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下联合入路治疗跨横窦硬膜外血肿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3 16:35:11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姜成国,李晋江,梁国标,宋振权,潘冬生,李靖远,谭 俊

北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 110016

枕部跨横窦硬膜外血肿(supra and infratentorial extra dural hematoma,SIEDH)是创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一个特殊类型,占所有硬膜外血肿的1%~4%[1-2]。SIEDH多为暴力所致,使枕部骨质断裂、板障或静脉窦损伤出血,其除具有血肿的占位效应外,还能直接压迫横窦导致静脉回流压力升高,或压迫四脑室导致梗阻性脑积水,造成颅后窝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危险性极高的枕骨大孔疝,进展迅速,容易丧失抢救机会,患者从清醒快速进展到呼吸循环抑制而迅速死亡,其如能在早期得到适当的诊断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采用跨横窦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此类血肿,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收治32 例手术治疗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
年龄范围19~63岁,年龄(41.5±14.0)岁;
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8 分8 例,9~12 分13 例,13~15 分11 例。本组32 例患者均有枕部或顶枕部直接暴力伤。其中,摔伤16 例,车祸伤7 例,高处坠落伤6 例,其他3 例。临床表现:头晕、头痛17 例,颈部强直、疼痛13 例,频繁呕吐8 例;
12 例出现意识不清,2 例曾出现一过性意识不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本组32 例患者术前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在CT 上多数表现为梭形,呈高密度改变,脑干受压明显,环池显示不清。所有患者均采用幕上、下联合入路行手术治疗,取侧卧或俯卧位,头部高于心脏,以降低静脉血液回流压力,减少术中出血。根据术前CT 检查提示血肿位置及大小,设计皮肤切口,枕下均采用中线直切口,显露幕下血肿,切口延伸至幕上,向血肿优势侧形成拐杖型切口,非优势侧依据血肿量决定是否做“L”型延伸。骨瓣边缘避免直接显露窦汇,预留骨桥悬吊;
骨瓣的窦汇远侧,尽量包含血肿中心最厚处的大部分区域。避开窦汇、横窦、矢状窦末端投影位置钻孔,清除血肿,悬吊硬脑膜,彻底止血,硬膜外置引流管,根据情况复位固定骨瓣。横窦表面的凝血块不必过多清除,避免造成横窦损伤出血;
若横窦破裂出血较快,取明胶海绵压迫后,用生物胶粘合止血。其中,1 例先行额颞叶挫裂伤,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复查CT,显示枕部血肿增加,遂清除枕部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其余5 例合并有额颞叶对冲伤者,仅动态观察,无进一步加重表现,未对额颞叶对冲伤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患者术后GCS 和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2],术前最大血肿厚度、后颅窝血肿量及总血肿量。血肿量采用多田公式计算。

血肿量(ml)=(a×b×c)/2

a 表示最大出血面积CT 层面的最大出血直径;
b 表示同一CT 层面(即最大出血面积CT 层面)上与a 呈90°的最大直径;
c 表示有出血的CT 层面的近似数目×层厚。

GOS 具体标准:5 分为优,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有或无轻度神经障碍;
4 分为良,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
3 分为中,重度病残,意识清楚,生活不能自理;
2 分为差,植物生存;
1 分为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头颅CT 检查提示,枕部幕上双侧血肿23 例,单侧5 例,单纯幕下血肿4 例;
CT 影像发现顶部或枕部骨折22 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范围为27.0~165.0 ml,血肿量为(54.3±27.0)ml。血肿厚度幕上最大4.0 cm,幕下最大厚度为2.5 cm。在治疗中所见枕骨骨折26 例,骨折延伸至枕骨13 例,骨折线均跨过横窦;
术中清除血肿后静脉窦活动性出血12 例,均予压迫悬吊后止血,硬脑膜出血15 例,骨折处板障渗血22 例,未见明显出血点3 例。术后当日复查头颅CT 显示硬膜外血肿清除干净,后续CT 复查无迟发性血肿发生。经积极手术治疗后,硬膜外血肿大部分清除,脑干受压解除,环池显示清楚。本组32 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出院时,31 例患者GOS 评分为5 分,1 例患者GOS 评分为4 分。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患者男性,24岁,跌倒时枕部着地,入院时GCS为13分,出院时GCS为15分,无神经功能障碍(a.术前CT轴位显示幕上血肿位置;
b.术前CT轴位显示幕下血肿位置;
c.术前CT冠状位显示血肿位置;
d.术前CT矢状位显示血肿位置;
e.术前CT静脉成像示右侧横窦未显影,窦汇、左侧横窦及上矢状窦末端被血肿推挤移位;
f.术后CT显示血肿完全清除,四叠体池无明显受压;
g.术后CT显示幕上、下血肿清除后,四脑室、桥前池受压情况缓解;
h.双侧幕上开颅骨瓣复位,幕下骨窗开颅;
j.术后CT静脉成像复查显示右侧横窦恢复显影,静脉窦恢复解剖位置、显影良好)

