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1)

发布时间:2022-10-27 08:00:13   来源:读后感    点击:   
字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1),供大家参考。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1)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精选 17 篇)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精选 17 篇)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 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 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

 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 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 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 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 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

 《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 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 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 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 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 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 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 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 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

 -1-

  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 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 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 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 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 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 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2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 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 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 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 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 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 90%以上都会战胜 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 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静坐思 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 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 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 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2-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 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 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 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 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 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3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 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 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 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 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 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 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 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 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 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 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

 -3-

  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 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 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 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 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 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 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 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 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 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 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 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 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 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 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 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 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4

 -4-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 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 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 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

 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 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 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 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 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 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 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 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 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 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 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

 -5-

  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 没任何用。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5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 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 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 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 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 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

 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 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 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 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 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 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

 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 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

 -6-

  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 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

 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 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 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我以前总 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 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 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6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 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 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 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 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 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 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 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 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

 -7-

  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 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 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 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 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 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 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7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 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 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 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 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 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 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

 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 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 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 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

 -8-

  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 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 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8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 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 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 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 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 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 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

 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 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 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

 “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 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 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 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 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9-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 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 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 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9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 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 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 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

 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 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 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 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 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 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 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 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 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0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

 - 10 -

  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

 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 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 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 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 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 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 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 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 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 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 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 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 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 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 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 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11 -

  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 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1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 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 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 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 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 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 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 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

 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 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 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 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 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还是没把自己想明白,从认识自己开始。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2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 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

 - 12 -

  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 故夫子亦皆许之。”——《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 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 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 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 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 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 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

 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 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 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 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 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 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 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 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3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 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 13 -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 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 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 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传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 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 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 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 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

 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 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 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 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 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 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 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 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 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 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4

 - 14 -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 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 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 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 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传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 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 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 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 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

 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 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 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 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 365 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 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 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 15 -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 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 “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 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 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 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5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 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传习录》 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那圣人之上还有没 有?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 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 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尽头 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 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我现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阳明并没有肯定,只是告诉他的弟子, 用的功夫越久,越会感觉到不同。

 就像我经常问师父开悟是什么感觉,师父说只要你开悟了你就知 道是什么感觉了。

 我们总是幻想更高的层次是什么样,却忘了自己现在处在的层级。

 - 16 -

  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哪算哪。但 还是要给自己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6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 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 上又发病。”——《传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 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 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 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 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 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 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 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 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习收心。初 级阶段过后就练习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 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17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

 - 17 -

  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

 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 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 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 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 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 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 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 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 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 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 来越近。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 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 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 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 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 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

 - 18 -

  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 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 步都踏踏实实。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