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爱诗歌【五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8-16 19:50:06   来源:诗歌鉴赏    点击:   
字号:

1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1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12、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1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父爱诗歌【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关于父爱诗歌【五篇】

关于父爱的诗歌范文第1篇

1、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2、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3、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4、顾我,复我。《诗经》

5、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6、父不慈则子不孝;
兄不友则弟不恭;
夫不义则

7、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8、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9、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12、父母德高;
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14、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1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7、母亲,人间第一亲;
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18、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9、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3、为人父母天下至善;
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2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25、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6、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27、母亲,人间第一亲;
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28、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29、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0、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3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33、父母德高;
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3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35、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36、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3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39、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0、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4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4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3、父不慈则子不孝;
兄不友则弟不恭;
夫不义则

44、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4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46、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4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48、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4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0、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5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52、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5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5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
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5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5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58、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60、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61、顾我,复我。《诗经》

62、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6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64、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65、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66、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6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68、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69、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70、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关于母爱的完整诗歌: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2、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3、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14、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5、倪瑞v《忆母》

关于父爱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曹操;
曹丕;
曹植;
《诗品》

锺嵘《诗品》将三曹父子诗歌划分为三等:陈思王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为上品;
魏文帝曹丕“鄙直如俚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为中品;
魏武帝曹操“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为下品。锺嵘对三曹父子诗歌的品评似乎已成定论,后世多引《诗品》语。但我对三曹诗歌品级的评判有着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曹操诗歌为上品,曹丕诗歌为中品,曹植诗歌为下品。

一、上品曹操

锺嵘评价曹操“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是中肯的;
宋代敖陶孙在他的《诗评》中说:“魏武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锺嵘所说的“古直”,“古”不仅指曹操诗歌体裁之古,也指其诗歌语言风格之古朴质直。从语言风格来看,在建安诗人中,曹操的诗与汉乐府最为接近,语言十分朴素,几乎完全不加修饰。正因其朴素、天然、直抒胸臆而不加修饰,更突显其内容的充实、感情的真挚,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薤露行》、《苦寒行》等等。诗风悲凉慷慨,念之断人肠。曹操的诗虽直白,却让读者有联想、有思考,回味无穷。

曹操的诗歌,有四言诗、五言诗和杂言诗等,体裁很多。他的五言诗艺术上大都注重结构的完整性,都以写实为主,同时也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杂言诗和四言诗则多是依乐府曲调作的,“依曲调填词”,所以其句子的“长短杂凑”,都与曲调有关。在语言风格上,也与汉乐府相近,不加修饰,直白质朴,甚至不怎么在诗篇章法上作安排,任情抒发,曹操意在学习乐府民歌的真朴。可以说,在建安诗人中,在神理上接近于汉乐府诗的就是曹操。在这些诗歌里,曹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加任何修饰的和盘托出,展现在众人面前。鲁迅说曹操的诗风“通M”,是很恰当的。

二、中品曹丕

同样作为政治人物,曹丕的诗与其父亲相较,更像是文人诗。曹丕身份贵为储王、帝主,却有一种忧郁的文人气质。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这样评价曹丕:“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的确,曹丕的诗不像曹操的诗那样气韵沉雄、悲凉慷慨,而是有些女性化倾向。他的诗歌学习汉魏乐府民歌,风格清新秀丽,抒情悲婉凄清,语言通俗流畅,形势变化多样。他的代表作《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燕歌行》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拟写闺中在秋夜思念出门未归的丈夫,倾诉自己独守空房,对月伤情的怀抱,最后以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故事比喻自己相思的衷肠。全诗融写景、抒情为一体,秋天的凄清气氛为孤独的心绪起了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而一韵到底、句句押韵的形式,婉转流丽的舒缓旋律,流畅的语言、抑扬的节奏,也使得一种感伤的情调和声韵和谐的美感跃然而出。

曹操与曹植的诗大都体现了他们作为权力中心领袖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曹丕的诗似乎是有意在回避政治,从建安诗歌政治主题中淡出。他的诗歌,浸润着一种闲逸自适的雅趣,偏重于感性体验。他写乐府,与其父曹操一样,都是要付之乐工的。他本人又精通乐理,能调筝作歌。所以他的诗,乐感很强,诗乐相生。

三、下品曹植

曹植的诗作很多,现存诗九十余首,且绝大部分为五言诗。提起曹植,人们大多会同情他的遭遇,他遭到曹丕父子的打压,抑郁不得志,报国无门。锺嵘更是对曹子建大加赞赏,将其列为上品。但是有的时候读曹植的诗似乎没有那么精彩。

