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筛查质量控制【五篇】(全文)

发布时间:2023-07-17 14:15:08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第1篇关键词: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质量控制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valueofsecondtrimesterDownsynd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前筛查质量控制【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五篇】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质量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cond trimester Down syndrome screening,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natal screening.Methods Pregnant women (16~20w) serum alpha fetoprotein(AFP)beta hCG(beta -HCG)two indicators,combined with maternal age,body weight,last menstrual period,pregnancy information week,fetal biparietal diameter and previous reproductive history,evaluation of trisomy 21-syndrome (DS),neural tube defects(NTD),the risk of trisomy 18-syndrome rate.Results 476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receiving prenatal screening,screening for high risk pregnant women at high risk for a total of 393 cases,the detection rate was 8.26%;
4367 cases of low risk,low risk detection rate was 91.74%. Conclusion The second trimester prenatal serological screening,improve the Down syndrome,trisomy 18-syndrome and comprehensive detection rate of neural tube defects in children,reduce the rate of congenital birth defects in children,with significan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Down"s syndrome;
Prenatal screening;
Quality control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之一,每年出生新生儿约1600万,其中唐氏儿2万余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1],为了有效地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必须做到产前早筛查、早诊断、及早终止妊娠[2]。产前筛查作为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二道关键防线,是降低出生缺陷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孕中期唐氏筛查4760例临床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围产期保健门诊自愿接受孕中期(16~20 w)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共47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对孕中期(16~20 w)妇女血清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两项指标,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末次月经、孕周、胎儿双顶径及既往孕产史等信息,使用产前筛查软件,评估21-三体综合征(DS)、神经管缺陷(NTD)、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

2结果

2.1产前筛查结果 2009年1月~2013年12月自愿接受孕中期产前筛查的孕妇共4760例,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共393例,高风险检出率为8.26%,其中唐氏综合症高风险者280例(5.88%)、NTD高风险98例(2.06%)、18-三体综合征15例(0.32%);
低风险孕妇共4367例,低风险检出率为91.74%。

2.2确诊结果 到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的孕妇276例,占初筛高风险孕妇70.23%,其中确诊病例7例(21-三体2例、18-三体 2例、神经管畸形3例)。拒绝进一步确诊的孕妇共 117例,占初筛高风险孕妇的29.77%,追踪其妊娠结局:有2例畸形胎撼錾(唐氏儿1例,四肢短小畸形1例)。随访低风险孕妇3867例(失访500例),出生后的新生儿有4例被确诊为畸形儿(唐氏儿1例,18-三体 1例、神经管畸形合并多器官畸形1例、脑积水1例)。由此可见,高风险孕妇其畸形胎儿的发生率为2.29%,低风险孕妇其畸形胎儿的发生率为0.10%。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产前筛查提高了唐氏综合症和神经管畸形儿的检出率,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但由于目前产前筛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结果受孕妇的年龄、体重、末次月经、孕周、胎儿双顶径及既往史等临床因素的影响,导致假阳性和漏诊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如何对影响质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控,需要产科医生和实验室医生共同关注和重视。

3.1详细收集孕妇信息,认真填写申请单。围产期保健门诊的医生对所有筛查孕妇应详细询问个人史、既往史、孕产史和家族史等病史,确认年龄、孕周、体重等,对月经周期紊乱、末次月经不清等原因导致孕周计算不准确的,一定要通过B超测定胎儿双顶经确定胎龄,以避免因年龄、孕周等错误信息影响筛查结果[4]。

3.2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从血标本的采集与收集、实验室检测到风险评估、筛查报告,都应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每次实验应根据相应试剂盒的要求做质控品测定,以评估该批次实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避免筛查系统假阳性率过高,努力提高产前筛查质量。

3.3科学、客观地进行筛查结果的告知。

由于产前筛查技术的局限性,其漏筛和假阳性无法完全避免[5],因此,向孕妇告知筛查结果时,应详细解释筛查高风险并不确定胎儿有异常,并建议该孕妇必须进行产前诊断;
筛查结果为低风险的,并不能完全排除胎儿患病可能性,应动态观察。

