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总结【五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8-11 18:55:03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计算机网络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领域内科技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学科分支,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把颁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计算机总结【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高中计算机总结【五篇】

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知识

计算机网络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领域内科技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学科分支,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把颁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的网。人们正借助于网络,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联合起来,使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和不同部门可以相互密切联系并很方便地进行通信和交流。随着计算机性能的迅速提高和广泛普及,计算机资源日益丰富。如何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如何充分达到资源共享,一直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重要课题。面向不同的计算机及丰富的资源,为了解决能否共享和能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问题,出现了计算机网络。网络中相互连接起来的各种计算机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资源,有的可以进行数据处理,有的可以进行科学计算,有的具有大型数据库和模型库,有的带有特殊外部设备(如绘图仪、彩色打印机等),网络中的用户都可以选用和共享这些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传输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同时得到高速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大力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 Way)”实际上就是用光纤构成的一种高速的数据网络。在此网络上将传递多种多少样的信息,如为每个家庭准备的可多达500多个频道的电缆电视节目、电子报纸、视频电路、市场商业信息等都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公路”输送至每个家庭。因此,在构造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下面谈谈计算机网络、功能、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地区,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种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等)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只是远程通信(Telecommunication)中一种较为简单的形式。远程通信包括语音(Voice)和电视(TV)传输、数据通信和未能远程处理(Teleprocessing)。远程处理是指远离主机的用户通过自己的微机或终端来对通信线路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例如:允许储户在不同地理位置取款存款的银行计算机网络,将散布在各处的取款存款机与银行主机连接在一起,构成银行计算机网络。银行储蓄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则利用网络实现全城和异地各城通存通兑。通话用户之间彼此发送电子邮件(Electromic Mail)的计算机网络。证券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将各地的股市行情收集起来及时通过大屏幕等向股民报告,以利于证券交易业务的开展。

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有多种,总的说来有电脑方面和通信方面的两种设备,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的种类越来越多,品质也大大提高。在计算机网络中,这两方面设备目前比较普遍的联结方式有两类:一类是计算机主机和自己的终端联结,另一类是计算机主机之间的联结。

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实现资源共享。共享联网内一切计算机系统与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如大型专用数据库、价格昂贵的专用软件、打印精美的高档激光打印机等资源,通常不可能每个用户都配备一套,通过网络能实现各用户共享,提高贵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计算机可靠性和可用性。

三、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1.树型结构

树型结构指整个网络结点之间连接像一棵倒挂着的树,整个网络分层次进行的连接同一个结点可以和多个结点相连接,最高层的计算机系统规模较大,它控制了下一层的计算机系统。这和目前的银行组织结构十分类似,最高层表示总行,而后是省、市分行、最后是支行与所、办、点等基层机构。它们业务,负责把数据传送到上一层,也可利用微机(或有智能的终端)处理部分数据后再送。至于资金清算、调拨、业务汇总、金融信息的收集等全面性工作就是最高层承担的工作。

2.星型结构

星型结构指整个网络中间有一个处理中心,其他多个结点都各自以单独的链路与处理中连接,中间的主机作为网络中的主结点,它具有对数据的中继交换功能,它中继来自各分散结点的信息,并把集中到主结点的信息转发给相应结点。城市中的一个专业银行若采用一个总的电脑中心,则该中心就是主结点,而与之相连的一些支行就是分结点。这些分结点都有相当的电脑系统来实现前述的“分行自动化”。如果需要解决储蓄中的通存通兑,这也是可行的办法。在主结点的电脑中心储存了所有客户的档案,每笔交易处理的产生的数据更新都必须更新主结点中的数据,并将结果送回分散的子结点。

星型结构简单方便,任何一方结点有问题都不影响其他结点,比较适合银行计算机网络应用,便于管理,并且从终端到处理中心的延较小。缺点是通信线路都从中心出发,总长度较长,因此连接线路的总费用较多,成本较高。

3.环形结构

环型结构指整个网络系统各个结点连接构成回路,也就是按环状把各结点相连起来的,网络中信息流向一般是单方向的,环形中各个结点处于平等的地位。当一个结点的信息在流动时,其他结点的信息暂停流动,一个结点的信息到达目的,线路是固定的,优点是可能会减少线路总长度,成本较低,而且容易扩展结点。其缺点是在环型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合点有故障时,一般会影响整个回路的通信。

4.网格型结构

网格型结构指整个网络系统有许多网格,在网格中各结点者互相直接连接,每个结点都承担了一定量的负荷,当一个结点需要和另外结点交换数据信息时,可以在两者之间直接进行,并不需要经过另一个结点。

