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小学班级管理细则【五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8-05 10:20:16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项管理目标,也可以延伸为一种信念、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最初源于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学班级管理细则【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五篇】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精细化管理;
内涵;
策略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项管理目标,也可以延伸为一种信念、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最初源于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在职业学校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内涵就是追求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教学管理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职业人才,推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在管理上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在层层紧密联结的制度和机制中,实现职业学校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

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实施策略做保障,笔者通过多年从事职业学校班主任经验,在班主任对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上认真总结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意识,营造精细化校园文化氛围

要想让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推进,首先就要在更新管理的理念上入手。如何摒弃传统的职业学校管理理念,如何及早推广新兴的职业学校管理理念,这都是首当其冲开展的工作。尤其是在实施职业学校精细化管理中,必须要把精细化管理的先进意识融入广大师生的脑海中去,教师、学生的信念和意识得到根本提升了,才算是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同时,班主任要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共同努力,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严肃活泼的管理氛围。

二、健全机制,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科学操作

在精细化管理时班主任要依据学校制定的制度,在其基础上再结合所管班级的实际,制定或者细化出适用于本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说是制度,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们认真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中不但要有行为约束细则,同时也要有奖惩细则,以便针对触犯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惩戒和处罚。主要包括:科学制定和出台《教育类制度》《教学类制度》《管理类制度》《考评类制度》等,制定职业学校各部门职能、各岗位职责,汇编《职业学校教工手册》,印发给每一位教职工,制定《学生手册》,并印发给每一个学生,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通过各项制度的有效制定,为精细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要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去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在班主任的身体力行下,实现班级的科学化管理。

三、提高素质,保持精细化管理师生同步

意识、氛围、制度和机制等软硬件设施都具备了之后,还要千方百计地从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入手,要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予以落实的传导机制,由职业学校领导负责广大教师的素质培养,然后再由教师带动、班主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全校上下素质的全面提升,来保持职业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师生同步。形成了校领导、教师、学生三者相互支持配合的良性格局,学生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后,班主任在各自的班级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更容易顺利推进,成功实施。

四、梯次推进,完成班级精细化管理终极目标

职业学校的班级精细化管理不是“一揽子”工程,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都是通过分步实施、逐一落实的,比如,教学精细化管理是要在课堂上实施的,那么学生的日常纪律的精细化管理则要在课堂上、课堂下和课时去同步实施,因此说,所有的目标都要梯次推进,最终一个个逐步实现,最后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终极目标。

1.班级学习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要把学生分出学习小组和学习梯队。学习小组是横向的,就是把上、中、下三个等级的学生科学分布到各个班级的小组中去,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小组按照从前到后的座次一般为6~8人,一般的班级是6~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挑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设立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负责带动组员的学习,在整个班级中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学习竞赛的光荣帮,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2.班级纪律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纪律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亲自抓的基础上,还要实施班长和团委书记统筹管理的纪律管理模式,可以单独设立一名纪律班长,直接负责班级的纪律管理,隶属于班长和团委书记的管理之下。各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在负责学习的同时,还要协同负责本小组的日常纪律,各小组组长在纪律班务中统一隶属于纪律班长并在本小组纪律上对纪律班长负责,纪律班长则在班级整体纪律上对班长和团委书记负责,努力打造严明、有序、统一、协调的班级纪律管理格局。

3.班级组织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组织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已经在抓学习和纪律两项班务中看出一些组织程序。整个班级在班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团委书记和班子处在分管的平行位置上:团委书记抓团务的同时抓纪律,下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
班长在抓班务的同时,还要抓纪律和学习,下设学习副班长和纪律副班长,同时有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学习委员负责学生的学习成绩,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都得各司其职,各小组长、副组长则在负责本小组各项工作中,统筹配合各项班务工作,至此,就建立起清晰明朗、高效有力的班级组织体系。

显而易见,职业学校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那么,在职业学校未来的发展历程中,也会随着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的日益健全,而实现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需要更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去共同努力,为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建议,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长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5.

[2]雷蕾,谢大蓉.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改项目及成果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警察学校学报,2011(4).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级 管理 精细化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211-02

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正日益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重大的作用。班级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如何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已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我谈谈一些看法和做法,孤陋寡闻,意在期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导,使班级管理更臻完善。

1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首先,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在学生的常规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受益学生终身。其次,精细化管理在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培养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最后,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2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一个班级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要的就是要向学生灌输精细化的意识,从思想源头培养学生追求精细化的文化氛围。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全体同学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和内在的潜力,真正让学生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收益者。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不同层次的把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传达强化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深处去,从而逐步改进学生的心智模式,使精细化成为全体学生的自觉行为。

