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结束语【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06 17:40:1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利用VBA技术实现PPT课件的智能交互PPT课件中使用音视频的方法探讨利用MATLAB实现PPT的实时绘图利用会声会影软件编辑生物学课件中的视频教学课件PPT中动画的设计与实现巧修视频PPT课件更出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ppt结束语【五篇】,供大家参考。

ppt结束语【五篇】

ppt结束语范文第1篇

>> 利用VBA技术实现PPT课件的智能交互 PPT课件中使用音视频的方法探讨 利用MATLAB实现PPT的实时绘图 利用会声会影软件编辑生物学课件中的视频 教学课件PPT中动画的设计与实现 巧修视频 PPT课件更出彩 演示型PPT课件的视觉化设计研究 FLV流媒体视频的下载和在PPT课件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教学中PPT课件添加视频的方法途径 谈ppt2010课件中播放视频的相关问题 在PPT课件中嵌入视频文件的制作技巧 PPT课件制作的心得 浅析PPT课件的制作 浅谈动画制作软件在教学课件(PPT)中的技术运用 利用网络视频软件实现远程故障诊断 浅析视频广告传送软件的实现 谈利用多媒体PPT课件的有效教学 中小学课堂PPT课件交互性的实现及应用 面向视频监控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与实现探讨 浅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制作PPT课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下载并安装屏幕录像专家,一路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双击桌面屏幕录像专家快捷方式即启动此软件,开始界面如图1所示。

2.属性设置

进行录制前,应先对一些属性进行一定的设置,以达到最佳的播放效果。具体设置如下:

(1)系统设置:录制时除了要对本软件中相关属性的设置外,一个很重要的设置就是屏幕分辨率的设置。方法如下:在电脑桌面上空白处按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屏幕分辨率”,进行设置即可,分辨率建议设置成“1024×768”或者“800×600”。

(2)录制生成方式设置:在启动界面上选择直接录制生成方式,此方式占用硬盘空间比较小。视频输出格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WMV格式文件比较小。

(3)其他设置:录制过程中其他属性可采用默认设置。

3.录制视频

启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单击界面上 (“开始录制”)按钮,即进入屏幕录制过程,此时便可放映PPT课件,录制整个演示过程。演示结束后点击 (“停止录制”)按钮即结束录制。

录制视频过程,语音讲解最好为同期录音,这样可以把握播放节奏,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当然也可以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配音(如图2),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须配备语音输入设备。

4.视频

教学PPT课件视频化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结合视频,理解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同时也能实现同行教师的教学交流,因此,录制的视频应及时与共享。视频的途径可借助一些存储设备(如光盘、U盘等),可以通过QQ群实现群组共享,为能在大范围内共享,可将制作的视频课件借助某些网站进行(如优酷网等)。

5.两点提醒

ppt结束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ppt技术;

问题与原因;

正确认识;

准确选用

2015年秋季,盐亭县启动“2015年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工作。作为小语辅导教师之一,在批阅学员的作业中多次发现:很多教师对ppt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ppt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功能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现就ppt的制作与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期对大家教学有所裨益。

一、现存问题与原因

由于ppt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很多乡村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接触时间更短,对语文教学中使用ppt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虽经过网络培训,但短暂的培训时间老师们仅仅学会了制作ppt课件方法及课堂的浅层次实践,至于制作的质量高低、课堂效益如何则难以保证。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制作ppt技术水平较高,但是其制作的内容是否符合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等也是值得深思的。因此,在语文课堂ppt使用上就出现了以下问题:

1.简单替代作用――老师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简单移植到“ppt”或“投影仪”上,ppt成了“黑板的延续”,用等于不用。

2.盲目“炫技”――很多教师喜欢在“ppt”文本中添加一些激发学生兴趣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细节,比如:加闪图、加色彩艳丽的文字图片等,以为这样的“成分”能有效地促进学习。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无关信息”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反而有害。而且年龄越低,对主体造成的内容认识、理解干扰越大。因为学生的随意注意在低年龄段学生身上表现尤其突出,最容易受干扰。

