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视频素材整合对增强新闻报道主题性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01 12:40:09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甄智力

(作者单位:长城新媒体集团)

融媒体时代,媒体更加关注视频素材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视频素材为侧重点的主题报道数量正在逐渐增加[1]。融媒传播的大环境下,短视频作为重要的新闻素材来源,已经成为提炼新闻主题的必要资源库,为传统媒体升级转型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无论是采访视频、还是来自网络的热点视频、抑或是平常生活中记录点滴的视频素材,都可以为报道所用,丰富新闻报道的主题性[2]。整理新闻素材是每一个记者和编导的必要职业素养,但是在庞杂的视频素材库中存在大量繁杂无效的视频素材资料,如何甄选、分离、组合这些碎片化的视频素材,成为提炼新闻报道主题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这一角度,文章特结合相关新闻报道经验,总结构建新闻报道主题性的基本要素,分析新闻主题报道中碎片化视频素材整合机制,同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

1.1 问题倾向性与言论启迪性

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是媒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具有引导舆论的表达意图。确立新闻报道主题之初,记者必须考虑所设话题内容的普适性,当所提问题倾向于普通大众,那么相关言论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启迪性;
若问题倾向于经济,那么记者的观点则应符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和趋势,对受众投资或理财具有启迪性;
若问题本身具有娱乐性导向,新闻态度也要具有辩证思维,对受众娱乐后的反思具有启迪性。

1.2 民意代表性与政策针对性

新闻报道主题既是在陈述事实,也是在讲述中国故事。报道主题中应具有民意代表性,同时还需呈现出政策针对性。民心所向的热点话题往往容易引发广泛讨论,新闻报道确立具有民意代表性的主题后,要考虑报道中呈现的相关政策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够对具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作出解释[3]。从政策层面上来讲,对实际生活有着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符合新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即可纳入新闻主题选择范围;
同时备受民众关注、能够解答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的主题,便可以设立为报道主题。

1.3 信息时效性与动态交互性

在已经确立新闻报道主题的情况下,需对新闻内容进行填充,以符合事实的“图文音像”资料来呈现新闻主题。此时报道主题中涵盖的新闻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因为符合当下所需的新闻内容才能与时俱进,远离当下生活场景的内容很难引发共鸣。在满足时效性的基础上,还需充分考虑新闻主题扩充素材是否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是否能够动态呈现丰富的主题思想,是否能够与广大受众形成话题互动。当新闻主题的时效性较高时,当下即可完成大范围宣传;
新闻报道主题同时满足动态交互性需求时,受众对新闻主题的探讨热情也会随之增加,进而提高主题报道的传播性及影响力。

2.1 说服力:多个素材印证一个主题

部分新闻报道主题内容存在新概念,观众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那么此时视频素材无疑是增强报道直观性的重要形式。也有观众可能会对新事物、新科技、新概念报道内容存疑,此时则需要通过整合多个新闻视频素材来印证一个新闻主题的客观性。

比如,《科技赋能 “植物工厂”让蔬菜达到最佳生长状态》主题报道中,短视频素材不仅有对全自动植物工厂的拍摄画面,而且还有对氢能微型互动系统硬件设备的拍摄画面,有工作人员培育操作的主观视角,也有农产品采摘后送往市场完成终端销售的视频资料。在对航拍和面对面采访拍摄等多种视频资料进行整合后,新闻内容得到扩充,且多个视频素材印证了“植物工厂”优于传统菜地的客观事实。首先,面对面采访“植物工厂”科研人员的视频可以从农业科技角度对“植物工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作出印证。其次,全景航拍“植物工厂”实况印证了当前的生产规模和投产情况。再次,拍摄从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各处环节有利于印证“植物工厂”出品的实用性和消费性。因此,对“植物工厂”这一全新概念的新闻报道通过多个视频素材印证了同一个主题,可以在整合碎片化视频素材资料后达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2.2 覆盖力:一个素材承载多个主题

