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语篇解读”,提升阅读能力

发布时间:2023-11-17 08:00:15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赵叶

如果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做得好,在高考英语中基本上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那么,如何才能把握阅读理解的本质,突破阅读理解试题中的难点,提升备考质量呢?这需要我们在答题时不仅要把握宏观策略,还要掌握破解阅读理解试题的微观技能。

一、宏观策略需知晓——阅读理解读文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部分要想拿到高分,考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阅读和解题技巧,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和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了解英语阅读中常见的行文结构属于从宏观视角来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大意,以读“快”;
除此之外,还需要学会从微观视角掌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应试技巧,以读“准”。

1. 突破障碍找方法

(1)词汇障碍——运用“2策略”

【策略1】无关紧要的词汇——“跳过去”。由大写字母组成的单词:它可能是专有名词,不需要知道其意思,只需要了解它是某个事物的名称即可;
斜体的单词:它可能是某本书、杂志、电影的名称或者专业术语,不需要了解它的意思,明白它代表什么事物即可。对于这类词,不要浪费过多时间,尽管放心大胆地“跳过去”。

【策略2】影响理解的词汇——“猜出来”。有时候,一些生词对阅读来说是很强大的“拦路虎”,此时我们必须猜出这类词的准确含义。如果是专有名词,而且对文章理解有关键作用,那么原文常会用同位语或定语从句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
如果是非专有名词,则可以根据上下文或生活常识进行推测。

(2)长难句障碍——运用“3技巧”

【技巧1】寻谓语,找主干。一般情况下,谓语动词对应其动作的发出者(主语),故可以根据谓语动词来确定其主语。

【技巧2】寻关联,辨逻辑。长句一般是由若干分句组成的并列句或复合句,并且这些分句之间需要连接词连接。找到这些连接词,就能弄清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技巧3】看搭配,防分离。一个长句或难句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搭配构成,而且这些搭配常常出现分割现象。找到这些固定搭配,可以防止搭配的分割。

2. 题干定位精读处

阅读理解的题目能否答对与能否找到题目有效解题信息的位置关系密切,定位准确是有效精读和答对题目的关键。下面是定位信息的步骤:

【步骤1】句子定位有特点。在定位到某一段之后,可以在本段寻找题目精确定位的句子。这些句子大部分是段首句或者段尾句。这些句子的特征通常是逻辑性强(转折、对比、因果)、两面评价(正面或负面评价)、句式复杂(同位语从句和长难句)。

【步骤2】复现词汇是“题眼”。如果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一般定位到文章中首次出现的考点句(段首句、段尾句、逻辑性强的句子、两面评价的句子、句式复杂的句子)。

【步骤3】主题相关是答案。如果题干与文章主题有关,通常定位到文章的主题句。从文章的行文结构类型来判断,主题句有以下特征:如果是观点对比型,主题句往往在第一段中间(段尾)或者第二段首句;
如果是结论解释型,主题句往往在第一段首句或尾句。

3. 略去无关“痛痒”处

高考阅读理解的文章如果能读懂85%的内容,基本就能答对试题。所以,高考的阅读理解不要求考生一字不差地完全读懂整篇文章的内容。下面是考生可略读的内容:“举例”处、“让步”处、“插入语”处和“冒号”处。略读或跳读这些内容是有必要的,这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做到准确定位,提高答题正确率。

二、微观技能更重要——阅读理解结构分析

高考阅读理解题材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类别,体裁一般分为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类文体。对于这四类文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均需把握其语篇结构。通过平时的训练,熟悉不同文体的语篇特征,这样在答题的时候不仅能提高答题正确率,还能节省答题时间。

1. “事实细节”——应用文的题眼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阅读理解A篇基本上都是应用文,命题以细节理解题为主,偶尔会涉及文章出处、目标读者或者写作目的。如果我们关注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的结构,就可以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迅速锁定答案。

(1)应用文的基本结构

除了提供含有四段同类内容的文章,其他类型的应用文可以用下图示例。

(2)应用文考例分析

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理解A篇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Cardiff当地的一些剧院和娱乐场所。文章结构图如下:

请看A篇文章的题干:21. Where is the Welsh Proms Cardiff hosted?——坐落地点;
22. What can people do at the Glee Club?——所做活动;
23. Which website can you visit to learn about Cardiffs oldest surviving theatre?——网站咨询。不难看出,设题都是细节理解题,而且答案都是在文章的关键处。另外,从题干和文章中的用词可以看出,设题用词和文章用词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比如文章中用的是is home to,而试题中用的是is hosted;
文章中用的是 looking for the best comedies,而选项中用的是Enjoy comedies。因此,我们在了解这一命题规律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同义词的替换。

【答題步骤】要想又快又准确地锁定细节理解题的正确答案,可以尝试以下步骤(以第21题为例):

温馨提示

解答阅读理解里细节理解题“三部曲”:

①先读题干,定位关键词,了解考查方向;

②去文中查找相关句子或者段落,即命题的“题眼”;

③进行“同义替换”分析,即把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换成意义相近的词或者变换词性,改变原文句子的语态或者把原文中的意思反过来表达,从而锁定正确答案。