3.滥用ppt。我们很容易看见网络上或课堂上出现的许多教学课件,就是课堂流程的记录,甚而有老师把理解的重难点详细地标注出来让学生抄誊。一堂课老师把几十张ppt或音视频播完,教学也就结束。课堂上学生顶多也就是个抄写员、观察员,偶尔发言也就只是表个态。学生缺少课堂深度参与,也就没有深度生成。这种诟病是由于许多教师认识不到媒体技术的真正作业,结果自然造成课堂教学完全地依赖以致滥用,教学完全被媒体技术牵着鼻子走,其功能不能真正发挥。

4.用而不当。不恰当地使用ppt,让语文课堂失去“语文味”。如果不当用而用,就会产生“东施效颦”或“画蛇添足”之憾。譬如:教学s版语文教材《一块特别的石头》,有的老师把冰川知识作为教学重点,长段时间视频播放展示、ppt大量的介绍等,把语文课上当有的字词教学、语用训练、写作指导等该学的东西大大弱化。这显然就是用错了课堂――冰川知识不是语文课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否则语文课就上成了科学课、地理课,让其失却“语文味”。

像以上的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引发的问题,还真是不一而足。细细思考这些问题,其实暴露了老师们对ppt作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从而引发设计、制作到使用上出现了种种流弊,应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正确认识ppt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堂使用ppt作为一种“时尚”,而不考虑使用的真正目的,课堂必定演化成花哨的情景展示,或成为老师课堂的“独舞”,或变为老师“炫技”的靶场,这跟街头卖艺没什么两样。

那么ppt的作用是什么呢?究其使用的意义而言,我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它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而生。其作用是为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凡是跟实现教学目标不沾边或关系不大的媒体手段尽量少用或不用。有了这样的认识,语文课堂上ppt等多媒体的选择、设计、使用等就有章可循了。

三、语文课堂如何正确使用ppt

1.关于ppt的设计

(1)ppt的制作应该简洁、突出重点。教师要慎重添加华丽的背景和无关的文字材料,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在设计文字文本的时候,要注意普鲁斯特效应。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有关色彩词汇时,要注意把ppt上词汇的字体颜色和要描述的颜色做成一致,比如说“褐色”“黄色”等词的颜色就应该用相同颜色;
语文课中写景状物的文章也是比较多的,因此老师在制作ppt选择图片时更要力求其色彩与文字描述的一致性。这样学生最容易记住,让其认知负担最小。

(3)图片的选择使用。在ppt的制作中,选择图片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是单纯为了取悦学生而与教学内容没有联系的图片,则最好不用。在多数情况下,要使用与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图片,而且图片的运用也有讲究。

就每张ppt图片来说,它具有语文训练的功能越多就越好,如果训练内容层层深入的话,越至后面越精彩。就说《火烧云》一课,天空出现的云霞图片可谓多矣,我们在选择时,尽量满足颜色和形状都具有代表性的。这样教学时既可以在颜色上进行印证,也可以在形状上进行比较,最后的拓展说话、写话也可以作为示范图片来用,可谓一图二用或多用。这就避免了老师备课时不知该在“云”量图片中如何选择需用或者选择图片过多,造成一节课播放不停的局面。

2.ppt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ppt出示的时机要根据需要而选择。ppt何时呈现的时机问题,这要跟学情结合。先呈现ppt内容后理解,这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这种方式由浅入深,水到渠成,适用于一般学生的思维模式。技术上讲就是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接受,但不易形成深刻的思辨冲突,易让认识过早遗忘。先理解后呈现,这是在找例子印证结果,易于让学生加深认识和认同。如果理解的内容较为艰深,就能引起比较强烈的思维冲突,这时的ppt技术支持恰到好处,这正是技术予教学的真谛――突破难点!

