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论文【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16:40:1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环境科学论文2800字(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论文摘要: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环境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环境论文【五篇】

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环境科学论文2800字(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论文

摘要: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文章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从而达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应用型;
培养模式;
创新

一、引言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研究领域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学科。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环境科学专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及环保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急需探索出培养创新专业人才的路径,强化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为适应轻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始终以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专业创办以来,坚持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产实习中,系、教研室主任和科任老师带队,深入现场指导,使学生在现场教学中学到了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性,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施体系,课程体系建构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常规学习中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积极实践,锤炼自身,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既要包含体育、外语、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类学科,又要包含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分析化学等学科专业课程;
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有集中实践环节;
既要有必修课程夯实专业知识,又要有选修课程,给予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与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此外,课程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不断调整课程结构,随时增加或者删除科目,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市场引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重视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开设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电工、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环境学导论、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地学、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其中环境工程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质量评价、创新创业基础;
环境科学方向包括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应用、饮用水处理工艺与工程、环境法学、创新创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爱好和规划选择除“创新创业基础”之外的任意三门专业方向课程。

(三)重视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让学生通过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了解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体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其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将来参加工作、选择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将生产实习的时间延长为一个学期,学生就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提炼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其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探索出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

1)校企联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邀请相关产业、行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制订与生产实践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和增删,以适应专业技术的提升和行业发展需求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校企联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聘请环境工程行业及知名企业的总经理、高级技术主管、核心研发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专业教育、理论授课,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动态与市场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3)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企业内建设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实践岗位与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指导老师,出具实践鉴定报告,接受或推荐实践学生就业,较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4)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在人才培养需求上,企业及时将市场需求动态反馈给学校,校内教学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与评价,切实保证实践教学效果。5)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环境工程专业除了设立校内奖学金,还广泛设立企业奖学金,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途径。

(二)强化专业实践模块

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不断动态变化的应用学科,环境科学时刻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论是在生态发展层面、学术层面、企业实践层面,抑或是高校教学层面。因此,环境科学教学应当紧跟发展潮流,注重专业实践,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参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得以锻炼和提高。首先,强化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引入项目化教学,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根据某一相对独立的项目展开学习,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其次,可以组织技能比赛、开设校级科研项目,一方面能够替代传统的作业训练,另一方面,专业的评审队伍和结果能够使学生得到反馈、取得更大进步。

五、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构建具有應用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

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实践教学中引入科研热点知识和成果,能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的同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的经验介绍和实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应用方法,为环境科学教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成果;
环境科学;
教学;
途径

1前言

环境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热点问题,环境科学涵盖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指导,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一直受到环境相关专业的重视。但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落后、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其科学内涵。为提高教学效果、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前沿科技和热点,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效果。

2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

环境科学的高等教育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没能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作用。

2.1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环境科学相关研究发展飞速,前沿热点实时变化,而教科书从修订、审批到最终通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此教材很难紧跟科学前沿实时更新。一般来说,环境科学概论的教科书会用大多数篇幅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极少涵盖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应用。教科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和针对过去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及技术方法,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2.2教学形式单一

环境科学概论包含许多基础理论知識,且如上文所言,教科书的内容局限落后。在这种前提下,仍存在许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方面讲解理论知识,而不进行扩展和应用。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甚至会产生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现象。在形式单一的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仅为纸上谈兵的理论,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其科研应用,也没有掌握该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教学,也会影响毕业生质量。

3在教学中引入科技成果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科学问题也日渐增多,如雾霾、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工程三废排放等。但同时,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也推动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大量科研人员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案例。教科书存在难以及时更新的局限性,考虑到教科书的严谨性和受限制的信息量,也很难选择涵盖哪些案例和技术更为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成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的主力。

3.1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关注科研动态

时刻关注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是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唯有多关注前沿动态,教师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前沿的学术成果补充进原有的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讲解并探讨案例,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发展。例如教科书中有关“伦敦烟雾”的叙述部分,教师可以补充中国治理雾霾的有效技术和措施,以及国内外对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新技术、新理论,同时还可以对几次重大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清楚大气污染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者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思路。