2. “主线梳理”——记叙文的脉络

(1)记叙文的特征

记叙文是记人叙事的文章,通常包括5个W(what、when、where、who、why)和1个H(how),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描述方式有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描述,有时会采用插叙或者倒叙的手法。

(2)记叙文的主线

每篇記叙文都有一个线索,如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情感线索等。作者通常会按照特定的线索展开全文,这个线索就是文章的主线。

(3)记叙文的命题特点

基于故事开端或者故事转折处的内容设置细节理解题,基于特定人物的性格特点设置推理判断题,基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设置主旨大意题,偶尔会涉及文章标题的考查。

(4)记叙文的行文结构

解读记叙文文本时,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抓住故事主线;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分析故事的结局及作者的感慨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分析文章的主题、语言的内涵体会文章的主旨要义及语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记叙文行文结构图如下:

(5)记叙文考例分析

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理解B篇为例。这是一篇书评,主要讲述了两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女孩去山区支教的故事。她们对当地孩子们的居住条件和贫困现状感到吃惊。她们的故事被一位杂志的编辑Wickenden记录下来,并配有插图。

请看试题设置:24. Why did Dorothy and Rosamond go to the Rocky Mountains?——去异地的原因——支教;

2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girls from paragraph 3?——在当地的生活状况,条件艰苦;
26. Which part of Wickendens writing is hair?raising?——经历的新奇事物;
27. What is the text? ——文章类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答案设置仍在文章的主线上。

【答题步骤】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以文字信息为依据,既不能做出脱离原文的推理,也不能只根据只言片语做出过度推理。不仅要结合原文的字面意义,更要看重字里行间的意义,而不是考生主观认为合理的或文章已经提供的明显事实。可以尝试以下步骤(以第25题为例):

[定位 从题干中的“from paragraph 3”可以定位到第三段。

查读 找到第三段的关键句:They moved in with a local family, the Harrisons, and, like them, had little privacy, rare baths, and a blanket of snow on their quilt when they woke up in the morning.(她们搬进去和一个当地家庭——哈里森一家同住,并且和他们一样,几乎没有隐私,很少洗澡,早上醒来时被子上覆盖着一层雪。)和In spring, the snow was replaced by mud over ice.(在春天,雪被冰上的泥所代替。)。

推理 女孩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她们饱受磨难。故选D项(They suffered severe hardships.)。

]

温馨提示

记叙文考查的试题基本都设置在主线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高考阅读理解中,文章的每一段都要设题,也不意味着同一段落不能重复设题,考生可从题目入手,对文章进行查读。

(1)把握故事主线。关注与主线对应的事件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明确主题语境。厘清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以及结果,明确文章的主题语境。

(3)洞察人物性格。有关人物性格判断的试题,要从文中找到对应的依据,不能凭空臆造。可以从其他人物的“言”和相关人物的“行”两个方面去推理判断,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4)推断隐含意义。有时命题人会考查我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给出的选项有时会是谚语,这时,我们可以用排除法,选出最接近主题意义的正确选项。

3. “行文逻辑”——说明文的原理

说明文是用来说明事物或者说明事理的一种文体,以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性质、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主要内容,给读者提供知识或者信息。

(1)说明文的行文逻辑

说明文因其独特的特点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①主题明确。说明文的主题明确,往往由引入段、正文和结尾段组成,段首通常为主题句,主题句表达、支配全段的主要内容。

②结构清晰。说明文的核心信息是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描述某种事物性能的说明文的文章结构是“对象+性能+利弊”,针对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文章结构是“问题+分析+解决方法”,对某种现象及其原因和结果进行阐述的说明文的文章结构是“现象+原因+结果”。

③逻辑严谨。说明文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说明事物或者事理,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全篇段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文章的主题。考生在解读说明文的文本时可以从文章的标题、结构特征和说明方式等来分析文章力图说明什么及是如何说明的。

(2)说明文考例分析

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理解D篇为例。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英国政府通过对软饮料征收糖税来解决儿童以及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同时该项税收用于学校体育运动,从而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试题設置:32. Why was the sugar tax introduced?——现象和原因:征收糖税,目的是帮助儿童减肥;

33. How did some drinks companies respond to the sugar tax?——影响:一些饮料公司通过降低产品的含糖量来避税;

34. From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sugar tax collected?——结果:糖税主要来自经典可口可乐这些高糖品牌;
35.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adoption of the sugar tax policy?——评价:糖税政策的实施是成功的。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答案设置仍在文章的主线上。

从题干看,整篇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考生只要读题干,稍加思索就能把握大意:文章主要介绍了英国政府通过对软饮料征收糖税来解决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问题。然后根据关键词快速定位即可。

如何破解长难句

It comes after more than half of soft drinks sold in shops have had their sugar levels cut by manufacturers (制造商) so they can avoid paying the tax.

