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立探究——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3-09-16 14:10:0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聂昀秋,马晓君,刘云飞

(1.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东北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 南昌 330025)

跨境电商是集互联网运营、互联网营销、国际供应链及金融、企业管理、跨文化交流等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学科,是外贸在经济“数字化”之下的新形态。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电商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推动传统国际贸易迅速转型为全球数字贸易[1]。2020年至今,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贸易大幅萎缩,而不受时空限制的“跨国宅经济”——跨境电商迎来了爆发。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企业海外发展蓝皮书: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度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1%,远高于一般贸易[2]。美国知名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预计,随着智能手机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和5G网络的快速普及,未来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仍将保持指数式增长,2022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超过5万亿美元[3]。

产业的兴盛来自人才的持续供给,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必然会带来该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2019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0%的电子商务企业存在人才缺口,并且随着跨境电商产业的持续发展,该缺口将继续扩大[4]。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以下简称大连自贸片区)为例,大连自贸片区是我国目前行政管辖面积最大,唯一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管理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区,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跨国贸易企业聚集的“桥头堡”,也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在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从经营主体、交易方式、营销模式、国际贸易监管等方面正快速改变传统贸易形态,在帮助外贸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外贸企业经营效率,进而助力大连地方经济抢占自贸区发展新机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面对大连自贸片区外贸企业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巨大需求,加深区内产教融合、建立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十分必要。

近年来,有关于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领域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逐渐兴起。其中,一些学者从校企合作的角度,研究了高职学校电商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与电商企业实操需求紧密结合的问题。陈长英在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电商企业员工不仅需要懂理论知识,还要懂平台具体的操作,从而真正将产品销往国外,那么高校电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要从企业实际需求着手,明确教育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5]。庄小兰提出,在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当下,人才培养与供需的脱节成了阻碍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难题,高校电商专业的培养需要定向强化、工学结合、个性化培养,从而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核心技能的需求[6]。苏曼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构建了跨境电商人才胜任素质模型,不仅为高职院校培养电商人才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还可以帮助义乌市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选用提供更佳的数据支持[7]。朱超才也从电商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环节、岗位结构和层次结构等角度,分析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校企合作、打造跨境电商专业师资团队等解决策略[8]。

另外一些学者从政府政策引导、借助第三方平台等角度进行研究。陈旭华针对浙江义乌缺乏对电商人才系统性培训和有效实战经验的问题,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政策为引导、企业为主体、行业为纽带,构建义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9]。刘峻兵等提出,广东茂名市应以发展制造业为基础,构建高速公路网、搭建第三方物流平台,同时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增加吸引电商人才的地方性政策,来解决茂名由于缺乏电商人才导致电商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10]。王勉等发现,虽然宁波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但电商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提出以宁波本土第三方平台为政策着力点,鼓励平台与各金融服务机构合作,共同为宁波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从现金管理和资本运营两个方面给予支持和突破[11]。高茜等发现,导致合肥市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通关、人才、政策三方面,因此市、区两级政府需要在企业扶持、通关效率、人才引进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从而让合肥牢牢把握住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机遇[12]。

还有学者从制度体系角度进行研究。刘锦峰等从体系结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例,详细论述了通过完善产业学院办学相关标准和制度,来促进高职院校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方法[13]。吴湘频也以建立亚马逊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例,从组织、运行和利益机制等方面提出“E+E”“P+P”人才培养模式[14]。

通过整理现有关于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文献发现,目前我国有关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具体实施策略的相关实践论述较少,更是缺乏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研究。因此,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建立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例,首先调研并整理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企业对于人才职业技能的需求,继而提出产业学院应为校企混合办学制度,由企业依托高校建立跨境电商二级产业学院、高校依托企业建立自贸片区实训基地,形成校内授课、校外实训的产教融合方案,再针对企业实际需求订单培养具备实操业务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并最终将该产业学院打造成推动大连自贸片区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大连自贸片区对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强烈

2017年3月15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设立。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大连、沈阳和营口三个片区,总面积119.89平方千米,其中大连片区59.96平方千米,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体,是大连、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国际贸易与电商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自2017年批复挂牌至2020年上半年,大连自贸片区内新增注册企业34 000余家,聚集了全大连市约1/6的进出口企业,年均注册量是获批前的5.2倍[15]。2021年前三季度,大连自贸片区共实现了1 190.4亿元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大连市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的1/3[16]。

