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期末自我总结【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08 12:55:07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刘倩是一家网站的网管,工作体面,工资可观,按理她是快乐的。她周围的一帮朋友常常羡慕,当然也有嫉妒,凭什么地球上的好事儿全让她独占,硕士文凭、天使面庞、魔鬼身段、形容词最高级的男友,她一样不缺。可是,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专期末自我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专期末自我总结【五篇】

中专期末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刘倩是一家网站的网管,工作体面,工资可观,按理她是快乐的。她周围的一帮朋友常常羡慕,当然也有嫉妒,凭什么地球上的好事儿全让她独占,硕士文凭、天使面庞、魔鬼身段、形容词最高级的男友,她一样不缺。可是,刘倩也有她的苦水,那就是周末总令她黯然神伤。

刘倩既渴望周末,又害怕周末。她时常找朋友诉说:平时工作太紧张,在电脑前,一枯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而且压力很大,弄不好,网页的繁杂会令她手足无措,工资受损不说,饭碗也会朝不保夕。好不容易盼到周末,可到周末结束时,往往是以与男友的吵架而告终。

“周末是怎么过的呢々”朋友好奇地问。

“枯躁死了!本想无拘无束地放松一下,可事实上无非是固定的周末方程式,逛街购物、吃零食、看碟子、与朋友聚会。玩的时候,要说还是挺高兴的,不过,一旦周末终止,心里特别乱、特别难受,总觉得48个小时的好时光白白浪费了。”

“这样的周末不好吗?看样子,你是被钱烧成这样的!”朋友窃窃地笑。

刘倩满面忧伤:“我期望的周末可不是这种颓废的结局,我的要求也不高,只想放松一下心情,总认为应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过周末。”

朋友一下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字一顿地说:“刘倩,我在一本时尚著作上看到了,你这是患了一种心理病!”

刘倩惊了―下:“什么病?”

“周末无助症!”朋友不紧不慢地说。

“怪!玩还能玩出问题!你介绍―下。”刘信迫不及待了。

“专家说,周末无助症是一种现代病,它广泛地流行于年轻的上班族中,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病,我也如此,周末结束了不想上班,上班了又渴望周末,说到底它是一种典型的精神焦虑症,如果你结婚了,可能症状会减轻的。”

“为什么?”

“那有家庭琐事缠身呀!你怎会有闲情空发牢骚?”

“周末无助症与你的工作有关,你想想,平时工作的紧张、高压,致使你寄希望于周末调剂,以此来发泄工作的焦虑,而一旦周末不期而至,你又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期望不同于一般的想法,你想它出新出彩,如果条件不成熟,你又会掉进失落的天地里。”

“的确高见!我就常常痛恨自己,怎么玩过后还有如此荒谬的想法"”刘倩仍然是一头雾水。

朋友忙说:“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矛盾无助的心理,也是周末无助症的表现之一。这种心理疾病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即对周末的恐惧,周末没有更好地释放的焦虑,加上不满足现状,恐惧便会不请自来。”

“这种病还与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工作的节奏及个人对工作、对自己的认识有关吧!”刘倩补充道。

“对,看来你有体会了。”

“我的大小姐,如何医好这种病呀?我可不想虚度宝贵的周末。”刘倩更加迫不及待了。

“有时不能称它为病,称它为一种心理更为妥当。其实,要避免这种心理也很简单。你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周末,不应有过高的期望值。周末充其量只有两天。要想解决你的压力,你得学会在平时的工作中减压减负,在紧张的工作中寻找自己的乐趣。

第二,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使周末休闲多样化。不要大一统式的休闲方式,你说的逛街购物、聚会、看碟子,如果一味重复,当然会生厌倦之心,你不妨来点新鲜的,如参加体育锻炼,挑一种你喜欢的项目乐一下,还可进行周末游等,新鲜感会自然而来,同时想方设法不断调换周末休闲方式。

中专期末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aged population and the basic condition of aging of population in Changzhou and the old-age care condition of the subsidiary cities (areas). The problems of old-age care service in Changzhou are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the employee in the nursing homes are actively explored.