3.4密切关注高风险召回、咨询和产前诊断。对筛查出的每一例高风险孕妇都要由专门的医生负责电话通知,及时召回[6],再次核对孕龄,并做详细的遗传咨询,向其介绍进一步检查或诊断的方法;
负责产前筛查高风险病例的转诊,对未进行产前诊断的高风险病例,如果孕妇盲目选择终止妊娠,应耐心劝解,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7]。

3.5完善筛查追踪随访 应对所有筛查对象要进行电话随访[8],随访时间为产后1~6月,随访率应≥90%,随访内容包括:妊娠结局、胎儿或新生儿是否正常;
对高风险孕妇,应随访其产前诊断结果、是否继续妊娠,对流产或终止妊娠者,建议接诊医院尽量留取组织标本,以便进一步做遗传学诊断;
详细登记随访结果,总结统计分析、评估筛查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应用中严格执行产前筛查管理流程[9],对降低假阳性和漏诊率、提高产前筛查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华,卢小青,等.孕妇年龄与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8):1172-1173.

[2]葛苗苗, 苗正友, 李为玉.孕中期母血筛查胎儿出生缺陷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4):98,108.

[3]宋文龄,孙景辉.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22(7):944.

[4]吕时铭,沈凤贤.产前筛查与诊断的质量控制与热点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914-915.

[5]孔小玲,⒂掳玻刘小英.2207例孕中期妇女血清产前筛查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2013,34(2):256.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第2篇

元宝山露天煤矿选煤厂设计能力年入洗原煤5.0Mt,采用的是块煤重介斜轮分选工艺。原煤的牌号为褐煤,具有高灰分,中等硫分、水分高、发热量较高、低熔灰分的特点,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根据元宝山煤矿产品市场定位和质量要求,2009年以前,一直采用原煤不经过加工直接销售的经营模式,重介水洗设备始终没有投入使用。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原煤不加工进入市场后,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发展。2009年对原选煤厂进行恢复性改造,恢复了重介洗选功能。

初期恢复生产后,在生产技术检查中发现,吨原煤介质(在重介质选煤工艺的选煤厂里,一般将磁铁矿粉称为介质,下文中介质均指磁铁矿粉)损耗达到了3.2kg,在重介选煤过程中,介质的损耗是避免不了的。介质损耗做为重介选煤厂一项重要的技术评价指标,按选煤厂设计规范规定,吨原煤介质损耗指标是:块煤系统为0.2~0.3Kg,但在实际生产中,选煤厂极少有能达到上述指标的。目前,吨原煤介质损耗较先进的指标在1.5Kg左右,一般在2~3Kg,高的在5~6Kg。

针对介质损耗过高的问题,利用管理手段,绘制排查流程图,系统的分析,从管理损失与技术损失两方面入手查找原因,进行排查治理。

选煤厂介质损耗常规分为管理损失和技术损失两方面。管理损失一般较直观,主要表现在跑、冒、滴、漏、事故放料、储运等流失的介质;
而技术损失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各厂因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技术损失主要表现在最终产品带介和磁选尾矿流失两方面。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必须控制介耗,降低成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介质化验验收,严把质量关

介质的密度、磁性物含量、粒度、水分,对介质的损耗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进厂介质的质量,我们从源头上下手,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对介质的采购,进行了招投标管理,对每一批介质到货,严格进行检斤、采样、化验,确保了进厂介质的数量、质量。

二、增建事故排放池

原设计的中央集水池,只能用于日常生产中的跑、冒、滴、漏的处理,不能满足大的故障时,需要将介质桶排空的要求,被迫将部分悬浮液外排,造成了介质损失,针对此问题,增建了一个事故排放池,解决了事故外排问题。

三、完善补加介质制度,避免运输损失

补加介质采用铲车铲取介质运送到补加介质池内方法,针对路途撒落及铲斗粘符的损失问题,规定了铲斗严禁铲取过满,不超过斗体的4/5,铲取及卸完介质后,必须将铲斗内外清理干净的要求,完善了制度,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四、改进固定筛脱介工艺,提高脱介效率

