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05 08:05:07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专刊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所设的栏目或编辑的特刊。较新闻报纸而言,内容更加丰富。报纸的功能是传播新闻、舆论导向社会功能,丰富生活娱乐功能,刊登广告等。新闻版报纸主要是报道新闻,传播新闻,除此之外就是广告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五篇】,供大家参考。

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五篇】

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范文第1篇

专刊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所设的栏目或编辑的特刊。较新闻报纸而言,内容更加丰富。报纸的功能是传播新闻、舆论导向社会功能,丰富生活娱乐功能,刊登广告等。新闻版报纸主要是报道新闻,传播新闻,除此之外就是广告功能,而专刊与副刊可以更好的履行其他各项功能。因此专副刊是对新闻版报纸状态的延伸,功能的延伸,内容的延伸,方式的延伸。

新闻性专刊:是对某一领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提供背景解释、深入剖析的专刊。它侧重从事实方面对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变动提供解释和剖析,不同于新闻版所坐的简洁、迅速的报告。只要是出于阐释、剖析的需要,古今中外所发生的事实均可在选用之列。一些报纸在经济、科教、政法、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往往辟有这类专刊。文字平实,新闻性、阐释性比较强。

学术性专刊:探讨各类学术和理论问题的专刊。它偏重从理论上对社会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剖析,阐发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新见解,传播科学前沿的新知识。其知识性、思辨性、探索性和争鸣性都比较强。

服务性专刊:为读者提供各类服务性信息和知识的专刊。它偏重从实用性方面提供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卫生保健、求学就业、交友择业、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信息与相关的知识。实用性强是它的重要特点。

社会性专刊:以观察社会、探索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专刊。它以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哲理,着重从品德修养方面探讨人生的真谛,探讨人间应该有什么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教化性和情感性都比较强,是这类专刊的显著特点。

二、专刊的作用

第一,专刊是以特殊的方式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思想的手段。可以运用侧面间接的方式,说一些新闻版不能或不便说出的话。

第二,专刊是读者深入了解外界重要变动的窗口。如果说新闻版的报道是新闻的第一次开发,那么刊所做的便是新闻的第二次开发。专刊时效性要求比较宽松,且有一定的专门性,它可以从容地提供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材料,追溯它的发展历程和前因后果;可以展望前景、预测未来。

第三,专刊是传播各类知识的课堂。新闻版传播知识要受到新闻报道的限制,它只能在某些新闻或配发的资料中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专、副刊传播知识不受此种局限,传播的范围相当广泛,既包括新鲜知识,又包括读者不熟悉的旧知识以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知识。

第四,专刊是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园地。专、副对文化事业的推动,既表现于开展文艺批评与学术争鸣上,也表现于对新人的培养上。

第五,专刊是突出报纸个性的手段。与新闻版相比专、副刊在各报内容设计,栏目设置方面有更大的选择余地,编辑可以根据各自的读者对象,设计与众不同的专、副刊。

第六,专刊是报纸联系读者的重要纽带。专、副刊的内容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能够雅俗共赏,表现手法又灵活多样,更易于为各阶层的读者接受,因而吸引广大读者。

因此,一个好的专刊,往往成为报纸或者是杂志吸引读者,走向成功的桥梁。

三、关于专副刊,业界有两种说法

一是从属说。认为专刊是属于副刊的一种,是专门性、专业性副刊的简称。这种说法,并不否认两者在性质、功能上的差别,但看重的是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一是并列说。认为两者在性质、功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两者应并提,当然也并不数典忘祖,否认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

其实,两种说法并没有原则的区别。但考虑到副刊一词在人们的概念中往往与文艺色彩联系在一起,而专刊极少有文艺色彩,因此不列为副刊的一种,也不无道理。再者,如上所述,在现代生活中,读者对专刊的需求越来越大,专刊在报纸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强调专刊与副刊并列更有其现实意义。关于专副刊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前面的论述已从不同侧面作了回答,这里用一句话做出科学的界说,可以作如下表述:

