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五篇】【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15:15:03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师:课前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请大家快速看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日寇和西双版纳特种部队——战象打了一场恶战,战斗结束后,发现了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人们在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五篇】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范文第1篇

【教学片断】

师:课前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请大家快速看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日寇和西双版纳特种部队——战象打了一场恶战,战斗结束后,发现了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人们在旁边救了它,这头象的名字叫嘎羧,26年过去了,它还不忘走到打洛江边,找到浴血奋战多年的将士们。故事深情歌颂了嘎羧善良忠诚的情怀。

师:我首先要表扬他勇气可嘉,概括的内容比较全面,但如果语言再简练些就更好了,谁再来试概括一下。

生:课文写了嘎羧重披战甲,来到打洛江畔与当年和自己浴血奋战的战友一起长眠。

师:他说了三个情节,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情节,他说嘎羧是重披战甲,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战甲是保护身体的盔甲,嘎羧披的是什么?

生:嘎羧佩戴的是象鞍,我们可以说它是重披象鞍。

师:真好,我们就用他说的这个词。(板书:重披象鞍)一个“重”字,就把26年前和26年后的事联系了起来,语言多准确啊。那其他情节呢,刚才他还说了重回打洛江畔,这个情节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概括一下?

生:再回战场。

师:你为什么用“再”字?

生:因为它是第二次来到战场。

师:多好啊,用词也非常准确。(板书:再回战局)

师:最后一个情节谁来说。在它临终前,它最后所做的事是什么?

生:光荣归去。

师:这位同学特别会概括,他读懂了嘎羧的行为。(板书:光荣归去)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情节,这是嘎羧在临终前做的事,那它在26年前战斗结束后幸存下来的这个情节,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

生:战后幸存。

师:真好,我们就用她说的这个词。(板书:战后幸存)。

师:你们看,这么长的课文,经过我们的思考、概括,就提炼出了这四个主要的情节,值得积累下来吗?

生:值得。

师:我看咱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把这四个词抄写在笔记本上了,真会学习!如果你写完了,把这四个情节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大象嘎羧,26年后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来到曾经奋战的战场,最后光荣地将自己掩埋的事。

师:比刚才说的内容更全面,语言更简练了。这篇文章是长课文,又是小说,我们今后在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抓住主要情节或事件,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思考一】永不过时的概括能力训练

纵观34节观摩课,很少见有张龙老师那样的“大手笔”——花时五六分钟训练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为什么其余的老师那么怕在观摩课中展示概括能力的训练呢?首先,是教师的功利心在作祟,觉得概括能力训练很难有亮点,何况是大型赛事,更不愿尝试。其次,教学观念有失偏颇,重局部而忽视整体的把握。有些课在初读之后还没有很好地感知整体,教师就急急忙忙往前赶,直奔所谓的“出彩部分”了,长此以往,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可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目标,概括能力的训练永不过时!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这是阅读课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也许没有太强的“观赏性”,但是语文课需要这份朴实,公开课更应该展示这一面。

【思考二】扎实有效的概括能力训练

初看张龙老师的教学片断,也许会感觉很“实”,甚至有些“平”,但我对这“实”甚至“平”却是满心欢喜。因为,实中见效,平中出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张老师把握了长文短教的方法,根据文本特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思路。他先让学生自由表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主次不分,语言不简练。接着,张老师顺学而导,不急不躁,铺路搭桥,化难为易,学生潜心会文,分别概括出: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光荣归去、战后幸存等四个小标题,根据板书,学生很快便简洁地概括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总结学法。一切自自然然,一切水到渠成,实现了“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的华丽转身。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参与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正是如今教学之现状,课堂上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传授的知识,为什么学生不易接受,甚至厌学、弃学?为什么当今社会上的那些流行歌曲,学生无师自通,连那些双差生都唱得很好,甚至音符、节拍都唱得很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兴趣。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积极地、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才能使他们的各种感官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变语文学习为愉悦的精神享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呢?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巧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导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对课堂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开课时,我们常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或猜一个谜语,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或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用新奇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讲《草船借箭》时,我们先放视频,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激越的旋律中,在壮美的景色中,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创设了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诱发学生进入新的教学境界。通过“境”来表现“情”,再通过“情”来深化“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这种直观演示,能把教学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也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二、发掘教材的深层意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各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然而激发学生兴趣长期、有效的方法,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课文深含的意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讲《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对于战象嘎羧在生命大限将至时的种种看似怪异的做法,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它是动物这一层面,也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它的感动,而是应深研教材,设计想象、补白的教学环节。如讲到课文第三部分“凭吊战场”时,就要引导学生想象:“嘎羧来到打洛江畔,它可能看到了什么?它又想到了什么?还可能想说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想象,再进行师生的深情补白,如:“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留恋着这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在感谢那些救过它的人们;
它发出吼叫,似乎想说再见了,村民,我要去找我的战友!”“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看到了与自己浴血搏杀的战友和四处逃窜的日寇;
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听到战友在战场上搏斗时的吼叫声;
它发出吼叫,似乎想说您好,我又回来了,战场!”这时,学生已沉浸于悲壮的思绪中,很多人早已热泪盈眶,屹立在学生心头的早已不是一头战象,而是一位钢铁战士,学生对它的感情也进一步升华,由感动到钦佩到难忘。由于我们注意发掘课文深含的意蕴,又精心地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因此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也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练“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自主学习 培养兴趣 改进教法 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质量观的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研究和探讨有关的问题,十分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依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某教师在上《中日甲午战争》一课时,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历史声情并茂、形象的再现于课堂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下列问题:(1)清政府是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下对日宣战的?(2)这次战争有哪些主要的战役?(3)整个战争过程中涌现出的爱国将领和投降者有哪些?(4)《中日马关条约》的性质和严重后果是什么?(5)这次战争中方失败的原因?其次叫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片《中日战争》。第三,让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提问,落实知识要点。通过一环又一环的教学,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地把形象和思维融为一体。