固定筛选作为产品的预选脱介,需满足循环重悬浮液70%~80%的脱介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因原固定筛的筛缝宽度为0.5mm,筛条平行于物料流向安装,固定筛的预选脱介,只达到了循环重悬浮液的53%,致使筛面发生了跑介现象。为此,我们采取了将固定筛的筛缝宽度增加到1mm,筛条改垂直于物料流向安装并增设阻尼条,以增加矿浆流动阻力,降低矿浆流速。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增加了循环重悬浮液的透筛能力,使固定筛的预选脱介量,达到了循环重悬浮液的82%~8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改变脱介筛喷水位置,改进脱介筛的喷水装置

产品带介,占介质损耗的大部分,因此,提高脱介筛的脱介效率,是降低介耗的重要环节。而脱介筛的喷水,是影响脱介效果和煤泥水处理的重要因素。在对固定筛进行工艺改进后,因为固定筛承担了大部分的循环量,预先脱介能力极强,所以,将脱介筛第一段的喷水位置,由一段中部改到了入料端,二段的喷水位置,由二段中部改到了二段的入料端;
原有脱介筛的喷水装置,是在喷水管上打喷水孔,所形成的喷水成网状,存有喷水死角现象,造成介耗增高。为此将其改进为在喷水管上安装扇形的喷嘴,水嘴所形成的喷水呈扇形,消除了喷水的死角。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改进,脱介筛的脱介很好。

六、合理调整分流量,控制重悬浮液的浓度

重悬浮液的粘度随固相体积浓度增大而增大。当固相体积浓度达到35%时,粘度急速上升,当达到50%后,粘度接近最高值,重悬浮液表现为几乎没有流动性,成浆流状态,重悬浮液透筛就会很困难,导致固定筛、脱介筛的脱介效果很差,造成严重的筛上跑介。因此控制重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也是减小介耗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煤泥量过低,则会影响重悬浮液的稳定性,通过分析研究,在斜轮分选机的上升流管路上,加设了一台磁性物含量检测计,通过磁性物含量检测――计算煤泥含量――PLC调节――电动执行器――合理的调整分流量,当煤泥含量高于给定的上限值,则电动执行器驱动分流箱挡板,使回流的介质多向磁选机分流,经磁选机脱泥后,精矿粉回到合格介质桶。以此来达到降低煤泥含量的目的。当煤泥含量低于给定的上限值,则电动执行器驱动分流箱挡板,使回流的介质尽可能少向磁选机分流,以减少整个洗选系统的介耗。通过合理的分流,控制了重悬浮液的浓度在要求的范围内,在保证了重悬浮液稳定性的同时,避免了筛上跑介的发生,减少了介耗。

七、提高磁选机的分选效率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第3篇

【关建词】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
沥青混合料;
管理与控制措施。

1 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工作流程简介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大多采用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4000型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由控制室、集料供料、加热、(热料 矿粉)提升机、振筛机、除尘、(矿料 沥青 填料、外加剂)计量、拌和机、混合料提升机、混合料储料仓、(沥青 粉料 燃料)储罐等系统构成。

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生产流程图:

2 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集料拌和场堆料与上料;
目标配合比;
集料加热、筛分、除尘、集料温度、混合料温度;
粗细集料、填料、沥青、外加剂计量配料精度;
混合料均匀性;
成品料装车离析;
共六大方面。

2.1 集料拌和场堆料与上料离析管理与控制措施

碎石材料堆料、上料不当、冷料仓串仓易造成沥青路面片状离析。如堆料过高、堆料不当粗集料在堆料时粗颗粒容易向下滚落到料堆底部,造成集料过分离析,并未经拌和直接送向冷料仓;
冷料仓分隔板过低、上料过满造成集料串仓;
两种情况均会造成沥青混合料不均匀,一会粗一会细。控制措施是集料分层堆放、减低料堆的高度、已离析的集料拌均后再送入冷料仓中、冷料仓不宜过满。