关键词:
加快;
养老机构;
从业人员;
培养;
对策

Key words:
accelerate;
nursing homes;
employee;
training;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41-03

作者简介:施国荣(1967-),男,江苏溧阳人,本科,副教授,副处长,研究方向为眼视光技术职业教育。

1 常州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老年人口和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 早在1985年,常州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5年。目前,常州市常住人口495.96万人,户籍人口362.86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3.4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23%;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7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3.43%;
60~69周岁老年人口40.94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55.77%;
70~79周岁老年人口21.33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9.06%;
80~89周岁老年人口9.79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3.34%;
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5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84%。

2011年,常州各辖市(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该辖市(区)总人口比重前三位的是戚墅堰、武进和金坛,分别为23.16%、21.49%和20.75%,戚墅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高。目前常州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

1.2 常州市各辖市(区)养老事业发展状况

1.2.1 我市现有养老机构状况统计 全市已建立了以政府主办养老福利机构为龙头,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养老福利机构为骨干,城乡合理布局的集中养老服务网络。

我市现有养老机构96家,床位数总计1505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1张。2009~2011年,我市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738个,创建14个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市各街道(镇)都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镇社区基本建成多形式、全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站,40%的农村社区(村)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和助餐点已建53个。常州市各辖市(区)养老机构状况统计见表1、表2、表3。

1.2.2 我市现有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状况统计(表4、表5、表6)

2 常州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总体仍呈现明显滞后于实际需求的状况。当前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特别是机构养老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 2011年末,被调查养老机构中,共有核定养老床位15055张,但实际床位使用数仅有7861张,有47.8%的养老床位处于空置状态。

2.2 养老机构结构不合理 目前养老机构核定养老床位总数15055张中,护理床位数2862张,只占19%。从2011年末,我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的护理级别来看,自理的占57.3%,全护理和特殊护理的仅占21.5%。

缺少能够将养老和医疗康复结合起来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只能得到生活照料,不能得到专业医生、护士的治疗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2.3 居家养老工作推进不平衡 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区发展较快,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尚未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且各地的推进进度也不一致,导致了地区之间有一定的发展差异。

2.4 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 2011年末,全市养老机构共有从业人1633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7人、行政管理人员322人、有关技术人员357人、养老护理员

947人。

有关技术人员357人中,医生118人、护士136人、医技23人、社工80人。

养老护理员947人中,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684人,未取证263人,取证率72.2%。而取证人员中,初级635人,占92.8%,中级46人,占6.7%,高级3人,占0.4%。

护理、管理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有21.2%的养老机构中护理员与入住人员的比例高达1:20以上。据2010年末统计数据,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为70.10万人,全市现有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11.2万人,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要的老年人数1:4的比例计算,至少需要2.8万名专兼职养老护理员,而目前全市经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才947人。另外,高、中级养老护理员数量奇缺。

3 “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3.1 “十二五”期间老年人口数变动状况的预测 依据常州市统计局、公安局及其他相关部分提供的数据,对2010~2050年常州市户籍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进行多方案预测。按“迁中育中”方案预测,在2010~2020年常州市户籍总人口数将从359.41万人增加到386.59万人,十年内增长7.56%,而同期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将从69.24万人增加到93.27万人,十年内增长34.70%,老年人口数占户籍总人数24.13%,比总人口数的增长速度快得多(见图1)。

按“迁中育中”方案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将从2010年末的69.24万人增加到2015年末的84.03万人,五年共增加14.79万人,增长率为21.36%;
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占户籍总人口数的比例将从2010年末的19.27%上升到2015年末的22.63%,五年共增加3.36个百分点(见表7)。

按“迁中育中”方案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市各辖区(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按增长速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戚墅堰区(见表8)。