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发展,让大连自贸片区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在2021年对大连自贸片区200家外贸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受访企业包含了传统的一般贸易企业、物流公司,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境内代理人、支付公司等主流的涉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受访企业普遍表现出了对人才的渴望,其中所有受访企业均需要运营类人才(店铺运营、搜索引擎、新媒体营销等),95%的企业需要销售类人才(客服、跟单、市场开拓等),85%的企业需要精通外贸技能的人才(报关报检、支付结汇、退税、国际金融等)。对于其他跨境电商职业技能,43%的受访企业表示需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跨境物流、供应商管理等),27%的企业需要设计类人才(店铺装修、美工、摄影等),至于跨文化交流与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仅有14%、6%的企业表示有需求,如图1所示。

图1 受访企业对于技能需求的比例构成

调查显示,排名前三的技能均为实操应用类职业技能,并且占比极高。可以看出,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跨境电商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而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也表明现有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无法满足行业实际需求。

(二)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是大连电商经济发展的诉求

大连的电商产业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早在2000年7月,大连就被原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被央行批准建设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和金融安全认证中心大连地区登记注册中心;
同年,大连制定并开始实施电子商务发展的“1248”工程[17]。辽宁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电商的发展,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77号)等一系列政策[18],发展有辽宁老工业基地特色的电商体系。但是目前,辽宁省及大连市的电商行业与其他省市相比明显滞后。根据艾媒新零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辽宁作为老牌沿海发达省份,近年来在电商这一新兴领域逐渐落伍,甚至被河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超越,辽宁电商发展指数排名从上一周期的第16位降至第20位[19]。

为了探究大连电商产业落伍是否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在2021年调研的200家自贸片区企业中筛选了572名毕业于2017至2019年的员工,对他们毕业后几年内的工作感受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这些毕业于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认为专业课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教学内容陈旧或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训场地和实战经验。显然,目前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操技能训练的教育模式背离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可见,从大连自贸片区各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大连自贸片区开展跨境电商人才订单式培养,构建专属于大连自贸区、科学标准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体系与人才评价机制,是推动大连跨境电商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大连自贸片区拥有区位优势

大连自贸片区位于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的核心位置,是“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在辽宁实施的“双核”地区。自2017年批复挂牌至2020年上半年,大连自贸片区内新增注册企业34 000余家,总注册资本3 700亿元;
新注册外资企业334家,总注册资本达到了93亿美元;
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 077亿元,聚集了全市1/6的进出口企业,对大连地区的经济贡献不断攀升。大连自贸片区外向型经济发达,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东北地区年均70%以上(近3亿吨)的港口货运总量、90%以上的跨国货运物流,以及9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运输在大连自贸片区产生[20]。根据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辽宁统计年鉴数据,大连市年度进出口总额占到全省总额的一半以上,遥遥领先其他各市,如图2所示。

图2 2021年度辽宁各市进出口总额与占全省总额比例

数据表明,大连是目前辽宁对外开放层面最高、国际贸易从业者最为集中、进出口体量最大的城市,在大连自贸片区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具备良好的区位及人口优势。为大连自贸片区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能良好地拉动区内企业的经营,扩大区内企业的规模和范围。

(二)大连自贸片区具备政策支持

2016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大连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函〔2016〕17号)[21],要求依托大连区位、产业、贸易、港口等优势,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有利契机,加速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体系,实现大连跨境电商率先发展和突破,形成引领东北、辐射东北亚、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该政策明确提出了大连需打造完整的跨境电商生态链,如加快发展电商培训、电商创业孵化等服务;
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形成学生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统计、评价、培训等多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发展并健全电商协会、电商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21〕91号),提出以大连为“龙头”,在大连自贸片区建设大窑湾保税港区,完善大连国际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引领辽宁沿海地区扩大对外开放[22];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及建设东北地区首座4F级国际枢纽机场——大连金州湾机场[23],以及辽宁省政府在2022年初提出的推动“一圈一带两区”、打造大连国家开放合作新高地、确保大连3年GDP破万亿[24]等方案,从多方面均明确了大连是东北地区经济、贸易和对外开放的中心。这些政策将会促使东北地区的跨境电商产业继续向大连自贸片区聚集,也为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建立提供了信心。

