于供电及维护。

 9)高清视频监控

 设备可选用大华的 200 万电动变焦智能摄像机

 安装方式:需土建,立杆等

 选点要求:渔港、河道等

 便携式 3g 视频监控:

  10)村级终端 1、智慧盒:智慧盒是指具备汇集和上传当地信息数据,接收智慧水务云中心信息数据,进行信息数据处理,具备丰富接口端口、具备各种水务应用管理功能、服务功能、能够互动的一个带安卓系统的设备。

 2、水务屏:水务屏可以采用显示屏、触摸屏、电视机等,标准配置按照 50 寸显示(触摸)屏配备,提供水利(务)业务信息、服务信息以及互动展示。

 3、远程电源:实现远程控制设备的启闭,防止设备长时间工作导致设备的不稳定。

 4、大喇叭及功放:实现紧急预警通知等下达到各村级,且可宣传一些水利文化知识到村部。

  示意图:

  选点要求:村部、老年活动中心等地。

 11)现阶段各水位计调研比较 浮子式水位计 其原理是由浮子感应水位的升降。有用机械方式直接使浮子传动记录结构的普通水位计,有把浮子提供的转角量转换成增量电脉冲或二进制编码脉冲作远距离传输的电传、数传水位计,还有用微型浮子和许多干簧管组成的数字传感水位计等。应用较广的是机械式水位计。应用浮子式水位计需有测井设备,只适合于岸坡稳定、河床冲淤很小的低含沙量河段使用。

  跟踪式水位计:

  又称接触式水位计,利用重锤上的电测针接触水面发出电信号,使电机正转或逆转,随时跟踪水面点的位置,从而测定水位。一般在

 较陡岸坡上架设铁管,悬锤和悬索在管道中升降,驱动记录或讯号装置。铁管进水口需有沉沙和静水设施。

  压力式水位计:

  它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水压力,推算水位。其特点是不需建静水测井,可以将传感器固定在河底,用引压管消除大气压力,从而直接测得水位。压力式水位计有两类。一类为气泡型,在引压管中不断输气,用自动调节的压力天平将水压力转换成机械转角量,从而带动记录机构。另一类为电测型,它应用固态压阻器件作传感器,可直接将水压力转变成电压模量或频率量输出,用导线传输至岸上进行处理和记录。

  声波式水位计:

  是反射式水位计的一种,应用声波遇不同介面反射的原理来测定水位。分为气介式和水介式两类。气介式以空气为声波的传播介质,换能器置于水面上方,由水面反射声波,根据回波时间可计算并显示出水位。仪器不接触水体,完全摆脱水中泥沙,流速冲击和水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水介式是将换能器安装在河底,向水面发射声波。声波在水介质中传播速度高,距离大,也不需要建测井。两种水位计均可用电缆传输至室内显示或储存记录(见水位观测)。

 1.2 2

 硬件研发规划

 对智慧水务硬件研发设想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长远方案,目标是形成产业链、形成以台州为基地的智慧水务感知设备研发、生产、应

 用中心,辐射全国水利领域及拓展智慧民生应用领域。

 构建全面准确的水务监测体系,形成覆盖气象、水文、工情、给排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对象的监测网络;构建先进兼容的网络传输体系,形成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高保障的数据传输网络;构建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为水务管理和社会公众服务需求提供全面支撑;构建面向行业的管理支持体系,为防汛(台)抗旱指挥调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工程安全运行、城市供水排水安全保障等提供支持;构建面向公众的服务支持体系,为水政务、民生水务、水文化宣传提供服务;构建智慧水务示范基地,为智慧水务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实现采集站网全覆盖;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实现业务综合管理;实现信息统一综合展示;实现监测全能服务;实现应急联动响应。

 形成一个智慧水务运行服务中心;形成一个智慧水务研究机构;形成一支装备现代的基层服务队伍;形成一支基层智慧水务管理服务队伍;形成一套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建设管理标准;形成一批创新转型的涉水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以台州为基地的智慧水务感知设备研发、生产、应用,辐射全国水利领域及拓展智慧民生应用领域。

