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发布时间:2022-06-23 12:45:10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年)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对于林业从业人员,尤其需要了解生态知识、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知识和基本的林业法律法规,并具有一定应用能力。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对于增强林业从业人员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对于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林业发展后劲,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林以来,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而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科学素质又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多数从业人员,特别是林农、林业工人和基层林业工作者掌握的基本科学知识较少,生态学基本知识和森林可持续利用知识欠缺,林权意识淡薄,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依然存在;在科学理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差距更大。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

  — 1 — 瓶颈之一。

 导致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即便是接受了一定正规学历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科学素质结构也存在明显缺陷;林业成人教育差距较大,从业人员普遍缺少受继续教育机会,参加工作以后整体科学素质提升滞缓;对林业科普不够重视,基础设施薄弱、队伍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林业科学知识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形式单一、成效不佳;林业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远不能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林业从业人员对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迫切性未能深刻认识,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加强和改进林业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尽快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2006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纲要》的发布实施,为开展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贯彻落实《纲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林战略和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为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针对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现状,特制定《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

  — 2 — 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旨在通过实施“三项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推进“四大行动”(林农科学素质行动、林业工人科学素质行动、林业科教专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强化“五项保障”(组织领导、政策法规、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监测评估),全面推动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努力实现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科学素质的快速提升。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按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林业发展战略思想,坚持走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的道路,充分发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广泛调动多方力量,快速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基本原则 今后15 年,实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指导方针是:“部门主导,广泛参与;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立足当前,面向长远。”

  — 3 — 部门主导,广泛参与——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作为建设现代林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制定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资金投入,层层贯彻落实。同时要鼓励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农村(林区)社区等多方参与,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要抓住重点,全面推进。首先要从林农、林业工人和基层林业工作者等薄弱群体抓起,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逐步缩小行业内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全行业科学素质的提升。

 夯实基础,突出特色——要兼顾一般和特殊两个方面,既要重视林业从业人员基本科学素质的提高,也要突出行业特点,加大林业科学知识和林业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努力造就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能经营的林业建设队伍。

 立足当前,面向长远——既要围绕当前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加强林业科学技术普及和继续教育,也要面向长远,着眼于现代林业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增强林业发展后劲,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目标 2006 年到2010 年为重点提升、条件建设阶段,其目标是: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林业工人、基层林业工作者及林农等重点群体科学素质大幅度提高,初步形成组织制度完备、基础设施齐全、条件保障有力、监测评估到位的林业从业

  — 4 — 人员科学素质建设实施体系。具体目标如下: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林业行业的树立与落实,使林业从业人员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科学素质水平有较大提高,林业工人、基层林业工作者及林农科学素质显著提高,林业科教专业人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在林业行业内位居前列。

 ——林业行业内的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科普基础设施以及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等体系初步形成,林业从业人员获得知识与信息的机会和途径明显增多。

 2011 年到2020 年为全面提高、条件完善阶段,其目标是:林业行业内的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科普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等体系进一步完善,林业从业人员获得知识与信息的机会和途径基本得到保证。林业工人、基层林业工作者及林农等重点群体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林农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 5 — ——面向林农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生态建设、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在广大林农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法和增产增效,激发广大林农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广大林农主动获取林业科技知识、充分运用林业实用技术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林业实用技术、普及林业科学知识与全面提高林农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能经营的新型林农。

 ——提高林农依法维护林地林权的意识,增强林农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措施:

 ——通过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不同需求的农村林业科学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各级林业工作站、林业技术推广站,“林函大”、“农广校”、社会团体等机构,并依托林业工程和项目,对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林农开展普及型林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掌握适用于本地的林业实用技术,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对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林农,有计划地开展比较系统的科学素质及林业技术培训,重点培养一批能带领群众发展林业、共同致富的科技带头人。

 ——在林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

  — 6 — 教育活动。通过全国科普日、林业科技活动周、林业科技“三下乡”、林业科普展览、科普大篷车等形式,面向林农广泛开展科普活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和为林农送电影、图书、戏剧等活动,把国家林业各项政策法规传送到林区,引导林农树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介绍林业实用技术和传递市场经济信息。

 ——组织由林业科技人员、林业院校师生和离退休林业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不同形式的“林业科普宣讲团”,深入林区开展林业科普活动。在林区建立科普惠农兴村服务中心和以“一站一栏一员”(即:一个科普活动站,一个科普宣传栏,一名科普宣传员)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服务体系,持续有效地发挥科普作用。办好科普画廊、橱窗、宣传栏、黑板报,建设植根于林业基层的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林业科普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创建活动,全面促进科普工作。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科普设施和队伍建设。

 ——编写有关《林业实用技术培训丛书》等林业生产技术方面便于携带的学习资料,发放到林农手中,让林农学习和掌握现代林业技术,实现科技致富,推动富民兴林。

 ——积极开展维护林地林权等法律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林农树立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林农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经营自主权和财产处置权等合法权益的能力。