副刊是报纸上文艺色彩较浓、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都刊名。

专刊是报纸上用文章形式(一般不用文学体裁和消息体裁)深入阐释新闻事件、阐发理论见解、介绍各种知识和实用信息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有些业者不辨别所载内容的性质,统称上述各版为”专版“。”专版“是一个含义宽泛的词语,它既可以指专门刊登某类新闻,也可以指专门刊登某类知识的专刊。因此专刊与专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四、专刊与新闻的比较

(一)相同之处:专刊与新闻版同为报纸组成部分,它们同样服从于报纸的板报方针和编辑方针。具体来说,就是板报宗旨、指导思想、政治态度、报纸水准、报纸风格、读者对象以及所承担的任务方面与向你问班应该都是一样的。

(二)专刊有别于新闻版的特性:专刊同新闻版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像新闻版那样,报道刚刚发生的新闻,而是对新闻的延伸。这种延伸是指对新闻版的整体的延伸,并非是对某篇消息的补充和解释。这种延伸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功能的延伸。报纸的主要功能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表达意见、引导舆论;
服务社会、指导生活;
传播知识、普及教育;
提供娱乐,裨益身心;
播载广告,促进产销。在这几项功能(除广告功能外)中,新闻版主要承担第一项。而专刊则是其他几项功能的户主要承担者,所以说专刊是对新闻版承担功能的延伸。

2、事实、理论、知识等内容的延伸。

3、状态的延伸。新闻版反映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变动,即呈现的是一种动态。专刊作为新闻的延伸,其主体部分呈现的是静态。

4、方式的延伸。二者在选材的角度、信息的流向、选用的题材等方面有所不同。

专刊和杂志都是用非新闻题材传播思想、理论和知识,提供文化享受,在这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专刊比杂志读者面更广,时效性更强,篇幅(指单篇作品)更小,在专业性方面也不如某些杂志那么强。作为新闻纸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专刊同杂志比,更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这种新闻性是指所载内容与客观外界正在发生着的变动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刊所载的内容更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

2、用非新闻文字作为主要形式,对新闻版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解释、补充或引申;

3、专刊缩写的内容是静态的,但是借用了含有动态的由头。

五、分类标准

第一,“专”与"广"。从选材范围来看,专刊限定在一个专门的领域,即限定在某一专题或专业的领域。副刊,特别是综合性副刊,则是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

第二,“硬”与“软”。从题材的性质来看,专刊的新闻性从总体上看比副刊强。专刊可以直接对新闻事件提供背景的解释和理论上剖析,而且比较系统。副刊只能是以小见大、侧面取材,抓住一个由头生发开来,新闻性自然比不上专刊。专刊的题材性质比较严肃,“硬性”的较多;副刊的题材比较轻松,“软性”的比较多。

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生物技术 教学策略

1 虚拟演练真实实验

虚拟实验室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各种虚拟实验环境。它由实验所依赖的模拟程序、实验单元、工具和参考资料组成,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学习或训练效果等值于甚至优化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在虚拟实验室系统中,运用建模工具和仿真技术模拟出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对某些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可以采取半实物半仿真的方法,将实物模型和数字化控制面板相结合。教师可以先收集足够的真实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设置必要的参数,最后将数学模型用虚拟现实技术表达出来。学生在动手设计虚拟实验时,可以充分利用虚拟器材库中十分丰富的实验器材,自由选择各种试验仪器,配备各种试验药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组合,再设置属性(如数量、浓度)进行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以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例如:有一个“虚拟人体”的解剖实验室,学生可以做非常逼真的人体解剖实验。可“剥”开人体的皮肤和肌肉观察骨骼,逐层深入“解剖”观察各内脏器官。如解剖心脏时,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是用三维立体图像呈现对象,因此学生不仅可以局部放大,定格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而且可以操纵鼠标使其在三维空间上作任意方向和角度进行360°翻转,以观察其不同部位的空间关系,也可以将其切割分解,分层观察。解剖完毕后,通过器官拆装动画,显微递进动画,将解剖器官拼装复原。如果你对所解剖的“虚拟人体”的轮廓、颜色不满意,可以对其作修改补充,只需点击鼠标便可使木乃伊式的尸体标本恢复正常人体色彩和质感。通过选择不同的菜单,可以观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的过程。这样,心房、心室的搏动过程,心脏瓣膜的开关方向及顺序,动、静脉血的变化等动态过程都清晰地显现在操作者面前,通过三维立体声耳机,心脏铿锵有力的跳动声,血液流动的“哗哗”声也声声入耳。

