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态经济学【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22 08:20:15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1篇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更科学地处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可持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生态经济学【五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经济学【五篇】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1篇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更科学地处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6。围绕分析人地系统耦合的3种主要媒介物质、能量和信息,生态经济学运用生态足迹18~101-虚拟水111121、能值熵分析113141和上升性公式115161的方法,取得了重要的理论进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经济系统的日渐庞大,人类更应该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人类福利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或规模上的增长1171。生态经济学从热力学视角出发,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完全更新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人地系统中两大结构性成分之间的平行关系。由于这一根本愿景的差异,它与传统经济学还存在很多基本的分歧1181,全面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反思和改进人类当前的发展模式。

  1.愿景的差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需要有一个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它可以为分析工作提供素材,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称为“愿景,,’在分析前的愿景中所忽略的东西,在后续的分析中不可能再获得。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异在于分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前的愿景不同。

1.1整体与部分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森林、矿业、草地等自然或环境组成部分或部门的整体。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才是包含内容更多、承受能力更强的整体。

假若经济系统是一个整体那么它就可以无限增长,因为它进行物质扩张没有替换任何东西,也不会产生机会成本,所以传统经济学指导下的发展无不追求无限增长的目标。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部分,它的物质扩张会替换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机会成本。因经济扩张而失去的最重要的自然空间或功能就是扩张经济系统的机会成本,即增长是有成本的。当经济系统进一步增长的成本高于其产生的价值,此时的增长称为不经济的增长。

采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愿景,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只要经济子系统的规模非常小,就不需要停止增长。因为在“空的世界”中,环境不是稀缺的,经济扩张的机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很明显,在有限而非增长的生态系统中经济的继续增长最终会导致“满的世界”其增长的机会成本将非常显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下降了33%(生命行星指数),同期内人类对地球的生态足迹增加了50%,已经超过了生物圈的再生速率。人类显然已经处于一个满的世界,应该改变追求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而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结构的改进提高人类的福利。

1.2熵流和价值流

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一个循环(如图1A)图中的经济系统有两个组成部分:生产单元(厂商)和消费单元(家庭)。厂商生产商品和服务并供给家庭,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同时,厂商需要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价格由要素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图1A上部和下部的循环流量相等,二者一起构成了交换价值的循环流动,这是大多数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GeogesuRoegoF1指出传统经济学认为所研究的循环过程是可逆的,循环流也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别。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所有的生产最终都必须以自然提供的资源为基础。这些资源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产品,经济产生的废弃物不会轻易消失,它是生产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什么资源最终都会分解、腐朽、崩溃或者分散成某种无用的东西,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提供这些资源的支撑系统。因此,经济是一个将低熵原材料和能量转变为高熵废弃物和不可利用能量的有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给人类提供满意度的“精神通量”最重要的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它生产和提供满意度的能力,只能通过稳定的低熵物质一能量流才能维持,而这部分高质量的、有用的物质/能量仅仅是地球总物质/能量很小的一部分。

熵是有用的资源和无用的废料在质量上差别的尺度,低熵表示质量或有序度更高。生态经济学观点如图1B所示,按照熵定律,熵流即物品质量上的变化,是单向而不可逆的。所消耗掉的低熵流,是维护经济过程的需要,也是该过程在依赖的环境中引起质变的补偿。取自于环境的原料(资源)经过各种企业分配到消费者,使用后变成废品,再回到环境中去。返回环境的东西,与当初取之于环境的东西在质量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而不是输入与输出相等。与之相比,传统经济模型忽略了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

循环流动图使人错以为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流能够直接再利用。这其实是把经济系统当成了永动机,忽视了补给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理解它关键是需要认识到补给必须来自经济系统的外部,传统经济学家经常忽视这一点。

从交换价值流研究出发,传统经济学配置效率是在用稀缺资源产生最大的货币价值(对效用的衡量)实现的。这种配置效率往往只关注货币价值而忽略非市场物品和服务。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生产,而是提供最大化服务即最大化人类精神流量的满意度,它不仅来自于人造资本,还来自于自然资本直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人造资本的创造是通过自然资本转化而来,因此,人造资本服务的生产需要牺牲自然资本的服务,这与生态经济学熵流的观点一致。