跨横窦硬膜外血肿作为硬膜外血肿的特殊类型在临床中较少见,常合并枕部颅骨骨折,骨折线、板障、导静脉出血,枕部硬膜剥离、撕裂出血,骨折片损伤横窦引起出血,对冲伤导致的额、颞叶脑挫伤、脑出血[3-4]。本组32 例患者均有明显枕部直接暴力外伤史,22 例头颅CT 骨窗位发现枕骨骨折。术中证实硬膜外血肿多来源于静脉窦和骨折板障出血,出血向幕上、幕下延伸形成血肿。与脑膜中动脉出血形成的硬膜外血肿相比较,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并伴有颈部疼痛,不易缓解[5]。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特别对枕部直接受伤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后颅窝空间小,脑干等重要神经核团结构密集且容积较小,因此,代偿能力有限,血肿一旦形成明显占位效应,可使脑干和第四脑室受压,影响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迅速发生枕骨大孔疝,小脑幕切迹疝,压迫枕骨大孔造成枕骨大孔疝[6]。患者可由神志清楚的状态下突然发生呼吸骤停循环抑制,特别是血肿以幕下为主时,意识障碍和瞳孔改变常出现在呼吸停止之后,临床上通常没有充足的抢救时间,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CT 影像检查至关重要,对于有明确的枕部外伤史患者,CT 示枕骨骨折,特别是骨折线跨横窦或者窦汇者,或合并有窦汇硬膜外血肿者应予应高度重视,动态影像学观察能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尽早发现迟发性血肿[6]。颅脑创伤指南中显示,单纯的幕上血肿>30 ml 或幕下血肿>10 ml 即有手术指征[7-8]。但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具有发病机制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因此,若有以下情况出现,应倾向选择积极的手术治疗,不能单纯以血肿量作为手术指标[9]。(1)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锥体束征等)在治疗过程中不缓解,或进一步加重者。(2)局部占位效应明显者,影像学显示第四脑室受压,有梗阻性脑积水征象者。(3)合并枕叶挫裂伤,特别是合并有小脑挫裂伤者。术前充分评估,判断有无横窦损伤,对手术风险预测和术前准备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术前如判断有明显的横窦损伤,要准备自体血回输、充分备血,术中准备显露静脉窦损伤区,做静脉窦修补准备[10-11]。目前,采用幕上、下联合入路并保留横窦、矢状窦上骨桥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7,12-13]。手术时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皮肤切口。由于患者常有枕部直接暴力伤,常合并枕部的皮肤裂伤、挫伤或者头皮血肿,在切口设计时,要加以考虑。枕下取直切口可显露幕下血肿,幕上一般需双侧显露,取拐杖型切口,避免皮瓣出现锐角。(2)骨窗骨瓣。尽量留出悬吊硬膜空间。幕上部分双侧分别形成骨窗或骨瓣,保留矢状窦上骨桥,幕下骨窗不需太大,适当远离枕骨大孔,避免枕窦、环窦出血及破坏颅颈交界的稳定性。(3)血肿清除与止血。对于骨桥下方、静脉窦表面的薄层血肿,不建议强行剥离,以免创面再次出血,重复止血。骨折片刺破静脉窦的情况更为少见,在急诊手术情况下,窦修补操作会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出现。(4)如果情况允许,需要依照一般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原则,切开硬膜探查硬膜下情况,提高手术完成度。(5)留置引流管且保持通畅的引流,可避免迟发性血肿的形成。

综上所述,幕上、下联合入路治疗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安全、有效,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猜你喜欢枕骨枕部骨瓣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2年6期)2022-11-14右枕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复发1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年5期)2022-05-25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0期)2022-05-10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年10期)2020-12-28“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37期)2019-09-10夺走玉枕骨故事会(2019年1期)2019-01-11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中国畜禽种业(2019年8期)2019-01-05经后路行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术中复位的研究进展医药前沿(2019年12期)2019-01-05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24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12期)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