2.2 目标配合比管理与控制措施

目标配合比控制(各冷料仓上料速率控制):即单位时间内各冷料仓上料量控制。如果上料总输送速度增大,合成级配将变细,相反,合成级配变粗;
如果上料总输送速度不变、粗料输送速度增大,合成级配将变粗;
如果上料总输送速度不变、细料输送速度增大,合成级配将变细。表1是某合同段AC20各冷料仓不同输送速率的合成级配变异性试验。这就是大多施工单位在做热料筛分时表现的每次做的结果差别大的原因。

解决措施是在正式生产前,变动冷料仓输送料机转速测其输送量,找准并建立各冷料仓输送料机转速与输送量的关系;
拌和楼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冷料仓及总上料速度,上料速度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改变查明原因,如原材料级配改变、料原不同、热料串仓、筛网破损、料的干湿等。

表1 某合同段AC20各冷料仓不同输送速度的合成级配

材料规格及单仓输送速率(%) 总速率(%) 筛孔尺寸(mm)及合成级配通过率(%)合成比例均为:18-23:11-18:6-11:3-6:0-3=15.5:34.0:23.7:3.1:23.7

10-20 10-15 5-10 0-3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75 65 60 55 75标准 100 92.6 79.4 67.9 48.4 28.6 19.1 14.8 9.1 4.4 1.9 1.3

75 65 60 55 95 100 94.1 82.1 69.1 51.3 31.5 21.2 15.7 12.6 5.5 3.1 2.5

60 75 45 65 75 100 96.3 86.0 62.3 52.3 35.5 23.5 17.8 12.3 6.5 4.8 3.0

90 60 70 30 75 100 90.5 76.5 63.2 45.3 26.3 17.0 12.3 7.2 2.5 0.9 0.6

2.3 集料加热、筛分、除尘、集料温度、混合料温度管理与控制措施

集料加热、集料温度、混合料温度控制:

在做集料热料筛分、沥青混合料试拌试铺过程中,检查记录燃油喷量、集料各流槽在线显示温度与成品料温度,建立燃油喷量、集料各流槽在线显示温度与成品料温度间的对应关系,以方便操作控制并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

集料热料筛分与抽风除尘控制:

拌和楼控制人员每天正式生产前,必须仔细检查热料筛网是否破损、松动。生产时观察筛网上集料分布是否均匀。若发现筛网上集料分布不均,表明筛网张度不够或筛网所受张力不均,须进行紧固调整。每个工程施工生产的中后期,由于热料筛长期在高温下使用,筛网极易发生断裂或穿孔。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各热料仓料位变化,如果某个或多个热料仓料位发生重大改变,甚至于产生严重溢料和等料、溢出的料又比较杂、较小粒径热料仓中含有大粒径集料等情况,则说明筛网已损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筛网(更换筛网后应重做热料筛分试验、合成级配,按新配比生产)。溢出的料不杂,则说明集料级配或料源发生了改变,应加强集料级配与料源控制。

拌和楼布袋除尘由于长期使用未清理而发生堵塞,除尘效果变差,如果发现混合料比原来变得干涉、轻微结团、离析有轻微加重、抽提试验0.075mm筛通过率增大,则表明布袋除尘或矿粉配料有问题,如果矿粉配料精度没有问题,则应及时清理除尘布袋,或更换除尘布袋、或加大除尘力度。

试验检查:每天拌和楼正式生产前或生产结束,按热料筛分取料程序进行取料筛分检测,按拌和楼实际配料平均值合成并检查级配,重点检查最大公称粒径、9.5、4.75、2.36、0.075mm筛孔通过率变化情况;
每天抽取沥青混合料做级配检验。如果级配差别较大,必须查明原因加以控制。表2是某合同段SMA13燃烧、热料筛分合成级配检验结果。

2.4 粗细集料、填料、沥青、外加剂计量配料精度控制

对于4000型拌和站,计量精度大都比较准确,配料精度有差异。粗集料、填料、沥青、外加剂的配料精度比较好控制,细集料配料精度比较难控制。

粗集料仓料位稳定、用量多,配料精度比较准确;
粗集料仓料位不稳,甚至出现等料、溢料现象,配料精度会变差。生产时如出现等料、溢料现象,应小幅慢调粗冷料仓进料量以保证料仓需求和料位相对稳定。

