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朱自清课文解析【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13 15:55:05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除了鲁迅,大概就要数朱自清了。《匆匆》《春》《背影》《绿》,还有《荷塘月色》和《冬天》。有了这些代表作品,就有了探究学习的基础。在初中学完了朱自清作品之后,我布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朱自清课文解析【五篇】,供大家参考。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五篇】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第1篇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除了鲁迅,大概就要数朱自清了。《匆匆》《春》《背影》《绿》,还有《荷塘月色》和《冬天》。有了这些代表作品,就有了探究学习的基础。在初中学完了朱自清作品之后,我布置了有关朱自清作品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我布置的的课题很简单,只有一个问题:朱自清的作品美在哪里?要求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探究。研究的方式是在网上或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个人钻研和资源共享相结合。

在经历了自主探究和集思广益之后,同学们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许这些成果对老师们来说,很平常,很简单,但是对学生来说就弥足珍贵,因为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一位同学说,挺喜欢朱自清一些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哀愁,真切、平常、感人。他发现,《背影》和《荷塘月色》都是创作于1927年。于是他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这位同学还结合作者的阅历、个性和气质来分析朱自清作品的抒情特色,这是很有见地的。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里流露出来的韵律美。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作者用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发问,再用疑问句去启发读者思考,既引人深思,又琅琅上口。还有作者通过句子的长短变化来营造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和诗意的美感。

有一位同学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诗意美。他举的是《绿》中对水花的描写。把水花比作“白梅”、“杨花”,这些句子与古人描写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写白梅的诗句,他找出了王冕的《白梅》、张臬的《墨梅》、李公明的《早梅》、卢梅坡的《雪梅之一》中描写梅花的诗句来印证朱自清文句的精妙,通过梅花的色彩和芬芳来展现梅雨潭水花的晶莹剔透、细腻和美感。该同学还找出了一些写杨花的名家名篇,如唐・韩愈《晚春》、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晏殊《踏莎行》、宋・王安石《清平乐》、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王令《瀹瀹》,等等,认为朱自清通过诗一般精炼的语言,通过杨花的飞舞轻扬来表现梅雨潭瀑布的轻盈、轻巧。同学的研究也许很一般,但是这种对比阅读,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既是一种有用的积累,也是一种难得的提高。

一位同学说他最喜欢朱自清作品中所表现的柔和美。他发现,作者善用女性作比。例如在《春》中把“春天”比作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在《绿》中把“绿”比作“少女的裙幅”、“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明油”;
在《荷塘月色》里先把荷叶比作的裙,接着用“刚出浴的美人”突出“白花”的光彩照人,再通过“袅娜”、“羞涩”,写出了百花的女儿态。在这里自然的美景与女性的柔美融为一体了。同学们分析的真好。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善于化无形为有形。他举了《匆匆》中的例子。“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作者通过巧妙的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变单调为多彩:“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在这里,作者化无色为有色,变静止为动态,不愧为写作高手。色彩上,“青烟”是淡蓝色,“薄雾”是乳白色的。而动感则体现在时间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中的音乐美。语句抑扬顿挫,长短结合,轻快流利,很有音乐的美感。比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这样一种平白如话的语句,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平常性、流动性和易逝性。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的质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背影》篇幅不长,它没有精巧的结构,没有华丽的词语,而是凭借真挚、朴素的父子亲情感动了所有的读者。在他的笔下,生活细节自然地变为感人的抒情细节。如:父亲买橘子的蹒跚背影,不事粉饰,不着意渲染,而是老老实实写来,具有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色。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影视赏析;古代文学;教学;审美