网络型结构的任一结点都能与联网的其他各点通信,增强了网内各结点的范围和功能。

5.集中型网络

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第2篇

1.在教学中找出面临的难题 

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学习和上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一直以来不停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常常要么注重基本理论学习,要么侧重上机操纵,即使基本理论、上机两头抓,也常常顾此失彼,不可以做到合理的并重对待。

1.1重基本理论学习,轻上机操纵。一直以来,计算机基础教学较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学习而忽视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的训练,主要有这些原因:首先是计算机硬件投入的不足,使不少学校的机器台数有限,且档次低,已远远不可以适应学生上机的要求。教学中只好多讲课少上机,客观上促成了重基本理论轻上机的情形;
其次是基本理论课和上机操纵课安顿不合理,如有部分学校不停遵照一般基本理论课教学规律依照课程总学时划定基本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比例,全期一律安顿每个星期上机多少学时,而不是根据教学主要内容灵活做出安顿;
再次是计算机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计算机发展太快,老师在基本理论课教学中介绍引入的计算机应用新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技术,上机操纵实践时常常落后一步,在组织学生进行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时也不易处理好种种难题,如机器出现故障、没有示范投影设备、难以兼顾全体学生等。

1.2侧重上机操纵,轻基本理论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停发展,促使学校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本领的培养继续增强,出现出重视上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的趋势,但反过来也存在放松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学习的情况:首先是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其特有的神奇感,吸引了无数学生,特别是进行上机操纵;
其次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Internet应用技术的兴起,继续扩大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当中许多人希望学习多媒体软件制作、上网操纵技术,并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连正常教学主要内容规定的基本理论及上机操纵练习,也应付了事;
再次是由于在以计算机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时代,对部分新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认知已不可以用老眼光看待,如大量的Windows应用软件,基本理论的学习很多都要体现了操纵上,所以有部分人认为,学计算机便是要上机操纵学习,从而轻视基本理论教学。四是计算机实用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流行软硬件的不停推出上市,让部分学生感到为有经过上机操纵学好计算机实用新技术,今后才气进入社会站住脚,而基础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学习已显得不重要,错误地将计算机应用本领理解为上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

2.探索教学好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面向未来,在有限的学校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打好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基础,增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具有刚开始的计算机应用本领,一定稳妥完善合理地处理好基本理论学习和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的关系。

2.1增强思想认识,强化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对上机操纵的基础指导作用。特别要教育学生不要只凭兴趣操纵计算机,轻视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学习。咱们很难想象一个连二进制基本原理都不肯掌握的学生,会成为计算机方面的优秀人才;
也不难理解不了解程序设计方法就不大概编制高效优质的程序。

2.2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征和规律,对不一样的课程和章节,合理安顿,协调好基本理论课、上机课的时间和上机操纵内容。冲破一般教学中基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办理模式,如根据这些年以来新生计算机水平差别大的实际,设法分别不一样对待,以包管机房用机高峰时间和教学上机操纵的质量。

2.3重视学生实践本领的培养。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会接触到有关计算机的部分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或是有关编程方面的内容,大多是有关计算机的部分基本操纵的学习。为有真正上机实践了,才可以真正地知道该怎么样操纵。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为有亲身实践了,才明白此中的真意。计算机教学也一样,学生必要在老师讲解了之后,真正的上机操纵,才气明白老师到底讲的是些什么,才气知道部分操纵之后计算机会给出什么样的反映。在高中生普遍缺乏动手本领的情况下,计算机是一门很好的熬炼学生实践本领的科目,老师要充实应用,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实践的兴趣,从此不但重视计算机实践,更会重视其他科目的实践。

2.4加大计算机及机房硬件投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本领和成果进行教学。特别是对office之类的软件课,讲授内容要与上机操纵紧密联系,可采用让学生观看老师课件学基本理论、演示教学、边讲边练等方式进行;
也可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的其他好形式。

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央处理器 计算机 芯片

1 计算机处理器的发展

CPU即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简称,称为中央处理器,被人们比作计算机的心脏,在计算机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以来,但其庞大的身躯和极大地资源消耗都饱受诟病,人们试图寻找更加先进的计算机生产工艺。终于,在1954年,TRADICIBM公司制造了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拉开了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帷幕。虽然晶体管和电子管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但计算机内部一些部分还是会被晶体管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损耗。在1958年发明的集成电路,也就是CPU的始祖,一片硅片上整合了三种电子元件,其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这吹响了第三代计算机的号角。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集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系统稳定性高,发热量小,维护方便等优点于一身。纵观其发展史,CPU无疑是向制作工艺更精细,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CPU的位数、制程、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2 计算机处理器的分类