我对曹植诗歌的第一感觉是:细碎、拖沓。他不像曹操诗歌那样慷慨豁达,“辞达而已”,而是要把一件事情细细讲来,尽管对方已经明白他要讲的意思了,但曹植还要用大量细碎繁琐的文字去细细描绘,反而令人生厌。曹植诗歌给我的第二感觉是:满纸怨气。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青少年时期为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终致失宠。曹丕即位后,曹植遭到了严酷的迫害和打压,脍炙人口的《七步诗》即作于此时。曹植被一再贬爵徙封,虽名为王侯,然实同囚犯,抑郁不得志。魏明帝曹奔涛唬身为叔叔的曹植在政治地位上仍然没有起色,虽然几次上书请求任用,却屡屡遭到拒绝,无奈只生活在愤懑困顿、郁郁寡欢之中。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也充满了各种不得志的抱怨与愤慨。较之其父兄的诗歌,曹植诗终究是羸弱一些。而人们偏爱曹植的诗歌、抬高曹植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恐怕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受尽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同情心理。

四、结语

也许笔者对三曹的诗歌评价过于感性和主观,但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诗歌阅读者的真实感受。我认为,曹操诗歌格调上高于曹丕诗歌,曹丕诗歌理性、简丽于曹植诗歌。操诗上品,丕诗中品,植诗下品。这就是我对三曹诗歌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1版).

关于父爱的诗歌范文第3篇

中国历史上对孝的记载与描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
兄不友则弟不恭;
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璿《忆母》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关于父爱的诗歌范文第4篇

唯有真诚的人,才能用思想和激情奏响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

(一)

家洋有一本诗集,名为《到乡下去》,从中可见家洋对乡土的依恋,这已为一些论者所首肯。陈金平在《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一文中说:“诗人们常把乡土作为精神的家园或灵魂的辟难所,使心灵在乡土之中得到暂时的安顿和宁静。”但乡土之中是什么吸引了诗人,让诗人会得以“安顿和宁静”呢?这是论者还没有充分顾及到的,也正是本文所力求探寻的一个问题。

家洋在《秋天》这首诗里写道:“揭开来路的石板 / 我先是看到:星辰和父老乡亲 / 然后才看到:阳光和爱情”。父辈辛勤的耕作赋予我们身体和精神,我们得以成人;
女人温馨的爱情滋润我们的骨骼和心灵,我们得以幸福一生。诗人在这里揭示了一个朴素却让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人是怎样长大的和人该怎样度过一生。这两者令我们的诗人感动,而且在都市里难以寻觅。所以,我们的诗人要“到乡下去”。“乡下”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从家洋的诗中体现出来的,就是讴歌乡土上的父老乡亲和纯真的爱情。如果说父辈的劳作教诲生养了我们每个人,那么纯真的爱情则催生了我们的诗人,并将永远培育着诗人得以成为诗人的气质和激情。

父辈的乡土是诗人生长的端点,爱情的乡土是诗人成熟的延长线,它一直会延续到诗人生命的终点。所以,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只把用语停留在笼统的“乡土诗”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须将触角伸长,以便更深入地探寻诗人内心的生命体验,才能更准确地解读诗人及其诗歌。

家洋这次所选的诗中,有一半的诗直接写到了爱情,其他的也触及了爱情或可以提供解读其爱情诗的信息。这让我们得以从爱情诗这个角度来解读王家洋和一窥他爱情诗的魅力。

(二)

作为一个男性诗人,对爱情的萌芽最初产生于对女性的关注、尊重和理解。

家洋在直接以家乡纳雍命名的诗中写道:“鸡鸣、犬吠、水流向东 / 荞花们手挽着手,在夜里赶路 / 纳雍,我瘦形的弟兄啊”。纳雍的弟兄和诗歌一起受苦,忍受着清贫的生活和生活上的歧视。但是,他们自得其乐。诗人在这里化用了陶渊明“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两句诗,化用了李商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旨在揭示弟兄们在别人眼中是受苦的,但他们身处一片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还有如荞花们一样善良的女人慰藉他们,给他们以生活的温存和战胜苦难的勇气。正是这样一些夜里仍在“赶路”的女人滋润他们,他们才在穷荒的土地上,一代代生存繁衍,与贫穷的环境和多舛的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人类也正因为有这群忍辱负重而又自得其乐的人,人类的生活才变得这样厚重、丰满。

家洋正是充分注意到女性带给男人的信心、力量、做人的尊严感,才有了对女性的充分肯定,才对爱情倾注了那样强烈真挚的感情。

首先是一种憧憬朦胧的爱。《一只苹果》写出了诗人对爱焦灼和向往的心情。“我渴望已久的苹果……在我的手心里 / 它滚来滚去 / 自然、流畅,震撼人心 / 吞吃了无数果子的英雄 / 胆小如鼠。”这苹果是爱的金苹果。家洋认识到这枚苹果或许与自己无关,或许想永远保持那份因距离产生的美感,而比较理智地“没有把它切开。”完满的人生需要通过不完满来体认,爱情也一样。对方是一脉丰富的金矿,而挖掘与提炼是一段漫长的艰辛的历程。不断地淘沙与沥金的劳动,需要耐力与勇气来支持。这时候的诗人对爱还怀有一种神圣呵护的感情。