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从先秦到近代上下几千年,内容量非常大。在教学上主要从文学史和作品选两方面进行。学生们常常为文学史庞大的理论体系,繁多的文学常识,以及不可胜数的作家作品感到力不从心,消化困难。在教学上,也会明显感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文学鉴赏能力也亟待提高。随着多媒体引入课堂,影视赏析成为了教学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一、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文学作品并不像空中楼阁般能凭空出现,除了和作者本人的生平遭际、性格气质相关联外,也深受时代的影响。而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与今天时间跨度很大。作为95后的大学生们如果对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诸方面一无所知的话,根本谈不上对作品的正确理解。而影视赏析能为学生提供更为逼真生动的历史情境。如讲到明初文学,涉及到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宋濂作为开国文臣之首,曾为太子师,但晚年,孙子被朱元璋杀掉,他也险遭杀戮,在流放的途中抑郁而终。刘基诗文俱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俗语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而后期,他在朱元璋的手下郁郁不得志,最终死因成谜,有说是胡惟庸下毒,有说是朱元璋授意。至于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39岁时,被朱元璋借故腰斩,其诗兼各家之长,但“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1]综上,三家命运系于一人———朱元璋。明初诗文三大家的人生命运,是当时文人际遇的缩影。在朱元璋的高压统治下,也难怪明前期文坛萧条。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对上述内容作文字讲述,学生们未必能深刻体会当时残酷高压的政治氛围。因此,播放了由胡军、剧雪主演的连续剧《朱元璋》中的一个小片段“刘基之死”,12分钟的播放时间,同学们领略了朱元璋的跋扈刻薄、残忍专横,胡惟庸的刁钻阴狠、狂妄无赖,以及晚年刘基的憔悴无奈、绝望焦灼。课堂上同学们受剧情的感染,对刘伯温的遭际唏嘘不已,愤慨同情。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这只是文人的一个代表,当时的政治氛围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明初文苑的荒芜了。再进一步作对比,由刘威、林芳兵主演的《唐明皇》中有李白的片段,李白醉酒入宫,力士脱靴、玄宗调羹、贵妃捧砚。同学们为李白的狂放不羁,高力士的无奈狼狈,玄宗的礼贤下士,杨贵妃的殷勤活泼所感染,笑声不断。那么,将唐玄宗与朱元璋相比较,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到一个时代政治氛围对文学的巨大影响。

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根据大纲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是应着力培养的。鉴赏力是理论水平、审美能力和文学创作力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古典诗词除文字之美还有音乐美、意境美。在课堂上单纯的文字讲解难免乏味,并且诗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影视赏析将精美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动听的歌声相融合,能使诗词意境得以酝酿升华。如赏析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2]一首小词俯仰古今,感慨兴亡,令人读之唱叹不已。历史的轮回,人世的沧桑,又见青山斜阳。个人命运与世事沉浮,在秋月春风里摇摆,在浊酒笑谈中徜徉。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杨慎悲剧性的命运和学富五车的才情。而后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该剧正是用这首词作为主题曲。宏阔的江面,波涛滚滚,裹挟着白色的浪花一往无前,一位位历史英雄在江水中呈现又随波逝去。配着昂扬的鼓乐声,低沉浑厚的男中音。画面、配乐、歌声相融合,一下子把那千年以前的峥嵘岁月拉到眼前,课堂上同学们仿佛也沉浸入那动荡澎湃的历史激流中去。这种感性的体验,不是文字、语言所能替代。再如赏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李后主以至情血泪写成绝妙好辞,恨水东逝的愁绝化作横无涯际的江水,愁绪滚滚,不可穷尽。在讲解李煜生平后,播出连续剧《李后主与赵匡胤》的片尾曲,正是由费玉清演唱的这首《虞美人》。哀婉凄美的旋律,演绎着亡国之君的血泪深悲,诚如法国谬塞所言:“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4]