1.3三个关键问题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开放子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有限性、非增长性及物质封闭性。生态经济学的这一愿景立即引出了3个关键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经济系统的规模总量。

传统经济学中经常出现配置和分配的概念,不同的收入分配存在不同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及与之对应的优化价格集。传统经济学主要讨论配置问题,其次才是分配问题。原因在于给定的分配是定的物质规模相对于包含它的生态系统大小,事实上传统经济学并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区别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键点。

从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最优的配置价格不能保证规模就是可持续的,也不能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达到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是3个不同的问题。当然这3个问题不是孤立的,但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并不能同时解决其他的问题。一般来说,实现3个不同的目标需要3种不同的政策手段1171。以生态经济学家推崇的配额和交易体系为例,可以阐明需要3种政策并且顺序合理的行动才能解决3个问题。第一,设置可持续规模的数量限制,即将以前无限制或免费的物品看作是稀缺性物品,并且其使用规模也是有限制的;
第二,新的稀缺性物品或权利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确定谁拥有它是一个公平分配问题;第三,在政治上做出规模和分配决策后,就可以通过自由交易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

传统经济学信奉增长优先,相信大馅饼总比小馅饼更容易分配|231,却完全忽视了馅饼的规模不能超过自然可持续的范围内,忽视了馅饼的分配是否公平,而单纯追求资源配置的高效。

2.微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传统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说明了无数理性的、非协作的个体行为如何自发形成秩序。然后描述了这个自发的秩序如何引导生产者有效地分配原材料、劳动和资本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引导消费者有效地分配自己的资源消费而实现福利最大化。当增长将空的世界变为满的世界,自然资本正日益成为生产的限制因素,而非人造资本。如今天的捕鱼业已经不受渔船等人造资本的限制,而受自然资本一--鱼类的数量限制。

但在满的世界里经济规律仍然一样,限制因素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投资。限制因素从人造资本变为剩余的自然资本有效利用的方式和政策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确定经济最优性的主要工具,但生态经济学认为市场只对具有特定属性的物品和服务有效,所以从存量疏量和资本/服务的维度研究自然资本的属性(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排他性还是非排他性)就十分重要。

2.1存量/流量资源和资本/服务资源

传统经济学家常忽视不同类型的稀缺资源即资源与资本服务资源有重要的区别。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讨论了这个重要的区别,将原因要素)划分为“物质原因”(被转变的要素)和“效率原因”(P引起转变但自身在转变过程中并不发生转变的要素)。以制作食物为例,原料是物质原因,厨具和厨房是效率原因。

Georgesa-Roegerk22'用“存量,,和“资本,,来区别这些根本上属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存量疏量资源在物质上转化为生产的产品。存量可以提供物质流量,实际上流量的大小是任意的,即可以以任何速率使用存量资源。时间对该生产没有影响,因此可采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来测量存量疏量资源的产量,而且流量可以储存以供将来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物质原因,是存量疏量的特性,而“效率原因”是资本服务的特性。

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体现不同类型资源的重要差异,分析两者生产函数的差异,能更深刻理解这一点。

2.2生产函数差异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产出流只是被视为资本与劳动力这两种不能用尽的资本域存量)的函数。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模式中忽略了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必要作用。虽然传统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最基本的假定,主张对经济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但是传统经济学所主张的“资源稀缺”只是“特定资源的稀缺”特定资源的稀缺是可以靠技术或其他资源替代的,因而经济增长前提是资源无限这一假定。而并未认识到在有限资源的地球生态系统之“宇宙飞船,上|261,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把自然资源等非经济因素只看作是不变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乃至看作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经济系统外部存在因素,而无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整体性、有机联系性以及自组织、自演化和生态平衡与生态阈限等生态原理和规律,也无视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的价值。

而生态经济学生产函数中嵌入了自然资源,并区分了自然资本一流量的关系:Q=F(NKLrK和1表示资本和劳动资本表示自然资源流量。资本与流量之间基本上是一种互补关系,不同类型资源之间通常不能替代。N表示的是自然资本它既可以以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形式存在(如提供木材的森林)也可以以资本(如提供流域保护和野生动物栖息等服务的森林)的形式存在。由于已经包含了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功能,所以这里N只代表提供促进1转化为Q的间接服务(资本功能)与K和1提供直接服务一样。如灌溉农业中利用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重新补充蓄水层的功能与灌溉管道和喷灌装置等资本给农业提供的资本一服务一样。

