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邮政研究论文【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30 14:50:11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在经济发达国家商业广告占邮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邮局则是商家销售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直销业务发展前景看好,这给邮政带来业务发展的良好机遇。日本邮政对直销市场的定义是从生产商直接到用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邮政研究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邮政研究论文【五篇】

邮政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在经济发达国家商业广告占邮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邮局则是商家销售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直销业务发展前景看好,这给邮政带来业务发展的良好机遇。日本邮政对直销市场的定义是从生产商直接到用户,减少中间批发、零售环节,直销应该是方便用户,降低成本的一种销售方法。直销信息和样品目录的传播媒体可分为三大渠道:邮政、电信和互联网络。据日本邮购协会统计,邮购产业年收入2.1万亿日元,占日本零售业务的2%,年增长呈上升趋势。实践说明,直销这种购物方式在欧洲不仅稳定,而且同邮政金融业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邮购这种直销形式在日本已被公众所接受。据日本邮政统计,日本印刷产品目录、邮购杂志和商业广告信函的费用占媒体广告费的50%,而这些印刷品和目录的传递及有针对性的投递大多数需要邮局来完成,所订购的实物和物品的投递邮局占60%,可见邮政除同企业联办和自办邮购业务外,在产品目录传递和直销中所占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直销媒体发展潜力很大,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电信市场销售、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商业广告信函。在经济发达国家商业广告占邮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邮局则是公司销售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邮政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开办代收水电费,代售戏票、飞机票,发放驾照等业务,使邮局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

目前在世界各地,信息通信技术正在迅猛发展。通过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共享各种信息。在这种形势下,邮政的网络应该显示其大众化服务特有的自身价值。在21世纪,多媒体这一高新技术从工业到行政管理都将成为社会方面具有影响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许多国家正在形成新的观念,即利用邮政网络为社会提供“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服务。这种服务通过把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邮政网络而完成。“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是指几种行政手续和公共服务手续(例如养老金、办理交纳税收、水电费和发放驾驶执照等)仅在一个邮局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即可办理。“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是邮政利用高新技术开辟新业务的一种尝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站式”行政管理服务的优点有:为民众提供方便服务,克服目前办理各种行政手续需跑好几个部门方可办理的缺点;
国家无需增设或专设地方政府办事机构;
减轻各级地方工作负担,使其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可节省人力和政府开支,同时这种新业务的开办能够给邮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日本邮政已经开始在几个试点城市办理“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通过邮局信息终端,试办理以下三种业务:(1)申请使用公用设施;
(2)申请雇佣保姆服务;
(3)志愿人员登记报名。将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利用邮局信息终端把邮局和地方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联成一个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用户只需到一个站点即可办理各种繁杂的行政手续、申请等。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使邮局的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邮政已开办“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办理代收水电费,代售戏票、飞机票,发放驾照等。以合理的价格办理此项业务,邮政部门都有所收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引进为邮政网络建设和新业务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少国家的邮政部门积极利用和引进新技术,借用高科技通信平台发展邮政业务。在多媒体信息时代邮政要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开发电子邮政等新业务已成为人们共识。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邮政带来良好的机遇,在发展新业务的过程中,邮政部门广开思路,自己不能独立承办的业务就主动与其它部门协作。为了适应通信市场的发展需求,向商业化和企业化迈进,各国对邮政机制和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普遍服务是邮政参与市场竞争,走向商业化和企业化的一个最大问题。邮政放弃垄断走商业化和企业化经营道路,不仅要从组织机构上进行改革,而且在财务制度等方面也要改变以适应新的机制。企业的经营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意味着纳入商业轨道后,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离开这一基本原则,邮政商业化或企业化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等于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但在世界上,社会性普遍服务基本上成为各国邮政不可放弃的前提条件,因此,邮政在承担普遍服务中需要得到相应的补偿和法律保护。目前一些国家采用的办法是:国家给予补贴或给予一定限度的专营权,以弥补邮政普遍服务中的亏损。除此之外,不少国家邮政部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邮政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成立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邮政实行“政企分开,监管独立”,告别“政企合一”体制模式。在邮政企业改革中,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仍然比较落后。本文从邮政企业文化功能和现状来分析出发,为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找到突破口。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一、邮政企业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