一些新闻主题较为宏大,很难用一两个短视频素材呈现出来,此时多个素材拼凑成一个主题报道容易出现认知断层、片面理解、表达不详、思路不清等问题。那么新闻报道主题则需要构建一个宏观视域,通过以点带面的呈现方式,从一个镜头进入,再打开多个观察社会现象的窗口[4]。实则是将碎片化视频资料进行深加工和分类,再通过一个素材入口引出多个分项主题,最终多角度覆盖报道主题。

以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出品的《足迹·温暖的回响》新闻主题报道为例,用户进入H5页面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动画,在360度环绕场景下,用户如同进入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可以随机选择任何一处进入观看短视频。其中有陕西省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安博物馆、西安城墙、陕汽集团、西安交通大学、杨家岭七大会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还有梁家河、高西沟村、柞水县金米村等的繁荣景象。一个VR场景串联起多个碎片化视频场景,但是却都在描述着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足迹,从多个角度看实情、听民声、问冷暖、看变化、谋发展,彰显了新闻主题深厚的人民情怀。如果将其拆分为经济发展、红色基因、科技振兴等多个主题,则失去了对陕西发展的宏观视域。而利用VR技术将多组碎片化视频资料整合之后,能够呈现出一个陕西省最新发展状况的三维图谱,更利于观众从多角度来审视“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一宏大主题。

2.3 创新力:甄选素材,提炼表达主题

确定新闻主题之后,并不是所有相关短视频内容素材都可为其所用。一些画质不高、诉说不清、呈现不明的视频素材,即便是融入其中,也会弱化新闻报道主题的表达性。所以,甄选素材方能提炼表达,对呈现主题具有深加工的视觉体验效果,是真正具有创新表达力的新闻主题报道范式。

比如,《她用琵琶作笔,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主题报道中,主要向受众传播中国古典乐器琵琶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与艺术理解。报道对象刘婧背着琵琶去各国演出,用音乐交流文化,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以琵琶为媒介,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提炼表达这一艺术主题则需要甄选视频素材,提炼具有文化性、艺术性以及表达力的视频资料。视频中有主题人物刘婧的面对面采访,也有刘婧在台上演奏琵琶的形象,还有刘婧在工作室编辑曲目的场景,也有很多观众想要看到的琵琶演奏者的生活片段和家庭情况。但考虑到新闻主题的艺术性,报道没有直接呈现刘婧的全部生活画面。而由于刘婧的父母是科研工作者,不便出镜,短视频便用手绘动画代替直接采访片段。甄选碎片化的短视频素材必须具有一定的取舍,若全盘托出而没有留白,观众的想象空间很小,表达效果详尽但思考性偏弱。而甄选素材的目标便是提炼表达,即便是多组镜头也要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丰富主题并增强新闻表达的针对性。

3.1 “断舍离”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在新闻素材较多时,为了提炼主题,新闻编导有必要作出取舍,甄选其中精华部分,呈现给观众更能够表达新闻主题的视频内容。谋划新闻报道主题前期,可以大范围收集可用的视频资料。新闻制作过程中,编导则需要重新考量这些素材资料的可用性,是否能够以更清晰的表现手法来讲述新闻故事。果断取舍材料,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凝聚主题思想,体现出更强的新闻表达力。因此,建议编导对碎片化视频素材进行深度整理,秉承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的制作思想,甄选其中高价值的内容,进而提炼新闻报道主题。

首先,“断”是对一切不可用的视频素材完全舍弃,不予使用。若新视频素材与主题方向不符,即便是视频内容新颖,也没有必要强行融入,若对主题表达造成干扰也是得不偿失。其次,“舍”是将完整视频内容中不可用部分舍弃,节选其中对塑造新闻主题有用的部分内容,进而完成主题化表达。再次,“离”是对视频内容的分割再组合,若单个视频无法表达完整主题,则需要将其他多个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再进行分类组合,制作主题凝练的全新视频。通过“断舍离”的制作构思,对新闻短视频素材内容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从而提炼新闻报道主题的中心思想。