 2 2

 硬件数据对接

 设计智慧水务相关各类监测设备的数据接口、协议、数据传输方

 式、存储方式等,以及智慧水务数据在多个平台应用的对接。

 2.1 1

 数据传输方式设计

 各类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 RTU 进行上传。

 遥测终端机 RTU 集数据采集、控制、GPRS 无线远程通信等功能于一体,采用低功耗设计,主要用于水文遥测系统,可接入雨量计、水位计、照相机等各种智能仪表和变送器。水文遥测系统测点分布广,且大多环境恶劣,具有无电源、不宜布线等特点,低功耗遥测终端机RTU,平均工作电流<10mA,功耗低,体积小,特别适用于水文遥测系统太阳能供电方式的现场应用,可大大降低太阳能供电成本。

 功能特点:

 工作电流低:GPRS 实时在线,平均工作电流<10mA; 数据存储容量大:本机循环存储监测数据,掉电不丢失,存储容量:4M; 维护方便:支持远程参数设置,远程软件升级; 体积小:外型尺寸 145×100×65 mm; 采用平升通信协议,支持透明传输; 支持与多中心进行数据通信; 提供上位机监控软件平台,也可通过提供动态连接库、OPC 接口软件等形式支持用户自行开发软件系统; 2.2 2

 雨量计计数上发模式设计

 根据计算,两节 19AH 电池,按 2 小时上发一次,可供电约两年,约 8760 次。在暴雨情况下,每两小时统计一次不满足实际需求,设

 计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工作方式分毫米计数上发与定时上发,工作模式稍有不同,耗电量有所区别(和达方还未计算),这里先做初步比较,其中定时间隔、每次上发毫米值都是可调的。

  (1)、按 0.5mm 一次计算上发,每年按 1800mm 计算(台州市平均年总降雨量),两年需要上发7200次,每24小时再定时上发一次(如24 时小时内只下了 0.2 毫米,可定时统计),约 730 次。

  (2)、按 1mm 一次计算上发,每年按 1800mm 计算(台州市年总降雨量),两年需要上发 3600 次,每 4 小时再定时上发一次(如 4 时小时内只下了 0.2 毫米,可定时统计),约 4380 次。

  (3)、按 2mm 一次计算上发,每年按 1800mm 计算(台州市年总降雨量),两年需要上发 1800 次,每 4 小时再定时上发一次(如 4 时小时内只下了 0.2 毫米,可定时统计),约 4380 次。

 在满足水利水文要求下,尽量按最大的毫米值(2mm-5mm 或者更大)上发,这样调整定时上发间隔,可延长供电时长。

 注:根据不同的下雨状况(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等等),可以制定更加智慧的上发模式,需要更加复杂的硬件程序支持。

 2.3 3

 新型翻斗式雨量计的设想及设计方法

 雨量计是气象及社会各相关部门普遍应用的测量降水的仪器,包括虹吸式、翻斗式等多种类型的雨量计。无论那种雨量计都是通过测量承水口所受水的体积(容量)来计算降水量,并通过远距离的传输及遥测进行采集。所以影响测量降水量准确度的有精确的承水口截面

 积、可靠的信号传输导线及准确的数据处理这 3 个关键因素。承水口截面积可通过精确的机械加工得到保证,而如何准确得到降水的容量、传输过程中信号没有衰减并不受干扰、很好的进行处理数据则是雨量计设计的关键所在,下面介绍一种新式的翻斗雨量计的设计方法。

 以往的翻斗雨量计采用单翻斗或双翻斗,通过翻斗的转动产生脉冲信号,采集器接收到信号后进行处理。设计新型翻斗式雨量计,该雨量计由雨量传感器、传输数据线、数据处理器和计算软件 4 部分组成,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传感器。这里说的传感器是按照传统的叫法,目前应用的翻斗式雨量计是通过翻斗的转动产生脉冲信号通过电缆线传送到采集器进行处理的。新型传感器在结构上采用了双翻斗的结构,但在原理上与传统的传感器有一定的区别。在新型传感器中的两个翻斗都参与记数。上翻斗为每 0.1mm 翻转一次,用来计量降水量,而下翻斗容量比上翻斗大,约为 0.4mm 一翻,它也用来计量降水量。如果是小强度的降水两个翻斗同时都进行记数,通过一定的算法按照小翻斗的翻转值作为标准进 行记数,大翻斗进行补充;而在较大强度降水的时候, 由于上翻斗较小,翻转速度较快,容易在翻转过程中造成一定雨量的流失, 这时参与记数的下翻斗在此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算法上进行一定的补偿,使得在雨强较大的情况下,记数也相当的准确。在本雨量计的传感器中上下两个翻斗均有专门的电路板和专用 EPROM 用来控制,参与记数和智能识别,使得传送出来的信号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