3.2传统知识体系穿插前沿科研成果

传统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仍然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主要内容,引入科研成果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让理论知识不止存在于纸面,而能成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实际是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中穿插介绍科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照本宣科”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传统知识体系中与最新研究进展有较大断层的内容,教师用科研前沿进行补充和完善,或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更新后的更为实用的内容。教师讲解环境科学前沿领域的案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在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为了奖励大众传媒对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许多NGO组织设立了专门的环境报道奖项。如国际知名的环保“蓝星奖”,英国路透社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设立的“环境媒体报道奖”,还有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绿笔奖”。1984年,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英国国家电视合成立了环境影视集团,向世界各国免费提供环境电视节目,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向公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反思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而作出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新闻报道作为最能紧扣时代主题的传播形式,理应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建构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观念的社会氛围,承担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二、“环境报道”还是“生态传播”

伴随着传媒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学界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讨论。就环境问题的相关作品而言,学术界的称呼主要有:环境传播、环保传播、生态传播、绿色传播、气候传播,以及气候报道、生态报道、环境报道、环保报道、危机报道、灾害报道等不一而足。传媒业环境问题的相关作品究竟采用什么称谓更为合理呢?就主语来看,“环境”和“生态”最具代表性。“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不能孤立地存在,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不同的中心事物有不同的环境范畴。对于环境科学而言,中心事物是人,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客观存在,即由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生存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土壤、空气、动植物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人工环境是指经过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如城市、村落、学校、公园和娱乐场所等。“生态”一词则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指家或者环境,现在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总体来说,“环境”是更侧重于以人类为主体的表述;
“生态”则将主体扩大到了一切生物。就谓语而言,“传播”和“报道”是分歧的焦点。传播与报道不完全是一回事。传播学所谈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所谓报道,则指通过大众传媒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件。传播所涉更广,实际上,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不仅得到了新闻界的关注,在其他传播领域也有着强烈响应。生态文学、环保电影、环保广告等的代表作品对公众的环境意识、生态观念影响颇深。当代人对环境的觉醒就被认为始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我国,《狼图腾》《猎天》《猎地》《猎人》《怀念狼》等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而《后天》《未来水世界》《可可西里》《2012》等环境题材电影,则以更加现代、直观的视觉方式强烈地震撼了受众的生态观念;
一些权威、知名的环保网站,如中国环境资源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环境教育资讯网、中国绿色学校、中国环境教育影视资料中心等,则为受众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从这个角度上说,传播比报道的适应范围更宽泛。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的铁铮教授就认为:生态传播是指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环境报道”对新闻界来说,更为准确;
“生态传播”,在综合性的传播领域则更为妥当,是社会话题和未来趋势。

三、环境报道的现状与问题

1.信息传播功能的强化与“失声”

同场进行信息传播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问题的快速反映。2013年3月初,在黄浦江上海松江段惊现数千头高度腐败的死猪,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事故。对此,大众传媒进行了密集报道,3月4日,《嘉兴日报》率先推出系列报道,揭露当地乱扔死猪、养殖过密等乱象;
3月12日,《新闻晚报》刊发“河道死猪事件要有信息公开”;
3月14日,《南方农村报》推出“方法与成本:话说死猪合法后事”报道;
3月19日,《人民日报》发文“解析黄浦江死猪事件:上海没有故意瞒报”;
3月21日,《南方周末》推出“猪祸黄浦江”调查;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3月23日即播出45分钟时长的“黄浦江死猪事件调查”;
3月24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
多层次、多地方、多形式的新闻报道,对事件的及时还原和追踪,促进了政府和公众的信息沟通,打消了群众疑虑。大众传媒对环境问题的“失声”或因记者调查能力不足,没有发现问题;
或是媒体迫于压力被动放弃报道。

2.舆论监督功能的彰显与“脱靶”

