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教学论文【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25 14:55:05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数字化时代;电影评论;影视教育电影评论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开启了电影评论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近日,在百度搜索栏里,以“影评”“电影评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视化教学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可视化教学论文【五篇】

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电影评论;
影视教育

电影评论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开启了电影评论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近日,在百度搜索栏里,以“影评”“电影评论”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分别得到约六千九百八十万和七千八百七十万个搜索结果。在这些搜索结果中,既有专家、学者的理论性评论文章,也包含媒体人、电影爱好者的评说言论。由此可见,相对于《中国电影报》《大众电影》《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传统纸媒,后窗看电影、网易博客、新浪微博、豆瓣电影、Mtime时光网、猫眼电影、格瓦拉@电影、今日影评、360电影评论、“非一流评论:左岸影视,右畔文学”、后窗、虹膜、迷影网、毒舌等互联网站、自媒体、公众号已成为当下中国电影评论的新平台,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正在院线上映或从前看过的电影发表观赏、反思、探讨、评价的言论和文章,短、平、快的电影评论应运而生,打分、一句话影评最为普遍,弹幕也一时风靡,昔日鲜有机会在大众平台发出自己声音的普通观众俨然成为中国电影评论的主角。人员更加广泛,队伍更加壮大,文章更加海量,数字环境下的电影评论在中国文艺评论园地里形成了一道特殊而靓丽的文化景观。

然而,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自由表达的数字化时代,电影评论繁荣景象背后的隐忧和短板其实也值得注意。一是影评文本上与日俱增的多为碎片化、感想化乃至戏谑化、浅显化的文字,或为吐槽言论,或为赞美话语,甚至是一些夹杂着一堆图片、表情包而与电影无关的文字垃圾,缺乏电影理论的有力支持和系统、理性的深入分析,质量参差不齐,品格高低不等;
二是评论人员上虽是全民影评,但频繁现身的多是一批凭着浓厚兴趣和满腔热情进行影评写作的电影发烧友,虽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多非电影科班出身;
三是收受红包、恶意评分、影评失真、水军泛滥之类的恶劣现象,更在不断让电影评论界蒙受羞辱。

面对数字化时代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电影评论,无论是严肃的影评人,还是热心的爱好者,尤其是政府有关部门,都应对新时代影视教育保持一种重视和敬畏的态度,才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中共同营造健康良好的电影评论风气,建构风清气正的电影文化氛围。

首先,日益普及的影视教育可以为电影评论培养人力资源。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南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建立了电影学校开展影视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影视教育在高科技时代背景下更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中国教育的后起之秀。随着2018年11月21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的联合印发,今后中国各类学校将基本普及影视教育。因此,大凡进入学校受过教育的人员,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抑或基础教育,都将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国影视教育的熏陶和洗礼,影视教育则会从不同层面为中国电影评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量的人才资源。事实上,当下中国电影评论队伍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早就在受惠于中国影视教育所作的重要贡献。互联网时代虽然人人都可以是电影评论家,但接受過影视教育的人从事电影评论毕竟会棋高一着!

就湖南而言,近二十年来的影视教育迅速发展。2000年6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主要为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公司、动画公司等传媒机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现设有“戏剧影视表演”的“影视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学院和“影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曾被誉为“广电湘军”的摇篮。而真正在电影评论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这样几所拥有完备影视艺术教育体系的高等学校。2001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现设有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本科专业。2002年3月,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设有广播电视编导、表演等本科专业;
2010年1月,该院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合并组建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08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率先在湖南省内获得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3所高校获准设置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4月,教育部批准湖南师范大学在文学院开办湖南省第一个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后有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学院相继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怀化学院、长沙学院等设置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同时,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女子大学以及省内一些高职高专相继开设了与影视艺术相关的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漫专业等。所有这一切,无疑为湖南电影评论队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系统常态的影视教育可以为电影评论储备知识资源。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集文学、戏剧、音乐、摄影、绘画、舞蹈等表现形式于一体,对这一视听化的文化审美对象展开评论,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累积。当下,影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开始成为中小学、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门类,甚至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这样的专业教育链。各类学校纷纷开设《影视鉴赏与评论》《影视文化概论》之类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对学生进行非专业的影视知识普及;
而告别文学门类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之一的“戏剧与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这样的专业教育,自2011年以来也有了近十年的历史。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影视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常会涉及影视鉴赏、影视创作、影视语言、中外电影研读与分析、影视史论、影视编剧、影视导演、影视明星、影视美学、影视理论思潮、影视文化分析、影视批评、影视传播学等内容,多以普及影视知识为前提,更以启思增智和专业培养为宗旨,不仅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要求,更为各色人等从事电影评论供给了系统而丰厚的知识资源。

最后,科学规范的影视教育可以为电影评论提供方法资源。在数字化语境中,中国电影评论的方式、方法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传统纸质媒介影评与综合性门户网站专栏、论坛、博客、公众号等网络影评交相辉映,专业电影评论人员与业余影评齐头并进,开放性、互动性、灵活性、真实性、便捷性和实时性的影评空间激活了无数人开口、动笔评说电影的欲望,这就更加需要广大影评人员重视和掌握恰当的电影评论方法,以确保数字化时代我国电影评论的正确发展方向,而影视教育恰好在这一方面为电影评论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一是强调思想的正当引导。关于文艺工作有过多次重要论述,其中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批评,因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而2016年11月7日、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也明确指出,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倡导电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因此,作为文艺批评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评论,在评论影片时首先需要讲政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各类学校在影视教育过程中,无不将“立德树人”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无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影视评论人才培养体系中。早在1996年,原國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就指出大学影视鉴赏等艺术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而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尤为强调包括影视教育在内的各类专业课程需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彰显出影视教育向来重视价值观的引导,能够保证接受过影视教育的影评人执笔评说电影之际,首先能够坚守真、善、美的审美立场,不受经济利益裹胁,树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论态度,弘扬崇高精神、高尚情操,正确认识影片的思想价值,引导观众透过影片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担起电影评论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