基于后面这种思考,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将r纳入到他们的生产函数中,但采用的形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多数生产函数都是采用乘积的形式(如CobDougla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意味着,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替代性,包括与琢r和L之间的替代性(资本与流量之间的替代)乘法形式的生产函数隐含这样的事实:即使一种生产要素无限少,只要其他要素足够多,也可以维持总产出不变。这里唯一的限制就是任何要素不能为零,但却可以接近零,这完全忽视了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

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关注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视所有的投入一劳动、资本和资源等同并可替代。而生态经济更强调互补性,认为各生产要素性为产出流的资本,它们自身并不以物质的形式进入到产品中去。劳动和资本是转化的媒介(效率原因)而资源是转化的内容(物质原因)。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忽视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的差异。很明显,通常各物质原因(资源)之间、各效率原因(劳动、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之间,即转化媒介和被转化的物质之间,主要是一种互补关系。

3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人类经济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将自然中的低熵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提高人类福利的形式。不同的是传统经济学单纯强调用更优的资源配置获得更多的产出,追求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而生态经济学强调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人类的福利,追求发展而不是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

3.1增长与发展

传统经济学追求的增长是规模数量或吞吐量的增加,它是经济系统产出物质规模数量上的增加。由于地球和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种增长无法无限地继续下去。增长必然会停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也会停止。生态经济学强调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质量是指改善人类福利的能力。发展意味着质量的完善,潜力的实现,向改进(但数量规模不扩大)的结构或系统的演化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根据增加人类福利的能力来衡量质量)比如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停止了身体的生长,但仍然可以通过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吞吐量的数量增加不超出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满足人类需求(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得到质的改进。尽管增长和发展有显著的区别,但要转变人们对增长的狂热追求则需要整个社会对发展的各个目标及其次序的认识有一个革命性的改变,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3.2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

强调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最容易想到的建议就是给经济模型加上一个外部约束,反映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限制。以传统经济学中的ISIM模型中均衡状态为例,可以假设存在一个固定的吞吐量强度,给定的Y(卩GNP)对应一定的物质吞吐量(如图2所示)。接下来可以估算最大的生态可持续吞吐量,然后将其转换为等价的丫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外部约束。用经过Y点的垂线表示最大可持续吞吐量,它不受利率的影响。这条垂线EC称为“生态承载力”它反映的是生物物理均衡,而不是经济均衡。

现在考虑图2中描述的生物物理均衡相对于经济均衡的3种可能位置。第一种情况反映的是“空的世界”情景,生物物理的限制并没有产生约束。Y*C可以看作是剩余的承载力。如果确实考虑了EC那么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使用经济均衡模型时采用的是这种情景。如果YC足够大,那么对短期政策的实际应用目的来说,构思和画出EC点没有什么意义。经济均衡点超过了生物物理均衡点。对这个超额的CY可以给出2种解释,但都不能反映真实收入。第一种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即通货膨胀。实体部门在到达EC之后,就停止了增长。即使货币部门继续影响,它只是引起的同样的真实收入C的价格增加。另一解释假设实体部门通过不可持续地消耗自然资本继续进行生产。因此,CY反映了计为收入的自然资本消耗。随着更一步消耗自然资本,EC还认为第二种情况准确地描述了目前世界面临的现实状态。大部分传统经济学家不担心长期资本消耗和EC进一步向左移动,因为他们相信知识正在驱使EC向右移动,并因此恢复到空的世界的状况。

第三种情形表示在假设条件下出现的完全巧合。要使生物物理均衡与经济均衡一致,要么是有特别好的运气,要么有目的地进行协调和规划。

假设Y的吞吐量强度恒定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尽管不随资本储备(提供吞吐量流量的)的要素替代而变化,Y的吞吐量强度也随技术、Y的组成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关于Y的吞吐量强度的不同假设至少可以由垂线EC的移动反映出来。然而就实际政策建议而言,最好的方法也许是简单把生态约束用来限制吞吐量。在任何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限制吞吐量也会限制Y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以及物品和服务的不同组合可以使Y在不增加吞吐量的情况下增加,从而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撑功能的威胁。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试图为学科发展和反思和改进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生态经济学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提出了很多创见。它与传统经济学在基本愿景上的差异是二者根本的差异。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自然环境这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经济学的物质/能量熵流的研究视角比传统经济学交换价值循环流更基本,并分析了二者在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3个关键问题的差异。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
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
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
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
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
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
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标准

