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五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7-19 11:00:15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第1篇高一政治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一、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五篇】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第1篇

高一政治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

一、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以个人主义为原则的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根本对立之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哪些重要内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三、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108页“四个观点”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

 

高一政治必修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整合

2.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第2篇

加强政工师的品德修养我国自古对品德修养就极为重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工师,品德修养更是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品德修养是加强企业政工师工作能力的关键措施。现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相应的人们的品德修养也出现多元化发展势头。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各行各业现在都已经开始重视并逐步加强品德修养的建设,企业政工师更应加强自身品德修养,进而提高工作能力。良好的品德修养,首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杜绝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其次,在思想上应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觉悟,做到“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并且具有“正人先正己”的意识,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将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群众利益之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生明,廉生威”,政工师只有充分发挥品德修养的模范作用,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才能更有说服力。

业务修养包括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调研能力等方面,是企业政工师需要具备的素质条件之一。首先,政工师的组织能力必不可缺,通过组织能力,既可以调动、发挥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向心力,又能协调组织其它单位力量,共同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政工师的表达能力是业务修养的基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与人沟通,便于组织活动的开展,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让人写出流畅、生动的文章。通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改变单调、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而既可以将各种公文类的工作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又为企业的各项活动、工作的组织协调与顺利完成提供保证。第三,政工师的工作能力、业务修养可以从调研能力反映出来,因此,要想加强政工师的工作能力,必须注意加强其调研能力。政工师需要在工作中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注意抓工作中的重、难、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掌握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可根据调研目的、内容、时间等客观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的调研方式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对领导的决策、企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政工师的调研能力因此显得极为重要,可通过调研能力的加强,实现政工师工作能力的提高。

加强政工师的知识修养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政工师,应当掌握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各类理论知识运用的得心应手,可以带给企业员工一种智慧的感召力。“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因此,政工师应加强知识修养的提高。具备良好的知识修养,才能深入了解企业职工的具体困难以及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知识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企业的工作业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的各项工作具有技术性、先进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对企业的政工师也提出了较高的知识修养要求。在工作中,政工师应坚持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的掌握各类理论知识,并且能做到深入企业员工,虚心学习其先进的思想和技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

加强政工师的交际修养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较强认知和判断能力并且情感复杂的人,因此决定政工师需具有较强的交际修养来应对工作的复杂、艰巨、综合等特性。企业政工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交际修养即沟通能力,具体指人的多角度的思维方法、思维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选择在恰当的时机,将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取舍后把恰当的信息传达给他人,并在此过程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我国企业现阶段大都具有制度严格、阶层分明的特点,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工之间不够民主,职工的意见和需求也较难得到重视,企业缺乏良好的沟通氛围。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政工师的沟通能力,具体落实在沟通的思想以及具体的环节上,改善、解决企业的沟通现状,因此,加强政工师的交际修养势在必行。

良好的政治修养是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党和国家政策的形象,因此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熟练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自身工作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另一方面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模范遵守纪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群众。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够赢得广大干部职工的敬重,进而是广大干部职工信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党性原则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一切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的斗争。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他们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关键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日三省吾身”。首先,应当分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后的甘居最后。先进性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前列,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增产增收、勤劳致富;
二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潮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其他人,不搞领导特殊性。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攻关克难的急先锋。生活享受往后靠,物质待遇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三是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执行党的决议率先垂范,完成党的任务身先士卒,不落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后面。

良好的业务修养是必需作为一名政工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即“才干”,既能够调动本单位的力量,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股凝聚力,又能够协调组织其他单位的力量,共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要能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运用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出文理通顺、生动鲜明的文章,胜任起草各类公文的工作,能适应各个环节的需要。再次要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成功地组织各种活动。也只有具备了这些业务才能,才可以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枯燥单调的局面,进而在寓教于乐当中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最后,必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

良好的交际修养是桥梁政工师从事的是人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面对的直接对象是具有复杂情感和较强的认知、判断能力的人,这就决定了政工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综合性的特点,政工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际修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否则,就难以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所谓沟通能力,是指人的多角度的思维方法、思维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沟通者永远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能够将多方信息进行综合取舍,择其所需在适当的时机把恰当的信息传达给他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权威性。

