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消费心理论文【五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7-25 14:00:06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客户的品牌广告以及企业广告和电影片尾出现的鸣谢单位,赞助单位的帖片广告。它是电影广告最明显最外在的形式,属于电影中的“硬广告”。尽管这种广告形式常常在播放前引起大量观众的唏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告消费心理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五篇】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客户的品牌广告以及企业广告和电影片尾出现的鸣谢单位,赞助单位的帖片广告。它是电影广告最明显最外在的形式,属于电影中的“硬广告”。尽管这种广告形式常常在播放前引起大量观众的唏嘘声,但是调查显示它的传达效果较电视广告有更深刻的观众记忆度,因此此时的广告就能很好的利用观众这一心态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从冯小刚的《没完没了》的首开电影贴片广告的先河,继而《大腕》、《英雄》、《手机》等影片都夹带着众多的贴片广告。

二、植入式广告对于电影而言,它身着大众文化的隐身服,跳脱了传统的广告直白诉求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动人的形态潜入了观众的视野。因为影视中的人物形象、服装、道具乃至影视的名字,都可以转化成商品的品牌,给制片商带来巨大的利润。至此,植入式广告正在悄然升起。所谓的“直入式广告是一种异业结合模式,即将某品牌商品或服务融入媒体之中,成为媒体的一部分,与媒体一起推销给消费者”。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是在影片中刻意地插入商家的商品,可以是静态的摆设,可以是画面的背景,也可以是演员使用的道具。它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令观众在不经意间构建起对商品的潜意识知觉。由于观众对广告天生有抵触心理,把商品融入剧情的做法往往比直接诉求的结果更好。总之,它是以一种隐性化、人性化的方式将广告融入电影的剧情当中,让观众在无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起先电影的帖片广告是作为独立于电影之外的元素出现的,它带有明显的广告宣传意识,然而植入式广告将产品的宣传内化到影片之中,成为影片的内容,让影片的魅力带动产品的宣传、推广,真正做到互为融合、互为促进。如《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卖当劳、《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和刘若英用的NOKAI手机、《落叶归根》中宋丹丹说的西南财经大学......这些广告都在潜移默化中让电影传递着品牌的精神,而且很合理、很自然。这就是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魅力。

这种广告形式对观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暴光率高,以娱乐的表现形式使受众接受,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对广告产品的记忆,从而加强与巩固神经联系的痕迹。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出现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取决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身,从而可以使产品在电影中随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这是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观众是以一种寻求快乐寻求释放的心态去看电影,这样观众从心理上就没有对外界的防御,这是夹杂在电影影片中的广告会毫无声息地到达观众,而且这种把广告和故事情节相连接起来的广告其观众记忆度也极高。

(二)这样的广告形式很容易让消费者改变态度,使其对影片中的商品产生积极的态度。

首先,观众自身就不自然地充当参照群体的作用。电影能带给受众一种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的享受。而且电影具有的一种集群效应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如果电影深受公众的喜爱那么这种人际关系中的舆论传播就是一种独具渗透力的广告形式。这对消费者心里的影响作用无疑是最有力的,它甚至可以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电影中尤其是大片中往往都有几个名人扮演着主要角色,而将广告产品与名人结合一来为商家节约了请名人做广告的巨大成本,二来也使得这些名人不自然地充当了消费者意见领袖的作用。对于电影作为传播娱乐的载体而言,产品、品牌和广告都会发挥很大的影响力。影片中各种元素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电影中的广告元素通常以实物道具的间接形式呈现,不像其它传媒广告那样直接,所以广告信息悄悄进入消费者的记忆大脑,而且这种进入方式是以娱乐形式,也让消费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去接受,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广告效果。

(三)到达率高。电影中的广告到达率高“电影受众也称‘暗夜的人’,黑暗的环境把电影的交流系统与周围日常空间隔离的同时,也把受众同他所体验的现实隔离开来,使其全身心投入电影的世界”。在电影受众暂时处于催眠的状态下进行广告宣传,受众接受信息度一般较高,同时较电视广告而言,影院的观众直接地暴露于广告的轰炸,无从躲闪,它的到达率几乎为100%。