3.2 “十二五”期间失能老年人口变动状况的估算

2009年3~5月,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常州市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有效调查样本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701名。经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并按分性别和年龄组(5岁一组,80岁及以上为一组)的生活不能自理比例、半自理比例,与未来常州市分性别和年龄组(5岁一组,80岁及以上为一组)的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预测数相乘,得出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人数,在2010年末为7.54万人(其中不能自理的为1.09万人),在2012年末为7.70万人(其中不能自理的为1.10万人),在2015年末为8.36万人(其中不能自理的为1.18万人)、在2020年末为9.63万人(其中不能自理的为1.34万人)。

3.3 “十二五”期间老年人对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估算 经对“常州市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资料进行加权处理后,在2009年被调查的市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中,现在或今后最愿意选择的养老形式为居家养老的占81.4%,为机构养老(包括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的占12.2%,为老人日托所的占6.4%;
现在最需要解决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为精神赡养的占51.6%,为家政服务的占36.6%,为助餐服务的占8.5%,为日托服务的占3.3%。在2009年被调查的市区60岁及以上最愿意机构养老的户籍老年人中,选择可承受的养老机构月收费标准为500-800元的占59.1%,为800-1200元的占31.6%,为1200-1500元的占5.9%,为1500元以上的占3.4%。

如果按上述调查中分性别和年龄组(5岁一组,80岁及以上为一组)的现在或今后最愿意选择的养老形式比例,与未来常州市分性别和年龄组(5岁一组,80岁及以上为一组)的60岁及以的上户籍老年人口预测数相乘,得出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中现在或今后最愿意居家养老的,在2010年末为57.01万人,在2012年末为61.43万人,在2015年末为69.14万人,在2020年末为76.97万人;
现在或今后最愿意进机构养老的,在2010年末为7.80万人,在2012年末为8.41万人,在2015年末为9.51万人,在2020年末为10.26万人;
现在或今后最愿意进老

人日托所的,在2010年末为4.43万人,在2012年末为

4.77万人,在2015年末为5.38万人,在2020年末为6.04

万人。

4 加快常州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养的对策

为积极应对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这一重要战略任务,加快我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建设服务于当地经济与社会的职能,我校应在加强常州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养工作中做好以下几点:

4.1 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认真学习《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常州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明晰我市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4.2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将常州市养老护理人员培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校年度计划中,及时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抓好责任落实。

建立由职能处室、专业系部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建立由学校领导、职能处室、专业系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常州市养老护理人员培养工作。

对职能处室、专业系部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并把常州市养老护理人员培养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内容。

4.3 构建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体系

①构建养老服务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学校护理专业这一省级品牌专业,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在职、技术等级培训制度,制定养老护理人员近期和中长期教育培训

计划。

②拓展专业办学方向。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如有可能可在护理专业基础上,设立养老护理方向,开设以老年学、老年心理学和护理服务等为重点的课程,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③提高培养质量。精心选择优秀教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在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技能实训辅导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协调,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养老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使养老护理员更新理念,提高个人素质、理论修养、服务能力,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④充分发挥证书引导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 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形成养老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积极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积极配合常州市民政局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

⑤创新培训形式。做为省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常州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中心,在保质保量完成常州市民政局下达的指令性培训计划基础上,应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方式,开创常州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N].黑龙江日报,2011-07-06.

中专期末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考核模式;
教学效果

本文以高校本科课程的考核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试点研究等方法,以本科生的需求为导向,探寻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的途径。

一、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

为了解本科生对现状课程考核方式的评价和相关意愿,采取对本科生进行调查的方式,结合应用实际调查RP(Revealed Preference)和意向调查SP(Stated Preference)的方法[1],对吉林大学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四个专业,每个专业各抽取4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各占25%。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各项结果。

1. 对目前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

关于被调查学生对目前课程采取的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44.23%的学生对目前的考核方式比较满意,只有11.5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而19.23%的学生对目前的考核方式表示不满意。说明目前本科生的考核方式还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间。