(三)大连自贸区享有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

大连自贸区所在的大连市有着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及实力。大连坐拥31所高等教育学府,其中本科院校21所、专科院校10所,截至2021年,大连拥有在校大学生40余万人。大连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实力享誉世界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有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专业教育水平优异的大学,还有如大连大学等学校规模庞大、学科门类设置齐全的综合类公办本科学校。大连自贸片区主体坐落在大连市金普新区的核心位置,紧邻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大学、大连财经学院等多所高校,尤其以大连大学、大连财经学院为代表的院校均有经济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相关领域的学院或专业课程。并且,大连大学与大连财经学院近年来也利用校区临近大连自贸片区的区位优势,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探索校企共建电商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大连自贸片区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在学术资源、学员数量、科研能力方面具有天然保障,专业与大连自贸片区工作岗位能够更好地匹配,这无疑为大连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大连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留在大连,减少大连的大学毕业生流失率,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价值。

(一)产业学院的定位

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是促进大连自贸片区电商经济创新发展的“教育引擎”。

教育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形势发展起来的。纵观我国各自贸区,以教育为核心、打造专门为跨境电商培养专业人才的自贸区教育体系还处于空白。尽管大连地区的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电商专业,但在培养思路上并不一致:有的高校偏重管理和应用;
有的高校注重网站的编程开发。而针对大连自贸片区最为需要的跨境电商应用与实操领域,受教学条件所限,绝大多数高校几乎没有涉及。并且,高校培养出的电商人才起点较高,对于大连自贸片区内企业实际需要的业务应用型人才,还要依靠一线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共育。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以在高校建立跨境电商二级学院为基础,基于高校现有理论教学,借助企业资源拓展跨境电商实训课程,根据大连自贸片区实际人才缺口,以“订单班”等形式解决人才培养供需脱节等问题,形成以应用型跨境电商发展人才需求为特色的自贸区教育平台,为大连自贸片区的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保障及服务体系。

(二)产业学院发展目标

基于大连自贸区跨境电商企业对应用型业务人才的迫切需求,产业学院将量身打造科学标准的人才培育体系和人才评价机制,同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上平台,形成一套具有大连自贸片区特色的自贸区人才培养体系及自贸区电商人才数据库。产业学院建成后的3年内,预计为大连自贸片区培养可直接就业创业人员2000人左右,经济与社会效益较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建立,对促进大连地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带动自贸片区产业创新,推动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的建设,以及把大连打造成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增长极,形成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因此,该产业学院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产业和教育自身系统特性的矛盾

产业的主导系统为市场和企业。市场由企业组成、以盈利为目标,决定了产业系统的经济活动需要以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为导向,唯有不断创造利润,才能吸引更多人从事生产活动,产业也才能不断扩大再生产并转型升级。市场有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遵循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收益的原则;
而构成市场系统的企业,其自身使命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将各种资源转化成具有利用价值的产品,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

教育的主导系统为行政机构和学校。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监督、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扮演着“掌舵者”的角色,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载体,其运行机制便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公平为主导、以行政制度为参考。学校作为社会公共机构,有着公平保障机制,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且履行均等义务。教育系统既要满足社会个体对生存和社交的基本需求,还要满足社会个体追求更高层次持续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因此,当教育系统以学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宗旨与产业系统最高效追求最大利益的本能相碰撞时,彼此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影响着二者的合作质量。

(二)产业和教育的对接存在屏障

跨境电商企业与高校进行产教融合,旨在将跨境电商的最新理念、最新技术和市场资源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中,结合高校的横向课题研究,使高校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科研、教学能力和输出的跨境电商人才能够反哺跨境电商的发展。但是,目前大连地区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显然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更远远滞后于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的速率。何况,高校教师往往有着繁重的科研教学、评估评审和晋级职称等压力,这让教师自身难以拥有充足的时间精力进行跨境电商应用实操技能的学习,更谈不上培养实操型人才。

此外,跨境电商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传递受阻严重。企业和学校本为互相供给、互相需求的关系,企业需要学校培养的优质人才,而学校也需要企业的技术、资金与平台资源。在大连自贸片区,多数跨境电商企业苦于不能从社会直接招到合适的员工,对于和高校进行产教结合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是,由于企业和高校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平台,企业即使付出了高昂的时间成本,也仅能通过双选会等活动从学校偶然招募到人员,双方都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对方,导致了即便学生顺利入职,也有着离职率高、跳槽率高等问题。

(三)大连自贸片区对于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欠缺

目前,关于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制度标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体系建设不完善,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欠缺,导致该地区校企合作始终处于表面形式,鲜有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产教融合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关于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建立策略需要重新探索。

(一)实施策略

1.构建校企混合制办学制度

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需依托大连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财经学院等设置相关学院或专业的高校,在高校内建立跨境电商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上,学院实行校企混合办学形式的“混合管理制”;
师资团队构建上,实行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双聘制”;
学生管理方面,实行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融合的“书院制”。