三、培养写作能力和技法

当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写作能力差强人意,分析其原因:一是积累不够;二是没掌握相应的写作技法;三是没有审美标准。在古代文学课堂中除了理论和文字的灌输外,影视赏析能给学生提供更为感性的,立体的,生动的文学素材。如在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播放相关视频。视频首先展示了滕王阁的景致、规模、气魄。再讲解王勃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人物生平,使学生对《滕王阁序》中所寄托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通过讲解和影视材料的结合,给学生带来一场包涵着景物之美,音乐之美,文字之美的综合的审美体验。学生可从中汲取多种写作素养。关于写作技法方面的培养,很难说教条化的理论,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启示。影视材料一方面可以给人具体的,感性的触动;一方面它所运用的渲染、对比、人物形象塑造、场景安排等更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如在讲《史记》人物塑造时,播放《汉武大帝》中的一个片段。家宴上,窦太后疼爱小儿子梁王刘武,欲让汉景帝立约,兄终弟及。汉景帝不好当面推脱,说了句“那也没什么不可以”。可这违背了汉朝祖制父子相传,以及汉景帝本人的意愿。窦婴马上出来打圆场,“陛下,喝多了”,一句话给景帝解了围。这样的一个小片段将窦太后的专横和对小儿子偏爱的情感倾向;汉景帝的窘迫无奈和窦婴的机智圆滑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视频,将《史记》文字中的历史人物,鲜活生动地搬到学生眼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性格秉性能给学生以具体感性的印象,那么,对司马迁人物刻画的手法,会有更深刻的领略和掌握。学生写作时,常常会为不知自己写的好坏,而产生困扰。究其根源是他们心中没有审美标准。当标准缺失了,无论千言万语,也没有旨归。除了文学理论给出的文字性的标准外,学生似乎很难去具体把握和衡量。那么就从自我感受入手:第一层次是感官的触动;第二层次是情感的触动;第三层次是心灵哲思的触动。有了这样具体的标准就好衡量自己的文字了。如在对比晏几道、秦观和李煜词。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秦观的“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通过相关视频的展示,三位爱做伤心句的词人,其文字对读者感发的深浅立现。晏几道词意象:落花,微雨,一人,双燕,明月,彩云等整体画面给人是离愁别绪,追思苦忆。秦观词呈现的则是落红遍地、心魂摧抑的绝望。而视频表现李煜词则是风雨暗涛,无边无际。以上三位词人的文字对人的感发触动,明显分为三个层次。学生通过具体感受,能够准确把握文学的审美标准,那么对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审美中完善人格修养

古代文学作为主干课程,有许多同学希望课堂内容更扎实一些,为将来考研做准备。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古代文学课堂,不能上成考研培训班的模式,即纯应试类型。古代文学中有大美,应当摒弃功利性,从审美的角度切入,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创造美。而影视赏析能以直观感性的形式传递精神能量,灌输理想信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身修养,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如在讲《西游记》,播放了《取经归来》这首歌曲的MV,画面上回顾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的艰难坎坷。处处是妖魔鬼怪、风霜雨雪。歌曲相和“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取来了真经,回返我华夏……”此时,再联系到同学们的学业,求学何尝不是在取经呢?一路上难免坎坷,但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绝不放弃,才能取得成功。大学阶段是学生迈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也是提升人格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讲课之余,向他们讲一些有益身心,修为励志的知识,有时比多讲一个专业考点更有意义。如何摆正求学与健康生活的关系?如何在遇到挫折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提示学生在苦恼忧烦、自暴自弃时,何不向往圣先哲们寻求智慧?如浏览经典对启迪心智很有帮助,如果觉得书籍文本不好理解,就看看电影《了凡四训》,动漫版《心经》、《道德经》、《菜根谭》、《庄子》、《大学》、《中庸》等等,这些影视资料以最生动的形式,最浅显的语言为你讲解人生智慧。如电影《了凡四训》,了凡先生以自己生平亲力亲为的事迹,提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5]的道理。结合儒、道、释三家思想阐释命运的真相,立身向善,慎独立品。如何安身立命,如何积善改过等等。同学们若能汲取其智慧,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潜能发挥地淋漓尽致,必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当然,影视赏析在课堂上也有弊端,应加以研判与引导:一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课堂影视播放,易入喧宾夺主窘境。影视赏析不能取代讲解讨论和思考提问。如果过度依赖影视,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形,影响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所以,要严控赏析的内容和时间。二是力戒一味娱乐休闲。学生们经常厌倦课堂理论的灌输,一旦播放影视资料,就会格外高兴,把课堂当电影院忘记了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播放的同时要多加提示讲解,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思考地看,有欣赏地看。三是相关影视内容与文学史料经常有相矛盾或有差异的地方,这一点,教学中也要十分注意。可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甚至人生观、价值观。是是非非,扬清击浊。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上海:中华书局,1983:1472.