并存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行为。目前,大众传媒一方面对环境问题的舆论监督日渐成熟,效果显著;
另一方面,舆论引导能力不强,导致舆论脱离议程设置初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媒体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安抚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应该说,近年来,在厦门“PX项目”、兰州水污染、杭州垃圾焚烧厂等敏感事件中,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和社会动员,有效地彰显了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但我们还应看到,媒体的另一些舆论监督则要么只为吸引眼球,实质了无新意;
要么目光短浅,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同时,就环境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媒体还应注意避免“误伤”,克服博眼球心理。戴星冀认为“对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究竟应该‘边发展,边治理’,还是‘先发展,后治理’。很明显,不应否认先发展后治理,应该看到这是不得已的。后治理的经济学性质是一种举债发展。通常我们只注意到内债和外债两种债务来源,但事实上还存在向未来举债的形式。”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动力”。冲突和矛盾不仅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动力来源,是社会整合的契机。科学理性地分析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对社会舆论的深度引导和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四、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

所谓“浅绿色”,即在环境运动初期,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往往只能提供应急性解决方案,没有将环境与发展联系,也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背后的观念问题。而所谓“深绿色”,则是人们将环境问题与文化、价值观相联系。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导向的转变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由“浅绿色”走向“深绿色”是人类不断自我反思的成果,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所在。人类对自然界的“成功”改造,给予了人类以更大的制服自然、战胜自然的信心。“人类中心论”促使人们认为只有人类才是世界的主体,其他自然资源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生态文明则是要求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新世界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则要求将道德主体的谱系扩展为自然、人、动物、植物等等。生态文明在价值体系上,要求打破在主流生活中起价值导向作用的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提倡尊重自然、节俭发展。传媒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影响社会价值观念、塑造社会行为规范,既可以产生即时的个人示范效果,也可以带来长期的社会宏观影响,是促使公众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的重要社会力量。环境报道具备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功能,“大众传媒向受众传达环境事实信息和环境知识信息,以达到提升公众环保知识普及程度、转变公众既有环境价值观念、推进公众介入环保行为实施的功效”。为了达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培育目标,传媒工作者首先应当进行自我教育。这一过程分为专业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两部分。首先,应切实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从业者心中树立生态文明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崭新的文明观念。人类与其他生物共生于地球,其他生物同样具有主体性、价值和权利,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理应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整个生物界。人类将生态危机的恶果转嫁给其他生物是不道德的行为。唯有从价值理念上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环境报道才能真正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最终走向生态传播,实现环境运动的“深绿色”。

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1.教学与时代脱节

我国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我国各地区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借鉴的是西方的学院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很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这一原因导致我国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教材使用周期过长,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时代要求相联系。教学过程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2.教学过于注重理论

环境艺术设计极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社会环境的实际需求,在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力求培养出理论与实际结合、艺术感与专业技能兼备的综合性人才。但在我国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和其他外部因素的限制,教学过程仍旧沿袭旧有模式,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据调查,目前部分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兴趣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内容复杂、知识面广的综合性学科,学科的复杂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单一化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市场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要求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市场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操作能力要求

不同企业对环境设计专业性人才的要求大体相同,即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操作能力是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但目前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实际工作能力,无法胜任相关岗位,出现专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不利局面。

2.设计意识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原有环境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艺术再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应充分了解不断变化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环境情况提出应对方案。优秀的设计意识能帮助设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外部环境的不足,及时产生设计创作的灵感。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应注意培养自身的设计意识,实时了解环境的变化情况,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实现设计能力的总体提升。

