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路径研究——以贵州开放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10 09:00:1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陈 维 孙 飞

(贵州开放大学 贵阳 550004)

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发2号文件)。2022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各种利好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大力支持把乡村教育融入乡村建设行动,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大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贵州开放教育应把握这新的“黄金十年”发展征程,大力发展开放教育,在贵州乡村人才振兴的道路上描绘出崭新的宏伟蓝图。

(一)持续有效输送乡村文明建设的优秀人才

农村致富带头人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应努力培育农村技术能手,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提质进阶,需走出狭隘的‘农民观’和碎片化培训,关照个体职业全生命周期,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代化转型。”[1]农村发展要靠增强内生动力,除了人才输入,还需要对在乡农民进行培养。留住农村现有人才,更多地需要农村实现人才的“自我造血”。开放教育利用远程教育优势,在培养好农村现有人才的同时鼓励离乡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实现人才的持续学习和培养,培育出大量既有文化技术知识,又懂市场经营和管理的当代农业从业者,为贵州农村持续有效输送乡村建设的优秀人才。

(二)培养优秀基层干部,组织振兴协同人才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要推动乡村人才,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培养。贵州农村人才培养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切实培养乡村党员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同志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持续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对保持脱贫攻坚成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助推产业振兴,提高经济基础

国家通过政策和产业入驻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但是扶贫产业要想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需要提高农户对产业的认知和文化认同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因素。“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益联结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思想扶贫、智慧扶贫与产业扶贫工作有机结合”。[2]开放教育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一方面可帮助贫困农户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心;
另一方面,山区的村民们不出门就能学习和了解产业发展的过程和前景,能进一步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帮扶机制,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大脱贫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整合教育资源,打通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联结点,利用高校和远程教育的优势,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贵州乡村人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民的文化教育活动参与率低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程度加剧,‘三留守’问题凸显,以家庭为重要支柱的乡村文化受到冲击”。[3]加上农村教育资源和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贵州农村许多年轻人只能外出打工,挣钱后到城市生活,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加剧了文化教育活动中教育人才的缺失和学习主体的流失。

(二)远程教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作为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开放教育在服务大众、服务农村的实践中仍然有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地方。交互式技术媒体的作用和功能得不到体现,资源建设滞后,激励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学习成果变为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转换率不高。教学模式和教育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农村文化价值观的变革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村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经济浪潮的裹挟和时代变迁的挑战。“累世传承的乡土知识备受冷落,被视为乡村生活灵魂的仪式活动和礼俗传统逐渐消失。传统重义轻利的乡村道德观念侵蚀淡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人情商品化,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乡村精神逐渐解体,体现为乡村‘失魂落魄’,农本价值解体”。[4]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农民在现代社会系统中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迷茫,很大程度是因为农村文化价值观的变革。结合新时期发展需求,正视乡村文化精英的流失和乡村文化教育虚化问题,大力振兴乡村人才,继承与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新人,需解决重塑农村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

2021年4月24日,贵州广播大学大学正式挂牌更名为“贵州开放大学”。贵州开放大学主要办学形式为开放教育,“随着电大办学的转型升级和远程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电大办学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乡村发展战略中,电大更应该凭借自身远程教育的优势,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5]在过去四十年,贵州开放大学运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培养了大批乡村建设本土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开放教育培养乡村人才的经验,为乡村文明建设输送了许多政治素养过硬,管理能力卓越的农村基层干部和一批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贵州开放大学为例,进一步研究开放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努力助推贵州乡村人才振兴。

(一)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制度,关注留守群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贵州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积极有序地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贵州开放大学认真总结和吸取多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的经验教训,注重把农民教育和发展有机衔接起来,解决农村教育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现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助推贵州农村发展。

1.总结农村干部培养经验,推进“一村一”深入发展

贵州开放大学及其下设的各分校、各教学点和工作站,在十多年的开放教育、继续教育工作中,逐步建立完善了培养乡村党员干部的激励机制,通过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对有突出表现的给予奖励等措施,积淀了丰富的乡村干部培养经验。“在政府促进下建立高校、各职能部门、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发掘和整合社会资源,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6]贵州开放大学安顺分校和安顺市委组织部联合办学,由市委组织部出资立项,设立行政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共育共培基层优秀党员,为党储备党性高、政治能力强、业务技能高的农村党员,是为农村输送高质量人才的成功经验。

2.加强农村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在农村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另一方面要通过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看到知识的力量,从经济上和思想上保证乡村人才的不断增加和持续培养,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针对一些返乡青年农民信息广、思路活、有创业精神,但深入实际工作后存在实践经验少,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最新政策解读的现状,贵州开放大学在精准扶贫从江县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在着力培育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引导创业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家乡建设中产生了积极实效。例如,2020年,贵州开放大学帮扶从江县三联村1万捧食用菌,帮助三联村、打郎村建成水苔种植基地,参与其中的村民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尝到增收甜头后,村民们对学习种植技术的热情高涨,这就是致富带头人的榜样引领作用。贵州开放大学把握时机,进一步向村民宣传加强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此过程中,贵州开放大学坚持“授人以渔”,明确帮扶工作应是“指导乡村产业规划设计和乡村产业创新实践,助力乡村培育特色产业,同时开展乡村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培训、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等服务,实现学校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助力从江高质量发展。”[7]