二是重视对象的得当择取。搞好电影评论,能否得当选择自己的评论对象非常重要。各类学校层面的影视教育,是相当重视影视资源的挑选的,通常都会结合影视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紧扣影视发展历史和现状,针对学生需要,或定期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或择取适合学生的影片,如反映革命历史的影片、切合真实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颇受市场关注的中外类型作品、具有探索精神和文艺气质的小众之作,选即将上映或甫上映或过往的影片来加以品评,来反复“拉片”。由于学校影视课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影片观摩效果,走出校园从事影评的人们面对灿若群星的电影,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择片标准和要求:时效性、代表性和经典性,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所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
影视专业;
影视艺术

概论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构建全面育人课程体系的全新思路,是追求教育价值的崭新格局。影视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因专业特殊性应引起特别的关注,准传媒人的思政素质直接关乎国家形象的展示,牵动着大众文化的发展进程。而高等学校影视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主观上普遍偏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文化积累,思辨能力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影视类专业学生热衷于网络文化、流行文化等,对新潮思想多有涉猎,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生引领。因此,引导影视传媒类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已成为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关键任务。“影视艺术概论”是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在大一、大二普遍开设的课程。它是帮助学生认识影视文化、建立影视思维的第一站,从“起点”入手,整合思政元素,搭建全过程育人的专业课桥梁,在影视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明确“影视艺术概论”专业课程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要求课堂发挥好育人“主渠道”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因此,专业课要从解决教育“首要问题”的高度出发,把握课程特征,制定课程育人目标,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影视传媒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影视艺术概论”侧重对影视艺术的基本特点、规律、现象等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总结,在专业培养的任务上承担着构筑影视基本观的基础性作用。从课程性质出发,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应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即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观念。围绕这一中心,课程思政可以从两个维度铺开:从影视理论来说,重点是培养使命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即搞清楚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创作者;
从影视创作实践来说,侧重于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创作方向,即弄明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媒体作品。概括而言,“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观与文化感知力。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

相较于思政课程来说,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2017年12月教育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①。专业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以“影视艺术概论”为例,该课程涵盖影视史、影视理论、影视创作方法论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三方面出发,都能挖掘到课程思政的有益资源,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效统一。在讲授影视史时,可以“以史为鉴”,致力于国情教育与主流价值熏陶,帮助学生端正创作的目的。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②以此为指导,教师可以从影视史中挖掘育人元素为学生指明创作方向。例如,从法国的“新浪潮”运动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二者都是电影创作者反抗文化压迫、立足社会现实的艺术尝试的结论,并引申至20世纪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现了抗日救国使命意识的“左翼电影运动”。从这些电影史流派中引入思政教育的讨论: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端正创作目的,认识历史使命。在影视理论的视听语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特有的“直观性”和“临场感”,调动学生感官认知,实现从感化到内化的思政教育过程。从视听作品的欣赏与解读出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先进人物,可以起到智育加德育的良好效果。在影视创作方法论部分,可以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动画影视,从认识“中国好故事”出发,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动画电影的沉浮历程,探索国际传播的核心要义———“讲好中国故事”。从中国动画先驱万氏兄弟和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说起,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明确“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③。再论及《大闹天宫》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其艺术核心便是运用中国元素、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在讲到90年代中国动画遭受日漫冲击和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回归传统文化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从影视艺术角度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指引学生深刻体悟“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三、聚焦时事热点,把握德育时机

影视传媒类专业学生性格开朗、善于表达、关注时事。课程思政要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贴近时事热点,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形式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例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选择《我和我的祖国》等优秀影视作品作为视听语言的案例。在主旋律节目形式多样、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当下,积极引导学生讨论艺术创作的底线原则与价值坚守,用民主平等的互动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可以提高课堂“抬头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用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选题策划,鼓励学生用影视作品展现家乡大美风貌,培养协作精神。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更可以借助网络授课的平台优势,引导学生观看和自主创作“战疫”主题的网络视听作品。在新形势的媒体环境中,课程思政改革除了要加强课堂建设,还需强化网络教育建设,拓宽育人阵地。

四、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④影视传媒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承担着立足时代、贴近民生、关切现实、创新创造、传播正能量的使命。在加强课堂育人的同时,建设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多时空的全面育人体系势在必行。鼓励学生通过组建新媒体互动平台、开通社团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作品成果展示展览,致力于新闻纪实与创意内容的生产,强调产品思维与交互设计,践行当代传媒人的初心与使命。

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视觉技术;
课程整合:层次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2-0066-07