三、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分析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可知固有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其局限性日益明显。因此,应从多方面实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1.突出地域设计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下,只有民族特色明显、辨识度高的环境设计风格才能历久弥新、永葆活力。我国地域差异明显,各地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各地区应将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与最新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和特色鲜明的设计风格。高校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突出民族特点、保留区域特色。如,苏州地区高校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时可加入当地园林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设计素材。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一方面,可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如民间印染工艺)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对民族特色明显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自主研究中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构建综合学习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具有明显的学科边缘性和极强的综合性,它涵盖了历史人文因素、文化特征因素、地域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等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为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来源。高校可与有关社会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产学合作教育基地,有批次、有顺序地安排学生到教育基地实习,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在实习过程中,可安排具体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工程艺术设计实践操作,自主完成课题任务,可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在评定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身操作技能的优势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完善自我。3.提高教学内容高效性理论知识始终服务于实践。环境艺术设计应立足于当前的市场环境,针对市场实际需求改进固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保持教学的时代性。首先,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要求,结合教学经验,在充分了解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后,调整既有教学内容。可合理删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添加与市场联系度高的课程,提高课程实用性。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证课程内容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重复教学的问题,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情况。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段教学内容的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还能有效提高学习的连贯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培养创造性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结合原有环境特点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既定环境进行设计创新,实现环境艺术创新再设计。创造性思维是在突破常规思维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新颖思维产物。创造性思维能帮助设计人员突破既定思维模式,进行更加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对设计人员顺利开展设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外,高校可成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实现思维模式的创新。

四、结语

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竞争环境硬环境软环境

区域竞争环境是指由影响一个特定区域竞争能力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环境系统。从竞争环境的范围看,它可以分为区际竞争环境和区内竞争环境;
从竞争环境的形成看,它可以分为人为的区域竞争环境和自然的区域竞争环境,前者是指由人造环境因素(如区域内的社会心理和观念系统)所构成的区域竞争环境,后者是指由自然赋予的环境因素(如区域内自然资源禀赋)所构成的区域竞争环境;
从竞争环境的性质看,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由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公共产品组成的硬环境包括三类:第一类,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通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此类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生活服务;
它必须是企业无法独立承担投资的服务。政府建立这类设施的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克服企业独立投资的障碍。第二类,为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公园和娱乐设施、旅游风景、草坪,以及其他可以由政府提供的商业、饮食等设施。政府建立这类设施能有效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类,为要素发展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免费的幼儿教育、基础性教育、专业教育、养老、丧葬等设施,为要素交易和流动提供的交易场所与服务,如产权市场、科技与企业家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不动产市场等。要素发展可以为企业和要素所有者提供未来的利益预期,因此,为要素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可以产生吸引投资者和要素进入的效果。

二、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

由非公共产品形成的硬环境意指不能由政府提供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和区域市场环境。

自然资源环境,如矿产资源禀赋、地表形状、气候条件、沿海条件等,这些条件直接对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产品决策和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其本质性的影响是生产成本。

区域市场环境由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区域市场结构及区域非生产性设施与服务等因素构成。对于企业来说,区域市场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衡量区域市场结构的指标主要有行业分散程度、主导行业的集中程度、市场进入障碍等。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商业化程度、要素供给与价格也是区域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就服务水平来说,这里的服务不是指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是指地区内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尽管它们是服务性的行业,但却具有商业目的,通过服务获得收益。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商业化程度越高,表明这一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就要素供给与价格来说,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要素供给的情况,主要是要素供给的余缺、种类、要素价格、供给弹性、提供的方便程度、要素质量以及要素信息。这里主要指的是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供给情况。本地区劳动力是否丰富决定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自由程度;
劳动力是否具有多层次和多种类,决定了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时能否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工种的劳动力;
劳动力质量是指劳动力中所包含的以市场标准衡量的人力资本,而不是以文凭或职称来衡量的人力资本。资金供给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本地区信贷机构很少、信贷种类很少,很不方便,即使央行规定了较低的贷款利息,也贷不到款,这种情况会增加企业的实际资金成本。

三、政府性软环境

政府性软环境主要是指政策法律环境,包括法律环境、政府政策环境和政府机构与服务环境。政策提供的软环境,通常为人们所忽视,但对企业决策来说,这种环境可能经常是最具风险性的,因为它最难以在事前加以论证,而在事后最容易产生决策上的延误和失败,因此,软环境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同时,软环境与政府行为关系密切,政府是软环境的直接控制者。