[2]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1986:1.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5.

[4]江春水.李煜《浪淘沙令》赏析[J].现代中学生,1990(8):7.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第3篇

那么,加强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到底有怎样泰山般的作用呢?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有了以下感悟:

1.朗读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语言感受能力就是语感,是学生在长期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直觉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朗读是培养其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十分优美:“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也绿的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等等,这些句子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表达方式,我觉得都值得学生体会。可是,如果我正儿八经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其角度来分析这些句子的妙处,可能对学生理解句意有一定的帮助,但这样肯定会破坏文章的整体美。于是,在教读课文时,我采用加强朗读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先自己反复朗读,然后全班齐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不但很快地感受到句子的“美、妙”,还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句中“赶趟儿、青、逼”等词语进行赏析。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能当堂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断,还能对文中的佳句进行品析。

语感培养有多种方法,而朗读则是行之有效地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了语言的真谛。只有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

2.朗读能够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的每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都是鲜明、强烈、健康的。但并不是所有文章的思想感情都一目了然,学生领悟也并不全面。这就需要教师的分析讲解,而对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的。在教读《行道树》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我便让学生反手复朗读“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是一身料不落的煤烟。”“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让学生感受他们的牺牲,又如朗读“否则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以及“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也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这些段落句子,不需我过多讲解,学生就能体味“神圣”、“痛苦”、“深沉”这些词语的含义,更体准确说出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古人读书十分强调“口诵心维”。这方法同样也适合现在的语言学习,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针性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有助于学生理解爱国之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人类和平、进步的执着精神……

3.加强朗读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选入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都是开质兼备的,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将文学作品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就能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在讲读《皇帝的新装》时,我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当学生们都表达对敢说真话、天真烂漫的孩子的喜爱和对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皇帝大臣的厌恶时,我明白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抒写了浓浓的父子深情,学生在一遍一遍满怀深情的朗读中,油然而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的感情。小思的《蝉》、席慕容的《贝壳》这两篇短文不仅哲思深邃,而且文学生动、优美。在一遍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从蝉和贝壳的生命中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就是好好活着,无论生命长短与否,都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了提升,也初步有了正确的人生观。

由此可见,朗读是达到阅读教学语感、乐感情感、美感的和谐统一。朗读训练已成为课堂的佳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不少同学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若蚊,有的同学东张西望,可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但要认清朗读的作用,更要采取有效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我简单谈谈除自读、齐读、分组读等常用方法外的一些方法。

①“读”“悟”结合,学会朗读。只有在理解的基础,学生通过朗读才能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在学习诗《秋天》,让学生想想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收获,学生便能读出诗义。

②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如指导朗读《春》等声文并茂的文章可以配上优美的轻音乐,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美体现出来。

③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理解内容。《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些角色安东尼奥、鲍西娅等的热情、善良,夏洛克的冷酷、残忍,点出他们的性格后,再让学生揣摩各自的语言、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空前高涨,从实质上理解了人物形象。

④引导想象,进行朗读。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在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在脑中描绘出一幅画卷,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学。如教学诗歌《渡荆门送别》,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录音,一边想象意境。听完后,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语言文字在心中自然“活”起来。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第4篇

一、?宽容错误,精彩学生――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误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
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判、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教学实践表明:宽容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就如一首小诗所说的: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期待学生说出他想说的话,允许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大家的注视下思维,并准确地表达出来。

