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0:20:09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因为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所以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青睐。同时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五篇】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因为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所以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青睐。同时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开始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时间短,经验较少,并且高职高专与普通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点,所以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等学校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就从高职高专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出其中的解决办法。

一、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初起源于美国,并且在上世纪末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理解,案例教学方法就是指将案例基础理论、案例开发理论、案例应用理论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庞大的知识教育体系。狭义上讲就是指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基本内容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手段。本文所讨论的案例教学方法是指狭义上的概念。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讨论,从中抽象出一定的理论与道理,从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方法。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注重分析。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重视学生的分析过程,学生掌握分析案例的能力,而不注重分析得出的结论。因而案例分析没有统一固定模式的答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分析过程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做出一定的指导与评价,而不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去。所以说在案例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自主分析、自主结论是主导,教师的指导是辅助。(3)通过案例来指导理论。案例教学都是运用真实发生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活动。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来进行发散、引申。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能够通过分析增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从而对理论的掌握就更加牢固。

二、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教学基础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案例教学方法不仅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对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高职高专等学校与普通的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案例教学方法一样可以在高职高专等学校中应用。

(一)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教学基础课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所决定的

基础课程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扮演了一个听课的角色,至于学生听没听,听没听的懂,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案例教学方法中,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中间来,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知识分析案例与解决案例,从而得到一定的结论与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对知识把握的更牢固。

(二)在教学基础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行业培养急需的实际操作型人才,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思维转动快等特征。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案例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目标人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基础课程中的运用步骤与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步骤与方法是高职教学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特点,本文设计出完整的案例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估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1.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与教学任务,充分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选择准确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因为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案例来进行教学任务。恰当的案例能够紧扣大纲,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隐性的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同时恰当的案例能给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带来一定的经验与指导,对于学生较快的适应今后的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相反,不成功的案例不仅偏离了教学主题,不能够妥善的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案例。2.教师要妥善的安排教学进度。由于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发散性的教学方法,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的控制与把握。合理的安排时间,简单的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案例的研究与讨论,并且在课堂的最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案例进行总结

转贴于

(二)课堂实施阶段

在课堂实施阶段,要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所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实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1.完美呈现案例。每一个经典的案例背后都有一段吸引人眼球的故事,案例呈现阶段是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成功的开头才能吸引到学生,让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兴趣。2.引导学生展开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阶段,要重在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全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随机分组,小组组合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在不影响其他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学生进行讨论等。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动手能力。3.案例总结。在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对案例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说出小组讨论结果与理由,教师对结论进行评价与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与疏漏,对于学生完成的知识点要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后评估阶段

课后评估阶段也是案例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课后的充分评估,教师才能准确的把握学生对案例所要传递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案例对知识的覆盖程度,为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今后更好的选择案例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结: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能力型人才的要求提高,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阮洪: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尝试与思考,《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比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体育教学案例就是选择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事件,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再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进而揭示其所呈现的现象价值和所蕴含的规律。

二、体育教学案例的表达形式

1、意外式教学案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发生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事件和问题进行研究的案例。其特点是问题集中、矛盾突出,故事虽然不复杂,但能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刻启示。

2、主题式教学案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个环节,按照作者的需要说明某一个主题,表达某一个思想,体现某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的研究,富有学术价值。

3、综合式教学案例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的典型实例,就某一问题或现象引发的思考,从多维度以理论剖析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师生教学活动为主线,对学生突出表现和教师教学机智给予浓墨重彩的描绘。

三、体育教学案例的要素

一类是对典型事例、教学片断或某个环节的简单叙述、反思和评析。这类案例的要素一般包括标题、背景、故事描述、分析与反思。其特点是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另一类是将某个问题置于特定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描述。这类案例的要素一般是由标题、案例的背景、问题的提出、案例描述、案例的反思与评析、得出的结论等几个程式化的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篇幅较长,事例较多,过程复杂,文章更趋向于理论研究。

四、体育教学案例与一般教学文体形式的区别

1、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教学叙事是指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它重在叙述,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还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而教学案例是就教学中存在的某个事件进行简单回顾或描述,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最后还要认真反思,总结揭示其规律。

2、与教学论文的区别

教学论文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总结,并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是讲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描述来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广义地讲教学案例也是教学论文,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论文都是教学案例。

3、与教学设计(教案)的区别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给我国的法学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法学教育,所以有不少学者呼吁重视对判例法的研究,强调在高校法学教学中采取案例分析法,着重培养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理解及实际操作、运用法律的能力,这对我国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及教学改革非常必要。因此,本文拟就案例分析法做一探讨,以期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有所裨益。