政工师的工作方法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基础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政工工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名称职乃至优秀的政工师要在新时期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好自己工作,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就要时刻牢记自身使命和工作职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视问题、摆正位置、充实自身、务实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促进工作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政工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做职工群众积极性的保护、调动和发挥工作,因此工作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工作方法要有艺术性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中,就是要做到了解员工的思想。从哲学上说,人的思想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反映。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员工,就这决定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地下功夫去分析掌握每个员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变化情况,从而做到真正了解人。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区别对待原则,这一点在政工师的工作中,同样是适用的。由于员工年龄有差异、思想觉悟有高低、文化程度也不同,所有政工师在做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是不同的。要想做到真正了解人,就要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努力解决员工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职工的思想、心理、情绪、进行思想变化的因素分析。只有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以实事求是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政工师对于员工的思想状况、员工的情绪、员工的欢乐和苦恼、员工心目中的疑问、员工的愿望和要求,都应当深入切实的了解。不但应当了解问题的表现,还应当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产生的背景,了解症结之所在,了解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只有弄清楚员工和政工师已经达成共识,还在哪些问题上存在认识的差距和矛盾,有哪些疑问和顾虑,思想上的扣子是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疑释惑。总体来说,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效益,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提高;
自身修养;
实现工作目的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良好的政治修养是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政策和党的形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认真实践“系列讲话”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有了这样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敬重,进而使人民群众信服思想政治工作者。

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程师,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能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要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感应力,真理服人,以人格力量感染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者来实施的,因而其自身的修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主要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系列讲话”,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对承担责任义务的使命感。在扎实丰富的实践之中深化认识、提高素养,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更好地m应行业改革发展需要。

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系统地学习经济理论、管理科学、心理学等综合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工作中的“新知识含量”,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与新情况结合起来,体现出浓烈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为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业务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通过运用各种理论知识,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

(二)严格要求,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1.要加强人品修养。做事先做人。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到经常照镜子、洗洗脸、治治病,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是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不做表面文章,不求轰动效应,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不追名、不逐利。能做到这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就会在群众心中树立起来,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2.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是基层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道德上必须为人楷模,具有高尚情操。在工作中要言出必行、以身作则,在新形势下,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勇于实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素养

1.加强能力修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其一要练就观察能力。为了使思想工作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关心身边的事,更要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准确把握其思想脉搏。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打开人们的心灵,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倾听其呼声,关心其疾苦,群众才会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零距离,心贴心。

2.要讲究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是不同的,努力解决职工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同时要有创新精神,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保持初心继续前进。要坚定必胜的信念,用改革的勇气、开拓的劲头投入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论、新课题,研究新规律、新方法。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对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达到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现工作的目的性,才能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进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90.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程建设;
职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81-02

从上个世纪末我们开始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问题,并从系列课程建设入手,对课程结构进行再设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付诸实践,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设置打下了基础。

一、适应时展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由于该课程有其特殊性的规定,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感到教学内容所涵盖的基本理论多,基础知识和信息量非常大,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几十学时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许多理论问题不能做系统的讲解,对一些学生感到困惑的难点和疑点问题难以做比较深刻的阐述,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能做到充分的讨论;
不仅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学生在接受理论和知识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致使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道德修养素质的养成等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主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操作多数在低年级学生中已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而在其他时间呈现的往往是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在形成和趋于稳定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不利的,也无法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探索德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实践,但大都局限于开设有限的辅单一课程方面,对课程的整体构想和建设缺少比较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使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缺少新的突破。正是基于这种状况,我们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重新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框架,确定了以必修课为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开设系列选修课程,以及针对社会和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的方式,构建新的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的思想,不是采取约束人的方式方法来谋求一时的效果,更不能使用一个模具来塑造所有的青年学生,而是通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构建学生的精神支柱,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丰富生动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立足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做好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科学思维、健全身心的准备。2.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任何一门课都不可能在几十学时里将本学科的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供他们一生使用。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摄取知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课程设置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把理论知识讲解与学生科学思维形成、内在潜能开发、思想道德修养与智能开发、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尽可能统一起来。3.拓展教学空间,构建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整合型课程框架结构。高校以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满足大学生求知多元化的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如因师资力量不足而不得不因人设课,缺乏认真的研究论证随意开课,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等等的问题。我们认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必须以达到加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具体的课程组合过程中,既要注意由于知识信息的剧增带来的要求教学思想、内容的不断更新、淘汰和知识的重组补充,同时也要注意保留那些经历史冲刷沉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组合必须注意课程的内在连续性、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不同年级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特点。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转变为课上与课下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弹性时间观念。减少教师授课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这不仅是课时问题,还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内含着教育过程的主体认识问题。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帮助学生提高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大量的社会问题,其复杂性、多变性对大学生而言都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所以实践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学生思想生活需要的变化等保持密切联系,使学生发挥探索研究、交流合作、主动参与的精神。