2. 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占比情况

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结果显示,86.54%的大学生目前所选课程的考核方式中,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70%:30%。此结果表明:成绩核算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这也是国内各高校本科教学普遍采取的策略。一些高校还对必修课、选修课的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占比作出统一规定,例如必修课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例为80%:20%,选修课为70%:30%。而国外高校的本科生成绩构成基本上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或者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设置,某些课程的平时成绩比例甚至高于期末成绩。这种做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期末考试临近突击复习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全程知识均衡和扎实地掌握。

3. 考核方式构成比例

调查结果表明,出勤情况、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及课堂测验为本科课程考核的主要构成形式,只有极少数课程会采取期中考试、上课发言和课堂分组讨论等考核方式。出勤情况占比较高的原因主要为,目前高校课程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绝大多数课程均将出勤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获取来源,这种以出勤情况考核平时学习状态的方式值得商榷。除此之外,很多选修课程不组织统一的期末考试,而以出勤情况、课后作业、课堂测验等的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参考项目,因此出勤情况在学生所选课程的最终成绩中占很大比例。作为比较新兴的考核方式,课堂分组讨论和作报告的成绩构成比例高于期中考试和上课发言,这充分体现了现今本科教育考核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而与其他考核方式相比,课堂分组讨论和作报告这两种考核方式更具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能力。

4. 期望的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占比情况

通过采取意向问卷调查方法,课题组也获取了大学生对课程总体考核方式的期望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其所选课程的考核方式包含平时测验,其中有42.31%的学生希望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测验+期末考试,32.96%的学生希望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只有平时测验,只有15.38%的学生希望考核成绩仅根据期末考试评判。此结果表明学生有注重平时学习弱化期末考试的倾向。而仅采取期末考试进行最终成绩考核的做法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亟待改进。

统计学生期望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占比情况显示,近一半(48.89%)的大学生认为其所选课程考核方式的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例为各占50%左右比较好,28.89%的大学生认为其所选课程考核方式的期末成绩占70%左右、平时成绩占30%左右比较好。与实际平时成绩占比情况相比,平时成绩占比的期望值(50%)远高于实际值(30%),说明如果要满足学生的期望需求,平时测验成绩的占比有待提高。

5. 期望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

被调查者期望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构成结果显示,学生期望的占比较高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为课后作业(55.56%)、课堂测试(26.67%)和出勤情况(8.89%)。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选择课后作业作为统计平时成绩的方式,其比例约为课堂测试的两倍,说明学生可能认为根据课堂所学直接进行测试不能完全体现其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希望通过在课后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复习等形式,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最后再通过提交作业的方式获取考核分数。

6. 期望的平时测验次数及考试形成

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所选课程的平时测验次数为3次比较合理,只有2.22%的学生认为应仅进行1次平时测验。

有46.15%的学生希望期中、期末考试均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28.8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确定该课程的考核形式,只有5.77%的学生选择期中、期末考试均为闭卷形式。可见,学生更喜欢灵活的开卷考试,因为与闭卷形式相比,开卷考试更能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的灵活性及其主观发挥的能力。而闭卷考试虽然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记程度,但学生在准备考试前难免要进行强行记忆,不利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现行考核方式分析

综合以上各项关于高校本科课程考核方式调查的统计结果,可以总结出目前高校本科考核的几个主要特点:考核形式多样,以出勤情况、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及课堂测验为主;
以出勤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统计依据;
以期末成绩作为核定分数的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占比偏低;
学校统一规定期末和平时成绩占比,不利于考核形式与课程性质及课程内容的合理匹配。

学生对考核方式的期望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增加平时成绩在最终考核分值中的占比,全部根据平时测验评定成绩或采取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对于平时测验的考核方式,期望以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考核为主;
增加开卷考试比例,或根据课程内容设定开闭卷形式;
采取多次平时测验的形式。

可见,目前高校本科生课程考核环节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的占比、平时测验的考核形式和考核次数、考试的开闭卷形式几个方面。考核方式不仅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结果、过程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与责任感。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以单次考核、单一形式考核为主的考核模式,使得考试成绩存在极大的偶然性,不利于全面真实的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2],不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使考试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是学习结果。

