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泉州高职“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7 08:55:03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陈丽香

(黎明职业大学 教师工作处,福建 泉州 362000)

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我国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2]。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2019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百万;
2020年两会上,他明确提出要在2020和2021两年间高职扩招200万的任务;
2019—2021三年实际扩招413.31万人[3]。高职扩招背景下,需要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三教改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双突破,满足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全国著名侨乡,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品牌之都、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凭借侨乡优势,从“三来一补”起步,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民办特区”,经济总量连续22年领跑全省,GDP占全省近四分之一,创造出“泉州模式”,诞生了“晋江经验”。泉州发扬“晋江经验”,致力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建设“五个泉州”,对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强烈。为此,本文分析泉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背景和建设困境,探索助力泉州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契合泉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思路。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满足契合经济发展、职业教育行业发展、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需求。

1.1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相伴而生,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化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以泉州为例,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泉州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泉州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分工和国家发展战略中立足自身定位,主动谋划经济转型升级,继续发挥区位优势,保持经济发展势头和发展质量,急需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应持续进行教学改革,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工匠之师。

1.2 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18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政策和文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是高职院校提质增效、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高职扩招对教师的数量要求激增;
生源多元化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职教国际化对教师的质量要求提高。高职院校只有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才能抓住高职院校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提质增效的重大发展机遇。

表1 2018年以来党和国家以及有关部门发布相关文件汇总表

续表1

1.3 高职跨越式发展需要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当前高职院校正处于“双高”建设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的关键阶段,职教本科是全新的发展方向,肩负着打造世界职教中国样板和引领世界职教发展的重任。中国职业教育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需要更多原创性创新。泉州高职院校想要抓住机遇,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提质增效,错位发展,打造特色,提高综合实力。泉州高职扎根“民营经济特区”,致力于打造职业教育发展“晋江经验”,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特色进行创新,这对泉州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个人成长规律的角度看,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各方面全面发展不现实。因此,应基于工作目标和团队胜任力,整合和优化资源,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4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平台

当下,知识呈爆炸性增长,经济社会处于快速转型升级的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如果还采用单打独斗的模式或自发发展的模式,将无法与快速变化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匹配。教师要高效成长,专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依托团队,协同合作、共同成长,打破单打独斗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高质量的科研攻关成果、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和智库成果等成果。教师个人只有主动融入团队,依托行业企业,与时俱进,才能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才能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发展、学校发展、个人专业发展、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的本质特点,需要校企深度融合,共商共建共育共享。然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境。

2.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机制有待理顺

高职院校办学只有与地方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才有可持续的生机和活力,才能达到“双高”建设要求的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才能凸显办学特色。但是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不顺畅,还未形成高质量的校企互聘合作机制。区域经济的特点则可能进一步加剧产教融合、校企互聘和“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难度。以泉州为例,民营企业是泉州最大的特色和品牌,在泉州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企业可以发挥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等优点,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但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一般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初创期和成长期,处于求生存求发展阶段,更注重企业短期利益,对于回报周期较长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导致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过程中校企深度合作、“校企互聘”难度更大。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反过来将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削弱。

2.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机制有待优化

团队学习是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激发教师互动学习、共同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目前,高职教师团队协作成长现状不尽人意:一是缺乏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团队松散,团队作用发挥不明显,虽已建立教学、科研团队,但是团队协作及内涵建设不足,存在结构不够优化、协作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较难实现共同提升和长远发展。二是团队内专兼职教师融合不紧密。对企业“双师”而言:缺乏主人翁意识、归属感不强,虽实践性较强,但教学能力较弱,且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不紧迫,参与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的动力不足、深度不够。对校内“双师”而言:偏向于理论型,技术技能水平与企业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有一定的差距,服务企业能力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偏弱;
同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对技术技能钻研和提升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2.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培训机制尚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培训机制尚待完善,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第一,目前高职院校具有国家、省级、市级和学校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但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全职业生涯发展的精准培训尚未完全建立,与德国等对继续教育进行明确立法的国家相比,师资职后培训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如何激发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开发现有教师的潜力,通过五年一周期轮训,实现“无货架周期”[4]是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虽然学校已经搭建专任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平台,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是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还不够科学,对学校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帮助有限。第三,兼职教师动手能力强但缺乏胜任职业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能力,虽然试图通过讲座、课堂听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式加以提高,但效果不甚明显;
进修培训质量不高,存在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的现象。第四,进修培训成果固化不到位,即只注重培训过程,对进修培训结果的应用、转化和物化考核管理还不到位。