(四)广告影响广泛、持久、深层,而且重复率极高。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艺术形态,电影的生命力强,它不但在影院放映,还可以在电视录像带、VCD中播出,不但播放一次,而且可以播放无数次,好的经典影片甚至影响几十年。让产品插入电影之中,让电影情节成为其广告内容,明星就是一种最佳的广告形象和意见领袖。这种天然的示范作用不经意便俘虏了观众、消费者。同时电影媒体可以影响电视广告很难到达的人群青年一代。他们崇尚的是快速的消费,电影媒体的特性迎合了青年一代的潜在心理,也因此更好地掌握拥有了这一巨大市场。另外电影中的广告成本较低“如果说一部电影的票房达到5000万美元,电影中的广告就等于达到大约1370万的电影院观众面前,而据电影工业统计,一部有5000万美元票房的电影就可以卖出20万合录像带。不止如此,一部卖座巨片的录像带一星期至少出租五次,这样一个产品的镜头会因此在增加2500-3000万个让观众留下印象的机会”。如果再加上有线或无线电视的播出,广告主所付出的平均单位成本可以降到非常低。

综上所述,电影广告借助自身独特的优点确能将广告有效得深入到观众的心理,在各类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促销手段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不管它以何种形式都意味着人们对这块幕布背后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陈默,《影视文化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72

[2]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57

[3]周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M].中国广播出版社著,366

[4]严学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广告策划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3-104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整合营销 广告策划 企业竞争 品牌竞争

一、引言

整合营销的本质是销售人员与顾客“一对一”地沟通,刺激顾客的购买欲,让顾客成为忠诚顾客。整合营销的主旨是影响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其制订的方案必须以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为中心,贯彻“由内到外”的指导原则。我们从广告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它与以往广告策划的本质差异。

二、广告策划的依据

(一)广告策划要以消费者为基础

企业实行品牌战略,就要实行广告策划,广告策划建立在消费者基础上,广告策划的人员首先要分析不同客户类型,调查研究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他们的购买原因,然后调查产品是否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且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寻找产品的价值,同时不断进行市场考察,挖掘潜在的消费者,与潜在的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及产品品牌的网络构成,进而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优势,以及这些优势为什么吸引消费者,最后,创造性地提出有利于本品牌发展的战略,以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

广告传播要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关研究认为,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加工有两层含义,一是了解,理解产品的信息,并加以选择、加工、存储;
二是衡量,其中包括消费者已有的信息,并且加以记忆。这两层含义充分反映了消费者对信息的主动认知,在这里,消费者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越来越多的调查表明,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依据是自身的主观意识,而不是纯粹理性的思考或者认真比较的结果,并不是事实的认知。

(二)广告策略与执行的协调是广告策划成功的保证

成功的广告决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广告策略,就是消费者想要听到的东西;
二是广告执行,就是怎么才能让客户听到想要的东西。广告策划就是将广告策略有效地表现出来的行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心理日渐成熟,以往的广告策略是单向的传播,即使用同一种策划面对所有人,只会造成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模糊不清。如今,整合营销传播主张采用一种全新视角,即“一果多式”的形式。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消费者的看法,即了解消费者对本产品或者其他同类产品的看法。只有深入消费者群体,了解消费者购买的原因,才能想出好的广告创意,制作出消费者希望看到的广告。

(三)消费者的“真实反应”是广告策划的评估

以前企业进行广告策划的理论多来源于心理学,即行为主义观点,实行广告的观念就是将广告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联系在一起。现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心理学认为广告起着影响和改变消费者对于品牌态度的作用。在广告营销下,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产品品牌的态度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周围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告效果的评估应该注重消费对品牌的态度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提供的现实指导。

整合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态度与其购买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广告评估观点认为消费者品牌网络的改变可以对从广告的到购买行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真实的心理变化特点,这比行为主义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广告评估更具有现实意义。广告策划人一定要了解潜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或者态度变化,这样才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这样产生的广告策划对消费者来说才有针对性,在增强广告效果的同时提高产品销量。

整合营销传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认为终点和起点是相同的,这种评估是产品广告策划修正的依据。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循环系统,我们可以不断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一个终点是下一次循环的起点,而每一次循环都不是重复的,都是一次质的提升过程。

三、结语

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必须制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现代企业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围绕消费者展开,整合营销传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以消费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把广告作为企业产品和消费者的纽带,使企业或者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里占据一定的地位。这样就可以为企业或者企业产品树立独特形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广告心理研究的新发展――“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心理学原理[J].心理学动态,2001,9(1):66-70.