细集料仓用量少、流动性强,配料精度比较难控制,用量越少配料精度越难控制。在生产间断级配混合料时,3~6mm热料仓用量很少,用量只有整个矿料的4~5%,每盘生产3.0~3.5T,用量只有113-166kg,配料时只要一开仓门立即关上,其用量总偏多、波动大,有时差不多超出标准用量的一倍。对细集料热料仓配料总是偏多、用调整飞料补偿和冲量值都无法控制,建议对细集料热料仓门加以技改,封堵改小,保证其计量配料精度。如表2 某工程1、2、3合同段拌和楼3~6mm热料仓门技改前后对比。

填料采用螺旋式供料,配料比较准确。但应控制矿粉含水量,矿粉含水量大,储罐结块起拱、堵塞管道,对配料精度影响比较大。

沥青采用二次计量,只要不是人为操作,配料都比较准确。

外加剂如木质纤维采用时间或包投,只要做好了前期的标定工作,配料比较准确。

控制措施:生产前必须做好拌和楼集料、填料、外加剂计量设备的标定和校正工作。生产过程中应逐盘打印生产记录,管理和操控人员随时检查实际配比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情况,以便调整拌和楼生产控制参数。拌和楼每天正式生产前,首先要干拌几盘,调整各料仓飞料补偿值与冲量值,待配料精度达到要求后方能开始试拌和正常生产出料。

表2 某工程1、2、3合同段生产SMA13 3~6mm热料仓门技改前后配料对比表

合同段 标准值 技改前平均水平 技改前最大偏差 技改后平均水平 技改后最大偏差

kg/盘 kg/盘 偏差 偏差率% kg/盘 偏差 偏差率% kg/盘 偏差 偏差率% kg/盘 偏差 偏差率%

1 144 168 +24 16.7 188 +82 30.6 146 +2 1.4 151 +7 4.9

2 153 183 +40 26.1 226 +73 47.7 151 -2 1.3 161 +8 5.2

3 132 191 +59 44.7 261 +133 97.7 138 +7 5.3 140 +8 6.1

2.5 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性控制

沥青混合料要有足够拌和时间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沥青混合料品种不同,拌和时间也不相同。拌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严重的会出现花白料;
拌和时间长,影响产量和施工进度。搅拌时间根据混合料品种试拌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缩短。通常干拌时间不少于10s,对于断级配混合料干拌时间应在15s以上,混合料湿拌时间一般在35s以上。

2.6 成品料装车离析控制

正确的装料方式会减少混合料离析程度。装料时应移动卡车位置,将混合料按前、后、中顺序在卡车上装成三小堆,缩短集料滚动的距离,并且每小堆一次性装满,不得一次从中间位置装满,否则会造成装料离析;
储料仓不得慢慢的开小门卸料与多次开小门补料,储料仓卸料时卡车不得移动,否则会造成装料离析;
混合料应装在卡车底横向的中间位置,如果偏位,最粗的颗粒就滚落到卡车的一侧造成装料离析。为此,要经常关注储料仓卸料与运料车装料情况。

3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拌和站的管理与控制是重点。本文从拌和场堆料与上料;
目标配合比;
集料加热、筛分、除尘、集料温度、混合料温度;
沥青、粗细集料、填料、外加剂计量配料精度;
拌和均匀性;
成品料装车等方面详述应注意的要点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便工程技术人员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吸取经验加以运用,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沥青路面施工机械与机械化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第4篇

进一步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服务体系,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长效机制,增加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病种,提高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质量,使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稳定在98%以上,以降低智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免费对象

免费对象为2013年11月15日以后出生的县户籍活产新生儿(母亲或父亲一方户籍在县)。

省内非县户籍人口四项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费自行垫付后回户籍地报销,省外户籍人口自付。