在考虑环境资源法中权利安排的价值目标时,传统法学往往以公平、正义标准来衡量。但公平与正义的标准是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即使涉及客观的标准,也往往将利益的衡量限于经验的观察,而缺乏理论的例证。事实上,公平、正义绝不是与功利主义相悖的,仅属古典自然法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曾区分出交换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不过是因各自内涵在不同条件、不同价值层面下的差异所引起的,他们完全可能统一于某个价值终点。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效率作为其生态经济学的评判标准,因为其允许生态破坏者对生态建设者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受益者得到的补偿大于破坏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社会的总体福利增加,那么这就实现了一次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在不违背效率的同时向分配正义的“理想王国”迈进了一步。这也同时表明:在现代环境资源法学领域,公平原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和解释。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这就必然存在着对某一方的损害。帕累托均衡和帕累托改进对现实法律世界的可适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每项法律在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他人不那么有利甚至有害。所以就有了卡尔多―希克斯改革,这是指在改革中受益总量大于受损总量,以至受益者可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使之不受损或受损最小。严格说来,卡尔多―希克斯改革是非帕累托改革通过“赎买”、“补偿”向帕累托改革的一种转化。卡尔多提出:“任何潜在的变动都要受到以下的测验:要问所有因革新结果受到有害影响的人,认为革新给他们带来的不便最低要有多少货币补偿。同样,也要问所有因革新获得的人,估计最高意愿让出多少钱而又不放弃已得的利益。只要后者的总和大于前者的总和,就可断定这是社会合意的革新。”其意思是说如果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项法律使社会福利总体实现了增值,因而这项法律就是合乎效率的。换言之,只要法律收益获得者能对受损者给予补偿,最终的法律安排就是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J].河北学刊,2008(1):172

[2]吕忠梅主编:环境法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7

[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105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3篇

1.1在经济学科教学环节中缺少环境生态学思想

在教学环节中包括很多内容,例如: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等。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其必须要以培养专业经济学人才为目标;
目前在我国经济学科教材建设中,缺少环境生态学思想,经济学与生态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对于这些矛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导致教材缺少一定的复习和巩固知识的环节;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在经济教学中不能有效的融入生态学思想,同时生态学教师又没有很好的经济学知识;
在实践教学中,教育部门对其并不重视,从而使经济生态学的实践活动较少。尽管部分高校会组织一些环境保护社团,但是其并不受到学校的重视,所以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1.2“经济人伦理”对教育的影响

目前,“经济人伦理”对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在经济学教学中有着特别突出的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GDP增长速度非常快,与此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而使经济学科的教育变得特别重要,而对培养经济学人才探索却比较少。教学会受到“经济人伦理”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高校的教材以及教学体系都是借鉴来的,因此对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效果影响很大。

2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环境生态学思想的应用

2.1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改革

对于目前经济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相关人才,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或者学生都必须要明确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目前各高校必须重新定位教育作用,同时要以培养全面人才为教育目标,逐渐完善考核和评审制度,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

2.2在教学环节中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4篇

一、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及其智慧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显然决定了人类社会是科学地、可持续地永续发展,还是在未来的某一时点戛然中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具有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智慧,关于这一点的印证可以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到。在《道德经》中,“道法自然”一语道出了生态经济学的终极真谛与终极智慧。与道家不谋而合的是,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也将仁爱之心“推己及人,推人而及万物”,将自然纳于仁爱的范畴之中。儒家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倡导对自然生态“用而有护、取之有度”。在我国传统的生态思想中,将整个自然生态当作人文关怀的广义对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我国传统的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智慧相比,当下的生态经济现状令人堪忧,不仅存在着生态与经济的严重失衡,而且还存在着经济的盲目发展以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严重矛盾。同时,导致了生态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倒挂的显著反比趋势。从具体的表现来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黄河母亲河的断流与污染已经严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就连东海海区亦呈现出亚健康状态,经长江及其支流的各入海口所排放的悬浮物每年以数十万吨计。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生态的舒缓能力并非是无限的,在达到一定的极限之后,生态反过来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远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扭曲行为,最终反过来必然是要自食其果。从生态经济中不断汲取智慧,改善正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生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关乎可持续发展现状与未来的人文道德沦落的现状令人担忧,更有甚者,这种现状持续劣化。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从客观上而言,是需要政府具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的卓识与远见。科学发展观早已具足生态智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经济”一词在其诞生地希腊的原始本意是以最小化的人财物力获取最大化的有益物质,生态经济则强调在付出同等经济条件下最大化的生态效益优先,而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则更加符合“顺乎天道,道法自然”的原则。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资源消耗与资源人均较为匮乏的大国,严峻的可持续发展压力与冷酷的生态经济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提倡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使之与经济发展举措同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时刻不忘生态效益优先,以生态效益衡量经济发展的功过得失。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建设,对于整个世界的生态经济的现状改善与未来期许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生态经济要求每一位中国人不仅要做基于生物人的经济人,更要做符合生态经济学的理性人与人文视角下的道德人。