(2)页面切换的速度。ppt切换速度过快,学生容易出现变化盲视。也就是说,学生看不出场景的变化,如图片、文本的变化。尽管老师已把页面给切换了,而学生的目光却仍然停留在上一张ppt图片上,这时,新图片对学生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教师自认为学生完全看清了一切。实际上变化盲视告诉我们,只有有目的的专注于物体才能看见它们,否则是看不出它们位置的任何变化。而且ppt切换太快,学生也没有时间做课堂笔记。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2个方法。一是降低ppt图片的速度,让学生自然地度过变化盲视时间。二是在ppt图片后,要及时提醒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内容上来。

总之,笔者看到身边许多乡村教师ppt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教师对它的认识尚有待提高,技术尚需炼就。其实这门技术从设计、制作及运用上与心理学、教育学要紧密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能,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资料:

ppt结束语范文第3篇

“清华寝室夜话”里面的大学生有这样一句台词:“最挣钱的语言是PPT!”虽说是笑话,但在当前社会,PPT频频出现在各种商业场合、在行销推广、招商引资等活动中,更是处处可见。

很多朋友都发现,使用PPT很难达到期望的理想效果,做出来的PPT“不好用”、“不好看”,甚至“看不懂”。而时下各种培训、教材,内容大多限于PPT软件功能,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本人从事市场推广工作两年,在PPT制作方面的“血泪教训”甚多,顶不住CFan小编的强烈要求,特此整理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渴望提高的PPT“苦手”们有所帮助。在我看来,做好一个PPT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目标明确

在商务活动中,做PPT通常是为了追求简洁明朗的表达效果,以便有效辅助沟通。但是PPT也有局限性。不了解这些局限,在PPT里面书写长篇文字报告,洋洋洒洒做出六七十页,在一个文件里讨论好几个复杂问题,绘制复杂表格――这种“超能”的PPT,不仅制作过程痛苦,而且最终结果通常是“根本看不懂!”

那么PPT的特长和局限分别是什么?我注意到外企员工的言谈当中,常用英文“Presentation”来代替这个意义模糊的“PPT”。我查了查,发现维基百科词典上对“Presentation”的解释,恰好说出了它的目的、能力特长和局限――只能面向一类观众,演示一个话题内容,只能表达关键要点,达到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

牢记这几点,我们就会比较“收敛”,容易确定一个更合理的目标。

维基百科词典的释义:

Presentation is the process of presenting the content of a topic to an audience.Presentation software such as Microsoft PowerPoint,Keynote or Impress is often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esentation content.

形式合理

微软给PPT文件起了个中文名字:演示文档。顾名思义就知道它的用法了。不同的受众和传播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版本。实际上PPT文件有两种主要用法。一是辅助现场演讲的演示,二是直接发送给受众自己阅读。要保证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针对不同的用法选用合理的形式,考虑配合演讲或直接阅读时受众的感受,做相应的细节处理。

演讲现场用的PPT,就要全力服务于演讲。多用图表图示,少用文字,让观众一边看,一边听你讲,演讲、演示相得益彰。适当运用特效、动画等功能,可以控制演讲节奏,让演示效果丰富多彩,活跃气氛。

直接送去给别人阅读的PPT,则必须添加尽可能简洁但描述清晰的文字,以代替你的演讲,引领读者理解你的思路。整个PPT和其中的每一页幻灯片都要具备很清晰的阅读顺序,逻辑性要求更高,才能保证受众独自阅读PPT就能“跟着你走”。但是,使用特效、动画要谨慎,防止阅读者点鼠标点得手指发酸,让PPT文件体积暴增,很难通过网络发送。

逻辑清晰

如前文所述,“简洁”正是PPT能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商业活动中广泛流行的原因。但为了追求简洁,我们很容易无意识地删减了一些要点,受众就“看不懂”了,想保证要点齐全,就要建立清晰、严谨的逻辑。

有两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一是遵循幻灯片的结构逻辑。通常一个PPT文件包含10~30张幻灯片,不仅要包含封面页、结束页和内容页,还必须有紧跟封面页的目录页来展示整个PPT的内容结构。必须有章节页(各章节的封面)把不同阶段的内容划分开,并呼应目录,保障整体连贯。结束页之前,还要有总结页,引领受众回顾要点,切实留下深刻印象。每一个内容页,也必须严格遵守“大标题、小标题、正文、注释”这样的内容层级结构。而且结构层次不宜太多,关系要么并列,要么递进。否则,不仅阅读者会看晕,很可能你演讲时自己都会讲晕。