三、免费项目

1.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和半乳糖血症(GAL),以下简称四项筛查。四项筛查费用93元/人。

2.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费用45元/人。

四、筛查机构

1.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县内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助产机构)。

2.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县妇幼保健所。

五、工作流程

1.宣传动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政府民生工程之一,各医疗、保健卫生机构结合孕产期保健做好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的宣传。筛查采取知情告知、自愿选择、依法管理的原则。

2.免费券发放:孕妇凭《孕产妇保健册》、户口簿(女方户口未迁入者提供丈夫户口簿、结婚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取《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免费券》。发券单位将户口簿(结婚证)复印件留底备查,并做好发证登记。

3.凭券免费:助产机构和县妇幼保健所2013年11月15日后分别凭《县新生儿疾病四项筛查免费券》、《县新生儿疾病听力筛查免费券》直接予以减免新生儿四项筛查费93元与听力筛查费每人45元,免费券存档备查。

4.县域外分娩的对象:县户籍产妇在县域外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费用凭相关资料(户口簿、孕产妇保健册、住院收费清单)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要求在收费清单上写明已报销情况并盖章),报销标准:四项筛查93元/人次,听力筛查45元/人次。请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核完成后,先行垫付筛查报销费用。

5.信息报送:各助产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做好宣传告知、免费筛查凭证的收集审核、筛查信息填写,按人均费用标准垫支新生儿疾病筛查费用。每季度首月10日前将《县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明细表》(附件1)报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县妇幼保健所)汇总。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调整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成员(管理中心设在县妇幼保健所),具体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领导小组:

2.规范筛查。助产机构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要求,使用省筛查中心统一格式的知情同意书和筛查登记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完成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采血。根据《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要求,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的初筛,对初筛查未通过及漏筛者于42天内进行复筛。

3.强化随访。新生儿疾病筛查异常的婴儿做到及时召回、复查、转诊,确诊异常婴儿及早转至能提供治疗干预的医疗康复机构,并做好追踪随访。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每年至少随访1次,持续3年,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的,应当及时动员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

七、经费管理

1.经费来源。免费筛查费用由省财政、县财政共同全额支付,根据县户籍新生儿实际筛查数,县财政承担相应的地方配套经费。

2.经费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费由县财政予以预算安排,按照“当年全额预拨,次年考核结算、差额多退少补”原则足额拨付给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实施专项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费结算按(浙新筛〔2013〕004号)文件要求执行。每季度首月15日前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将上季度汇总(附件2)报县卫生局审核,筛查经费由县卫生局每季拨付给助产机构、县妇幼保健所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八、职责分工

各定点助产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宣传告知、免费筛查凭证的收集审核、筛查信息的报送,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配合省、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落实异常对象的追踪随访工作。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
影响因素;
假阳性;
护理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时发现婴幼儿听力损害,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早期获得语言能力,筛查工作中的护理配合及护理干预是很重要的一环。随着听力筛查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听力筛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假阳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90%患儿的父母承担着种种不安,但最后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1]。因此,临床上如何提高筛查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听力门诊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行听力筛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00例中,初筛1100例,通过1 010例,占91.82%;复筛420例,通过310例,占73.81%。初筛阶段和复筛阶段假阳性率分别为40.27%、25.76%。复筛包括我院初筛未通过者及外院初筛未通过转诊到我院者。根据我国常见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2],初筛均选择在正常新生儿出生3~7 d进行,未通过初筛者于出生1个月后接受复筛,若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到我院作听力学诊断。筛查方法:使用筛查仪,按常规方法行听力筛查,筛查结果以通过(PASS)和未通过(REFER)表示。未通过者,根据当时新生儿测试状态、有无分泌物、外耳道结构、环境噪声水平、有无生理和疾病所产生的内噪声、耳塞大小、探头是否堵塞、滤声片的能量等几方面进行检查,排除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改进措施后再次检测,改变的因素致使检查结果转为通过者为假阳性,记录并分析该因素。

2 致假阳性相关影响因素

2.1 新生儿状态 新生儿状态最佳的测度结果是在新生儿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因此可选择在新生儿处于熟睡状态、抚触后、沐浴后或选择在喂奶后lh左右测试。