海德格尔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世界图像时代”的表述,用以说人们越来愈依赖于图像理解和解释世界。“教育技术由于其强大的技术尤其是视觉技术的支持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出现以后,视觉信息猛增,在人们所接受的信息中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以图像为基本构成元素的视觉文化可以比以文本形式展现的内容更直接、更生动、更广泛、更迅速地为人类所直接感知,更符合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视觉技术逐步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视觉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够降低课程知识理解的难度,促进课程知识的传播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以可视化方式开展课程学习、交流。然而,视觉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课程推入一个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拒绝应用视觉技术,而应充分利用视觉技术为课程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促进课程在内容呈现、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另一方面,要防止视觉技术的固有缺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关注视觉技术的全方位冲击对课程可能带来的不利作用。在有形、有声、有色的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提出

“若以更加精微的视角来思考,教学设计的可视化其实是置于视觉文化、视觉思维等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下的。”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价值可以本体论、认知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分别展开。其中本体论视角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对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认识的强化作用:认知论视角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对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的拓展功能:价值论视角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对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问题的参考价值。

(一)本体论角度:丰富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认知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既是视觉技术应用方式的创新,也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从创新的角度看,创新不同于发明,只是采取理论形式、技术或样品形式存在,而是要使发明进入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关系生产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用,在某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改变社会生活。”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不同于视觉技术只是以课程教学的视觉教学资源为标志,而是要让视觉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资源和要素,优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促进课程知识的传播,改革课程知识的教学。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课程教学资源形态的变化,更是课程教学理论、教学方式的变革。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那么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标志着视觉技术支持下课程资源形态的转变和形成,更标志着视觉技术影响下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视觉文化研究在理论上有别于以前针对如‘摄影’、‘影视’和‘多媒体’等具体和个别的视觉资源类型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对象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共相层面: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同从视觉文化背景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不仅仅分析“可视化技术”、“动画技术”和“影视技术”等具体的、个别的视觉技术在课程教学的应用,进而探讨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视觉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此形而上的研究可以为具体的、个别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一般的、共性的参考借鉴。

“在视觉文化日益凸显的社会生活环境下,人类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由此引发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以及阅读心理和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可以针对性分析视觉技术课程中师生双方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的转向(由文本资源的阅读转变为视觉资源的解读),以及由此引发视觉资源、视觉学习、视觉交流以及视觉思维和视觉教学理论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进一步丰富人们对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认知,为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认知论角度:拓展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在国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先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ann Amos Comenius)在17世纪就提出过充分利用视觉器官优势的直观教学理论。1983年,研究视觉媒体的霍尔蒂提出建议:“教学设计者应该将自己内部的表征外显化,并将学科专家和学生的内外部表征容纳进教学设计”。1986年,美国的Polaroid Education Program项目对培训教师如何利用视觉元素促进学生学习。1995年,Blumenthal Kelly认为,基于视觉的策略作为课堂交互的基本部分,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教学材料。1996年,儿童教育家斯图尔特,墨菲认为,视觉学习对于儿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2008年,瑞士的卢博图里和美国的斯塔布斯联合出版了《教学设计可视语言手册:理论与实践》,体现了教学设计可以从视觉语言的应用中大大获益。2010年,犹他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韦恩,贝特曼(Wayne A,Bateman)以“知识的视觉化”为理念,开发了交互式的多媒体在线学习网站“Visual Math Learning”,强调通过图片、计算机动画等视觉化技术,将数学知识和概念视觉化,以促进数学教育和培养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国内,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得到很大重视,在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在视觉教育理念倡导方面,张舒予(2006)提出学习资源中“视觉化”资源占据极大的比重:认为在教育技术学的每个发展阶段里,“视觉教育”始终都是重要而基础的工作:尤其在“读图时代”,“视觉素养”成为大众的基本文化素养,“视觉教育”再度吸引了教育工作者的目光。其次,在视觉教学资源开发方面,李建年(2010)认为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可视化的途径不尽相同,提出运用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李玉梅(2010)分析了视觉材料在促进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教学设计中应用视觉材料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再次,在可视化教学设计方面,钱旭鸯(2010)阐释了教学过程设计可视化的实现路径,基本正式可视建模语言和基于非正式的可视记录语言:张维忠(2010)借鉴认知负荷理论,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典型案例,提出可视化教学内容设计的五大原则:信息组块、时空邻近、一致性、双通道和标记性;
毛昕(2009)等阐述了在教学中引进思维可视化理论与技术,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改善教学双方的思维能力。最后,在视觉技术的学科应用方面,张小峰(2009)将概念图等技术应用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探析了运用概念图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视化设计的五种基本策略及运用概念图软件设计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李朝锋(2010)指出在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开发相关的可视化演示程序,可以将枯燥难于理解的理论算法问题转化为有趣的可视化演示问题。

概括而言,目前的视觉技术在课程应用研究不仅倡导视觉教育理论,开发视觉教学资源,而且进行可视化教学设计,开展视觉技术的学科应用,以视觉技术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目前的研究多关注视觉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具体实践,缺乏文化背景下的深层次分析。视觉文化背景下开展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能够更深入地剖析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特征,更大程度上拓展视觉技术和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便有效引导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