2 进行知识发生过程教学

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对教学领域的介入,使我们可利用其强大的实验模拟功能来再现科学家的经典实验。通过互联网将模拟的仪器、数据和设备以及界面链接到客户的计算机端口上,使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互联网上做实验。学生则可以登录虚拟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费用,从而保证了知识发生过程教学在课堂中的实施。例如:已经开发出的一个叫作“虚拟果蝇”的模拟实验软件,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果蝇实验来自己发现盂德尔遗传定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发生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首先,学生选一只雄果蝇和一只雌果蝇作为亲本杂交,两亲本分别具有不同颜色的眼睛(红眼/白眼)和不同形状的翅膀(长翅/残翅)。过了几秒钟,这一对新婚果蝇就会繁殖出第一代小果蝇,他们中在眼色和翅形上有的像父亲;
有的像母亲;
有的兼而有之。计算机提示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后代果蝇,对具有不同形状果蝇的数目进行统计并记录结果,然后,从这些果蝇中再选择一些作,继续观察、统计第二代果蝇的性状、数日。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测,提出假设,并另行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设,经过一番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学生就能独立地“发现”基因的分离规律。

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范文第3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纪律及工作责任心,根据民权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违反工作纪律问题案件开展专项以案促改通知书》要求,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县委以案促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成立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以案促改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是以案促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研究确定以案促改工作方案、工作报告等重要事项。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以案促改工作的日常事务,组织工作实施,起草工作方案、总结报告等相关文稿;
督促相关人员或教研组等落实整改措施,汇总相关工作资料;
负责上报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材料。组织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分为宣传动员、剖析整改、建章立制、总结提高四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可交叉进行,统筹推进,确保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四个到位”。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组织学习违反工作纪律问题案件通报,传达学习县教体局对此事件以案促改工作要求。

2、组织专题学习。组织校领导、全体党员集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县纪委监委以案促改“1234567工作法”实施办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整改阶段()

1、引导全体教职工认清形势、把握要求,强化责任、端正态度,遵守规矩,自觉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自己、警醒自己,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思想意识。

2.深入查摆剖析。对照违反工作纪律问题案件反映出来的问题、特点及、原因等,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县教体局有关要求,深入围绕此案例进行反思和剖析,围绕问题苗头、原因症结、整改目标、措施打算等进行自我剖析,学校领导组要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撰写整改报告。

3、召开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前全体党员要认真做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联系实际、揭短亮丑、触及思想。

4.抓好问题整改。按照要求,坚持立行立改,对检查剖析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确保整改措施具体化、可操作。

(三)、建章立制阶段()、围绕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针对问题,结合学校目前状况,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和清理,查漏补缺,健全完善,以剖析案件和倒查责任为契机,着力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确保制度完善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四)总结提高阶段()

以案促改活动结束后,校领导组仍旧不能放松要求,要做好回头看工作,及时查缺补漏,巩固以案促改成果,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以案促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专项以案促改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压实责任。学校领导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领域具体工作的推进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及认识

在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核心价值观、党建、廉政、意识形态责任制等方面;
经过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一)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方面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够充分,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存在“误区”。教育教学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未能完全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平时工作中,重视教育教学,重视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有时被忽视、被淡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1.政治站位仍需提高。

提高思想站位,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工作氛围不够浓厚,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盲区”。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推进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任务交办不明确,责任目标不清晰,往往出现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意识形态工作显得较为疲软和被动。

1.工作氛围不浓厚。

围绕党管意识形态的问题,将意识形态的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

(三)抓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落实到不到位的问题。

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不敏感,主要表现有:常常忙于教学工作,对听思政课和评思政课的活动偶有缺席、宣传力度尚显薄弱、有时会对不说国语现象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1.意识主流阵地还需要不断巩固。

新闻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有分量的重点报道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显不足。

(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措施没有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意识形态责任仍须加大力度压实到各科室、年级(班级),班主任、教师、宿管、后勤安保人员,形成闭环式管理体系;仍需积极建立畅通家庭、学校、学生三方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学生思想动态。