1.立法与执法情况。法律环境即立法与执法情况。一般来说,地方政府立法权较小,这一环境变动的范围较窄,但是执法是否严格,每个地区却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又恰是法律权威的最终体现,也是法律环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本质性影响的方面。因为人们通常会从对法律触犯的范例中获得暗示,形成偏离法律要求的行为预期。执法不严,则地区法律环境就具有不稳定性,人们的投入就很难得到保证,也会因为意外事件过多,而带来大量的、不可预见的费用支出;
相反,执法严格,法律方面无机可乘,企业平等,企业决策时就可以有明确的依据,大大减少企业决策风险。因此,区域竞争环境改善应首先从执法环境人手。

2.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指由政府根据当地经济运行状况提出的各种增加或减少市场主体利益的措施,主要包括限制性政策鼓励性政策。前者是指政府对某些市场主体或市场主体的某类活动提出的限制、惩罚、收费及审批控制。例如对经营范围限制、对污染企业的限制等等。后者是指政府对某类市场主体或市场主体的活动提供支持、协助、税费的减免和返还及优惠等措施。例如,对下岗职工自我雇佣的优惠政策、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改革试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等。政策环境十分灵活,地区可执行程度较高,但政策也是信息,经常难以同其他地区形成差别,这个地区如果采取了某种比较有效的政策,另一个地区也可以效仿采取这种政策,因此,地区的政策环境会变成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这并不意味着地区不可以创造政策环境,也不意味着不必在地区政策环境上做文章,如果其他地区采取了这种政策,而只有这一地区不采用,就会丧失发展机会。所以,地区政府要运用好政策环境所能够提供的效益。

3.政府机构及其服务。政府机构为本地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包括服务的职能、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效率、服务的成本和服务的态度等方面。这是区域竞争差异中最重要的内容。政府的服务对企业运行效率影响最为经常,也最为直接。企业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服务的质量。全面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府服务,可以减少企业的决策失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企业公共信息性支出,节约企业的成本。同时,相对政策而言,政府的服务不具有可传递性,可以形成地区特有的软环境。只有政府有了对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才能够将服务推向更高的层次,并给本地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形成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软环境。

四、经济性软环境

1.信用环境。所谓信用环境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与信任程度。在现代经济中,每个企业的正常经营离不开必要的信用。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指既不是信用资源过度使用,也不是信用资源不足。一方面,信用是一种资源,它是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社会信任关系。尽管这种资源没有量的限制,但如果消耗过大,就会产生泡沫经济,为信用危机打下伏笔。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专业银行向国有企业进行了大量贷款,很多贷款血本无归,导致了专业银行的呆坏账损失超常增加;
近年来爆发的美国次债危机已成为二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原因都是信用资源消耗过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之间相互不信任,必须要现款结算,这就构成了信用不足。信用不足会产生通货紧缩,降低货币流通效率,导致企业开工不足,产销率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要求政府必须着力控制信用资源的适度使用,特别是制定合理负债率,作为维护信用资源的手段,同时,还要为建立和培育信用资源、创造信用环境做出努力。

创造信用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形成契约经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其中重要原因是契约经济发达。契约经济要求:第一,明确利益关系,把当事人的利益以契约形式明确下来。第二,依据契约内容严格执行,不得反悔,也就是当事人在建立契约时必须慎重,一旦合同生效,就应该有义务承担责任;
第三,以合同为依据保护自己的利益。契约经济要求的是形成人们自觉地遵守建立契约和履行契约的习惯,减少由于不履行契约而造成的损失。

2.商业道德环境。在商业活动中,很多责任与利益无法用契约明确表达出来,但却对当事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种表现在商业活动中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商业道德。一个地区的商业道德活动状况构成地区道德环境,它将影响地区经济的整体形象,是构成区域竞争软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道德是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否符合基本伦理的规范化观念,即其行为是否为同行所认同,为多数顾客所认同。为同行认同表明存在着行规,表明存在着行业内约束;
为顾客所认同,表明存在着是否购买和保护消费者整体利益的双重约束。商业道德一般表现为是否存在商业欺诈,是否存在服务质量低下等行为。