[2]姬晓惠.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略研究[J].经济经纬,2007,(5):130-132.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告创意 定位策略

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厂商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他们占领市场、推销产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广告在作为商品信息诉求的载体的同时,亦肩负起诸如提倡和维护社会公德、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等重大的社会功能。而一个广告能否成功地在充分地、艺术性地表达广告主旨的同时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出消费者购买欲望, 除了设计、制作方面的因素外,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不同凡响的卓越创意。总之,广告创意就是广告的思想内涵和灵魂,是最具说服力的要素。

广告创意是广告的思想内涵

(一)广告创意是资讯和内部信息的揉和

通过了解广告创意的过程,人们可体会到广告设计者的思考过程,发现他们究竟用什么逻辑发展出精彩绝伦的创意。具体来说,第一步是收集材料,包括企业的内部资料,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资讯等一切与广告目的相关的信息,然后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相关知识经过细致的分析,筛选出与广告主旨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最后就是充分发挥广告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适当的技术手段、艺术手段将所掌握的材料和资讯揉合起来,形成独特、新颖、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广告创意。只有通过这些紧密联系的层次所延伸出来的创意才能发挥出极大的广告效果。

(二)广告创意的独创和实效原则

该原则是指广告创意要有独到之处、能够标新立异,同时在广告创意中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必须注重广告实际的运用效果。前者是一个广告能否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新奇感、吸引人们的注意,并成功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取得最理想的心理突破效果,让人们在脑海中对广告及其所强调的产品或服务留下深刻的印象的首要条件。后者则是广告创意的基本出发点,它既要求广告有新意、易为人们所接受,又要求广告创意中的情境组合和广告的主题内容存在相关联系,能否找到这关键的结合点决定了一个广告创意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广告创意定位理论概述

广告创意的定位理论是指为了达到理想的信息宣传和传播效果,广告设计人员在进行广告创意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对信息的容纳程度,将重点从商品转移到消费者心理研究上,使广告信息和产品信息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其心里占据一个相对明显和稳定的位置。

随着宏观经济学以及社会营销观念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在购买商品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个人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另外,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社会艺术文化形态的不断丰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广告的认识已经从阅读上升到了欣赏的层次。与之相应,广告创意也要着眼于塑造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的利益和目标,在内容上体现出对消费者周到的关怀和对社会利益的真诚关注,在策划、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水平,决不能仅仅为了促销去广而告之。这才是现代广告创意的正确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兴起,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成了所谓的地球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在通过信息了解世界、学习知识、发展科技的同时亦日益感受到过于庞杂的信息带来的负作用,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人们的心灵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人们心理承受信息的有限容量与充斥在生活中的广告产品、品牌信息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们在购买产品时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只是买什么了,更主要的是接受和选择哪一个品牌、哪一类产品。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定位理论创造了更有效的传播效果,使广告和品牌信息在消费者的心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即“定位”。

本文认为竞争性和心理独占性是广告创意的重要特征。定位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竞争性的理论,它承认品牌的作用,认为品牌或产品的信息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并由此发挥作用、产生优势。所以说,定位理论实质上是关于消费者心理位置的竞争性理论。它要求广告创意的出发点从商品转向消费者,进行细致的消费心理研究;
为消费者有限的信息接受量提供了一种简化的信息;
借助消费者心理特点在其心理上确立某种产品的明确稳定的位序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上所述,定位理论是关于消费者心理位置的竞争性理论,是一种攻心战略,其战场就是消费者的心灵。因为产品一经生产出来便已定型,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而消费者的心理却是瞬息万变、不可琢磨的,只有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且针对这种心理来采取行动,才能使广告的主旨深入人心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必须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是进行定位的基础和前提。