 不容易受到干扰。

 (2)传输数据线。传统的传输数据线是由传感器决定的两芯或多芯线 , 由于传输为模拟信号,要求有良好的屏蔽,而本雨量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所以通讯线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多种形式, 使在信号的传输上改进了传统的电缆方式而用现在的多种传输方式。

 (3)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也是沿用传统的叫法。由于传送过来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所以本雨量计的采集器实际只是承担运算处理的功能,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采集,采集器中没有模/数转换器、电压/频率转换器等电路。它采用了数字化标准通信协议, 按照标准的协议管理传感器。在数据处理器部分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开发,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

 (4)计算机软件。数据采集器的功能较好,但由于其内存有限,显示屏幕较小,在数据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显然不如用 PC 机及相应的软件应用方便。为此,在采集器设置 RS232 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编制相应的软件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

 (5)电源的解决。雨量计由于在传感器上采用了一部分电路, 存在电源的问题。采用寄生电源技术,在传感器内设有滤波元件及储能电容,当系统工作时,数据传输线的 "0"及"1" 脉冲被转换成电能存储起来,在需要时,传感器利用存储的电能把数据传给主机。

 (6)测试的性能指标。参照相应的规程和反复不断的测试,对照现有的技术指标,标准器分别用 314.16、942.48ml 的标准球。雨量

 计的指标达到并优于现在的技术标准,经过反复的计量测试用这种方法在 314.16ml ( 10mm) 的模拟降水条件下,以 0.5mm/min 的速度检测出来的值为 10±0.2mm,4mm/min 的速度检测出来的值为 10±0.2mm。在 942.48ml( 30mm)的模拟降水条件下,以 1mm/min 速度检测出来的值为 30±0.4mm,以 4mm/min 速度检测出来的值为 30±0.4mm。由此新型雨量计在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性能。

 2.4 4

 云中心数据对接 设计

 智慧水务各类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统一上传到云中心进行存储。对云中心的数据接收接口、数据存储、传输方式等进行设计,保障系统的性能以及数据的安全性。

 云存储的性能

 性能需要付出成本。在一个架构良好的应用里,性能和成本处于平衡状态。达到这点的关键是使用合适的技术去匹配企业业务应用的性能,首先要求将企业的业务语言转换成 IT 模式。因为这种转换困难,通常企业止步于静态的 IT 架构,无法应对业务变化着的性能需求。企业云计算提供了一个更能应对变化着的性能需求的平台。

 在早期的云计算平台里,存储 I/O 一般都会有较高的延迟。这是因为厂商注意到使云计算的数据更容易访问,但没注意到提高与性能、带宽和 IOPS 相关的服务级别。有两个原因导致延迟较高:访问的模式和类型,以及存储分布的配置。

  访问模式包括位于 OSI 模型物理层之上的多层协议的组合(如 SOAP, NFS, TCP, IP 和 FCP)。数据访问包括共享的物理服务层(如

 以太网)和几个协议层(如 SOAP 或 NFS),一般比专门的物理层(如 FC)产生更多的延迟。市场上大多数云计算平台包括 Internet 的数据访问,产生了更多的数据访问延迟。

 对于存储介质,大多数云计算的市场在 RAID 或 JBOD 配置中使用SATA 磁盘。因为 SATA(有段时间被视为近线磁盘)的性能一般比企业磁盘(一般指 FC 盘)稍差一些,导致存储设备的性能低于应用的需求。