(三)价值论角度:面向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

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技术,视觉技术以资源丰富性、沟通便捷性、工具多样性等优势,成为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视觉技术滥用、错用和误用等现象不断涌现,不少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首先,追求视觉技术的新潮,关注课程教学不足。技术进步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在当代看得更加清楚,“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地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欲望不断攀升,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然而,某些教师片面强调视觉技术的新潮,而忽视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需要: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视觉信息本身,而忽略了对课程教学的深层次影响。在利用新潮的视觉技术时,教师的思路往往被束缚在技术的框架里,不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个别化学习。例如,当课程教学中视觉信息量过大,而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时候,学生可能迷失在视觉信息的海洋里,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失去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作为视觉教育资源,尚未有效融入教学关系。目前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为图形而图形或为技术而技术的形式主义并不鲜见。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局限在视觉资源的课件上,教师念着课件上的内容,学生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把它当成传授知识的老师。这种过度关注和夸大视觉课件的作用,严重地制约着课程的深层次发展。视觉教学资源的应用应该面向教学关系,分析如何满足具体教学的需要,视觉教学资源应该服务于整节课程或某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与整个课程的教学目的相一致。

最后,缺乏新教学理论指引,难以发挥视觉技术的价值。教师虽然采用了视觉技术来支持课程教学,但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学生在教师的旧理论指导下按部就班被动地进行学习,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本质上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视觉技术”对“学科课程”的全方位渗透,是“视觉技术”影响下“学科课程”变革、反思与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视觉技术也在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由课程教学的工具转变为课程发展的重要推动。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需要了解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缺点和局限性,熟练掌握视觉技术手段,更应该深刻了解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综合利用不同视觉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视觉技术与课程只有在视觉文化背景下进行深层次整合,才能更好应用视觉技术优化课程教学。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有充分考虑视觉文化的影响,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视觉技术的资源呈现、视觉交流等多元价值,有利于让课程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取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建构

根据英国学者威廉姆斯“文化唯物论”的观点,文化不单纯是现实反映的观念形态,而是构成和改变现实的主要方式,在构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能动作用。从表面上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是视觉技术向课程领域应用的过程,是课程资源形态向图像化演进的过程,是课程教学环境向视觉化发展的过程。然而,从文化学的视野来说,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视觉文化全方位渗透课程改革的过程,是视觉文化深层次影响课程发展的过程,是视觉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文化的解构和新课程文化重构的过程。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视觉技术资源的应用,而且是视觉文化背景下课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根据文化包括器物、行为和制度三个层面,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在教学资源、教学行为和教学理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如图1所示。物质层面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中各类视觉信息工具、视觉信息产品以及视觉信息环境等视觉教学资源。行为层面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体现为教学实践中应用视觉技术来获取、处理、交流课程内容以及解决课程问题过程中的视觉教学行为及其方式,除了显在的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之外,制度层面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或显或隐、无时无处不在发挥作用的视觉教学理论。其中,物质层面的视觉教学资源是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性因素,行为层面的视觉教学行为是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性因素,精神层面的视觉教学理论是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引导性因素。

(一)器物层面:构建课程教学的视觉资源

在器物层面,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将视觉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后,形成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构建表征形式多元的视觉教学资源,构建功能强大的视觉信息环境。此时,“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网页顶替书页,‘看’代替了‘读’,昔日的‘语言艺术’变成了图文兼容的屏幕文本。”

视觉技术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可以成为教师的可视化教学手段、学生的视觉认知工具、课程内容的视觉呈现载体、合作学习的视觉交流媒介等。“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如何强调视觉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由此可见,视觉技术要按照课程的教学需要和基本规律,与其他媒体相互作用,促进课程教学资源发生变化:从单一文字走向图文并茂、从文字文本形态转向视觉图像形态。

在视觉文化研究中,三大发明镜子、摄影和电脑分别标示了三种不同视觉文化形态:模仿的视觉文化、复制的视觉文化、虚拟的视觉文化。据此,可以将视觉技术划分成模仿类视觉技术、复制类视觉技术和虚拟类视觉技术,在分析不同视觉技术种类和特征的基础上,分别探讨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可以形成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觉资源应用框架,如表1所示。

(二)行为层面:开展课程的视觉教学行为

为了广泛深入地推广使用视觉技术,教师和学生应该学习、掌握视觉技术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甚至制作技能,进而改变、重塑新的教学行为。于是,视觉技术不断融入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此时,广泛应用的视觉技术会不断改变教师、学生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影响课程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革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将教学材料视觉化,更是借助视觉感官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视觉技术的广泛运用,融入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习惯。“技术的本质就是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造物只不过是生活在世界中的这些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物化或物象化。”视觉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融合于教师、学生和内容等课程要素中,体现在教学关系和教学环境的方方面面。从而,视觉技术逐步成为课程教学的要素,不断影响着教学活动,构建新的教学形态――视觉教学。

“视觉传播的价值在于不仅使读者‘有所知’、‘有所思’,而且可以使读者‘有所为’。”师生不仅可以采用视觉方式思考教学问题,而且能够运用视觉语言进行教学交流,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媒体的不足,又丰富了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在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视觉阅读,揭示视觉资源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一定深度与高度上理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借助于视觉语言进行归纳、演绎等逻辑性思考,在课程学习中从感性体验到认知理解再到联想推理: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教学目标和受众的变化来应用视觉语言,善于综合应用多种视觉工具,图文并茂地表达学习体会与想法观念。

(三)制度层面:形成课程的视觉教学理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信息化教育成为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育形态。“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的前提。思想不转变,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使用信息技术,只会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融合。”只有当视觉技术融入课程体系中的时候,只有当视觉技术革新课程系统的时候,视觉技术才能实现更为丰富的教学价值。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在教学手段,更在于教学理念上。“图像时代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种新的智能类型、新的思维样式、新的语言方式”,更为课程带来新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还采用原来的教学理论,开展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就会出现用旧“理论”指导新“实践”的现象,显然不能适应视觉技术在课程中普遍应用的新情况。