消费者心理是创意定位的基础

首先,消费者只能够、也只愿意接收一些有限的信息。他们会按照个人的经验、喜好、兴趣甚至情绪,选择接受哪些信息,记忆哪些信息。因此,那些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产品种类和品牌,就拥有打入消费者记忆的先天优势。例如,以生产“娃哈哈”系列儿童饮品而一举成名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产品定位准确,而广告定位更是让人过目不忘,因为它源于一首人人熟知的儿歌,很容易引进儿童与家长的共鸣。

其次,消费者喜欢简单明了的信息。由于缺乏安全感,人们在购买商品前(尤其是耐用消费品),都要经过缜密的商品调查。但是在商品调查的过程中,由于厂商的众多、竞争的激烈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忍受各种媒体广告的狂轰滥炸,这时的消费者最需要简单明了的信息。而广告定位传达给消费者的正是简单而又易引进兴趣的信息,这种摈弃了长篇大论,集中力量突显一个清晰重点的一目了然的信息简化的广告,很容易突破人们痛恨复杂的心理屏障,将其重点清楚地印在消费者心中,使自己的品牌很方便地在消费者中传播。

再次,消费者对特定产品或服务及其厂商品牌的印象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越是富有特色、越贴近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东西,消费者越容易记到脑子里。比如,在一般消费者心目中,诺基亚是一种时尚的、先进的、高品质的手机,诺基亚是一个著名手机品牌。如果,诺基亚公司去生产热门的服装或者是饮料,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最后,消费者的对商品的认识容易为相关的信息所混淆。盛行一时的多元化以及生产线的扩张,增加了品牌的多元性,同时也模糊了消费者原有的品牌印象。喜之郎果冻的定位就是一例。喜之郎原本是以生产专业化的儿童果冻“喜之郎”起家的,后来,它把自己的品牌从“喜之郎”延伸到“水晶之恋”,从儿童延伸到成人,其专业儿童品牌形象受到损害,正是这些盲目延伸的品牌,使消费者失去了对其注意的焦点,让其他品牌趁虚而入。

所以,在给广告进行定位时应该要掌握好这些原则:消费者接受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广告宣传中对于所要传播的信息来说“简单”就是美;
消费者对其心理上已经形成的定位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
厂商盲目的品牌延伸会摧毁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既有定位。

广告创意的定位理论策略

首先,应采取细分策略找出适合的目标群体,在广告的范围、内容上只针对特定的目标群体、只使用目标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术语、信息接受渠道、广告传播方式,力求给目标群体留下深刻印象在其心理上占据一定的位置。

其次,在研究客户心理动机(一是用于与家人度假,让自己在平日繁忙工作中得以放松,充分享受生活之美好。二是纯粹用于投资升值之用)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广告策略。相信经过对特定的潜在客户心理进行正确细致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广告策略,所制作出来的优秀广告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会成功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实际应用中关键是要灵活运用广告创意的定位理论,在精确定位潜在消费群体的同时想方设法地使产品在消费者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样,广告效果的明显增强、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潜在客户的日益关注,最终会促成楼盘销售成交量的节节上升,从而走出先前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汪涛编著.现代广告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现代广告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它本身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对社会文化变迁影响深刻。广告引领时尚潮流、塑造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巨大渗透力应该得到重视,广告学研究应该进入一个比促销更宏观的层面。新世纪以来,一部分研究者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广告进行了深入探讨。下面对此进行综述,试图使研究者对这一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广告与社会文化

广告及其发展变化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尽管广告首先并不承担过多的社会文化责任,但是,广告的商业传播过程对社会文化的塑造和建设产生了多重影响,广告以其特有的文化张力,全面参与了社会生活的建构,因此必须关注广告和社会的互动关系。②

邵琪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文化从规范伦理到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演变过程,说明了欧美社会文化与广告的互动。他认为,从本质上说,广告的设计创作思想必须迎合受众消费观念,社会消费观念决定着广告的创意和设计思路,广告文化只有适应、契合社会文化心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文化对广告具有决定作用。③

张纪群研究了“流行”对广告的巨大影响。他说,流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生活层次的“流行”,使广告诉求形式产生更替和转换。他结合中国广告20年发展史,对以上观点进行了论证。④“流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流行”在内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广告影响深刻,这些变化也必然反映在广告之中。