商业道德影响到投资者的直接利益较少,但它却会影响到劳动力要素和投资者本人的生活成本。对投资者来说,他不能不考虑地区性商业道德给他的投资造成的风险,特别是所雇佣劳动力在企业中的表现是否忠实于企业,是否会因为没有商业道德观念、不遵守商业道德增加企业培训成本或减少企业利益。地区政府在商业道德方面的工作是建立行规,形成行业自律;
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监督,运用社会舆论监督工具促进商业道德水平提高,促使企业进行商业道德方面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包学松等:竞争力经济学概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10

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农民既是农业活动的主要从事者,又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者,同时还是农村社区公民,农民的环境行为包括农民的生产型环境行为、生活型环境行为和农民的公民参与环境行为。农民的公民参与环境行为是指农民在环境保护领域依据相关的法律规范或规章规定,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平等地参与到与环境利益相关的一切活动中。农民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包括预案参与、过程参与、末端参与以及行为参与等。农民是基于环境正义和环境效益的价值追求参与环境治理的[2]。制约因素产权不清晰明晰的自然资源产权关系,可以减少成本的外部化。然而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林业资源产权残缺不全和不稳定,使得这些环境资源利用者———农民的外部行为严重,而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使农村环境保护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和所用权分离,集体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归农民所有。

虽然规定土地承包权为30年,但一些地方并未严格落实。由于土地流转制度缺乏,使得农民不会真正关心土地资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农民对土地进行粗放经营,短期化倾向严重,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生产要素以追求最大产量,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3]。激励不足农民环境行为的发生是由内在需求和外部因素决定,若付出超过收益,则农民环境行为很难发生。农民的生产生活性环境行为可能要求其采用低残留农药、可降解地膜、节水灌溉技术、绿色肥料等,这样就要求农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金钱和劳力。而农民的公民参与环境行为也要求农民有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消耗,以及其他社会成本的付出。农民的环境行为需要一定的社会补偿,谁给与补偿、采用什么方式、补偿多少,都会影响农民的环境行为。实践上,政府会给与农民一定资金补偿,但补偿资金数量有限、补偿种类单一,不能有效激励农民环境行为的发生。

生态需求不旺生态需求是指现代人类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即对生存环境、后代利益、地球生态利益的关注[4]。一般来说,生态需求高于生存性物质需求,生态需求是农民环境行为的内在动因。由于我国农民生活还不富裕,绝大多数处于刚解决温饱状态,再加上农民所受教育较少,农民的物质需求还占据主导地位。农民生态需求的缺乏使其还不能自觉追求行为的生态环境化。法律不完备现行法律更多关注城市环境问题,虽农村与城市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农村环境法律的边缘化,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法律规定自然缺失。而且,对于农民成功参与环境治理的环境知情权,法律也未给与明确规定。我国《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中都没有直接规定公民包括农民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缺乏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提供和环境信息批露义务的规定,以及环境信息公开的形式不够全面等,都影响了农民环境信息的知情权的实现,最终阻碍了农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参与[5]。组织不健全由于受到自身特点的限制,农民环境行为的发生要通过农村社区“自组织”才会实现。农村社区环境保护“自组织”是指在政府环境管理政策与法规的框架内,村民为所在社区的共同环境利益而自主组建的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机构。“自组织”可以为农民环境行为提供合作框架和集体支持。

农村的“自组织”机构有村委会、农民合作社和义务环保小组3种。然而,这3种组织各有缺陷,大大限制了其环保功能的发挥:①村委会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村民自治易与其发生冲突,且村委会利益与村民利益未必能保持一致;
②农民合作组织有自身的优势,但还处在发展的早期,其内外关系的治理还需时日;
③义务环保小组是农村社区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其天生发育不全,资源不足,业余性强,一时还难以有所作为。信息不完全无论是农民的生产生活型环境行为,还是公民参与环境行为,都需要充分的环境信息。然而,农民获取环保信息受到2个因素的限制:①农民自身获取信息的途径窄、时效滞后、容量少,农民主要通过电视和个人相传获得有关信息;
②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方公布信息的热情不高,除了农民外,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还有政府、企业、村委会,然而他们要么不公布环境信息,要么避重就轻,不公布农民关心的环境信息。环保信息的不对称,使农民不能准确理解政策的价值,也缺乏对政策的认同感,既不能指导农民自身的环境行为,也使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和效率大为降低。能力不足由于青壮年农民1年中大多时间在外打工,目前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且由于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大量高素质农民到城市里谋生,农村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加剧了城乡的知识水平差距,使得现有的农民不论从知识还是技术上都难以胜任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参与治理行为。

