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物实验报告【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19 09:05:08   来源:调查报告    点击:   
字号:

了解恒温水浴的构造及其构造原理,学会恒温水浴的装配技术;测绘恒温水浴的灵敏度曲线;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技术和正确使用方法。2仪器与试剂5升大烧杯贝克曼温度计精密温度计加热器水银接触温度计继电器搅拌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大物实验报告【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物实验报告【五篇】

大物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实验者:张子科、刘开鑫 实验时间: 2000/4/17

气温: 21.7 ℃ 大气压: 101.7 kpa

实验一 恒温水浴的组装及其性能测试

1目的要求

了解恒温水浴的构造及其构造原理,学会恒温水浴的装配技术;

测绘恒温水浴的灵敏度曲线;

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技术和正确使用方法。

2仪器与试剂

5升大烧杯 贝克曼温度计 精密温度计 加热器

水银接触温度计 继电器 搅拌器 调压变压器

3数据处理:

实验时间

4/17/2000

室温 ℃

21.7

大气压pa

101.7*10^3

1

2.950

2.840

2.770

2.640

2.510

2.650

2.620

2.530

2.420

2.310

2.560

2.510

2.420

2.310

2.200

2

3.130

2.980

2.950

3.110

2.930

3.730

3.090

2.930

3.600

3.050

2.880

3.220

2.970

3.150

3.170

3

2.860

2.950

3.210

2.860

2.940

3.150

2.840

2.920

3.040

2.930

2.910

3.040

2.910

2.860

2.970

曲线图:

4思考:

大物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和绝对温度 之间的关系为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式中 为两电极间距离, 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 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上式表明 与 呈线,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 以及对应的电阻 的值,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 a、b的值。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 下式给出。

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 ,只要测出 ,就可以得到 值。

当负载电阻 ,即电桥输出处于开路状态时, =0,仅有电压输出,用 表示,当 时,电桥输出 =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之前,电桥必须预调平衡,这样可使输出电压只与某一臂的电阻变化有关。

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 = RX,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1—5)

在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时,非平衡直流电桥所采用的是立式电桥 , 且 ,则(1—6)

式中R和 均为预调平衡后的电阻值,测得电压输出后,通过式(1—6)运算可得R,从而求的 =R4+R。

3、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研究

根据表一中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研究桥式电路,并设计各臂电阻R和 的值,以确保电压输出不会溢出(本实验 =1000.0Ω, =4323.0Ω)。

根据桥式,预调平衡,将“功能转换”开关旋至“电压“位置,按下G、B开关,打开实验加热装置升温,每隔2℃测1个值,并将测量数据列表(表二)。

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电阻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非平衡电桥电压输出形式(立式)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数据

i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10.4 12.4 14.4 16.4 18.4 20.4 22.4 24.4 26.4 28.4

热力学T K 283.4 285.4 287.4 289.4 291.4 293.4 295.4 297.4 299.4 301.4

0.0 -12.5 -27.0 -42.5 -58.4 -74.8 -91.6 -107.8 -126.4 -144.4

0.0 -259.2 -529.9 -789 -1027.2 -124.8 -1451.9 -1630.1 -1815.4 -1977.9

4323.0 4063.8 3793.1 3534.0 3295.8 3074.9 2871.1 2692.9 2507.6 2345.1

根据表二所得的数据作出 ~ 图,如右图所示。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得的线性方程为 ,即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4、实验结果误差

通过实验所得的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所得表达式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值,与表一所给出的参考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表三 实验结果比较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参考值RT 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测量值RT Ω 2720 2238 1900 1587 1408 1232 1074 939 823

相对误差 % 0.74 0.58 1.60 0.89 4.99 6.20 7.40 8.18 10.00

从上述结果来看,基本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变小,但是相对误差却在变大,这主要是由内热效应而引起的。