广告不但受到当代流行文化的影响,还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广告创意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广告表现要符合民族传统文化的接受心理,广告风格也会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与风格。“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广告发展的演变过程中,民族文化对其影响是明显而深远的。一方面,广告是在特定的民族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必然带有其滋生环境的某种特质;
同时,为获得本民族广大受众的认同,广告也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其文化形式和文化价值观都离不开传统的观念模式。”⑤

外国的经验同样证明社会文化与广告的密切关系。研究者把美国广告比作是反映美国社会文化的万花筒:“广告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篇,它反映了社会的潮流、时尚和价值观。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一个国家的广告,基本反映了该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样,美国广告是反映美国社会文化的万花筒。”⑥

广告不但反映、记录、改变社会文化现象,而且反映、记录、改变社会文化心理。仝亚文、仝亚辉认为,广告是向人传达信息的活动,而人的行为方式又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的制约。因此在广告接受方面,心理背景同样会影响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感知、认识、评价以至接受。所以制作、宣传的广告必须符合消费者所处社会的文化心理,否则事半功倍。在美国广告中,可以发现广告商通常会努力做到让美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其产品特点有机结合,即诉诸于美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来激发美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仝亚文、仝亚辉举例论证了美国广告在消费需求层次心理、色彩心理、性心理、幽默心理和绿色环境保护心理等方面的诉求,他们进一步指出,从美国的广告中可以窥视到当代美国社会的文化心理,而且这些社会文化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的。⑦反过来,广告对社会文化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已有的社会文化心理,推进社会文化心理的更新与发展,这是广告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功能。虽然这并非广告的本意,但却是广告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结果。⑧

广告与消费主义

当人们的消费不是从日常生活的实际物质需求出发,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追求消费的象征意义,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与消遣,并进而把消费和物质享受当作人生的根本目标时,消费便成为一种“主义”。消费主义使人沦为物欲的奴隶,精神困乏,并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社会的排斥机制和压制机制,还会造成生态破坏,不利于人、社会及自然可持续发展。⑨毫无疑问,广告的推波助澜是消费主义文化席卷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者从广告在商品符号生产机制中的作用、广告的意识形态功能、广告与商品拜物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⑩不过,商品的符号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手段人为地赋予的。广告把商品与身份、地位、品位联系起来,商品就获得了超越使用价值的符号价值,商品符号价值主要是营销传播工具生产的。在符号消费时代,商品的生产不仅要遵循技术规律,以便生产出具有特定性能的物质产品;
更重要的是遵循符号规律,将特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注入到商品中去。在商品的生产链中,广告等营销传播工具是符号价值的生产机器。广告把各种意象附在普通消费品上,使商品成为力量、快乐、幸福的象征,从而追加了商品的价值。

生产符号价值的修辞与技巧,是把一种与某个商品并无必然联系的意义“嫁接”到该商品。由于广告在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这种任意联结,它常常具有欺骗性。它是幸福生活的空幻许诺,是社会矛盾与个人生存困境的虚幻解决。这正是广告中隐含的意识形态作用:维护与强化个体与他的生活条件之间的想象性的、虚假的关系,使消费者生产虚幻意识而同时又认识不到其虚幻性。它通过欲望的乌托邦式解决和模式化的意义阐释等途径,来迎合消费者模式化的文化心理,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欲望,从而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广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依据文化的阐释模式,制造“幸福生活”的谎言与神话。这种神话与谎言本身产生于人们习焉不察的文化偏见以及现实中不合理、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但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内化广告的谎言与神话,并以它所界定的所谓“幸福”模式来绘制生活、指导行为,从而就进一步再生产、强化与巩固了这种文化偏见以及不合理、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广告通过意义的“嫁接”,使商品获得了它本来不具备的力量。并不断地告诉消费者,商品万能,消费能满足一切,个人生活中的任何不足或烦恼都能通过消费迎刃而解。商品具有了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似乎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顶礼膜拜,它甚至取代了上帝,成了消费社会中人们心目中最高的神。和所有的宗教一样,要引起崇拜关键就是要制造幻象。这些幻象可以是一种迷醉状态下通过商品完成的自我身份确认,可以是自我兴奋、享受、满意等个体愉悦,可以是通过消费获得的和同路人沟通和交谈的机会,可以是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自由。在某种意义上,广告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类似于宗教的布道,它将深藏于人们心底的虔诚之情抽取出来,使之具象化、表征化。商品拜物教最重要的就是挖空产品的使用价值,而灌注以交换价值的符号意义于其空壳中。