3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做法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细”在上下功夫,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长期坚持,达到“不管自理”的目的,形成一种潜意识,形成一种将各个环节重视的良好行为习惯。

3.1 精细化的重点是“细”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许多事情都是由细节组成,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细小的事做好,大事也就容易完成了。

3.1.1 细化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有健全、完备的班规、班纪。所以,笔者在班级成立之初便制定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比如本班出台了《XXX班纪律管理条例》《XXX班学生干部工作管理制度》《XXX班卫生值日制度》《XXX班安全管理制度》《XXX班实训管理制度》《XXX班寝室值日制度》《XXX班周末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涉及班级纪律、卫生、寝室、出勤、安全、实训等制度。

这样能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形成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仅能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又能确保制度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3.1.2 细化岗位

细化岗位,就是根据学生人数多少,班级事务大小来设定岗位,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根据班级事物精细化管理安排表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管理者,都是班内主人,它是一种立体的网络式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能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潜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作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本班根据学生每个人的能力差异和劳动量大小的不同设立了生活、安全、纪律、卫生等与班级人数相对应岗位,并建立了班―部―委三级管理网络,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既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又实现了“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同时接受监督又是被管理者。

3.1.3 细化职责

细化职责是把班级的大小事务尽量细化,职责细化,让每个人都各尽其责,各司其职,从而提高学生做事的效率,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如本班的晨检员负责早上同学们晨读、晨练的纪律与提醒等;
公物维修员负责公物检查登记和报修等。在细化职责过程中,还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因事设岗、职责相称;
二是科学高效、优化服务;
三是“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首查负责制,以促进各项职责的有效落实。

3.1.4 细化流程

细化流程就是对班级事务工作的程序进行了优化,使每位学生明确如何做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发挥相互协作的力量,实现整个班级的优化管理。细化流程要对每一件事情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前进行预设,做到事情突变时有人出来管理,事情发生时管理才不至于混乱。比如开班会,可以帮助学生确认流程:确定主题确定地点会前三清(桌面、椅面、地面)会前准备(包括会场布置、所需设备等)会中记录会后清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做事效率、锻炼了学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同心协力,互帮互助,尽心协力地增强整个班集体的团队精神。

3.1.5 细化考评

细化考评就是对学生的品行、学习、活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评,每日一公布,每周一总结,这样能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能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班级要实现精细化,必须实现由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转变。考评要赏罚分明,最大限度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全面;
强调参与、互动、双赢。比如:本班的考评将班团干部、寝室长、小组长、课代表、岗位负责人等分类进行考评,各考评小组负责平时打分,期末由任课教师、班主任打分,最终确认考评结果。并将考评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先、班团干部的任用、参军、就业等挂钩,这种考评才有实质意义,才能激励学生改进、能力提高。此外,细化考评还要考虑评价的长效机制,通过变化考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兴趣。

3.1.6 细化教育

一个班级虽然是一个群体,但也是由个体组成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班级里我们也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因此,试图用同一化、模式化对待不同的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教育方式上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些学生要严格要求,有些则要正面鼓励,有些学生要冷处理,有些学生则要当头棒喝。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贯穿精细化管理始终的,因此,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心理细节和学习细节。学生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所以我们既要争取做到教育方式的细化,同时又要细化情感教育,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们温情的教育。

3.2 精细化的亮点是“精”

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性化管理,具有个性化才是班级、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才是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把管理做“精”才能找到个性化的突破口,起到“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双赢局面。

3.2.1 构建一个平台

按照“精细化”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的班级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形成整体,从统一学年计划到统一发展部署。为此,要建立沟通渠道,比如:建立班级QQ群,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形成班级网络管理体系,实现日常工作管理职责化、常态化、例行工作规范化、操作流程标准化。通过对班级各职能部门的规范管理和集中管控,可以全面推动班级管理的效率,并有效堵住管理漏洞。

3.2.2 理顺两个关系

一是理顺“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所谓“人治”指的是与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所谓“法治”,指的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制度来处理。作为班主任,必须处理协调好“人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维护班团干部的威信又能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以德治班”的境界;
二是理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一个问题的学生背后有一个问题的家庭”,学生是社会人,教育学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要做好联系家庭和学校、社会的桥梁与纽带,这样才能推动班级管理,完成好育人的任务。

3.2.3 强化三项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在班级纪律管理制度下,各部门制定各自管理的有关条例,每日对所管理人员及项目进行检查评比,量化打分,计入思想品德考核,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
二是强化工作程序的执行刚性,明确相关的工作程序和禁令,违者追究责任;
三是强化过程监控,构建信息汇集网络,加强信息沟通,随时掌控各部门的工作进程,定期组织班团委会诊,确保各项管理顺利实现。