5、内热效应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热敏电阻时总有一定的工作电流通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体积小,热容量小,因此焦耳热将迅速使热敏电阻产生稳定的高于外界温度的附加内热温升,这就是所谓的内热效应。在准确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时,必须考虑内热效应的影响。本实验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大物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气温: 21.6 ℃ 大气压: 101.1 kpa

实验七:二组分固枣液相图的测绘

一.目的要求

1)、分析法测绘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2)、学会热电偶的制作、标定和测温技术

3)、掌握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二.仪器 试剂

自动平衡记录仪

热电偶

电炉、泥三角 、坩锅钳

纯sn、含sn为20%、40%、60%、和80%的snpb合金以及纯pb(坩锅上的记号分别为1、2、3、4、5、6)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热电偶工作曲线

pb

sn

h2o

相变温度 ℃

323

232

100

平台高度 格

61.9

47.3

28.1

曲线斜率

6.6118

曲线截距

-84.269

步冷曲线

pb %

20

40

60

80

100

折点高度 格

47.4

43.8

41.2

47.5

56.5

62.3

平台高度 格

40.5

40.5

40.4

40

39.9

39.9

折点温度 ℃

229

205

188

230

289

328

平台温度 ℃

228

184

183

180

180

325

热电偶工作曲线

pb~sn相图

四.提问思考

1.步冷曲线各段的斜率以及水平段的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对于斜率来说,与平衡记录仪的走纸速度和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比例有关;
对于水平长度来说,与控制冷却速度有关。

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各步冷曲线的降温速率控制是否得当。

答: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并没有采取降温控制,不过各平台明显,所以,由此看来,我们操作得当!

3.如果用差热分析法或差示扫描发来绘制相图,是否可行?

答:由于样品在吸热中相变较多,造成热容变化很大,与参比物相差甚远,造成基线发生漂移,因此,用以上两种方法不可行。

4.试从实验方法比较测绘气—液相图的异同点。

大物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落实;
实验报告;
改善;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58-3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到物理学科而言,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维度。实验报告的撰写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只有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才能正确开展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在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论证。另外,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过程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伦理。可见,落实实验报告让撰写实验报告对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都有促进作用。

1 落实实验报告情况微调查

撰写实验报告是学生分组实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从现象上升到理论,学生需要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报告的落实情况如何呢?笔者对长期活跃在几个“物理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互助群”的部分教学、科研骨干教师进行一个微调查。微调查对象共16人(山东1人,江苏5人,广东5人,湖北2人,浙江3人),都来自教育强省,都非常热衷于物理教研,常在物理教师群中讨论各种物理教学问题。调查结果:只有2人所在学校对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有严格要求,教师要检查;
有8个学校让学生填写实验册;
有6人所在学校有时候部分实验要求学生填写;
有2人所在学校从不要求写实验报告。教育强省的教学教研骨干所在学校对落实实验报告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学校的情况可能更糟。交谈中发现,他们也深知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实验报告是物理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教学中没有动力落实。

2 实验报告不能得到落实的原因

2.1 是否做实验与高考相关性不大

教师觉得高考物理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多训练、重复训练实验题就可以达到目标、解决问题。高考实验题能否得到高分与是否做实验、是否做好实验相关性不大。持这一观点的教师占大多数,观点虽有些片面,但也基本反映了高考实验题的考查现状。实验题是纸笔考试,没办法真正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只能考查记忆和思维。即使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读数,会考试不一定会在实际中使用该仪器。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教师放弃落实不能立竿见影的实验报告,把时间花在了见效快的实验题训练上,通过实验题的反复训练来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并在考试中得到不错的分数。

2.2 学生不能高质量完成实验报告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能力不够,不能高质量完成实验报告。看到学生花费了很长时间完成一个“凌乱”的实验报告,觉得白白浪费时间。持有这一理由的教师也不少。这其实也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没下过水,怎会游泳呢?学生没有经过训练,没有撰写过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的能力自然不强。教师需要有耐心,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机会,开始时多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让学生独立撰写几次实验报告,定能有大的长进和提高。