其次是激越之爱。爱情本身很奇妙,当你真正步入她的殿堂时,往往就不由自主,情难自禁,令人完全无法抗拒。《春天的故事》写道:“我们只能在纸上握别”。这是种无奈:“我走了,不敢言语”。这是对爱的痛怜。即便这样,诗人仍“睡不着”,仍思念怀想“小屋里的这盏灯,会不会是你”。这就是种激越之爱了。《有一些东西让我想起莲》:“为了她,我喝完她喝不完的酒 / 为了她,我流出她流不出的血,”这种爱就来得深挚猛烈,颇类郁达夫。郁达夫青衫红粉,走马江湖,蓦然回首见到了王映霞,中年的颓唐顿时化作少年的激越。“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贴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发出来的同情。”达夫还说:“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这正如陈凯歌执导的一部影片中的台词所言:“爱情的激烈程度是可以向你拔枪的。”法国行呤诗人夏特利亚尔对恋人说:“如果被死神摄走 / 罪魁一定是你 / 你用你的美丽杀死了我!”这就是激越之爱,它不计较得失利弊。正是在这伟大、忘我的爱情中,我们发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自私、软弱、虚伪、卑劣……全都得给激越的爱情让路。家洋以他激越的爱之诗句,申明了人类的尊严和信念,捍卫着人类的理想和梦。

再次是痛苦深沉的爱。没有激越之爱,也就没有难以抗拒的敬畏;
没有如临深渊的感觉,也就没有持续的痛苦。我们的存在是脆弱的,美丽的事物与情感也一样,这就让激越之爱进入到痛苦深沉的爱。《给阿丽》一诗,写出了诗人心中美丽、高尚的爱人(“一支我小屋里尚未着火的蜡烛 / 洁白、高尚,而又楚楚动人”),以及自己脆弱美丽的情感(“我不想回去 / 我不想让火焰重新回到 / 平静的内心”)。诗人并非不喜欢阿丽,面对现实,诗人已经成熟地意识到真正的爱情要以丰硕的果实作为保证。这是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品格。这不追求奢华或肤浅,每个人向往过一种充裕的生活,是人性温饱之欲的正常需求。尤其是想为自己的爱人去挣取这种利益,而不顾短暂的温存和朝暮之欢时,这种爱情显得更实在。当诗人说:“我不想回去 / 我不想在还没有看到秋天的模样 / 的时候,就这样,回去”,我们会忍不住为诗人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爱情甘受苦难,不断奋进的精神鼓掌喝彩。

(三)

在选诗中,其他没有直接涉及爱情的诗,可以作为家洋为何写出以上爱情诗的注脚来解读。

一个对爱情怀抱圣洁、热烈、深挚感情的诗人,他肯定有一种确定不移的内心体验,以及这种体验的来源。《悲哀》、《鸟儿》写出了诗人对丑恶现象的诅咒、蔑视;
《一滴露珠》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才让诗人那样坚强决绝地说:“将自己的骨头一根一根抽出,然后 / 安装在诗歌的窗户?!”(《诗人,诗人!》)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物欲享受,越来越关心口袋和存折里有多少钞票时,诗人独立寒秋作“不合时宜”的痛呼。只有如诗人这样的人,在这种时候才注意精神的丰盈,才会去呼唤构筑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人品即诗品,能写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诗句的人,骨子里不会有媚俗的市侩气;
也只有这样的诗人,才会写出那些深情而纯洁的爱情诗句。

家洋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根源于那块贫瘠而又纯净的土地。《献给父亲》道出了家洋之所以成为家洋的原因。“在远方的城市,我们常常怀想粮食经历的风风雨雨 / 不亚于一场殊死的战争”。既然是严酷的战争,我们就得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否则,很容易丧失自我;
“理解一口沉默不语的深井,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一种很自觉的担当道义的深悟;
“无论我们怎样挺直腰杆,伸出双手 / 也改变不了家乡的天气!父亲”。这是一份多么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诗人自觉地担负起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重任,才让诗人活得如此认真,爱得如此深切真挚。

(四)