二是运用常见的分析法图表。当我们确实有一些避不开的复杂问题需要带领听众共同分析时,这个办法非常实用。商业场合常见的SWOT分析图、矩阵分析图等,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情绪干扰,理清思路,分析利害,寻找解决方案。

美观大方

日常生活中善于穿着打扮的人始终是少数。同样,能具备足够的美学修养,把PPT做到“漂亮”的人也很少。大家追求“漂亮”,结果却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得不偿失。其实不必追求“漂亮”,只要美观大方就行了。这就好像西装革履,可能不会耀眼夺目,但绝对美观大方。具体可以从色彩和布局两方面着手。

ppt结束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视频;
现代教育技术;
公共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9-0078-03

一、微视频概念的界定

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通常指播放时长为30秒到20分钟的各类视频。[1]结合微视频的教学特性, 教学微视频可定义为根据教学设计原理设计、制作用于呈现教学信息的微视频。为此,教学微视频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有独立的教学目标,视频内容符合教学设计规范,体现教学设计思想。②具有“短、快、精”的三大特性。播放时长为30秒~20分钟之间,主题呈现直接明确,信息量小而完整。③与视频制作的原理一致, 其剪辑手法应是叙事蒙太奇的运用。此外,教学微视频的形式应该具有多样的形态。例如: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将教学微视频设计成新闻联播式、访谈节目式、小电影等视频。[2]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的设计

关于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李玉平认为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素材的选择与加工;
二是PPT制作与可视化处理。[3]王觅认为,微视频的制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摄像录制;
二是以录屏软件录制;
三是动画资源转制。[4]黄建军等人提出微视频制作的四种方法:一是智能手机拍摄法;
二是录屏软件录制法;
三是可汗学院式的,采用专业录屏软件对接手写板或交互白板直接录制的方法;
四是数码摄像机拍摄法。[5]不管哪种类型的微视频,都须具有界面美观大方、叙事结构清晰、视频格式可适性强等特点。

1.界面与媒体设计

微视频的界面与媒体设计可参考以下几项原则:①简洁大方,主题明确。每个微视频的教学目标应独立明确,一个视频讲解一个问题,或者讲解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可为课程设计一个时长约6秒的片头和时长约8秒的片尾,片头之后即进入课程主题。②背景简洁。视频背景基本为白色或蓝色,整个短片风格一致;
③文字显示清晰工整。文字配色不超过3种,文字效果不超过3种。④教师讲解过程直观。题解可用图片、动画、视频配合文字进行直观讲解,便于学生理解。⑤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微视频制作需确保录音效果,无噪音干扰,音量适中。

2.《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叙事结构设计

叙事是对若干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有两个基本的要素:故事和话语。而对于学习者来讲,更乐于接受的是故事,排斥僵化的说教式的教学灌输。在叙事学视角中,微视频中课程知识的讲授和讲故事应有机结合,通过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故事,来实现课程知识的有效传达。[6]因此,清晰合理的叙事结构有助于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降低学生获取知识的难度。

对《现代教育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2014 年9月第1版)(下文简称《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主要包含教育技术理论的概述、信息处理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素材获取、信息化思维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内容,笔者可将其主要分为两大类教学:一是理论教学;
二是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综上可将该教学视频的叙事结构分为两类:概念类和技能类。

首先,对于概念类知识,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概念并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其微视频可采用的叙事结构是:“片头――引入――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测验――总结――片尾”。其次,对于技能类,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技能,并且学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该类微视频可采用“片头――引入――技能陈述――应用举例――应用归纳――片尾”的叙事结构。