一、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之反思

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手忙脚乱,作为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道的秉承,其与中小学 “填鸭”式教学方法的本质并无差异。其中课程的讲授也主要是“注释法学”,围绕法律概念展开;
法学教育被当作真理的传授,而非激发怀疑和批判精神。

这种以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为主的课堂讲授法,过于强调教师对法学知识、法学原理的单方面宣讲和灌输,在教学关系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中心,相反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他们被动地、策略式地听课和记笔记,参与教学互动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很少,因此其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探索竟是没有被调动起来。久而久之,这种“教唆式”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养成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期待教师的讲解和答案;
学生的课外学习往往也以课堂笔记中考试的重点内容为中心来展开,从事策略式学习,于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便难以真正养成。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分析法”之评析

高等法学教育是以培养大多数法学应用型实务人才和少数研究型理论人才为目标,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法律的传播,实现依法治国,实现用法执事,实现法律变革;
通过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法律理论研究,针对法律实践研究其变革。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学教学方法必须做出相应地改善。

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的发展和运用与两大法系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英美法系,判例法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把案例看作是一种可以从中阐明法律理念的、经过推理归纳的原始经验材料,认为研究法律要寻根溯源,而法律的源头就是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例汇编,由此导致案例分析的广泛采用。案例分析法近年来在英美法系虽也受到一些批评,但其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应该正视的。运用此方法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表达等能力;
有助于学生掌握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技巧。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在性质上属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将法律作为一门科学来教导学生,而非美国式的法律职业教学。与美国法律院系学生在入学第一天就阅读案例,并且注重案例事实的情况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学生首先要对整个法律制度的结构加以系统学习。大陆法系的教学方法是成文法原理的自然派生物,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则比较抽象,体系严密,结构完整。与此相适应,其教学也注重对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加以阐释分析。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注重对法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推导。所培养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基础知识全面,研究能力较强,但欠缺法律实务技巧。

在英美法系国家,“案例分析法”实质上应称为“判例教学法”,因为英美法系国家是实行判例法的。但笔者认为,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这种教学方法照搬不得。因为我国不是实行判例法的国家,我国的法学教育也不是大学毕业后的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制度、法律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相关制度的差异使得此种方法的移植不具备条件,因而不可采取“拿来主义”。

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制度与英美法系差别较大,而与大陆法系接近,因此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也以讲授方法为基本形式。此方法单一死板,缺少师生之间的反馈和交流,对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不够。因此,人们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法,但因我国的法律教育制度与法律制度本身的特点,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法是无法照搬的。比如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大学后的专业教育,学生的来源和构成与我国不同。我国的法律教育主要是在高中起点的生源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尚不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没有打下法学理论基础的功底,直接运用案例分析法导入教学内容是根本无法完成教学内容的。中国没有判例法制度,在讲授有关法学课程时,有的教师也讲一些案例,但这是为了证实所讲原理的正确性,是为了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分析法。在我们的课堂上更多的是对于法的精神和法律理论的总结、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是对学生进行法律实际运用的教育。因此讲授方法是真正能使我们这样的成文法国家的法律文化和法律学习内容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它能使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充分阐述法的思想和精神,让学生面对面地聆听教师的思想和观点,并能在课间与教师进行交流。课堂讲授存在的问题不是方法本身的问题,而且人们对这一方法的掌握不力、运用不当,或者说这一方法是一种运行空间较大,故相对较难掌握的教学方法。

三、“改进的案例分析法”之展开

法学课程(理论法学除外)的实践性很强,教师不能只教会学生“纸上谈兵”。为此就要对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案例分析法”的基础上,实行“改进的案例分析法”,即在每门课程的授课总学时中,单独拿出1/4左右或更多的学时,在法学理论环节讲完后,另行安排案例分析课和实践教学环节,而不是上课时讲一些证实理论的案例。因为只有系统学习完法律理论后,才能全面分析案情,才能更接近于实战。实行此种教学方法,教师要预先把案例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预先了解案情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在学生有了一定准备后,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对案例进行研讨,以此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法学知识、法学理论以及对法的应用、操作技巧。除此之外,还要采用模拟法庭、庭审旁听等实践环节教学,以使学生学会法的使用、操作技巧。模拟法庭主要是操练学生的实战演习能力,庭审旁听是要学生看别人怎么做,以吸收他人在庭审中的经验和教训。