三、考核模式优化方法

综合考虑本次调查统计所得结论以及国内外一些高校的先进做法,总结出优化高校本科课程考核的主要办法如下。

1. 多次多方式全进程考核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加大平时成绩占比,采取全进程考核形式,并提高综合能力考核比重。多次多方式全进程考核,即把考核从一次性期末考核分成多次多种方式结合的考核并设置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具体来说,即将百分制的期末终考分成若干次考试,每次考试设置相应的分值,然后分别将各次考试设置于整个课程的进度中。根据本文的调查统计结果,得出平时考试的次数为3次最为合理,因此,可将百分制的期末终考分成4次不同方式的考核,分别设置于课程进度的1/4、1/2、3/4和期末,考核难度逐级升高。

将以期末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分布到全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同时也分散了期末考试的压力[3]。此外,平时成绩还可以涵盖课堂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等指标,从而更全面考察出勤和课堂学习效果。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学术报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的差别化考核方式

统计本次调查所得的不同专业本科生的数据可知,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的学生更趋向于进行实践考核,而理论性相对较强的专业(如工商管理)的学生则倾向于偏重理论性的考核形式。可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的特点,我们应该科学选择差别化的、适应本专业和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例如,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城市公交网络规划课程在内容上侧重于应用规划技术和方法进行实际的公交线网规划和设计,在考核模式方面,该课程应采用课堂分组讨论、课堂测验、期末综合考核等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并且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两周的针对性课程设计,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数据调研、课外资料查询、公交线路设计和线网评价,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实际运用能力。

3. 增加开卷考核比重

虽然闭卷考试的评分比较客观、公正,成绩可以较准确地进行量化,但仅以闭卷考核作为依据评价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难免有失公允。而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考查的知识面广,要求学生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要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可将开卷形式用于某些侧重于实践和应用的课程的考试中。而对于侧重理论学习的课程,也可以适当在课堂测验中采取开卷形式,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有所帮助。

中专期末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推行分层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多更广泛的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水平的高低还是需要有一个考核标准与方式,在现阶段教学中我们完全排除以考试为主的结果性评价体系也是不现实的想法,况且结果性评价体系还是有其明显的优势值得可取,所以在评价体系上我们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将过程性评价体系导入其中,将两种体系有机的结合,完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可以拓宽结果性评价体系考核的内容,变单一的书面考核方式为口语与书面考试相结合,将两者都纳入到期末考试内容当中去,期末考试成绩笔试占80%,口试占20%,笔试加口试成绩成为期末考试成绩。可至于口试考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学生朗读复述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分组编情景对话表演等都可以。其次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表现情况以平时成绩的形式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这样既能更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就是学生期末英语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评定方法如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平时成绩=平时作业20%+课堂、课后表现20%这样由于过程评价体系的介入,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都能给出客观评价,如学生是否认真、独立、按时完成自己层次的作业,是否正确,是否争取完成高层次的作业都转化为平时成绩分数;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思考,是否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是否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等也被纳入考核体系当中;
还有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外学习时间、写英语日记等,以及英语竞赛获奖情况都被纳入评价体系,如对于学生在英语听力/词汇比赛、英语演讲/辩论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等取得良好成绩,在期末成绩中都给予加分奖励,这样一系列更为丰富的评价内容既能更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成绩,也能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加以掌握,便于指导学生进行更好地改进,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专业要求基础上形成重视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

高职的教学思想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应强调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派上用场。因而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在通过课文内容的讲授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硬工夫,将来学生在实际工作也许没有多少机会用英语进行直接写作,但是基本的听人说话与人交流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翻译以及写作能力;
其实就是注重以专业为依托,注重符合专业需要的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如以机电专业为例,学生除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侧重补充与机电相关的专门词汇,在此基础上补充讲解工作中涉及较多的应用文体如电类设备的英文说明书,或是元件的英文包装等材料,让学生借助于一定的工具阅读明白意思并能将其翻译成正确的中文,这样既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具打下实用的基础,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专期末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评价 药理学 中等职业学校