高校将跨境电商产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且与一线企业实际需求关系紧密的专业,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列为合作专业,借助跨境电商企业的力量通过混合制形式参与联合办学,在高校建立跨境电商二级产业学院、在自贸片区建立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共同构成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主体。高校和企业双方需依法组成混合制二级学院理事会,制定相关章程,明确校企双方的权责,双方都派驻人员进入理事会,对产业学院实行双主体管理。产业学院需要建立理事会领导之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配置遵循交叉选派的原则,确保校企双方对产业学院实现共建、共管、共担、共荣的合作机制。成立“教学办公室”,负责产业学院的教学工作;
成立“管理办公室”,负责产业学院的综合管理工作;
成立“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产业学院的推广招生、创业就业工作。

产业学院还需构建校企混合办学下的教学管理平台。高校每学期都应安排专业教师进驻大连自贸片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参与技能培训、外贸流程优化等工作,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企业则选派实战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积极参与高校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等专业实训方面的指导,提升高校专业教学水平,如图3所示。

图3 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办学机制

2.明确校企双方责任义务

(1)高校义务

第一,提供校内场地设施。高校需提供产业学院在校内培训所需的场地、软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套,同时设置创新创业办公室或实践基地,以方便企业人员驻校培训与运营指导。

第二,课程改革和学分置换。高校需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培养目标相结合,在原有课程体系中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将企业课程体系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并对相关课程进行学分置换。

第三,保证学员规模。校方需要保证培训人数,可面向全校学生选拔产业学院的学员,按照专业、能力、兴趣等特质将学员录入产业学院进行不同科目的学习。若企业方授权使用相关软件或平台,校方需按照实际成本支付企业一定的费用。

第四,为企业输送优秀学员。高校需优先组织有跨境电商从业意向、大连自贸片区从业意向的学生参加全程项目培训,按照校企双方的评价标准进行考核,并择优输送到企业方,为企业节省人员培养的成本。

(2)企业义务

第一,保证实训场地和设施。企业需为产业学院在大连自贸片区打造实训基地提供场地、软硬件设施和必要的人员配置,为高校教师和学员进行跨境电商的实训教学,并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实训效果。

第二,联合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需利用自身丰富的一线从业经验,为高校指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人才供求趋势,与高校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产业学院的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和实训内容等完全契合企业“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实际岗位需求,同时在社会面尽可能帮助高校进行产业学院的宣传推广工作。

第三,确保实训的时效性与真实性。企业需尽可能保证课程资源以免费为主,同时需为项目引入真正在运营的跨境电商项目,带领学员进行实战操作,为学员模拟正式入职的培训氛围。

第四,促进职业认证和创业就业。企业需为学员提供跨境电商职业认证服务,如在培训之后签发相关职业证书等。在创业就业方面,企业需对学员提供一定的前期支持,如提供启动资金、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开通跨境电商平台账户、创业孵化与跟踪等。

3.确立以行业需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在搭建产业学院课程体系方面,首先需要将跨境电商人才的能力素养分为“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两部分,分别予以专业课、通识课设置。

(1)对于学员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积极听取跨境电商企业的建议、调研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结合当下大连自贸片区外贸人才的缺口,开发相关专业课的核心内容。通过2021年对大连自贸片区200家外贸企业的走访调研与信息整理,发现虽然各企业在岗位名称或设置上略有不同,但是涉及跨境电商行业的基本职能大体一致,主要分为设计、运营、销售、外贸、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跨文化交流七大类。通过对这七大类职能所包含的具体技能进行进一步细化梳理,总结出了主要核心技能,如图4所示。

图4 跨境电商人才核心技能体系

按照跨境电商七大类核心技能需求,借助企业力量开办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来培养。针对大连自贸片区这样一座特殊经济区,产业学院可以联合企业在自贸片区内设置实训基地,同时开设地区特色相关课程,助力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学生地区内直接就业创业。

(2)对于学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自我学习、团队协作、人际沟通、文化交流、创新创造等内容,可以基于高校原有通识课程,如文化基础、思想政治、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及公共选修课等,由高校教师直接授课,培养学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理论基础,如图5所示。

图5 跨境电商产业学院课程设置

(二)实施成效

1.对高校

第一,校企混合办学制有利于企业人员融入高校原有教育体系,根据行业实际需求来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研发,并将行业标准有效结合到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的设置和实施中。企业人员进入高校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并积极参与专业课的研发,符合教育和社会的需求,强化专业实训环节也符合跨境电商对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校企混合办学制是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共同教学,能够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有效结合。同时,高校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接受实训或挂职,参与跨境电商实际运营工作并进行相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课程研发能力和科研水平。