2.2 耳道因素 使用DPOAE行听力筛查时,常会因耵聍、羊水栓塞物、耳道湿疹分泌物等造成耳道堵塞影响测试结果或因耳道狭窄、挤压变形造成放置探头时没有正对鼓膜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2.3 环境噪声因素 测试环境的准备不需在隔音室内进行,但要保持相对安静,嗓声不超过40 dB为好[3],环境噪声过大,可影响测试结果。

2.4 内噪声因素 内噪声影响测试结果,如受试者呼吸、心跳、活动等传到外耳道的噪声或潜在的鼻咽疾患产生的噪声等,如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或有鼻塞的新生儿,测试时呼吸声很重,内置噪声大,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2.5 检测仪器因素 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误差而降低准确性。耳塞大小不合适、探头堵塞,滤声片能量耗损都会影响测试结果。

2.6 测试时间 初筛的适宜时间为新生儿生后3 d或3 d以上。但由于产妇住院天数短,而听力筛查工作要在院内完成,因此自然分娩的耍儿可在48 h后进行测试,剖宫产的婴儿可在72 h后进行。目前认为新生儿中耳积液,耳道羊水,分泌物阻塞等使中耳传音障碍及耳道阻塞,可能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原因。虽然初筛时间提前,使假阳性率上升,但仍能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覆盖率。

3 护理干预

3.1 心理干预 护士向家长耐心的解释进行听力筛查检测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某些出生时具有如严重的黄疽、颅面畸形、缺氧和宫内感染等高危因素的患儿,即使初筛时正常,也要告知家长,需定期复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某些迟发性听力损伤。

3.2 安抚新生儿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16~20 h,其睡眠有3种睡法,即瞌睡、浅睡和深睡眼睛半睁、活动减少就是瞌睡;如果呼吸不均匀、眼睑动、偶尔哭几声,这是浅睡;如果呼吸均匀,眼睑完全不动,即进入深睡。对处于浅睡眠状态的新生儿,先有节奏地轻抚新生儿头部使其安静,再用大拇指轻抚新生儿的耳垂,等其完全安静后,再将探头轻轻放上开始测试,测试过程中,一手固定探头,一手持续抚摸新生儿头部。抚触可促进新生儿各种神经行为和心理的发育,减少新生儿对外界的应激,使其安静,减少哭闹,易入睡,睡眠更平稳且时间延长。对于外耳道湿疹的新生儿,可先治疗湿疹再进行筛查。

3.2 因人而置探头 探头在外耳道的正确位置及密闭程度,对提取耳声发射信号、减少或排除内外环境噪声都十分重要,正确放置探头是完成听力筛查的重要环节。对第1次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再次检测前可使用电耳镜了解外耳道的情况。电耳镜是自带光源和放大镜的窥耳器,藉此可看清外耳道的大小、走向,以便查找未通过的原因,根据耳道结构,因人而异放置探头。

3.3 控制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过大可造成假阳性。测试时选择在相对安静的房间内进行,叮嘱家长勿说话和走动。对环境噪声很敏感者可选择隔音室测试。

3.4 降低内噪声 对于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或有鼻塞的新生儿,测试时可在新生儿肩下垫一小枕,将头向后仰起,嘱家长托起新生儿的下颌,将气道打开,可减轻呼吸声,降低内置噪声。鼻塞严重者可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测试。

3.5 检查校准仪器 每日筛查前校准探头,及时更换滤声片,保证其准确性。每次筛查前后检查探头有无堵塞,避免探头堵塞引起结果阳性。因人选用耳塞,耳塞不合适可引起漏气、耳塞挤压及耳道变形,影响声音传导。

总之,新生儿听力筛查已纳人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应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重复测试及假阳性率的发生。筛查时应保证质量,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断改进操作方法。去除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提高了初筛、复筛通过率,降低了假阳性率,提高了筛查准确性和真实性。

参 考 文 献

[1] 许安廷.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假阳性问题.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5,19(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