这种导向体现在邮政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目标的指导上。经营理念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凝聚功能

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邮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在邮政企业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意识不到位

中国邮政长期以来在人心目中,是政府部门,是个“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因此一直认为邮政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具体表现在:(1)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仅满足于开展文体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2)将企业文化“表象化”,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单一注重外在环境、形象建设。(3)将企业文化“口号化”,只注重在理念层面提出一些口号,缺少员工参与的过程,没有真正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但随着邮政企业化改革,邮政企业的文化不在是简单的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为人民服务”,同时邮政企业还得进行企业化运作。

2.缺乏文化价值观体系

作为一个邮政企业的文化系统,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以塑造、规范员工行为。但我国邮政长期以来没有建立一套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三、中国邮政文化建设对策

1.加强邮政价值观建设

我国邮政企业独立运营以来,已逐步走出分业时的低迷,但艰辛后的疲态、驱动力不足的矛盾有所显现,这已成为邮政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竞争的思想障碍。加强邮政企业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2.加强邮政精神建设

邮政独立运营以来,各级邮政企业都倡导、提炼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如江苏邮政的“爱岗敬业争奉献,开拓进取创一流”企业精神;上海邮政的“创一流邮政,建都市窗口”企业精神。进入转轨时期的邮政企业,必须从时代要求出发,从中国邮政大局出发,从邮政行业目标出发,不断调整、丰富、完善,提炼、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宗旨、经营理念、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坚持普遍服务。邮政企业虽然进行了现代化企业改革,但仍属于社会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用性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普遍服务应是邮政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理念。(2)确保邮政服务质量。“质量是第一生命线”。邮政企业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操作技能。德国邮政全国不论远近,信报都达到了“次日递”的指标。由于德国邮政安全可靠,信用卓著,用户对许多重要文件也基本上都按平信交寄,他们以“迅速、安全”取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3)提高经营效益。邮政企业应以专业营销为突破口,以社会营销和中间业务为着眼点实施虚拟经营手段。如澳大利亚邮政改革后,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按照商业运作模式,引进了私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设立年度盈利计划,实现邮政的扭亏为盈局面。

3.加强邮政形象建设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树立起来的知名度,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无形资产。邮政企业塑造的企业形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塑造服务形象。优质服务既是用户的需求,也是邮政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树创”活动和行风建设,坚决杜绝“冷、硬、顶”现象,本着“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原则尽量为用户提供方便,真诚而高效地为用户服务,树立优良的行业风气。德国邮政营业员是坐在高凳上办公的,好象站着一样。给用户办理业务时,脸带微笑,动作神速,口中还不时与用户交谈,交代已办的手续后并道声“谢谢”告别。(2)改善员工队伍。如加拿大邮政公司为改变公司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从其它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并实行了全面的管理培训计划。同时,为了向员工传播新的经营目标,加拿大邮政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定期散发内部出版物;录像带寄到每个员工的家里,解释重要的变化;规定对重要的建议和模范的工作表现给予奖励;为员工子女教育制定计划等。(3)塑造企业标识。如德国邮政营业厅里,不论州局、市局或的小邮局,在大门上标有“POST”(邮政)字样,德国邮政徽志牛号角下有两个反向的箭头,表示向各地发送邮件。为此,要突出“中国邮政”(CHINAPOST)企业标识宣传,使“中国邮政”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蒋苏萍:提高邮政企业文化力途径[J].中外企业文化.2003.