3.《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的内容设计

内容的设计是微视频制作的重要环节,内容的设计应遵循如下策略:(1)知识点微型化处理,精简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2)融入视频、音频等媒体技术手段,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3)增加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融合学习者的感情;
(4)视频画面设计美观、操作规范,交互性强;
(5)考虑教学内容和媒体形式的设计,兼顾学习者的角度;
(6)以简洁创新的教学步调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7]比如:《现代教育技术》教材中《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内容设计如下。

明确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理解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资源出处:从网上收集相关图片以及相关教学案例。

资源主题:用时4分53秒制成微视频,视频内容首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解释五种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然后,提供五种教学案例,其次,要求学生完成五种教学案例和五种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的一个连连看实验,最后,视频给出正确答案。

应用方式:教师采用先播后讲的方式,因为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需要学生完成一个连连看的游戏,所以,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就带着一份好奇心在学习。看完微视频后,学生会根据连连看的答案,带着疑问来听老师更为详细的解释。

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的制作

1.脚本的编写

脚本是种描述性语言,是按一定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它不是简单的教案,也不是简单资料的堆砌,更不是直接借鉴别人的PPT来设计自己的课程。它相当于视频制作的导航,因此,脚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视频的质量。

《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的脚本设计范例图:

2.PPT的制作

刘宇容认为高质量PPT具有三大关键要素:

(1)课件内容信息充实而简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PPT课件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而是对教材的提炼、延伸和超越。PPT课件不仅信息丰富,更要有清晰的层次结构,重点和难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把握整体思路以及重点和难点内容。

(2)运用图表或图片说明抽象的、逻辑性强的问题。PPT上应避免出现大篇幅的文字,对于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内容应该借助图表或图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

(3)内容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有交互。[8]

遵循以上三大要素,在PPT制作时,还应考虑PPT制作的一些细节:字体种类不要太多,最好控制在三种以内;
字号大小也要合适,一般为20-30号字;
PPT配色上,最好不要超过四种。不可忽略的是:根据需要,PPT的左边或右边应有留白,后期制作时,放讲师的身像。

3.录像

微课的最终效果,视频的拍摄也至关重要。拍摄之前授课教师需要做足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对讲课的内容烂熟于心,而且需要调节好微课拍摄气氛,在摄影棚面对灯光和摄像机时要像面对学生一样。

由于后期还有抠像编辑,授课教师的背景需要替换成PPT,所以,在拍摄时主要有两点要求:首先,背景的选择必须是纯色的,授课教师的服装颜色不能与背景色相同或相似,以便于后期抠像。其次,拍摄时,一般选择近景拍摄,拍摄过程中授课教师身体不应有过大的晃动,可配有相应的手势动作。

4.PPT录制

录制PPT时,PPT播放的内容应与录像时讲师说的内容一致。因此,可以将讲师的讲课视频存一份到自己的手机。

打开 Camtasia Studio 8软件开始准备录制。第一步:打开录屏软件界面。在界面中找到“录制屏幕”按钮。弹出界面,根据视频需要,选择相关属性。第二步:打开PPT。第三步:点击软件上的“REC”红色开始录制按钮, 当出现倒计时数字3、2、1后便可开始录制。与此同时,播放手机授课教师说课视频,保持PPT内容与说课内容一致。录制结束后点击“stop”按钮,然后保存。

5.后期制作

打开录制软件,选择“文件--导入媒体”,导入录制好的PPT视频以及讲师说课视频,PPT视频拖到“轨道1”上,将讲师视频放入“轨道2”上,选中“轨道2”视频,点击“visual properties”,再选中“清除一个颜色”,用吸管在视频窗口吸取讲师的背景颜色,即抠像成功,可以看到讲师的背景就是PPT内容。

调整好讲师位置和大小,在时间轴上对整个视频进行剪辑,多余的内容剪切掉,在转场的地方可添加相关特效。剪辑过程中可把无需剪辑的轨道视频锁定,这样剪辑其他轨道视频时这些视频就不会受到干扰。