(1)在目前的CPU品牌中,市场占有率最高最主要的两个是INTER和AMD。在INTER系列理器中,主要有赛扬系列和酷睿系列。INTER酷睿系列处理器作为目前比较普遍且性价比高的处理器,是一款领先的节能新型微架构处理器,英特尔酷睿微体系结构面向多种处理器进行了多核优化,带来更出色的性能、更强大的多任务处理性能和更高的能效水平。在AMD系列处理器中,主要的有闪龙系列、速龙系列。

(2)CPU按指令集分则可以分为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和CISC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随着集成芯片技术的进步,复杂的集成电路设计越来越普遍,而RICS就是基于复杂集成电路设计出的一种芯片。RISC 对指令数目和寻址方式都做了精简,使其更容易实现,指令并行执行程度更好,编译器的效率非常高。与之不同的是,早期的CPU全部是CISC架构,要用最少的机器语言指令来完成所需的计算任务是它的设计目的,将越来越多的复杂指令加入到指令系统中,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效率,这就逐步形成复杂指令集计算机体系。

(3)若按功能用途分,CPU则可分为个人电脑CPU,便携式设备CPU和工业用计算机CPU。个人处理器CPU一般用X86架构,稳定性比较低,单线程任务处理比较强,游戏性能比较强;
而手机、平板等便携式设备CPU主要使用精简指令集,采用ARM架构,与采用复杂指令集的个人电脑相比运算能力就差得多;
工业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比较单一,主要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所以工业计算机通常采用速度不是非常快的处理器,但其采用的也是复杂指令集。

3 计算机处理器的结构与原理

3.1 CPU性能衡量指标

影响CPU性能的指标主要有主频,CPU的位数与CPU缓存指令集。CPU的主频,也就是时钟频率。CPU的主频决定了CPU的性能,所以提高CPU主频对于提高CPU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CPU的位数是指处理器一次性可计算浮点数的位数,CPU的位数越高,CPU的运算速度越快,现行CPU的位数一般为32位,但现在已研发出64位个人电脑处理器和手机处理器;
CPU缓存指令集是存储在CPU内部,对CPU运算进行指导和优化的硬程序。CPU的缓存分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处理能力强的处理器一般有较大的三级缓存。

3.2 CPU的结构

CPU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

运算逻辑部件可以执行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定点或浮点算术运算操作,也可执行地址运算和转换等命令,是一种多功能的运算单元。寄存器部件则可用来暂存指令、数据和地址。控制部件主要用来分析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三者的关系大致可以由图1表示。

内存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储存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
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存储器,使用者无法改变或删除它已经存储的资料,并且关闭电源不会使资料消失,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经常使用只读存储器。

3.3 CPU的寄存器

计算机工作呈现出控制流与数据流两大信息流,寄存器是暂存这些信息部件。在CPU内部设置有多个寄存器,有的用于处理的通用寄存器组与暂存器,有的用于控制的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和程序状态字寄存器,还有的用作贮存接口的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大多数时候,寄存器产生的输出等于它的当前状态,因为它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信号沿着寄存器前面的组合逻辑传播,一个新的寄存器输入在这时产生,但只要时钟是低电位的,寄存器的输出就仍然保持不变。当时钟变成高电位的时候,寄存器中才加载了输入信号,成为下一个状态,直至下一个时钟的上升沿。

电路不同部分中的组合逻辑之间,寄存器起到了屏障的作用。每个时钟到达上升沿时,值才会从寄存器的输入传送到输出。

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第4篇

我们总公司现有职工1584人、农电工595人。公司下设14个供电所、35个电工组,辖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35千伏变电站__座,主变总容量达到124.4万千伏安。20__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3.65亿千瓦时,主副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20__年,被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确定为全省售电量在8亿千瓦时以上县供电企业综合标杆和资产运营、发展潜力两个标杆单位。

近年来,我们总公司审计部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审计工作机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突出工作重点,抓好重点项目审计;
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经济责任、各类工程与合同、财务预决算等关键环节的审计;
通过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质提速,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职能作用。20__年以来,我们通过审计直接和间接为企业节约资金1698万元,其中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项目资金占70以上,为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__年先后荣获“威海市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全省20__年度做出突出贡献和创造新经验内审机构”等荣誉称号。

一、加大投入,优化配置,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顺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信息化和财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将信息化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员配备和软硬件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