邮政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社会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邓小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邮政,也需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当前邮政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缺乏自身特有的邮政经济理论体系,这对中国邮政的改革及健康持续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一、建立邮政经济理论体系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中国邮政独立运营已经历了两个年头,进入了新的世纪。由于广大邮政员工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邮政正在逐步摆脱困境,站稳脚跟,在坚持为全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同时,邮政自身也在不断壮大,为进一步发展并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邮政服务构建更加坚实的基础。邮政在独立运营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特别是邮政成为独立运营的产业部门以后,其产业性质、特点、运行与发展规律等都与过去邮电混合运营时不同,原有的一些方针、政策、规定、措施已不适用今天独立运营的邮政。当前迫切需要研究邮政自身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例如:邮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转变的问题,邮政如何转变为集约型发展的问题;邮政产业的经济定位问题;邮政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问题;邮政经济核算机制问题;邮政产品结构调整问题等等。这些经济问题在邮政独立运营以后显得突出和紧迫起来,而邮政自身的一套经济理论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邮政独有的邮政理论体系,使其对我国邮政改革与发展实践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我国邮政学术界的前辈吴越先生在邮政尚未独立运营的1997年就呼吁建立独立的邮政经济理论体系,并在1998年第1期《邮政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重新研究邮政经济理论》的文章,深刻分析了传统邮电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矛盾和缺陷,以及邮政和电信因经济环境变化面临的许多不同的经济问题,论述了重新研究邮政经济理论的必要性。在此前后,我国邮政学术界曾开展了两项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理论研究活动,为建立邮政经济理论体系进行了思想认识方面的准备:一是在《邮政研究》杂志上开展了关于邮政经济性质定位不同观点的探讨和争论,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在此次学术论争中,以新老“物质生产”论为一方,和主张以服务业为邮政经济定位的学派为一方,作了深入的经济理论探讨。经过辨论,对统治邮政界几十年的传统“物质生产”论的错误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批判,同时从理论上初步确立了符合邮政实际的服务业经济定位的新观点,为建立邮政经济理论体系作了思想观念上的准备。二是开展了由全国邮委学术部牵头组织、有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南京邮电学院管理系、西安邮电学院邮政系十多位教师参加的《邮政经济理论研究》软科学课题的研究活动。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讨论,完成了课题研究报告,并经国家邮政局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这一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填补了我国邮政经济理论体系的空白,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邮政作为一个独立经济部门自身独有的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为当前的邮政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明确了中国邮政的未来发展方向。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指出: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对邮政的性质定位、市场特点、网络优势、要素配置、管理体制、经营方针作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如:邮政为社会提供邮政通信服务或劳务;只有作为整体的中国邮政是市场的主体;在充分利用邮政通信网优势的基础上推行专业化运营机制;严格控制成本,把降低成本提到与增加收入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树立以邮递类业务为核心的经营方针;内部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制度等。”这些基本观点“对于指导现实工作和统一对邮政行业的市场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邮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可以看出,邮政学术界的有识之士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邮政自身的经济规律,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邮政经济理论体系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当前的问题是,邮政经济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尚未引起各级邮政管理干部特别是高层决策者的关心和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在邮政的实际运营中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的旧观念以及按照“物质生产”理论套用的经营管理模式。一些重大决策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对中国邮政的健康持续发展将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彻底清除“物质生产”论的消极影响,确立邮政服务业的经济定位

长期以来,关于邮政是物质生产部门还是服务部门的论争,断断续续进行了很多回合的较量。到了近几年,终于在理论上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这可以说是一个可喜的突破,但是这种论争的过程却是曲折的、有反复的。从开始对《邮电经济学》提出挑战,到后来经过修订的《邮电通信经济学》仍然坚持“物质生产”的错误理论,引发了新一轮的批判。从老的“物质生产”论者又演变出新的“物质生产”论的鼓吹者,提出了邮政为生产部门服务是属于“生产”,因此邮政本身也成为物质生产部门的论点,这又掀起了一次新的学术论战。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改头换面或者折衷的论点,所以不再说“物质生产”而只讲“生产”实际仍是坚持“物质生产”的论点,以及说邮政既有服务性也有生产性的二元论论点等等。针对“物质生产”论展开的学术论争,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具有指导实际工作的现实意义。在错误理论的统治下,已经对邮政的改革发展产生了十分有害的影响,在这方面过去是有过教训的。例如把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成本结构模式硬套到不生产物质产品、没有原材料、固定成本占很大比重的邮政头上,提出“报刊发得越多赔得越多”的观点,做出了把报刊推出去自发的错误决策,造成邮发报刊的规模逐渐萎缩、邮政网运行成本反而加大的后果。又如,对服务性质的各级邮政部门搬用物质生产部门下达生产指标的做法,把业务收入作为指令性的主要考核指标,结果出现了一些地方的强迫摊派和数字泡沫等现象。邮政的服务性质不但在实践中已经充分显示出来,而且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也有了一致的认识。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已被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出现了一个新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这一产业群。我国政府也已接受并运用,很明确地把邮政定位为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流通部门,与商业、交通等列在一起,邮政服务业的产业性质是十分清楚了。再看近年来我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其中包括了服务贸易谈判。世贸组织将服务贸易分为十二大类,通信服务(包括邮政、电信)是其中的一个大类。现在电信服务在服务贸易谈判中已经成为一个焦点,将来邮政服务也会遇到“市场准入”等的谈判问题。我国经济要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必然要遵照共同的规范,当然邮政必须作为服务部门去参与谈判。邮政不是物质生产部门从理论上弄清楚了,但还远远不够。由于长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要清除残存在观念上、体制上、制度上、管理方法上的消极影响,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使中国邮政真正从外到内彻底转移到服务业的定位上来。