视频剪辑完成后,选择“文件――生成并分享”生成视频。

6.字幕制作

添加字幕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直接在Camtasia Studio软件中直接添加内嵌字幕;
二是利用PopSub软件制作外挂字幕。外挂字幕,相对于内嵌字幕来说,不会对字幕的质量造成大的损害。而且它是在视频之外外挂,是在视频之外单独运行的字幕文件,对视频本身的分辨率几乎没有损害。

利用PopSub软件制作字幕时,首先,将字幕的Word文档的字控制在每行15个字左右。其次,打开PopSub软件,选择“文件-新建时间轴”将调好的字幕复制进来(如图1)。

然后,打开无字幕视频,听视频对白声时“暂停”“插入开始时间”“播放”对白声结束时“暂停”“插入结束时间”“播放”此循环。

最后,保存为srt格式。这样,外挂字幕就完成了。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视角,进行设计、制作相应的微视频, 一方面促进微视频的设计、制作与实际应用的接轨,另一方面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供教学资源。然而这些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实际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希望在后续的设计与实际探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冰洁,陈玲,汪晓凤.基于微视频的JiTT教学实践研究――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07):24-29.

[2] 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3]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1).

[4] 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5] 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05).

[6] 王念春.慕课(MOOCs)教学视频叙事策略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6):7-8.

ppt结束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PPT教学课件;
英语教学;
全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6-0070-05

英语学科教学以其独有的工具性、情境性等特点,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在实践中探索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英语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外语学习能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层次整合已经成为教学教研活动关注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是指在左脑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右脑思维,掌握高概念和高感性的能力,即“六感”(the Six Senses):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其主要含义是:不仅要有焦点,还要懂整合;
不仅重功能,还要懂设计;
不仅有论点,还要会讲故事;
不仅有逻辑,还要会共情;
不仅要严肃,还要懂幽默;
不仅重积累,还要追求意义。[1]

本文主要关注PPT教学课件这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工具,结合在大连庄河地区实际调查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英语课堂实际情况,力求探讨全新思维视角下如何设计与使用PPT教学课件,以求为教学教研工作者提供一些资料和建议。

一、研究方案制定

1.研究对象

本调查主要是针对大连庄河市内2所中学和3所小学。笔者在调查时,选择了两所小学,分别是庄河市向阳小学和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在庄河市向阳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四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在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五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同时选择了两所中学,分别是庄河市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和庄河市第二十八初级中学,在这两所中学都分别从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对英语教师进行调查时,还在这四所学校外另调研了一所小学,是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但由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在这所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兼有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的研究手段来了解大连庄河地区中小学英语课堂中PPT教学课件的使用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试图探究出一种有关PPT教学课件的创新设计思维。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问卷,主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调查,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师对PPT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整体性的有效把握。另一部分是学生问卷,主要是调查学生对课堂上PPT教学课件使用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也调查了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都设置了两道相似问题,答案不同者,则判定为不能真实反映接受调查者的态度,即为无效的问卷。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的具体情况是:教师问卷51份,学生问卷500份,共回收问卷551份,其中有效问卷是497份。详细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小学英语教师PPT教学课件应用情况

关于教师日常上课使用PPT教学课件频率的调查如图1所示。

由图1上数据可知,目前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能够使用PP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但是PPT课件并没有真正走入英语课堂,甚至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依旧拒绝PPT教学课件进入课堂。

在使用PPT课件教学的英语教师中,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师有35.2%,同事之间交流共享的有37.3%,而网上下载并修改的占到了27.5%,虽然网上的PPT教学课件资源很多,但是精华很少,英语教师在网上下载的课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对于重难点的突出也不一定能很好的把握。如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学会自己去制作教学课件,就相当于亲自去感受课堂设计,对于把握课堂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这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不失为一条良策。

在调查教师认为PPT教学课件的设计水平是否影响教学效果时,有82.4%的教师认为是,而有15.7%的教师认为不是,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英语教师认同PPT课件的良好设计在教学中应用的积极影响,但从与一些教师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对于PPT课件的认识程度不够,设计方面更是缺乏相应的指导。PPT教学课件对于英语课堂的意义远不止其被普遍认可的优势,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模仿对象,在促进学生会话练习的同时,还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2]所以提高英语教师对PPT教学课件的认识和PPT教学课件设计的水平是重中之重。