3.2.4 抓好四个重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
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得益于良好的教育,它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班级精细化管理要抓好安全、德育、纪律和学习四个教育重点。安全教育乃班级管理之首要任务,其意义不言自明。同时又与纪律、德育的教育相辅相成,三项教育的有效性实现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可见四个重点环环相扣。关键是要常抓不懈,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管理之目的,形成良好的班风和习惯。

总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思想文化。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既要细,又要精。“细”是提高管理质态的必经之路,“精”是管理精细、水到渠成的结果。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是我正在探索的新理念和新道路,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严家明,吕国荣.赢在精细化:把工作做精 将事情做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
班务管理;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63-01

初中时期的学生的智力以及学习能力是最好的时期,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十分繁重,不仅要指引学生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良好的品格才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初中时期的学生具有顽皮的特点,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理,这对教学的开展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学生如果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到好奇,则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毫无兴趣可言,则很容易就在课堂之中跑神溜号,做其他的事情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开展自己的教学课堂。笔者在经过调查之后对做班主任进行了分析,在班主任开展教学以及管理上得出以下问题,特此和各位教学工作者进行分享,希望有助于各位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的发展。

1.精细化管理,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班务管理是一个班主任对班级控制的方式,同样是一门艺术。好的班集体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而学风差,班级纪律不严明,这样的班集体会使得里面的千里马也被淹没。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这些工作的引导者,如果班主任想要创建一个优秀班级体,则是需要做好大量的工作。教师不仅起着教学的作用,还要对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让学生找到人生的航向,因此在班务管理上,班主任应该从精细的小事抓起。古往今来,世界都流传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而中国同样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都是在告诉我们细节和小事对人们有多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上应该注重细节,进行精细化管理。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策略。一个班集体之中一定会有很多琐碎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或是班主任没有好的应对措施,班级则会变得杂乱无章,混乱无序,班级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在班务管理上,班主任一定要做好明确的规定。比如说是学生值日的问题,规定早晨七点之前做好打扫,学生在七点之后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学习,而有些学生做事就喜欢拖沓,很有可能在七点十分都还没有完成打扫。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读这样的学生及时纠正,改变学生做事的态度。教师应该做好细则的划分,每一个区域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哪里出了问题的时候,不会出现责任不明确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学生互相诬赖或是推脱责任的问题。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指引着,所以班主任要能够当好这个执行者的身份,让学生能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事情应该如何做。

凡事逃不过两个字,"认真",学生做学问需要的也是这两个字,然而不仅是在做学问的上面,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也要懂得认真这两个字,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认认真真,好好的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教师们都能够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之中的榜样,让学生在学习之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做人该懂得的道理。小事之中往往最能够体现一个人或是一个班集体的状态,所以班主任在班务管理之中要做好细则的划分,但是也不能让学生养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习惯,同学之间应该懂得互相帮助,没有一个人是可以没有朋友而独立的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也不能是一味的学习,健全的人格是需要教师和同伴们共同帮助而形成的,所以班主任在班务管理上应该注重班级凝聚力的培养。

2.加强班级凝聚力的培养

班级的凝聚力是考验一个班主任的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好的班集体,班级凝聚力是必须的,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凝聚力,像是一盘散沙,则这个班级将会是一事无成。班主任在班务管理之中应该注重学生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意识的养成。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独的活在世上,所以只要是人就要懂得合作懂得团结,懂得在一个团体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想要让班级具有凝聚力,班主任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锻炼学生。可以适当的带领班级进行各种活动,或是对班级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或是合作完成某个项目,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另外要让班集体有凝聚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自己是班集体之中的一员,这个班集体的好坏是由他们决定,让他们产生班集体的荣誉感。

3.加强民主化人性化教育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4篇

如何对班级进行管理,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来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他们潜在优势,是每位班主任考虑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课题的实践,从做好“战前”动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讨论量化细则,共同制定管理办法这两方面来探讨了“量化管理法”实施的前期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又采取了“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分轮流制”和“丰富班级管理角色,量化监督”两种策略。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认识到在实施量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善待学生,坚持“人本主义”;
量化与质化互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持之以恒,避免学生形成双重人格。

【关键词】: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法   班级量化管理法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些年,笔者一直担任小学中低年级的班主任,每天起早摸黑,班级事务繁琐复杂,因学生年龄小,又不得不事无俱细,常常搞得自己疲惫不堪。再加上学校对班级实行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更是使笔者觉得在班务管理上,在对学生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我运用“量化管理法”对我所执教的班级开展管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班级中逐渐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量化,时时有监督,个个是主人”的局面。