又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当讲到山顶洞人己会人工取火时,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山顶洞人,也来钻隧取火。于是,学生把各自准备的石头、木棒拿了出来,有的将石头互相敲打,有的把石头互相磨擦,还有的拿石头敲木棒,但都没有把火钻出来,最好的一位也只达到“感到石头烫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为什么我们现代人还取不出火呢?学生边敲打边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现在的石头不是古时候的石头”。“我认为是我的力气太小了”。“我认为是没有掌握山顶洞人的取火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最后,学生自行归纳:山顶洞人发现人工取火的最大可能,一是用石头打野兽时,没打中,而打中了另一块大石头,而石头旁恰好有茅草,被飞溅的火星点燃。二是山顶洞人在磨制石器时,产生的火星恰巧点燃了自己穿的兽毛衣裙,否则怎么会有引火烧身这句话呢!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在教师的问题上,内心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渴求。

二.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历史学习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历史

衡量历史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不在于当时让学生掌握多少基础知识,而主要在于学生能否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体验历史。如在学习破解彩陶之谜时,某教师让学生自己亲自制了一些陶制品,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上面设计不同的图案,将他们的制作放在班内进行展览,通过展览,发现同学们设计的样式十分的新颖。而且每种图案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尤其是一些平耐‘不爱表现的同学的作品却特别的出色,受到了全班同学的称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安排,也可让学生扮演某些历史人物,让他们“身临其境”。如在学习“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课时,有位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写小剧本、分配角色,并对“孝文帝改革”一目排练成表演剧:学生把“南伐”兵士疲劳之至、苦不堪言,纷纷向孝文帝求情,停止前进,孝文帝适时提出“迁都”一事,表演的淋漓尽致,还自制“汉服”替代了“胡服”……这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印象可谓根深蒂同,并且认识了“汉服”、“胡服”的特点,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是怎样设计问题。一个匠心独到的教师设计问题,往往会产生“一时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但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教师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例如:如关于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的问题,先设问:“今天,在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然后启发学生:“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对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我们应如何评价?”鼓励学生各抒已见,达成共识: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坚定和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对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l、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大胆创新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其创新思维流畅、创造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

验他们的感觉。同时也要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这时的学生才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这时的教育也才最能奏效。

2、课堂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把孩子当作“大人”。

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上课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老师和同学们同在台上,每个同学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当主角。除了通过提问、对话、讨论等活动中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外,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表情,及时得到反馈,提高课堂艺术。教师还要特别关照到所谓容易被遗忘的“角落”,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给他们参与教学的各种机会。还有一种历史课上的“特殊人物”――思维活跃,但并不是各科的学习都能达到优良的学生,应给他们以表现“才华”机会,培养他们自信、自意的情感。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范文第4篇

一、 准确真实性:历史课堂教学不是说评书,更不是演话剧,而是真实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教师应该像史学家那样,使用直率而朴素的教学语言,不要因美辞而害意,不要因卖弄而练饰。我国有很多史学家文风就非常的质朴。如范文澜先生就是典型的一位。他在谈到太平天国领袖们对天京事变应负的责任时写道:“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横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尤其是最后一坏,历时较久,祸国的军令政令迫使太平军逐步削弱以至于溃灭。”这一简短的话语,直截了当,朴实无华,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使人寻味无穷。这些就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语言的借鉴。