3.建立留守群体远程教育学习机制,提供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关注。为确保对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的关爱,贵州开放大学建立了留守群体远程教育学习机制,使对留守群体的关爱措施更加精准、政策落实更加到位。

相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农村留守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贵州老年大学开放学院设置在贵州开放大学,经过几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老年大学的远程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办学实践,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农村老年群体不仅是国家富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农村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也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同时,对农村老年人的关注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农村老年群体有丰富的农耕和养殖等经验,这个群体如果能掌握初步的远程学习技能,能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这在农村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会成为很好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往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农村老年人如果能通过智能手机接受到医疗卫生、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贵州开放大学结合几十年来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办学经验,在贵州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和教育。2022年5月,对从江县刚边壮族乡加么村等七个行政村开展的培训中,就包含了医疗卫生与母婴保健等内容。贵州开放大学对口帮扶从江县的经验,可以有计划地向全省各远程教育点和工作站进行推广。首先,发挥贵州开放大学系统办学优势,链接每个教学点和工作站,开展相关的留守群体教育帮扶和人才培训;
其次,帮扶的内容应根据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际需要,除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增加婴幼儿的养护知识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如青春期教育课程、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
再次,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助和支持,进一步强调父母的责任,培训对象除了留守老人,还可以扩大到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
最后,发挥贵州开放大学资源建设的优势,除了共享有关的教育资源,还可以深入调研,了解农村父母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量身定做适合农村家庭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的网络学习资源,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提供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帮助父母履行教育职责,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把育人摆在首位,在帮助留守儿童成人的基础上成才。

(二)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整合多种教育形式,激发教育发展内在动力

贵州乡村要振兴,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力量。贵州开放大学同时挂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全省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在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及贵州农村人才振兴的道路上,贵州开放大学利用多年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融合的优势,整合教育力量,进一步助推贵州乡村人才振兴。

1.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为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服务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贵州乡村振兴积蓄力量,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需持续实施专项招生计划,定点从贫困乡镇招生,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大学的长效机制。同时做好引导工作,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治理能力,让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生活。

2.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开展工作

在协同工作中,努力为广大村民开展电商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新农村金融政策等培训,为农村电商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2022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贵州赛区省级比赛中,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再次获得优异成绩,用实力证明了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贵州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实力。

3.整合教育力量,开展校企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有特色的多元化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能让普通的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推动了贵州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外建立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实训基地。结合贵州省情,贵州开放大学在今后的校企合作发展中,将对农村企业有一定倾斜,进一步开拓产教融合新基地,持续深化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努力在农村探索推行产教融合新模式。比如,贵州开放大学在从江县秀塘乡八村建成了刺梨基地,不仅教会农民科学管理方法和种植知识,保证亩产水平和产出效益,并且发挥校企合作的便利条件,实施订单式保底收购,彻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后顾之忧。这些都是可以在全省逐步推广的经验。

贵州开放大学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引导学生回到农村实习实训,把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成果带回到农村,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农村人才共育、人才振兴。

(三)结合贵州农村本土民俗,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振兴乡村人才

1.加强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重视对农民发家致富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培训和思想道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公民意识,培育其对“三农”的真挚情感”。[8]贵州开放大学每年都将大量资金用于帮扶村开展文化宣传,用文化振兴为乡村“铸魂”。因此,注重在各种教育、培训和资源建设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研究如何将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用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是未来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研究内容。

2.以农民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在乡村人才振兴的道路上,以农民为主体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利用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组织乡村学生开展乡村历史、民俗文化的文字和影像记录,追寻乡村的文化根源,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获得爱党爱国、热爱家乡等情感教育的同时丰富开放教育学习资源,这也是从产业、文化等层面进行的资源开发和利用,重塑农村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加强贵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助推乡村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努力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孕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加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

(四)发挥开放教育优势,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贵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担着各级各类培训项目,为贵州农村人才的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贵州开放大学为从江县扶贫驻村点开展的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培训,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医疗卫生知识讲座、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手机银行、理财业务及金融防诈骗培训、林下灵芝养殖与病虫害防治等,培训对象还从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扩大到普通村民和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若开放教育能整合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老年教育等优势,发挥开放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多样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农村学员的学习体验,将农村的终身教育推向新的高度,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对贵州农村经济腾飞提供教育支持和保障。

贵州开放大学为贵州农村持续培养和输送农村人才和技术能手,除了政策到位,还需要社会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强有力的保障与监督机制。在贵州开放大学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各项工作中,教学和培训成效明显的都是激励和监督机制比较完善的项目。部分培训存在培训短板,例如:贵州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侧重在学历和技能等方面的帮扶,由于乡村干部接受培训机会不多,平时处理村级事务工作方法简单,多是依靠经验主义和人情世故解决问题,缺少理论上的精准指导,这将是贵州开放大学今后在农村开展人才教育培训项目攻坚克难的重点。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是贵州开放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机遇。探索现代教育融入乡村建设行动,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路径和方法,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展示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的贵州经验,进而推进贵州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是贵州开放大学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猜你喜欢贵州大学人才“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贵州,有多美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留住人才要走心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