二、制约平衡:指向片面经济发展和生态危机

(一)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法则制衡

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揭示了人类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生态,自然生态就会以何种方式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相生相依、相辅相成的紧密共生关系。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改造生态的同时,生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后势与后劲。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数十年历程来看,过度砍伐、开采森林树木,就必然会引发泥石流、旱涝灾害等次生自然灾害;
过度挖掘、过度钻探、过度破坏岩层的基本架构就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地质次生灾害,肆意地破坏生态环境,就必然会造成气候的不正常变化。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更加关注自然生态,使得经济运转在符合自然法则与人文规范的可控范围之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西方发达国家的欧式园林虽然以其宏大气势与整体布局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但是,当那些世界首屈一指的园林大师们来到中国,并观赏了中式园林之后,他们无不纷纷为中国点赞。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过度强调人对生态的改造,而以中式园林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则更倾向于自然元素的依托、代入、活用、融合。深究生态经济的本质,我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过度关注与纠结于物质,而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在其本质上更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更加注重人类的精神元素。孰优孰劣,在其本质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别。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中的生态法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制衡关系,无疑更具智慧。

(二)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中的人文法则制衡

生态法则制衡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精神元素的重要价值。此外,针对生态经济,还可以采取人文法则制衡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后工业化时代对于自然的索取几乎已经达到了自然生态所能容忍的极限,自然生态的消纳转化能力也已经逼近底线。如果人类继续保持目前无视自然生态的行为方式,那么,生态危机将成为人类所要面临的最大难题。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应以生态经济为出发点,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生态经济赋予中国特色的人文特质。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和谐思想融入生态经济学应用之中,从而增强全民族的生态经济意识。人文法则制衡下的普世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而言愈加重要,普世的生态价值观与中国式的人文生态观都揭示了一种更加符合人类长远发展的生态逻辑。从西方的生态观来看,单纯满足视觉的宏大的几何构图偏重的是针对人类感官的刺激,由此必然会对自然生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与改造,对自然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人们应当遵循的生态规律是“先顺天,后宜人”,这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师法自然的人文法则。在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所体现的人文法则制衡下,应当跳出“肆意违反生态经济—自然惩罚—大力治理生态环境”的怪圈。

(三)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中的效益法则制衡

中国特色的生态效益的生态与经济有偿加协调的方式,与经济效益的资本加劳动力的方式大相径庭。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生态效益的达成不仅需要资本加劳动力,还必须具有智慧与远见。我国的新一代执政者早已认识到,单纯依靠过度发展的房地产经济的大兴土木,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因为钢筋、水泥等现代建材不仅无法与周边生态系统形成内部循环与外部循环,反而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生态链与经济链的阻断,同时还会产生其他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经济发展事与愿违的是,房地产经济越发达,房地产业周边的生态效益就越差,投入的越大所获得的实际生态效益反而越小,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普通城市中较少兴建高楼大厦的根本考量。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有创见地将资源、科技、产业、文化、消费、制度等一体化囊括到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制衡中来。中国特色生态经济与传统式生态经济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更加关注生态经济的整个生态链、经济链与产业链,同时深入研究各链条之间的影响与共生关系,从中剔除掉有违生态经济法则的因素,坚决抵制有违生态经济的暴力式发展部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制衡还反映在生态文化建设的强有力支撑上,全局式的生态经济效益考核将对生态经济起制衡和保障作用。