广告与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可以定义为在特定社会“指导思维和行动的主要观念和准则”。广告要达到劝服的目的,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广告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变迁的表征之一,尽管广告被称为折射社会的一面‘扭曲’的镜子,它只反映有利于广告商的价值观,而忽视不利于广告商的价值观,广告还普遍被认为是文化价值观的载体。研究者从各种媒体广告的诉求、文案、图片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广告中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发展变化。

绝大多数研究发现,广告处于初级阶段时,主要表现实用性价值;
广告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实用性价值减少,象征性价值增多。冯丙奇通过对1995年和2003年《北京晚报》房地产广告图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社会转型导致大众价值观念的转型,广告体现的主导性文化价值逐渐趋于多元化。同时,实用性价值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象征性价值成为主要价值类别。贺雪飞认为,当今的消费者更重视产品所象征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即文化附加值。当文化附加值成为广告致效的根本因素之后,广告的诉求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商品(服务)为中心的产品有形价值诉求向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附加值诉求转移。这一转变的原因有三:产品同质化情况下追求价值差异性;
文化附加值增值品牌价值;
文化内涵提高广告效果。陈志华以台湾中兴百货的广告为例,论述了广告诉求的两个阶段:一是差异性行销,二是消费者培育。在第一个阶段,广告诉求在于塑造自己独特的理念,树立品牌形象。当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物欲膨胀,个性主张成为时尚,个人对精神价值与人文关怀已经不再有特别的情感触动,广告的诉求方向也开始转到以消费者为主体,融进消费主张,以影响目标消费者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但是,冯捷蕴通过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大陆因特网广告,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广告中的实用性价值占49%,象征性价值仅占13%。他把这一结果归因于网络广告不如其他媒体成熟和中国人的可支配收人较低。

郭贞对北京、上海、台北的户外广告进行比较后发现,广告中的主导文化价值观具有地域性。台北的广告较多诉求社会正义、爱的肯定、自练、多变化、低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创新、现代化、青春活力、异国风情和美貌。上海的广告最突出集体主义和阴柔。北京强调权威感和冒险。他把台北的广告呈现出的价值观更开放,归因于台北经济上更开放。另外,台北与北京的广告都常见代表中国历史传统的图腾,这两个城市对于历史文化的承袭有相当程度的自我期许。

象征性价值增加的同时,中国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广告中的西方价值有所增加。冯捷蕴发现,西方文化价值在中国网络广告中占主导地位,共计32%;
而东方价值观仅为1%,这反映了中国的年轻人西化的过程。他还发现,文化价值与产品种类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一部分研究者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角度对广告进行了深切关注。这个角度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功利性与微观性角度,不是从操作技巧与提高效果入手,为广告商出谋划策。它关怀的是广告的比经济功能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功能――对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人生幸福标准的构建,中国广告学研究正从文化的角度向深层掘进。■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湖州师范学院教师)

注释:

[1]根据广告经营总额占GDP比重大小来判断广告市场的发展程度,大致分为起步期、起飞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广告经营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5%以下、0.5%~1%、1%~2%、2%以上。胡亮.中国广告产业:羊与虎的博弈.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7月4日(1)

[1]刘泓.广告社会学论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3)

[1]邵琪.欧美社会文化与广告的互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9)

[1]张纪群.“流行”与广告诉求形式.广告大观,2001(6)

[1]王淑兰.广告文化演变研究.新闻知识,2006(2)

[1]葛秀华.英语广告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7)

[1]仝亚文,仝亚辉.美国广告中的社会文化心理诉求.外国语言文学,2004(1)

[1]陈秋萍.广告文化功能与社会文化心理的相互影响.学术论坛,2006(5)

[1]郑红娥.中国的消费主义及其超越.学术论坛,2005(11)

[1] [法]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版

[1]桂世河.符号消费时代商品广告的本质功能.经济管理,2006(9)

[1]燕道成.论消费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广告.新闻大学,2005(秋)

[1]罗慧.消费主义的终极疯狂――论现代广告创意中的“拜物情结”.装饰,2005(1)