2.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特色文化尚待建立

团队文化是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管理模式、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优秀的团队文化,可以为团队发展指明方向,营造团队内部和谐竞争关系,增强团队向心力和合力,提高团队的竞争力。但是,相当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特色文化尚待建立。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对特色文化主动构建和凝练的意识不强、对特色文化的宣传不足,特色文化对团队成员发挥的作用有限。二是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执行者,创新对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教师并非教学创新的直接受益者,而因此削弱了教师参与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文化还未有效形成。三是目前“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成员与组织尚未建立紧密的心理契约。大多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之间合作意识较为薄弱,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未能积极主动、深度有效参与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等。对于到企业挂职的高职教师,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完成短期任务要求,满足个人评职称、考核的需要,未能与挂职企业建立紧密的心理契约,甚至与任职的高职院校也未建立紧密的心理契约,高层次人才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从创新合作载体构建团队建设机制、注重团队赋能提高团队协作水平、完善培养培训机制理顺团队建设流程、打造特色文化引领团队建设高度四个方面着手。

3.1 创新合作载体,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合作载体,着力打通学校与行业企业人才的校企互聘通道。以L职业大学为例,一是通过引企入校,引行业大师名师入校,校企共建大师(名师)工作室,进行“1+1”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带头人培养;
二是通过和知名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引共用大师,围绕校企合作项目,校企按“教研训一体化”要求重构课程教学团队,创新校企“1+2”(即1名企业大师+2名骨干教师)师资共培模式,发挥企业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强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强的优势;
三是依托职教联盟、职教集团、行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平台,融入产业生态圈,克服中小企业零散、主动性不足的问题,构建专业与行业、产业深度融合的共生关系,构建紧密型的校企“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机制。

3.2 注重团队赋能,提高“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水平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人特征,是直接与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性格、动机。美国学者Cinthia在此基础上提出团队胜任力概念,团队胜任力注重团队成员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灵活性与整体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协调统一性,强调以团队作为整体来考量,打造团队优势和团队竞争力[5]。“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在政行企校合作架构下设计团队胜任力模型,组建团队。团队每个模块均应该有一个胜任者,引领团队其他成员在此方面的发展。对每位团队成员实施分层次精准培养,持续打造一专多能的本领。通过对团队成员的排列组合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对外部市场变化快速响应的目的。

以L职业大学为例,对接中国制造2025制订学校的发展目标,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分解到各个“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细化到每个团队成员。实施“三全(全生涯培养、全方位培养、全覆盖轮训)育能”计划,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团队成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五年一周期培训规划,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培养。建立团队、学院、学校三级过程管理和监督机制,有效保证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团队和学院目标实现、学校总目标达成。

3.3 完善培养培训机制,理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流程

一是完善团队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内生动力,调动团队学习和成长积极性。强力推进以团队学习成长为导向考核机制建设,推行以团队业绩考核为主的、个人考核为辅的考核机制。推进高职院校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团队集体业绩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团队收入分配自主权,加大对团队带头人的岗位激励力度。通过薪酬激励和机会优先机制,在经费投入、进修培训、学术交流、职称评定、优秀评奖等方面重点奖励优秀团队和优秀教师。改革高职院校教师聘期考核体系,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二是构建团队建设监督约束机制。以L职业大学为例,分档次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明确团队总建设任务和分阶段建设任务,采用目标管理,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和考核,并进行动态调整,对建设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团队,采用问责机制,以监督约束团队建设。

3.4 打造特色文化,引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高度

一是加强团队文化构建。知识经济时代,地区经济之间的比拼,不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拼,而是团队与团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比拼。个人单打独斗,将无法支撑一个系统进行竞争。团队负责人要主动承担起团队文化建设带头人的任务,强化团队文化和团队精神建设,使团队意识入心入脑,成为个人学习工作第一信条,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二是加强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组织和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之源。不论任何工作岗位,只要用心工作,善于发现,积累行业经验就有创新机会,组织员工都有可能而且必须发动他们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创新[6]。团队内部微小的创新都有可能带来颠覆式的变革,而个体力量的聚合和爆发可能会带来整个体系的量变和质变[7]。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探索和打造中国特色和品牌,需要一个长期的创新过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必须营造团队创新文化,构建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专任教师创新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使培养人才适应新时代要求,适合地区产业链、产业生态圈的人才需求,提升地方核心竞争力和加强区域比较优势。三是建立紧密心理契约。上下同欲望者胜,组织如果与员工建立起紧密心理契约,可充分激发员工的潜在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组织绩效。高职院校和企业,要与高职院校教师、外聘教师构建起紧密的心理契约,培养爱校荣校、爱企荣企、爱市荣市的观念,引导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提高个人能力的发挥[8]对专业发展、行业发展、学校发展、城市发展的贡献。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持续打造。需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和每个团队成员的特长,从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猜你喜欢双高泉州双师“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5期)2022-11-03泉州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中国音乐学(2022年1期)2022-05-05——泉州宋船">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奇妙博物馆(2022年3期)2022-03-23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1-01-25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林秀娟 茶业“双师”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1期)2020-05-28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1期)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