3 落实实验报告对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

3.1 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促进方法迁移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与器材、实验原理与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结论与讨论、误差分析等部分。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对实验进行梳理与思考,加深对实验基本要求的记忆,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与内化。只有深刻理解实验原理与方法,才能清楚实验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为何要如此操作,为何要这样处理实验数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弄清这些问题才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迁移实验思想与方法。“要重视实验,挖掘其教学价值。让实验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源动力之一,成为学习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教学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更好地服务教学。”[1]通过撰写实验报告,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加深,实验方法掌握透彻,当实验中需要迁移实验方法时会更容易想到,更容易达到自动化。

3.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精神

撰写实验报告需要学生认真、客观书写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然后利用某种方法分析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在分析实验数据的时候,由于高中物理实验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学生只要预习其结果都是可以预见的,有时学生的验数据与预期的结果有偏差,此时如何对待并“不漂亮”的实验数据,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绝好契机。

例如,教学中发现,有学生为了凑出良好的实验结果,偷偷修改实验数据。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要学生知道实验有误差,甚至实验失败都是正常的,而修改实验数据这一种违反科学精神的做法是错误的。科学研究中,实验数据的获取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能草率,更不能造假。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师应该渗透一种意识:实验误差大很正常,实验失败也很正常,对一个真正的实验者实验失败并不意味着收获就会小,认真参与,深入思考,习得方法最重要。再如,教学中发现,有学生将实验误差简单归为仪器方面的原因。这也是一种不严肃的科学态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验报告中从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误差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精神。

3.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的总结,是交流实验经验、推广实验成果的媒介和重要手段。让学生学会撰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撰写实验报告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等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要求文字通顺简洁,字迹端正,图表直观规范,结果正确,讨论认真。高中物理实验除了使学生受到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还可以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以后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撰写论文打下基础。

3.4 提升物理学习兴趣的新着力点

物理实验承载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通过实验让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热情。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有些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不高,甚至以‘陪玩’的心态完成实验任务”[2],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采用‘菜单式’教学法,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机械应付毫无挑战性的问题,思维活跃度低。”[2]而实验报告的落实,需要增加让学生挑战的任务,尤其是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实验结果可靠性检验等,需要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进行深入反思,甚至提出改进措施,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含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4 落实实验报告的建议

4.1 树立正确的实验观

能否把实验报告落在实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教师的理念。教师如何看待实验在物理和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不应该只是顶住考试,应付高考,要明确做好实验不仅仅是为了高考实验题的15分,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必须要跳出高考实验题的视野看待实验教学的地位。摒弃过于功利的思想和做法。

4.2 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发展

撰写实验报告对学生的知识和科学素养有极高要求,不可能学生一开始就可以做好,也不可能经过一两次实验学生就可以有很大的提高。教学中需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锻炼的机会,多一点时间与耐心等待学生成长。教学上宜采取循序渐进、因课制宜、因材施教的策略:先给学生实验报告的模版,然后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报告;
开始时给学生提供教师的“实验报告”,经过一定次数的训练之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报告;
对不同的实验课题,教师在实验报告环节给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指导,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就应该指导多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师应该少指导多放手;
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对学习困难者多一些细致的指导和鼓励,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少一点,要求高一点。

4.3 用发展的视角评价学生

要以发展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进步,改变重实验结果轻视实验过程,重视实验题轻视实验操作,重视知识轻视思想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科学的评r取向。鉴于是技能培养的复杂性,要学生实验技能有大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所以,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细心、耐心地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进步,更要关注其在实验中学习态度、探究精神的转变。

参考文献:

大物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室;
管理;
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102-02

虽然在发达国家因临床微生物学性质和任务的需要,微生物诊断,无论从专业设置、人员结构、工作程序等都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我国,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生物室管理方法十分必要。

近年来建立的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作为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改革工作模式中实行分级报告,加快检验速度,实行临床对话,打破“界面”现象,全面开展抗生素应用的实验监测及技术改革,实施全面及全程的质量控制等。实践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分级报告可克服传统微生物检验报告慢的弊端