[1]贺建平,魏杰.消费社会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5)

[1] Srikandath,Sivaram (1991). Cultural Values Depicted in India Television Advertising. Gazette,48 (3): 165一76.转引自:冯捷蕴.中国大陆的文化价值观:以2004年网络广告内容分析为例.现代传播,2004(5)

[1] Pollay,Richard W.. The Distorted Mirror: Reflections on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dvertising. Journal of Marketing,Apr86,Vol. 50 Issue 2,p18-36.转引自:冯捷蕴.中国大陆的文化价值观:以2004年网络广告内容分析为例.现代传播,2004(5)

[1]冯丙奇.北京地区市民报纸房地产广告图片主导性文化价值的转变――以《北京晚报》为例.现代传播,2006(2)

[1]贺雪飞.以“商品”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新闻界,2006(4)

[1]陈志华.当消费文化成为流行.商业时代,2004(3)

[1]冯捷蕴.中国大陆的文化价值观:以2004年网络广告内容分析为例.现代传播,2004(5)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消费广告 认同制造 购买成功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广告制造认同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广告制造的认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使受众认同其宣扬的产品,因为认同广告所宣扬的产品的受众越多,该产品为受众所购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广告商或广告机构所获取的经济利益也就越多。初期的广告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不惜大力吹捧其所的产品的无所不能的神奇功用。这可以称为广告制造的产品认同或功能认同阶段。由于这类广告对其产品功能的夸张宣传,以至于人们把所有名不副实或夸大其辞的自我吹嘘都称作广告。这类广告对其产品的不负责任的宣扬,对上当的购买者或受众而言可谓欺诈。随着受众辨识能力的提高,这类广告已很难获得消费者的注意与信任。

广告制造认同的第二个层次,则是使受众认同其产品带来的产品使用者身份的提高。这是当今广告采用的主要策略――制造新的身份认同,也可以称作广告发展的身份认同或成功认同阶段。这类广告不再着力于宣扬其产品的神奇功能,而是将着眼点集中于宣扬使用这类产品的消费者的地位提高和身份改变。购买、使用这类产品,即意味着消费者的身份得到了改变,地位得到了提高;
消费者的地位提高和身份改变即意味着消费者获得了成功,因此购买这类产品也就意味着购买了成功。在这个意义上,这类产品被当作了仅具符号价值的成功符号,因而这类广告也可以被际为成功广告。由于这类成功符号的绝大多数都是高档或名牌消费品,消费者也主要是出于炫耀身份即购买成功的目的来购买这类产品,因而这类广告又可以称为炫耀性消费广告。

对男性而言,这类广告建立了各种品牌的服装、手表、皮鞋、轿车等产品同事业成功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获得上司肯定、导致同僚羡慕、引发异性青睐。这类广告的变种形式则是直接将这个事业成功者塑造成老板或老总。并通过情景设置有意传达出只有老板或老总才有资格享用这些产品的观念,通过氛围营造渲染其下属和异性对拥有这类产品的上司的惊羡与归顺,或者渲染其同阶层朋友对拥有这类产品的老板或老总的肯定与赞美。因而拥有这类产品便意味着事业已经成功,拥有这类产品便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必然标志。这类广告就这样借助于人们追求成功的心理引发了受众对这类产品的心理认同,促使其产生拥有这类产品就能获得成功的购买欲念,并由此形成对这类产品的社会共识。’

对女性来说,这类广告则将各种品牌的服装、化妆品或塑身产品与女性获得男性赞美和追求从而取得成功的爱情、婚姻联系起来,或是将拥有这类产品与女性出入高级社交场所、获得肯定与赞美联系起来。这与激发男性购买欲念的上述广告套路并无区别。所不同的是,它制造了一个通过被肯定而达到自我肯定的对象,承袭并强化了男权社会的性别歧视传统。这类广告的一个极端形式,则是一个拥有、使用这类产品的女性获得一个英俊男性的注目与赞美,由此暗示该女性已经获得成功或即将取得成功。