伴随视觉技术的课程应用,视觉教学成为新的教学方式。因此,视觉技术因素需要被纳入到课程教学理论中,以形成蕴含视觉技术因素的新“理论”,指导课程教学中视觉技术应用的新“实践”。在制度层面,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觉教学理论即分析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图形图像等视觉技术手段,将复杂的教学内容视觉化,以建构、传达和表示复杂的课程知识,开展丰富多样的视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记忆、建构和应用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基于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的案例分析

在小学语文《ai ei ui》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视觉技术,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按照“巧设情境复习巩固”、“动画激趣学好短句”、“形式多样乐读儿歌”、“愉快阅读自我感悟”和“自选图片创编故事”五个步骤开展教学,如图2所示。下面,可以根据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对视觉技术与小学语文《ai ei ui》教学整合的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在器物层面,构建小学语文《ai ei ui》的视觉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包括学会复韵母及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等内容,灵活选择课件、动画、图像等视觉技术,构建丰富的视觉教学资源,以符合小学生的视觉认知特点和语言学习需求。

其次,在行为层面,开展小学语文《ai ei ui》的视觉教学行为。所构建的动画、图像等视觉资源必须融入小学语文《ai eiui》教学行为,形成视觉教学后才能发挥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例如,在“动画激趣学好短句”教学中,学生在看完“看图编故事学习短句”的课件后,教师随机出示音节卡片,让学生一边看卡片,一边编故事,从而视觉资源与教学发生联系,形成效果良好的视觉教学行为。

最后,在制度层面,形成小学语文《ai ei ui》的视觉教学理论。视觉技术与小学语文《ai ei ui》教学整合中不仅需要应用视觉资源,产生视觉教学行为,还应该根据视觉教学理论,引导《ai ei ui》教学的更好开展。例如,在开始时,用什么课件、怎么用课件才能更好创设情境,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在结束时,选择什么图片,怎么选择图片,才能引导学生自编故事?在自编故事中,又怎么样将图片内容与《ai ei ui》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总需要视觉教学理论提供针对性的引导。

三、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方式

“在后现代社会,图像的无限增值确实可能带来‘量变导致质变’的逻辑后果,但一味强调图像符号的衍生逻辑和自身规律,一味拱手相让人类的精神领地,甚至无条件牺牲主题性,那才是人类悲剧的真正开始。”只有剖析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诸多关系,尤其是视觉技术与课程的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实施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视觉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为此,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在分析视觉技术与课程如何产生关系的基础上,阐释视觉技术如何才能融合课程教学中,形成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方式。

(一)视觉技术与课程的关系产生:历史的、生成的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既包括此事物整合于彼事物的过程,也包括彼事物整合于此事物的过程,其结果是促进两类事物的共同发展变化,进而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如果要分析课程中的视觉技术特征,则必须先了解视觉技术是怎么进入课程中的,即视觉技术与课程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从产生来源的角度看,课程教学中的视觉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领域的视觉技术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如大众传播中的视频编辑技术:二是基于教学理论开发出的用于课程教学的视觉技术,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知识可视化技术等。在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视觉技术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仅有那些满足课程需求的才能被应用到课程中,成为课程中的视觉技术。

课程中的视觉技术指一般意义上的视觉技术经过不断调整修改,具有满足课程需要的某些属性、功能后,被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实践中。无论是作为方法、策略还是手段、工具,视觉技术与课程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不是提前预设的、本来就有的,而是历史产生的、变化生成的。当视觉技术还仅仅作为一项技术产品存在于课程教学之外时,并不会对课程教学活动产生深刻影响。视觉技术必然经历与课程互动的过程,才能有效渗透到课程教学中。

此时,课程中的视觉技术已经不再是自身技术特征而决定的,而是由其所在的课程系统所构建的。视觉技术作用于课程,使课程资源形态、课程教学行为等发生改变时,已经和课程融合在一起。为此,课程中的视觉技术都不仅仅是从技术应用的可能性得到解释,而必须纳入到课程系统中加以考察。

(二)视觉技术的课程价值实现:视觉技术的课程化

就自身而言,视觉技术是中立的,对课程并无价值可言。当它与课程发生关联,就与课程产生了价值关系。当视觉技术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不适应课程需要时,作为课程教学实践者的教师、教育技术等人员必然改造不合要求的视觉技术,并不断通过“课程需要一视觉技术一学生发展”之间的互动和调适,让视觉技术逐渐成为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发挥视觉技术促进课程发展的价值。

视觉技术进入课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视觉技术课程化的过程。视觉技术的课程化指教师、教育技术人员等面向课程教学的问题,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改变视觉技术的特征和属性(如,视觉工具的组合、视觉资源的呈现等),以更加适应课程的需要,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何一种视觉技术,即便是专为课程教学而开发设计的视觉技术,在没有经过具体的课程环境和教学实践“塑造”以前,都只能是独立于课程外的视觉技术。由此可见,视觉技术课程化是应用视觉技术优化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视觉技术课程化的过程中,视觉技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环境中被塑造改善,逐步发展成为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并以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参与课程的变革、创新。经过视觉技术与课程的相互作用后,视觉技术尽管在名称上还是视觉技术,但已经不再是先前的视觉技术,而是按照课程需要被设计完善的视觉技术:课程尽管在名称上还是课程,但也不再是原来的课程,而是视觉技术支持后不断革新的课程。