 当采用低性能存储介质的相对低带宽和高延迟的访问模式时,使用整个存储子系统的企业无法支持更多的关键业务应用的需求。其结果是,这种方案通常仅适用于测试和开发。

 相比来说,企业云计算平台需要提供更多不同性能存储层的选择。当性能需求的变化时,例如,应用从测试迁移到生产环境,存储平台应该能使用这种变化。理想的企业云计算的存储应该有多种性能区,能够被调整,以提供合适的 I/O 性能级别给业务性能的需求。

 最后,为了满足企业高端存储的性能需求,云计算方案必须采用高于或者目前正在使用的企业级技术。一般使用 FC SAN。此外,如何使用技术与技术本身同等重要。在一个系统管理环境里,企业级需求下的虚拟机配置必须能够持续提供高性能。

 云存储的安全性

 安全性和虚拟化通常被视为相互矛盾的。毕竟虚拟化使得应用从物理硬件和网络边界中解放出来。安全性,换而言之,就是建立边界。企业需要考虑虚拟化设计的初始架构。

 在大多数云计算市场里,无论公有的还是私有的,数据安全性都

 是基于信任的,这信任通常都在管理程序里。当多数虚机共享物理 LUN,CPU 和内存时,由管理程序确保数据是否毁坏或者被错误的虚机访问。这与集群服务器多年来面临的基本挑战相同。任何也许需要接管进程的物理服务器必须能访问数据/应用/操作系统的权限。例如,为了主机外备份,LUN 也许需要映射给公共的备份服务器。

 在企业云计算中,有两种方式去保护业务数据。第一种涉及系统程序管理安全。主要的目标是:系统尽可能少地被使用,避免任何虚拟机被其他虚拟机造成负面的影响。企业也需要保护 LUN 被其他服务器访问,如同主机外备份服务器。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数据通道。企业必须注意只能给需要维护必要功能的物理服务器提供访问路径。这可以通过 NPIV(SAN N 端口 ID 虚拟化)使用得 Zoning、LUN Masking、访问列表、权限配置来完成。

  云存储的自动 M ILM 存储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曾经成为非常有效的市场行为的重心,被那些出售分层存储的厂商所推崇。虽然 ILM 本质上非常简单 - 存储的成本与数据的业务价值相匹配,实际的挑战来自于真正的执行效果,众多所谓的 ILM 方案,粒度都不够细,难以达到这样的目标。

 今天,传统的 ILM 并没有部署到市场上的大多数云计算平台中。原因有两个,第一,在许多云计算中,大部分磁盘介质采用处于典型ILM 方案中的最低层存储,这样就没法把数据往更底层迁移,ILM 也

 就无法部署。第二,许多企业不需要为云计算常用的计算类型而更长时间地管理数据,因为传统云计算通常用于功能测试/开发、概念验证(POC)、Web 服务器测试等。考虑到多种因素,实施 ILM 策略所需细粒度的复杂性和成本与经济节省的云计算不相符。

 根据一些行业报告,70%的数据是静态的。通过将合适的数据存储在合适的介质上,企业能削减成本。他们能意识到通过部署云平台能节省成本,在云计算中实施 ILM 带来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但前提是无需中断应用,而且不能增加不必要的操作复杂性。

 为了做到这些,企业必须使用基于策略的块级 ILM 方法,无论访问方式和应用类型。通过在数据块一级跟踪数据的属性,就无需在操作系统这一级执行数据归档或数据迁移。这种方法还能独立于操作系统类型,且独立于用于存储数据的访问方式。它不仅在保持性能(所有的数据写入都在高速层完成)的同时优化存储的成本,而且通过将不使用的数据块沉淀到低速层减少电能的消耗。这很合理,因为近线存储仅消耗企业存储的大约 20%的能耗。为此,要做到真正适合企业级应用的自动分级存储,卷级或文件级数据迁移无法胜任,颗粒度必须细化到数据块级。只有数据块级的数据迁移才可能独立于操作系统类型,且独立于存储数据的访问方式,做到对应用支持的随需相应。

  云存储的存储访问模式

 访问存储空间有三种主流方式:基于数据块(FC SAN 或 iSCSI)、基于文件(CIFS/NFS)、或通过 Web 服务。基于块和文件的访问方式在企业应用中最常见,能更好地控制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在这点上,