由于案例、模拟法庭、庭审旁听既涉及实体法,又涉及程序法,所以要求教师既要懂实体法,又要懂程序法,而且讲解时也要实体法、程序法都要讲,这样才有真实感,才能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实施案例分析必须具备小班授课的客观条件。目前,我国有些法学院系的招生数很大,大多每班30人左右,往往采取多班合并上课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案例分析是很困难的,即便勉强为之,效果也不理想。因而实施案例分析必须实行小班授课。

由于案例分析和实践环节占用了约1/4左右的课时,理论讲授的课时被压缩,这就对讲授法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任课教师对所授法学课程全面熟悉、理解和掌握,熟悉该门课古今中外的理论观点,掌握该门课的理论前沿,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这样讲起来才能有理论、有实践、有广度、有深度,学生愿意听,听后记得深、记得牢。此外,为了加快课程进度,教师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节省板书等时间,以使在单位时间内给学生以大量的信息,保质保量地完成所教法学课程的理论讲授。

四、“改进的案例分析法”之现实意义

案例分析法是教师利用案例形象地说明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法。它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学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具体来说案例分析在法学教学中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案例分析补充了教材内容,丰富了课本知识。法学学科除了实践性很强,理论性也很强,教师如果也是用理论讲理论,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并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加入相关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案例,学生易于具体地、感性地牢固掌握有关知识。

第二,案例分析法能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下掌握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案例分析法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模拟实践机会,案例学习的最后结果往往是要找到解决法律问题的一个或一套方案,学生为了得到这样的答案,就会认真分析案情,找到法律上的争议点,搜索出相关的法规,确定应适用的法律,最后做出终结性的判断,并概括提炼出自己的基本意见。课堂讨论时,学生如同律师在法庭上辩论那样,陈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了充分法律化的思维操练,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第四,案例分析法也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由于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生动形象的案例学习,学生听课的兴趣盎然。加之与学生共同讨论,对教师来说,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不再是一种精神负担,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有时课堂讨论还不够,课后会有学生主动找到教师讨论,这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学教学 应用

随着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确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性力量,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法学教育。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但目前我国在法学教育方面注重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法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从事司法实务基本技能,而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即训练学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对学生来说,法律思维的培养比法律条文的简单记忆更重要,因为法律条文不是永恒不变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对其进行修改,所以,法律院系的学生如果把精力仅仅放在法律条文上,而不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一旦条文发生了变化,学生们就像迷途的羔羊,对现实生活的新问题不知从何入手。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我国的法学教育教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但教学模式与方法却未有较大发展,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仍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所谓传统教学方法就是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了“讲—听—记’的模式。当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有时也会给学生讲些案例,但它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重点、难点内容,与案例教学法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法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具有法学基础知识和从事司法实务的专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整个大学法学教育过程中,法学教师必须贯彻传授学生法学理论并培养学生从事司法实务基本技能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法律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把对教材中的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学生在遇到一些案例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因此,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实现的,而应是通过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来提高的。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形成了教学与训练的封闭化、单一化、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课堂气氛平淡,课后学生只是注重概念和原理的机械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实际上,高质量的法律人才不仅仅是只掌握一些法律原则和规则,而是融扎实的理论、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要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人才,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与法律规则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以及提高法律操作技能的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案件资料的分析,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法学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法中要正确地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老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主要在选择案例和引导讨论等方面发挥作用,学生做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敢于提出和坚持不同的见解。学生通过对一个个生动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深入的讨论,发现案例中所蕴涵的理论原则,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掌握法律原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法学教育在内容上侧重于法学理论体系和抽象原理的讲解,在方法上主要是教师主导型的课堂讲授。只注重按照教材的内容向学生灌输法律规则、基本概念,使课堂与实际生活脱节。而案例教学无论是“从案例到理论”,还是“从案例到法则”,都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推理,从而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理论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重重障碍,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在大量的案例中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并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能够实现培养学生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针对案例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如何解答。这种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组织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角度对教师也会有所启发,这就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堂案例教学课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准备、认真的设计和有效的组织。教师一定要考虑周全以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1.选择适当的案例。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与法律教学相关的案例虽然浩如烟海,但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繁杂的案例中精心挑选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案例不仅是实际生活中近期发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而且是学生比较关注的,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积极投入到案例分析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二是案例的疑难性。如果所选案例比较简单,学生能轻易得出结论,这样的案例就没有讨论的价值,达不到案例教学法的目的。要尽量选取看似简单但仔细分析起来又难以定性的案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实践证明,案例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的成败。