邮政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创新开放:构建中国邮政的

“一三五”企业文化体系

中国邮政,是拥有近百万员工、历经120年发展的网络型、集团化的大型央企,肩负着企业经营和公共服务双重职责,已形成包含邮务板块、速递板块、金融板块等三大板块的业务格局,5.2万个邮政支局所遍布乡,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居105位,在世界邮政中排名第2位。自2013年初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战略目标以来,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颇具“包容性、开放性、先进性和引领性”特点的邮政企业文化,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邮政转型升级的“一把手”工程。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充分考虑邮政多元经营格局下的文化内涵新要求,中国邮政把百年邮政的历史纵深、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基业长青的前瞻视角充分结合,历经两年半的研究探索,建设形成了包含“一套理念系统、三个行为模型和五个视觉模块”的中国邮政企业文化体系。其中,理念识别系统包括邮政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服务宗旨等一套核心理念要素;
行为识别系统包括组行为模型、领导者行为模型、员工行为模型等三个行为模型;
视觉识别系统包括静态视觉模块、动态视听模块、文化活动模块、邮政榜样模块、环境建设模块等五个传播模块,这三大系统共同服务于中国邮政战略落地和形象塑造。为易于文化成果的认知理解和践行发展,中国邮政同时以“一三五”体系为核心内容,设计编制了《中国邮政企业文化手册(2016年版)》,作为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可视化成果,其中理念识别系统以理念条目内容和文化内涵诠释来呈现,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均以文化模型的形式来展示。

既不大而全、也不小而美,理念识别系统设计“很邮政”

理念识别系统,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行为识别系统建设具有规范和指引作用,对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具有约束和指导作用,是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重中之重。对理念识别系统的顶层设计,中国邮政避免了少则八九条、多则十多条“大而全”的传统做法,也不模仿仅包含使命、愿景、价值观“小而美”的建设思路,而是充分考虑中国邮政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使命、愿景、价值观”三条“标配”理念基础上增加了企业精神和服务宗旨两大理念条目。一方面,中国邮政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一种共同的、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来激发近百万员工更大的事业梦想和奋斗激情,为实现世界一流邮政企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作为大型现代服务业集团,中国邮政需要一种全系统上下恪守的价值遵循,对内强化和提升邮政服务的品质,对外塑造和彰显企业的品牌形象。这种“很邮政”的设计,确保了理念识别系统在助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紧贴企业、聚焦需求,行为识别系统设计“接地气”

行为识别系统是中国邮政理念识别系统的外化和表现,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得以传播和发展,共同服务于中国邮政企业战略的实现。新时期,中国邮政的改革转型发展不仅对领导者和员工提出了新的行为诉求,而且对企业组织这个“生命有机体”也同样有着新的内涵要求,组织行为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效能。基于此,中国邮政在行为识别系统整体构建方面,突破了传统行为识别系统建设“仅关注员工行为或领导者行为”的局限,将组织行为纳入行为识别系统的架构中并置于重要位置。在内涵设计方面,规避了“领导干部守则”“员工行为规范”“职业操守准则”等偏向“术”方面的具体要求,以更为开阔的视角,给出了相应的“行动规范、价值遵循和评价标准”等较为“道”的宏观指向。紧贴企业、聚焦需求,中国邮政设计形成的组织行为模型、领导者行为模型和员工行为模型内涵更接地气,在指导管理实践中也就更具生命力。

跳出传统VI,形成大视觉,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有创意”