(三)视觉技术课程化的方式:基于教学设计变量的分析

“只有掌握教学设计思想的灵魂,才能实现教学设计可视化的自由形象创造,教学设计的可视化与创造性也才能紧紧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分析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条件变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采用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变量(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可以产生学生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变量(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等),可以进一步探究视觉技术课程化的方式,如图3所示。

首先,分析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条件变量,把握视觉技术课程化的前提。由于不同背景的学生存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和认知风格等差异,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针对性满足学生需要,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呢?开展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时,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视觉接受能力: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梳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课程的内容特点,为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奠定基础。

其次,采用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变量,进行视觉技术课程化的关键,在分析视觉技术所能解决课程问题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学生视觉学习的认知过程,分析如何使用视觉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具体表现在采用适当的视觉信息的组织策略、视觉内容的讲授策略和视觉学习的策略。例如,在知识可视化技术与课程整合时,“要确定受众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要选取合适的可视化知识载体形式,同时要考虑知识的趣味性和易懂性,从而实施知识的组织化和可视化。”

最后,产生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变量,关注视觉技术课程化的效果。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不仅涉及视觉技术支持下教师课程教学的效果,而且应该关注视觉环境下学生课程视觉学习的效率。视觉技术课程化的效果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视觉技术的补偿作用,可以优化课程的学习环境,可以一定程度弥补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联系的局限:(2)视觉资源的支持作用,能够支持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课程视觉学习的效果:(3)视觉表达的交流作用,可以减少学生交往沟通中的许多局限,提高课程教学中视觉学习的效率和讨论交流的质量。

四、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评价

在相关研究中,尽管王美通过研究者运用视频研究促进在职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案例,具体描述了面向教师的视频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但整体而言,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评价始终没有明晰。究其原因,一方面,视觉技术发展迅速,陆续出现新的类型和版本,不断产生课程教学中应用视觉技术的新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评价参考,视觉技术与课程怎么有效整合始终不够明确,容易导致教学实践者无所适从。那么究竟如何面向课程教学,选择、设计视觉技术呢?怎样应用视觉技术,才能发挥促进学习最优化呢?这些都是评价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必须关注的问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者鲍里奇(Borich)在1988年指出,共有六项教师行为可以作为判断有效教学的依据,主要包括(1)教学的明确性(clarity)指教学目标的表述明确:(2)教学的多样性(variety)指教学活动多样、内容富有变化、信息资源多元:(3)教学的任务取向(task-orientation):指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4)投入教学的程度(engag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指师生投入教学的时间、精力和程度;
(5)成功的班级管理(success class management):指以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6)师生互动关系(mutual interaction):指师生交流或沟通情况。根据上述的六个方面,结合课程教学中视觉技术的应用状况,可以形成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评价表,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而言,评价维度涵盖教学明确性、教学多样性、教学任务取向、教学投人程度、班级管理情况和师生互动关系六个方面,评价程度上包括较好和较差两个方面。

首先,在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需要根据某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目的,考虑是否需要应用视觉技术、选择具有哪些功能的视觉技术;
然后,在视觉教学理论指导下,分析视觉技术的应用情境,选择、设计和应用视觉教学资源;
最后,比较视觉资源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差距,提出讲一步改进视觉教学资源选择、设计和应用的方法。

(一)是否立足课程问题探讨视觉技术的教学应用

目前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多视觉技术的角度出发,从课程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鉴于此,教师应把视觉技术作为影响课程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式,立足课程问题探讨视觉技术的教学应用,使视觉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提高视觉技术对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应该在分析课程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关注教师应用视觉技术的方式,关注学习者使用视觉技术的特征,关注视觉技术的应用范围,课堂、学校还是社区。

为了更好应用视觉技术优化课程教学,需要关注“技术的适应性及适宜性,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是解决问题的最简单、最有利的方案”。在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应用视觉技术支持“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创造有效的视觉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以主体地位进行课程学习。设计适合于教师和学生的视觉教学环境,视觉信息环境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要适于学生的学习。

(二)是否基于教学关系反思视觉技术的应用方法

“教学关系,通常指称的是教学内部各基本要素本身及相互间诸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教学关系中的反思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自我教学和活动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评价、控制和调节。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在特定的教学关系中,思考不同视觉技术的应用方法,针对性地进行视觉教学设计,即综合应用视觉技术,构建丰富视觉资源,设计视觉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

首先,根据教学关系,尽量选择更有教学价值的视觉技术类型,如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即将广泛应用的、对于某种课程可能有独特价值的或者特别受到某类学习者喜爱的等,其次,利用视觉技术,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学习材料、教学环境等保障,如借助视觉交流工具,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通过视觉思维工具,关注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最后,教师面向课程教学问题,根据具体的教学关系,反思视觉资源的开发应用状况:根据学生的视觉学习特征,提出视觉技术的应用方法。

(三)是否应用教学理论开展视觉技术的教学设计

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是淄博市教科所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根据新型文化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进行研究的。经过十几年的攻关研究,淄博市教科所构建起在中学进行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理论与操作方法。