二、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突出特色,提高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的设置如何才能比较科学,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受学生欢迎,这是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多年的实践。从1995年开始,我们选择了德育课中的一个主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心理健康,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选修,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连续几年名列选修课之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陆续开设了《大学生礼仪修养》、《大学生人格学》、《职业道德教育讲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选修课或讲座,逐渐完善了系列课程建设,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作为系列课程建设,要思考的问题是选择哪些课程组成系列课程,选择的原则是什么。1.开放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既注意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国外教育的长处的资料,让大学生在比较中正确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进文化学习与了解国际形势的意识,在一个较深的层面上提高不断完善自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针对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依学习者的特点、社会变化和需要,兼顾学生对知识由浅至深的接受规律为立足点而构建的教学内容。系列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实施,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善于表达沟通和分享快乐,能够尊重并与他人合作,具有主动探索研究和创新进取的精神。我们在课程的具体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结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和不同阶段的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同时根据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3.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保证效果。

系列课程的构建总体上体现了拆除学科界域,从突出以教师为主向突出以学生为主转变。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既符合现代课程建设的要求,同时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潜能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相互借鉴是现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我们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要求重新调整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政治学、法学、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使课程内涵更加丰满,理论依据更加丰厚,更有说服力和实效性。另外,从学生方面而言,多门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开阔了知识和思想的视野,更主要的是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从被动到主动和自觉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教师职后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

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构建和实施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最重要的保证。未来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教育者与学习者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信息化时代,师生关系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与接受关系,而是双向交流关系,角色互换、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学习交流是教学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当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同时是一名终身学习者。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全面扎实,在专业研究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绩,而且要懂得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有整合知识的能力,做到“一专多能”。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以保证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加强教师职后教育。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对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这个问题有了切身的体会,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差距是教师队伍质量的差距。我们提出的教师职后教育与传统的教师培训无论是在其指导思想、教育理念还是在方法途径上都不同。在给教师创造学习提高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对教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使教师既有紧迫感,又有明确的学习和发展目标。第二,要求教师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承担一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教学工作量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常年只讲授一门必修课。单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像绳索一样束缚着教师的手脚,教师的知识和潜能很难得到全面展示和发挥,致使教师自身提高和发展缺少动力,这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系列课程的开设解放了教师的思想,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自己的所长在不同的课程中展示才华,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根据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以中老年教师或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作为带头人,确定若干个研究方向组成教学科研梯队,集中力量在某一研究领域或方向上有所突破,取得成绩。要求所有任课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特长和兴趣为自己选定教学与科研的主攻方向,使所有教师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既发挥了中老年教师的科研潜能,又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进取的积极性。第三,聘请知名教授学者和一些有理论根基、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做兼职教师,承担部分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既缓解了师资队伍不足的压力,同时做到了优势互补。对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聘请博士生导师做顾问给课程把关,保证了各门选修课的方向正确,内容准确。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则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任教师。专兼职教师的结合不仅弥补了专职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和兼职教师科研较弱的缺憾,而且使教学内容更加理论联系实际,生动鲜活,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在教学的基础上,专兼职教师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合作工作,申请了一批科研课题,真正做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课程内容及其实施形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后劲的强弱。因此,大力发展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必要的补充。