分析:句子的主干部分是It comes。after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sold in shops是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修饰前面的soft drinks;
cut by manufacturers是过去分词短语作宾语补足语;
so后面的句子相当于结果,可以看作是so that的省略。

长难句的理解首先抓主干,然后找连词,分析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由主句到从句的理解顺序,把复杂的句子变成简单句来理解,难度自然就降低了。这里介绍几种破解长难句的简易方法。

①用括号标注句中的修饰成分。可以先用大括号标记句中的三大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再用中括号标出句中的非谓语动词短语(doing、to do、done),最后可以考虑用删除线标注同位语和插入语等。

②用下划线标注句子的主干部分。如果是并列句,可以分别标注主干部分。在分句多的句子中,要注意分句中又包含分句的现象。最终确定句子的主干部分。

③用还原法理解特殊句式——省略、倒装和分隔现象。阅读理解中常常会出现省略、倒装和分隔现象。省略结构可用补全法,即把缺失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
倒装结构可用还原法,即把语序还原成正常的语序;
分隔结构可用归位法,即把分隔的内容放回到所修饰的词后面。

4. “归纳和演绎”——议论文的特征

议论文的目的重在说服读者同意或支持其观点。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摆出证据)和结论(重申在文章开头已提出的见解或主张)。

(1)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一般有两种推理方法,即归纳法或演绎法。解读议论文首先要把握其论点,然后分析论据是如何支撑论点的,最后再关注语言文字是如何为论点服务的。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如下图。

(2)议论文考例分析

以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理解D篇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如下是该篇文章的思维导图:

[Who is a

genius?][引论][本论][Unfair standards][Victors set the standards for admission to the genius club.][Study in Science][Girls are less likely than boys to say they are “smart”.][Girls act on the belief:
avoiding activities for “smart” children.] [Good news][See flashes of genius in a wired world with constant global communication.][结论][Who is a genius?][Go beyond one man and explore the nature of genius itself.][History is written by the victors.][Genius takes many forms. Everyone can be a genius.]

文章设题:12.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victors standards for joining the genius club?——提出问题:作者认为那些“胜利者”对进入“天才俱乐部”设置的标准是不公平的,因为女性或者不同肤色或信仰的人做出的成就是得不到承认的。13.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girls from the study in Science?——分析问题:女孩容易受到社会信仰的影响,认为自己在六岁左右就不适合做“聪明孩子”做的事情。

14. Why are more geniuses known to the public?——解决问题:进步的全球通信让更多的天才被公众所知道。15.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得出结论:天才不一定是那些有巨大贡献的人,也可以是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普通人,所以“天才有多种形式”可以作为本文的最佳标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答案设置仍在文章的主线上。

【答题步骤】文章的标题具有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的特点。解答这一类题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巧用關键词。为了使行文逻辑严谨,在写文章时作者往往反复运用或强调关键信息。利用这一行文特点,在阅读文章时考生需要注意文章中反复出现或强调的信息,寻找与文章大多数内容相关的信息,找出覆盖全文的核心词汇。然后再看选项内容是否切中文章的中心论题,也就是要看选项内容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否一致。

②串联主题句。一篇文章的主题往往在首段提出,同时,文章每段都有各自的主题句。主题句一般在每个段落的段首或者段尾,有时某一段是为了说明前面一段的内容而没有主题句。那么把各段落主题句的中心思想集中起来,即为全文的主题意义。

③逆向思维法。如果难以总结文章大意,考生不妨采取逆向思维法,从四个选项入手分析。如果“我”是作者,遇到这样的标题,文章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干扰项的特征

如何排除干扰项是破解阅读理解试题的关键之一。了解干扰项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帮助考生提高答题正确率。干扰项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张冠李戴。通过使用原文中的词汇或者句式,把本来属于一种情况的内容用到其他情况,考生可能会只看到了文中出现过的字词,却没有注意到选项是否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从而错选。

②偷梁换柱。在干扰项中保留原文的很多词句,给考生一种选项与原文意思差不多的错觉,但实际上内容有所改动,与原文意思不一样,甚至相反。

③断章取义。干扰项去掉了原文信息中的某个或者某些重要的部分,导致剩下的信息不完整,歪曲原文的意思。

④以偏概全。文章中提到了几种情况,在一个选项中却只出现一种或两种情况,这就是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替整体。

⑤无中生有。选项虽然是凭空捏造的,但是所提到的内容通常与文章谈论的问题相关。这种选项看似很符合提出的问题,其实文章中并没有谈及该选项所述内容。

⑥曲解文意。选项出自文章中的某一句或几句话,命题者可能利用里面的词设置干扰项,看似表达文章的意思,其实是借题发挥,对原句意思的曲解。

总之,在运用宏观策略把握阅读语篇的同时,要灵活运用科学的微观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语篇意义”,强化“主线意识”,最终让阅读能力具有可持续性和可迁移性。

猜你喜欢题干说明文记叙文数字算式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2年6期)2022-05-22记叙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说明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如何写好记叙文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3期)2020-04-21让记叙文赢在构思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1期)2019-05-31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18年11期)2018-12-29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考试周刊(2017年16期)2017-12-12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6年11期)2016-08-22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文学教育(2016年26期)2016-04-03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语文知识(2015年7期)201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