作为中国邮政企业文化体系的三大系统之一,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中国邮政企业传播。对该系统的研究建设,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VI设计(Visual Identity)范畴,将之摆在“企业传播也是生产力”的战略高度,创新提出了“静态视觉、动态视听、文化活动、邮政榜样、环境建设”等五个构成模块,形成了“邮政大视觉”概念,同时,丰富了邮政企业传播的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对推动中国邮政对外树立形象、扩大公信力影响力,对内畅通政令、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进而整体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具有现实意义。该系统遵循中国邮政理念识别系统价值要项的内涵要求,通过对中国邮政企业传播――这一重要企业管理活动进行解剖分析,整合汇总了中国邮政静态传播标准的基本规范,总结概括了企业动态传播过程的一般规律,归纳梳理了具有鲜明邮政特色的传播载体,并探究确定了邮政企业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紧贴邮政企业实际,着眼未来发展要求,创新建成的中国邮政“一三五”企业文化体系,有着丰富的管理内涵、突出的邮政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的“一套核心理念、三大行为模型、五个视觉模块”,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邮政“以文化理念为引领、以行为文化为支撑、以视觉文化为载体”的文化管理新格局。

问题导向:做有精神动能和管理

效能的邮政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绝不是贴在墙上、落在纸上、挂在嘴上。中国邮政始终坚持“做让员工真心信、真践行的文化,做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文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均以问题为导向,运用科学理论,从繁杂的管理现象中提炼文化意义、萃取价值遵循。这种深深扎根于实践的文化成果,对企业管理具有思考的启发性和实操的导向性,最终确保了企业文化在管理实践中精神动能和管理效能的有效发挥。

理念识别系统:中国邮政企业发展的价值指引

中国邮政的理念识别系统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服务宗旨等理念要素。其中,“企业使命”是中国邮政的立企之本、存在价值,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本源;
“企业愿景”是中国邮政的未来蓝图、目标追求,是企业和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方向;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邮政的价值取向、是非标准,是企业行为的价值遵循;
“企业精神”是中国邮政的内在品质、行为倡导,是企业崇尚和发扬的精神特质;
“服务宗旨”是中国邮政的本质属性、责任担当,是践行邮政使命责任的具体体现。该系统既体现了中国邮政承担国家重要社会公用事业责任的本质属性,又体现了中国邮政作为大型现代服务业集团的发展需要,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扩大企业影响力的动力源泉。

行为识别系统:中国邮政企业发展的行动规范

行为识别系统包括组织行为模型、领导者行为模型和员工行为模型,涵盖了邮政企业关键经营管理活动和内外联系的规范性准则。其价值和意义在于,通过文化的力量,将企业核心理念在邮政系统不同板块、不同层面和全体干部员工中,切实转化为科学规范、具体有效的企业管理与经营服务行为,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为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而努力奋斗。

组织行为模型是以中国邮政核心理念为遵循,基于企业内外部客观环境和邮政发展战略要求,甄选出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行为,并对其核心内容、驱动机制、方法流程和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形成邮政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指引和行动规范。该模型分经营战略、组织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层面。其中,经营战略层是核心,组织建设层是支撑,运营管理层是保障。经营战略层包括“经营发展战略”要项,组织建设层包括“组织管理”“人才发展”“团队建设”要项,运营管理层包括“质量管理”“服务规范”要项。此三个层面六个要项,由内向外层层关联、环环相扣,构成企业经营发展行为的有机组合。

领导者行为模型是以新时期党中央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提出的标准要求为根据,针对邮政企业领导者综合素养与履职能力,进行模型化概括而形成的行为要求和基本标准。该模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设计思路,从“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每个维度提炼出五个关键要项,简称中国邮政领导者行为“五+五”模型。其中,“政治素质”遵循中央“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当、清正廉洁,是对新时期邮政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要求。“专业能力”包括战略远见、协同创新、凝聚团队、卓越运营、赢得市场等五个方面,是邮政企业经营发展对领导干部的关键能力要求。

员工行为模型充分考虑了邮政业务种类多、员工岗位差异大等特点,运用“冰山理论”基本原理,按动力层、能力层、效力层三个层面,从向心力、学习力、协同力、专业力、服务力等五个维度,提炼形成了邮政员工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的行为指南与进阶标准,简称“中国邮政员工行为五力模型”。其中,动力层是基础,包含“责任忠诚”“学习成长”两个关键要项,是驱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
能力层是重点,包含“协作进取”“专业精湛”两个关键要项,是企业对员工具体行为的外化要求;
效力层是目标,包含“价值创造”这一关键要项,是员工行为的目标导向与核心价值体现。