广告制造的购买成功的另一种形式,则是明星广告或名人广告,促使消费者产生使用这类产品即能获得像做广告的这类名人或明星一样成功的认同心理,由此建构、塑造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在此,符号消费的形式中虽然增加了名人或明星的内容,但其炫耀消费或购买成功的实质仍然没有变化。因为名人或明星也同这类广告所宣扬的产品一样,不过是一个成功的符号,如同其塑造的老板或老总。

广告制造认同的第三个层次。是使受众认同广告商,从而使广告商本身成为受众信赖的信息、技术来源。由于受众对某一广告商的信赖,其所宣扬的产品自然也就获得了受众的信赖,广告商则借受众的信任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可以称作广告发展的媒体认同、信誉认同阶段。这类广告商的出现,既依赖于其所宣扬的产品的可信任程度,也依赖于广告商的自我建构能力。在中国,这类广告商大多是肩负新闻宣传任务的各类权威媒体。受众从对这类媒体传播的新闻的权威性的认可,发展到对其的包括广告在内的信息的权威性的认可,这类媒体则由此实现了成为受众认同的广告商的自我建构目标。但这类媒体制作的广告,仍然着力于塑造受众的炫耀消费心理。即制造第二层次的认同。如果说人们对那种改变身份的广告还心存疑虑的话,那么,这类媒体所建构的产品消费与消费者身份改变之间的合法性。则为受众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认同。

由于第三层次的认同并不是由受众或消费者在市场中的自然选择所形成。也由于这类媒体制造的受众认同在实质上仍然属于第二层次的认同,因而现在的一般广告形式,特别是这类炫耀性的消费广告,可以用成功广告的名词来称谓,而这类广告制造的认同秘密,也就可以用购买成功来代表

广告制造认同的主要策略,是使受众认同其产品带来的身份改变和地位提高。由于建立了广告所宣扬的产品与地位、身份之间的必然联系,需要改变自己地位的受众自然会选择购买这类广告所鼓吹的产品,并通过使用这类产品形成与他人的区别,以实现自己的身份改变和地位提高。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由于这类广告所宣扬的产品都是名牌或高档产品,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购买、使用又形成了炫耀消费。因而广告制造的受众认同与消费者认同,实质上就是身份认同――通过购买、使用某类高档产品将自己划归到有身份的消费者行列,从而改变自己实际所在的阶层属性,这也就是购买成功、购买身份的确切含义。广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这种身份认同还包括更为深刻的含义:只有通过消费才能确证自己,消费的水平、层次决定个人地位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当整个社会都围绕消费运转,形成“我消费,我存在”或“不消费,不存在”的消费崇拜心理时,消费意识形态即开始形成。

就消极作用而言,这类广告促使部分消费者形成了只有通过装饰才能改变自己的观念,使消费者误以为购买了这类产品即获得了成功,从而丢弃了通过实际的努力工作来改变自身处境的进取精神。这是这类广告在实践方面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另一方面,这类广告所制造的身份认同与差异政治相联系,即其许诺的某类产品的个体消费者能够实现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身份追求。但在实际上,它不仅没有制造出这种差异,反而抹平了它所承诺的这种差异,因为它对于这类产品的个体消费者能够“出类拔萃”的许诺不仅没有变成现实――使用该类产品的个体消费者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区分,反而使该类产品的所有消费者均溶解于一个抽象的身份之中,从而在结果上抽空了消费者购买、使用该类产品本应获得的特殊性和荣耀感。因此,这类成功广告不仅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实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反而造成

了与其承诺相反的后果、导致了消费者的预期落空和心理沮丧。这是这类广告在实践方面造成的另一种负面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这类成功广告,对消费者而言不啻为一种欺骗甚至讹诈。在理论上,这类广告塑造的“我消费,我存在”或“不消费,不存在”的消费崇拜心理,以及它所塑造的通过对物或产品的占有来肯定自己的观念,不但消解了消费者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的可能性,而且支持了人为物役的社会异化现象、倡导了商品拜物教的错误观念。更重要的是,这类广告所塑造的另一种观念――物或产品的价值即意味着物或产品拥有者的价值,在无形中肯定了物、产品具有高于人的价值以致人不如物的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人的价值。

但这类广告所起的作用并不总是负面的,事实上,它还产生了自身未曾预料到的、与其促使人们购买、使用其宣扬的产品这个初衷相反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