2.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案例教学法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以达到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注重对思维过程的研究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认真准备,这对案例教学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起着关键作用。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提前2~3周将所选案例布置给每位同学,介绍完案例有关情况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案例积极思考,让学生觉得案件的处理并不仅仅是只套用一下法律规定即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理解法律、运用法律,如何去把握案件的争议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法院的判决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现有的立法规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合理。通过对案件的讨论分析,要让学生感受到对同一事实如果适用法律错误,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并组织小组讨论,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写出书面总结。同时,教师需要把握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方向,对案件认真分析,搜集相关的资料,要结合案件事实从法理的角度来分析案件,充分设想学生在案例讨论中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方法。

3.组织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对案例教学能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应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予讨论,成为课堂的主角。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争议焦点进行讨论,学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案例,表述自己的观点、见解,相互之间进行辩论,形成热烈探讨问题的气氛。学生除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外,还应该听取别人的分析,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进行比较,使自己对案例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其次,教师要很好地控制讨论的节奏,一方面激发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抓住机会,指引学生围绕案例的争议焦点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应讲究教学方法和技巧,不要过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要随意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判,并作出好坏对错的结论,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4.教师点评。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对案例作深入的分析说明。教师点评时,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将案件村料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法学理论结合起来,要突出一定的学术性。对学生的回答,要重点评判学生的思路及论证分析,对确实无法给出标准答案的,教师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供学生参考。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
体育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10-02

1.研究对象

本文把《体育概论》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在乐山市图书馆、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体育概论》教学以及案例式教学等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电子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

2.2 专家访谈法。利用节假日走访乐山市、成都市、内江市、雅安市、自贡市等所辖高校相关专家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案例式教学在《体育概论》中的应用中的意见和建议。

2.3 问卷调查法。首先,针对本研究内容的需求,根据体育科研方法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问卷的设计,分专家问卷、学生问卷、一般教师问卷三个部分;
其次,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同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有效问卷和问卷的有效率均达到90%左右。最后,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有较高的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

3.案例式教学在《体育概论》中应用的基本步骤

3.1 案例准备:案例教学的重点是选择切实可行的案例。针对《体育概论》的内容,选择与之联系紧密、新颖、方便可行的案例进行课前贮备工作。这些案例可以源自中小学或高校体育课堂实践,也可源自中小学或高校体育活动;
也可源自竞技体育相关内容;
也可来自群众体育与之相关的体育现象。然后,结合《体育概论》的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理论和案例交相映辉。

3.2 案例背景介绍:在进行案例教学前,需要先介绍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案例背景,包括案例的时间、地点、人物角色、环境等。为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做好"大环境"的铺垫工作。

3.3 学习案例:案例教学中,案例学习至关重要,让学生熟悉案例的内容,获取案例中的信息,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者能举一反三,列举出更多相似的案例来与大家分享。

3.4 讲解讨论案例: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结合《体育概论》相关内容,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课本上的理论在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或者说是能用课本上的理论来解释案例。

3.5 总结案例: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或小组长要进行归纳总结、评价。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的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掌握;
针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或有遗漏的地方,做重点讲解。

3.6 课堂反馈:在课堂反馈环节中,让学生认识到本次课的收获得失,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为更有效的案例教学奠定基础。

4.《体育概论》中应用案例教学注意事项

4.1 案例要真实准确:也就是说案例的选择经得起考量,尤其是自己亲自取材的案例,例如某某中学的一节某某内容的公开课,一定要详实,可以拍成视频,这样就具有很大的说服力。

4.2 案例具有代表性:体育案例相似或雷同的不在少数,在案例选择上一定要"慧眼识人才",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避免累赘嗦。

4.3 案例具备较好的实用性:所选案例能与学生未来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以后工作能力的提高。

4.4 案例分析要深入透彻:案例教学重要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提学习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案例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深入透彻的分析至关重要。

5.结论与建议

新形势下教师职业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方法手段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技能就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体育概论》这门基础理论课程,要改变其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程的特点,就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手段,案例教学与之结合是走出传统教学方法的路径之一,实践中收到来自教师和学生们的积极的正面反馈,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例如:案例的新颖程度、案例也要"与时俱进"、案例分析的科学性、案例分析的严谨性等。

参考文献:

[1] 马帼英 廖越 赵峰:体育概论运用四步教学法的尝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4期

[2] 任晓玲:案例教学法探略[A] 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
2000年

[3] 赵立艳: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实践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 2003年

[4] 陈媛媛: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