 

我们知道,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基础性课程,涵盖了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等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提高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具体讲,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了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了生活与哲学模块,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四个必修模块从内容到要求面向全体高中学生,是普遍的要求。然而,学生是多样的,学生的价值取向、智能水平等各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必修的基础上对课程加以拓展,开发和开设必修拓展课程,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开发知识拓展课程,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修模块,运用集体的智慧,对必修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形成必修拓展课程。

 

我们对《生活与伦理》课程的开发,正是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应了高中学生“成人的需要”“成为公民的需要”。如《经济生活》中的“正确消费观”“新时代劳动者”“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生活与哲学》中的“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都是《生活与伦理》“二次开发”的必修课程基础。

 

二、教育功能与学生兴趣的关系

 

以正确的思想引领学生,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这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和担当。这种引领从学科的课程设置而言,包括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思想政治课,从课程名称来看,其基本定位应该在“思想”“政治”两个名词的框架之内。“思想”一词指明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应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在继承人类道德文明的基础上自觉地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必须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一词表明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功能还包括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传承,帮助受教育者在继承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法律观念教育、人生哲理教育、政治理念教育、经济意识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的任务,具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和育人导向功能。由于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中的道德品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亟须开发必修拓展课程就成为必要的拓展和补充。

 

知识拓展课程的开发还应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对高中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响。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段涯飞调查,一方面,思想政治课已经成为高中生不喜欢课程的“首选”; 另一方面,多数高中生却又很关心社会政治。如何解释这种“错位”现象,处理这对矛盾呢?笔者以为,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需求,从生活逻辑出发,结合相应的理论逻辑,开展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应该是根本的出路。

 

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成熟和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大致上处于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向后习俗水平发展的环节,大多已从好孩子定向进入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并将走向社会契约定向乃至普遍理论原则与良心定向阶段。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这些重要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需要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我们开发的必修拓展课程——《生活与伦理》,就是从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专题的形式,选取贴近中学生的一些生活领域中涵盖了家庭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由科技的发展而生成和变化的网络、环境、医学等内容的伦理问题,最后回归到学生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品德、德性的培育。共设六个专题,每一专题既讲基本道理以及有关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又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和践行道德规范,还有针对性地讲述了有关的传统美德,有意识地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通过青少年一代的努力得以继承和弘扬。由于该课程较好地处理了教育功能和学生兴趣的关系,在一些学校的实施中,学生的选课率较高。

 

三、“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编写的关系

 

“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的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从广义来说,大到国家课程方案,小到教师编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从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一份包含了各种课程元素的某门学程的大纲或计划书,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是对教学有指导性的文件。本文讲的“课程纲要”限于狭义。

 

教科书是指编写者依据“课程纲要”撰写的教学用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的编写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科特点和科学性、思想性,考虑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活动设计、编写体例等,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尤其要处理好教科书与“课程纲要”的关系。

 

一方面,“课程纲要”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科书的编写要严格遵循“课程纲要”的要求。“课程纲要”是进行学科教学的标准,也是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课程纲要”明确阐述了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对总体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并对课程的总课时以及教学进度作了规定或建议。因此,教科书编写者要认真研究“课程纲要”,领会其基本精神,体现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准确地实现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另一方面,教科书是“课程纲要”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工具。教科书通过观点的阐述、情景材料的选择和设置,具体展开课程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演示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等。当然,“课程纲要”中涉及的课程的评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一些内容,在教科书中并没有得到直接的反映。所以,教科书反映的往往只是“课程纲要”的某些方面的内容,并不是“课程纲要”的全部内容。

 

作为教科书,我们编写的《生活与伦理》,从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到内容安排,从课程总目标到内容目标,从课程的逻辑起点到课程的落脚点,从课程内容(设计了六大专题)到典型材料的选择和设置,从内容安排到教科书的体例结构等,都严格按照本课程的“课程纲要”要求而编写。具体地说,本课程“课程纲要”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是:“知道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理性地看待和分析当代社会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践行的能力,培育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品德、德性,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的高尚的品德、德行。为了达成课程总目标,《生活与伦理》安排了六大专题——家庭生活中的伦理、公共生活中的伦理、职业生活中的伦理、科技生活中的伦理、明荣知耻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每一专题又安排了三块内容——一般伦理要求、中华传统美德、中学生践行伦理要求以及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要求。