一是建立复合型的审计队伍。公司不断优化审计队伍结构,为我们审计部组建了一支既精通计算机专业技术,又通晓审计业务,能够胜任硬件维护、软件开发、程序设计的复合型人员队伍。目前,审计部拥有工程审计骨干2名,高级财审人员2名,计算机骨干3名,为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配置先进实用的硬件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司为审计部每人配备了一台微机,并购置了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全自动测距仪、扫描仪等设备。为方便内审人员实施现场审计,还专门为审计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内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提供了硬件支撑。[本文来源于文秘站 -有文章需求,请到文秘站 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

三是努力提升整体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我们采取“全员培训,重点培养”的方式,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首先抓好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全员培训。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实务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为内审人员讲解计算机知识和解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切实增强内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目前审计部所有内审人员都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考试,取得了A级证书。其次是对计算机骨干实行重点培养。我们开展每个审计项目都至少配备1名高级财审人员和1名计算机骨干,实行优势互补,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需求进行技术攻关,为开发审计软件、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奠定基础。(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百度直接输入“文秘站 ”第一个网站便是[注:中间加的符号请勿复制])

二、整合资源,探索创新,在计算机审计和审计信息管理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近年来,我们荣成市电业总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先后建设了办公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95598服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GPS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为审计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各管理信息化系统相对孤立,数据存储分散的实际,大胆探索,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建成了对公司所有经营业务实现管理、控制、查询、监督功能为一体的共享平台,实现了各类信息传输、存储、处理的自动化,从而形成了公司内部审计信息的快速通道,先后建立了“新产品信息库”、“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库”、“工程造价与质量信息数据库”、“人才资源信息库”、“会计凭证及帐表库”等信息库。同时,我们初步建设了对重点领域、部门和财务信息及电子数据的密切跟踪系统,实现了审计方式从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中与事前审计相结合转变,从单一

的现场审计向现场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的转变,从单一的静态审计向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的转变,在加强干部管理、促进廉政建设,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一)信息化手段加速了日常的办公自动化进程。我们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将信息化与审计工作规范化结合在一起考虑,先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审计工作计划与总结、审计业务文书、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档案等电子化,做到公文处理无纸化,全面提升了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并经常利用公司的网站宣传财经审计法规,做到警钟常鸣。平常工作中,我们注重积累审计资料,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报表统计、审计常用法规检索、工程预(结)算审计、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经济责任审计等数据库,为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项目的查阅、审计成果统计和审计情况分析等一整套审计资料,为审计业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支持。

(二)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促进了“超前预防”和“事中监督”。

自1997年公司成立审计部以来,我们对总公司的经济合同审计进行全程的审计监督,在审计工程中逐步完善了经济合同审计程序,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我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形成了经济合同审计的网络化。例如总公司下属的物资公司的物资比价采购、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环节,审计部通过局域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真正做到了“事中监督”和“超前预防”。具体做法是:物资公司在需要采购招标时,首先将电业总公司物资采购选厂审批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审计人员邮箱里,审计人员经过审核后确定此项工程物资可以进行招投标,通知物资公司按照招投标的要求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发出招标邀请函,上述等项工作准备好以后,审计人员根据情况从总公司人才信息库中随机抽取招标小组成员,分别成立技术组、综合组、商务组、监督组,并组织协调该项工程物资的开标、评标会议,评标结果由审计人员当众宣布。会议在电子会议室举行,全过程由审计人员通过摄像机拍摄下来,并以电子文档保存,真正做到了审计过程、审计成果的公开化、透明化、信息化、网络化。通过健全完善经济合同审计程序,运用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堵塞了公司在物资采购、工程物资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等环节的漏洞,每年可为总公司节约资金 多万元,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三)信息化手段在会计电算化审计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公司审计人员不断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逐步完善运用了一系列的系统分析技术、系统测试技术、数据测试技术、管理自动化运用、网络技术等审计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作用。针对下属单位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等通过局域网发给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运用审计软件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的会计凭证及帐表库,然后审查分析会计报表及其各个项目,从中发现问题和疑点,再有针对性地核对总帐和明细帐,最后审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对需要从对方取证、签证的审计工作底稿通常采用手工的方法来进行,以降低审计风险,而其他工作底稿则全部从信息库中下载标准格式的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及项目建议书在微机中编辑完成后,通过局域网转发给相关领导进行批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克服了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在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控制度评审、财务决算审计、资产经营审计、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以及电网建设审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累计完成审计项目600多个,提出审计建议 多条,为总公司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自主研发,深化应用,以手段革新促使审计工作再上新水平