个体生态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其环境行为的开展水平。农民生态素养包括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生态素养和参与环境管理的生态素养。农民的生态素养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行为实践逐渐获得。农民生态素质培育不能脱离农村和农民实际。由于我国农村还不富裕,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其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农民的生态素质教育要与农民的生产消费等活动结合起来:①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禽业和节约型经济,鼓励农民参与社区环境管理,让农民在生态环境活动中学习生态知识、生态技术以及有关环境参与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②农民生态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比如可以编写反映本土生态观念的乡土教材,让农民对生态素质教育产生天然的亲切感,还可以通过中小学生以“反哺”形式向其父辈宣传生态意识[6];
③要利用农家书屋、电视、互联网向农民宣传生态知识、生态技术等;
④可以通过农村“自组织”渠道向成员宣传相关环境知识及技术;
⑤必须重视农民生态需求的培养,生态需要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环境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只有先满足自己的生存型物质需求,才会去追求生态需求。所以,要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生态需求。

依据“科斯定理”和“庇古税”理论,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方面仍可有作为。要发挥市场对农民行为的导向作用,需要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绿色认证制度等。由于农业资源产权的残缺不全和不稳定,使得资源利用的外部化和“搭便车”行为时常发生,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明晰产权、加强保护。明晰产权①建立农业资源的复合所有制,即终极所有权归政府和村集体所有,初始所有权归农民所有[7]。政府可对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利用,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初始所有权应体现为其拥有基本的使用权、种植权、经营权、受益权、转让权、抵押权等[8]。②农业资源的长久承包制。由外国经验和我国实践表明,农业资源承租时间长短是影响其有效运营的重要因素。长久或永久承包制,可以减少农民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行为。③完善农业资源的合理流转机制。农业资源产权的合理转让,既可以增强农民的收益预期,又可使稀缺的农业资源流向效益更高的地方。加强保护通过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依法管制外部经济负效应。①通过市场主体间协商解决环境侵权问题,即资源所有者可向侵权者收取费用以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②政府可通过税收、直接管制、限制进入、主动查外、行政处罚等方法约束或禁止资源负外部性的产出。③农民采用亲环境行为生产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如果不能被消费者认可而获得比普通农产品更好的价格,农民就会因为市场风险而放弃生产。规避风险的办法就是政府对这些绿色农产品给予权威认证,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便于识别,另一方面有利于对生产者行为的监管。目前需要简化绿色认证程序,降低有关费用,便于农民申请。农民的公民参与环境行为需要法律做坚强保障。要通过立法和完善法律,确保农民的环境权(包括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和司法救济权的落实,促进农民更好地参与环境治理活动。我国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利,而且要具体详尽,便于落实公民的环境权利[9]。#p#分页标题#e#

环境知情权既是农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前提。2008年5月1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这是政府部门的第一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文件,是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提高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针对农村实际,有关部门要尽量做到信息公开渠道多元化,要利于农民方便、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环境信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农民的知情权就难以保障。环境司法救济是农民环境权利的最后保障。目前我国环境司法制度不能适应农村实际,环境司法诉讼难以开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受害农民无法提供环境污染的证据以及环境污染鉴定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长复杂的诉讼期限而放弃;
②受害农民无专业能力从事环境司法诉讼;
③受害农民无法承担生态环境诉讼费用;
④农村生态环境诉讼判决执行难。针对上述问题,以借鉴外国的做法,可尝试环境纠纷法院诉讼外调解和环境赔偿先予执行,比如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金的先予执行以及诉讼后的执行保证对我国环境司法诉讼执行难是一个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