二、 形象生动性: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看不到,摸不着,教师要想使那久远的历史事件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想听、爱学,除了使用直观教具外,就必须发挥语言的直观作用,用言语唤起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的历史表象或进行想像以形成新的历史表象。这就要求教师把历史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场面。如:讲中法战争镇南关之点战时就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年近70岁的老将冯子材,头裹方巾,身穿短衣,脚踏草鞋,双手紧握长矛,大呼一声跃出墙外,率先冲入敌阵,与法军展开肉搏战;
再如讲北宋瓷器做工精细、色泽莹润时就可用这样的比喻“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讲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时可用范文澜先生的比喻“鹅行鸭步式的前进”;
讲清朝后期官场腐败可用“文官爱钱又惜死,武官怕死又爱钱”等等。这些绘声绘色、简洁生动的语言,不但能形象深刻地说明历史问题,还给学生留下了逼真而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情感激励性:就是要求教师讲课要声情并茂,以情感人。这种情感激励,既可以用在语言的遣词造句上,也可以表现在说话时语言的话调上,教师要用热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使学生受到正义感、爱国感、英雄感等感情的熏陶。如讲圆明圆被焚烧时,我就使用控诉性的文字和采用悲愤的语调讲道:“侵略者焚烧圆明圆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象发生了日蚀一样。中国人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愤,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

我觉得这样讲述,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 通俗易懂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十多岁的青少年,他们的历史知识和语言词汇的积累尚有不足。

为了减少以至避免由于生僻的词句和艰涩的话语,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历史教师应当注意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适当口语化,多采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懂。如讲“淝水之战”中秦军的战败时我就用了《历史小故事丛书》中的语言:从淝水战场上溃退下来的秦军没命地向西北方向奔逃。为了躲避晋军人马的追杀,他们不走大道,专在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地里奔跑,盔甲、兵器、旗帜丢得遍地都是。由于内心极度惊恐,他们听到尖厉的风声和空中鹤群的啼鸣声,都当作是晋军的追兵,吓得不敢喘口粗气,争着逃命。许多士兵被后面拥上来的人马活活踩死。后来,人们就用“风声鹤唳”来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仅不会丧失历史的韵味,反而会使历史教学语言更加通俗,更有生气。

五、 风趣幽默性: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教师的风趣幽默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佐料”。幽默是清风、是智慧,它能给人以欢笑,也能给人以思考。例如:我在讲1959到1961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失误,又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勒紧裤带,生活十分困苦时,我给学生讲了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对子女的期望是:“儿啊儿,快点长,长大当个司务长(食堂管伙的)吃白馍,穿大氅……。”学生在笑声中又多了一种苦涩的思考。

六、 反映时代性:历史教师要想把历史课讲的深刻透彻,让学生印象深刻,除了用词要精当和叙事要具体之外,还应该注意到讲课所选的史料要能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如讲西安事变时我用了徐彬如先生在回忆西安事变时的一段叙述:“张学良带周恩来同志去见蒋介石,张学良说周恩来先生来了,蒋介石一听脸色变了,非常害怕,连说:不见,不见。张学良笑了,说周先生已经来了,你们是老交情,我们是近年新交。宋子文、宋美龄也在场。周恩来同志进去了,同蒋介石握了手说,我的头是从你的刀底下滚过来的,现在都不说了,一致抗日吧,宋美龄圆场说:算了吧,以后不剿共了。”这一段记录,不仅形象地勾画出了蒋介石的狼狈心虚和周恩来的磊落豁达,而且把当时中国社会即将结束内战、开始抗战的时代气氛具体地呈现了出来,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是提高学生能力,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重视对史料的积累、整理和应用。史料是构成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含有史料内容的历史教学语言是不可想象的,作为历史教师要博览群书,尽可能多地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广阔深厚的知识背景,为教学语言奠定基础。当然还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剪裁,“择其善者而从之”,还要把这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熟记、咏诵以使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运用。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范文第5篇

一、优化课题内容,激活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电教媒体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录像,先播放一组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现实镜头,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
然后因势利导播放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重要镜头,从而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时我突然打出幻灯片《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又出示幻灯片《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成就感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既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

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和创设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历史思想教育

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平壤战役与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战役与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与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争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弃城逃跑的叶志超、在英美教习唆使下的清军将领等人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片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的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1)甲午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了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为什么甲午战争最后会失败?这样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

三、灵活运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能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了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了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我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了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了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灵活处理巩固小结环节,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