家洋的爱情诗写得如此动人,除了他纯正的情感因素外,还得力于他朴素的诗风。

朴素,看去似“土”,实则高妙。朴素就是不华丽,就是不假雕饰。艾青说:“朴素是对于辞藻的奢侈的摈弃,脱却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
是摆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
是掷给空虚技巧的宽阔笑容。”(《诗论》,下同)因此,我们常常说,炉火纯青方不见火焰,白炽的火是最高温的。因此罗丹也说:“艺术上最大的最难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的朴素的描绘和写作。”我国优秀的白描绘画,不假丹青而能传神达意,声情毕肖;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看似淡泊平易,实际上创造了清纯高妙的境界。不少人学诗,都先崇尚雕章琢句,堆砌辞藻,而后才有省悟。所以,诗人臧克家把“雕琢了十五年,才悟出了朴素的美”作为自己的经验之谈;
而诗人艾青也认为“把你所理解,所感觉的,用朴素的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写诗的‘秘诀’”。

可见朴素的风格是作为不少诗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规律而存在着,它是应该受到推崇的。但是现在许多诗作者,尤其如家洋这样年轻的诗人们,更喜欢肢解语言的连贯性和语言内在的依存性,进行语言艺术上的探险,追求新奇、险僻的用词和语句。家洋自觉或者说本能的形成了朴素的风格是难能可贵的。

家洋朴素的诗风体现在他的诗的单纯和简洁。

单纯,并不是单调或单薄,简洁非简单或简陋。艾青说:“单纯是诗人对于事物的态度的肯定、观察的正确,与事象全体能取得统一的表现,它能引起读者对于诗得到饱满的感受的集中的理解”。家洋的绝大部分选诗,从主题思想到诗的构思,甚至表现手法都是单纯而统一的。如《诗人,诗人!》一诗,始终扣住“诗人”的诗性和献祭精神,从而深刻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忍受苦难,呼唤生命的崇高灵魂。

家洋诗的单纯还表现在诗的形象的选择和开掘方面。诗是靠形象说话的,但每个人捕捉形式的方式各有不同。家洋感受形象大多从众人熟悉的、足富表现力的表象为出发点。比如《一滴露珠》中的“露珠”就是诗人常常选用的形象,还有如酒、苹果、花朵也是家洋惯常捕捉的形象。因为有这样一些确定的鲜明形象,使我们得以在短小的篇幅中,始终有一个饱满而集中的感受。

单纯更不是浅薄,它可以是一种厚重甚至复杂的集中表现。生活往往是复杂的,也是单纯的。真正的诗人便能从纷繁中提取纯醇。所以雨果说:“在诗歌中,泊淡就是贫乏,而单纯则是伟大。”又说,“只要维持某一内部的平衡,保持某一奥妙的比例”,“就连最不可想象的复杂性也能成为单纯的”(《莎士比亚的天才》)。家洋的《献给父亲》,内容相对繁复。诗中品感现实,俯仰人生,咀嚼痛苦与燃起希望,看去似有芜杂之嫌,但诗始终围绕“父亲”来写,因而能变分散为集中,化复杂为单纯。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雨果先生论述的精辟:“丰富、充实、光芒四射都可能属于单纯。太阳就是单纯的”。

家洋朴素的诗风,还体现在他的语言自然、明朗以及韵律节奏的自然和谐方面,这已有论者涉及,此不赘述。

总之,家洋的诗不以华丽、诡秘和繁芜取胜,而是以单纯和简洁见长,并由此构成他朴素诗歌风格的基础。

(五)

关于父爱的诗歌范文第5篇

一、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一些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诗歌,如《三峡》,《济南的冬天》,《使至塞上》要引导学生感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对于教材中写人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体会到课文中人物的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或者其他的爱国情等,使学生在体会到作品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从而受到感染,进而引导学生去感悟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情.关爱父母,关爱同学,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语文课本还很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过零丁洋》等,要旨、引导学生感悟并学习古仁人的理想,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

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德育的渗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渗透美育、德育。下面我就以八年级下册《古诗苑漫步》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渗透美育、德育的。

1.分门别类集古诗--展示诗集《古香文墨》。

这个环节,是在课前完成的。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收集各类古诗,分别按“游子思乡”、“友谊长青”、“自然景物”、“忠君爱国”、“孝顺父母”、“豪情壮志”等几个主题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又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也让学生了解了古人朴素的忠君爱国思想以及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宽容友爱的为人处事原则,很好的渗透了德育。

2.声情并茂诵古诗---积累背诵,读中悟情比赛诵读。

把课堂变成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展示朗诵才华,提高朗诵水平,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赛“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诗人所爱,恨诗人所恨,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古诗赛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诗歌赛读不仅培养了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还能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醉月听花唱古诗――快乐学习,以歌传情。

收集谱曲的古诗词(要求有简谱),如《长亭外》、《水调歌头》要求学生充分体会作者情感,全身心投入,唱出离别之情,思乡之情,这也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