一、“量化管理法”的理论依据和概念

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人的后天行为大都不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偶然行为的结果所支配的,其中,受到强化的行为往往得以保留,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往往消失。因此,系统地有选择地强化某种行为,就能纠正个体的不良行为或人格特征。“量化管理法”就是利用强化原理,把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内容量化为一定的分值,然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记分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量化管理法”能体现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全面性,利于学生发展

在班级工作中运用“量化管理法”,能明确地为学生确立目标,使学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主动地按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完善自己,不断拓展内在潜能,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另外,“量化管理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量化管理”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特点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被量化出来的情况扬长避短确定目标。综上所述,我认为,恰当地运用“量化管理法”进行班级管理,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全面性,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样的管理方法能较有效又快速地使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化,尽早使他们适应校园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量化管理法”的实施

1、做好“战前”动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们要在心理上维持认知的平衡,需要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任何行为都要有一个理由作支持,这个理由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育手段才能成功。班级生活中,遵守行为规范,参加各种活动,这是维持班级正常运转的前提,这其中的任何一种行为都要有一个理由作支持。所以,我在“量化管理法”实施之前,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内心需要,培养积极兴趣,掀动学生心灵深处“向上”的意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量化管理法”的实施,提供较好的思想基础。

2、讨论量化细则,共同制定管理办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量化显示表细则和管理办法往往更周密,更切实可行,因为满足学生的需要,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所以更能得到学生的支持,更容易贯彻执行,因为自己认同的东西没有理由不执行。从而奠定自我约束的基础。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5篇

一、确定目标

本着低起点、重实效的原则,确定我校养成教育总目标:重在日常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行为习惯又是重中之重,由表象习惯到深层习惯整体铺开,做到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行为训练。以期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其他习惯的形成。

二、细化目标

布鲁姆曾经指出:“只有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操作性定义,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

因此,在学校大目标的统领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各学段将学习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地分解;
各班级再根据学生实际将学段目标加以分解细化,直到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

即学校大目标―学段中目标―班级小目标。

如行为习惯目标可以分解为坐、立、行、走四个方面,而行又可以分解为四个轻轻和四个随手,四个轻轻是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开门、轻轻放板凳,四个随手是随手关门、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随手捡拾废纸。

通过逐级分解,目标逐渐细小到成为行为的标准,达到目标与行为的直接结合,目标的实现不再空泛、抽象,而是可见、可评、可点。

三、网格化管理

1.建章立制

陶行知说:“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结合学校现状,不断制订并完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如:《广播操评比细则》《卫生管理细则》《走路细则》《班务管理细则》等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使班级管理、学校检查有单可依,有章可循,以起到规范、约束、督促学生行为的作用。

2.落实岗位目标职责

上至校长,下至学生,实行一岗多责制,明确每个人、每个部门的工作岗位及其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杜绝管理上的盲区。

3.提高执行力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精明。主要体现在一是要具有善于把握大局的能力,在种种现象中能够找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找出制约习惯形成的根本性问题;
二是对一件事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每天只要抓好一件事,就等于抓好了一批事。应当具有“小题大做”的精神,只有将每一个“点”上的问题处理妥当,才能使“线”和“面”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2)实行多层面检查,形成校长室、教导处、团支部、班级检查网络,从早晨进校、到教室早读、课间活动、放学离校等实行全天检查。

(3)对检查结果进行重点书面记录,及时反馈,限时整改。

(4)实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班级层面一天一小结,教导处一周一小结,学校两周一小结,团支部一月一总结。填好两表,即日清表、反思表。

日清表:主要是将当天的目标细化到可操作层面,到工作结束前,检查当日工作的完成情况,并作出适当的评价

反思表:对日清表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反

思,查找问题的根源和高效的原因。存在问题并不可怕,怕就怕在除了问题还不明白问题所在;
出现好的效果也不见得可喜,因为如果不清楚好在哪里,为什么好,那么,以后就很难有所突破。

无论是日清的检查评价,还是小结反思,都注意从小处着手,关注那些能够导致千里长堤溃决的小小的“蚁穴”,通过小问题的解决带动大问题的迎刃而解。

坚持发现问题三不放过原则:即从细微处入手,找不出责任不放过,找不出问题发生原因不放过,找不出问题的解决措施不放过。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反复抓,抓反复,一抓到底,直至形成良好的习惯。

家校结合,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活动,提高家长的认识,避免5+2=0的结果出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4.构建激励体系

(1)重视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从规范自身做起,成为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一本书。如学校倡导“弯弯腰捡起一个美丽的校园”活动,从校长到中层到教师应该人人成为活动的表率,让学生弯下腰自己首先先弯下腰。

(2)奖优促差。学生层面,与星级班级、星级学生评比结合,各班各学科教师均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星级评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争星活动中来,星级评比的科学实施,带来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