一、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的研究与价值评定

(一)“九五”对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影视文化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文化形态之一,影视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文化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基础教育一直没有开展这项文化教育,使教育落后于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高潮之际,淄博市教科所自1993年开始将基础教育中的影视文化教育问题列为重要研究对象,由此规划成“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影视文化课及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1997年这项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组倾注十几年的心血进行攻关研究,着力进行课程、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与实验。通过在省内外80多所实验学校开展教学实验,研究课程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质、进行智力开发的巨大价值,并根据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将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定位为地方课程,由此解决课程空间问题。经过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辛勤努力,“九五”期间完成了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课题研究报告于2001年11月通过全国教科规办专家组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根据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影响的新特点,创设一种新形态的课程这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意义”。[1]

(二)“十五”期间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研究

“十五”期间,课题组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体系,研究影视文化课程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等,研究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1.研究出台《课程标准》。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与理论信息,并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有关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课程教育思想。经过将近一年的攻关研究,课题组先后五易其稿,撰写成《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讨论稿)》。对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教育目标、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进行了规范,从课程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从而使影视文化课程成为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新型文化课程。并以地方课程的方式列入中学课程体系。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央教科所有关专家的审定,《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以“实验稿”的形式作为现阶段课程实施的指导文件。[2]这是全国第一份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2.教材建设研究。2002年9月课题组“关于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之中,对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与教材建设、教学理论与教材教法等方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为教材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教材体例在“九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文本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研究,努力使之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教学实验中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订,由课题组研究的2册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已印出样书(正在编写第三册)。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报告(二万余字)也已发表。[3]教材研究成果已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组鉴定,并在全国地方课程研讨会上作为重点成果展览和介绍。中学影视文化课程不仅在全国中学影视教育中独树一帜,而且在地方课程的研究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思想

课题组在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理论的研究中,在高层专家的指导下,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构建起相对完备的课程教育目标体系,对教材的编写与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一)课程教育的基本理念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性质与课程位置的确定,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研究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了影视文化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标准确定了中学以“课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影视文化教育”,[4]通过实施影视文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从而使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综合性、经典性、趣味性等特点。学习这样的课程会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是审美水平,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影视文化课确定为地方课程,使这门新课程进入中学课程体系有了恰当的空间,也使课题组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承担起课程教材研究与管理的职责。

2.课程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教育希望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构想和蓝图的性质。课题组依据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影视文化课程的审美特点和影视文化课程对中学生诸项素质的培养,构建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总目标:学习影视文化课程,通过对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和审美方法,对作品表现的各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形象、人文和科学精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养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追求高雅影视艺术的审美趣味,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同时,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全球意识,以及关注社会、改造社会、美化社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生活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还要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二)教材体例与教学方法

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包括多种载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呈现方式与体例各不相同,教材的使用也不同。一是影像教材。根据课程教育目标所选择的各类体裁与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构成影视文化课教学内容的主体。影像教材是学生学习影视文化课的根本教材。学习影像教材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集体观赏。只有在学生充分观赏原片之后,才能实施课堂教学。二是文本教材。文本教材是帮助学生学习影像教材编写的学习指导用书。是学生学习教材作品的辅导和进行课程训练的依据,文本教材的内容主要由课文、练习项目的设计、单元专题知识等三项内容组成。课文与练习的设计力求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图文并茂,活泼多样。三是剪辑片段。是将教材作品的重点情节剪辑出来所形成的教学课件或教学实例。一部故事片思想与艺术信息量很大,将影片的重要内容分段剪出,根据课堂教学审美的需要适时插播。根据教学实验,一节课所用剪辑片段的总长度一般不超过15分钟。四是教学参考资料。是为教师备课准备的具体教材作品的教学资料。对选作教材的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剪辑片断的内容作出详细说明,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影视文化是以影像为载体的新形态文化,在中小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没有现成的教学法。在“九五”至“十五”期间,课题组在省内外80多所学校中开展了广泛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师培训会、听课督导、教学公开课、专题研讨会、优质课评选等教研活动,深入探索影视文化的课教学规律,一批优秀实验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在全国各种会议上出示教学公开课,并在2002年7月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出示两节教学公开课;
通过创办《影视文化课教研通讯》及时反馈教学实验信息,进行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课题组在扎实深入的教学实验中逐步揭示了中学教学影视文化课的基本规律,构建起影视文化课教学特有的“四步教学程序”,以审美心理为基础的“导引—发现”式教学法,为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模式。

三、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

影视文化课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特征,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人格的重要途径。这门课程从实验阶段就深受学生的欢迎,上影视文化课成为学生的期盼。课题组从多年进行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成效来看,影视文化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素质、智力素质等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优势。

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主要通过人类创造的文化精神陶冶人、教育人。以选取各种高尚的典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影视文化课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美感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高尚形象的道德精神价值,加深对人生真善美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积极、高尚的人文素质。而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先进的审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选取优秀影视作品欣赏,自觉接受高雅影视作品的陶冶。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式思维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影视文化课以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系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重智力潜能,尤其是右脑功能的智力潜能,这能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积蕴新的潜质和能力。这使影视文化课教学成为中小学生发展智力素质的新的增长点。

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会议中展示。2001年课题研究成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出,并出示教学公开课。由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广泛影响,2002年7月中小学影视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淄博召开,课题组负责人作了《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市教育局长与淄川区实验中学、张店区实验中学校长分别介绍了开展影视教育的经验,周村区实验中学孟涛老师现场出示教学公开课《逆风而行》。2003年4月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由蓝天出版社出版。从而使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形成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操作方法。