课 题:《改革考试制度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研究》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号:JG10EA001。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包括形成性评价,也包括终结性评价,对教和学都具有导向作用,它不仅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而且还是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沿袭这种方式进行护理专业全部学科教学情况的评价,结果是有约1/3的学生成绩未能达到及格,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形成了学习与考评之间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发现,这与教学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所占比例不合理有关。也就是说,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依然占绝对优势,一张考卷主宰学生成绩优劣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众所周知,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太多是中考的淘汰者,也是学困生,面对超过初中学习内容数倍的纷繁复杂的医学知识,她们更加恐惧考试,厌烦上课、课堂违纪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教师探索适合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评价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学校中职护理专业2009、2010级学生,她们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授课学科、内容和授课教师相同。

2.研究方法

学校分别于中职护理专业2009、2010级学生入校后的第3个学期,开设药理学课程。2009级学生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按照2:8的比例进行药理学教学评价;
2010级学生采取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实验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按照3:2:2:3的模式进行评价。课堂表现的考核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勤、听课纪律、语言表达及礼仪情况、回答问题、参加课堂讨论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阶段测试主要以口试和开卷考试为主;
闭卷考试以学科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最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及三甲医院、基层医院临床常用药进行命题。自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主要就课堂纪律、学习热情、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五个方面,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3.统计与结果分析

结果采用均值及均值±标准差表示,SPSS 13.3软件进行结果分析,见下表。

表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年级 课堂纪律 学习热情 基础知识 动手能力 学习能力

2009 34.5±9.5 45.5±7.2 36.5±2.2 31.5±2.7 62.4±4.6

2010 76.3±8.1 78.4±5.3 52.6±4.7 60.6±6.2 66.2±5.9

二、讨论

1.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3:2:2:3模式分析

2010级学生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了3:2:2:3的模式,与2009级学生相比,形成性评价的百分比提高到70%,而终结性评价的百分比下降到30%。这种高度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们看到了顺利修完本课程的希望,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很多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急剧下降,他们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自我约束力非常差,没有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很多时候,脏话随口而出,毫无顾忌,课堂上想睡就睡,旁若无人。学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现状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在学校所沿袭的2:8考评模式下,期末总评成绩不合格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原因是期末总评成绩取决于期末闭卷考试,使得一部分学生认为:即使平时成绩满分,期末考试成绩不好,也不能通过学科考核,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一部分学生搞考前突击,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良好,即使平时成绩零分,也同样可以通过学科考核。其结果是:这两部分学生都不在乎平时成绩,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这也让教师感到无奈和彷徨。本次教学改革中期末闭卷考试的比例降低到30%,并提高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而且把课堂礼仪和语言沟通能力引入课堂表现的考核项目之中,并进行量化赋分,从外在因素约束学生,逐渐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学生也清晰地认识到平时成绩(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实验考核)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在药理学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护理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2.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3:2:2:3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采取“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策略最为适宜。阶段测试就是最适合的教学评价手段,它作为期末学科考评成绩的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以口试(师生一对一护理情景对话)和学习报告为主,这种方式容易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阶段测试的内容相对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只要她们重视课堂学习和进行课后复习,就能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这样学生容易看到自己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愉快的学习情绪,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阶段测试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口试过程中,教师随机应变,调整内容,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甚至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引导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新的教学评价模式下,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学习能力是职业人员必备能力之一,也是中职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抄笔记和死记硬背复习题的习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科考试考核中,我们通过提高课堂表现的考核分值比例,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在保证学生能够坐在课堂里不睡觉、不玩手机的情况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才能使老师的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完成,达到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并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和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虽然药理学教学评价适于采用3:2:2:3的模式,但是我们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评价可以侧重某方面的进步,多一些鼓励性评价,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多元性、发展性评价新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