 市场上大多数云计算平台利用 Web 服务的接口,如 SOAP 和 REST(代表性状态传输)访问数据。虽然,这是最灵活的方式,但有性能的影响。理想的情况是,企业云提供全部的三种访问存储的方式来支持不同应用架构。

 云存储的可用性

 IT 架构的维护窗口被大量的缩减,因为企业需要支持在不同时区的用户并保证全天候的可用性。虽然服务级别协议(SLA)一般与可用性密不可分,从业务角度看,它难以衡量,因为有着多种架构的复合 SLA 的重叠。

 在前面提到,在市场上大多数云计算平台中,I/O 性能最先得到考虑。如果云平台依赖于不被内部 IT 集团管理的部分架构,那么冗余的架构部分和途径是减少停机风险的最佳方式。虽然,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在考虑成本的同时继续增加可用性,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服务级别协议不能满足企业关键应用的需求。

 在高端的企业级云计算中,存储系统够出来企业内的企业级存储方案,包括多路径、控制器、不同的光纤网、RAID 技术、端到端的架构控制/监控,和成熟的变更管理过程。在低端的企业级云计算中,存储可用性与今天市场上云计算平台的服务水平相当。为了提供企业需要的服务水平,企业级云存储供应商必须利用健全的架构设计和被充分验证过的创新技术。

 云存储的主数据保护

 主数据指的是在线运行的数据。主数据能够采用单一技术,或者

 结合多种技术进行保护。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RAID 保护、多份拷贝、远程复制、快照、和持续数据保护。

 在市场上大多数云计算平台里,主数据保护的问题常常留给用户。今天,很少发现上述的方法在大众云计算平台中使用,因为技术的复杂性和成本。有一些大众云存储方案通过维护数据的多份拷贝来保护主数据,整个系统运行没有 RAID 保护的存储里,以此降低成本。

 企业级云的主数据保护应该基于内部企业级方案。当方案的业务影响分析(BIA)需要时,例如快照和容灾等可靠的技术应该就绪。

 内部企业方案和企业云存储的主要差别在于,主数据保护在方案中是如何绑定的。为了延续根据需要部署云环境的经验,各种选项必须打包,这样服务能自动部署。其结果是,将一系列绑定的选项打包,能够应对大量需求。也许不存在可以利用快照、远程复制等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技术。无论如何,多数用户将意识到,常常需要牺牲灵活性去获取在企业云中其它的管理好处。

 云存储的次级数据保护

 次级数据来源于主数据的历史拷贝来形成备份。这种数据保护意味着减少数据损坏,恢复被删除或被写覆盖的数据,为了业务或法规的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典型的方案常包括备份软件和几类存储媒介。数据重复删除也许能被用上,但这在关系到数据隔离的多用户环境下,可能产生些问题。

 有些商业和公共领域上的方案,被加入到大众云存储中,以完成

 次级数据保护。但大众云计算平台的供应商很少将这些与在线存储一并打包。虽然原因各异,但在许多情况下,与恢复时间和保留期相关的服务水平(SLA)问题很难处理。

 无论方案是私有的还是多客户云平台,管理手段、可见性和恢复的服务水平是次级数据保护的关键。一旦提交恢复请求,恢复的启动应该直接而且能够自动完成。用户应该能掌控可预见的恢复性能水平(恢复的数据 GB/时长),而且应该能从一个简短的选项列表中选择保留的时长。最后,用户应该能检查那些在线备份的状态。因为频度和保留期决定了存储备份所需的资源 - 也就是成本 - 客户应该能够在线观察资源使用状况和收费情况,以免在结账时感到意外。

 云存储的存储的灵活

 适应性存储的灵活适应性是指能够根据业务的需要的变化做到存储资源的随需响应。归根结底,它取决于操作系统对存储变化的检查能力和所使用的访问方式。

 在这里讨论的 9 个要素里,这一点是大众型云计算平台做得最好的要素。大多数方案都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数量,逐渐增加存储的能力。删除空间也是一个选项,通常用于卷或加载点。如上所述,操作系统对存储变化的应对能力通常是个局限。