由于感染类型的改变,尤其是院内感染的增多,对细菌学诊断快速报告的要求更为迫切。快速报告是在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同时,将原有需经过长时间流程的一次性报告分多级报告。从标本进入实验室后,快速进行各项试验,随时将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价值的信息通报临床,通常分三级:

第一级,早期报告。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及标本合格性评价, 0.5~2小时内报告。

第二级,初步报告。培养的早期结果、快速鉴定和快速药敏结果, 12~24小时报告。

第三级,终报告。细菌培养、鉴定、各种抗生素实验系统报告和分析评价。

2 加强临床对话打破“界面”现象

目前大多数微生物室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有工作任务的要求,突出表现为缺乏临床医学、抗生素学、医院感染学和流行病学知识,缺乏介入临床意识,与临床严重分离。通常除完成日常技术操作外,很少了解病人的免疫状态和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少了解临床对实验结果的应用。甚至不能评价检查结果,造成实验资料的“浪费”。加强对话,强调实验室与临床相互渗透,通过各种途径与临床交流信息、介入临床,建立相互信任的依赖关系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具体实施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不定期编发《通讯》,向临床介绍各阶段感染病原谱、细菌耐药性资料、新项目推荐、医生问答等;
参加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会诊,不定期巡查病人,结合检查结果,共同讨论诊疗方案
实验报告中,补充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和对进一步检查以及抗菌药物合理选择的建议;
组织小型报告会,向临床医师介绍微生物知识和技术进展;
利用电话报告与医师互通信息、了解病情等。对话质量的高低,是体现实验室资料利用的标志。

3 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

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是抗生素使用混乱的地区之一,实验室指导尤为重要,微生物室的管理强调对抗生素实验进行重大技术改革和全面耐药性监测。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开展项目少,所监测的药物也不全,也很少将本实验室监测结果与国内外的结果进行比较。缺乏将个体检测数据,归纳为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直接药敏试验;
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
参与全球及我国细菌耐药性热点问题的研究,并采用先进的WHONET软件处理资料。

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的指导,很大程度取决于报告速度,直接药敏试验(或快速药敏试验)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此项技术与纸片扩散法(K-B法)有良好的一致性,能提前24~48小时报告结果,对指导临床抗菌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不仅对本单位抗生素应用的宏观指导和经验用药的参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地区流行病学提供资料。为处理和分析大量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可以使用WHONET软件。软件所具备的功能和所能提供的信息模式,科学地反映了细菌耐药性状况,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先进手段。计算机在临床细菌学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使细菌学资料能够系统化,并全方位的满足临床医生及卫生防疫、行医部门管理的需要。关于细菌耐药性热点问题的研究,是临床实验室不能忽视的。

4 全程及全面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的质量控制不同于其它检验项目,针对其工作性质和任务,可以实行“全程及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指出:临床细菌学检验除参与各级室间质评活动外,室内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标本收集至检验报告和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之中,其中前后两个阶段渗入临床。标本收集的质量控制是影响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可以制订《细菌学检查送检指南》,医师人手一册,经过实践和总结,可以作为规范列入专著,成为微生物检验质控的重要方面。标本检测过程的质量监测及报告发出后的结果解释、应用评价和信息反馈, 以及将细菌分离谱和耐药谱与国内外的比较等,均在此列。全面质控,主要包括实验室人员素质培养、工作环境及仪器状态的监测、培养基、试剂的监测、细菌鉴定考核、药敏试验质控等。

5 结语

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关系到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也关系到临床检测的真实性,所以加强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是不容怠慢的。对于如何加强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对以后管理临床微生物室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跃.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07(08)

[2]娄峥,葛平.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2004(02)

[3]杜海文.医院细菌室工作人员应注意的问题[J].职业与健康. 2001(04)

[4]吴炜,王传光,程锐,雷李培.麻醉科通气设备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9)

[5]曹霞.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A]. 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