 

四、教科书科学性、可读性、可教性的关系

 

教科书是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和编者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科学性毋庸置疑,可读性和可教性也是做得比较到位的。知识拓展课程的开发者是一线教师,编写的教科书和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教科书”相比有其特殊性,需要处理好教科书的科学性、可读性、可教性的关系。

 

1. 强调科学性

 

教科书的科学性是教科书编写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编写者专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必须予以强调。

 

教科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概念、原理、定义和论点等内容的叙述、论证清楚、确切,历史事实、任务以及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参考文献要准确、前后一致等。另一方面,教科书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确保概念、定义、论点正确,论据、论证充分,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可靠等。

 

为了达成教科书的科学性,在教科书的编写上一般要做到: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应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逻辑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识的发展规律。

 

《生活与伦理》教科书的编写中,为了达成科学性,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1)考虑到编写者是一线中学教师,要求编写者在动笔之前至少阅读三本相关的伦理学专著,并涉猎高校教师有关伦理学的讲座资料,以增加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2)反复推敲教材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先从距学生最近的家庭生活着手,再逐步走向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经济生活、科技生活,最后落脚于提高自身伦理道德素养。这样安排,内容连贯,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事例、数据反复核对,使其切实体现典型性、特殊性。(4)概念、原理、定义等以《伦理学大词典》为标准,并由学科专家、教学专家进行指导、把关。

 

2. 突出可读性

 

所谓可读性,百度百科的释义:为书报杂志或文章内容吸引人的程度和读物所具有的阅读和欣赏的价值。具体到教科书,可读性通常指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文本品质。知识拓展课程的教科书更需要突出可读性。

 

笔者认为,教科书的可读性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鲜明,图文并茂,事例交融;二是教科书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逻辑层次。教科书是否具有可读性,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尤其是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和自主选择。因此,我们在《生活与伦理》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十分重视突出教科书的可读性。(1)强调语言表达准确、生动、鲜明,使用通俗的语言清楚、简练地表述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2)重视逻辑结构,采用专题—框—目的逻辑结构,并关注框与框、框与目、目与目之间的逻辑性。以达成深度可读性。(3)选择呈现方式:情景—分析—践行。(4)图文并茂,事例交融。(5)专业排版、印刷做到整体的和谐性,在教科书中通过变换各种字体样式或者增加底色的方式以突出各级标题、小结、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关注可教性

 

教科书的可教性,事关施教者的积极性,进而与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指数相关联,编写知识拓展课程教科书应予以重视。

 

教科书的可教性与可读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辩证处理。教科书可读性强,其语言简练、图文并茂等特色,又可能引起可教性的缺失;反之,教科书可教性强,虽然容易产生学生阅读困难的可读性差的缺陷,但其表达深奥、说明收敛、材料简单等特点,却又给教师的施教留下了很大空间。因此,教科书编写在突出可读性的同时,也要关注教科书的可教性,以给教师的发挥留下足够的余地。教科书的可教性一般可以通过教科书编写中的课程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渗透等方式来强化,也可以通过增强章节等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多设置一些探究问题甚至两难问题来达成。教科书中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情景素材(包括文字、图片、漫画等),也是提高教科书可教性的途径之一。

 

我们在《生活与伦理》的编写过程中就很重视教科书的可教性。(1)重视逻辑结构,采用专题——框——目的逻辑结构,并关注框与框、框与目、目与目之间的逻辑性,为教师的施教留下足够的挖掘空间。(2)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论述分层次,为教师教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3)引用事例材料内涵丰富,以提供可挖掘的充分空间。(4)在“课程纲要”中提供教学建议,正确引导。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问题,甚至是阻力。但困难再大也比不上我们的决心大,只要我们坚持再坚持,完善再完善,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课程改革、创新的宽阔大道,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