2.中小学学生对英语课堂PPT课件的基本评价

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其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意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据调查,有61.4%的学生对英语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PPT教学课件非常满意,而仅有1.8%的学生对教师用的PPT课件非常不满意,两个极端选项不排除个别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和抵触心理,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学生对教师的PPT教学课件还算比较满意。

当问到PPT教学对学习的影响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减轻了教师板书负担,加快了讲课的进度,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认可更能体现出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完全依照PPT课件进行教学也是不可行的。在问及针对PPT课件教学和“黑板+粉笔”的教学哪种教学格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时,有81.2%的学生认为应该两者结合,这说明英语课堂不仅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基本的拼写和写作能力也尤其不能忽视,结合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优点,为其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音效, 认为音效对于他们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音效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教师讲授形成双重记忆,更有利于加深印象。但是加入效果音或者装饰性动画有可能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所以笔者针对此项调查了学生的看法,仅有6.8%的学生认为经常会,40.3%的学生认为偶尔会,而有52.9%的学生认为从不影响。对于PPT教学课件中音效最好在哪些地方使用的调查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整体上表现出支持的状态,可以说,对于学生来说,PPT教学课件就像英语课堂中的一种调剂品,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

3.英语课堂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析

针对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进行多方面调查。

(1) PPT课件整体设计分析

PPT课件整体设计包括整体布局、背景使用等,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97.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页面整体布局简洁明了,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整体布局眼花缭乱,呆板生硬。并且有62.8%的学生认为教师通常使用的PPT课件背景很简洁,也有11.2%的学生说教师使用的是空白背景,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综合使用这些背景,合理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情境的内容,做到激励、启发、协调、反馈等教学功能的合理运用。

(2) PPT课件设计的内容分析

在内容设计方面,68.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内容组织层次化,主题内容突出,46.6%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在照搬课本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内容的层次化,还要注意与书本内容的合理结合,如果完全照搬照抄的话,那么PPT课件教学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且能够符合课本要求的内容,比如与单词相关的猜词游戏等。

(3) PPT课件设计的艺术性分析

高质量的PPT课件应该是优质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的统一。高质量的PPT课件让人赏心悦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总体协调,图象清晰,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元素与情境变迁、教学进程相一致,使学生和教师间产生情感互动,创造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3]在幻灯片的呈现中,文字篇幅的设计体现一定的艺术性,篇幅的大小有时会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每页幻灯片中的文字篇幅调查,师生的反映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幻灯片的篇幅不易过长或者过短。PPT课件中幻灯片篇幅过长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视觉压力,而张数过多则会引起视觉疲劳。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95.1%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使用的PPT课件里面的幻灯片张数正合适,并且易于理解;
而在教师的调查中,有60.7%的教师说自己设计的PPT课件一般在10张左右,有27.5%的教师一般在20张,剩下的教师选择的是30张或者30张以上。从教学效果来看,数目在10-20张左右的幻灯片在英语教学中易于使学生理解接受,当然,由于具体的教学目标不同,这个数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应该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而定。

艺术性的另一种表现在于色彩的设计,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4]色彩隐性作用在于它可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为了不让人眼花缭乱,一页幻灯片的标准色彩不应该超过3种,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每张幻灯片也可以使用超过3种颜色,但多出的颜色只能作为点缀和衬托,绝不能喧宾夺主,尤其要注意以图片为主的课件的颜色选择。[5]根据笔者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同一页面上文字颜色种类超过3种的有19.6%,3种的有27.5%,2种的有43.1%,1种的有9.8%。在色彩设计方面,有50%的学生认为主辅色不能合理搭配,重难点内容不突出;
有32.7%的学生认为色彩选择上随心所欲,没有针对性;
有28.5%的学生认为色彩整体风格与教学内容不相符;
有11.7%的学生认为色彩杂乱花哨,无统一基调;
还有16.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具体数据如图4和图5所示。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PPT教学课件在色彩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在PPT课件中文字是最常见的,而文字的特效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有相当比例的教师选择了课件中大部分文字有特效和少部分文字有特效,分别为33.3%和49.0%,说明目前教师在文字特效的使用上是比较均衡的。但是文字具体该加什么特效,还是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定。而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教师使用最多的文字特效就是使用不同的颜色,归根结底还是在色彩的搭配使用上出现了问题。