四、推进课程实施的新阶段

2013年10月《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被列为山东省教育科学2013年度重点课题,有115所中小学学校开始进行教学实验。2014年5月由山东省教科所主办,淄博市教研室、教科所承办的“山东省‘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成果展示、研讨会”在张店一中召开。青岛、潍坊、莱芜等地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以及淄博市各区县教科室主任、实验学校领导老师等240余人参加了会议。课题负责人做了课题开题报告,简要解读了《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课程性质、课程教育目标体系,以及教材建设研究等内容,重点做了《影视文化课程教学基本理论》讲座,从“课程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导引—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影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任课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理论与操作方法。张店九中谢文斌、张店一中杨静老师分别执教了《被告山杠爷》、《唱诗班的男孩》。教学公开课较好地展示了影视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获得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与会老师认为淄博的影视文化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操作性强,能理解可掌握,教学影视文化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这次会议为中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为推进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标志着影视文化课程实施进入一个新阶段。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释:

[1]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29.

[2]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326。

[3]卓晴君,徐 岩.地方课程建设研究实录[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143-162.

[4]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

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 多元文化教学 世界英语 可借鉴性

论文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不同国家在使用英语时都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世界英语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但世界英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高校在英语教学中,要从多元文化出发,正视世界英语的本质,从中分析出其可借鉴性,以提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就探究了多元视角下世界英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多元视角出发来分析世界英语的可借鉴性。

引言

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速度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有无实际标准的问题已经成为了英语使用者和研究者关注和讨论的重点。据统计,现阶段全世界每天约有20亿人在使用和学习英语,英语这种迅猛的发展速度也体现在各国的教育体系之中。现阶段英语教育已经成了我国高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高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从多元视角出发,分析世界英语的可借鉴性也成了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1.与多元文化视角下世界英语相关的论述

与多元文化视角下世界英语相关的论述认为,在某一语言已经完全实现国际化以后,其作用将不再局限于传播一种类型的文化,而非英语国家的英语使用者也会使用英语来向其他国家的人讨论和解释本国的文化。还有学者认为,英语文化系统中可以存在三个同心圈来作为其中心,且每种语言都具备表达文化和交际工具的双重特征。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其非母语使用者多于母语的使用者数量,而且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通常会夹带较多的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特色,这样就必然会对英语本身的变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便是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使用者,其所掌握的也只是英语文化和语言系统中的一部分。所以,在英语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在各个高校开展多元化的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较为紧迫的任务。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十分重视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丰富和尊重,强调在理解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鉴赏和理解,从而最终实现对世界文化的鉴赏。

2.高校英语多元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近些年的高校多元文化视角下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英语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多元文化素质较差,还有待于提高,且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由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自身素质较低,则教学质量很难会得到保证。第二,我国现有的高校英语教材在时效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方面较差。第三,我国高校英语的教学内容太过单一、枯燥,这样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多元文化教学和实际交流的各项需要。第四,我国高校英语对于课程和大纲的设置要求较为模糊,且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3.高校在世界英语环境下实行多元文化教学的措施

从多元文化教学理论和世界英语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在高校中实施多元文化英语教学的措施:

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同时考虑世界英语理论中的三个同心圈,充分尊重世界英语文化的平等性与多元性。

其次,高校要对英语教学大纲做适当的规定和调整,细化描述总揽性的内容,重视多元文化的英语教学。在设置课程时,要适当增加英语文化教学课堂的比重,将多元文化教学应用于英语语言技能和知识教学以及技能训练的全过程中。在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常常被称作英美概况或是英美文化这类的名称,这使得学生无意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英语是英美文化中专有的。但实际上英语文化的含义却并非仅限于此,英语在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之外,也在传播着很多非西方、非英语的文化内容。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在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了解需要在怎样的环境中使用英语,也没有对于某一国家文化的特别兴趣,所以,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将学生向多元文化引导,培养学生承载不同文化的能力,从而避免盲目崇外和妄自尊大。

再次,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介绍地理和历史知识的形式来介绍不同文化中的交际方式。在编写高校英语教材时,必须要按照世界英语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新趋势来进行更新,从而确保其时效性和准确性。英语教材必须要对三个同心圈所涉及的文化类型都有所介绍,且最好要做到说、听和视相结合,并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最后,各个高校还要重视对于英语教师多元文化和世界英语理念的培养,不断促进教师多元文化视角下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对于多元文化英语教学的理解和认识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体会,因此,其对于多元文化英语的内涵也没有做到完全彻底的理解,有些教师甚至会产生误解和偏见。高校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最有利方式就是将教师送往三个同心圈中的不同英语国家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体验,从而让教师形成最为直接且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其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同时,各个高校也可以聘请来自于不同英语文化背景的语言专家来给教师做培训和讲座,在培训过程中还要涉及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的探讨和交流。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收集教学结果反馈,并适当改进教学方法。

4.总结

综上所述,世界英语的发展及其特点表明,现阶段世界英语不再仅仅是西方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也承担着向西方世界传播东方文化的任务。在我国高校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学方式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将会促进我国高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并且真正地实现跨文化的英语交际。同时,要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的检验标准,让学生真正爱学、会用英语,从而更加适应时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化雪.多元文化语境下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5):28

[2]李涛.世界英语变体理论及其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6):36

[3]赵园.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发展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