第三,产业学院采用理论课、专业课、高校教师考评、企业家考评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员应用、组织、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国际视野等全方面素养的提高。学员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真实交易、真实流程等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的业务技能也成为评价学员能否胜任跨境电商工作的考核标准之一,这样的考核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展示学员掌握知识的程度,其考察效果要优于传统高校课程考试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质量和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2.对企业

第一,培养过程中,高校投入了部分场地、资金和设备,企业能够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并能优先享受项目合作、直接录用优秀学员等权利,改变了传统毕业生招聘过程中企业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却依然无法招到合适人才的困境,这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共建产业学院的积极性。

第二,产业学院选择优秀的学员在高校成立校内跨境电商公司,让学员在校内就可以利用企业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实操训练。这些学员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企业的员工,不仅让学员提高了跨境电商应用实操技能,还为企业节约了部分人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从而让企业更加放心地为学员提供更多真实的平台、账号和最新行业时讯,形成高校、企业和学员三方共赢的局面。

(三)实施保障

1.“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力保障

产业学院需打造师资队伍校企共建的机制,即高校聘请跨境电商企业技术人员、销售、工程师等到校兼任教师,对高校给予实操技能培训的补充;
跨境电商企业聘请高校教师兼任企业相关部门的主管,负责弥补企业人员理论基础的欠缺,从宏观层面把控企业发展方向。校企双方教师逐步实现角色互通、身份互认,用合作培养及企业引进双轨并行的模式为产业学院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2.“平台式”实训基地为物力保障

产业学院以校内知识灌输、校外岗位实训的模式,联合跨境电商企业在大连自贸片区内共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需要按照跨境电商企业的实际环境为参考进行装修,力求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岗位工作状态。跨境电商对个人综合技能要求较高,实训基地除了具备基本的可供网上实操的机房外,还应结合当下跨境电商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根据产业学院资金情况,有计划地布置摄影棚、直播间、货架、3D打印室、智能设计与制造生产线,建设集教学、实训、生产、技术开发与运营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式”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还应设置项目研发室、创新空间等功能区,从企业引入大量课题,通过学院课程研发部门的开发,不断完善实训项目,让实训质量满足最新、最先进的跨境电商时讯与技术要求。

3.“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员从业保障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5]。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4个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2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90号)[27]等文件。从这些文件中可以读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是未来我国职业人才从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目前,涉及电商行业的电子商务师——即网商、跨境电子商务师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已获批实施,那么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应抢抓机遇,积极融入“1+X”试点工作,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认定作为专业课程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的参考标准,将课程体系搭建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紧密衔接,并最终通过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形式为学员铺设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4.“多元化”评价标准为培养质量保障

校企双方需共建“多主体、多环节、多角度、多方式”的多元化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由高校教师、产业学院、企业、用人单位等多主体构成,除对学员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考核之外,还需为每位学员建立诚信档案,把学员的信用信息以及社会活动中散乱、琐碎的信息进行动态、真实、延续的采集记录,形成统一模型下的直观、量化的信用分数,表现该学员以往的诚信状况和未来的诚信趋势,并终身存档,供用人单位参考。该评价体系以法律为基础、以道德为支撑、以市场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是保证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乃至大连、东北及全国跨境电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从业者之间和谐相处、互惠共赢的重要社会工程。

“数字经济”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背景,促使对外贸易从传统的线下一般贸易模式迅速转变为线上支付结算的跨境电商模式,也让大连自贸片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针对目前电商理论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和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在把握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态势和技能需求的基础上,依托高校与企业各自优势,将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打造成集“行业、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共同为大连自贸片区培养符合跨境电商企业实际需求的从业人员。

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影响预计在建成三至五年后逐渐显现,并继续良性、健康地为大连自贸片区持续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届时,产业学院不仅可以成为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器、自贸片区电商人才大数据平台,还能极大促进大连地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带动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形成大连自贸片区有别于其他自贸区的特色支柱型产业。未来,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带来的效益与影响,能够让大连更加符合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定位,并将有助于大连自贸片区更好地探索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规则,寻求融入“一带一路”及EWTO(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战略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片区跨境实训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12期)2020-05-22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白塔寺片区地图世界建筑(2019年7期)2019-08-07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6期)2017-07-01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