视觉识别系统:中国邮政企业发展的传播指南

视觉识别系统以理念识别系统的内涵要求为基本遵循,研究设计了静态视觉、动态视听、文化活动、邮政榜样、环境建设等五个模块。其价值和意义在于,指导和帮助各级邮政企业和全体干部员工强化传播意识、更新传播理念、遵循传播规律、做好传播实践,进而激活传播生产力,积极推动中国邮政对内实现政令畅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扩大公信力和影响力。

静态视觉模块是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部分,主要针对具有相对稳定性、需要一致性表达、可以被标准化呈现的企业基本静态文化信息和标准,制定了中国邮政静态传播标准的基本规范,挖掘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该模块以《中国邮政企业形象管理手册》为研究蓝本,通过对其内容结构进行梳理提炼,对其使用实施进行要点汇总,对其设计理念进行文化解读,有效促进中国邮政企业视觉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动态视听模块是视觉识别系统的关键和核心,归纳了具有形式流动、内容变动、方式互动、效能驱动等动态特质的企业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该模块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基础,结合当前新传播生态环境特点和中国邮政新时期建设发展要求,沿着“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实效”的传播线路,梳理了中国邮政实现企业高效传播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实施要点,形成了“中国邮政5W动态传播模型”,能够有力有效地指导中国邮政各级企业的传播实践。

文化活动模块在深入分析邮政企业开展文化活动的现状、对标借鉴优秀企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情绪管理、人本管理等科学理论,从思想、执行、传播三个层面,总结提炼了开展文化活动“策划、原则、执行、效果、推广”等五大要素。以此为基础,研究形成了“邮政企业文化活动5P模型”,并根据文化活动的功能和分类绘制了“中国邮政文化活动图谱”,对各级邮政企业重视文化活动意义、科学开展文化活动、扩大文化活动效果、有效发挥文化活动的管理效能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邮政榜样模块以“如何塑造邮政榜样、如何传播榜样力量、如何发挥榜样作用”为着力点,以“内树标杆、凝聚力量,外树形象、彰显品牌”为落脚点,结合各级邮政企业榜样选树现状,针对榜样选树、宣传、管理等核心内容和工作要点,研究提炼了包括榜样选树五步法、榜样宣传四要素、榜样管理三阶段的“邮政榜样五四三应用模型”,为邮政企业充分发挥榜样价值作用、传播邮政企业文化、践行邮政使命与宗旨提供价值遵循和工作指导。

环境建设模块以整合营销传播理念为指导,通过研究企业与职工、顾客等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接触点的各类空间,梳理出中国邮政“办公、生产、营运”等三类空间,总结出环境空间的“改善管理、输出文化、塑造形象”等三大功能,研究确定了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三大遵循,最终形成“中国邮政环境建设模型”。通过发挥邮政环境这一“文化场”的作用,有力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承、企业形象的塑造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建宣并进:让企业文化融入到

邮政企业管理的血液中

企业文化的“文本”系统建立后,还处于“纸上文化”或“本本文化”阶段,下一步如何真正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导向力、凝聚力、约束力和影响力?中国邮政通过“全员参与,打好互动战;
多措并举,下好落地棋;
机制保障,做好常态化”,来解决企业文化如何从“纸上”落到“用上”的问题,使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血液中,以确保企业文化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实用,见到实效。

全员参与,打好互动战,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

“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全系统发动、全员参与全过程”。“建成邮政企业文化体系这样一个结果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要上上下下反复‘折腾’几次,才能把企业文化建得更好更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多次要求,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来。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上下互动、内外结合”的建设思路,中国邮政在基础调研、方案设计、完善方案等重要建设阶段,都做到了上下互动、板块联动、一致行动,使建设过程成为邮政广大干部职工提高认识和统一思想的宣贯过程。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调研阶段,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企业文化抽样问卷调研。全系统共计7.4万余人参与了问卷调查,为全面了解不同层级员工的思想状况、深入探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客观依据;
在方案设计阶段,面向全系统员工开展了企业文化理念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企业文化理念534 194条、参与员工达443 625人,员工参与率达48%;
在完善方案阶段,反复进行了四轮上下互动,全国邮政企业有314 018人参与互动,共征集创意理念17 194条,收到意见、建议2 125条。正是结合“权威意见、专家意见和群众意见”三方意见,中国邮政经过多次挖掘比对和推敲打磨,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带着期盼研究,揣着民意建设。经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全系统在为什么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怎样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凝聚了智慧,为企业文化成果的研究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多措并举,下好落地棋,让文化落地为企业铸基铸魂