  — 7 — (二)林业工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普遍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林业工人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安全生产意识、依法治林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促进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围绕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工人的主动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广大林业工人获取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的基本技能,以适应林业现代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上,使林业工人掌握本职业(岗位)必须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和与技能要求相适应的理论知识、技术要求、操作规程与安全常识等。

 ——结合岗位工作和生活实际,普及基本的科学原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它们处理工作(生产)、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制定林业职业技能标准,开展林业职业技能鉴定,建立林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在岗工人职业技能水平。

 ——提高下岗(转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措施:

 ——林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将林业工人应具备的基本

  — 8 — 科学素质内容纳入相关课程和培训教材;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做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将林业工人科学素质基本要求纳入林业企业岗位规范和相关职业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内容和工人岗位评聘、技术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培训中加强科学素质教育,严格把好提高工人科学素质这一关。“十一五”期间,计划开展工人培训200 万人次,其中岗位培训100 万人次、关键岗位培训20 万人次、工人技术等级培训 60 万人次、下岗再就业培训 10 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0 万人次。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的岗位培训制度;建立林业企业工人带薪学习制度,鼓励工人在职学习;形成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新机制,充分调动林业工人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的积极性。

 ——加强林业企业培训基地的科学素质教育能力建设,充分利用本企业或电大、夜大、电视中专、党校、干校、农(林)广校、函授站等教育培训资源,为提高林业工人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途径;大力发展林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度发展林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初、中、高级知识型、技能型林业技术工人,从根本上提高林业工人队伍的科学素质。

  — 9 — ——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各级科协和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科研优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采用电视、报刊、广播、培训、讲座、展览、网络等多种形式面向林业企业广泛开展林业科普宣传和生态环保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

 (三)林业科教 专业 人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

 ——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林业科教人员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强化生态意识、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战略思想落实到实处,不断加快林业发展进程。

 ——加快普及新科技知识,使林业科教人员能基本了解当代林业相关专业各学科中新的重要科技成果;提高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国际交流的水平,增强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倡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使林业科教人员进一步增强在工作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水平。

 措施:

 :

 ——将科学素质教育列为林业科教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中,确定林业科教人员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十一五”期间,完成林业科教专业人员 50 万人次的科学素质培训。

  — 10 — ——各级林业部门要结合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等继续教育项目的实施,将提高科学素质内容作为有关培训的教学内容,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予以落实。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林业科教专业人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各林业机构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要体现提高林业科教专业人员科学素质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带薪学习制度,鼓励林业科教专业人员在职学习。

 ——选派林业科教专业人员开展林业科技咨询服务、林业科技下乡活动等科普活动,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四 )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林业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突出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建设,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营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氛围,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科技发展方向,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努力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 11 — 措施:

 ——建立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激励机制。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出不同的科学素质要求,并将是否达到科学素质标准,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之一。

 ——将科学素质教育列为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中,确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十一五”期间,完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30 万人次的科学素质培训。

 ——各级林业部门围绕创建学习型机关,将提高科学素质内容列入专题培训班、高级研讨班、公务员培训班、任职培训班等主体班的教学内容,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落实。

 ——针对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组织编写相关科普读物。利用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创办有关提高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专栏。积极组织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

 ——建立健全林业干部在职自学制度,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增强林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自学学习的紧迫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四、基础工程 ( 一) 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 12 — ——全面提高林业战线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强化素质教育意识,增强素质教育能力,自觉将科学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建立林业科学素质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在各类林业教育和培训中承担科学素质教育任务;选聘科学态度好、科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针对不同林业从业人员群体的需求,兼顾国民科学素质基本要求和林业科学素质特殊要求,逐步建立开放的、形式多样的教材体系;根据不同林业从业人员群体的特征,按照认知、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不断改革优化教学方法。

 ——加强有关林业科学素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各类林业院校、林业培训机构和林业科研院所为主渠道,以各类林业自然保护区、林业重点工程区和森林公园等为补充的林业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网络。

 措施:

 :

 ——建立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林业科学教育教师队伍。林业院校和林业培训机构要根据开展林业科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建立、充实林业科学素质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并给予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地位、待遇和发展空间。国家林业局将以林业专家为基础,建立林业科学素质教育兼职师资库。在全行业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专兼职师资队伍互补。

 ——开展林业教师科学素质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各类林业

  — 13 — 教师,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专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将重点培训300 名林业科学素质教育专兼职教师。各林业院校和林业培训机构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对教师科学素质培训工作。

 ——加强林业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林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的作用,动员组织广大学生、青少年、林业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机关公务员积极参与林业科学素质教育。

 ——加快林业科学素质教育教材建设,按照不同林业从业人员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制定林业科学素质教育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大纲,并组织有关林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科研院所,以宣传科学发展观,推广普及先进林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选编“有理、有用、有趣”的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教育教材。

 ——改进林业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组织林业院校、林业科研院所、林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和专家开展林业科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举办林业科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根据承担的林业科学素质教育任务,着力加强林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的林业科学素质教育能力。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倾斜,通过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开展林业科学素质教育的能力建设。

  — 14 —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任务:

 ——引导、鼓励和支持林业科普图书、挂图、图片、玩具、声像资料、文艺作品等产品和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林业科普创作,丰富林业科普产品。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作出一批宣传生态知识,倡导资源节约,致力改善环境,弘扬健康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反映生态文明和现代科技的优秀科普作品。

 ——广泛吸收国外科普先进理念与经验,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现有科普产品,整合国内现有林业科普资源,内外结合,上下联动,搭建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加快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步伐。

 措施: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林业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资助、评奖、交流、考察、有偿征集等方式,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科普作品的创作;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林业科普作品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科技工作者的业绩考核和科研课题评价范围,把科学普及摆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将科研开发的新成果应用与成果的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相结合的机制,增强科普知识的新颖性,加快普及速度,缩短转化周期;制定优惠政策,寻求互利互惠办法,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以投资或其他各种方式参与林业科普图

  — 15 — 书、挂图、图片、声像资料等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电视、广播、报刊等科技信息资源的制作和传播。鼓励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在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资源集成,促进合作与交流。建立林业科普人力资源库,集成国内外林业科普图书、报刊、挂图、玩具、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等各类科普产品和信息,开展优秀林业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建设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制定政策,支持、鼓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管理部门和林业企业、林业科技示范点、科研教学单位、重点实验室扩充和完善科普教育功能,免费或优惠向学生或社会公众开放,宣传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利用知识。

 ——促进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着力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林业科普信息资源公正、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调查林业科普基础设施状况,拓展和完善其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林业科普基地和设施进行调查,摸清资源状况,制定林业科普基地和设施发展的有效政策;为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林业科普工作,对现有林业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科普内容、优化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

  — 16 — 参与林业科普活动的需求。

 ——多渠道筹集资金,筹建林业(或自然、生态)博物馆。依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拟率先在4 个直辖市各建设一座林业(或自然、生态)博物馆。到2020 年,常住人口在500 万以上的大城市各建设一座林业(或自然、生态)博物馆或大型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城市公众和青少年生态知识和森林资源利用知识的普及。

 ——运用并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林业或生态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科普书屋、运用远程网络进行科普宣传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在一些重点林业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流动形式对城乡社区、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开展生态知识和森林资源利用知识的普及。

 措施:

 :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科普场馆建设、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列入林业发展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逐步加大对林业科普设施建设运行的投入。

 ——积极促进地方人民政府将林业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对现有林业科普场馆、设施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

 。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林业科普设施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林业科普场馆。

 ——加强林业科普基地建设与管理。国家林业局组织制定

  — 17 — 林业科普场馆和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五、保障条件 (一)组织领导 ——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实施工作方案,统一部署、指导协调、检查监督林业行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或中国林学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把实施《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列入议事日程,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组织协调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社区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这项工作。要加强和完善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保障科学素质建设的投入,协调解决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科学素质建设管理体制。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素质需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岗

  — 18 — 位、不同阶段的建设要求,形成纵横交错、上下互动的建设网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林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以原有科技工作体系为依托,建立以科技部门、人事教育部门和林业科普机构为核心的科学素质建设协调小组,具体承担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实施、监督和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科学素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和灵活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协调小组要加强与科协组织、民主党派、妇联组织、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和其他有关社会团体的联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林业科学素质建设。

 ——构建政府引导、激发需求、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的“四力合一”运行机制。建立以政府政策为引导,以林业从业人员所在单位为枢纽,以激发林业从业人员需求为基础,以社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机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科学素质建设与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完善用人制度和创建学习型行业结合起来,引导林业从业人员重视和加强自身的科学素质建设;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坚持“有用、有趣”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建设活动,激发林业从业人员对科学的兴趣和需求,促使林业从业人员主动接受科学素质教育;明确各级林业行政机关和林业企事业单位在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社会团体、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参与科学素质建设;逐步建立利益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提高科学素质建设的综合效益。

  — 19 — (二)政策法规 ——逐步完善有关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相关社会团体和林业从业人员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他们的行为,使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林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完善对捐赠财产用于科普事业或投资建设科普场馆、设施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大对林业科普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将项目管理引入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大力推广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对一次投入较大的科学素质建设活动要实行政府采购。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市场运作进行约束和引导,协调市场内部各主体的相互关系,保障社会公平。

 ——对在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广泛宣传,发挥其在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三)经费投入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将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投入水平。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西部地区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加大对科普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投入,保证科

  — 20 — 学素质建设经费的足额投入和合理使用。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承担的《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广泛吸纳国际社会、民间团体、企业单位或个人对林业科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捐赠和赞助,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

 (四)队伍建设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支持科学素质建设专业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从事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的专职人员给予支持与鼓励,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参加业务培训和进修,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建立一支由林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林业科学教育与培训兼职人才队伍;动员组织在职科技工作者、学生、离退休的老专家和海外人士参加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志愿者队伍,为开展各类科学素质建设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林业科技专家进行理论传播和指导,借鉴国外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提供指导。

 (五)监测评估

  — 21 — 应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委托有关监测评估机构,对《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测评估,及时了解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的变化情况,增强林业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