 支持企业云需求的存储需要能灵活扩展,需按照客户能理解的方式计费。虽然增加和删除存储空间非常重要,用户倾向于仅为其用到的空间付费。他们也希望在基于 Web 的管理方式下,具有调整和生成使用状况报表的功能。这种功能帮助他们控制成本,提供业务规划的

 智能。

 云存储的 存储报表

 当公司考虑将其全部或部分 IT 架构外包的时候,经常顾虑的是这些特定技术的不可见性。客户需要包括从容量和性能角度了解运行环境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通过用户管理界面,输出丰富的存储报表成为必须,使得客户对于存储高效的运行充满信心。

 在市场上云计算平台里,与存储相关的报表是最基本的工具。许多提供商提供标准的报表来使用,在一些场合下,他们也提供基本的性能评估工具,或者来自提供商,或者来自共享厂商,或者是第三方工具。

 企业云比传统企业存储有优势,传统企业存储常常导致客户使用单一存储厂商的方案。这使得报表非常简单,因为数据不用像来自多厂商平台那样,需要进行翻译,才能生成一份统一外观的报表。有关历史和实时使用情况的详细信息,连同一些关键性能指标 - 历史的或实时的 - 应该可通过用户管理界面 7x24 小时实时查看。最终,为了减少企业对失去控制的担忧,云计算的提供商应该具备更综合性、更精确的报表能力,尤其是对于存储系统使用情况的可见性。

 2.5 5

 多平台(硬件平台、系统平台)应用

 硬件设备采集的数据可在 PC 端、手机、智慧盒等多种平台展示,并针对各平台进行设计客户端,并提供各平台客户端的样板模式及规范要求。

  3 3

 技术服务

 为智慧水务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及技术支持,跟踪设备每日的运行情况并进行记录。设备日常故障维修及排除。将建立严谨的服务体系、严格的服务制度、积极的服务响应模式和一套完整的维修流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将会建立备件库,确保第一时间对无法快速维修的设备进行更换,不影响设备日常上报数据。

 3.1 1

 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

 3. 1.1

 技术服务的目的

 提供优秀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本项目所提供的设备软、硬件在运行期间能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从而保证用户业务的正常运行。

 3. 1.2 服务承诺

 实时技术支持 1、接到要求时向客户提供如何使用软、硬件的咨询; 2、对主要是设备提供 7x24x365 的全年实时技术支持; 3、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提供 7x24x365 的全年实时技术支持。

 4、设备提供 3 年 7x24 小时硬件保修(自系统终验合格之日起)。

 5、提供 3 年之内软件版本的升级,并将最新的版本升级信息及时告知用户。

 故障应急策略 1、接到要求时向用户提供的咨询;

 2、x24 小时的实施故障响应,具体响应时间通常为 2 小时响应。故障修复时间根据拥护设备所在地确定。

 3、在接到报修通知后,工程师在 12 小时内赶到现场,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工作直至故障修妥完全恢复正常服务为止,修复时间应不超过 48 个小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将提供备用设备。

 3. 1.3

 技术服务的范围和方式

 3. 1.3 3 .1

 技术服务支持

 有了严谨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的技术服务制度、积极的技术服务响应模式,同时在各个技术服务响应中心职责明确的前提下,如何将技术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以下具体的技术服务措施作保障,并将措施具体实施。

 3. 1.3 3 .2

 响应服务模式

 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的 7×24 热线响应服务模式。7×24 热线响应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用户服务响应中心提出服务申报。如:通过电话、传真、信函、E-mail、来访。用户服务中心由专人值守,在下班后转接至无线寻呼和手机,由用户中心值班人员佩戴。

 针对本投标项目的技术服务响应模式,我们目前提供 5×8 热线响应服务模式,我们将根据用户的要求将 5×8 热线响应服务模式延长至 7×24 热线响应服务模式。

 3. 1.3 3 .3

 技术咨询服务

 在本项目合同签订后,我们将提供给用户一份详细的技术咨询联系办法,在整个保修(质保)期内,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电话、传真、书函以及电子邮件等各种灵活的通讯手段进行技术咨询。