2.?学会微笑。在上课的时候,要保持一种不急不燥心态,炼成温文尔雅气质,决不能有因为学生的探究没有正中自己的下怀而气急败坏,急于纠正而快之的教态。

3.?学会商量。相信学生是通情达理的,是愿意听从老师真诚的建议的。如学生津津乐道一些与探究主题实无联系的内容,提出一个本堂课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都要用一种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课后单独交流,或下一节专题研究,决不能因为所谓浪费时间而粗暴地令学生闭嘴。

4.?学会压制。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海漫记》中说得很好,教师就是教师,是教师就要学会压制自己的急燥,回击别人的意识。当学生有调皮,冒犯老师的地方,在瞬间可能非常生气,有回击的冲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忍耐,忍过几分钟,就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谈你的看法,能心平气和地教诲学生,而不会有暴风骤雨般地斥责。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
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案例1】?课始,教师依次出示了几个生字:口、耳、目、羊、鸟……

师:其中有没有不用老师教你们就已经认识的字?

生:(老师话音未落,一位小男孩站起来)老师,第五个我认识,“一匹马”的“马”。(课堂上发出一阵笑声,小男孩似乎有所察觉,红着脸低着头。)

师:(在“鸟”字下面写了个“马”字,并朝小男孩微笑着)看来“鸟”和“马”这两个字你都有点认识。(小男孩抬起头,奇怪地望着老师)。

师:老师猜想你把“鸟”认成了“马”字,肯定有原因,你愿意告诉大家吗?

生:(点点头,轻声轻气)这两个字长得太像了,它们都有“竖折折钩”和“一横”。

师:你说得多好啊!把“鸟”与“马”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告诉了大家。现在请你再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你一定会发现它们还有不同之处呢!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这两个字,好吗?

(小男孩自信地走上了讲台)

由以上教师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过程和效果可以看出,当学生出现指“鸟”为“马”的错误时,教师没有以批评斥责待之,没有以告之结果了之,而是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从错误中敏锐地捕捉合理的因素,缩小错误,化错为对,激活课堂,点石成金。

二、?善用错误,精彩思维――为有源头活水来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是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一片寂静,但在某个同学发表了一个错误的见解之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同学错误的回答撞击了其他同学思维的火花,唤醒了沉睡的思维。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1.?利用错误,寻找情趣。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情趣性的教学情境,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案例2】?有一次进行词语默写,我批改时竟发现全班有二十来个学生误将“霓虹灯”的“虹”字写成“红”。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因为教学时我没有特别强调字形,学生的这种错误在所难免。但是,怎样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于是,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装出一副紧张的神情来到了教室,扫视了一下学生,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老师吃惊地发现咱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患了眼科疾病――色盲。”顿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满脸着急和疑惑。见学生已集中注意力,我接下去说:“因为昨天老师改作业时发现了咱们班一些同学分不清红、黄、蓝等颜色,认为霓虹灯放出的光都是红色的。”随即,我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上“红”字。这时,学生全明白了,脸上露出了释疑后的喜悦。然后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霓虹灯的‘虹’是虫字旁,不能写成‘红’字。”有的说:“霓虹灯的颜色十分丰富,我见过红、黄、紫、蓝等颜色,所以‘虹’不能写成‘红’字。”还有的说:“节日的大街上霓虹灯放出的光像雨后的彩虹一样美丽,颜色很多,霓虹灯的名字由此而来,所以‘虹’不能写成‘红’。”……令我欣喜的是,此后学生再也没有写错“虹”字了。

这次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生字的教学要趣味化。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进行大胆创造,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来识字。这样,学生的错误也会成为一道美丽的“虹”。