企业文化宣贯是企业铸基和铸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邮政秉承“持续长期,系统推进”的思想,研究制定了《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中国邮政企业文化2016―2018年宣贯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法,重点切入、分层推进、逐步实施,把企业文化融入日常的工作行为中去。

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中国邮政将着力培养一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宣讲员、通员,建立一支素质好、水平高、准确掌握企业文化精髓、覆盖各个层级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培训的体制机制,将企业文化培训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将企业文化师资力量纳入企业内训师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打造一支培训力量充足、层次分工明确、适应不同培训形式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力争到2018年末实现企业文化培训工作的全面覆盖,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率达到100%,核心理念员工知晓率达到100%,管理人员对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的系统知识运用率达到100%。

全方位开展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充分利用显示屏、宣传栏、办公网等形式,加强企业文化的可视化呈现。通过会议、报刊、视频、网络等媒介渠道全面开展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广。运用互联网+思维,注重新媒体的开发和使用,做到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提升传播效率和效果。适时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不断把宣贯工作引向深入。挖掘能够体现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的典型案例,培育和树立企业文化先进模范,整理形成具有区域和专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库,利用邮政企业中鲜活生动的案例、邮政人身边的模范正能量,提升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积极探索“企业文化+”落地模式。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党建”“企业文化+群团”“企业文化+管理”等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建借助企业文化的新理念,更贴近企业和员工,增强党建的活力和亲和力;
使企业文化依托党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丰富的组织资源,更好更快地落地生根。发挥工会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优势,提升文化活动影响;
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凝聚青年员工服务企业改革发展;
定期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研究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指导。

机制保障,做好常态化,实现企业向文化管理明显转变

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宣贯工作通过组织领导体制、信息沟通机制和考评更新机制的建设,切实把企业文化宣贯落地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持之以恒。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体制。要求全系统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明确企业各级领导班子、领导人员的企业文化工作职责,明确企业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领导和协调,在全系统建立企业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和各级党的组织负责全面推进、各相关部门按分工全面落实的“三位一体”企业文化领导体制。

建立宣贯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信息沟通机制。各单位要及时对企业文化建设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收集、整理,发挥案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及时总结宣贯工作的成效和发现的问题、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并报集团公司,以便统一研究,做好协调工作。集团公司将充分利用党建信息、党建工作网站及时分享各单位宣贯工作的优秀经验;
适时召开企业文化宣贯经验交流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研讨会,推动宣贯工作扎实开展。

邮政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本次论坛还专门邀请了国内非常知名的专家,包括:中国邮政商函研究中心主任赵栓亮、中国卓越形象创意产业机构首席创意官贾丽军、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翔、《21世纪广告》双周刊主编任长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研究所所长杨同庆、山西大学文学院广告系主任韩志强、《中国广告网》董事长毕玉强等。

举办这次论坛,旨在通过论坛提供高端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山西广告企业加强沟通与协商、深化交流与合作应对挑战,在太原乃至山西构建政、产、学、研、媒共同推动,实现共赢的强大的直邮传媒产业链。

2010年,成功摆脱经济危机阴影的中国广告将再次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在一个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传播环境中,必须以更长远的战略眼光才能准确把握每一个机遇。以积极的心态探讨未来中国广告发展趋势已成为所有广告人的共识。如何应对迅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新技术发展带来哪些传播形式的变化?如何洞察基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直邮广告?直邮传媒作为媒体大家族的一员其价值如何展现?如何做到精准营销等。探讨以上课题的同时,组委会希望通过本届论坛提供的高端合作交流平台,可以促进山西广告企业加强沟通与协商、深化交流与合作,应对挑战,力图在太原乃至山西构建以直邮传媒为主导,各大战略合作公司共同推动共赢的强大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