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9 15:50:3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文/广西医科大学 胡文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汇聚地,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窗口。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对凝聚党外知识分子更好地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既要承受来自国际敌对势力的挑战,也要面临内部的各种压力,这就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广泛凝心聚力,巩固爱国统一战线。高校作为人才聚集高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牢牢抓住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加深其对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增进其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参与到国家新征程建设中,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二)有利于夯实统一战线,巩固思想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指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极化加速推进、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为解决“卡脖子”技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生力军,掌握着国防科技、基础研究等较多尖端技术,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重点目标。为了防止被国外敌对势力利用而造成严重后果,高校必须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使其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提高政治敏锐性,绕开“政治圈套”,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夯实统一战线巩固思想政治基础。

(三)有利于凝心聚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不仅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排头兵”,也是科研攻坚克难的“带头人”。高校教师中党外知识分子约占半数,其中不乏教学名师、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及水平。因此,加强其思想政治引领,促使其努力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才能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以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其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认识,能引导其结合自身专长,围绕党和国家发展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问题集思广益、献计出力,将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助力高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不够广。不少同志对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足,“重党内轻党外”的现象大量存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培训主要为上级党委统战部以及各民主党派主委主办或组织的,参与人员多数为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或代表人士,仅是党外知识分子占极少部分。大部分党外知识分子除了参加所在单位的全体教职工会议外,基本没有参加过任何系统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培训,很多重点人群缺乏有效覆盖,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空档。统战部门是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的主导单位,但存在人手不足、工作主动性不高等问题,缺乏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的统筹指导,造成相关工作缺乏系统性。

(二)思想政治引领内容针对性不强。部分高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的现象,集中大部分精力把教学科研作为硬性指标,而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软性指标,不够重视。在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教育时,存在把党内教育内容全盘照搬照抄的情况,采取同一种模式实行“一刀切”,没有结合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找准“痛点”,关注“焦点”,针对性不强,缺乏多样性和吸引力,政治学习流于形式,致使大多数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开展的理论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表现较为淡漠,参与建言献策和社会服务的人数较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与作用发挥难以实施。

(三)民主党派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够。民主党派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组织,由于其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不健全,部分民主党派组织开展党派内部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派活动次数较少。同时,由于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不够规范,成员之间联系交流较少,导致各民主党派组织难以开展活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效果甚微。据调研,部分年长退休的民主党派成员表示没有归属感,不知道该如何参加党派活动;
部分年轻新加入民主党派的成员,也很少参加民主党派组织的活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作为高校党委引领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组织,也存在运用组织载体不到位,长期不组织活动,组织的活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一)组织相对松散,为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增加了难度。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分布在教学、科研、临床、管理等具体一线岗位上,人员分布广,工作难度较大。而二级党组织尚未建立引领党外知识分子的专职工作队伍,缺乏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细则及评价机制,没有形成从上到下、从点到面的工作体系,且各二级党组织层面以及民主党派组织多数以座谈会和实践教育的形式开展学习,较难组织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

(二)统战团体作用发挥效果不佳。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理事均为兼职,且多为高校各领域骨干力量,在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够。党外知识分子由于各自工作时间和性质不相同,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参加业务以外的其他学习培训和社会活动的意愿不足,导致统战团体的作用发挥受到巨大冲击。在组织开展活动时较难统筹协调。

(三)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缺乏规范管理和有效激励。高校各民主党派的干部都是兼职,在民主党派工作上精力投入主要靠干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而民主党派兼职工作难以量化,往往在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中均未得到有效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党派组织的工作效能和质量。有些民主党派组织在发展成员中存在着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有的发展对象在加入党派前没有安排对党派章程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对该党派历史和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导致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不知道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一)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完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统一领导,构建党委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和二级党组织各负其责的三级统一战线工作体系。推动二级党组织统战委员、统战工作信息员配备,在党外人士较多的党支部设立统战委员,基本实现党外人士联系全覆盖,切实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协调机制、基层党组织统战干部队伍配置方案、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的实施意见、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等制度;
制定二级党组织责任清单,进一步增强二级党组织抓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的意识,确保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三是打造同心发展工作模式。积极倡导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与民主党派或统战团体建立同心发展工作团队,党支部中的中共党员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组成同心发展工作小组,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同知识分子打交道,做知识分子的挚友、诤友,知其所思、明其所欲,以实际行动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实效性。

(二)注重培养使用,建强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队伍。一是坚持创新提升引导方式。立足党外知识分子的自身特点,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坚持集中教育与融入日常、理论培训与现场观摩、教育引导与自我教育、网上引领与网下工作相结合,通过专题学习、国情考察、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突出个性化、针对性,有效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强化政治共识。二是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加强组织建设。构建不同层次的党外知识分子动态管理数据库,全面掌握党外知识分子人数、构成情况,熟悉其学习、工作、生活等成长轨迹,有效利用数据分析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供精准指导。加大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发现培养使用力度,将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协助做好干部储备工作,加强对民主党派组织和统战团体年轻骨干的培养,推荐其到重要岗位接受考验,到实践一线经历风雨,源源不断培养更多政治合格、专业过硬的骨干队伍。强化对民主党派组织的指导,不断完善组织功能,加强组织建设,改进组织生活,增强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充分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热情。注重示范引领,强化典型宣传,每年对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充分挖掘党外知识分子先进事迹,切实发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作用,将一批又一批的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凝聚起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力优势,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和人才吸附效应。

(三)强化独特优势,促进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一是畅通渠道,加大参政议政力度。统筹做好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积极举荐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等职务,助推党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长成才。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中参政议政代表及时传达中央和地方有关政策和精神,开展思想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广泛征集议题,不断激发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根据党外知识分子专业、岗位等不同的特点,为其在进修学习、岗位安排、职务晋升等方面创造条件,让党外知识分子有归属、有依靠,乐于通过特定的组织渠道参政议政。二是搭建平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优化建言献策、国情考察等平台载体,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懂国情、懂国策、懂专业、懂发展前沿,围绕重大热点问题、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多方位建立意见诉求表达渠道,定期了解和反馈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在党外知识分子人数较多的二级党组织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分会,建立完善的联谊会运行机制,搭建好交流空间和感情联络平台,赋予党外知识分子存在感和使命感。三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发展。完善“党委出题、党外知识分子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鼓励党外知识分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党外智慧和力量。建立党外知识分子教育实践基地,拓展其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关心社会发展、聚焦民心实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义诊、支教、培训和乡村振兴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设立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专项经费,加大党外知识分子考察、专题调研、社会服务工作经费投入,增强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活动的自主性,激发组织开展活动的动力。建立“百人专家团”等组织,搭建更多平台载体,为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服务拓展渠道、提供便利。

猜你喜欢民主党派知识分子政治“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5期)2017-11-27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6期)2016-03-01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现代出版(2014年6期)2014-03-20民主党派 工商联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3期)2014-03-01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浙江伦理学论坛(2014年0期)2014-03-01