很多英语教师没有充分使用视音频,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觉得视音频的过多加入会影响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并且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说,这一教学手段并不被教师广泛认同。很多英语教师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他们认为背景音乐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功效,而学生也确实是认同这种效果的,因为有84.8%的学生认为背景音乐搭配合理,有助于课件内容的呈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背景音乐对课件内容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是干扰了课件内容的呈现。

(4) PPT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教学时交流的艺术,不能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而要更加关注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要在PPT课件设计中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件设计中加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比如一些猜词游戏等。在调查中显示,有26.0%的学生表示英语教师课堂经常展开互动,有17.0%的学生表示教师从不开展互动活动,而有57.0%的学生反映英语教师只是偶尔开展课堂互动活动。

而在对教师的调查中,有52.0%的教师表示自己的PPT课件中偶尔有设计趣味性互动游戏,而选择通常和每次的分别为27.5%和3.9%,这说明教师的PPT课件设计中学生的自主性体现的不是很好,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在课件中加入过多的游戏等互动性活动会让学生分心,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精力不够集中。在调查教师课件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时,72.5%的教师表明是演示法,仅次于它的是情境教学法,有68.6%的教师选择,而任务驱动法有43.1%的教师选择。这说明,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PPT教学法是演示法,这种教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却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情境教学法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散思维,激感,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的情感对认知有增力效果,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几种教学方法,不仅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还要用到任务驱动法这种能够给予学生大量实践,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并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三、结束语

1.PPT教学课件创新思维设计探究

既然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PPT课件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那么教师在PPT设计时就要慎重考虑每一步。用创新思维去辅助设计恰到好处的满足了学生的要求,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领会大纲,做到适“材”而定。然后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界定学生的层次水平,做到因“人”而异。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属于有意识的学习,而有意识的学习又必须置于自然环境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创设出真实的交际情景。而且英语教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已经远不止基础语言的学习,还融入了文化,所以英语的学习是包罗万象的,这就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使用创新手段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也进行了真正意义的英语教学。笔者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可读性设计

即在幻灯片中突出教师想要强调的部分,准确定位视觉元素,注意信息条理性,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结构。

(2)简单就是美

使每张幻灯片的表现形式和展示内容简洁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3)多模态演绎

过多的信息和数据是枯燥无味的,而且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英语学科的学习应该充满趣味性,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对于学生的左脑思维来说,已经足够认知教师在PPT中所给出的信息和数据,而为了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就需要使PPT多模态演绎,将信息、情感、视觉效果三者合一,构成学生喜欢的生动有趣的课堂。

(4)交际式情境

要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融合交际教学法,就是要在课件设计中有意识地展开课件与英语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创设交际式情境。

2. 具体改进分析

英语教师在PPT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利用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作为PPT设计的引导,[1]注重交响感、设计感、故事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使PPT设计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全新思维。

PPT教学课件不仅仅是用来展示学习内容的工具,它更重要的角色在于“融情于景”,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乐趣,从而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笔者根据分析总结了几点设计理论:①精心设计,注重实效。②强调学生主体性,增加课堂互动设计。③创设英语听说环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④加强教师PPT设计培训,优化教师信息素养。

目前大连庄河地区英语教师在PPT课堂教学上是比较用心设计的,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听说能力培养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探索,加以运用,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熟练运用PPT课件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所以教师在PPT课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互相补充,让它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平克(著),林娜(译).全新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洪慧玲.英语多媒体PPT课件设计和使用的误区及策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13-514.

[3]周旋.基于PPT的课件设计原则初探[J].科技传播,2011(4):200.

[4]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