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第5篇

金融企业业务量大、数据量大、贷款档案和会计凭证多,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下,只能根据报表、明细帐、内外审计报告等有关资料进行经验分析,确定抽查的重点和对象,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难以全面性反映问题,但若采用详查方式人力物力又难以组织和实施。计算机审计的开展,使金融审计人员能够从大量原始、繁琐的数据和枯燥、重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运用计算机知识从容的提取、分析和判断被审计单位海量的财务、业务信息,扩大了审计覆盖面,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2审计方法的改变决定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变化

手工审计下一般根据审前调查的情况,以资产或者贷款规模为标准初步确定抽查的支行,审计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到抽查支行进行审计,审计中接触和询问较多的部门主要是总行和各支行的财会部、信贷部。采用计算机审计后,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将散布在各个分支银行和营业网点的业务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向总行进行上收的数据大集中,实行扁平化管理的“大总行、小分行”模式,审前调点集中于总行一级,接触较多的是银行计算机系统管理部门,审计人员首先在该部门了解系统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需求下载和转换数据,获取审计所需要的电子数据,集中力量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出有疑点的数据,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线索,审计进点后就可以安排审计组对相关支行进行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审计,避免了现场审计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计算机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和配合。金融审计人员可以独立操作简单的查询、筛选、统计、分析功能,比如利用关键字查询银行自办实体,统计贷款大户的贷款总额等。

3审计内容从电子数据审计发展到尝试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

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般分为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两部分,计算机审计按审计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数据审计,即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发现和查找问题,实现审计目标;二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其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使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地使用等方面作出判断的过程。商业银行数据实行大集中后风险也更加集中,如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不法分子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实施犯罪,系统程序设计上存在不足造成数据核算和处理不完整不准确。数据集中后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对操作风险管理和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电子数据审计的基础上对处理、存储电子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显得尤为必要。

4确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和重点是关键

商业银行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le、Sybase、DB2等,由于银行的经营业务品种较多,其对应开发的系统也较多,如我们对某商业银行审前调查了解到该行使用的系统总体分为综合业务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信贷业务系统三大类,各类下又分为若干的子系统,如果对这些系统都审计一遍,显然审计资源是无法满足的。为此,就需要审计人员深入了解银行的经营业务及在业务中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审计目标、以往审计情况、审计人员经验和已取得的电子数据、数据字典和数据库说明等技术资料,进行审计需求分析,确定能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问题,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然后根据法律法规、业务逻辑关系、数据间的勾稽关系等建立分析性“中间表”和审计分析模型进行审计。该次审计我们结合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要求、该行自行开发系统特点、存贷款计息情况审计较少等情况,最终选择将与财务报表直接相关的核心系统、贷款业务系统、存贷款计息系统、银行承兑汇票系统作为审计范围和重点,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实现了审计目标。5传统审计方法与计算机审计有机结合,确保审计质量

计算机审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扩展了审计范围,使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内容进行全面、迅速、有效的分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一方面审计人员运用Access、Excel、SQLServer等工具软件审查问题,当审计人员掌握的情况不充分、分析不深入时,编制的程序就会存在不足,而计算机运行是客观的执行,并没有主观的判断,得出的数据和结果就不一定准确,有时还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对计算机审计程序运行的结果进行抽查验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抽查的反馈情况逐步调整、完善程序,得到正确的审计结果。另一方面如果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存在虚假、修改等情况或者审计人员过分依赖计算机运行所得出的结果,而没有对各种疑点线索进行必要的复查,都会形成审计风险。所以,应该明确计算机审计并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在加快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将调阅被审计单位资料、进行抽样审计、问卷调查、延伸审计等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方法与计算机审计有机结合,确保审计质量。

6提高计算机审计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计算机审计能力决定审计的效果和质量。为了提高计算机审计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硬件设施和审计软件功能。针对银行的海量数据,审计机关应该全面提升硬件存储设备和审计软件等方面的性能,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有条件的可开展审计现场联网审计。二是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水平。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西部地区、基层审计局由于审计对象即地方金融机构较少、审计规模较小、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等原因,使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锻炼和学习机会相对较少,其审计能力和效果与审计署特派办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要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应加大培训和交流学习的力度,提高对审计软件的应用水平,如有条件可以派业务骨干参加审计署组织的大型银行审计进行“练兵”,培养既懂审计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审计中归纳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开发一些实用的操作小程序。三是审计人员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学习氛围,提高审计人员学习、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审计人员相互交流、积极探索银行计算机审计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四是加强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计算机审计法制化建设,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的取得,注意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注重计算机审计的事前与事中审计,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分析,合理评估银行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京奕.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环节[J].中国审计,2007,(06):49-50.

[2]袁野.在创新求实中深化金融审计[J].中国审计,2007,(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