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案例3】?那是一节语文课,我正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当学生讨论分析出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宙斯是个残暴、凶狠毒辣的神时,我原本想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两人的性格特点。可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平时爱奇思妙想的李鑫程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宙斯是一个遵守天规的好神!”顿时,我的脸涨得通红,一股无名的怒火从心底喷薄而出,可是理智使我压抑住了心中的怒火,我便微笑着对他说:“你能具体说说吗?”他胸有成竹地说:“因为普罗米修斯暗中盗取了天火,触犯了天规,理因受到惩罚,宙斯只不过是依法行事罢了!”听了他的发言,许多学生表示赞同,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好机会,学生思维的火花已经受到了碰撞,即将要开放出美丽的花朵。于是,我又故意道:“是啊,李鑫程同学的发言似乎言之有理。那宙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研读课文,准备参加辩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投入到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中去了。通过辩论,他们才意识到宙斯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完全置人类的生活于不顾,从而更显示出他的昏庸、专制的统治者形象。另外,学生还从普罗米修斯敢于和宙斯这样的统治者作斗争,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的不畏、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可见,在语文课堂中,不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而在教学中顺应学生,将错就错,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哪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朵?

3.?延迟评价,引领探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发展取向各不相同,各人的思维水平存在个性差异。因此,错误便无可厚非地存在于课堂当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错误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之中,适当延迟评价,引导学生拓展探究空间,从而使教师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让学习成为一种新的生命历程。

【案例4】?教学《春》这一课,当教“春雨”这一段时,一学生举手了。

生:我觉得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个地方抄袭了古诗的内容。

(我一愣,点头示意他往下说。)

生:文章中的“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这个情景与张志和《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相一致。

师:这个问题绝对是一个发现,很有研究价值。不过,为了慎重起见,还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查查资料,考证一下。

(第二天课上,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师:同学们对于朱自清先生“抄袭”的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我觉得朱自清先生有很多描写类似于古诗的地方,比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杜牧《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相对应。

生2:对,“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也和高鼎《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描写一样。

生3:还有,“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与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也是同一种境界。

(学生个个引经据典,俨然像“古诗专家”。)

师:那你们觉得朱自清先生是抄袭吗?

(短暂沉默后,学生纷纷举手。)

生1:有可能朱先生读过这些古诗,写文章时不自觉地就用上去了。

生2:我觉得朱自清先生不是抄袭,春天的美丽,古人和朱先生都感受到了,我们也感觉到了。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朱先生与古人有相通的地方。

师:大家觉得朱自清先生和古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还有我们,对于美好的事物都有着共同的体验。这也正是朱自清先生《春》这篇散文的魅力所在。

教师的责任在于善发现,巧开掘。该案例中,我将学生的错误看成是一种资源,借题发挥,并使之共享,使错误至课外,让学生以活动课的形式与所学知识获得联系,拓展了探究空间,在自然状态下获得高尚情操的熏陶。至此,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美的体验得到了充分释放。我切合时宜的鼓励与指导,使学生在课外找到了“又一个春天”。换个角度看,这样的错误,不更是一种美丽的误解吗?

三、?巧用错误,精彩碰撞――柳暗花明又一村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让学生走进陷阱,又从陷阱里走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疑处设陷,促进思维。有句名言说:“思维以疑问和惊奇开始”,但学生对课文有疑而提出问题,须经历一番自学并思考的过程才有可能。

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巧设陷阱,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掉入陷阱,而后教师适时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等途径积极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由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引发学生思维。

【案例5】?在执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教师可设计如下两问:

(1)?白骨精抓到唐僧后,请母亲来吃唐僧肉,你欣赏她吗?

(2)?白骨精想吃唐僧,一次又一次失败,却不泄气,你佩服她吗?

