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版)题库

发布时间:2022-06-22 15:30:05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是(

 )

 选项 1:

 生产力 选项 2:

 生产关系 选项 3:

 经济基础 选项 4:

 上层建筑 答案:生产力 解析: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2. 阶级斗争(

 )

 选项 1: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选项 2:

 是国家政权 选项 3:

 社会发展的规律 选项 4:

 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案: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解析: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基本观点是什么? 选项 1:

 唯物主义 选项 2:

 辩证法 选项 3:

 实践 选项 4:

 阶级斗争 答案:实践 解析:P22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什么?

 选项 1:

 毛泽东思想 选项 2:

 邓小平理论 选项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选项 4:

 科学发展观 选项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选项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P33

 5.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什么?(

 )

 选项 1:

 社会 选项 2:

 社会的经济结构 选项 3:

 经济制度 选项 4:

 国家 答案:社会的经济结构 解析:暂无 二、多项选择题 1.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局限有哪些?(

 )

 选项 1:

 片面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否认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决定作用 选项 2:

 片面夸大个体在历史上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选项 3:

 认为上帝是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因 选项 4:

 认为偶然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因 答案:片面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否认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决定作用 片面夸大个体在历史上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题解:暂无

 2. 社会活动的基本内容是?(

 )

 选项 1:

 物质生产 选项 2:

 教育学习 选项 3:

 人自身生产 选项 4:

 精神生产 答案:物质生产 人自身生产 精神生产 题解:暂无

 3. 当客体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价值所具有的特征是 选项 1:

 客观性 选项 2:

 主体性 选项 3:

 社会历史性 选项 4:

 多维性 答案:

 客观性 主体性 社会历史性 多维性 题解: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是价值的四个特征。故选 ABCD。

 4. 联系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的特点是(

 )

 选项 1:

 普遍性 选项 2:

 多样性 选项 3:

 主体性 选项 4:

 客观性 答案:

 普遍性 多样性

 客观性 题解:联系的特点的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所以主体性不是联系的特点。

 5.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下列哪种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呢(

 )? 选项 1:

 “生而知之” 选项 2:

 “良知”“良能” 选项 3:

 “回忆说” 选项 4:

 “天赋观念”论 答案:“生而知之” “良知”“良能” “回忆说” “天赋观念”论 题解: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东西。

 三、填空题 1. 总之,__1__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__2__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人的需要的__3__、__4__,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__5__与__6__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因而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__7__。

 答案:序号 1:

 物质生产活动

 序号 2:

 生产力

 序号 3:

 物质力量

 序号 4:

 社会力量

 序号 5:

 社会

 序号 6:

 自然

 序号 7:

 备选答案:

 现实关系

  2.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有__1__。

 答案: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__1__,既同__2__以及__3__相对立,又与__4__又原则区别。

 答案:序号 1:

 唯物主义一元论

 序号 2:

 唯心主义

 序号 3:

 二元论

 序号 4:

 备选答案:

 旧唯物主义

 四、判断题 1. 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案:错误 题解: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与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答案:正确 题解:p56

 3. 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规律就可以在无限的事物中发挥作用,重复它的必然性。(

 )

 答案:正确 题解:规律是事物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稳定的联系,条件具备,可以反复发挥作用。

 五、名词解释 1. 评价

 答案: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2. 现象 答案: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

 3. 改革 答案: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六、简答题 1.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答案:(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定义 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或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人口、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其次,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 最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存在于历史观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把握这一问题也就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 如何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答案: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务,但其目的是服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和支柱。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国家的职能分对内对外两大类:一是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二是对外职能,主要是调整国与国的关系,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二者密切相关。国家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职能;二是社会职能;三是国际交往职能。

 七、论述题 1. 如何理解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属于主观的思想领域。就内容来说,价值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价值原则。第二,价值规范,第三,价值理想。物质生活和文化传统是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价值观是社会生活过程在观念上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物质生活过程在观念上的反映。同时,文化传统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来说也是一种客观的、无所不在的力量,成为影响与决定其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因此,每一时代的价值观都是当时一定的物质生活方式、政治法律制度、观念文化传统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濡染、熏陶和塑造的结果。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社会舆论和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某种价值观灌输给每个社会成员;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传统,如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形式,将其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每个成员,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并使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的价值观协调一致起来。实践活动是价值观形成的现实根据。实践活动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活动,人们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评价和体验价值的。总之,价值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抽象的、超历史的、一成不变的价值观是不存

 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