 3. 1.3 3 .4

 不定期的走访

 对本投标项目采用专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在设备的质保期内)走访方式,调查设备及系统的日常使用和维护情况,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3. 1.3 3 .5

 远程登录服务

 如果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基本的系统问题(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而言),支持工程师或专家可以通过远程拨号方式登录到用户设备上来查看问题的所在,并指导用户排除故障的方式方法。这种方式可以以更快、更及时的方式达到亲临现场解决问题的效果。

 (远程登录服务只为系统集成项目提供。)

 3. 1.3 3 .6

 现场 技术支持

 对于本项目在设备出现故障,用户的系统管理员、远程登录和电话技术支持不能及时解决时,我们将以用户实际利益为重,及时提供工程师到用户现场进行服务。在本项目的维护期内(产品质保期)根据用户需要,我们将安排工程师在第一时间赶到用户现场解决问题。

 3. 1.3 3 .7

 重要设备备件

 根据我们以往大型工程项目的售后服务经验,设备或零部件的更替和增加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将针对本项目向设备制造商申请足够的设备或零部件,以便更及时、更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以上若干种支持与服务措施是全方位服务响应方式为主线,多种灵活的服务方式相互渗透、紧密结合成为完整统一的支持维护体系。这种方式经多个大型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检验,已被认为是高效、可行、优秀的支持与服务解决方案。

 3.2 2 阶段服务内容

 3. 2.1

 技术服务思想

 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是设备及系统得以建设成功并长期稳定运转的重要保障。而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则是我们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

 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三个思想:

 A)维护服务应以预防为主。在系统的硬件平台建设完成之后,设备提供方或系统集成商应有责任帮助建设方(用户)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系统运转环境。

 其主要内容就是建议用户建设符合重要硬件设备运行的环境;帮助用户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并运用一整套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工具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于网络系统的中心设备(承担网络系统重要运转工作的设备或重要数据的存储设备),我们将在备件库预备重要设备配件的备件。

 B)建立一支自己的技术队伍。在使用设备或系统的整个过程中,设备和系统维护的大量基础工作还得依靠用户自己的技术管理人员,仅仅依靠设备提供商或系统集成商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C)严格的服务规章制度。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除了严格执行ISO9000 的质量标准以外,我们将有一套完整的分阶段的技术支持和维护体系,包括服务的各级机构和计划,另外将对本项目的服务支持作出承诺。

 3.2 2.2 各阶段的支持与服务

 我们认为,设备或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正式投入运转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技术支持和售后维护工作。在实施技术支持和服务响应具体工作时,我们将本项目的此部分工作的进行阶段划分,共分为 5 个阶段,即:

 设备的供应、验收阶段

 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

 设备的试运行阶段

 保修(质保)期内阶段

 保修(质保)期外阶段 3. 2.3

 维修服务承诺

 (1)对本次所投的硬件产品按规定的保修期限执行保修。

 (2)在保修期内,给予下列服务响应承诺:

 提供 7×24 的售后服务热线响应模式,对任何地点用户所反映的问题在 24 小时之内积极响应,尽快解决系统故障。

 (3)为用户的网络技术操作人员和网络技术管理人员提供计算机网络系统知识及设备管理维护的培训。

 (4)我们将确保所供硬件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证硬件设

 备在安装调试后能够正常投入运行。

 3. 2.4

 技术支持中心

 将提供完整的产品备件,提供第一时间产品维修服务和用户及时的技术服务。目前实验室具有多名资深的技术工程师,对于用户的复杂技术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支持服务。

 由于网络故障不同于其它设备的硬件故障,尽管直接向用户提供72 工作小时快速维修服务中向用户承诺,如果需要可以在 24 小时之内提出对故障设备硬件进行整机更换或设备替代品方案需求,确保用户网络的正常运作。许多网络故障可能由于网络整体配置、外围设备、传输系统等多种因素产生,所以对不同的故障等级明确定义了故障支持时限,而且绝大多数故障均能够在时限内确认故障原因并向用户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超时诊断(即在支持限时内不能对设备故障确认故障原因),具有明确的故障上报程序直至故障确认和排除为止。