3.2 “短平快”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新闻素材不仅需要适当舍弃,而且还要不断优化。新闻编导应在大处着眼,在小处落笔,提炼出“短平快”的新闻主题构思,而后在短时间内提出主题,以平实无华的语言来塑造主题,快速构思视频素材的融入方式和切入点,为塑造新闻主题提供完整的构思与呈现方式。

一方面,“短”是要求新闻编导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表达主题,若视频接近尾声才浮现主题,很多观众并无耐心观看,也就失去了点题的作用。故此,新闻编导应在新闻报道的靠前部分尽快呈现主题,而后再通过多种视频素材来丰富主题元素。另一方面,“平”是要求新闻语言尽量朴实无华,不要刻意使用网络用词。虽然短视频素材可能来自网络,但是在新闻呈现主题内容时若语言浮夸,反而不利于主题内容的呈现。除此之外,“快”是要求新闻报道融合视频素材时快速甄选材料,切忌反复更换视频素材,导致中心主题不明确。“短平快”的创编思维能够促使新闻编导有效利用多种视频素材,丰富新闻报道的主题表达。

3.3 “闪光点”见人所未见之视角

新闻主题表达不仅要有中心思想和话题传播性,更要有“闪光点”,重在体现见人所未见之视角,让广大新闻受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闻体验[5]。观察视角主要从社会面、对话面、生活面展开。

其一,社会面是重要的视频素材来源。无论视频素材是否为专业拍摄,只要能够对提炼主题有所助益,均可作为补充性资料在主题报道中呈现出来。其二,对话面主要是对视频素材进行深加工,部分素材可作为报道背景,而后在旁白中用对话的形式来介绍新闻主题,从而为快速呈现主题打好提前量。其三,生活面是指对生活素材的深度挖掘。因为广大新闻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往往来自生活,取材于生活片段的视频素材也更易于传播。所以,总结归纳视频素材的行文构思之后,可以进一步结合视频素材来补充生活话题;
或者是在选定生活话题之后,补充视频素材。充分融合生活化的视频素材,找到视频素材中的“闪光点”为之所用,帮助观众打开别样的生活视角,对呈现新闻报道主题大有裨益。

3.4 “真善美”启发读者感同身受

“真善美”是对新闻主题思想的升华,对启发读者感同身受具有积极作用。立足新时代弘扬“真善美”,带动广大新闻受众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升华新闻主题并达到广泛传播的良好效果。

首先,“真”是要求碎片化视频素材以写实为主。很多取材于网络的视频素材已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有不真实的成分,这些素材缺乏真实感,不适合应用在新闻主题报道中。其次,“善”是对于新闻主题选材方向的一个特定要求,负面新闻对新闻主题呈现弊大于利。以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主攻方向的新闻主题报道应尽量选择表达真实情感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正能量视频素材,进而为后续升华报道主题做好铺垫。再次,“美”是对于甄选视频素材的一个宏观界定,画面清晰只是对素材质量的基本标准,而能够从多角度呈现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视觉表达素材更易于突出主题,实为增强新闻报道主题表现力的重要策略。

新闻报道中的主题性需要通过多种基本要素加以提炼,需要考虑其问题倾向性、言论启迪性、民意代表性、政策针对性、信息时效性、动态交互性。利用碎片化视频素材来构建新闻报道主题应充分考虑说服力、覆盖力以及创新力,通过多个素材印证一个主题可以增强报道主题的说服力,通过一个素材承载多个主题也能够达到扩大覆盖面的效果,但是必须甄选素材,提炼表达主题,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主题性。碎片化视频素材整合还需重塑编创思维,以“断舍离”思想对视频素材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设计“短平快”的报道内容,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为呈现主题思想做好充足准备。同时还需找到视频素材的“闪光点”,以见人所未见之视角开拓新闻主题的宏观视域和微观体验,在“真善美”主题升华中启发读者感同身受。

猜你喜欢新闻报道“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海峡教育研究(2020年4期)2020-05-22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论广播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