1.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

加强反邪教工作,防范邪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三、原因剖析

出现以上问题,其根源在于政治站位不够高,思想认识不够深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未能完全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盲区。主要表现在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理解不透。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强化宣传教育。树牢党管意识形态的的原则,定期分析研判、推进部署意识形态工作。

五、需要说明的事项

虽然出现了以上问题,但我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本文稿打印注意事项:

1.页面布局: A4,页边距上:37 mm,下: 35mm,左: 27 mm,右27mm。

2.段落:行距固定值31磅。

3.字间距:加宽0.3磅

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料范文第5篇

摘要:作为我国首部直接从西班牙原文译入的中译本,杨绛译《堂吉诃德》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翻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指翻译过程也指翻译结果。本文试图运用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操控翻译的理论对杨绛《堂吉诃德》的翻译作出探析,揭示了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翻译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潜在反作用力。

关键词:杨绛《堂吉诃德》 翻译 意识形态操控

一、引言

安德烈・勒菲弗尔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指出。翻译由两种制控因素操控着。即意识形态和诗学。国内对意识形态与翻译的研究成果始见于20世纪90年代末。勒菲弗尔这一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得研究者得以从超越语言和文艺的更广阔的视角进行翻译研究。主要有王晓云《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查明建(2004)等。较之诗学,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更加深刻强大,是主导性的因素。

从20世界中国文学看,研究者主要从堂吉诃德人物形象与《西游记》、《哈姆雷特》、《阿Q正传》进行人物对比分析,突出中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占主导地位的骑士精神,具有讽刺特色和人性剖析的深度。但在翻译时,为何译者会被剥夺翻译工作的正式权利?为何译稿在之后才出版?本文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对翻译历程的影响,译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影响对《堂吉诃德》翻译进行考察,探讨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二、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历程的影响

杨绛《堂吉诃德》翻译经历了时期,“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主流意识形态最浓缩的表达,对翻译行为的操控主要体现在译者的翻译动机及选材,彰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杨绛的《堂吉诃德》选材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突出了中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骑士精神,具有较强的讽刺特色和人性剖析的价值,也体现了20世纪初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立足于社会变革的需要来接受外来影响的思维逻辑:其翻译动机则是委托翻译,将西方思潮引进中国文化界,但这些与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相悖,译者翻译的正式权利被政治意识形态剥夺。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所以它对于翻译材料的择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政治意识形态对译本的选择

有学者将期间的翻译作品划分为三类:1、公开译作,2内部译作,3、潜在译作,这三种译作的形成是由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决定的。为何译稿在之后才出版?时期的翻译行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而潜在的文学追求被视为极端政治意识形态下的反操控现象。

时期主要倡导前两种译本的文学形式,体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译者的个人美学趋于次要。而《堂吉诃德》译本体现了中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骑士精神潜在的文学追求,人文品格与文化和审美创造性,与当时政治环境相悖,因此该译本最终以潜在译作形式存在于世,后才予以出版发行。由此可见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从本质上看仍然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操控表现在公开译作和内部发行,同时翻译对政治意识形态潜在反作用力体现在潜在文学追求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操控现象,表现在潜在译作上。

四、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在政治话语霸权下,时期的译本的语言特色除体现一定程度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以外,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导向的时代,那就是意识形态对译本的遣词造句上的影响可以是潜在的,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而为之的。

1)“看来把我的书连带书房一起抢走的弗瑞斯冬法师对我冤仇很深,一定是他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夺走我胜利的光荣。”(杨绛,2004:58)(que aquel sabio Frest6n que me robe el aposentoy los libros ha vueho estos gigantes en molinos por quitarme la glo―ria de su vencimiento.)西班牙语“venencimiento”指的是“荣耀”,译文为“光荣。”

2)“让躯壳和灵魂随风消散,幸福和光荣都归泡影。”(杨绛,2004:103)(CON QUIEN SU IMPERIO DILATA,LA TIRAN?A DEAMOR)西班牙语“tirania”指的是“专制”,译文为“光荣”。

社会文化语境下常出现的标语“”、“劳动光荣”、“反修斗争”中的“革命”、“光荣”、“斗争”等经常出现在译本中,这些词是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直接相关、措辞较为强烈的选词,则主要体现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一种潜在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