 3. 2.5 换件维修库和备件库

 将建立换件维修库和备件库,提供完整的产品换件维修部件和产品支持备件库,有效的支持维护服务:

 换件维修库 根据产品维修协议,通过维修人员联络后,将向所有的用户提供换件维修服务:

 72 个工作小时换件维修处理说明 如果用户的设备出现硬件故障,可以进行产品换件维修程序,换件处理会在收到故障硬件开始 72 个工作小时完成。

 备件库 设备故障被技术客户服务人员确认为硬件故障,根据故障等级和设备种类,可通过备件库提供备件的服务,确保正常运作。备件库服务人员会以最快速备件库,以最快的速度方式向设备故障所在地发出完好备件或同等级的替代品,确保备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用户设备故障现场。

 备件库的操作模式是:

 从星期 1 到星期 5(政府规定的节假日除外),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根据实际故障情况提供备件品服务。

 如果硬件故障确认是在下午二时以前,则完好备件品将在同日发出。

 如果硬件故障确诊是在下午二时以后,则完好备件品将在下一个工作日上午发出。

 为确保用户在硬件故障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运作,以服务至上为第一的目标,在备件品更换或替代品暂代服务,可以让用户获得缩短网络停止运作时间和最佳的支持售后服务。

 3. 2.6

 现场服务

 技术资源共享,可以统一调度资源,技术响应中心作为 7×24 小时技术支持中心设在椒江,统一集中受理故障问题,对于故障问题由座席建立 Case 并且分配给工程师处理,Case 跟踪系统一直跟踪和监控问题的处理直到问题的解决。

 远程技术支持(或称网络现场支持),利用远程拨号的方法进行

 网络现场支持,诊断和排除故障,处理故障问题。

 现场服务是远程技术支持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安排工程师出现场服务,出现场时间根据现场服务响应时间和交通情况而定,现场服务包括:现场备件更换、现场操作系统升级、现故障排除、现场设备替代服务等。

 3. 2. 7 紧急情况处理

 系统维护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A、未明原因的宕机 1、技术专家进行故障诊断,并通知项目经理。

 2、就近调配技术人员,赶现场故障诊断。

 3、如故障原因明确,则采用相关的故障解决流程。

 4、如无法诊断故障,通知原厂商共同诊断故障机器。

 5、查明结果后,解决故障。

 6、出《故障分档处理报告》。

 B、硬件故障 1、技术专家进行故障诊断,并通知。

 2、如是硬件故障,立即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备件送到现场。

 3、确保系统以最快速度恢复运行。

 4、技术人员将损坏设备带回处理。

 5、出《故障分析处理报告》。

 C、系统软件崩溃 1、技术专家进行故障诊断,并通知。

 2、就近安排人员提供现场系统软件恢复服务。

 3、协助恢复数据,确保业务系统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运行。

 4、出《故障分档处理报告》,并报告。

 4 4

 硬件产品试用报告

 对智慧水务各类设备进行试装,监测设备的实用性、稳定性,以及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的运行情况,形成试用报告。

 4.1 1

 设备选型

 对市场上现有的各类硬件产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并购买一些主流产品进行试装,每日详细记录各类产品的运行情况。并对设备进行严格规范的科学测试,包括耐压强度测试、机械寿命试验、配合强度、振动实验、热冲击、高湿高温、恒湿恒温、盐雾试验、跌落实验等。

 4.2 2

 现场安装实施

 根据各类硬件产品的特性,将进行大量的实地选点,并根据需要安装的各个村庄、水库、河流、农田等各类复杂环境提供专业可行的安装规范及安装标准,并且提供每一类不同环境都会有不同的安装规范及标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采集数据、最长的使用寿命及设备稳定良好运行。

  4.3 3

 运行情况跟踪

 对所有的已安装设备进行全天候跟踪查看,并每天出据一份所有

 设备的详细运行情况。发现故障设备及时记录上报,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故障响应体系,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维修或更换。

  4.4 4

 试用报告

 对设备试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试用报告。详细记录选用的设备型号、参数,以及设备安装地点环境情况;整理汇总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对每一次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查找总结原因;对同类型的设备进行比对,比较各类设备的优劣以及适用场合。最后针对试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给出适当建议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