三、未来发展:由E2到E3的生态经济学转型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态经济伦理学 自然生态 社会活动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带有全球性和普遍性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的根本性问题。当代社会,环境问题在各个方面大量发生、不断积累和严重恶化,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给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学家、环境学家提出了必须加强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此后,我国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所谓生态伦理学,就是研究由人性决定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存在与共同发展的人类行为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的实践哲学。就社会道德而言,是人性内在决定的人类行为的必然秩序。因而,所谓伦理道德,只可能是人的伦理道德,要建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其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不能是自然,也不能是人与自然的结合,而只能是人。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建立,只能从普通的人性中去寻找最终的根据。亦即,生态道德的必然性,决定于人是超自然性(社会性、理性)与自然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人,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动物,理性动物。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但又不同于自然事物的特性;
人的活动是理性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
另一方面,人又有自然性:其一,从历史进化的角度看,人是自然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植物到动物、从低级动物到高级动物这种进化过程的结果。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
其二,人类需要借助于自然。没有自然向人类提供原料,人就无法生存;
其三,人不可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存在。所以,人既有超越自然性又具有自然性,是超自然性与自然性的对立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生命是人类生命的表现和延伸。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炸、粮食匮乏、能源短缺、自然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五大问题。生态伦理学的兴起,是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现代文化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遭受空前打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主张走出一条无污染、绿色产业和有助于环境修养生息的经济发展道路。它本质上是二十世纪人类对现代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产物。

生态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无疑是立足于经济生活的实践并以经济生活发展的大势为依托,深入了解经济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自身,由此决定了当今伦理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加强、深化生态经济伦理的研究并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道德实践。

“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经济的发展是否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我们必须进行深人的理论反思。我们有必要澄清“改造”和“损害”两对概念。人是处于一定自然环境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自然生态是人类生活栖息的生存环境。因而人与自然总是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中。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并不等于对它损害。同样是生态行为,有的可能对自然生态的损害,有的可能是对自然生态的“改良或促进”。“损害”还是“改良或促进”,建立在是否顺应“生态发展的自然规律”之上。违背生态自然规律的行为,将打破一定条件下的生态平衡,使自然生态趋于失调,这样的行为是对自然生态的“损害”。反之,假如生态行为建立在顺应生态发展的自然规律之上,那它将维持甚至进一步促进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这样的行为是对自然生态的“改良或促进”。

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发展”不只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单纯增加。因为所谓经济只是人的经济,从本质意义上讲,它是人内在需要体系的产物。所以,经济的发展必须服从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真正的“经济发展”应该是物质财富的理性增长。这种“理性”是以服从“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失去或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方向的“物质财富的增长”,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损害”,只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人在有限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的条件下,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指导下,特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结果。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的损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恰恰相反,只有同时促进自然生态发展的经济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科学。它从生态学、经济学、伦理学相结合的层面上研究生态经济伦理,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伦理道德意识和道德导向为重点,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伦理关系,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伦理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经济伦理复合系统的功能、性质与作用;
研究生态经济过程和现实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其伦理道德规范;
研究生态经济伦理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规律。因此,我们研究生态经济伦理学的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途径,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伦理动因和道德支持。

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提出当代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即人的生态实践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是稳定存在与协调发展的原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敌对关系,也不是合二而一、不分你我的同化关系,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存在与发展史,但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又总是以自然的存在与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自然环境的改良、进步与完善和人类的存在、发展与完善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究其实质,是人性内在决定的人类行为的必然秩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性和谐统一的存在与发展。生态道德,作为人固有的超自然性与自然依赖性矛盾的产物,是由人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人的行为必然秩序,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我们只有首先保证人与自然的稳定存在与和谐发展,才能达成生态伦理道德的根本目的。

二是尊重、改造、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尊重自然,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类现实认识水平、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基础之上。人类应在一定程度上给自然自在的发展状态以适当的尊重,在改造、介入自然运行过程中,要尊重自然。反对以“独裁者”自居来主宰自然。反对对自然干涉、控制、改变和无限索取。否则,将带给人类无法解决的难题,最终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发展生态经济或无害于环境的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既为经济所制约又为经济所吁求的伦理就得重视对生态经济的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