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矿山生态治理探讨

发布时间:2023-10-13 08:50:30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何平卿

(甘肃建投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50)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人为因素和历史原因下出现了极大破坏,生态体系变得极为脆弱。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引发了激烈冲突,为发展经济而牺牲了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破坏而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耕地退化等问题,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的生态环境开始制约经济发展。

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遗留了很多历史问题,形成了大量的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的恢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西北地区矿山进行生态治理,要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出发,研究制定一套可行的矿山生态治理方法。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貌条件,包括高寒荒漠、高山冰川、冻土冻原、高原戈壁、荒漠草原、河岸绿洲、农牧交错带等。这使得西北地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被划为生态脆弱区[1]。西北的典型生态如图1所示。

图1 西北典型生态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但是面积约为300多万平方公里,间接影响全国的生态环境。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有以下特点[2]。

1.1 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

多年以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5.8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常年处于极度缺水状态。此外,由于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地表难以储存水分,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西北地区的资源开采活动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速度。

1.2 荒漠化严重

西北地区存在大面积沙漠。由于气候干旱、常年缺水以及对树木植被的砍伐破坏,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虽然近年来在防沙治沙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荒漠化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理后的土地生态系统也非常脆弱,如果维护不及时、不到位,植被极易被破坏,再次出现土地沙化。

1.3 高原生态区广阔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理条件造成西北地区大部海拔较高,属高原生态体系,其特点是土地冻融作用显著,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植物种类较单一,生长周期长,地表土壤层极薄,对外力侵扰极为敏感,一旦发生破坏很难恢复。

1.4 人口过载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由于大部分土地并不适合居住,因此人口居住较集中,人口密度远大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最大人口载量,激化了人与土地的矛盾。

由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该地区的矿山存在大量的水污染、水土流失、盐碱化、地面塌陷、滑坡危岩、泥石流、大气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如表1所示。

表1 西北地区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分类

我国自然和气候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学者在大量调研基础上进行了生态区域划分,总体上分为东部湿润半湿润、西部干旱半干旱和青藏高原高寒3个生态大区,并细分为13个生态区[4-5]。

根据不同生态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地质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特点,结合相应的矿山开采类型,将我国划分为14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6],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西北地区主要处于黄土高原区、干旱半干旱森林草原区、干旱半干旱草原农牧区、干旱半干旱防风固沙区、青藏高原草甸农牧区。根据不同的矿山生态修复区的特征,分别提出矿山修复的措施。

图2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6]

1)黄土高原区。该区域废弃矿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是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尾矿废弃物、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针对以上情况,该区域的矿山生态治理以自然修复为主,控制开采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剧烈扰动,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可先平整地表,修缓坡度,辅以人工种植植物的方式进行修复。

2)干旱半干旱森林草原区。该区域废弃矿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是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和落石等,该区域多为戈壁荒漠,土壤盐碱含量大,采用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治理方式,如有需要可播散草籽加快植被恢复。

3)干旱半干旱草原农牧区。该区域多为小型露天开采矿山,对于荒漠戈壁区域,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对于农田区域,应以工程措施促进土地复垦,对于林地附近区域,应采用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4)干旱半干旱防风固沙区。该区域的特点是植被覆盖较差,土质贫瘠,土地沙化严重,多为小型露天矿山,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地表整理、土地平整、坡度修缓、恢复灌溉、防风固沙等手段。

5)青藏高原草甸农牧区。该地域大部分较偏远,灾害多为小型崩塌,可采用自然恢复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黄土地层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是西北地区最有特点、面积最大的地质体。黄土具有松散性、直立性、湿陷性、各向异性等特征,矿山的开采对黄土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影响,引发了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问题。针对黄土地区的特点,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矿山生态治理技术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矿山生态治理技术流程

土地平整的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清除地面障碍物→土石方挖填→平整场地→标高复核→验收。要求填土前先清除淤泥、杂物;
超过5m边坡的填方或挖方需修理成台阶状;
需填方的区域进行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大于1m。

土壤治理的流程为开采前期表土转换→采矿后土壤放回→覆盖客土→改善土壤结构。如矿山开采后覆土厚度不足,覆盖客土时要对客土进行改良,增加营养物质;
如矿区土壤酸碱不平衡或孔隙度过低,须采取深耕、添加农家肥的措施,拌和生石灰,调节酸碱度。

植草绿化的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修整清理→覆盖营养土→铺种草皮→养护管理。要求坡面覆盖适于植被生长的土壤,厚度宜50cm;
草皮铺设从坡脚向坡顶进行;
草籽播种前做好催芽处理,播种时要浇水浸湿土地。

地质灾害防护及水土流失治理的流程为修建排水沟→修建护坡→林带草带恢复。要求排水沟每隔10m须设置伸缩缝;
水沟两侧须分层夯实;
护坡形式的选择须根据坡度、地质情况综合考虑;
草带林带可结合挂网和格构梁种植。

考虑到矿山生态治理效果很难进行人工观测,为了解矿山生态修复效果,预防二次灾害发生,积累相关数据,应将地下水水质监测、高边坡位移监测等内容纳入治理方案

西北地区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脆弱,作为资源密集型地区,大量的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在矿山生态治理过程中,需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地域特征,选取经济可行、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半干旱西北地区矿山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四大“矿山修复”方法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在矿山里耕耘(国画)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昆钢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晋北地区半干旱风沙区典型林分适宜性评价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一种半干旱地区苹果园贮水棒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自然资源情报(2018年2期)2018-12-28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8年5期)2018-07-09浅谈半干旱地区丘陵混交林造林模式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