教师设置陷阱后,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对白骨精的这种孝心和恒心表示欣赏与佩服。这时,再结合课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很快便发现了问题:这里的白骨精能叫有孝心和恒心吗?白骨精从头到尾施展阴谋诡计,目的只有一个:吃到唐僧肉。如果这叫有孝心和恒心,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讲诚信,讲善良,又让孩子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阴谋诡计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诱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于是学生自主得到:孝心与恒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生活中那些孝敬老人与有恒心的人往往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孝敬老人与有恒心应该是通过合法合情的劳动,像白骨精这样执迷不悟、心狠手辣地残害别人的生命来孝敬母亲,这就不是我们正常人所欣赏的孝心与恒心,而是毫无人性的犯罪,是罪该万死的。假如你是母亲,难道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抢银行、贩卖来孝敬自己吗?

2.?故意出错,催化效果。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来看,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材料,它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有时比教师的谆谆教诲更有说服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与教材矛盾的错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6】?《大江保卫战》中有个片段:“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片段中感叹号的理解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在用课件出示时,故意出错――把所有的感叹号都改成逗号,并且把省略号漏掉。学生读后马上发现老师标点标错了,此时,教师故意问:为什么连用三个感叹号,从这个省略号中又读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学生在反复朗读、比较后得出:连用三个感叹号是突出了当时灾情的紧急,省略号更是反映了抗洪救灾刻不容缓。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第5篇

下面,笔者就通过几组提问方式的比较谈一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抓点艺术。

第一组:

第一种提问方式:同学们划分一下《荆轲刺秦王》一文的段落层次,并想一想: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第二种提问方式:同学们都喜欢看电影,如果把《荆轲刺秦王》改编成电影剧本,应该有几个场景呢?又应该如何分镜头呢?

总结:激发兴奋点。

第一种提问方式显然是很多语文老师沿用多年的“放之百文而皆准”的提问套路。这么多年下来,学生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去“例行公事”呢?第二种提问方式则很准确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并对其进行了恰当的激发,语文课堂教学自然也就气氛活跃精彩无限了。

第二组:

第一种提问方式:我们已经学习了《品质》一文,同学们分析一下格斯拉这个人物形象。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呢?这个形象的意义在哪里?

第二种提问方式:假如你身边有一个格斯拉这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你觉得他的生意在今天能继续下去吗?

总结:找准联系点。

第一种提问方式四平八稳,就事论事,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学生怎么可能说出令人惊喜的新东西呢?第二种提问方式则注意到了课内课外的联系,一下子就拉近了作品和学生的距离,使教学有了现实的根基和归宿,学生自然就有话可说,畅所欲言了。

第三组:

第一种提问方式:你觉得祥林嫂是一个有怎样命运的人呢?你能理清祥林嫂悲惨一生的线索吗?她几次到鲁镇,每次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第二种提问方式:“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这句中的“春天”有什么深意吗?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总结:发现切入点。

两种提问,同样都是要理清人物和情节,效果却不一样。第一种提问方式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不少同学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之感。第二种提问方式由于找到了“春天”这个小巧的切入点,学生会很容易地在老师的点拨下理清祥林嫂“丽春之日,丈夫夭亡;
孟春之日,被迫再嫁;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
迎春之日,一命归天”的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继而理解作品的主题。

第四组:

第一种提问方式:学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你觉得莎士比亚的这部悲剧有什么特点呢?这和文艺复兴有什么关系吗?

第二种提问方式:总理曾巧妙地把梁祝的故事叫做“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你觉得梁祝的故事和罗朱的故事的不同点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总结:想想比较点。

第一种提问由于太直接,太笼统,太生硬,像是在进行一次严肃的答辩,以学生实有的水平与能力是很难有表现欲的,更不要说有什么深刻见解了。第二种提问方式则巧妙地找寻到了比较点,学生自然有话可说,进而通过对作品内容及背景的比较,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部文艺复兴晚期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有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组:

第一种提问方式:我们已经学习了《我与地坛》《秋天的记忆》等文章。你觉得史铁生对母爱的认识和体会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呢?

第二种提问方式:在史铁生身上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吗?你有过对母爱的忽视和不理解吗?你有过过分的举动吗?你觉得天下母亲的共性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